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天气日历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课件PPT
目录
01
单击添加标题
02
单击添加标题
03
单击添加标题
04单击添加标题源自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
以下赠品教育通用模板
前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 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您的内容打在这 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 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您的内容打在这 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反映季节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 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科学探索
观 看 视 频
二十四节气
科学拓展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 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 等自然规律,得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 面的变化规律。根据所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实践, 把一年平均分成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 个专有的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交流研讨
研讨二: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3)风的变化。 风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在有风的天气下,我们在室外进行 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就会受到很明显的影响。风更大一些,我们 就会感到走路很困难,高楼上的一些悬挂物(如广告牌等)可能会坠下,砸 伤路人。另外,台风每年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
小学科学《天气日历》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总结词
天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晴朗的天气可以带来好心 情,阴雨天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温度变化可能影响人们的穿衣和出行计划;降水 可能会影响交通和农业活动等。
详细描述
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同的天气状况。在学习《 天气日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天气的 关注度。
如何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
预报天气
01
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天气知识和观测方法,尝试预报天气,为
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合理安排出行
02
通过了解天气情况,学生可以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避免在恶劣
天气下外出。
农业生产指导
03
在农业生产中,了解天气情况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管理非常重
要,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天气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雷电防范
不在高处、空旷场地停留,寻找 避雷场所,不使用电子设备。
探索天气现象的小实验
云的形成实验
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法模拟云的形成,了解云的 形成原理。
风力等级实验
利用不同大小的风车模拟不同风力等级的现象, 感受风力等级的特点。
雨滴的降落实验
观察雨滴从不同高度落下时溅起的水花和落地速 度,了解雨滴降落的规律。
课程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天气日历的制作方法, 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和气 象符号。
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 能够根据天气日历分析天 气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气象学的兴趣和探 究精神,树立环保意识, 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 的影响。
02
天气基础知识
天气定义与分类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反思
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通过学习能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学会运用表格、柱状图等方式整理天气信息。
3.对天气现象的观察产生浓厚兴趣。
4.懂得气候规律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记录来描述这段时间天气的具体情况。
【教学准备】天气日历,各种统计表格,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同学们记录天气日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这些信息能告诉我们什么呢?2.学生汇报。
3.教师拿出一份记录好的天气日历,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记录的信息,来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板书课时: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统计云量。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参照课件制作自己的统计表,对照自己的天气日历记录,将统计表填好。
(3)教师提问:填好这个统计表后,我们能知道什么?(4)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我们能知道哪些天是晴天,哪些天是阴天,哪些天是多云,而且可以统计出这段时间内最常见的天气是哪种。
2.统计风向和风速。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风的统计表。
(2)学生参照课件制作自己的统计表,对照自己的天气日历记录,将统计表填好。
(3)教师提问:填好这个统计表后,我们能知道什么?(4)总结:我们能通过对风教科版新三上科学的统计可以知道这段时间哪些天刮风,哪些天不刮风,而且知道这些天哪个方向刮来的风最多……3.分析气温柱状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1)教师展示天气日历中的气温柱状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演示分析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以及这个月的降水情况。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分析自己记录的两个柱状图,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自己制作的柱状图。
4.描述天气变化。
(1)教师提问: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2)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气候的概念。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日历》天气PPT优秀课件
2、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
3、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2020/11/27
11
小小气象员
范例:天气日历
2020/11/27
一 天 的 天 气 并 不 仅 仅 只 有 一 种
12
挑战活动一:
周气象员
2020/11/27
13
挑战活动一:
月气象员
2020/11/27
14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2020/11/27
15
2、天气日历
2020/11/27
1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2020/11/27
多云
雨2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2020/11/27
雾
沙尘暴 3
冰雹
台风
龙卷风
2020/11/27
4
PPT模板:
PPT素材:
PPT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2020/11/27
5
2020/11/27
6
2020/11/27
7
画一画以下的天气符号: 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2020/11/27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精品课件
温故知新 气温:表示大气冷暖程度。
温故知新
自制雨量器
测量降水量
温故知新
风力:风的大小。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温故知新
云的三种常见形态
(积云)
(层云)
(卷云)
如何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包 括云量、风力、风向、气 温、降水量等天气信息。
1 云的情况统计。在我们的记录中,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 气分别有多少天?
2 风的统计。在我们的记录中,哪一天风速最大?刮 风的有几天?不刮风的有几天?
3 分析气温柱状图,找出一个月以来的最高和最低气温, 说说气温是怎么变化的?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这个月气温变化规律
本月气温起伏不大, 11月23日 11月1日
高温天气较少,温 30℃ 20℃
度适宜。
4 分析降雨量柱状图,找出一个月以来降雨的有几天,不 降雨的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降雨的 不降雨的
天数
天数
最大降雨量
21
9
11月15日—16日
降雨量:50mm
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有21天在下雨,降雨量最 大的是在15至16日,降雨量是50毫米,刮风天数较 多,风力最大的是在15日,风力达到六级。由于雨 天多,晴天较少,气温普遍不高,最高气温30摄氏 度,最低气温20摄氏度,温差起伏不大。
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有的 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个地 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 风的统计 气温统计 降雨量统计 描述天气变化特点 天气与气候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优质教学课件
分析降雨量柱状图
这段时间里降雨的有几天? 不降雨的有几天? 最大降雨量是多少? 这段时间的降雨有什么特点?
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 时间的天气变化?
四季如春的云南
点击 播放
长年炎热的撒哈拉沙漠
点击 播放
冰天雪地的北极
点击 播放
四季分明
四季如春
常年干旱
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 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再见
课后反思
1、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和同桌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总结反思学习情况。
课后反馈总结 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人生格言:
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 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 1. 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 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 理。 9.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A.天气日历
B.气温表
C.风力风向表
2.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 C )
的天气状况。
A.一天
B.两天
C.几个月甚至一年
4.[易错题]大雪纷飞、阴云密布、风和日丽,都是描述( B )
的词语。
A.气候
B.天气
C.灾害
总结收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困惑吗?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科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天气日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掌握天气现象的分类,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日历பைடு நூலகம்了解天气变化规律;
(3)培养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环境影响的能力;
(4)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举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强调天气现象的分类,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记录;
-指导学生通过整理天气日历,关注天气变化规律,如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天气的影响;
举例:
-在整理与分析天气日历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观察、分析,发现天气变化规律;
-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需关注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扮演,指导他们学会沟通、协作,提高团队效率;
-通过讲解和实例,使学生理解天气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引导他们关注环保问题,培养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
(1)天气日历的整理与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天气现象中找出规律,并进行有效分析;
(2)团队合作: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协作,提高团队效率;
(3)环保意识的培养:如何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小学科学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小学科学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引言: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健康、农业和出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观察天气的兴趣和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天气工具并记录天气变化。
二、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天气日历概念(15分钟)1. 探究: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天气?天气有什么特点?2. 解释:解释天气是指大气中气温、湿度、云量、风力等各种气象要素的总称,并强调了解天气的重要性。
步骤二:介绍天气工具和观测(20分钟)1. 展示:向学生展示温度计、风向标、雨量表等天气工具,解释它们的作用。
2. 演示:教师进行实地观测,例如测量温度、判断风向和记录降雨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步骤三:制作天气日历(3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为一周,共37个小组。
2. 分配任务: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月的天气记录,学生可以使用磁铁、密封袋、磁性字母等材料制作天气日历。
3. 记录天气变化:学生每天观察当天的天气,并用合适的天气工具测量和记录气候要素。
步骤四:天气变化分析(25分钟)1. 分享观察结果:每个小组报告他们所观察到的天气变化。
2. 讨论天气图标和符号:教师向学生展示常见的天气图标和符号,并帮助学生了解其含义。
3. 天气变化分析: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尝试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并讨论其可能的影响。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他们学到的天气知识和观察技巧。
2. 反思:学生和教师一起反思整个活动的学习过程,讨论如何进一步完善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方法。
三、教学反馈:1. 学生的天气日历和记录是否准确和完整。
2. 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3. 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重要性是否提高。
四、教学资源:1. 温度计、风向标、雨量表等天气工具。
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教学设计:2024秋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整理天气数据的方法。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记录和整理,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天气日历,培养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科学思维:学生能够根据天气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4.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持续观察和记录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整理天气数据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根据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制作完整、准确的天气日历。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天气数据记录表(每位学生一份)。
•天气日历模板或示例。
•彩色笔、贴纸等装饰材料。
五、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天气数据的整理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实践操作法: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制作天气日历,培养动手能力和数据整理能力。
•观察分析法:学生观察天气日历,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天气变化的视频或图片,提问:“你们能描述一下这些天气现象吗?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天气信息的?”引出天气观测和记录的话题。
•实物导入:展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天气日历,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它有什么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新课教学•讲解天气日历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天气日历的概念,即记录一段时间内天气现象的日历。
•强调天气日历的作用,如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日常生活提供参考。
•展示天气数据记录表:•展示天气数据记录表,介绍记录表的各个部分(如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等)。
•强调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制作天气日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研讨
我们的发现
经过统计和分析 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拓展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四季分明
四季如春
常年干旱
拓展
四、拓展:二十四节气
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探究发现二十四节气的秘密哦!
研讨
三、研讨1: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特点是什么?
气温
风
整理天
云量 气日历 降水量
研讨
天空情况的统计
我发现: 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
研讨
风的统计
我发现:这段时间刮风天气多吗?
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研讨
分析气温柱状图
气 温 是 怎 么 变 化 的 ?
研讨
分析降水量柱状图
降 水 量 是 怎 么 变 化 的 ?
第三单元 天气
第7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导入
根据观摩,你学习到了什么?
你的天气日 历可以怎么 改进?
导入
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
我们可以从 哪些方面整 理总结?
云量、风数据,并记录你发现了什么?
探索
二、探索记录
组内分工统计本地5月各项天气数据,并记录你发现了什么?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第二课时PPT课件
第七课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第二课时)
情境导入: 小华收集了很多一年四季精美的图片, 看着这些图片, 天气状 况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那天气变化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提出问题
分析你所在区域的天气状况, 你认为一 年四季都有什么变化。
实验探究
某地区6月每日最高气温柱状图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分析我们记录的一个月的 天气日历, 并且重点分析了降雨量和气温的变化, 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学会了用柱状图的 形式分析气温和降雨量的变化。
知识拓展
解决南北水量差异---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 分东、中、西三条线路, 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 上游丹江口水库, 供水区域为河南, 河北, 北京, 天津四个省(市)。 由于气候的差异, 导致北方持续缺水, 而南方经常洪涝灾害不断。南 水北调工程解决北方缺水; 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 率; 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 促进当地 城市化进程;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 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
20
15
10
5
0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分析柱状统 计图, 统计有 多少天最高气 温高于30℃? 2.说一说该地 区6月整体最高 气温的变化趋 势。
实验探究
试着将你记录的天气日历中的气温以柱状图的形式绘制在图中。
科学天气日历表模板
科学天气日历表模板
1月1日:今天晴空万里,气温适中,适合户外活动。
1月15日:今日阴雨绵绵,温度较低,记得携带雨具保持身
体干燥。
2月10日:受冷空气影响,今日气温骤降,大家要注意保暖。
3月5日:春雨绵绵,气温适中,植物生长好时机。
4月20日:阳光明媚,适合踏青赏花,春意盎然。
5月12日:局部雷雨天气,需注意防雷电。
6月8日:气温逐渐升高,夏日到来,要防晒避暑。
7月25日:高温天气持续,需注意防暑降温。
8月16日:烈日当空,户外活动要做好防晒准备。
9月9日:九月金秋,气温适宜,秋高气爽。
10月30日:秋风瑟瑟,气温骤降,要注意保暖。
11月18日:初雪降临,气温急剧下降,大家要注意御寒。
12月5日:大雪纷飞,路面湿滑,外出需谨慎驾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课堂小结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 分》对应 课时训练P46第二、三题。
二、判断题。
2. 我们可以通过气温柱状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对天气信息进
行整理和分析。 3.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是一年四季变化分明的。
(√ ) ( ×)
三、选择题。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把它叫做( A )。
A.天气日历
B.气温表
C.风力风向表
2.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 C )
的天气状况。
A.一天
B.两天
C.几个月甚至一年
4.[易错题]大雪纷飞、阴云密布、风和日丽,都是描述( B )
的词语。
A.气候
B.天气
C.灾害
分析降雨量柱状图
这段时间里降雨的有几天? 不降雨的有几天? 最大降雨量是多少? 这段时间的降雨有什么特点?
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 时间的天气变化?
四季分明
四季如春
常年干旱
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 也有的地方常年节气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展示我们的天气日历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呢?
气温 云量
整理天 气日历
风 降雨量
整理天气日历
整理天气日历的要求
1.小组合作统计 2.分项统计
云的情况统计
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 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风的统计
分析气温柱状图
本月最热和最冷分别是哪天? 温度是多少? 我们能从 气温柱状图中发现气温变化的规律吗?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天气日历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天气日历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日历的作用和意义。
2.掌握制作天气日历的方法。
3.学会记录并分析每日天气情况。
教学重点1.制作天气日历。
2.记录和分析每日天气情况。
教学难点1.分析每日天气变化,并归纳出规律。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指记录天气情况的一种日历工具。
我们每天都经历不同的天气变化,通过记录天气情况和变化,可以了解每天的天气趋势和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决策。
2. 制作天气日历制作天气日历需要准备以下物品:•一张印有日期的纸质日历•颜色不同的标记笔•天气图标卡片将纸质日历横向放置,用标记笔配上天气图标卡片,在每天的日期位置上标记当天的天气情况。
比如,用“晴朗”的图标染色表示今天是个晴朗的天气。
同样,如果下雨,就动用“雨天”的图标染色。
3. 记录和分析天气情况一段时时刻刻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就是我们的天气日历。
在制作好天气日历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记录每日天气变化,同时也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记录,方便以后对天气情况进行比较和统计。
可以结合当天的气温、天空的明暗、雾霾程度等来对天气情况进行记录,并且在日历上面用不同的颜色和笔记下。
同时,我们还可以分析天气情况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比如在哪些天会下雨,或者哪些天会比较冷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对记录的天气情况进行比较和统计,更好地了解每天的天气变化和规律。
练习完成一份一个月的天气日历,每天正确标记当天的天气情况,并且记录不同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最后,根据记录完成以下问题的回答:1.当月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2.这个月一共下了多少雨?3.这个月哪一天天气最好?哪一天最差?总结通过制作天气日历,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天的天气趋势和变化规律,帮助我们更好的为生活做决策。
同时,制作天气日历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感谢大家的认真学习!。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1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1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科学教科版的一节整理天气日历的实践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教材以天气日历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天气变化的认知还不够深入。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学生可能对一些天气现象的名称和特点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2.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天气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并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记录。
3.讲解法:教师对天气变化的原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天气日历模板和记录表格。
2.学生准备观察天气的工具,如日记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天气有什么变化?你们有没有记录过天气变化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天气日历模板和记录表格,讲解如何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天气,整理天气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天气这一章节的第7课,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整理天气日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如何观察天气,并学会记录天气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天气的概念,了解不同天气的特征。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天气情况,并用简单的方式记录天气的变化。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天气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难点:天气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和特征,对于观察天气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也具备一定的记录能力,但可能还不够熟练。
他们对于天气的变化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需要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天气特征,你们还记得吗?请举手回答一下,晴天有什么特征?学生:(举手回答)天空很蓝,太阳很亮。
老师:非常好!那阴天呢?有什么特征?学生:(举手回答)天空有云,不太亮。
老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通过记录天气来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你们对天气日历有什么了解吗?第二环节:介绍天气日历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份天气日历的样本)这是一份天气日历,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请大家看一下,这里有日期和天气的记录栏。
我们可以通过记录来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一周中有几天是晴天、阴天或者雨天。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所在的地方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第三环节:观察和记录天气老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份天气观察表格。
请仔细观察今天的天气,并记录在表格上。
你们可以用简单的图标或符号表示天气的特征,例如太阳、云朵、雨滴等。
(学生分组观察天气并记录在表格上)第四环节:分享观察结果老师:现在,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来分享一下你们观察到的天气情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天气的知识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天气的科普书籍或网站,如《 天气是什么》、《天气预报的秘密》等。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如台风、暴雨、雾霾等。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天气情况的能力,提 高科学素养。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对 天气的关注和适应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01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多 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整
理天气日历的过程。
02
引导学生在整理天气日历的 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探
在课后,我收集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 馈意见。学生们普遍认为本节课很有 趣、很实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天 气变化和如何观察记录天气日历。同 时,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 和建议,如希望老师能够多提供一些 实物展示和实验机会等。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
教学内容和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天气日历的整理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和指导。同时,我还需 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难度递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究能力。
03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整 理天气日历的经验和成果,
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负责的态度和 精神,树立良好的科学观念和价值观 。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增强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
角色扮演,增强体验
设定不同的天气场景,如“天气预报员”、“气象科学家”等角色,让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 行模拟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