【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云南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俗博物馆介绍
![云南民俗博物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68cb3a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f.png)
云南民俗博物馆介绍
云南民俗博物馆位于昆明市区东南20公里处,昆明东郊的
晋宁县境内,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整个建筑为两层楼高的砖木结构,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壮观,集
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
在博物馆中陈列着云南民间文
化艺术瑰宝。
博物馆一层主要陈列的是昆明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
活用品。
二层陈列的是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和反映昆明地区历
史风貌的文物、标本。
昆明民俗博物馆藏品丰富,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历史、科
学和艺术价值。
其中有云南省民委赠送的民族工艺品、少数民族
生活用具以及云南各民族所使用的工具、乐器、武器等,还有明
代以来历代文物。
在馆藏中有一批非常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明代时期著名女诗人董小宛用过的青釉茶碗,这件文物被国家定
为一级文物。
董小宛是明代女诗人,她生长于万历年间,大约生
活在明末清初时期,由于她精通诗词、绘画和刺绣等艺术,才被
人们称为“董小宛”。
—— 1 —1 —。
云南博物馆游记
![云南博物馆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febb68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2.png)
云南博物馆游记云南博物馆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美的展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来到了云南博物馆,一进入大门,就被宏伟的建筑和优雅的园林所吸引。
博物馆的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设计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在院内漫步,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庄严的氛围。
进入博物馆内部,我被各种展览所吸引。
首先是云南的历史展览,展示了云南自古以来的文化和历史。
这些展品包括文物、古代器物、绘画和雕塑等,展示了云南的多元文化和丰富的历史。
通过观看这些展品,我对云南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历史展览,云南博物馆还有许多其他主题的展览。
例如,云南的自然展览展示了云南的自然风光和生物多样性。
这些展品让我感受到了云南的独特之处,包括壮丽的山脉、神奇的植物和丰富的动物。
此外,还有民俗展览、艺术展览和科技展览等,每个展览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和知识享受。
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我还参加了博物馆提供的讲解和互动活动。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友好,他们详细解释了展品的背后故事,并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
通过这些讲解和互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展览内容,增加了对云南文化的认识。
除了展览和活动,云南博物馆还设有图书馆和研究中心。
这些设施为研究人员和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我也有幸参观了图书馆,看到了丰富的书籍和资料。
这些资源对于深入了解云南的历史和文化非常有帮助。
在参观完云南博物馆后,我对云南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文化的场所。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验到了云南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云南博物馆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博物馆,其丰富的展品和优雅的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
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云南的历史和文化,还体验到了云南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如果你来到云南,一定不要错过云南博物馆的参观机会,它会给你带来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云南省博物馆的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f240a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8.png)
云南省博物馆的观后感引言近日,我有幸前往云南省博物馆参观,恍若穿越时空,一窥历史的印记。
在此文档中,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描述了这座博物馆的壮丽之处、展览的特色以及我个人的感受。
1. 博物馆的概述云南省博物馆位于昆明市,是一座汇集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气势恢宏,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给人一种古朴而又现代的感觉。
内部空间宽敞明亮,设施齐备,充满了学术氛围。
2. 展览的特色云南省博物馆分为多个展厅,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包括云南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少数民族文化等。
以下是几个我觉得特别精彩的展览:2.1 自然地理展这个展区生动展示了云南的自然风貌。
从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到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都有详细的解说和丰富的展品。
尤其是展示云南特有动植物的部分,引人入胜,让我对云南的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了解。
2.2 历史沿革展云南的历史悠久而丰富,这个展区全面展示了云南的历史沿革。
从古代遗址、古代政权更迭,到近代历史的改革开放,每个时期都有具体的展示和解说。
展品丰富多样,包括文物、古器物、图片等,使我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历史。
2.3 少数民族文化展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个展区着重展示了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
通过模拟民居、展示传统服饰和手工艺品,以及民族乐器等,我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览还设置了音乐、舞蹈等表演环节,增添了乐趣和互动感。
3. 我的感受在云南省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云南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每个展览都充满了趣味和知识,丰富的展品和详细的解说让我更加了解云南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博物馆的布局和展览设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展区的主题合理划分,布展精美,互动性也很强,让参观者更加融入其中,参与感和体验感大大增加。
最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非常专业和热情。
他们提供了详细的解说和指导,让我在参观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也解答了我对一些展览内容的疑问。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气候地形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气候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47012508eff9aef8941e0641.png)
气候地形1、类型: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
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2、特点: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①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红河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表温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②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
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
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
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③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
降水量最多是6~9月份四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
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
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金属工艺品赏析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金属工艺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f8e12128ea81c759f57875.png)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金属工艺品赏析打开文本图片集云南有“有色金属王国”之誉,是中国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宝地,已发现矿产142种,探明储量的有92种,铅、锌、锡、铜、银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前三位。
早在秦汉时期,以滇池流域为核心的古滇国青铜器就以其精湛的铸造技艺和迥异于中原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沿承至今,以金属为原材料的手工艺品在云南有不少种类,是云南各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
这些金属工艺有的是云南原生的手工技艺,有的是源自外域的工艺技巧,它们在云南这块资源丰饶的土地上被传承流变、发扬光大、变革创新,成为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成果。
云南的金属工艺有着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点,同时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浸润,具有工艺奇绝、内涵丰富、色彩炫目的独特魅力。
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云南永胜银胎珐琅工艺、云南乌铜走银工艺、云南鹤庆银器工艺、云南个旧斑锡工艺、生熟斑铜工艺等数种。
云南民族博物馆针对以上工艺中的部分精品进行了收藏,下面选几件馆藏佳作略作介绍。
一、云南永胜银胎掐丝珐琅银器永胜银胎掐丝珐琅技艺是流传在云南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金属工艺技术。
珐琅是指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的物质,又称“佛朗”“法蓝”,是外来语的音译词。
珐琅器最早诞生在希腊,后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
也有一种说法,在大理国末期,忽必烈进攻云南时,蒙古军中一部分色目士兵流落滇西北一带,其中有些人身怀绝技,把景泰蓝工艺传入云南,以后这些工艺在云南永胜一带地区代代相传,到民国时期最为兴盛,产品远近闻名。
并在此得以传承和发展。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卷七“古窑器论”中有景泰蓝的记载:“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景泰蓝以铜为底胎,而永胜大多珐琅制品以银胎为身。
珐琅银器又称银蓝,在中国传统工艺中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釆用的是银胎而不是铜胎。
清代以前,永胜的珐琅银器主要生产首饰等器物,如耳环、手镯、戒指、领排扣、银钮、银章盒等,后来也生产茶具、酒具和火锅等。
云南省博物馆参观指南
![云南省博物馆参观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d958cc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b.png)
云南省博物馆参观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云南省博物馆是一座位于昆明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建立于1951年,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综合性博物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实施方案
![云南民族博物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fb9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8.png)
云南民族博物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云南民族博物馆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旨在展示和传承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作为云南省内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机构,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1. 提升展览品质:通过精心策划和布展,打造高水平的展览,展示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成就。
2. 加强学术研究:建设专业的研究团队,开展深入的民族文化研究,为学术界和社会提供丰富的研究成果。
3. 拓展教育服务: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吸引更多学校和社会团体参与,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4. 加强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升博物馆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实施措施1. 提升展览品质(1)加强藏品征集:积极开展藏品征集工作,扩大博物馆藏品的规模和品质。
(2)深化展览策划:结合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当代发展,精心策划主题展览,突出文化特色。
(3)优化展览环境:改善展厅环境,提升展览陈列效果,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
2. 加强学术研究(1)组建专业团队:招聘具有丰富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2)开展深入研究:围绕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3)加强学术交流: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博物馆的学术声誉。
3. 拓展教育服务(1)丰富教育活动:开展主题展览解说、文化体验活动、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吸引学校和社会团体参与。
(2)建设教育基地:打造云南民族文化教育基地,为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
(3)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送到社区,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4. 加强管理机制(1)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完善博物馆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升博物馆的运行效率。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走进云南 了解云南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走进云南 了解云南](https://img.taocdn.com/s3/m/7e1e803beefdc8d376ee324f.png)
走进云南了解云南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
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
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1965年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发现两颗古人类左右门齿,定名元谋人。
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
考古学家认为,“元谋人”北上越过金沙江,到甘肃、青海成为古羌戎人,继续往东北越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
远古时期,云南、四川、贵州地区的土著居民开始相互迁徙,西南民族共同体“夷”出现了,它主要指今彝语支民族公元前900—公元前109年,古彝族在云南地区相继建立了古滇国、哀牢国等国。
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等地区。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
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设立益州郡和24个县,郡治滇池县(今晋宁),开辟通往缅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复扩建五尺道,更名为“西南夷道”。
郡县制度的推行,推动了云南各族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中国内地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和生产关系。
从中国东汉开始云南全部和今缅甸北部、东部是中国领土。
汉朝征服西南夷时,发现当地有来自“身毒”的商人(今日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在梵语中称为“Sindhu”。
三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获。
320年代,爨氏在昆川(今晋宁)称王,爨氏(见爨族;六诏)统治维持400年。
公元七世纪,大约在大唐帝国兴起的同时,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类似部落联盟的民族政权,称为“六诏”。
分别是蒙舍诏、越析诏、邓赕诏、施浪诏、浪穹诏、蒙嶲诏,“诏”为夷语,有“王”或“首领”之意。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最美云南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最美云南](https://img.taocdn.com/s3/m/92b5a30c03d8ce2f0066234f.png)
最美云南根据《云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总人口为4596.6万人。
其中,男性为2385.0万人,占总人口的51.89%;女性为2211.6万人,占总人口的48.11%。
总人口性别比为107.8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0-14岁的人口为952.8万人,占总人口的20.73%;15-59岁的人口为3135.1万人,占总人口的68.20%;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8.7万人,占总人口的11.0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0.6万人,占总人口的7.63%;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1557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226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226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676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18.0万人,占总人口的35.2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78.6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由hugao1999贡献)。
民族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
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
其中,彝族人口为502.8万人,占总人口的10.94%;哈尼族人口为163.0万人,占总人口的3.55%;白族人口为156.1万人,占总人口的3.40%;傣族人口为122.2万人,占总人口的2.66%;壮族人口为121.5万人,占总人口的2.64%;苗族人口为120.3万人,占总人口的2.62%;回族人口为69.8万人,占总人口的1.52%,傈僳族人口为6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5%;拉祜族人口为47.5万人,占总人口的1.03%。
云南博物馆观后感
![云南博物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0a8ac5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b.png)
云南博物馆观后感引言云南博物馆是一座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云南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为主要任务。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云南博物馆汇集了丰富多样的藏品,展示了云南地区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最近一次的参观中,我对云南博物馆的精心策展和独特魅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部分:历史陈列馆云南博物馆的历史陈列馆展示了云南地区自史前时代至清代的历史文物。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从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类文化出发,展示了云南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展示了古滇池文化和孟定文化的遗迹和文物,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为我们了解云南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第二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馆云南是中国境内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
云南博物馆的少数民族文化馆展示了云南地区各民族的生活、文化和艺术。
我对展品的多样性和精美程度感到非常惊讶。
在这里,我看到了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工艺品和习俗展示。
尤其让我难忘的是一件由彝族工艺师手工制作的彝族传统婚纱,其精细的刺绣和华丽的色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部分:艺术品展览馆云南博物馆的艺术品展览馆汇集了云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作品。
我在这里欣赏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艺术流派的精美绘画、雕塑和陶瓷作品。
特别令我着迷的是一幅名为《昆明石林图》的宋代山水画,画中山峰秀丽,水流潺潺,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云南博物馆还举办了一系列临时艺术展览,展示了当代云南艺术家的作品,使我对云南当代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部分:数字展览馆云南博物馆还设有数字展览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展示云南地区的文化遗产。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得以亲身体验云南古代文化的瑰宝,如古建筑、古文物等。
这种数字展览的方式不仅使文化遗产更具可亲性,也使观众能够更多角度地了解和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结论云南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云南地区丰富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云南博物馆观后感
![云南博物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5854c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4.png)
云南博物馆观后感作为一座集中展示云南地域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性博物馆,云南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参观完这座博物馆后,我对云南的历史、文化和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云南的多元文化和丰富历史感到由衷的敬佩。
首先,云南博物馆的馆藏丰富多样,展品涵盖了云南的历史、民俗、自然资源等多个方面。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文物和实物展品,比如古代青铜器、陶瓷器、织锦、银器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云南古代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云南的自然资源,如矿石、珍贵动植物标本等,让人们对云南的自然环境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省份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
其次,云南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展厅都设计得非常精致,展品的陈列方式和展示手法都很有特色。
比如在“古滇文明”展厅,通过仿古建筑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古代滇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民族风情”展厅,通过多媒体、仿真场景等手段,生动展现了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服饰、习俗和民间工艺,让人仿佛置身于不同民族的生活场景之中。
这种展陈设计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观体验,也更好地传递了云南的历史文化。
最后,云南博物馆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也让我印象深刻。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一些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展览,通过互动体验和解说讲解,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云南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博物馆还设有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开展对云南历史、民俗、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资源。
总的来说,云南博物馆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云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云南、认识云南的重要平台。
我相信,云南博物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传承和弘扬云南的历史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感受这座博物馆的魅力,也更好地了解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云南景区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云南景区](https://img.taocdn.com/s3/m/c46df710c5da50e2524d7f4f.png)
云南景区野象谷森林公园。
观赏野象活动的景区。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境内、勐养自然保护区南部。
距州府景洪城区约四十五公里,距思茅市一百一十五公里。
总面积三百七十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两千八百多平方米,水域面积八千平方米。
因这里是野象活动最为集中、频繁的地方,加上交通便捷和独特的热带森林景观,现已成为西双版纳的旅游热点。
野象谷位于213国道西侧,西双版纳的野象,[1]主要集中生活在勐养自然保护区内。
现在野象谷主景区内建起了游览步行道、专供游人观看野象活动的的高架走廊、大树旅馆、森林酒吧。
勐养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中现存亚洲象近300头,现驯养大象16头(含表演象),是我国第一所驯象表演学校。
每天上午11:00-12:00,下午2:00-3:00为游客表演节目,不另收费,与大象合影每次收费10.20.30.50元不等。
[2]中国的野象,目前仅存在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之中。
而西双版纳野象谷,是野象活动最为集中、频繁的地方。
因其方便的交通和独特的热带森林景观而成为近年来西双版纳的旅游热点,在那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野象,那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景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
版纳野象谷野象谷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南缘,坐落在昆洛公路684—685公里路段西侧,距州府景洪35公里。
是西双版纳最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和观赏野象活动的景区。
由于此地的河流分为三岔,故又名三岔河森林公园。
三岔河自然保护区以其特有的热带原始森林景观和数量较多的野生亚洲象(约130多头)而著称于世。
公园所在地原来就有一个野象经常出没饮水的象塘,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属有关单位就在象塘附近的河畔投放食盐,长期对野象进行引诱,成群的野象不时出现在河畔,到象塘饮水和舔食人工投放的食盐。
因此,自1991年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局就在此处建成一个观象台和观察棚,对野象进行科学性质观察。
自1993年起,三岔河森林公园就被列为省、州的重要旅游景点工程项目进行开发建设。
云南民族博物馆 特色文化名片 民族团结窗口
![云南民族博物馆 特色文化名片 民族团结窗口](https://img.taocdn.com/s3/m/51a38559dd3383c4ba4cd2bc.png)
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
度假区内.是云南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中国乃至东南亚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亚洲知名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多平方米。
馆内现珍藏4万余套(件)珍贵民族文物,基本陈列展示了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文字古籍、民族乐器、民族生产生活技术等8个专题的内容,向观众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多元历史和文化。
自1995年11月9日开馆至今二十余年来,博物馆接待了10")万人次以上的国内外观众和贵宾,还先后在法国、芬兰、俄罗斯、韩国等;等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100余次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专题展览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中,博物馆发挥了3个窗口作用.即体现党和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一律平等政策的重要窗口;开展民族团结和民族知识教育,激励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窗口;展示云南多民族平等、团结、和谐的重要窗口。
20()7年12月,云南民族博物馆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本刊记者邹鹏•0
部分图片由云南民族博物馆提供
云
南
民
族
博
物
馆
特
色
文
化
名
片
民
族
团
结
窗
口
系列报道之二十五
纳西族“三朵节”庆典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举行
小学生在云南民族博物馆体验陶艺制作。
云南民族博物馆文艺简介
![云南民族博物馆文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0959d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3.png)
云南民族博物馆文艺简介
云南,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孕育了26个独具特色的民族。
在云南民族博物馆,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邂逅那些古老而美丽的民族文化。
馆内珍藏着近5万件民族文物,每一件都诉说着云南各族儿女的智慧与情感。
从华丽的民族服饰到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从神秘的面具到悦耳的乐器,这里汇集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瑰宝。
漫步在博物馆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画卷,感受着各族儿女的热情与才情。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云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可以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这座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云南的多元文化,更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和辉煌历程。
欢迎您来到云南民族博物馆,一同探寻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之魂,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美丽与力量。
让我们共同见证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族儿女用智慧和才华绘制的文化篇章。
云南民族博物馆普志明简历介绍
![云南民族博物馆普志明简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371be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9.png)
云南民族博物馆普志明简历介绍【原创版】目录1.云南民族博物馆简介2.普志明的个人背景和经历3.普志明在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工作成果4.普志明的社会影响和评价正文【云南民族博物馆简介】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我国首家全面展示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自 1995 年建馆以来,该馆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云南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体验。
云南民族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民族文物和历史资料,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活动,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魅力。
【普志明的个人背景和经历】普志明,1960 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自幼对历史和文化充满兴趣。
1982 年,他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随后进入云南省博物馆工作,从事历史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
1995 年,随着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建立,普志明加入该馆,开始了他在民族文化领域的职业生涯。
【普志明在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工作成果】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工作期间,普志明担任了多个职位,包括策展人、研究员和部门主任。
他参与策划了多个重要展览,如“云南民族历史文化陈列”、“云南民族民间艺术陈列”等,这些展览充分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
此外,普志明还致力于民族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我国民族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
【普志明的社会影响和评价】普志明在民族文化领域的工作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他参与策划的展览获得了国内外游客的好评,为民族文化传播和交流做出了贡献。
此外,普志明在民族文物研究和保护方面的成果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他本人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的荣誉称号,被誉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民族文物的保护者”。
总结来说,普志明在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工作成果和贡献,展现了一位热爱民族文化、致力于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学者的风采。
参观云南博物馆的游记
![参观云南博物馆的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8bb828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2.png)
参观云南博物馆的游记云南博物馆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近日终于有机会前往参观。
这座博物馆位于昆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进入博物馆大门,我立即被其庄严肃穆的氛围所吸引。
我参观了博物馆的自然展厅。
这里展示了云南丰富的地质资源、动植物种类和文化遗产。
我被展览中展示的独特的云南地貌所震撼。
高山、峡谷、湖泊等景观让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同时,展厅内还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动物标本,让我对云南的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我来到了博物馆的历史展厅。
这里陈列着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展示了云南丰富的历史文化。
我看到了古代云南的青铜器、陶器、瓷器等,这些文物无一不展示了古代云南的繁荣和辉煌。
此外,展厅内还展示了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如彝族、白族、傣族等的服饰、乐器、工艺品等,让我对云南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博物馆还有专门的艺术展厅,展示了云南的艺术精品。
我在这里欣赏到了云南的传统工艺品,如剪纸、刺绣、木雕等。
这些艺术品精美绝伦,展示了云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同时,展厅还有一些现代艺术作品,展示了云南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成就。
在博物馆的科技展厅,我看到了许多互动科技展品,让我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展示的内容。
比如,我通过触摸屏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云南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的信息。
另外,还有一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一些历史场景。
除了展厅,博物馆还有丰富的教育活动。
我参加了一场主题讲座,了解了更多云南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博物馆还有专门的讲解员,他们耐心地为参观者解答问题,让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展示的内容。
在参观结束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云南博物馆的魅力。
这座博物馆展示了云南的自然、历史、艺术和科技成就,让我更加了解和热爱这片土地。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文化的提升,还收获了对云南的深厚情感。
我相信,云南博物馆将继续为更多的人带来知识、艺术和文化的享受。
云南博物馆观后感
![云南博物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73ac0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9.png)
云南博物馆观后感引言云南博物馆是我近期前往云南旅游时的一站必访之地。
作为一个文化爱好者,我对历史和民族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参观了这座博物馆后,我不禁被其丰富的藏品和精心布置的展览所震撼。
以下是我对云南博物馆的观后感。
博物馆概述云南博物馆位于昆明市,是云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建于西南民族学院的基础之上,占地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兼具现代与传统元素,非常具有特色。
从外观看,整个博物馆宛如一座巨大的宝匣,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览内容云南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分为自然历史、民族文化和艺术三个板块。
在自然历史展区,我了解了云南的地质构造、地貌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馆内陈列着各种化石、矿石和标本,让我对云南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民族文化展区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在这个展区,我见到了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个民族的展览,了解了他们的传统服饰、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同时,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设施等手段,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在艺术展区,我欣赏了云南的传统绘画、陶瓷艺术和雕刻作品。
这些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
展区还设置了一些艺术品的制作工作坊,观众可以亲手参与其中,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展览设计云南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非常精心,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在展区中,我感受到了空间的流动感,展品之间的布局合理且具有层次感。
每个展区都有专业的导览员,他们热情地向参观者解说每个展品的背后故事,使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览内容。
博物馆还利用多媒体技术,配备了高清屏幕、触摸屏等设备,使观众可以通过交互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展览内容。
其中一些展品还设置了虚拟现实体验区,观众可以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风貌。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引进国内外的优秀展览,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使参观者在时间和空间上体验到更多的文化魅力。
云南博物馆游记400
![云南博物馆游记400](https://img.taocdn.com/s3/m/ee9888a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7.png)
云南博物馆游记400云南博物馆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是云南省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我在上个月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馆,对其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展示方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进入云南博物馆,我就被它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博物馆的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设计元素,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大门上方的彩色玻璃窗,展示了云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给人一种欢迎的感觉。
进入博物馆后,我首先参观了云南的历史陈列馆。
这里展示了云南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从古代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的革命斗争,生动地展现了云南的发展历程。
我特别喜欢那些古代文物,如青铜器、陶器和石刻等,它们不仅展示了云南的古代艺术和手工艺术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接下来,我参观了云南的自然陈列馆。
这里展示了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我被那些珍稀动植物的标本所吸引,如金丝猴、大熊猫和云南百香果等。
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云南的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让我对云南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陈列馆,云南博物馆还设有临时展览馆,不定期展示各种主题展览。
当我参观时,正好有一场关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展览。
展览中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服饰、乐器、工艺品等,让我对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参加了云南博物馆的讲解活动。
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每个展览馆的特点和重点展品,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展览的内容。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场手工艺品制作的体验活动,亲手制作了一件纪念品,收获了很多乐趣。
总的来说,云南博物馆是一座非常值得参观的博物馆。
它不仅展示了云南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还提供了各种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我在这次参观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乐趣,也更加了解了云南的独特魅力。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次来到这里,继续探索云南的文化和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与滇池边的云南民族村相邻,距昆明市区约9公里。
这时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场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
这里展出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和《奇石珍宝》等8个专题,在16个展厅里展出,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海埂云南民族村旁,场馆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分为展示区、收藏区和科研办公区。
馆内有16个展室,展出面积达6000平方米,还配有设备齐全的报告厅、会议室、接待室等,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博物馆。
馆内藏品达12万件,是云南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博览场所。
馆内珍藏民族文物40000余套(件),陈列有民族古籍、文化遗产、民族服饰、民间美术、民族乐器、传统生产生活技术等,并不定期地举办临时展览;在馆区开辟了30余个各类动态演示作坊和艺术家工作室;成功组织了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完成了20多项国际国内项目、课题,并与国际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同国外多所博物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开展了多项展览交流、学者互访工作;博物馆将打造民族节日文化广场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几年来,已经有白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苗族等在该馆庆祝过本民族的节日,内容包括传统歌舞节目表演、传统工艺展示等。
该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近40所全国大、中、小学校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1955 年4月30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国家归来,在昆明观看“云南少数民族文物展览”时指出:“要深入民族地区做调查征集工作,要研究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要反映少数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下取得的成就,还要通过文物工作研究云南与中原地区的关系与东南亚邻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云南省“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云南民族博物馆经过十余年的筹建,于1995年11月9日正式建成开馆。
开馆以来,接待国内外观众250 万余人次,先后接待了吴邦国、乔石、王光英、杨汝岱、布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日本秋筱宫亲王及王妃殿下、泰国诗琳通公主、美国副国务卿、法国驻华大使等重要外国贵宾。
已成为旅昆各族同胞欢度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场所,先后被授予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基地”及高等院校的教学实习点。
云南民族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国际一级博物馆,场馆占地200亩,是集科研、展示、收藏、演示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
展区面积有6000多平方米,有8个专结构题11个展厅,从云南少数民族生存的社会现状、服饰节庆、生态生业、民间美术、文字古籍等不同侧面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生动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传统文化。
一楼:目前设有云南宗教、云南青花瓷器、云南民族乐器、马帮文化、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云南民族服饰、云南青铜器七个展览单元,近2000余件展品者是纯粹的云南元素。
这些展品有四个来源:一是来自于云南民族村文化抢救保护中心多年的征集积累,二是来自于云南省文物总店旧藏,三是筹建民俗博物馆时向社会征集来的,四是藏家或收藏机构捐赠给民俗博物馆的,十分难得。
二楼:机动展厅,可以承接、组织举办各类展览,常换常新,为志在该馆办展览甚至展销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又一个平台。
目前设立了云南省文博产业集团、云南省文物总店、云南民族村、云南画廊共同主办的云南民族民俗文物艺术精品展销。
一直以来,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虽然我们天天在呼吁要保护它,但保护的重要性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