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最新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化分析

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变化分析

府 的贷 款 、 对银 行 的贷 款 )、投 资 ( 主 要 是投 资 于 政府 证 券 、外 国 资产 )及 其他 资产 。负 债 项 目为 央 行 的 上述 活 动 提供 了资 金 来 源 ,主 要 包 括 :流 通 中货 币、存 款 ( 主 要 是政 府 的 存 款 、银 行 的 存 款 ) 、借 入 资金 ( 主 要 是 发 行证 券 )、 储备 金 及 其他 负债 。各 国 央行 资 产 负债 表 项 目均 存 在着 差 异 ,从 而反 映 出 了货 币政 策 操 作 的不 同 。本 文结 合 2 0 0 2 - 2 0 1 2 年 我 国央 行 资产 负债 表 数据 变 化 的 特 点 ,参 照 主 要 经济 体 央 行 资产 负债 表 变 化情 况 ,重 点 从货 币政 策 操作 角 度 ,分 析我 国央 行 资 产 负债 表 结 构 调 整 的效 果 , 并 为我 国央 行 资产 负债 表进 一 步调 整提 供 可行性 建 议 。 二 、我 国 央行 资产 负债 表 项 目结构 变化 从 中国人 民银 行2 0 0 2 - 2 0 1 2 年 资 产负 债表 中可 以看 出,资 产 负 债 总 额 由2 0 0 2 年 的5 l 1 0 7 . 6 亿 元增 加至 2 O 1 2 年 的2 9 4 5 3 7 . 2 亿 元 ,增 长 了5 . 8 倍 。从 资产 方 来看 : 1 .比重 占首 位 的 “国 外 资 产 ” 快 速 上 升 。 1 O 年 间 规 模 增 长 了 9 . 2 倍 , 比重 由2 0 0 2 年 的4 5 . 5 % 上 升至 2 O l 2 年 的8 4 . 7 % 。主 要是 “ 外 汇 ”规 模 的 快 速 膨 胀 所 致 , 其 1 0 年 间 增 长 了9 . 5 倍 , 占 “国 外 资 产 ” 的平均 比重高 达9 5 . 8 %。 2 .“对 其他 存 款 性 公 司债 权 ”规 模 总体 略 有 缩 小 , 占比不 断 降低 1 0 年 间 , “对其 他 存款 性 公 司债 权 ”金额 缩 小 了 1 6 . 6 %, 占 比 由2 0 0 2 年 的2 4 % 降低 至3 . 6 % 。 3 . “对 政 府 债 权 ” 的 金 额 增 长 较 快 , 比 重 先 升 后 降 。 1 0 年 间, “ 对 政 府债 权 ”规 模 增 长 了4 . 4 倍 , 占总 资产 比重先 由2 0 0 2 年 的5 . 6 % 攀 升至 2 0 0 7 年 的9 . 6 % ,而后 逐渐 下 降至 2 0 1 2 年 的5 . 5 % 。 从 负债 方来 看 : 1 . 比重 占首 位 的 “ 储 备 货 币”规 模 增 长 略低 于 负 债 规模 整 体 增 速 , 比重 有 所 下 降 。 1 O 年间, “ 储 备 货 币 ” 金 额 增 长 了4 倍 ,低 于 负债 规 模 整体 增 速 0 . 5 倍 , 比重 由2 0 0 2 年 的8 8 . 3 % 下 降 至2 0 1 2 年 的7 9 . 9 %,降低 了8 . 4 个 百分 点 。其 中 , “货 币发行 ”金 额 1 O 年 间 仅增 长 2 倍 , 占负债 比重 由2 0 0 2 年 的3 6 . 4 %降低至 1 9 . 9 %; “ 金 融性 公 司存 款 ”快 速增 长 ,1 O 年 间增 长 了7 . 8 倍 , 占负债 比重 由2 0 0 2 年 的3 7 . 4 % 升至2 0 1 2 年 的6 0 %。综 合 来 看 , “ 金 融 性 公 司存 款 ” 规模 的 高增 长推 动 了 “储 备货 币 ”的 规模 增 长 , “货 币发 行 ” 占 比的 降低 导 致 了 “ 储 备 货 币 ”的 比重 下 降 。 2.“发 行 债 券 ”规 模 快 速 膨 胀 , 比 重 逐 年 上 升 。 1 0 年 间, “发 行 债 券 ” 规 模 增 长 了 l 4 . 7 倍 , 增 速 位 列 资 产 负 债 表 各 项 目 之 首 , 占负 债 比 重 由 2 0 0 2 年 的2 . 9 % 上 升至 2 O 1 2 年 的8 . 3 % 。 3 .“ 政 府存 款 ”规模 增长 , 比重波 动 中上升 。 1 0 年 间 , “政 府 存 款 ” 金 额 增 长 了6 . 4 倍 , 占 负债 比重 2 0 0 2 至2 0 0 6 年 在6 % 一 7 . 8 % 之间波 动 ,2 0 0 7 年 升至1 0 . 1 % ,随后在8 . 2 % - 9 . 3 % 之 间 波 动 ,2 0 1 2 年 降至8 %。 三 、与 主要 经济 体 央行 资产 负债 表 调整效 果 对 比分析 ( ~ ) 货 币 政 策 操 作 主 动 性 对 比 央 行 资 产 负 债 表 的 规 模 和 结 构 既 是 货 币 政 策 操 作 结 果 的体 现 , 同时 也 为 实 施进 一步 的货 币政 策 操 作 提 供 了基 础 。无 论 是美 联 储 、欧 洲 央 行 的 “ 流 通 中 的 货 币 ”还 是 日本 银 行 的 “货 币发 行 ” , 其 增 长 虽 快 慢 不 一 , 但 比 重 均 居 负 债 项 目首 位 ( 次贷 危机 后 美联 储 例 外 )。 虽然 次 贷 危 机 是 明显 的分 界 点 ,但 其 前 后 两个 阶段 各 自 的 比重 波 动 并不 十 分 剧 烈 。货 币发 行 是央 行 的专 有 权 , 为 存 款准 备 金 、再 贷 款 、 公开 市 场 业务 等 货 币政 策操 作 工 具 的运 用 提供 了保 障 。确 保 货 币发 行 量 在 负债 中 占 比的 绝对 领 先 地 位 , 能 够 确保 央行 牢 牢 掌 握 货 币操 作 的 主动 权 。 中国 人 民银 行 资 产 负 债 表 变化 显示 :1 O 年 间 “货 币发 行 ”比重 降 低 了近 一 半 , 2 0 1 2 年 还 不及 “ 金 融性 公 司存 款 ” 占 比的 1 / 3 , 货 币 发 行 比重 过 低 使 得 货 币政策 操作 的主动 性 受到较 大 的影 响 。

中央银行负债表的简单分析

中央银行负债表的简单分析

我们这次查找的数据为我国中央银行2002年-2013年的资产负债表一.我们认为自2001年11月10日我国加入WTO之后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便是规范性。

我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规定的基本格式,贬值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2000年以又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新的货币金融统计方法不断进行修订。

这都是为了和国际接轨做准备,项目规范之后,我国经济就能和其他国家的做出比较,能将相同种类的数据又快又好的处理,不会没有头绪,不知道如何比较,找不出自身和其他国家的差异,不能跟紧时代的步伐。

二.由数据所生成图表可见,自1997年至2002年的第一次金融危机到2006年到2008年的第二次金融危机,我国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变化的很快也很顺应发展。

以下是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泰国泰铢的暴跌,随后迅速扩散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也未能幸免。

至1998年初日本金融市场动荡,危机向纵深发展,相继蔓延到俄罗斯、东欧及拉美国家,并使西方发达国家股市反复出现震荡。

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解释,余永定(2007)以泰国为例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他认为,泰国本国货币相对于日元的大幅升值,工资增长迅速和资本流入对非贸易价格的抬高等原因使泰国的对外出口大幅下滑。

面对着泰国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赤字,国际投资者对泰国失去信心,外资大规模撤离,而泰国则采取了灵活性的汇率政策,大量动用外汇储备,与国际资本相搏,死保泰铢,导致外汇储备耗尽,造成了泰国的金融危机。

刘遵义认为,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的不足是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他将一段时间内(例如六个月)进口所需的外汇、到期的外债数量和外商的的证券投资三项之和与外汇储备的比例称为LL比例,如果LL比例较高,则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如在1996年和 1997年的时候,泰国短期外债还没加上进口的需求就已经超过外汇储备;而在1997年,韩国的LL比例超过500%,也就是说韩国能撤离的外资是外汇储备的5倍以上。

最新央行资产负债表

最新央行资产负债表

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定义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现代各国中央银行的任务和职责基本相同,其业务活动大同小样,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也基本相近。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使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的货币金融运行状况及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金融统计数据按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适当规范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期编印《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刊物,以相对同一的口径向人们提供各种成员国有关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数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其中之一,称作“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主要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格式和口径,从而使各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与结构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最主要项目构成的资产负债表如下:简化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货币单位: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包括:1.流通中货币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购买有价证券和收购黄金外汇投入市场,成为流通中货币,成为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

2.各项存款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作为国家的银行,政府通常会赋予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职责,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由中央银行办理。

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金融机构存款包括了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和用于票据清算的活期存款。

3.其他负债包括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

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包括:1.贴现及放款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者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主要的方式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

还有财政部门的借款和在国外金融机构的资产。

2.各种证券主要指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

我国2020到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

我国2020到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

《我国2020到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全面解读》1. 引言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央行资产和负债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国家货币政策的执行和经济金融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2020到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行全面解读,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理解和认识我国央行运作情况的机会。

2. 2020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概况2020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全球经济的动荡,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呢?从资产方面来看,央行的外汇储备规模如何?国债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持有情况如何?从负债方面来看,M0、M1和M2的增长率如何?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了解的。

3. 2021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深入解析随着2021年全球经济逐渐走出疫情的阴影,我国经济也逐渐恢复了活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资产负债表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资产端的外汇储备是否继续增加?国债和其他金融资产的结构是否有所调整?负债端的M0、M1和M2增长态势又如何?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关注的焦点。

4. 2022年央行资产负债表全面评估2022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方面又有了哪些新的举措?这些举措对央行资产负债表有着怎样的影响?在这一年中,央行的资产配置是否发生了较大变化?负债端的M0、M1和M2又呈现出了何种态势?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评估。

5. 2023年央行资产负债表展望展望未来,2023年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有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新情况?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央行的资产配置和负债情况都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央行的运作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6.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我国2020到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我们对于央行的运作情况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也对我们制定个人投资和理财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信随着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持续关注和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金融领域的挑战,实现自身财富的增值和保值。

近十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

近十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

近十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一、引言在金融领域中,央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是了解央行运作情况以及经济政策实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近十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二、央行资产和负债的概念央行的资产是指央行所拥有的各类资产,包括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等;央行的负债是指央行所承担的各类负债,包括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等。

2.1 央行资产的组成央行的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外汇储备:央行持有的外汇资产,用于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 国内债券:央行投资的政府债券,用于管理货币供应量和调控经济。

- 其他金融资产:央行持有的其他各类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信贷等。

2.2 央行负债的组成央行的负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货币发行:央行发行的各种货币,如纸币、硬币等。

- 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用于维持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营和金融稳定。

三、近十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分析3.1 央行资产变化趋势分析近十年来,央行资产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包括: 1.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央行需要持续扩大资产规模,以满足对货币流通的需求。

2. 外汇储备增加:国际贸易的扩大以及资本流动的增加,导致央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3. 经济政策调控:央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经济政策的目标。

3.2 央行负债变化趋势分析近十年来,央行负债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包括: 1. 货币发行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活动的增加,央行需要不断增加货币发行量,以满足经济的流通需求。

2. 存款准备金增加:随着商业银行规模扩大,存款准备金需求也随之增加。

3. 央行政策工具调整: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需求和流动性。

四、近十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关键指标分析4.1 外汇储备规模变化分析外汇储备是央行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至关重要。

我国2020到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

我国2020到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

我国2020到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2020年至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中国央行在这一时期内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的重要文件。

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央行在践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履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职责的过程中,对其资产和负债进行清晰的呈现。

本文将对我国2020到2023年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行探讨和分析。

资产方面,央行在此期间的主要资产包括外汇储备、金融工具投资、对金融机构贷款等。

外汇储备是央行持有的外汇资产,用于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支持汇率稳定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外汇储备规模逐渐增大。

央行还通过购买金融工具来增加其资产,支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此外,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也是央行的一项重要资产,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可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负债方面,央行的主要负债包括货币发行和存款等。

货币发行是央行通过发行现金和电子货币来满足经济中的货币需求。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

央行还可以通过设立存款来吸收超额流动性,这些存款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存款。

央行通过这些负债项目来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

资产负债表的平衡是央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

央行通过合理控制资产和负债的结构和规模,保持其资产负债平衡。

具体而言,央行会根据货币政策目标和经济形势来调整其资产负债表。

例如,在经济增长放缓时,央行可以通过增加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购买金融工具等来增加资产,刺激经济增长。

在通胀压力较大时,央行可以通过发行较少的货币、吸收更多的存款等来减少负债,降低通胀压力。

在未来几年,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央行可能需要逐渐减少对金融机构的直接贷款,并加大对市场的间接支持。

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央行还需应对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业务带来的挑战,以保持资产负债表的稳定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我国2020到2023年的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中国央行在这一时期内资产和负债情况的重要文件。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解读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解读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解读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其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其经营状况和金融政策执行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解读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到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运作方式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资产和负债两个部分。

资产是指中央银行所拥有的各种资金和资产,包括外汇储备、国内外债权、金融工具等。

负债是指中央银行所承担的各种债务和责任,包括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政府存款等。

其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来实施货币政策。

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国内外债券来调整资产结构,以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同时,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信贷投放。

此外,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反映了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例如,中央银行增加外汇储备的规模,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量,提高国家的支付能力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同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的发展和通胀水平产生影响。

最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反映了中央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中央银行作为金融监管机构,需要管理和控制自身的风险。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质量和流动性是评估中央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例如,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的质量和流动性,决定了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了解中央银行经营状况和金融政策执行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解读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到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运作方式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同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反映了中央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因此,对于投资者、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来说,深入解读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2

近年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2

近十年来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11级金融3班冯宪循 20110603325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现代各国中央银行的任务和职责基本相同,其业务活动大同小样,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也基本相近。

二、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2011年1月末,中国央行的总资产高达26.9万亿元(合美元4.09万亿),远大于美联储2.45万亿美元总资产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大央行。

截至2012年2月末,中国央行的总资产达到28.33万亿元,约合4.5万亿美元,超过美联储和欧洲央行。

在过去的五年,央行的总资产增长了119%,并于2011年末达到28万亿人民币,而知名度更高的美联储、欧洲央行在2011年末资产规模分别为3万亿美元和3.5万亿美元。

与之相对应,中国的广义货币(M2)在过去五年中也增长了146%,2011年末余额已达到85.2万亿元。

数据显示,央行分别于2004年6月、2005年9月和2006年1月先后超过美、欧和日央行,成为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

2006年到2010年间,央行的资产再度扩张2.4倍,2010年资产总额高达3.9万亿美元,占同年GDP的67%。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央行的总资产主要包括外汇、货币黄金、政府债券等。

以下是2002年到2012年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变化:近十年央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一)外汇储备分析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人民币的汇率偏低,美元的汇率偏高,汇率的严重扭曲,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即贸易收支连续10年顺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解读

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解读

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解读自1994年起,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向社会公布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但其目前报表的项目结构是逐步演化的结果,许多项目并非自始既有。

一、现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任何一个微观经济体的资金来源渠道无非就两种:自有资金或借入。

其资产负债表当中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就是分别对这两种不同融资渠道的综括。

不难理解,有资金的来源就必定会有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运用方式。

所谓资产,亦即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者资金的具体用途罢了。

可见,作为一个会计恒等式,“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就是“资金的运用(或存在)的数量必定等于资金的来源数量”。

由于“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依据,所以我们可藉由这一恒等式来追踪、分析特定经济体的一项具体业务在其资产负债表当中所留下的蛛丝马迹。

当然,由于资产负债表属于存量报表,所以这些具体业务的规模必须足够地大。

就此来说,资产负债表就像一面镜子,尽管不是很清晰、明亮,但我们仍可凭以观测到相应经济体的资金流在特定期间内大致的来龙去脉。

与一般的微观经济体相比,银行机构的自有资金在其总资产形成当中的占比极低,由此,银行机构的资金来源业务统称负债业务。

在中央银行(亦称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下的主要内容是:1、国外资产:外汇(储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2、对政府债权:对中央政府债权;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5、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6、其他资产。

而其负债项下的主要内容是:1、储备货币: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公司);2、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3、发行债券;4、国外负债;5、政府存款;6、自有资金;7、其他负债。

二、关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理解现代货币的基本形态是支票和纸币现钞。

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提供。

央行资产负债表解读

央行资产负债表解读

央行资产负债表解读作者:翟帅男(Z0013395),宋晓东(助理分析师)央行的六大资产和七大负债见表1。

在央行6个资产科目中,“国外资产”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绝对规模较高,几乎占据央行总资产规模的90%,且这两项分别反映经济增长伴随的外汇占款变动以及央行择机对冲的货币政策。

央行7个负债科目中,“储备货币”、“政府存款”为主要负债科目,两者占据央行总负债规模的95%以上。

其余科目占比较小,对整体资产负债表的理解作用不大,因此,本文将就这四项核心资产和核心负债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一、资产端如下图所示为2018年9月货币当局资产端的各个组成部分,外汇占款占比58.46%,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比29.85%,是最大的两个组成部分,对政府债权占比4.17%,其余部分占比较小。

图1 2018年9月货币当局资产端构成数据来源:央行官网南华研究1.1 国外资产国外资产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汇是最主要的国外资产,在2018年9月,外汇资产规模约为21.41万亿元,占总资产的58.46%。

2002年1月外汇资产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不足40%,随后不断走升,自2011年2月超过80%,随后几年一直维持高位。

这意味着中国加入WTO后,因招商引资、人口红利等原因,经常帐和资本帐出现“双顺差”,由于我国实行结售汇制度,最终央行资产端的外汇资产占比越来越大。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采取大幅度降息和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供给流动性以促进经济恢复,同时也导致其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联储着手退出宽松计划,2014年10月彻底结束资产购买计划即标志着QE退出的开始。

货币政策的不同步叠加部分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导致我国资本不断外流,使得央行的外汇资产自2015年“811汇改”开始出现明显下滑。

到了2017年初,外汇占款才有所企稳,但至今一直维持在低位震荡。

为应对新增外汇占款的不足,央行逐渐以公开市场操作和MLF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主动管理。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货币政策及经济现象感悟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货币政策及经济现象感悟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货币政策及经济现象感悟细想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特别有意思。

它采用什么计量原则?以历史成本计量,还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如以历史成本计量,则资产价格的变化不能显现出来,比如天量美债与巨额日债,当其价格发生重大下跌的时候,负债表的帐面价值不会发生变化,也不计提减值、坏帐准备;如以公允价值计量,则会产生坏帐、减值,资产负债表帐面价值会缩小。

目前,我国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两种计量方式优劣,不在探讨之列。

笔者以为采取公允价值计量较科学,因为相对及时地反映了客观事实。

本文关注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对宏观政策,或者说是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众所周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如我国美日国债发生坏帐,资产减少,如负债不变,则所有者权益减少程度成正相关性。

由于我国目前对外资产主要以海外国债和外储形式存在,特别是国债,这一金融性资产,变动性最大,很可能发生减值。

下面讨论海外资产减值情形下,讨论资产负债表项目及其比率变化,再延伸至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可能的几种情形如下:一、资产减值,负债(货币量)不变,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减少。

假如海外国债剧烈减值下挫,极端情形下是完全坏账。

如负债不变,根据会计恒等式,则净资产剧减。

央行负债以主要以本国货币形式体现,货币的本质是国家债券。

这一点详见《笑看国际金融风云,静待中国飞龙在天 ----要金融长城,更要太极利剑(一)》(20111209)。

货币绝不是什么一般等价物,交换媒介之类的。

该文一洗金融学关于货币的主流观点。

负债量(货币量)与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比值将剧烈放大,表象为物价剧烈上涨,但却没有财富效应。

注意物价上涨绝不是通货膨胀,两者之间有重大差别,但要提出来,不展开讨论,否则没完没了,本文写不下去了。

二、资产减值,负债缩小,净资产不变。

此情形下,将发生猛烈的物价下跌,物价下跌不完全等同于通缩,但与通缩表象类似。

推导过程如情况一。

三、资产减值,负债缩小,净资产缩小。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解析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解析

中国央行财产欠债表分析·基础钱币·现代钱币的基本形态是支票和纸币现钞。

·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钱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供应。

·基础钱币由中央银行所供应的那部分钱币量又叫做银根或。

这一部分钱币最后形成老百姓手中的现钞、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在中央银行的财产欠债表中,基础钱币的投放表现为负债项下“贮备钱币”的增添(M1) 。

此中,“钱币刊行”展现的是现钞的投放数目( M0 )。

·市场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支票钱币则是由商业银行供应。

商业银行经过派生计款的创建体制使得整个社会的钱币供应总量以数倍于基础钱币的规模增添。

·当局钱币投放形式(一)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或同意其透支。

财政部门则经过投资或转移支付等形式将这一部分基础钱币注入生产、流通或花费领域,最后转变成公司和家庭的钱币收入。

在钱币当局的财产欠债表中,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添以及欠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增添。

而后经由财政资本的使用表现为欠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减少以及“贮备钱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添。

而财政的透支则会直接表现为财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添以及欠债项下“贮备钱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添。

但《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不同意中央银行以这类方式投放基础钱币。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余政府债券。

第三十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供应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余单位和个人供应贷款。

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能够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供应贷款的除外。

·当局钱币投放形式(二)二钱币当局以再贷款或再贴现等形式向商业银行授信。

这部分基础钱币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转账存款这样这般循环往复的派生计款创建过程,最后转变为众多商户或个人的支票存款和现金钱币。

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报告课题: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解释我国央行资产的膨胀原因,并分析其利弊。

报告结构:一、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二、我国央行资产膨胀的原因三、资产巨无霸的利与弊四、“最大”如何变成“最强”——优化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总量与结构的对策五、附录:2016年4月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一、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特点中央银行资产主要分为贷款和投资两大类。

其中,贷款又可分为对政府的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是商业银行),投资可分为对政府的投资和对外国官方机构的投资。

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项目有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纸币和硬币)、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等)和借入资金(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例如央行票据等)。

具体地,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具有以下特点:1)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世界第一,截止4月末,人民银行总资产规模为32万亿元,折合约5万亿美元;同期美联储总资产规模为4.5万亿美元。

2)人民银行的资产规模持续处于扩张状态,但增速相比之前有所放缓。

3)外汇:人民银行国外资产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4月末,国外资产规模为24万亿元,占资产总额71.8%。

近四年来我国外汇占款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外汇占款规模仍然较大。

后将细述。

4)对政府债权:2016年4月末对政府债权1.5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6%。

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为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再贴现等融资形成的债权。

2016年4月末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4.7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4.4%。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贷款及再贴现是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因而人民银行对存款性公司的这类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非常高。

近十多年来该比重大幅回落的原因与外汇占款项目的迅速上升有关,反映了基础货币供应结构的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也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银行更多从市场融资,而非依赖于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学第3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学第3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 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 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 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 银行制度。如香港、新加坡、沙特等国家。
新加坡设立金融监管局,隶属财政部,该局不负
责发行货币,货币发行权授予大商业银行,
并由国家货币委员会负责管理。但该局全面
中央银行学第3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 债表
• 1、资产 • A、国外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储备、中央银
行持有的可自由兑换外汇、地区货币合作 基金、不可自由兑换的外汇、国库中的国 外资产、其他官方的国外资产、对外国政 府和国外金融机构贷款、未在别处列出的 其他官方国外资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持有额等。
支机构。
中央银行学第3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 债表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学第3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 债表
•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在履行职 能时,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 报表。
•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 构,都综合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中央银行学第3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 债表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 of Monetary Authority
中央银行学第3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 债表
• 存款货币银行
• Deposit money banks
• 非货币金融机构
•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非银行业务的 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担保公司,小额 贷款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中央银行学第3章中央银行的资产负 债表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 ★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决

如何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如何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如何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今年3月末,我国央行资产余额为33.74万亿元,较今年1月末下降近1.1万亿元,之后关于我国央行“缩表”的讨论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笔者发现,央行在《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阐述了“如何理解所谓央行‘缩表’”。

由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不仅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还直接关系着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及其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因此准确分析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央行货币政策,以及预判资金面走势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尝试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历史变化通过观察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截至2017年5月底,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累计有37个月曾出现过资产余额环比下降的情况。

其中,2011年前的“缩表”均是偶然发生,且次数少,较为分散。

2011年至今,央行资产余额曾有27个月出现环比下降,期间有两个时期相对集中,分别为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其中有4个月环比下降)、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其中有12个月环比下降)。

这两段“缩表”周期均为降准周期,由于降准会推升货币乘数,所以当时资金面较为宽松。

其他时间点如2013年7月、2013年12月、2014年2月以及2016年8月至今的央行资产规模下降过程均出现在紧缩周期(见图1)。

历史数据显示,在降准周期较容易出现央行连续“缩表”,而降准周期往往是货币政策偏宽松周期,如2015年。

正如《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央行‘缩表’并不许 尧宏观研究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比如在资本流出背景下降准会产生‘缩表’效应,但实际上可能是放松银根的”。

而央行“扩表”也并不意味着宽松,如2013年至2014年上旬,央行整体资产负债表扩张,但资金面偏紧较为明显。

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一)要理解央行是如何“扩表”和“缩表”的2002年之后,央行的“扩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解读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解读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解读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指中央银行在特定日期内所拥有的资产和负债的详细情况。

资产负债表通常分为两个部分:资产和负债。

资产部分包括中央银行拥有的各类资产,如货币、外汇储备、政府债券、贷款等;负债部分包括中央银行所欠的各类债务,如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政府存款等。

中央银行作为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其资产负债表的解读对于了解该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状况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几个重要项目进行解读。

首先是中央银行的货币项目。

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之一,主要体现在货币的发行量和外汇储备。

货币发行量反映了中央银行对国家货币供应的控制程度。

如果货币发行量较大,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风险,因此需要谨慎控制。

外汇储备则反映了国家对外汇收支的平衡情况,是国家经济稳定的重要支撑。

其次是中央银行的政府债券。

中央银行持有政府债券的数量和比例,反映了中央银行对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程度。

如果中央银行持有大量的政府债券,可能意味着政府财政出现问题,需要中央银行提供支持。

同时,中央银行持有政府债券还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再次是中央银行的贷款项目。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最后贷款人,贷款活动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的贷款项目主要包括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

中央银行的贷款情况反映了金融机构的融资需求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最后是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

中央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货币发行和政府存款两部分。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通过印制货币提供给市场的一种方式,货币发行量的大小和增长速度直接影响到通货膨胀和经济稳定。

政府存款是政府将闲置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的一种方式,中央银行对政府存款的支付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国家信用的评级。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解读对于了解货币政策和经济状况至关重要。

通过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国家的经济状况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从而为决策者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近五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近五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近五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摘要:人民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及金融发展的心脏,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的变动会对我国的经济乃至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国主要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操作来调节市场的流动性、维持市场的稳定、控制市场的风险。

而资产负债表能够充分的反映出人民银行的调节手段、力度及方向。

因此通过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我国经济及金融发展的总体情况。

本文通过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征、科目变动、及近十几年的数据变动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发现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个人解决方案。

关键词:资产负债袁;特征;外汇;流动性;货币发行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1.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1994年人民银行第一次根据IMF的要求,依照相关方面要求的格式进行编制资产负债表,展示中央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并按期向社会发布。

下表显示了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科目设置1.2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基本结构分析1.2.1资产中央银行资产方记录的是中央银行资金运转,包括外国资产和债权,从中体现出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经济的职能。

分析资产方数据和结构,可以看出中央银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以及调控模式。

国外资产:指的是一国的国外净资产,由国外资产减去国外负债所得,主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往来头寸净值、外汇储备和黄金等。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请求而发放的信用贷款、再贴现等类似性质的融资。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是指中央银行为其他存款性公司以外的其他金融公司发放的专项贷款等。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是指中央银行为贫穷困难的地区经济建设等所发放的专项贷款。

1.2.2负债中央银行负债方体现的是其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储备货币、发行债券、国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自有资金等。

储备货币: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现金,各金融机构按照人行法的要求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自愿缴存的超额储备,邮政储蓄转存款和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机关团体等财政性存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今年3 月末,我国央行资产余额为33.74 万亿元,较今年1月末下降近1.1 万亿元,之后关于我国央行“缩表”的讨论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笔者发现,央行在《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阐述了“如何理解所谓央行缩表'”。

由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不仅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还直接关系着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及其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此准确分析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央行货币政策,以及预判资金面走势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尝试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历史变化通过观察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截至2017 年5 月底,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累计有37 个月曾出现过资产余额环比下降的情况。

其中,2011 年前的“缩表”均是偶然发生,且次数少,较为分散。

2011 年至今,央行资产余额曾有27 个月出现环比下降,期间有两个时期相对集中,分别为2011年11 月至2012 年4 月(其中有4 个月环比下降)、2014 年12月至2016 年3 月(其中有12 个月环比下降)。

这两段“缩表” 周期均为降准周期,由于降准会推升货币乘数,所以当时资金面较为宽松。

其他时间点如2013 年7 月、2013 年12 月、2014 年2 月以及2016 年8 月至今的央行资产规模下降过程均出现在紧缩周期(见图1)。

历史数据显示,在降准周期较容易出现央行连续“缩表”,而降准周期往往是货币政策偏宽松周期,如2015 年。

正如《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指出的,“中表'并不一定国央行‘缩意味着收紧银根,比如在资本流出背景下降准会产生‘缩表'效应,但实际上可能是放松银根的”。

而央行“扩表”也并不意味着宽松,如2013年至2014 年上旬,央行整体资产负债表扩张,但资金面偏紧较为明显。

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一)要理解央行是如何“扩表”和“缩表”的2002年之后,央行的“扩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 年之前,外汇占款是央行“扩表”的主要方式。

2014年5月,央行外汇占款余额达到峰值27.30 万亿元,较之2002 年初增加了25.50 万亿元,与此同时,央行资产规模增加了28.37 万亿元。

第二阶段:2014 年之后,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成为央行扩张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途径。

2014 年之后,随着外汇占款的下降,央行主要通过MLF PSL、逆回购等工具扩张?产负债表。

截至2017年5月底,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资产由2014年5月的1.39 万亿元增加至8.58 万亿元,累计增加7.19 万亿元;外汇占款下降5.75 万亿元,净增加1.44 万亿元。

同期,央行资产规模增加1.35 万亿元(见图2)。

此外,央行还通过其他方式“扩表”。

如2007 年,央行对中央政府债权由2856 亿元增加至1.63 万亿元,增加了近1.35万亿元,系当年央行购买特别国债 1.35 万亿元所致,对应央行资产规模增加1.35 万亿元。

同样,央行的“缩表”也是通过减少资产的方式来实现。

2015 年,央行外汇占款减少2.2 万亿元,同期央行资产规模减少2万亿元;2017年2、3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MLF共计净回笼资金9185亿元,对存款类公司债权减少1.06 万亿元,同期央行资产规模减少1.1 万亿元。

2015 年的“缩表”主要是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央行资产规模被动减少,而2017 年2 月、3 月,央行主动减少投放,由此资产规模减少。

由此可见,外汇占款、购入国债、增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逆回购、MLF PSL再贷款等)是央行扩张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方式。

在这三种方式中,央行对于购入国债和增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具有绝对的主动权,而对于外汇占款管理的主动权较弱。

笔者认为,在目前外汇占款较为稳定的背景下,央行的“扩表”与”缩表”与其货币政策选择有关。

换言之,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收缩主要取决于央行逆回购、MLF PSL等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情况。

二)需要明确央行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投放量之间的关系货币投放量反映在央行的负债端,不仅受到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增减的影响,还受到负债结构变化的影响1。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主要包括储备货币、货币发行(发行现金)、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国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和其他负债。

相比而言,发行债券、自有资金、其他负债、金融性公司存款绝对规模较小且变动不大,规模变动较大的是货币发行和中央政府存款。

货币发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构成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量。

直接决定资金面松紧,并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组成。

超额准备金的多少实际上就决定了资金面整体的松紧程度2。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化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模型,依次模拟并观察央行MLF操作、货币发行、缴税等因素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假设初始状态的央行资产端只有外汇占款,而负债端只有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3。

商业银行资产端只有准备金存款,负债端只有吸收存款。

情形一:MLF操作的影响央行资产端增加MLF操作(对其他存款类公司债权),负债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增加。

相应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准备金增加,负债端对中央银行负债增加。

MLF操作会带来央行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等额变动(见图3)。

情形二:现金发行增加的影响由于中央银行无法直接面对公众,现金发行4 需要通过商业银行进行。

现金发行量的多少取决于公众对现金的需求所衍生出的商业银行对现金的需求。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现金存款增加,则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减少,货币发行增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准备金存款减少,库存现金增加。

现金发行不影响央行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会改变央行负债结构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5(见图4)缴税(税收上缴国库)表现为央行负债端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减少而中央政府存款增加,相应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端准备金存款和负债端吸收存款等额减少。

缴税会造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见图5)。

央行?债结构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由央行直接控制。

如每年春节期间现金发行都会大量增加,规模往往在1〜2万亿元,此时准备金存款会减少;每年的1、4、7、10 月份,由于集中缴税,中央政府存款往往会大规模增加,相应的准备金存款会减少。

在这些时点往往容易出现资金面紧张。

但是这些因素均是短期的扰动因素,只会造成资金面的季节性偏紧,并不会造成长期的影响。

2017年2、3月份央行“缩表”是节后现金回流、央行回笼现金、财政支出加快所致。

历年春节后两个月央行资产负债表都会出现“缩表”或者是增幅较低。

但由于现金回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反而增加,表面上央行资产负债表“缩表”,实际上反而是“扩表”了6。

三)需要理解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以贷款为例,为便于说明问题,本文将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科目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两部分(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存在这两个科目)。

同时为便于计算,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后,资产负债表资产端发放贷款增加、负债端吸收存款增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而央行的资产规模没有变化。

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项下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的结构发生变化,法定准备金增多,超额准备金减少。

此时,如果央行不投放货币,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下降,超储率下降,由此可能导致资金面紧张,商业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发放贷款的能力可能下降。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会使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加(见图6)。

从央行的角度讲,由于法定准备金在一定时间内基本稳定,投放货币就意味着超额准备金增多,银行体系超储率的上升,市场资金面宽松,带来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能力上升,进而带来整个商业银行体系资产扩张能力的提高,反之亦然。

因此,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央行资产规模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比例应该保持大致稳定。

由此,本文得到一个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简单逻辑。

公开市场投放增加(减少)f 央行资产负债表 扩张(收缩)f 商业银行投放贷款能力增加(降低)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冲,可能会影响信贷投放。

客观认识当前环境下的央行“缩表”央行均实行了超常规的货币政策,通过 QE 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其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也急剧扩张。

与此同时,实体经济融 资需求不足,表现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缩或者扩张缓慢, 央行的资产规模占银行业总体比例快速提高。

随着欧美经济复苏,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恢复,存在超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问题, 要降低占比过高的央行资产规模, 因而存在央行“缩表”的现实 需要。

与发达经济体央行相比,影响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因素更 加复杂,不宜将我国央行与国外央行进行简单类比。

比如当前我国加强监管的本意是解决金融“脱实向虚”和“金融空转”的商业银行健康地“扩表”。

注:1.这里不考虑央行票据和公开市场正回购。

央行票据与正回 购是负债端的工具,不改变资产负债表的规模。

2. 这就解释了 2015 年央行资产负债表减少 2万亿元,但资金面反而宽松的现象。

虽然资产负债表缩减 2 万亿元,其他存款 性公司存款同步减少 2 万亿元,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减少 了法定准备金占资产负债表扩张(收缩)。

如果央行持续“缩表”,并且没有动反观欧美央行,为应对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美联储和欧洲有必 问题,并非是硬性地让商业银行和央行“缩表”,而且从稳定经 济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宏观调控初衷出发, 仍需要央行和用,超额准备金增加,资金面反而宽松。

3.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对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准备金存款,这里忽略财务公司。

4.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发行央行票据的影响,央行票据反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的发行债券科目内,其过程与现金发行类似。

央行表现为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减少、债券发行增加,商业银行表现为准备金存款减少,持有央行票据增加。

该科目2010年曾一度高达4.7 万亿元,主要是发行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增加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

随着央行票据的陆续到期,该科目的规模目前仅为500 亿元。

正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类似。

5. 这里不考虑公众提取现金,若公众提取现金,则商业银行资产端库存现金、负债端吸收存款等额减少。

6.2017 年2、3 月份央行缩表1.1 万亿元,主要是因为央行2、3月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MLF等工具)净回笼货币1.09万亿元,以及外汇占款下降约1000亿元所致。

但由于现金回流导致现金发行规模减少2.15 万亿元,以及财政投放加大导致中央政府存款减少超过7900 亿元,真正影响商业银行资金面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反而增加约1.6 万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