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说课稿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说课稿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说课稿一、说教材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所把握。

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主要围绕早期国家与社会,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这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形成与繁荣,感受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和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为之后学习中国古代史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过渡语: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对历史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

但他们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缺乏,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脉络模糊不清。

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语: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了解教材和学生之后,更需要对自己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概念;知道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形成,理解铁犁牛耕的出现对生产力的促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进一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重点明确,难点突出。

因此我设置了如下的重难点。

【重点】分封制的影响、孔子的思想。

【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五、说教法学法过渡: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过渡语:接下来是说课最核心的部分——教学过程。

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2.1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2.1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3)实行严格的礼乐制度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内容: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 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
①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据史料贵载族:的周“王死可”(避讳)
用九鼎,天诸子侯—用驾七崩鼎, 诸侯—薨天h子ōn用g鼎 诸侯用鼎
卿 三大鼎夫,用彼大五 此夫鼎 不—, 可卒元逾士越用。 士—不禄
6、都城概貌
7、夏朝的灭亡:
夏朝历经400多年,于公元前1600年前 后被汤所灭。最后一个国君是桀[jié]。
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2.主要成就:世袭制、城堡和宫殿、 国家政权机构的创立
公天下
家天下
3.夏朝后期都城: 二里头 4.末代暴君:桀
1、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1)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前后 2)建立者: 汤 3)灭亡:
D、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奠定了后来 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甲骨文是研究商朝社会极其珍贵的 史料。
3)军队和刑法 (夏商周)
目的: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对外征战
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
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
概括——商朝
1.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国君:汤
文明代表:二里头宫殿遗址

建立者:汤(公元前1600年) 末代国王:纣
隶商
青铜铸造业:司母戊鼎

文明代表:
特征:可在龟甲兽骨上,已经具备汉字结构

甲骨文 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建立者: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与反思

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第二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桓公称霸和商鞅变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文,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越王勾践“尝胆”的故事,培养发奋学习的精神;学习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贤能之士管仲为相的广阔胸怀和商鞅的改革精神。

【重点】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自主学习】1.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指的是什么?2.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3.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

结果,被戏而回。

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不久,周幽王便死于刀下,亡了西周。

那么西周灭亡后,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合作探究】知识点一诸侯争霸1.阅读教材P13,观察图1-19,思考:春秋五霸指的是哪几个霸主?答案提示: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阅读教材P14第1段及相关资料,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答案提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牢靠)、实力雄厚、手段高明。

3.活动一:对比图1-19、图1-20,思考:战国时期的国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提示:春秋时期的晋国分为韩、赵、魏三个国家。

4.阅读教材P14第2段,思考: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争霸目的有什么不同?答案提示:春秋时期是为了称霸,而战国时期则是为了一统天下。

知识点二社会变革1.阅读教材P15第1段,思考: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遍使用会给当时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答案提示: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命题点 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7.(2022·怀化)“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
考点 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七上第 7 课 P ) 33-37 [2022·怀化 2,长沙 13,株洲 16、26(1)] 1.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2)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形成过程 (3)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 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世界 亚非地区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由繁荣走向衰亡,古代印度文明进 入鼎盛时期;欧洲地区古希腊文明高度繁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 高峰;古罗马文明形成并发展
考点 1:夏商周的更替(七上第 4 课 P ) 20-24 (2022·岳阳 1)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王朝。禹禹死后启继承他的
建立
孔子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文化: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1)思想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 孔子 影响 和儒 影响 (2)教育: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 家学 育在民间的发展 说 (3)整理典籍: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 巨大贡献
铜酒尊。


考点 3:动荡的春秋时期(七上第 6 课 P ) 29-32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后期,铁铁制制农具和牛牛耕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 农业 为开发山林农、具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 手工业

2023年中考历史考点梳理课件-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3年中考历史考点梳理课件-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甲骨文: (1)含义:商周时期,刻在_龟__甲__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_王__懿__荣__首次发现,至今已超过16万片,已经识别的有1 500多字。 (3)历史价值。 ①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涉及_祭__祀__、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_天__文__历__法__等。 ②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_最__早__、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_中__国__文__字__的形成与 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商__朝__开始。 (4)造字特点。 ①方法: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②特点: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 段。
史料实证 1.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
考古发现: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 表明:夏王朝的阶级分化、等级界限和文明进程 2.西周分封制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评价: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但诸侯仍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考点2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 (1)发展:原始社会后期出现,_商__朝__发达。 (2)特点。 ①数量增多。 ②种类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 ③用途:商朝以后,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_礼__器__,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_国__家__权__力__ 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④铸造技术高超,采用“泥范铸造法”。
5.春秋铁农具
出现:春秋时期 评价: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考点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 (1)七雄并立: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史称_三__家__分__晋__),齐国由 大夫田氏取代(田氏代齐)。齐、_楚__、燕、韩、赵、魏、_秦__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_战__国__七__雄__”。 (2)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_长__平__之__战__等。 (3)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 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

中考历史复习 第2讲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约公元前2070—前221年)

中考历史复习 第2讲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约公元前2070—前221年)


春秋时 期的经 济发展
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 业上的深耕细作
手工业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 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
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 更多地使用
(1)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
王室 衰微
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瓦解 (2)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建成 时间
公元前256年
造福千 秋的都
概况
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 都江堰
江堰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
意义 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
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易错警示】
1.秦朝废除分封制,并不意味着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西汉 初期又推行分封制 2.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 提高,这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根本原因
容 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西
周 分 封
特 点

(3)诸侯的义务: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 调兵;定期朝觐周王等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构成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 (1)积极: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 扩大统治范围
作用
(2)消极:分封制维持了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随 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周王室的衰落,他们趁机称雄割
进了民族交融
(1)晋国被韩、赵、魏三、燕、韩、赵、
形成 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
七雄
特点
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 域广,持续时间长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够相互转化 ② 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
扰百姓
庄子(战国时期)的思想有哪些?
• 认为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大多
根源于人性的扭曲。做人应该顺 其自然,这样才能返璞归真,社
会才不会乱象环生
3、墨家
创始时间、创始人 •战国前期,墨子
墨子的主要思想 •反对战争(非攻)
•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已,互
2、商朝
建立背景 •(夏)桀:残暴无度,激起平明和奴隶反抗 建立时间、人物
•公元前1600年前后,汤 主要文明成就 ①青铜铸造业发达,使社会
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 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 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②甲骨文
为什么叫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为什么要在甲骨上刻字?
1、东周王,洛邑 东周可以分为哪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自特点? •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 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 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
•战国时期:已不再满足于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 而是要灭掉其他各国,自己统一天下
助友爱(兼爱)
4、兵家
代表人物、著作、思想
•春秋晚期,孙武,《孙子兵法》,世界上最 早的兵书,“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时期,孙膑,《孙膑兵法》
5、法家
代表人物及主张 •战国末期:韩非子
•社会形势变化了,就应该“法与时 移”,同时也强调法也不能总是在 变•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 彻执战行国,时以期巩各固国地纷位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 强联化系国当君时权的力社;会同形时势,,为想了一应想对,战为争什,么统法治 者家向在百秦姓国征会收受沉到重的视赋?税,要求百姓服沉重

福建省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习题课件

福建省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习题课件

(2)观点:改革(变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2分) 论述: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秦孝 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 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 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近代,日本努力学习欧美国家, 实行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强大的 资本主义国家。(4分) 结论:综上所述,改革(变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社 会进步。(2分)
(1)材料中孔子创立的学派是什么?(2分) 儒家学派。(2分)
(2)小历认为,孔子觉得“仁是一切道德的实质”,所 以他提倡“仁政”。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说明 理由。 (6分) 判断:不正确。理由: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 张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仁政”是孟子的主张。 (6分)
13.历史解释【2019·福建模拟·10分】材料论述题。 【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
11.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 如图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B )
A.科学技术发达 C.地方书院兴起
B.百家争鸣出现 D.儒家学派形成
12.【2020·福州鼓楼区模拟·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 他(孔子)有个毕生服膺(铭记在心)的道 德律,便是所谓的“仁”……他认为仁是一切道 德的实质,没有仁,一切道德都归于空虚……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109年间,秦军在与六国交战的65次战役中,有58次大
获全胜。取得这一战果的直接原因是( C )
A.建立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9.【2020·福州月考·2分】“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主题线索】
一种文字 一次改革 两大制度 三大朝代 四大学派
甲骨文。 商鞅变法。 世袭制和分封制。 夏、商、周。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核心 专题 专题 中考 典例 中考 视角 目标 时空 梳理 素养 整合 总结 预测 引领 实战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约前2070年~前221年)
核心考点2.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作用 饮食、祭祀及军事等
功能 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特点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工艺 泥范铸造法
代表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guǐ]
真题演练
(2022年广东广州)据统 计,历年出土的商代青铜 容器达数千件,兵器、车 马器和工具等更以万计, 其中许多青铜器构思精巧、 雕镂精美、造型逼真。这 表明商朝( ) A.统治阶级残暴 B.饮酒之风盛行 C.青铜工艺高超 D.分封制度确立
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 国家;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 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 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核心 专题 专题 中考 典例 中考 视角 目标 时空 梳理 素养 整合 总结 预测 引领 实战
统治者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执政者要勤于政事,关注民生。
专题 专题 专题 专题 核心 专题 专题 中考 视角 目标 时空 梳理 素养 整合 总结 预测
核心考点1.3:分封制
分封制
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依据 对象 内容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宗亲、功臣
公元纪年与世纪年代的换算: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中华早期国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二课中华早期国

材料一:原文《幽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伤不逢时,寄兰作操。
材料二:《论韩非》
韩非口虽謇,洋洋数万言。 嚣嚣鞅龙害,侃侃言语难。 秦王闻之喜,李斯因此寒。 逆鳞不可撄,人情亦需圆。 史公服其说,偏叹身不完。
1、从材料一诗词中看,儒家思想最终有没有被这一时期 的统治者所重用?为什么?
没有,因为主张“仁”和“仁政”的家思想不适合诸侯争霸、战乱不 断的春秋战国时期。
2、从材料二看,哪一家的思想得到了统治者的重用?视?
法家主张的“法治”,强化中央和君主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 的统治和稳定社会秩序,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
• •
• •
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思想?
孟子(前372年-前 289年),名轲, 字子舆,战国时 期鲁国人,著名 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代表,著 《孟子》,继承 并发扬孔子思想, 称“亚圣”,与 孔子思想合称为 “孔孟之道”。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仁者无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老 子 思 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双方能互相转化。
朴素的辩证思想
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墨子(前468
年~前376年), 名翟,战国时期 鲁国人,思想家、 教育家、科学家、 军事家,墨家学 派创始人,著 《墨子》。 韩非(前281年 -前233年), 韩国国君之子, 汉族,战国末 期著名哲学家、 思想家,法家 思想集大成者。
(1)右图这位东方的先哲——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 的核心是什么?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 出了哪些贡献? 1、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2、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2)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利于促进教 育公平;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周礼·考工记》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筑构件青、铜仪器仗种宗类教有、工生具、活用武第器品5、杂课饰器青品等铜。、器饮用与食于甲器生骨、产文乐、器生、活车、马祭礼器祀器、。建反映权力和等 级,是区分贵族等 级的青标志

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酒器礼器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等级的加强
铜 食

青 铜 水 器
思考:周初主要以什么为依据进行分封?
古代圣王之后,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进行分封,建立诸侯国。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第汉5课字青的铜基器与本甲结骨文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 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文字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简体
方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直, 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
复杂到简单 形象到抽象
三、商朝:青铜器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现存商代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朝晚期青铜器,属 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 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 的方尊,高58.3厘米,重 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 于湖南宁乡。现藏于中国 国家博物馆。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中的精品
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和商代相比,西周时期 的青铜器的组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代以酒器为主,表示身份地位的 高低是看随葬青铜酒器数量和套数的多少,西周以炊食器为主,随葬鼎 的多少则是地位高低的标志。
西周 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
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铸于西周后期的宣王之世(公元前827—前782 年),它以32行499字,成为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图片见学案或课件)适当留时间讨论生产技术的革新推
动了社会经济的发
展。

能力
史料实证从材料二中摘抄一句反
映商鞅变法所起积极作
用的原话。

纵观材料二,
作者对商鞅变法持有怎
样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三所述,
商鞅变法留给后世改革
的启示是什么?
习读文言文,理
解、分析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

训练学生概况总结
能力
史料实证材料四春秋战国时
期,伴随社会大变革,
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
圣先贤纷纷著书立说,
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
家争鸣”局面,诸子各
陈其说,形成了不同的
学派。

(4)战国时期哪一家学
阅读材料,基础知
识回顾作答
法家
说最受当时统治者重
视?为什么?
课后小结
教后反思
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提升其阅读素养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在实际测评中关注个体学生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升成绩
课后补充(学生提问)。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 宫殿遗址复原图
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 公天下 家天下
3.夏朝后期都城: 二里头 4.末代暴君:桀
走进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灭夏。
司母戊鼎
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说一说
有研究者指出,商代熔化铜液 的坩埚,最大的一次只能熔化12.7 千克铜。因此,要浇铸司母戊鼎, 需要八十多个坩埚同时作业。如 果加上制模、翻范和修饰,再连 同运输和配料,所需要的人手和 专门技能就更多了。 思考:制造精美的青铜器,都需要具 备哪些条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生 产出如此精美的青铜器,说明了什么?
早期国家与社会(2)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 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走进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 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说一说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 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 采用何种制度?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 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 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 制。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 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 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 建筑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 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 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 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 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 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 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 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的布 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 的先河。
西周 建立
西周 灭亡
约公元 前2070年
约公元 前1600年
公元 前1046年
公元 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

第2讲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2讲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商周更替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公元前1046年, 武王 伐 纣,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 周朝,定都 镐京 ,史称西周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 宗亲 和
西
权力
功臣 分 封 到 各 地 ,授予 他们管 理土地 和
周 内容
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义务 诸侯需要向周王 进献贡物 ,并服从周王 调兵
青 功能 由食器发展成为象征身份地位、权力大小的礼器

器 ★
制作工艺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采用“泥范铸造法 ”铸造而成
代表
商 代的 司母戊鼎 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是迄今世界上
司母戊鼎
甲骨文是 商周 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
概况 等 兽 骨 上 的 文 字 。 甲 骨 文 使 用 象 形 、 指 事 、 会
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建立夏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 启 继承了王位, 世袭制 取代禅让制,“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夏商更替 夏 王
桀 在位时期,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
年 , 商汤 起 兵 灭 夏 ,建 立商朝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时,将都城迁到殷,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商朝也被称“殷商”)


积极 稳 定 了 周 初 的政治 形势, 保证了 周王朝 对地方

影响 的 控 制 , 扩 大了统 治范围
★ 影响

消极 诸 侯 国 具 有 较大的 独立性 ,随着 周王室 的衰微
影响 , 出 现 了 诸 侯争霸 的局面
【关联考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最新人教版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中国古代史)讲第2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最新人教版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中国古代史)讲第2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注:公元元年是1 年,没有“0”年)
计算 方法
(1) 如果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后, 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 - B = C。 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 年成立,到2022 年多少年了? 2022- 1949 = 73 ( 年) 例2: 秦朝于公元前221 年建立,公元前207 年 灭亡,它存在了多少年? 221- 207 = 14( 年)
4. 【2020·福建·2 分】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
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B )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兵家
5. 【2019·福建·2 分】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A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契丹文 D. 西夏文
6. 【2018·福建·2 分】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是指
子 (2) 公元25 年,0 + 1 = 1,所以是公元1 世纪
定 年 义 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叫法 代 例 0 ~ 19:初期;20 ~ 29:20 年代;90 ~ 99:90
子 年代( 末期)
定义 一个世纪内,前50 年为前期,后50 年为后期 (公元前与公元相反)

(1) 公元2070 年为公元21 世纪70 年代( 处于公

例子
元21 世纪后期) (2) 公元前2070 年为公元前21 世纪70 年代( 处
于公元前21 世纪前期)
课标2 司母戊鼎 甲骨文 课标要求: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
最早的汉字。( 识记 )
司母 铸造时期
商代后期
戊鼎 地位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定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 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夏朝的建立和文明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 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文明:
(1)世袭制 禹死后,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字经中说“夏传子,家天下”,你是如何理的?
炎帝 黄帝 尧 舜 禅让制 禹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父死子继)
世袭制 (民主选举
(3)实行宗法制 最大的特点: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土地、 财产和权位的分配与继承。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分 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层层分封的结果形成了西周怎样的社会秩序?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宗法制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
★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是怎么决定的? 是由其与统治阶层血缘关系的远 近决定的。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 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西周强调社会等级,现代社会 人们的社会地位要取决于个人 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在现 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平等 的基本权利。
【武王伐纣】
■周朝文明:
(1)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2)实行分封制
观察三图,说说三朝在疆域上 有什么不同?
由此可以推断,西周为什 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
■受封的对象:
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等
西周的分封制
天子
(国家最高统治者)
土 地 和 人 民
■诸侯的义务:
服从国王命令,缴纳贡品,守卫疆土, 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国家 魏 楚 赵 韩 齐 燕
国王 魏文侯 楚悼王 武灵王 韩昭侯 齐威王 燕昭王 秦孝公




李悝变法,发展经 济,改革军事 吴起变法,加强中 央集权 学习胡服骑射 申不害改革 邹忌改革 乐毅改革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 大的国家 国力一度强盛 军力强大 取得一定成效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 国家强盛

影响 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 商鞅变法 最大 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史料分析
以下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哪一制度?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 四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人。” (《荀子〃儒效》)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臵侧室,大夫有贰 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严嫡庶之辨,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 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材料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 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 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 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
“立木取信” 这个故事在今天有何意义呢 ? 令出必行,取信于民。这与我们当今社会提 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说明了自古以来诚信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的实 起 影 统力 来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一最 , 响 承认土地私有, 废除了旧制度 奠 强 成 : 经济上: 允许自由买卖 定的 为 秦 ①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了国 经济上: 奖励农耕 ②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 战 国 发展了经济 基家 国 从 军事上: 奖励军功 ③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中 此 础, ④发展了农业,增加了国家收入 强 。为 后 增强了国力 政治上: 建立县制 秦期盛 变法前 变法后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经济 奖励农耕 爵位世袭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军事 分封制 村落散居 建立县制 政治 编制户口
天下为公
家天下
(2)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 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 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 建筑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 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 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 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 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 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 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 大型都邑。开创了我国宫殿 建筑的先河。
一、早期国家与社会
学习任务:
阅读课文P10、P11和P13第二三段,写出夏、商、 周“三代”兴亡的时间和开国、亡国君主的名字。
(汤公元前1600 年—公元前1046年纣)
西周 周
(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


(禹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桀)
春秋
秦朝
东周
战国
(周平王)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墨 家、法家、兵家等等;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派 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的 现象。
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原因
(1)政治上: 周天子王室微弱,诸侯实力强大,互相争霸
“春秋五霸”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齐桓公首霸的原因
材料:“管仲相桓面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 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①位置:齐国处于中原东面, 沿海地区,物产丰富。 ②个人:心胸宽阔,任用 贤能 ③实力:任用管仲为相,改 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 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诸侯的权利: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朝 贡 和 征 战
■分封制的作用: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 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 响的国家。
亲属 功臣 前贵 族
诸侯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周《诗经 小雅 北山》
鼎在古代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与鼎有关的成语: 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问鼎中 原、鼎立相助、大名鼎鼎
(2)甲骨文
★特点:
已经具备了文字结构的基本形 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意义: ①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 朝开始的,为了解、研究商朝提 供了重要资料 ②甲骨文奠定了后来汉字象形、 表意的基本特征,推动了中国文 字的发展和文明进步
商 鞅 变 法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秦孝公的支持、得民心、诚信、符合历 史潮流,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材料一:春秋时,管仲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并使齐桓公最先称 霸;战国时,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并逐步吞并六国,完成 统一。 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蹂躏,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滞后,改革开放 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谋略: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葵丘会盟,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争霸战争的影响:
(一分为二的观点)
消极影响: 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民不聊生, 生灵涂炭! 积极影响: 1、促进了民族融合。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 “攘夷”斗争中,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 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 2、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 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从而加速 了新旧制度的更替,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3、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 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 奠定了基础。
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的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必须进
行改革,故步自封,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只有顺应 历史发展的潮流,应时而变,才能不被历史淘汰。
◆有关春秋战国时的成语:
一鸣惊人(楚庄王) 奇货可居(吕不韦) 千虑一得(宴婴) 有教无类(孔子) 卧薪尝胆(勾践) 三令五审(孙武) 负荆请罪(廉颇) 老马识途(管仲)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晋文公) 纸上谈兵(赵括) 图穷匕现(荆轲) 三迁之教(孟子)
①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动荡,一些贵族降 为平民,文化教育也随之传播到民间,并逐步形 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②在这个社会的动荡和变革的时代,他们为了实现 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并针对社会问 题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战国七雄”与商鞅变法
战国七雄

赵 魏 韩 楚 齐
三家分晋
秦Leabharlann 晋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征战活动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春秋五霸: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 ★战国七雄:吞灭他国、统一天下
春秋晚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大 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人将新开垦出来的田 地变成私有财产,成为新兴的地主。到了战国 时期,他们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 同时,一些诸侯国(目的):为了适应社会 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打着“富国强兵”的 旗号,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
实行分封制度后,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管辖。
周王这样大规模地分封土地,时间一久,会不会 有消极影响?若是有,会是什么影响?为什么?
由于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 不断繁衍,大宗与小宗之间,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 关系越来越疏远。特别是那些在比较边远的地区的 诸侯国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周王室的关系 更加越来越疏远。长此以往,本来就因为生产力发 展水平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独立性的诸侯国 离心倾向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 诸侯国君。一些势力较强的诸侯国更不满足于自己 的现状,互相侵占土地,掠夺财富,甚至是吞并小 国,战乱由此而开始,500多年争霸战争由此而产 生,从此人民将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给人民 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 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 ,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 《三字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