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
最新版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工作大纲
![最新版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工作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102a2db5a8102d277a22f49.png)
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工作大纲1 任务来源**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游,是汉水流域中的一座中心城市。
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城区,唐白河由东北角汇入汉江。
江北为樊城区和襄洲区,江南为襄城区,江东为东津新城。
**市交通发达,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四省通衢之称”。
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市因汉水而兴,城市水系发达。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令人堪忧。
尤其是内河污染较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
“环境友好”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标志,水环境和谐是“环境友好”的核心。
为此,开展水系综合治理规划,指导、规范城市水域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新区建设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出现问题再解决的老路,对实现**市“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水环境,构筑具有古城文化、河流文化特色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规划范围、任务和总体目标2.1 规划范围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北至汉十高速,西至襄荆高速,东、南至中环,城市规划总面积约800km2。
2.2 规划任务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固堤防、河道整治,构建完善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②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构建良性水生态系统,③引水补源,江河相通提升水体环境承载力,④水景观建设,打造**市河流文化。
2.3 总体目标通过**市水系综合治理,依托汉江汉江崔家营梯级水库构建城市生态水网,实现防洪保安,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江河相通,改善河流生境,提高水体自我修复能力,遏制河流湖泊生态退化趋势,恢复河流湖泊健康的生命力,打造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即**市城市生态水利示范基地,彰显滨江滨湖城市特色,实现人水和谐共生,为“产业**、都市**、文化**、绿色**”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防洪、排水:汉江干堤及其连江支堤按1964 型洪水进行设防,城市内部河流防洪标准为50 年一遇,小型水库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城市排水系统达到重现期为1年的城市排渍标准,或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日排完。
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
![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22d7f7df242336c1eb95e16.png)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试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〇一二年九月目录一、总则 (1)(一)目标与任务 (2)(二)规划思路 (4)(三)规划范围 (5)(四)基本规定 (7)二、现状调查与评价 (9)(一)基本要求 (9)(二)水质现状评价 (10)(三)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 (12)(四)内源与面源调查评价 (13)(五)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评价 (13)(六)水生态状况评价 (13)(七)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15)(八)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17)(九)水资源保护监测现状评价 (18)(十)水资源保护管理现状评价 (19)三、总体规划 (21)(一)基本要求 (21)(二)总体规划构架 (21)(三)功能区划分与调整 (22)(四)规划控制指标 (23)(五)总体布局及对策 (25)四、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29)(一)基本要求 (29)(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复核 (29)(三)水功能区达标分析 (30)(四)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31)五、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34)(一)基本要求 (34)(二)入河排污口设置布局方案 (34)(三)入河排污口整治 (35)六、内源治理与面源控制 (38)(一)基本要求 (38)(二)污染调查与估算 (38)(三)控制措施 (40)七、生态基流及敏感生态需水 (42)(一)基本要求 (42)(二)控制断面选取 (43)(三)计算方法 (43)(四)生态用水配置 (44)八、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46)(一)基本要求 (46)(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体布局 (46)(三)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 (47)九、地下水资源保护 (53)(一)基本要求 (53)(二)浅层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 (53)(三)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53)(四)地下水各规划分区现状及保护目标 (54)(五)地下水保护总体方案 (55)(六)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修复方案 (56)(七)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 (56)(八)地下水保护工程措施 (58)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60)(一)基本要求 (60)(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 (60)十一、重点流域(区域)水资源保护与综合治理 (65)(一)基本要求 (65)(二)重点流域(区域)选取 (65)(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措施的主要技术要求 (66)十二、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 (69)(一)基本要求 (69)(二)水资源保护监测系统和能力建设方案 (69)(三)水资源保护监控管理系统建设 (70)十三、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 (72)(一)基本要求 (72)(二)法规与制度建设 (72)(三)监督管理体制与机制 (72)(四)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72)十四、规划实施意见与效果分析 (73)(一)基本要求 (73)(二)水资源保护规划项目汇总 (73)(三)近期工程实施安排 (73)(四)投资需求 (74)(五)实施效果分析 (74)十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6)(一)基本要求 (76)(二)组织保障 (76)(三)资金保障 (76)(四)监督考核 (76)(五)技术保障 (77)(六)协作机制 (77)(七)社会参与 (77)附表 (78)附录 (123)附录1部分规划控制指标计算方法 (123)附录2水生态状况评价主要指标计算方法与标准 (131)附录3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140)一、总则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修订稿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6ec1168b998fcc22bdd10d41.png)
5.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各部分工作任务,本《细则》提出各部分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对资料年限、统计口径、适用范围、精确程度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种图、表具体内容,制作步骤与方法,表示方式与效果等;对评价及预测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和规定。
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5)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体系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及其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
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4. 规划重点。突出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客观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指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合理用水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政策性建议。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可编辑范本)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可编辑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15063d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5.png)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可编辑范本)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XX县基本情况 (4)1.1地理位置 (4)1.2气候条件 (4)1.3地形地貌 (5)1.4土壤植被 (6)1.5河流水系 (6)1.6自然资源 (10)1.7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1)2水资源评价 (13)2.1水资源分区 (13)2.2降水量 (13)2.3地表水资源量 (15)2.4地下水资源量 (21)2.5水资源总量 (24)2.6水资源可利用量 (24)2.7河流悬移质泥沙 (24)2.8水资源质量评价 (25)2.9水资源综合评述 (27)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33)3.1经济社会指标统计 (33)3.2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评价 (34)4.3供用水量调查评价 (40)3.4耗水量调查评价 (42)3.5水量平衡分析 (44)3.6水资源质量调查与评价 (45)3.7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49)3.8综合评价 (51)4 规划原则与任务 (57)4.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7)4.2主要规划依据 (58)4.3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 (64)4.4规划目标 (65)4.5主要任务 (66)5 节约用水 (69)5.1节水现状 (69)5.2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71)5.3节水潜力分析 (72)5.4节水措施 (74)6 需水预测 (77)6.1常规需水方案 (78)6.2控制需水方案 (84)7 供水预测 (93)7.1基准年可供水量 (94)7.2地表水供水工程规划 (94)7.3地下水供水工程规划 (96)7.4供水量预测 (100)8 水资源供需分析 (103)8.1基准年供需分析 (103)8.2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104)9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保障方案 (112) 9.1水资源配置原则和总体思路 (112) 9.2 XX县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 (113) 9.3重点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 (116) 9.4重点行政区水资源配置方案 (118)9.5供水保障方案 (122)10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125)10.1水质保护目标 (125)10.2水域纳污能力与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125)10.3地表水资源保护 (126)XX 地下水资源保护 (128)10.5饮用水源地保护 (130)10.5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131)11 水资源管理制度 (134)11.1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134)11.2建立健全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制度 (134)11.3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 (135)11.4加强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136)11.5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制度 (136)11.6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137)11.7建立健全干旱及突发事件应急调度制度 (138)11.8水情测报管理系统 (138)12 环境影响评价 (143)12.1环境保护目标 (143)12.2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143)12.3对策措施 (145)13 工程布局和实施方案 (146)13.1工程布局 (146)13.2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价 (148)14 结论和建议 (154)1 xx县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xx县地处xx南部,位于东经xx°xx′~xx°xx′、北纬xx°xx′~xx°xx′之间,南靠xx北麓,北抵xx。
最新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送审稿PPT课件
![最新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送审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deb1c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d.png)
三、技术大纲的作用
• 要科学合理地界定有关概念 • 要界定各部分工作间的协调关系 • 要界定按照什么思路开展工作 • 要界定对成果的要求与表述 • 要界定各项成果干什么用 • 一些具体方法可在技术细则中界定 • 给流域和省区一定的余地、突出重点
三、技术大纲的作用
任务书
全国大纲
技术细则
流域大纲
流域大纲
• 现状补给条件下的资源量,1980-2000系列为主 • 分类评价-山区、平原(一般、内陆、山间盆地) • 水文地质参数确定-评价基础 • 山丘区-排泄量法 • 平原区-补给量法(降雨+地表水体+井灌+侧补+越流) • 补排平衡与区域平衡校验 • 深层承压水评价-可开采资源 • 大型以上水源地
五、技术大纲各部分主要内容
需水
供水
保护治污
指标 潜力 目标 结构 河道内外/三生需水
常规/其他水源可供水量 总量 目标 纳污能力
措施
方案
机制
效果
节点
区域
水量
水质
潜力
能力
活力
抑制需求 增加供给 保护环境 合理配置
五、技术大纲各部分主要内容
(八)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特定范围内,遵循有效、公平和可 持续的原则,对各种可利用的水源,通 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对不同用水部门 和区域间进行的抑制需求、保障供给和 保护生态安全调空活动的集合
五、技术大纲各部分主要内容
水资源评价 开发利用评价 资源数量 资源质量 利用上限 综合评价 利用程度 利用水平 利用问题
形成机制 转化机制 耗用机制
历史 现状 未来 水平 问题 趋势
五、技术大纲各部分主要内容
(四)水资源需求预测
• 需水分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类(新口径) • 河道内与河道外需水分别考虑(节点与分区) • 毛需水与净需水分别估算 • 高耗水与一般耗水行业区分 • 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需求的抑制机制 • 动态需水预测过程-与节水及合理配置循环反
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
![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22d7f7df242336c1eb95e16.png)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试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〇一二年九月目录一、总则 (1)(一)目标与任务 (2)(二)规划思路 (4)(三)规划范围 (5)(四)基本规定 (7)二、现状调查与评价 (9)(一)基本要求 (9)(二)水质现状评价 (10)(三)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 (12)(四)内源与面源调查评价 (13)(五)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评价 (13)(六)水生态状况评价 (13)(七)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15)(八)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17)(九)水资源保护监测现状评价 (18)(十)水资源保护管理现状评价 (19)三、总体规划 (21)(一)基本要求 (21)(二)总体规划构架 (21)(三)功能区划分与调整 (22)(四)规划控制指标 (23)(五)总体布局及对策 (25)四、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29)(一)基本要求 (29)(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复核 (29)(三)水功能区达标分析 (30)(四)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31)五、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34)(一)基本要求 (34)(二)入河排污口设置布局方案 (34)(三)入河排污口整治 (35)六、内源治理与面源控制 (38)(一)基本要求 (38)(二)污染调查与估算 (38)(三)控制措施 (40)七、生态基流及敏感生态需水 (42)(一)基本要求 (42)(二)控制断面选取 (43)(三)计算方法 (43)(四)生态用水配置 (44)八、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46)(一)基本要求 (46)(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体布局 (46)(三)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 (47)九、地下水资源保护 (53)(一)基本要求 (53)(二)浅层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 (53)(三)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53)(四)地下水各规划分区现状及保护目标 (54)(五)地下水保护总体方案 (55)(六)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修复方案 (56)(七)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 (56)(八)地下水保护工程措施 (58)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60)(一)基本要求 (60)(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 (60)十一、重点流域(区域)水资源保护与综合治理 (65)(一)基本要求 (65)(二)重点流域(区域)选取 (65)(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措施的主要技术要求 (66)十二、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 (69)(一)基本要求 (69)(二)水资源保护监测系统和能力建设方案 (69)(三)水资源保护监控管理系统建设 (70)十三、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 (72)(一)基本要求 (72)(二)法规与制度建设 (72)(三)监督管理体制与机制 (72)(四)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72)十四、规划实施意见与效果分析 (73)(一)基本要求 (73)(二)水资源保护规划项目汇总 (73)(三)近期工程实施安排 (73)(四)投资需求 (74)(五)实施效果分析 (74)十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6)(一)基本要求 (76)(二)组织保障 (76)(三)资金保障 (76)(四)监督考核 (76)(五)技术保障 (77)(六)协作机制 (77)(七)社会参与 (77)附表 (78)附录 (123)附录1部分规划控制指标计算方法 (123)附录2水生态状况评价主要指标计算方法与标准 (131)附录3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140)一、总则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dae3ff1a37f111f1855bf8.png)
(二)规划思路
1.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3. 可持续利用。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水利工程供水与多种其它水源供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6.科学治水。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缓解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科学管理水资源,制订出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水资源综合规划。
(四)工作要求
1.协调各类规划关系。为保障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一要协调好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突出综合规划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综合规划应涵盖有关专业规划的原则、任务与总体方案等,对各专业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具有指导作用,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并与综合规划成果相衔接;二要协调好全国规划与流域规划、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本次规划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各流域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各尽其职,组织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划工作,经协调后,在形成流域规划初步成果基础上,进行全国平衡和协调,最后形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与报告书编写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与报告书编写](https://img.taocdn.com/s3/m/4865add2f18583d048645910.png)
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与报告书编写
介 绍 的 主 要 内 容
2020/12/11
目的意义 工作大纲的编写 工作大纲的实例 报告书的编写
本节的主要内容
第 一
节 ➢ 目的意义
工 作
➢ 应包括的内容
大 纲
➢ 基本要求
的
编 ➢ 应注意的问题
制
2020/12/11
第
目的意义
任的重要技术文本
2020/12/11
编写原则
第 三
节 ➢ 科学性
报 ➢ 公正性
告
书 的
➢ 合法性
写
➢ 规范性
2020/12/11
基本要求
第 三
节 ➢满足15号令附件的基本要求
报 ➢内容全面、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告 书
➢ 依据的资料翔实,采用的数据可靠
的 ➢技术路线可行、分析计算方法正确
写 ➢结论明确、附件齐全
2020/12/11
建
设
项
目 取
水源论证
水
水
源
论
证
2020/12/11
论证原则 水源条件分析 地表水源论证 地下水源论证 调水水源论证 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分析 地表水取水口合理性分析 电厂取水可靠性分析
水源条件分析
建
设 项
地 表 水 源 水源供水保证率不高
目 取
保证率高,特枯年份干旱期的补充 地 下 水 源 水源
一
节
➢ 是水资源论证的首要环节
工
作 ➢ 是水资源论证工作经费预算的依据
大
纲 的
➢ 是保证报告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编
制
(完整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完整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0d15e8c16fc700aba68fc7c.png)
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4) 水资源配置。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1-3。
3. 为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特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4. 编制《细则》的目的,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的技术途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的定义及确切的内涵,明确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三是明确对基础资料和有关成果的要求,确保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同
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水利部水规计 号文件印发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水利部水规计 号文件印发](https://img.taocdn.com/s3/m/e27f07ae453610661ed9f4db.png)
水利部水规计[2002]330号文件
水利部 2002.08.13
水利部印发《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的通知:
按照《水利部、国家计委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 通知》(水规计[2002]83号),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我部组织编制完 成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技术大纲》),会 同国家计委组织专家进行了审查。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领 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要求,又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并通过了全国水 资源综合规划专家组的审议。经领导小组同意,近日水利部将《技术大 纲》印发有关单位,并要求:
二、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启动规划编制工 作,近期重点抓紧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工作的开 展。加强组织协调,密切合作,突出重点,做好典型示范,保证规划编 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要加强《技术大纲》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使规划编制人员准确 理解《技术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按照各项技术要求开展工作,保 证规划成果的质量。
1
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水
资
源
综
合
需水预测节约用水Biblioteka 供水预测规划
信
息
系 统
水资源配置
建
设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水
资
源
综
水资源保护
合
规
划
有
关
专
题
研
究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图 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2. 规划重点。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 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 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 源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的指标,制定水 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水 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 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规划要突出水资源 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资源管理年报编制技术大纲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资源管理年报编制技术大纲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5368d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4.png)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资源管理年报编制技术大纲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水利部
•【公布日期】2020.03.04
•【文号】
•【施行日期】2020.03.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资源管理年报编制技术大纲的通知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
为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制度,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年报》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组织对《水资源管理年报编制技术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印发给你们。
请按照《大纲》要求,做好《水资源管理年报》的编制工作,于2020年4月20日前,按要求将本辖区内上一年度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工作的文字总结报告、统计表格、图片(配文字说明)等材料,报送水资源管理年报编辑部。
联系人:姜秋
电话:************
水利部办公厅
2020年3月4日。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doc 119页)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doc 1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a7c10941a216147916112857.png)
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doc 119页)目录一、总则 (1)(一)目标与任务 (2)(二)规划思路 (4)(三)规划范围 (5)(四)基本规定 (7)二、现状调查与评价 (9)(一)基本要求 (9)(二)水质现状评价 (10)(三)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 (12)(四)内源与面源调查评价 (13)(五)生态需水满足程度评价 (13)(六)水生态状况评价 (13)(七)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16)(八)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18)(九)水资源保护监测现状评价 (19)(十)水资源保护管理现状评价 (21)三、总体规划 (23)(一)基本要求 (23)(二)总体规划构架 (23)(三)功能区划分与调整 (24)(四)规划控制指标 (25)(五)总体布局及对策 (27)四、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31)(一)基本要求 (31)(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复核 (31)(三)水功能区达标分析 (32)(四)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 (33)五、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整治 (36)(一)基本要求 (36)(二)入河排污口设置布局方案 (36)(三)入河排污口整治 (37)六、内源治理与面源控制 (40)(一)基本要求 (40)(二)污染调查与估算 (40)(三)控制措施 (42)七、生态基流及敏感生态需水 (44)(一)基本要求 (44)(二)控制断面选取 (45)(三)计算方法 (45)(四)生态用水配置 (46)八、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48)(一)基本要求 (48)(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体布局 (48)(三)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 (49)九、地下水资源保护 (55)(一)基本要求 (55)(二)浅层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 (55)(三)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55)(四)地下水各规划分区现状及保护目标 (56)(五)地下水保护总体方案 (57)(六)地下水超采治理与修复方案 (58)(七)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 (58)(八)地下水保护工程措施 (60)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62)(一)基本要求 (62)(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 (62)十一、重点流域(区域)水资源保护与综合治理 (67)(一)基本要求 (67)(二)重点流域(区域)选取 (67)(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措施的主要技术要求 (68)十二、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 (71)(一)基本要求 (71)(二)水资源保护监测系统和能力建设方案 (71)(三)水资源保护监控管理系统建设 (72)十三、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 (74)(一)基本要求 (74)(二)法规与制度建设 (74)(三)监督管理体制与机制 (74)(四)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 (74)十四、规划实施意见与效果分析 (75)(一)基本要求 (75)(二)水资源保护规划项目汇总 (75)(三)近期工程实施安排 (75)(四)投资需求 (76)(五)实施效果分析 (76)十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8)(一)基本要求 (78)(二)组织保障 (78)(三)资金保障 (78)(四)监督考核 (78)(五)技术保障 (79)(六)协作机制 (79)(七)社会参与 (79)附表 (80)附录 (177)附录1部分规划控制指标计算方法 (177)附录2水生态状况评价主要指标计算方法与标准 (187)附录3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198)一、总则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可编辑范本)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可编辑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f2b78e104a1b0717fd5dde2.png)
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XX县基本情况 (4)1.1地理位置 (4)1.2气候条件 (4)1.3地形地貌 (5)1.4土壤植被 (6)1.5河流水系 (6)1.6自然资源 (10)1.7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1)2水资源评价 (13)2.1水资源分区 (13)2.2降水量 (13)2.3地表水资源量 (15)2.4地下水资源量 (21)2.5水资源总量 (24)2.6水资源可利用量 (24)2.7河流悬移质泥沙 (24)2.8水资源质量评价 (25)2.9水资源综合评述 (27)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33)3.1经济社会指标统计 (33)3.2供水基础设施调查评价 (34)4.3供用水量调查评价 (40)3.4耗水量调查评价 (42)3.5水量平衡分析 (44)3.6水资源质量调查与评价 (45)3.7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49)3.8综合评价 (51)4 规划原则与任务 (57)4.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7)4.2主要规划依据 (58)4.3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 (64)4.4规划目标 (65)4.5主要任务 (66)5 节约用水 (69)5.1节水现状 (69)5.2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71)5.3节水潜力分析 (72)5.4节水措施 (74)6 需水预测 (77)6.1常规需水方案 (78)6.2控制需水方案 (84)7 供水预测 (93)7.1基准年可供水量 (94)7.2地表水供水工程规划 (94)7.3地下水供水工程规划 (96)7.4供水量预测 (100)8 水资源供需分析 (103)8.1基准年供需分析 (103)8.2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104)9 水资源配置与供水保障方案 (112)9.1水资源配置原则和总体思路 (112)9.2 XX县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 (113)9.3重点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 (116)9.4重点行政区水资源配置方案 (118)9.5供水保障方案 (122)10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125)10.1水质保护目标 (125)10.2水域纳污能力与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125)10.3地表水资源保护 (126)XX 地下水资源保护 (128)10.5饮用水源地保护 (130)10.5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131)11 水资源管理制度 (134)11.1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134)11.2建立健全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制度 (134)11.3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 (135)11.4加强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136)11.5建立健全水生态保护制度 (136)11.6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137)11.7建立健全干旱及突发事件应急调度制度 (138)11.8水情测报管理系统 (138)12 环境影响评价 (143)12.1环境保护目标 (143)12.2环境影响初步分析 (143)12.3对策措施 (145)13 工程布局和实施方案 (146)13.1工程布局 (146)13.2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价 (148)14 结论和建议 (154)1 xx县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xx县地处xx南部,位于东经xx°xx′~xx°xx′、北纬xx°xx′~xx°xx′之间,南靠xx北麓,北抵xx。
广东省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大纲
![广东省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d5d84670b1c59eef8c7b470.png)
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城市水资源专项规划工作大纲中山大学广东省水文局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〇〇五年八月目录1 总则 (4)1.1 目标与任务 (4)1.2 规划思路 (5)1、总体思路 (5)2、规划重点 (5)1.3 规划原则和依据 (5)1、基本原则 (5)2、主要依据 (5)1.4 规划内容 (6)1.5 基本规定 (7)1、规划范围 (7)2、规划水平年 (7)3、价格与投资估算水平 (8)1.6 成果要求 (8)1.7 组织分工与进度安排 (8)1、组织分工 (8)2、进度安排 (9)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研究 (10)2.1基本任务与要求 (10)2.2 工作内容 (10)2.3工作进度及提交成果 (10)3 节约用水 (11)3.1基本任务与要求 (11)3.2工作内容 (11)3.2.1现状节水水平分析 (11)3.2.2 确定节水标准与指标 (11)3.2.3 节水潜力分析 (11)3.2.4 提出节水方案和节水规划成果 (12)3.3工作进度及提交成果 (12)4 经济社会发展与需水预测 (13)4.1 基本任务与要求 (13)4.2工作内容 (13)4.2.1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13)4.2.2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13)4.2.3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14)4.2.4需水预测成果汇总 (14)4.3 工作进度及提交成果 (14)4.3.1工作进度 (14)4.3.2提交成果 (15)5 城市供水水源与供需分析 (16)5.1 基本任务与要求 (16)5.2 工作内容 (16)5.2.1 供水水源及供水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16)5.2.2 供水预测 (16)5.2.3 供需分析 (16)5.2.4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17)5.3 工作进度安排及提交成果 (17)6 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修复建设 (18)6.1基本任务与要求 (18)6.2工作内容 (18)6.2.1水质及排污治污现状调查评价 (18)6.2.2污染物排放量及入河量预测 (18)6.2.3污染物排放控制量、削减量与对策措施 (19)6.2.4饮用水源地保护 (19)6.3工作进度及提交成果 (20)7 总体布局与近期重点工程 (22)7.1 基本任务与要求 (22)7.2 工作内容 (22)7.2.1 总体布局 (22)7.2.2 投资估算 (22)7.3 工作进度安排 (23)8 城市供水应急预案 (24)8.1 基本任务与要求 (24)8.2工作内容 (24)8.2.1城市供水应急类型的识别 (24)8.2.2城市供水应急预防性措施 (24)8.2.3应急对策预案的制定和其他措施 (25)8.2.4投资估算 (25)8.3 工作进度及提交成果 (25)8.3.1工作进度 (25)8.3.2提交成果 (26)9 城市水资源管理 (27)9.1 基本任务与要求 (27)9.2工作内容 (27)9.2.1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27)9.2.2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27)9.3 工作进度及提交成果 (28)9.3.1 工作进度 (28)9.3.2 提交成果 (28)1 总则1.1 目标与任务城市作为人口聚集地和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资源管理年报》编制技术大纲
![《水资源管理年报》编制技术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685a20453610661ed9f45c.png)
附件 1《水资源管理年报》编制技术大纲水利部水资源司2014 年 4 月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编制范围 (1)三、基本要求 (1)1、资料上报要求 (1)2、资料报送方式 (2)3、编制时间要求 (2)四、编制内容 (3)五、章节编写要求 (3)1、综述 (3)1.1 编写要求 (3)1.2 统计表格要求 (4)2、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4)2.1 水量分配 (4)2.2 水资源调度 (5)2.3 水权交易 (5)2.4 水资源论证 (6)2.5 取水许可管理 (6)2.6 取水计划与用水计量 (7)2.7 水资源费征收与使用 (8)3、用水效率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8)3.1 用水定额管理 (8)3.2 计划用水管理 (9)3.3 节水技改工程建设 (9)3.4 节水载体建设 (10)3.5 非常规水源利用 (10)4、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落实情况 (11)4.1 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11)4.2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 (12)4.3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12)4.4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 (13)4.5 地下水保护 (13)5、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落实情况 (15)5.1 水资源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15)5.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落实情况 (15)6、试点建设 (16)6.1 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 (16)6.2 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含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试点) (16)6.3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及示范区 (17)6.4 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试点 (17)7、水务管理 (17)7.1 水务管理体制 (17)7.2 水务系统基本情况 (18)8、能力建设 (18)8.1 监控能力建设 (19)8.2 机构建设 (19)8.3 人员队伍建设 (20)8.4 培训与宣传 (20)9、水资源管理大事记 (21)六、其它 (21)ii一、编制目的《水资源管理年报》是全面准确反映全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进展、成效、经验与问题的统计资料。
崇州水资源综合规划
![崇州水资源综合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6ee7a227fd5360cba1adba6.png)
(修订稿)
成都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2015 年 12 月
崇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修订稿)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成都市水利电力..................................................................................................................... 1 1 区域概况 ................................................................................................................. 3
I
5.1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74 5.2 经济社会需求预测..........................................................................................80 5.3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88 5.4 节约用水..........................................................................................................92 5.5 总需水量........................................................................................................104 5.6 供水预测........................................................................................................107 5.7 供需平衡分析................................................................................................109 6 水资源配置 ......................................................................................................... 112 6.1 配置原则和思路 ............................................................................................ 112 6.2 总体配置方案 ................................................................................................ 113 7 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 ................................................................................. 119 7.1 概述 ................................................................................................................ 119 7.2 地表水资源保护............................................................................................123 7.3 地下水资源保护............................................................................................139 7.4 水质监测规划................................................................................................140 7.5 河流水生态修复与保护................................................................................141 8 规划布局与实施方案 ......................................................................................... 145 8.1 农村饮水方面................................................................................................145 8.2 城镇供水方面................................................................................................147 8.3 重点地区供水方面........................................................................................148 8.4 粮食安全方面................................................................................................153 9 规划实施效果与环境影响评价 ......................................................................... 156 9.1 实施效果分析................................................................................................156 9.2 环境影响评价................................................................................................158 10 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 163 10.1 政策法规保障..............................................................................................163 10.2 水资源管理保障..........................................................................................165 10.3 投资渠道保障..............................................................................................167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送审稿-文档资料共55页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送审稿-文档资料共55页](https://img.taocdn.com/s3/m/d7dc5e0526fff705cd170ad7.png)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 术大纲送审稿-文档资料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
![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9d8f1c227916888486d74f.png)
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修改试行稿)(一)目的与意义1.编发水资源公报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定期向社会各界公告我国水资源情势、开发利用保护情况和重要水事活动,引起各级政府对水资源的关注,提高全民的节水、惜水、保护意识,是编发水资源公报的主要宗旨。
2.编发水资源公报是推进水资源统一规划和强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所提供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和有关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所积累的资料,是编制各级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1.水资源公报的编制工作,应考虑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兼顾水资源综合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所需基础资料的要求,全面调查统计来水、蓄水、用水、耗水、水质等有关资料,分析水资源变化情势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
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分析用水指标及用水效率和效益,揭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为了满足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要求,应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提出两套数据成果。
从2003年度开始,水资源公报统一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定的分区体系,详见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3年5月印发的《全国水资源分区(修订稿)》。
各省、自治区可按地级行政区套水资源三级区编制,应按地级行政区套水资源二级区上报;各直辖市可按区(县)套水资源三级区编制,应按区(县)套水资源二级区填报(城市中心区可以合并)。
3.编制水资源公报的资料来源,应以收集利用有关部门已有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典型调查、观测试验和专题研究工作。
人口、产值、产量采用统计主管部门的数据;水利工程、农田灌溉面积、林牧渔用水面积采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数据。
来水、蓄水、用水、水质统计分析所需资料以水行政主管部门掌握的为主,并收集其他有关部门的资料进行补充。
4.根据水资源公报编制内容拟定的20张表格,是反映水资源情势及开发利用状况的主要定量依据,是编制水资源公报的基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项目含义,全面收集资料,按时逐项填报,不得随意改变表格形式或增减项目内容,更不可缺表漏项,以免影响流域和全国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大
纲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1 综合说明
2 流域概况
3 水资源调查评价
降水
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河流泥沙
地表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
地表水水质
地下水水质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可利用量
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4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调查统计
供水量调查统计
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用水量调查统计
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废污水排放量和污染源调查分析
供、用、耗、排水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用水水平分析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现状供需平衡分析
5 需水预测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河道内其他需水量预测
需水量汇总
6 节约用水
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节水标准与指标
节水潜力
节水方案
7 水资源保护
水功能区划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
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
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地下水保护
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8 供水预测
地表水供水
地下水供水
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9 水资源配置
基准年供需分析
方案生成
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制定
10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总体布局
实施方案
非工程措施
11 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