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态学实习感想
生态学实习心得(精选5篇)
生态学实习心得(精选5篇)生态学实习心得【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对霍山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生态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通过对霍山的实习研究,对霍山周围环境的植被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霍山的植被覆盖情况以及植被物种的来源等,对以后预防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
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1、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霍山植被覆盖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植被分布的方法,培养生态分析能力。
4、用皮尺和米尺分别测量10﹡10,5﹡5,1﹡1的样方内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胸径等数据。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生态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植被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观察分析。
2、初步对几大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兴唐寺、霍山等地的分布状况。
3、初步观察霍山的植被分布特征,学习分析植被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安排6月5日到6月10日实习地点:霍山1.动员准备阶段通过实习动员、实习情况介绍,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达到的目标。
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时间为一天。
准备工作包括:(1)每班按4-5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2)检查野外用品,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3)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内容有:(1)植物的鉴别;(2)霍山地形植被特点;(3)植物标本野外采集;(4)室内标本制作;(4)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5)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统计。
要求有:(1)每天及时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清绘图件及上墨;(2)每天要作实习小结;(3)每天预习与第二天实习有关的内容。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野外实习⼼得体会野外实习⼼得体会(通⽤8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作⽣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得体会中,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表达能⼒。
怎样写好⼼得体会呢?下⾯是⼩编为⼤家收集的野外实习⼼得体会(通⽤8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野外实习⼼得体会1 对许多⼈来说,植物是⼈们种植的绿⾊⽣物。
其实植物的概念不是这样的。
有些细菌如蓝细菌也属于植物的范畴。
植物是⼀种能将⽆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养⽣物。
它是⾃然的⽣产者,维护⾃然⽣态平衡意义重⼤。
我很喜欢植物,喜欢研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喜欢了解植物的药⽤价值,所以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可以实地考察,近距离接触,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书本的知识。
我记得刚开始学植物学的时候,我哥跟我们说,以后会有野外实习。
从那时起,我⾮常期待它,认为我终于有机会去⼤⾃然,感受和探索。
实习的⽇⼦终于到了!带着兴奋和期待,我们踏上了旅程。
真正的实习⽐想象中要累的多,也难的多。
爬⼭的时候要穿长袍长裤,⼤家都怨声载道。
从表⾯上看,⼈们怨声载道,但在野外练习时并不粗⼼。
每次认识⼀种植物,都要仔细收集或者拍照,然后看到不认识或者听不清的东西,就会拉着⽼师提问。
为了澄清⼀个问题,⽼师百⽆聊赖,不肯停下来。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收获了很多,觉得即使再努⼒也是值得的。
即使下⾬,也不妨碍我们练习。
我们仍然撑着伞,穿着⾬⾐,⼀路辨认植物。
上⼭后,我们被分成⼏组,每组在相应⽼师的带领下,⽤树枝剪⼑和收集袋去收集植物。
我属于张⽼师的指导。
张先⽣带着我们⼀⼤群⼈去了⼭⾥。
当我们看到⼀种常见的植物,张先⽣给我们解释什么科,属,种,果型或花序型或两者兼有。
有时候,他也会介绍植物背后的⼩故事。
我们听着,记下它们,然后⽼师让学⽣把它剪下来做标本。
不知不觉就到了午饭时间,于是收拾好⼯具带着标本回去了。
因为植物不具备像动物⼀样活动的能⼒,早上的收获不会少。
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第⼀,观察的时候⾸先要注意这种植物的整体形态(⽊本还是草本?直⽴还是攀爬?),然后从叶形、叶缘、叶脉、⽓味、花朵、果实等细节进⾏观察鉴别。
生态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生态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生态学心得体会篇1一、实习时间:__年6月11日~12日二、实习地点:__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实习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___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___旅游区大门区——___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广西_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的南宁市武鸣、上林、马山和宾阳四县交界处。
保护区管理局设在武鸣县两江镇汉安村那江屯南侧。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24′,北纬23°24′~23°30′。
保护区呈西北至东南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21km,东西宽19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之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海拔1563m,是广西中部最高的山峰。
保护区总面积16994hm2,林地权属全部为国有。
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___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___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___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__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_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
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
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
生态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引言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人们对生态学知识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生态学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这样一次实践活动,现将我的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二、实践背景本次生态学实践活动是在我国某生态保护区举行的。
该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占地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当地政府联合高校组织了这次生态学实践活动。
三、实践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践活动的第一天,我们首先进行了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学习,我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 野外考察在理论学习的第二天,我们开始了野外考察。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深入保护区,对植被、土壤、水体、动物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我们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了直观的认识。
3. 生态修复实践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保护区部分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植被覆盖率低,土壤侵蚀严重。
为了改善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我们参与了生态修复实践。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植物栽植、土壤改良、水系治理等技术,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4. 生态宣传教育在实践活动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生态宣传教育。
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开展环保讲座、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向当地居民普及生态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心得体会1. 增强了生态保护意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保护区内,我们看到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看到了生态修复带来的成效。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2. 提高了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生态学理论知识,还掌握了植物栽植、土壤改良等实际操作技能。
2023年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5篇
2023年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5篇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
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
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习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教师介绍实习线路(点)区域背景、野外观察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总结交流。
结合实习区实际在实习之前老师就预设了各种专题性课题,学生可进行选择,并要求作为最终成果提交。
这样既增加了实习的目的性,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
同时,也突出了实习的研究性。
我觉得很值得推广。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实习内容总结以及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实习内容的工作,充分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实习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期间非常辛苦,因此,保障大家的后勤生活,让大家在实习过程中无后顾之忧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老师和班委们,无论是饮食方面还是住宿方面,都尽量在经费范围内做到最好,为整个实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方面我觉得做得很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即实习时间短,要跑的点又多,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时间,都在车上度过,长途的跋涉让我们都很累,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心里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因此,希望学院考虑实习时间和在外作息时间的安排的变更。
在领导的关怀和重视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效果:实习期间无一意外事件发生,师生都平安的完成了实习任务;对于即将毕业我我们来说,这次实习无疑又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We cannot choose our origin, but our future is changed by ourselve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__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精选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 (一)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态学综合实习,地点主要位于崂山北九水以及学校校园。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基本掌握了野外实习考察、实验数据的采集、室内分析和数据处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识。
此次生态学综合实习的野外实习地点位于崂山北九水景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__年5月11日,我们在柳新伟老师和杨洪晓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崂山实习地点,并于当天下午对周围环境做了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的一两天首先由杨老师指导我们认识了崂山地区的代表性植物,并向我们详细讲解了一些植物的药用价值等植物资源利用价值。
在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又在柳老师的带领下,在三个典型的山坡上,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做了调查记录和数据采集,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分析、种-面积分析、分布格局分析。
在野外实习期间,我们还在张艳老师的带领下到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做了一次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样品的采集。
回到学校后,我们相继做了几次环境监测实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环境监测方法,学会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
此次实习虽然辛苦,但是经过大家的努力,所有同学全部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同学们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野外调查实习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开拓,使我们更容易将所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实习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知识的缺漏,必须重拾书本,虚心请教老师,弥补自身的不足。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会了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种-面积关系分析和植物群落格局分析,对于崂山植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具有代表性植物;在对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分析过程中,掌握了生物丰度、生物量、生产量的计算方法。
生态学野外实训报告总结
一、前言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学校组织了生态学野外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活动于2023年6月1日至6月5日在我国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5天。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生态学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实训内容1. 实地考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植被类型、动物种类等。
2. 生态调查:通过样方法、样线法等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内的植被、动物、土壤等生态要素进行实地调查。
3. 生态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解释。
4. 生态保护宣传:在保护区周边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实训过程1. 实地考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了解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生态调查:我们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保护区的植被、动物、土壤等生态要素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土壤学等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 生态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生态学理论进行解释。
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掌握了生态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4. 生态保护宣传:在保护区周边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活动,我们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实训收获1. 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森林生态学实习心得(精选5篇)
森林生态学实习心得(精选5篇)森林生态学实习心得篇1实习心得:深入森林,探索生态的奥秘时间匆匆,回忆这场饱含深意的实习,我犹如一名学者,在森林生态学的领域中探索,从初识到深入,从理论到实践,每一步都是扎实的,每一刻都是充实的。
实习初期,我主要负责查阅文献,了解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这让我对森林生态有了宏观的认识,了解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后的实地观察和实验,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运作和影响。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几个重要的研究项目。
其中一个项目是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我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到不同物种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个项目则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我通过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分析,逐渐揭示了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严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查阅文献、实地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森林生态学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了生态保护的意义。
实习结束时,我深感自己的成长。
我更加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同时,我也明白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们作为人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责任。
回顾这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森林生态学,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明白,生态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深入森林,探索生态的奥秘,为保护我们的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森林生态学实习心得篇2标题:实习之路:深入森林生态学的魅力与挑战从作为一名热衷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大学新生,到如今作为一名实习期间的森林生态学家,我已经亲身体验到了生态学实习的无尽魅力。
我想,是时候来分享一下我在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感。
我的实习地点位于我国东北的一片原始森林。
初到这片森林,我被它的广袤与壮丽深深吸引。
然而,随着实习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探索之旅。
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
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在过去的一个暑假里,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生态学实习项目,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对生态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体验了实地调查和实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我对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实习让我对生态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但是通过实习,我才真正意识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见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物种组成和生态过程。
我深刻体会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只有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物多样性。
其次,实习让我了解了实地调查和实验的过程。
在实习中,我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来获取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这个过程十分繁琐和细致,需要我们耐心和细心地进行观察和记录。
我发现实地调查和实验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往往需要多次重复和修改,才能得到可靠和准确的结果。
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使用一些常用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比如文献调查和数据处理软件、野外工具等。
这些技能对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实习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中,我们需要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实地调查和实验,这要求我们合作默契和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有时候我们需要分工合作,有时候需要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和协商,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相信团队合作能力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最后,实习让我意识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在实地调查和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比如设备故障、数据误差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冷静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查阅文献和请教其他同学和教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1实习目的1.1熟悉各种生态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植被的类型及其特点群落的物理结构;1.2熟悉不同生态系统群落的生物结构(包括组成关键种优势种等方面的信息);1.3实地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的相互关系);1.4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现象,了解次生演替在外貌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特征;1.5实地了解旅游居住生活等人为因素对森林生物群落堵塞干扰,探讨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模式。
2实习内容2.1黄土高原生态实习2.1.1黄土高原地理特征黄土高原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mm,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700mm,中部300~400mm,西北部100~200mm。
以400mm降雨量等值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2.1.2植被分布的非地带性黄土高原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是毋庸置疑的,自南向北,自然植被呈森林向草原过渡的总体趋势。
不同土质地形部位和坡向的地块,土壤水分状况存在一定差异,适合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长。
东部南部的黄龙山子午岭吕梁山霍山渭北塬分布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针叶林(如油松白皮松华北落叶松桦树青杆等)中部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晋中陕北陇东和陇西南部)为半干旱草原带。
其中绥德米脂安塞以南地区植物有灌木绣线菊酸枣荆条刺李铁杆蒿,再向北,则以沙棘锦鸡儿等耐旱灌木为主。
西北部部分地区地貌逐渐向沙漠演变,以荒漠草原为主。
2.1.3黄土高原自然植被分布特征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特征。
生态野外实践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的大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生态野外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我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生态保护人才,学校组织了这次生态野外实践活动。
活动地点选在了一个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这里山清水秀,生物多样性丰富,是进行生态研究的理想场所。
二、实践过程1. 生态系统调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活动区域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土壤结构、水文状况以及动物种类等。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多种生态学方法和工具,如样方法、样地调查、GPS定位等。
2. 生态环境监测为了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我们进行了生态环境监测。
通过监测水质、土壤、空气等指标,我们掌握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我们还对活动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估,分析了不同物种的分布和数量。
3. 生态保护措施探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针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例如,加强植被保护,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等。
4. 生态教育宣传为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开展了生态教育宣传活动。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三、实践体会1.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时,我们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整体性,采取综合措施。
2.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生态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实践使我更加明白,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科学的实践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多种生态学方法和工具,这使我认识到科学实践方法的重要性。
生态学实习心得范文
( 实习心得体会)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23322生态学实习心得范文Experience of ecological practice生态学实习心得范文生态学实习心得体会一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态学综合实习,地点主要位于崂山北九水以及学校校园。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基本掌握了野外实习考察、实验数据的采集、室内分析和数据处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识。
此次生态学综合实习的野外实习地点位于崂山北九水景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XX年5月11日,我们在柳新伟老师和杨洪晓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崂山实习地点,并于当天下午对周围环境做了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的一两天首先由杨老师指导我们认识了崂山地区的代表性植物,并向我们详细讲解了一些植物的药用价值等植物资源利用价值。
在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又在柳老师的带领下,在三个典型的山坡上,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做了调查记录和数据采集,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分析、种-面积分析、分布格局分析。
在野外实习期间,我们还在张艳老师的带领下到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做了一次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样品的采集。
回到学校后,我们相继做了几次环境监测实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环境监测方法,学会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
此次实习虽然辛苦,但是经过大家的努力,所有同学全部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同学们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野外调查实习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开拓,使我们更容易将所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实习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知识的缺漏,必须重拾书本,虚心请教老师,弥补自身的不足。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会了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种-面积关系分析和植物群落格局分析,对于崂山植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具有代表性植物;在对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分析过程中,掌握了生物丰度、生物量、生产量的计算方法。
野外生态学实习感想
历时8天的野外生态学实习结束了。
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很多。
说到实习过程的收获,乐趣是第一位的。
这是一个集体出游观光的好机会。
我想,对于老师们来说,首先,对学术的兴趣显然要大过于对风景的兴趣。
其次,年复一年地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在这里共同生活,一般人多少总会有点厌倦,就好象导游厌倦了每一批类似的游客一样。
然而,塞罕坝对于我这种足不出户的人是一个充满了新鲜和惊奇的地点。
比如说,我这辈子就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疯狂的蚊子和苍蝇。
不仅如此,我也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草原。
新鲜的总是难得的。
因此,实习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
与同学们相处是乐趣无穷的事。
挖坑和辨认植物这两件事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
在我的印象中,第一组(邓航、胡国铮那组)挖坑基本上是开始不快,到最后越挖越快,整个过程中笑声不断,爽朗的笑声持续不断地穿过树林飘到我们这边来,当中夹杂着学术讨论的说话声。
我们组(第二组)基本上是越挖越慢,骂声不断,到最后就剩下一声叹息。
开始20cm时大家都比较亢奋,心态也比较积极,挖得很投入,没人说话;30cm以后就陆续有人跳出坑来抱怨一会儿再跳回去继续挖。
抱怨的内容广泛,有咒骂蚊蝇的,有咒骂树根的,有骂铁锹质量不好的,有指责同组成员挖坑方案设计失误而导致整组效率低下的。
确切地说,这些指责和漫骂通常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得其它旁观者的快乐。
50cm以后,大家都不再亢奋,轮流下坑去象征性地挖几下。
有的人很细心,虽然不能成为主力,但是默默挖出供别人踩的台阶,把挖出来的土倾倒在远离剖面的地方;有的人很剽悍,几锹下去地上就出现一个大洞;有的人似乎是完美主义者,经常陶醉地象刮冰淇淋那样把剖面修整得非常平滑;有的人总是急于评论;有的人似乎天生不喜欢下结论,总是意犹未尽地说:“你们再挖深点看看再说,快。
”众人怒道:“已经1米了。
要挖你自己挖。
”大部分人还是态度端正和抱有信心的;也有少数同志一开始就陷入了绝望,因为知道老师一定不会告诉我们土壤剖面分析的答案。
生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共4篇)
篇一:生物野外实习总结报告生物野外实习总结报告生物是一门实践要求很高的学科,在没有进入生物专业以前,只是看着生物专业的同学天天奔波与教室与实验室之间我就对此深有认识了。
回顾这次实习的经历,可谓是有苦有乐。
还记得是13号一大早,大家登车向旬阳坝野外实践基地进发的。
随着汽车的启动,同学们特别兴奋,我们出发了。
路途遥远而且是山路,部分同学感到不适,但是大家在上车前都服用了晕车药,大家的整体状况还好。
第一天的实习是生态学。
由于生态学是大二才开的课程,因此在实践前,老师用中午的时间,先对我们进行了一下生态学时间的快速培训,大家都很兴奋,所以老师安排我们的工作也是比较简单的,理论学习结束后,各小组的负责人就出去“踩点”了,下午大家一起到了选好的实习地----小茨沟,开始我们的第一项实习。
下午的太阳还是很热的,但是这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实践在组长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也完成了数据的收集,接下来的就是回去分析整理了。
实习的生活说不苦不累那不是真话,但是实习的本身就是那种性质。
而且我们学生物的,搞野外实习更是这样。
早上就是吃稀饭馒头,偶尔中午在野外回不来就只能随便带些东西应付了,晚饭也就那样几种,日复一日,但是味道还不错。
因为是住在小镇上所以有时我们也会出去在街上的小餐馆吃上几顿。
想想我们是在野外实习,这样的生活相对还是不错的。
实习期间我们两天完成一个项目的实习,每一个项目完成以后都会又一次集合,晚点名。
实习中我们收获了许多,我们更加懂得了团结、友爱。
同学和老师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我们的感情将会更加的亲密。
,十几天的野外实习很快就结束了。
实习中我们收获了许多,我们更加懂得了团结、友爱。
同学和老师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我们的感情将会更加的亲密。
我们需要经历这样的磨练,才会进一步的成人成才,遇到生活中的苦难,我们才会有能力坦然的面对,才会在人生旅途中生活的精彩!经过这次的锻炼,我相信我们会更好的成长,实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记忆在,它将会成为我们每一位学生一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我们永久的回忆,值得我们永久珍藏!篇二:生物野外实习心得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6号,我们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内容。
生态野外调查心得体会篇(实用17篇)
生态野外调查心得体会篇(实用17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的亮点和创新点。
在下面,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写作的你。
生态调查心得体会生态调查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通过了解生物资源、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揭示生态环境问题,为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在进行生态调查时,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并时刻保持谨慎和严谨的态度,这些都是我们在参与生态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体会。
第二段: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生态调查,我们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了解要调查的区域的地形、气候、生态环境等情况,确定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制订调查方案和方法,并做好必要的器材和工具的准备。
仅有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生态调查的顺利进行,并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第三段:实地调查。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要做好详细的笔记记录,包括调查内容、时间、地点、气候、生境、类型、数量等细节,特别是在采样时要注意样品标识、保存等细节。
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往往体现在一些微小的方面,我们需要掌握详细的记录以准确反映调查结果。
同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要尽可能尊重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段:数据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整个区域生物资源的结构、数量、分布和演化,发现环境问题等等。
这是生态调查研究价值的体现。
我们需要通过对数据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援助。
第五段:不断完善自己。
生态调查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钻研和实践。
我们要注意丰富自己的生态知识,增强调查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积极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技能。
通过自己的不断完善,才能在生态调查工作中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好的贡献。
总之,生态调查要抓实准备工作,严谨科学的实行调查过程,仔细分析总结调查数据,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技能。
野外实习心得
野外实习心得我的野外实习经历是我大学期间最为难忘的一段经历之一。
这次实习是我们生态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我们学生亲身体验和研究自然生态系统。
实习地点选在了一个离学校较远的自然保护区,这个地方被称为“自然的宝藏”。
我们一行人包括教授和助教一共有15人,带着各种装备和工具,展开了为期一个星期的野外实习。
这个保护区有着各种自然景观和物种,包括湖泊、山脉、森林和野生动植物。
我们的任务是进行生态调查和采样,以了解这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些野外营地建设工作。
我们使用帐篷搭建了一个临时住所,还建立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用于处理和分析我们采集的样本。
这个过程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开始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工作。
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或物种。
我所在的小组负责调查湖泊和水生动植物。
我们使用小船和潜水装备进行了湖泊的水质采样和生物调查。
这个过程非常紧张和刺激,因为我们需要克服水流和深度的挑战,同时还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我们学会了使用各种科学工具和仪器,如显微镜和荧光探测器,来识别和测量样本中的生物和化学成分。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采集样本,并将其保存和分析。
此外,我还体验到了自然环境的美和残酷。
我们在野外过程中遭遇了大雨和恶劣的天气条件,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工作进程。
相反,这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的力量和无限可能性。
总的来说,这次野外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态学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亲身体验和研究自然生态系统。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于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0篇)
关于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0篇)野外实习心得体会篇19月11号至10月7号,我们11级生态学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性的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此次实习一改原来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把个部门地理实习的性质由一般认识性实习,变为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探究性实习。
在实习中师生克服多变的天气条件,认真开展各项实习工作。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一般方法,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综合能力。
此次实习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学生反映良好。
这次实_野外实习心得体会篇2时光流逝,不知不觉时间已悄悄离去,但在这实习两个月中,留给我们的却是受用一生的财富和一段难忘的记忆。
在这实习的两个月中,我们脱离了学校,我们实现了主角的转变,由学生转换成了老师,从单纯的学校环境进入了复杂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期间,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由理论转化为实践。
转眼间,顶岗实习已过去一半儿了,这周我们对过去的这一半的实习期做了一个总结,以下是我们做的几点总结:一、实习内容我现在教五年级六个班的思品,以及五年级五班的语文;张谦教二年级八班的语文;张文慧教二年级四班的语文;石冬妮教三年级六个班的思品,以及三年级八班的数学。
从开始的听课到现在可以直接上课,下课会听师傅的指导,然后加以改进,收获颇丰,越来越熟练。
二、实习心得与收获1、在教学方面(1)通过师傅和巡回指导老师的反馈,我们了解到我们四个人的教学基本功还都是很不错的,从教态来看,我们的课堂能够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我们的普通话虽然标准,但是缺一点生动。
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一点我们四个还都有待提高,有经验的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让我们观看朗读者、见字如面的节目,加以练习。
从板书来看,我们的粉笔字需要加以练习,一笔好字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起重要的作用。
(2)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来看,我们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设计合理,但是教学设计缺乏层次感,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所以今后我们要做的是在做教学设计之前,一定要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层层递进,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显层次感。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9篇)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致辞、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野外实习心得体会(9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时,就有必要写一篇经历,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生态学专业实习心得体会
生态学专业实习心得体会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时代,我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有幸参与了一次难忘的实习之旅。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让我对生态学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一、实习目的与内容本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农场、污水处理厂等多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场所。
在自然保护区,我们亲眼目睹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认识了各种珍稀的动植物物种。
通过与保护区工作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他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付出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
在生态农场,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了解了如何通过生态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污水处理厂,我们了解了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原理,认识到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二、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生态学的理论知识,但只有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时,我们通过实地观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这不仅考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考验了我们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小组中,我们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通过与小组成员的沟通和交流,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3.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球上,但由于人类的活动,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野外生态学实习随感
野外生态学实习随感环境学院00513057 陈茜从师兄师姐那听闻坝上实习,当时遥想那片广袤的草原,憧憬同时也揣揣不安。
不知道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能否应付实习中实战的考验,也不知道连百望山都没能爬上去的我是不是会成为组员们的负担……可总还是忍不住怀想那片草原,照片上看到的童话般的小木屋,湛蓝湛蓝的天……实习的九天,辛苦但是很快乐!虽然每天到8、9点才能回到驻地,但是坝上的天光总是暗得很晚,竟也不觉得累,只觉得时间过得异常得快,每天充实而且丰富。
从第一个实习点实地认植物、描述土壤时的生涩,到慢慢地上手,再到后来郭老师第一次对我们表示肯定时的喜悦……通过整个实习,真的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野外实习的能力和知识,还包括一个严谨的学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对科学的态度。
认植物是实习过程中的大任务也是大乐事。
每认出一种植物,心里都不免得意一下,不知不觉就养成了习惯—走路的时候基本不看路了,只看植物。
一看到没认出来的,就硬生生采下来(这个习惯回校以后一定要改),四处搜寻石岳的身影(嘿嘿,可能我性格不够大方吧,不太敢问刘老师)……有时还被组员打趣说我简直“有些癫狂”、“可能摔下山去之前还要再看一眼”……后来真是爱上了这些美妙的植物,小小的看似不起眼,却美得那样令人心动。
到了现在,脑海里还能浮现滨紫草的灵动,紫斑风凌草的雅致,野罂粟的妖冶……不过有些惭愧,最后的植物考试还是愧对了“学术茜”的称号,最后只能接受“陈大红”的雅号了……组员间的合作也非常默契,在高效率下还能时不时迸出一阵阵爆笑声,尤其是晚上回驻地后的压标本时间,更是难忘的回忆。
第一天整理标本,我们组是最后一个压完的,大家心里都很着急。
可是怎么办呢?我们没有像石岳那样的大牛,采回来的植物到了晚上都面目全非了,看着一片一片叶子,我们相视苦笑,最后只能抱着一堆植物去请教石大仙。
这样下去不行!罗涛同学在那晚爆出的“名言”——不要沮丧,不要悲伤!——成为我们的组训。
我们在那晚细致地分了工:第二天谁负责详细记笔记,谁负责采标本,谁负责把标本当场写上名字挂牌,无名氏一律不收!呵呵,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不禁为我们的高效率欣喜不已,每晚都能高效地压完标本,最后9天下来,我们的标本数相当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时8天的野外生态学实习结束了。
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很多。
说到实习过程的收获,乐趣是第一位的。
这是一个集体出游观光的好机会。
我想,对于老师们来说,首先,对学术的兴趣显然要大过于对风景的兴趣。
其次,年复一年地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在这里共同生活,一般人多少总会有点厌倦,就好象导游厌倦了每一批类似的游客一样。
然而,塞罕坝对于我这种足不出户的人是一个充满了新鲜和惊奇的地点。
比如说,我这辈子就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疯狂的蚊子和苍蝇。
不仅如此,我也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草原。
新鲜的总是难得的。
因此,实习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
与同学们相处是乐趣无穷的事。
挖坑和辨认植物这两件事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
在我的印象中,第一组(邓航、胡国铮那组)挖坑基本上是开始不快,到最后越挖越快,整个过程中笑声不断,爽朗的笑声持续不断地穿过树林飘到我们这边来,当中夹杂着学术讨论的说话声。
我们组(第二组)基本上是越挖越慢,骂声不断,到最后就剩下一声叹息。
开始20cm时大家都比较亢奋,心态也比较积极,挖得很投入,没人说话;30cm以后就陆续有人跳出坑来抱怨一会儿再跳回去继续挖。
抱怨的内容广泛,有咒骂蚊蝇的,有咒骂树根的,有骂铁锹质量不好的,有指责同组成员挖坑方案设计失误而导致整组效率低下的。
确切地说,这些指责和漫骂通常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得其它旁观者的快乐。
50cm以后,大家都不再亢奋,轮流下坑去象征性地挖几下。
有的人很细心,虽然不能成为主力,但是默默挖出供别人踩的台阶,把挖出来的土倾倒在远离剖面的地方;有的人很剽悍,几锹下去地上就出现一个大洞;有的人似乎是完美主义者,经常陶醉地象刮冰淇淋那样把剖面修整得非常平滑;有的人总是急于评论;有的人似乎天生不喜欢下结论,总是意犹未尽地说:“你们再挖深点看看再说,快。
”众人怒道:“已经1米了。
要挖你自己挖。
”
大部分人还是态度端正和抱有信心的;也有少数同志一开始就陷入了绝望,因为知道老师一定不会告诉我们土壤剖面分析的答案。
郭老师是很喜欢表达个人观点的老师。
他每天提出很多问题,目的在于启发大家思考。
我们每天都坐在坑边思考。
大自然本是默不作声的。
相互渗透的、没有界限的无数个问题和答案交织在一起牢牢地隐藏在自然里面。
其实,我很愿意去探索。
我知道我一定会慢慢地遇到问题。
因为教学的需要,老师缩短了这个过程,把这些问题抢先提了出来。
人总是有这样的心理习惯:如果是自己心里有一个疑问,你想得差不多的时候,自己也就觉得已经给了自己一个交代;于是就可以安心了。
如果是别人向你提了一个问题,你一定非想从他本人嘴里听到最终答案不可。
但是郭老师是一本没有答案的习题集,我们按要求努力去做,却有时候不免有些郁闷。
你除了思考,只能思考,无路可逃。
在一个阳光炽烈的中午,习题集带着我们坐在沙地里的一棵歪脖子树下,讲他自己的科学观点,讲生命和旋涡;讲硬币和地毯上的花纹;当然,也讲了本地的土壤特点。
远方还有清爽的地平线;还有斑斓的乌云和隐约的雷鸣。
那真是一场精彩的演讲,就象这自然一样精彩。
刘老师是一部工具书,是我们每天做样方时必须携带的。
他的存在并不醒目,但不存在则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他就像Microsoft Word一样占用微小的空间,但是界面友好,用户众多,并且不可或缺。
当然,有的时候会有bug,但是很快会改正。
这本工具书也有习题,但是相比之下不多。
做样方的时候我一直有种很过意不去的感觉。
所有小组不停歇地轮流举着小花小草来询问老师。
树林里回荡着“老师,这是什么”。
我想如果换做是我,我一定会失去回答问题的耐心。
但是刘老师是一本很有耐心的和蔼的工具书。
我记得我在一次做样方过程中把同一种植物拿给老师问了好几遍(因为植物名字很难记,问过瞬间又忘了)。
在实习的前三天认植物认得非常沮丧;三天以后,开始上瘾。
我想,也许不完全是因为最后有考试的缘故。
正如前文所言,辨认植物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这里不再赘述。
记植物也很考验人。
有时候只要你愿意,你多看那么一眼,可能从此就记住了。
有时候别人扔掉的东西,捡起来
看看摸摸闻闻,能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特点。
相反地,趁植物还新鲜的时候,若是就那么扔掉了,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特征错过也就错过了。
等到晚上回去,每次为了确定到底是什么植物组内都要争吵一场,因为植物都跟霉干菜似的,除了DNA以外其它各种特征都消失了。
土壤更是如此,因为植物至少还能带个霉干菜回去,土壤却一点儿也带不走。
所以,工夫在野外。
四肢要力求发达,同时头脑也不能简单。
要做到这一点,对我来说,还是仍需努力的。
因为显然我还没有把这些工作变成一种热爱。
两位老师不仅很有生活情趣,童心未泯,而且热爱自己这工作。
这一点就是老师和我的本质区别。
因为我也很有生活情趣,童心未泯。
老师对同学们很关心。
和两位老师在一起也象和同学们在一起一样,是非常愉快的事。
一个只有问题没有答案;一个只有答案没有问题;一个煽动我思考并且留下一点郁闷;一个抚慰一下这种郁闷。
真的是很搭配。
虽然与个人风格有关,恐怕也和学科类型有关。
植物是由不计其数的个体组成的;土壤是一个整体。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在分类学上它们可以属于同一科,同一属,或者同一种。
要不断地认识这些个体,并且不断丰富这种认识,才能渐渐地来到更高的台阶上,去俯视和揣摩这个大的系统。
目前我们还只停留在辨认和识记的台阶上——虽然我们也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思考和尝试提出观点——这个台阶很高。
我们先得把自己培养成小工具书,虽然可能版本很低。
土壤虽然也有分类,但是所有类型都只不过是一些不同大小、不同组分的颗粒的不同的空间排列组合。
其实这里也是有一个辨认的台阶的;只不过这个台阶比较低,我们上个学期已经越过去了。
我以为,对于任意一个剖面,它的存在一定有某些原因。
它的存在一定造成某些结果。
对这些原因和结果较真,就是我们每天坐在坑边思考的内容。
就象习题集说的那样,我们果然是做着侦探的工作。
我们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我们观察周围环境,仔细打量手里的粉末。
我们得先熟悉一套惯用的逻辑,然而有时候也靠灵感。
对于植物这一套就不灵。
没人知道植物究竟为什么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
也许上帝知道。
但这不重要,我们接受现状就好了。
对于总体,我们把地球上的植物分类,观察各种类型之间的时空联系;对于个体,拔出来做实验,不断探索其生理机能。
探索未知多过于思考现状。
因为关于生命体本身,我们又能思考多少?生命是一个奇迹。
如果有逻辑也就不称为奇迹了。
每每我描述了土壤的可见物理特征,要分析成因的时候却又想到这些不仅仅是温度、水分、河流沉积或地壳运动的结果,居然还要考虑到那些树和草,而且它们还是主角,真是麻烦。
其实,现在我知道,我之所以觉得温度、水分、河流沉积或地壳运动是易于分析的因素,是因为我的时空太渺小,这些因素对我而言犹如永恒,永恒得简直可以一概而论。
树和草的时空则与我要接近得多。
如果我能够长期以生理机能直接影响这土壤,我想,这主角应该会是我,轮不到那些树和草。
(注:白扦坑沙丘讲座中提及的所谓“生命—旋涡理论”)而且,重要的一点是,我和它们都是生命体:非逻辑的、未知的生命体。
关于生命体对非生命体所做的一切,我常常觉得神秘,并且怀疑自己有没有给出最终解释的能力。
——我指的是在最高层面上。
我总是患有不切实际的可笑的想象症,愿意相信植物和动物一样有情绪和思想。
植物们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影响土壤,从而把自然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它们的动机是什么?无法回答自己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转向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告诉自己:因为凡是不这样做的植物都已经死了。
在一般层面上,我也知道它们的根吸收土壤水分,它们的根的分泌物和土壤溶液进行化学反应,等等等等。
它们是这样影响土壤的。
它们当然是这样影响土壤的。
实验已经证明。
我也可以这样一直分析下去。
但是,我总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敬畏和恐惧。
我看着地上这些静静的不会说话的小生命,觉得我不能够理解它们。
人人都觉得永恒神秘,我觉得短暂比永恒更神秘。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永恒,可是为什么有短暂?
基于上述原因,当时我分析土壤成因的时候时常想:要是这世界没有植物就简单了。
可是,没有植物,土壤也就不存在了。
二者如此不同,却又互为因果,世界如此复杂,真是令
人头疼,真是令人赞叹。
还有无尽的知识需要去学习。
就这样,每天,我们带着一本工具书和一本习题集上路。
摸摸大自然,翻翻工具书,做做习题集,在思考中遭遇郁闷,在郁闷中坚持思考,关爱生命,远离网络,感觉真的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