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基础知识点总复习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基础知识点总复习讲义

光现象一、光的传播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射击、激光准直等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 m/s,计算中取C=3×108 m/s。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1光年=9。

4608×1012 km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探究平面镜成像:1.将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放置(若不垂直,蜡烛的像没有成在桌面上,会造成放到B位置的蜡烛和A蜡烛成的像无法重合)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A),观察蜡烛成的像(B)(正立、等大、虚像)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无像,因为成的是虚像)4.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大小相等)5.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距离相等)6、改变蜡烛A的位置再重做2次(多次实验,排除实验的偶然性)注:(1)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2)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的关系;(3)实验时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 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 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学习完后我们要能正确的画出光的反射图像,并能从反射图像得出结论,注意区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二、知识要点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我们能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翻译:这里要注意光是从一种介质斜着照在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发生的现象,不是所有光都会被反射回来,而是只有一部分,反射的多少和介质有关。

(2)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所遵循的规律称为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i=γ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法线:从光的入射点O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线ON叫做法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符号i表示。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符号 表示。

注意:①对应于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②反射光线的位置是随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即入射光线是“因”,反射光线是“果”,所以叙述反射定律时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光线定会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去。

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来画一般的光路图:(1)确定(反)入射光;(2)根据法线与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用虚线表示;(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4、反射类型:(1)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注:上图中的第二种反射类型就是漫反射,反射的“面”是凹凸不平的,因此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并不平行。

(2)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光线仍然平行。

如上图。

注:根据以上的概念和图像我们可以总结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①相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每一条光线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点+习题(含答案)打印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光现象》知识点+习题(含答案)打印版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重点笔记整理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二物理上册全书重点知识汇总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回声测距离:2s=vt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振动可以发声要点: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笔记整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笔记整理

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一光的传播:1、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也称为发光体。

(2)分类:A 根据生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 B 按光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太阳、亮着的白炽灯)、“平行光源”(电筒射出的光) C 根据发热程度分为:“热光源”(太阳,点燃的蜡烛)、“冷光源”注意: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以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中所指的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证明:在暗室中,用激光笔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3、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影子,如手影。

(2)日食: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在地球阴影区的位置就发生了日食。

月食:当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这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A 原理:光沿直线传播。

B 像的形状: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C 像的大小决定因素: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D 像的大小变化规律: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大,反之,则越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小,反之,则越大。

4、光沿直线传播的利用:(1)激光准直。

(2)站队成直线。

(3)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

(4)木工检测木料的表面是否平滑。

5、光线:(1)定义: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2)表示方法: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建模法:在物理学中,为了简单、形象的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规律,常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笔记整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笔记整理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反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我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都是由于它的表面能发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眼,人就看到了物体。
2、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②镜面反射的应用有那些?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③什么是漫反射?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④漫反射的应用有那些?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有那些?
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
一光的传播:
1、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也称为发光体。
(2)分类:A根据生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
B按光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太阳、亮着的白炽灯)、“平行光源”(电筒射出的光)
C根据发热程度分为:“热光源”(太阳,点燃的蜡烛)、“冷光源”
五看不见的光:
1.什么叫光谱?
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2.什么叫红外线:
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3.红外线的特点有那些?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

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一光的传播:1、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也称为发光体。

(2)分类:A 根据生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 B 按光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太阳、亮着的白炽灯)、“平行光源”(电筒射出的光) C 根据发热程度分为:“热光源”(太阳,点燃的蜡烛)、“冷光源”注意: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以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中所指的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证明:在暗室中,用激光笔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3、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影子,如手影。

(2)日食: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在地球阴影区的位置就发生了日食。

月食:当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这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A 原理:光沿直线传播。

B 像的形状: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C 像的大小决定因素: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D 像的大小变化规律: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大,反之,则越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小,反之,则越大。

4、光沿直线传播的利用:(1)激光准直。

(2)站队成直线。

(3)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

(4)木工检测木料的表面是否平滑。

5、光线:(1)定义: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2)表示方法: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建模法:在物理学中,为了简单、形象的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规律,常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平面镜成像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要多思考,结合上光的反射定律系统学习。

明白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并且了解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用途。

二、知识要点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 、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观察右图:(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

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5、虚像和实像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笔记整理(光)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笔记整理(光)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笔记整理(光)2.1光的反射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来自物体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典型例子:(1)小孔成像:是光线实际到达所成的像。

像是倒立、亮的,像与物形状相似,与小孔形状无关。

上下颠倒,左右互换,是实像。

像与物可能是等大、放大或缩小的。

取决于像与物之间的距离(2)影子:是光线被挡住无法到达的像。

像是倒立的、暗的、与阻挡物外形相似,上下不颠倒,左右不互换。

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米/秒)5、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V水=3/4 C V玻<V水6、光年:是长度单位,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

S=vt=3×108×365×24×3600=9.4608×1015(m)7、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8、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辉改变方向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典型例子:倒影9、光的反射面叫镜面;反射面是平面的镜面是平面镜。

10、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11、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3、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线。

14、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15、虚像:眼睛能看见,光屏上接不到。

16、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对平面镜是对称的。

17、平面镜成像作图:运用对称法(虚线、垂直、距离相等、箭头、字母、虚像)18、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潜望镜(靠两块斜放角度为45度的平面镜,将光路平移一段距离。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光现象中考考点及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光现象中考考点及知识点

第二章光现象考点及知识点考点1、光源考点2、光的直线传播重点掌握以下三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

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

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一般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非作歹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常见的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的位置看到在2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31 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日偏食,在32 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关。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倒立的实像无09山东平原)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例题1、(.一叶障目 B A.立竿见影.三点对一线D C.鱼翔浅底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光的传播”16题)小明在学习“20102.(年浙江嘉兴,点处用漏斗向水中;②在A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B 介需传光A.的播要质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D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C.才沿直线传播3.(2010年山东济宁,第I卷1题)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2010江苏连云港,2题)2010年1月15日出现一次日食现象,连云港市可以观察到日环食这一天文奇观,以下关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C.光的色散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初二物理光现象笔记

初二物理光现象笔记

初二物理光现象笔记
1.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概括为“三好三坏”
可简记为:照像、摄影“三好”,排影、视屏“三坏”。

(1) 可简记为:照像、摄影“三好”,排影、视屏“三坏”。

照相:昏暗环境也看得清,拍出的照片洗得清;
摄像:远距离也看得清,录下影像还能放得清。

排戏:舞台虽然有灯光,看那布景看得清;
电影:银幕前面有放映机,里面的影片放得清;
视屏:银屏上面有放像机,屏幕上的图像放得清。

(2) 光污染的危害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把天籁折射到人眼,产生的错觉。

2.光污染的危害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把天籁折射到人眼,产生的错觉。

光污染危害的具体表现:使人眼花缭乱,产生错觉,或者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

严重的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相当严重,特别是损伤视觉功能等。

为此,我国对城市的光污染控制与防治方面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法规和相应的标准,以加强城市光污染的控制与防治工作。

如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4月发布的国家标准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和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997年7月发布的国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998年1月发布的国家标准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以及1996年10月发布的国家标准 生活居住建筑日照标准》。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光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光现象知识点

知识点1 光源的概念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火把,电灯,电视屏幕,夜明珠,水母,萤火虫等都是光源。

月亮,自行车尾灯,猫的眼睛,交警穿的荧光服,电影屏幕灯不是光源。

知识点2 光的直线传播1. 条件:在同一种、均匀透明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如果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光要发生折射。

例如:太阳光在地球周围大气层中传播路线是弯曲的。

(地球周围大气层介质不均匀)2.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8310m/s c =⨯,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这个值。

3.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为8310m/s ⨯或3×105km/s 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远小于光速,所以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我们却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的距离(159.460810m ⨯).4. 影的形成:影是自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背光面的后方形成的光所达不到的区域。

5. 光沿直线传播的常见实例: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

6.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三点一线,站队,皮影戏等等。

7.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倒立的。

注意:(1)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2)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大小并不确定,会受到物距(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与像距(像到小孔的距离)影响。

当光屏和小孔位置保持不变时候:物体距离小孔越近,像越大。

越远,像越小。

当物体和小孔的位置保持不变的时候:光屏远离小孔,像变大。

靠近小孔,像变小。

知识点3.光的反射 1.理解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注意:①反射角、入射角均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非光线与界面的夹角; ②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即逆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将逆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③只能说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大小,而不能颠倒因果关系,注意说法。

八上物理第二章 知识总结

八上物理第二章  知识总结

第二章 光现象
1.(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2)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2.光的反射现象:(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右图中,入射光线是AO ,反射光线是OB ,法线是ON ,O 点叫做入射点,∠i 是入射角,∠γ是反射角。

3.反射类型: (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4.(1)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成像原理:根据物体发出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成像;(4)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5)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5.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5)在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6)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
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光现象笔记整理
一光的传播:
1、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也称为发光体。

(2)分类:A 根据生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 B 按光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太阳、亮着的白炽灯)、“平行光源”(电筒射出的光) C 根据发热程度分为:“热光源”(太阳,点燃的蜡烛)、“冷光源”
注意: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或其他光源射出光,
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以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中所指的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证明:在暗室中,用激光笔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3、现象:
(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影子,如手影。

(2)日食: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在地球阴影区的位置就发生了日食。

月食:当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
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这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
A 原理:光沿直线传播。

B 像的形状: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C 像的大小决定因素: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D 像的大小变化规律: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大,反之,则越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近像越小,反之,则越大。

4、光沿直线传播的利用:(1)激光准直。

(2)站队成直线。

(3)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

(4)木工检测木料的表面是否平滑。

5、光线:(1)定义: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2)表示方法:
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建模法:在物理学中,为了简单、形象的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规律,常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叫做建模法。

如光线,是为了描述光的传播路径而画出的直线,实际上并不存在,画光线时,箭头
不要画在端点上。

6、光速:(1)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3×105km/s;
(2)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3)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
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反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我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都是由
于它的表面能发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眼,人就看到了物体。

2、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3、注意:(1)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
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2)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4、怎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A 、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

B 、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

C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5、反射为那两分类:⑴ 镜面反射:⑵ 漫反射:
①什么是镜面反射?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②镜面反射的应用有那些?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③什么是漫反射?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④漫反射的应用有那些?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有那些?
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点是有那些? 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3、平面镜作用:成清晰像、 改变光路
4、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
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实际光线反向延长
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不能用光屏承接。

5、什么是凹面镜?
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6、凹面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 在一点(焦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光年:光年是长度的单位,1光年表
示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 1光年≈9.46×1015m


反射 漫反

7、凹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那些?
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8、什么是面凸镜?
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9、凸面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镜所成的象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10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那些?
汽车后视镜
1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我们常用蜡烛进行实验,平板玻璃的目的是?直尺的目的是?、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①便于现察、②比较物与像的距离③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12、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
样做的好处是?
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四光的折射:
1、什么叫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 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内容有那些?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靠近法线。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远离法线。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有那些?
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
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4、常见的折射光路图:
四光的色散:
1、什么叫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什么光混合而成的?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什么现象? 色散
4、色光的三原色是什么?
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 5、颜料的三原色是什么?
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6、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7、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五看不见的光: 1.什么叫光谱?
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2.什么叫红外线:
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3. 红外线的特点有那些?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 4.什么叫紫外线?
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5. 紫外线的特点有那些?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
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凹面镜发散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