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与梅尼埃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瘘管试验;甘油试验等 7. 眼科检查:帮助判断是否为眼性眩晕 8. 颈部检查:疑为颈性眩晕者,应检查 9. 影像学检查:帮助了解中耳、内耳道及颅内情况 10. 脑功能检查 11. 实验室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 目的有三: 1.确定病变部位,即判别病变是前庭外周还
是前庭中枢 2.检查患者借助平衡系统感觉终器信息维持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由高强度的短音 或短纯音诱发的颈肌(胸锁乳突肌)短潜伏期 肌电图(EMG),肌肉的反应起源于前庭系统, 最可能起源于球囊
临床应用: 1. 评价球囊和前庭下神经功能; 2. 有Tullio现象的患者; 3. 疑有瘘管患者; 4. 疑有上半规管裂患者; 5. 疑有耳石损伤患者; 6. 有其他外周或中枢神经异常表现者
定因: 明确眩晕病因 定位: 明确病变部位 定性: 了解患者的前庭病变程度 定态: 患者前庭中枢的代偿状况
眩晕患者的检查
1. 全身一般检查 2. 耳鼻咽喉科专科检查 3. 神经系统检查:脑神经功能检查;感觉系检查;运动
系检查;过度换气试验 4. 精神心理状态评估:包括精神状态及心理应激状态的
评估 5. 听力学检查: 有助定位诊断 6. 前庭功能检查: 平衡功能试验;协调试验;眼动检查;
常见眩晕疾病的诊断-MD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 科杂志制定的标准
• 1996年,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关于梅尼埃 病的诊断标准,对于该病的诊断规范化起 到了一定的作用
• 2006年,进行修订,增加了“可疑诊断”。 新标准有待实践检验
常见眩晕疾病的诊断-BPPV
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 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 杂志制定了BPPV诊断依据和 疗效评估
常见的周围性眩晕
• 梅尼埃病(早期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 前庭神经元炎(无听力障碍) • 突发性耳聋(高频感音神经性聋) • 良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 • 内耳缺血(高频听力障碍+前庭功能障碍) • 迷路炎(中耳炎+眩晕) • 药物性(药物史+耳聋+眩晕) • Hunt综合征(耳带状疱疹+眩晕+面瘫) • 耳硬化(传导性耳聋,鼓膜正常) •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波动性眩晕,激素有效) •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史)
• 这是我国制订的第一个BPPV 诊断标准,势必为该病诊断和 治疗的规范化起到促进作用
• 1985年,进行第一次修订,由于缺乏足够的病理学基础,抛弃“前庭型” 和“耳蜗型”的分类;
• 1995年,进行第二次修订,设立四个诊断级别:分别是: 最终诊断(certain) 明确诊断(definite) 可疑诊断(probably) 可能诊断(possible)
但到目前为止,梅尼埃病的诊断还是缺乏“金标准”
平衡的能力,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觉 的信息传入 3.评估患者是生理性和功能性前庭代偿的能 力
前庭功能检查
• 眼震图检查 1. 冷热试验 2. 眼动检查 3. 旋转试验
• 静态平衡功能检查 1. Romberg试验 2. 静态姿势描记
前庭功能检查
• 不同足位下姿势平衡
1
2
3
4
踵趾位或单足直立在临床评价中具有独特意义,可与 SPG联合应用,共同评价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
常见的中枢性眩晕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眼黑、冒金 星)
• 癫痫(伴脑电图异常) • 小脑病变(共济失调) • 多发性硬化(多颅神经变性)
其他眩晕
• 颈性眩晕ຫໍສະໝຸດ Baidu扭颈时发作,椎动脉狭窄)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神经症) • 眼性眩晕
前庭功能检查
眩晕疾病的检查
• 对眩晕患者进行检查的目的在于
前庭功能检查
感觉相互作用模式及意义
• 所有四种测试条件下的结果均正常 • 前庭觉缺失模式-只有T4异常 • 站立面依赖模式(本体觉优势模式)-T3和T4异常 • 视觉依赖模式(或视觉优势模式)-T2和T4异常 • 综合感觉缺失模式-除T1外,T2~T4结果均异常
意义:指导个性化前庭康复治疗
前庭功能检查
眩晕疾病的诊断
眩晕疾病的诊断
• 前庭功能检查项目众多,但没有一个针对 不同类型眩晕患者的检查线路,患者往往 是同时进行多项检查
• 尚缺乏针对常见眩晕疾病特异性和敏感性 均高的检查项目
常见眩晕疾病的诊断-MD
美国听平衡协会制订的标准(1972年,1985年,1995年)
• 1972年,制订了梅尼埃病第一个相对清晰的诊断标准,为该病的诊断和 治疗确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前庭功能检查
• 动态姿势描记(CDP) -评价前庭脊髓神经通 路(VSR)
• 通过对几种测试条件下 姿势摇摆的检测。CDP 能判断眩晕患者视觉、 前庭觉和本体感觉的信 息输入在维持平衡中的 作用
前庭功能检查
• 感觉相互作用和平衡的临床改良试验 (mCTSIB)
• 简便易行的临床方法,评价患者利用外 周感觉维持平衡的能力
前庭功能检查
mCTSIB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
• mCTSIB在末梢和中枢组中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表明就末梢和中枢性眩晕导致的姿势稳定性 而言,其下降程度不能作为鉴别二者的依据
• Horak认为,相同的眩晕疾病可导致不同的姿势稳 定性改变,而不同的眩晕疾病则可能有相同的姿势 控制能力
• VSR评价的意义在于评价患者的中枢代偿程度和状 态 ,与VOR结果共同评价眩晕患者前庭功能
前言 - 解剖学基础
• 传入
– 前庭信息 – 视觉信息 – 本体信息
• 传出
– 主观感觉 – 前庭眼动反射 – 前庭脊髓反射 – 自主神经 – 其他
前言
双侧前庭传入信息不一致,导致: 主观上 ———— 眩 晕 客观上 ———— 平衡障碍
前言 - 病因
• 周围性眩晕(内耳病变约70%) • 中枢性眩晕(中枢病变) • 其他
眩晕与梅尼埃病
前言
• 眩晕-功能致残性疾病(WHO)
•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发病率高
25~34岁
1.8 %
65岁以上
30.0 %
–发病特征
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
医疗需求量逐年增加
前言
• 眩晕(vertigo)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 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 头晕(dizziness)是非特指概念,包括从 强烈的旋转性眩晕到轻微的头重脚轻、模 糊不清、定位障碍等
前庭功能检查
• 目的有三: 1.确定病变部位,即判别病变是前庭外周还
是前庭中枢 2.检查患者借助平衡系统感觉终器信息维持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由高强度的短音 或短纯音诱发的颈肌(胸锁乳突肌)短潜伏期 肌电图(EMG),肌肉的反应起源于前庭系统, 最可能起源于球囊
临床应用: 1. 评价球囊和前庭下神经功能; 2. 有Tullio现象的患者; 3. 疑有瘘管患者; 4. 疑有上半规管裂患者; 5. 疑有耳石损伤患者; 6. 有其他外周或中枢神经异常表现者
定因: 明确眩晕病因 定位: 明确病变部位 定性: 了解患者的前庭病变程度 定态: 患者前庭中枢的代偿状况
眩晕患者的检查
1. 全身一般检查 2. 耳鼻咽喉科专科检查 3. 神经系统检查:脑神经功能检查;感觉系检查;运动
系检查;过度换气试验 4. 精神心理状态评估:包括精神状态及心理应激状态的
评估 5. 听力学检查: 有助定位诊断 6. 前庭功能检查: 平衡功能试验;协调试验;眼动检查;
常见眩晕疾病的诊断-MD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 科杂志制定的标准
• 1996年,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关于梅尼埃 病的诊断标准,对于该病的诊断规范化起 到了一定的作用
• 2006年,进行修订,增加了“可疑诊断”。 新标准有待实践检验
常见眩晕疾病的诊断-BPPV
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 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 杂志制定了BPPV诊断依据和 疗效评估
常见的周围性眩晕
• 梅尼埃病(早期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 前庭神经元炎(无听力障碍) • 突发性耳聋(高频感音神经性聋) • 良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 • 内耳缺血(高频听力障碍+前庭功能障碍) • 迷路炎(中耳炎+眩晕) • 药物性(药物史+耳聋+眩晕) • Hunt综合征(耳带状疱疹+眩晕+面瘫) • 耳硬化(传导性耳聋,鼓膜正常) •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波动性眩晕,激素有效) •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史)
• 这是我国制订的第一个BPPV 诊断标准,势必为该病诊断和 治疗的规范化起到促进作用
• 1985年,进行第一次修订,由于缺乏足够的病理学基础,抛弃“前庭型” 和“耳蜗型”的分类;
• 1995年,进行第二次修订,设立四个诊断级别:分别是: 最终诊断(certain) 明确诊断(definite) 可疑诊断(probably) 可能诊断(possible)
但到目前为止,梅尼埃病的诊断还是缺乏“金标准”
平衡的能力,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觉 的信息传入 3.评估患者是生理性和功能性前庭代偿的能 力
前庭功能检查
• 眼震图检查 1. 冷热试验 2. 眼动检查 3. 旋转试验
• 静态平衡功能检查 1. Romberg试验 2. 静态姿势描记
前庭功能检查
• 不同足位下姿势平衡
1
2
3
4
踵趾位或单足直立在临床评价中具有独特意义,可与 SPG联合应用,共同评价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
常见的中枢性眩晕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眼黑、冒金 星)
• 癫痫(伴脑电图异常) • 小脑病变(共济失调) • 多发性硬化(多颅神经变性)
其他眩晕
• 颈性眩晕ຫໍສະໝຸດ Baidu扭颈时发作,椎动脉狭窄)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神经症) • 眼性眩晕
前庭功能检查
眩晕疾病的检查
• 对眩晕患者进行检查的目的在于
前庭功能检查
感觉相互作用模式及意义
• 所有四种测试条件下的结果均正常 • 前庭觉缺失模式-只有T4异常 • 站立面依赖模式(本体觉优势模式)-T3和T4异常 • 视觉依赖模式(或视觉优势模式)-T2和T4异常 • 综合感觉缺失模式-除T1外,T2~T4结果均异常
意义:指导个性化前庭康复治疗
前庭功能检查
眩晕疾病的诊断
眩晕疾病的诊断
• 前庭功能检查项目众多,但没有一个针对 不同类型眩晕患者的检查线路,患者往往 是同时进行多项检查
• 尚缺乏针对常见眩晕疾病特异性和敏感性 均高的检查项目
常见眩晕疾病的诊断-MD
美国听平衡协会制订的标准(1972年,1985年,1995年)
• 1972年,制订了梅尼埃病第一个相对清晰的诊断标准,为该病的诊断和 治疗确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前庭功能检查
• 动态姿势描记(CDP) -评价前庭脊髓神经通 路(VSR)
• 通过对几种测试条件下 姿势摇摆的检测。CDP 能判断眩晕患者视觉、 前庭觉和本体感觉的信 息输入在维持平衡中的 作用
前庭功能检查
• 感觉相互作用和平衡的临床改良试验 (mCTSIB)
• 简便易行的临床方法,评价患者利用外 周感觉维持平衡的能力
前庭功能检查
mCTSIB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
• mCTSIB在末梢和中枢组中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表明就末梢和中枢性眩晕导致的姿势稳定性 而言,其下降程度不能作为鉴别二者的依据
• Horak认为,相同的眩晕疾病可导致不同的姿势稳 定性改变,而不同的眩晕疾病则可能有相同的姿势 控制能力
• VSR评价的意义在于评价患者的中枢代偿程度和状 态 ,与VOR结果共同评价眩晕患者前庭功能
前言 - 解剖学基础
• 传入
– 前庭信息 – 视觉信息 – 本体信息
• 传出
– 主观感觉 – 前庭眼动反射 – 前庭脊髓反射 – 自主神经 – 其他
前言
双侧前庭传入信息不一致,导致: 主观上 ———— 眩 晕 客观上 ———— 平衡障碍
前言 - 病因
• 周围性眩晕(内耳病变约70%) • 中枢性眩晕(中枢病变) • 其他
眩晕与梅尼埃病
前言
• 眩晕-功能致残性疾病(WHO)
•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发病率高
25~34岁
1.8 %
65岁以上
30.0 %
–发病特征
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
医疗需求量逐年增加
前言
• 眩晕(vertigo)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 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 头晕(dizziness)是非特指概念,包括从 强烈的旋转性眩晕到轻微的头重脚轻、模 糊不清、定位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