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庸: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
瀚海寻梦追忆冯其庸先生阅读答案
瀚海寻梦追忆冯其庸先生阅读答案著名红学家、文史家、古文化学家冯其庸年1月22日在北京逝世,冯其庸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
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二十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
他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
冯其庸出身贫寒的农民家庭,小学、中学,读读停停,他一边种地,一边自学,到处找书读。
在读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时,冯其庸被这位圣僧以万死不辞的勇气赴西天取经的精神所震撼,不知不觉在他年少的心里种下了求学求真的种子。
若干年后,这颗种子幼苗、生长,最终催生了一次学术创举。
自年至年的20年间,冯其庸以古稀之年陆续顺利完成十入新疆、三尼里帕米尔高原、两次横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创举,终在海拔米的明铁盖山口,找出了玄奘求教回国的山口古道。
此古道为玄奘东归后年去第一次被辨认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盛赞冯其庸“搞了我们未能搞的工作”。
对冯其庸来说,实地考察也是一种“笨功夫”。
在他的“人生总结”《风雨平生》中,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我一向认为除了应该读书架上的书外,还必须读保存在地面上、地底下的各种历史遗迹和文物这部‘书’……对于一切学术的结论,没有可靠的文献,没有可靠的实地调查挖掘,就很难做出确定的结论。
”年,中国人民大学同意设立国学院,校领导亲自登门,盛情应邀已经转业十年的'冯其庸出马做为首任院长,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为基本的规范。
国学院的课程体系源自冯先生的建议,在此之前,学校多次应邀专家研讨,一直莫衷一是。
原因很直观,专家自己就没文化素质国学教育,全然没经验。
期间他创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明确提出“大国学”概念,将西域学列入国学研究视野。
悲悯的情怀淡淡的忧伤——论罗宗强先生的古代文学思想史书写
悲悯的情怀淡淡的忧伤——论罗宗强先生的古代文学思想史书写摘要:罗宗强先生的文学思想史书写展现出了他在历史还原时面对古人的那种悲悯的情怀,令人感受到一缕淡淡的忧伤。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历史还原时对于时代背景的细致关照;二是历史还原时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切关怀;三是历史还原时对于社会事件的入微考察。
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历史还原,并恰当地运用于文学和史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关键词:罗宗强;历史还原;文学思想史;人文关怀罗宗强先生强于理论思辨,敢于创新,成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杰出的领军人物,他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及士人心态研究成就斐然,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一面旗帜。
他的文学思想史的书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历史还原。
特别是在历史还原时饱含着对古人的悲悯情怀,表达了一位文学史研究者那种高尚的志趣,让读者能隐约感受到一缕淡淡的忧伤。
这一点是目前学界很多从事古代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学人所没有注意到的,也是罗先生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几十年孜孜不倦的重要原因,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何谓历史还原以及罗先生及其门人对历史还原的运用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对于历史还原这个词语作一个解析。
历史还原亦称为“观复”、“返本”、“复原”或“正本清源”,通俗地讲就是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真实。
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历史学的概念,其实不然,古来文、史、哲本不分家,而且这样的一个概念今日不论在史学界还是在文学界都得到了充分地阐释和解说,但是在这里我们还是从文学与文学研究的视阈来阐释它。
《道德经》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可见此中“观复”就是观察回复万物变化,从中得出其规律,这就是最本初的历史还原。
发展到孟子那里就成了知人论世了,如《孟子·万章下》所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明确提出了:“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文学研究中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还原了。
高中语文同步导学粤教唐宋散文选读 文本助读:第五单元 第18课 心 术 Word版含解析
第18课 心 术国家富强之道,在于用兵,兵者谋定而后动。
自孙子创兵家以来,各将相谋士纷纷以民富国强为己任,深思兵法谋略,智于用计,巧于用兵,勇于用将。
苏洵以强兵为己任,面对国家积贫积弱的不利局面,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痛心疾首,念之急切,思之至深,呕心沥血,多提佳策。
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洵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二、背景资料北宋建立之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干政,于是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严令将帅不得专兵,致使军队战斗力衰弱,加之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便造成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对不断进犯东北、西北边境的契丹、西夏一直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统治者为求苟安,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其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忧国忧时,为当时的军事将领提出文中的建议。
文白对照为将 之道, 当 先治 心。
泰山崩于前而作为将军的道理,应当先治理他的心。
泰山倒塌在前面,色不变, 麋鹿兴于左而 目 不 瞬, 然后面色不变,麋鹿在身边突然出现,眼睛不眨一下,这样之后可以制 利害, 可以待敌。
可以制服各种利害关系,可以对付敌人。
⎣⎢⎡为:作,作为。
道:道理。
当:应当。
崩于前: ⎦⎥⎤倒塌在前面。
兴:突然出现。
瞬:目动,眨眼。
古文字学家罗振玉介绍
古文字学家罗振玉介绍罗振玉,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
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又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
他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
另有同名罗振玉(1892-1975年)近现代医家。
字昆仑。
浙江嘉兴人。
祖业伤科,至振玉已历四世。
行医乡里,名噪一方。
罗振玉(1866一1940)近代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年更号贞松老人。
清末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
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后曾参预制造伪满洲国活动。
书法善篆、隶、楷、行,是创以甲骨文入书者之一。
所作小行楷题跋精严工稳。
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
编著有《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壁画精华》、《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三代吉金文存》等。
罗振玉出生于江苏淮安山阴城内一个小官吏家庭(祖籍为浙江省上虞县)。
5岁入私塾,跟随乾嘉朴学的传人李岷山读书,15岁学作诗词,16岁中秀才。
自幼对经史、训诂潜心学习,留意金石名物,尤倾心于经史考据之学,研究经史文字。
20岁起专力研读古碑帖,写成《读碑小传》,由此开始著书立说。
1890年,罗振玉在乡间教私塾。
甲午战争之后,他深受震动,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增强国力,于是潜心研究农业,与蒋伯斧于1896年在上海创立"学农社",并设"农报馆",创《农学报》,专译日本农书。
自此与日本人交往渐多。
1898年又在上海创立"东文学社",教授日文,与梁启超齐名的大学问家王国维便是东文学社诸生中的佼佼者。
1900年秋,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
后任武昌江楚编译局帮办、上海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校长,并赴日本考察教育。
语文版初中教材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安乡县唐家铺中学语文教师郭三查
语文版初中教材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1、《杂诗》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
艺术鉴赏: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
2、《夜雨寄北》作者简介:李商隐,唐代诗人。
主题思想:表达诗人对亲人(一说对妻子)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艺术鉴赏:诗人借“巴山夜雨”之景抒思亲之情,情景交融,想像丰富。
3、《淮上与友人别》作者简介:郑谷,唐代诗人。
主题思想:不是送别,而是各奔前程的握别。
艺术鉴赏:第一、二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结合。
“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致。
“风笛”“离亭”都具有特殊的意蕴,即景生情,烘托了离人的特殊心境。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简介:王勃,唐代著名诗人。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及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艺术鉴赏:前四句即事写景,借景抒情;后四句直抒胸臆,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对朋友的慰勉,富于哲理。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介: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
主题思想:这首诗既写出了自己被贬谪的不幸遭遇和愁苦之情,又写出了自己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艺术鉴赏:该诗情、景、理结合,艺术感染力强。
诗的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
现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简介:李白,唐代大诗人,有“诗仙”之称。
主题思想: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艺术鉴赏:这首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特别是后两句直接抒情,诗人以奇特的想像,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真挚的关切之情。
7、《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简介:常建,唐代著名诗人。
主题思想:描写了清晨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幽深寂静的景致,流露出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出一种摆脱尘世的束缚,精神极为怡悦的境界。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章节测试答案+期末考试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章节测试答案+期末考试章节测试词产生的背景1【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我的答案:C2【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我的答案:C3【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我的答案:D4【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词的产生1【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我的答案:D2【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我的答案:D3【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5【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我的答案:D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5【判断题】《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我的答案:√小词与性别文化1【单选题】“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A、玩耍•B、搅扰•C、炫耀•D、赏弄、观赏我的答案:D2【单选题】在晚唐五代时期,“山”有多种意涵,其中不包括()。
高考总复习——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 试题
高考(ɡāo kǎo)语文总复习——中外重要作家、作品(zuòpǐn)的根本理解?考试说明(shuōmíng)?规定:①识记中国重要(zhòngyào)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才能层级为识记A。
这三方面我们统称为文学常识,在试卷中有不同形式的考察,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一、命题特点1、客观选择题形式,往往赋分3分,出如今Ⅰ卷,如: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2、主观题形式出如今Ⅱ卷,灵敏多样。
有的以填空形式出现,如:填写上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的和名句名篇一起考察,如:填空〔任选两小题〕〔1〕中唐诗人_______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白云回望合,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2〕南宋词人____________在?慢?中有“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_〞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慨。
〔3〕魔幻现实主义的近代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填国家名〕人,其小说?__________?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雄才博学百年身_四海堂堂第一人——_纪念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姚奠中诞辰110_周年
姚奠中先生(1913—2013),原名豫泰。
1913年6月25日,出生于山西省稷山县南阳村。
少以博闻强记,能诗善文称。
姚奠中先生为当代鸿儒,德艺弘通,集学者、诗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
山西大学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学术顾问、名誉主席,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山西省委主委、名誉主委,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韵文协会顾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协会理事,山西省古典文学会会长。
曾获中国文联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表彰、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60余年。
发表中国古代文、史、哲◇ 付顺利雄才博学百年身 四海堂堂第一人—— 纪念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姚奠中诞辰110周年论文130余篇,出版和再版专著(含主编及高校教材)23种,其中获得国家级奖两种,省级奖六种。
游 学1928年,姚奠中先生考入菁华中学,这里的老师李荐公和焦卓然,让他念念不忘。
在后来的自传中,姚奠中先生这样写道:“初中四年,有两位老师对我影响很大。
一位是崇品德、重笃行的平陆李荐公,一位是博学、工诗文的绛县焦卓然。
李先生讲历史,远远超过中学历史课本的范畴。
他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中直接取材,通过对史事和人物的具体论述,对学生进行节义、方正、爱国、爱民的教育。
这对十几岁的我,起了很大的激发作用。
焦先生的诗文,在河东一带很有名,常以他的新作,作为学生的范本。
他的诗学陆放翁,常以古歌行体写时事,还写了一本《抗日三字经》。
他的若干诗句,至今我还记得。
焦先生对好学的学生,不论有哪方面的要求,总能给你介绍各类书籍,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满足。
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走上博览的道路,读了不少书。
诸如《史记》《十子全书》《通鉴辑览》《水经注》《说文解字》《薛氏钟鼎款识》《聊斋志异》《笠翁六十种曲》《剑南诗稿》《古唐诗合解》以及《中国大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天演论》和鲁迅、茅盾等人的新小说、新诗,鸳鸯蝴蝶派的《玉梨魂》《芸兰日记》之类。
6国学知识5
A 陆游《游山西村》 B 苏轼《新城道中》 C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D陆游《书愤》
33、被世人称为“梅 妻鹤子”的诗人是哪 一位? A A 林逋 C苏舜钦 B梅尧臣 D王安石
34、“和谐”一词最 早出现在哪本著作?
D
A《庄子》 B《论语》 C《孟子》 D《 管子》
35、我们通常所说的 “韩孟诗派”中的孟 是指?
净坛使者
11、“及时当勉励,岁 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
A苏轼 C李白
B
B陶渊明 D杜甫
12、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自 己凭借半部书就能治理天下。 他说的是哪部书?
C
A《春秋》 C《论语》
B《大学》 D《道德经》
13、什么事件是唐朝国势由巅 峰滑落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三藩之乱 C藩镇割据 D土木堡之变
C
A《论语》 B《诗经》 C《礼记》 D《太平经》
10、“人生若只如初见” 下一句是什么?
何事秋风悲画扇
11、此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画面, 请问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A吴道子 C阎立本 B褚遂良 D虞世南
C
12、乾隆五十大庆时,在乾清 宫举行千叟宴。参加者有位老 人。乾隆以其年龄为题出句云: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对道: 古稀双庆,又多 一个春秋。 请问这位老人年龄 是多少?
5、杜甫的“三吏”中 不包括?
D
A石壕吏 C新安吏
B潼关吏 D长安吏
6、唐宋八大家之一 的曾巩是谁的学生?
A苏洵 C柳宗元
B
B欧阳修 D王安石
7、被誉为“清初第 一词人”的是谁?
纳兰性德 (纳兰容若)
8、《红楼梦》中,王熙 凤是谁的妻子?
A
A贾琏 C贾蓉
罗含:被遗忘的乱世奇才
罗含:被遗忘的乱世奇才
罗含(743—811),字士元,唐代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是唐代文学史上乱世的奇才,但因为历史的偏颇和误解,他的才华曾被遗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位被遗忘的乱世奇才——罗含。
罗含出生在唐代乱世,但他并没有因为乱世而自暴自弃,而是在乱世中用自己的才华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但在历史长河中却因种种原因而被遗忘,让我们再次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罗含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在他的《全唐文》中,收录了众多他的作品,并且在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展现了他非凡的文学天赋。
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严谨优美,而且在思想上富有深意,堪称唐代文学的奇才。
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被誉为乱世中的一股清流。
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种种原因,罗含的文学成就鲜为人知,甚至被误解和遗忘。
罗含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他撰写的《续资治通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对唐代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鉴证,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他的历史著作虽然在当时就被广泛传播和讨论,但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被遗忘,直到现在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
罗含的文学和历史成就足以让他成为唐代的一颗耀眼的明星,但却因为历史的偏颇和误解而被人遗忘。
在他那个动荡的时代,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和历史遗产,然而这些遗产却遭到了误解和遗忘。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位乱世奇才的成就,让他的才华不再被埋没,让他的作品重新被人们发现和赞美。
民国诗法著作与旧诗写作教材的变化
民国诗法著作与旧诗写作教材的变化陶永莉田源摘要:民国诗法著作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校教员为指导学生写诗编著的教学材料或课程讲义,以黄节的《诗律》、冯振的《七言绝句作法举隅》、徐谦的《诗词学》等大学讲义为代表,专门讲授不同诗体的作法知识与技巧,具有专门性、专题性和系统性特点;第二类是为社会上诗歌写作爱好者编著的学诗启蒙读物,以张廷华的《学诗初步》、刘铁冷的《作诗百法》等为代表,主要讲授诗歌写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技巧,呈现出基础性、启蒙性和普及性特点。
前者属于大学文学专业教育的一部分,揭示了民国大学国文系旧诗写作的教学情况;后者属于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揭示了民国社会上旧诗写作的教法情况。
这两种诗法著作都难以忽视“五四”白话诗运动,或在序言中指责白话诗流弊,痛惜风雅沦丧,或在正文中辟专章评论白话诗。
这使得民国的诗法著作在传授古典诗学时不得不与白话诗进行对话。
关键词:诗法编著;旧诗;写作教材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24)02-0118-07“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蓬勃发展的新文学极大地挤压了旧诗的写作空间,用新文学表达思想情感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时代发展趋势。
然而,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仍有社会青年有学习旧诗写作的需求。
还有不少大学国文系开设了旧诗写作课,或在其他文学课中附设旧诗写作。
大学国文系讲授旧诗写作或指导学生进行旧诗写作的情况较为常见。
可是,仅有旧诗写作课的开设,还无法说明旧诗写作教与学的情况。
因为,旧诗写作课列入“课程说明”或“大学一览”之后,由于没有学生选习,或没有相应的师资,课程实际上并未开设起来。
其次,即使课程开设起来,仅从课程名称上也无法了解旧诗写作课的讲授内容、讲授方式、写作训练与要求等情况。
本文从诗法编著的角度,梳理探究民国大学国文系的旧诗写作教材及社会上其他诗法著作的编写动机、体例、作用等情况,进而揭示民国旧诗写作教材与教法的变化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下诗歌写作的启示与价值。
那些记忆中的老玉溪特产
那些记忆中的老玉溪特产那些记忆中的老玉溪特产青堆米线六品面众所周知,米线是云南特有的一种食物。
而在玉溪,米线的吃法被人们发挥到了极致,不论是早点还是夜宵,食客的桌上总少不了各种做法的米线。
据说,玉溪米线源于北城青堆。
在700多年前的元代,北城青堆村村民张彩用稻米面搓成条,凉拌或烧炒做菜吃。
到明洪武年间,其后裔张珍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琢磨,将剩余的稻米面用白布袋包裹后吊在房梁下。
当张珍再来取稻米面时,发现有一股淡淡的酸味,不忍弃之便放入蒸笼,蒸熟后搓成条,配入酱油、腌菜等作料,食后味道鲜美无比。
于是,张珍又用木头掏空一个圆筒,底部戳穿许多细孔,将发酵蒸熟的稻米面放入圆洞,用圆木挤压出一根根米条。
米条细长而晶莹剔透,宛如丝线。
张珍其妻眼前一亮说:“此物何不叫‘米线’?”于是,米线就有了名。
此后,张珍又逐步改进创新出一整套加工工艺,青堆米线也由此传开,并成为中原饮食文化与本地饮食文化的融合结晶和人们喜爱的一种地方美食,且延续至今。
无独有偶,在距离北城青堆10多公里的高仓六品村同样也有一种用粮食制作的特产,只不过它已消失了10年左右。
说起六品村的特产,当地人一致认为是面条。
据当地老者说:“六品村的面条最为有名。
解放后,村中开始发展面条业。
因质量上乘,远销昆明和景洪一带,成为当地甚至是玉溪的一个代名词。
”现年73岁的蒋仕金制作面条已有8年左右的光景,他告诉记者:“1957年左右,六品村的面条都是用手工制作,用马牵引的石磨是当时做面条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经过磨面、揉面、擀面等工序后,将成型的面条用竹竿挂起晾晒后即成。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原本的手工制作渐渐被机械取代。
面条做好后,人们用从州城各单位收来的旧报纸一裹,便成了远销各地的六品面。
其后,因种种原因,六品村就没人再做面条了,算起来它已消失10年左右。
”据记者了解,过去六品村的面条之所以出名,只因为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纯正的用料以及当地优质的麦子。
“那时,我们的面很好卖,用拖拉机把做好的面条送到昆明就被一抢而空。
儒家述要——在云南省教育厅纪念周的演讲
作者: 罗庸
作者机构: 广州中山大学中国文系
出版物刊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8-116页
主题词: 孔子;儒家;孟子;子思;曾子;儒学;颜渊;文化不同;论语;学问
摘要: <正> 大体上说,中国的学术受儒家的影响很深。
中国学术的面貌,便是儒家的面貌。
所以我们对儒学,自应有相当的认识。
兹分为四个题目来讲:一、周礼与鲁礼;二、孔子与颜渊;三、曾子、子思与孟子;四、七十子以后的儒学。
一、周礼与鲁礼我们平常读《论语》,常常见到孔子对于周公是非常的赞美。
他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为什么孔子要盛赞周朝呢?因为周的文化,实际上就是儒家的理想。
中国的文化,自夏以来,一向是以农业为根。
洛阳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必考知识点归纳
洛阳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必考知识点归纳选择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溜索》的作者是阿城,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等。
C.《变色龙》《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D.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常识。
D项应该是“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C.《溜索》选自《遍地风流》,作者阿城。
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
D.《蒲柳人家》的作者刘绍棠,北京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作家。
答案:A要求学生牢记文学常识。
BCD三项正确。
A项错误。
《孔乙己》是小说,选自《呐喊》。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B.听到老师不点名的批评,小明如坐针毡....,感到十分难过。
C.春游的路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D.华山以险闻名天下,走在山梁上,就是再大胆的人也难免战战兢兢....,产生恐惧感。
答案:CA项,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
使用恰当。
B项,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
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使用恰当;C项,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天伦原指兄弟这种天然的伦理次序亲属关系,后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
使用不恰当;D项,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使用恰当。
小学五年级《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语文课件PPT模板
一百 单八将
单,一个。文中指 梁山上的一百零八 个好汉。
滚瓜 烂熟
形容朗读、背诵得 熟练流利。
偏科
贯通
指单独着重某一科, 不能全面发展。
全部透彻地理解与 悟,达到精通。
课文导读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苗苗同季 老交流了哪些问题 ?
01
阅读
02
偏科
03
学习 外语
04
积累 古诗文
见解
课文导读
?
01
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课文导读
《彭公案》 《济公传》 《水浒传》《施公案》
三侠五义 滚瓜烂熟 能文能武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古文观止 绿林好汉
闲书
起码
一百单八将
课文导读
绿 林 好 原指西汉汉末年聚集起义
的湖北绿林山的农民起
义军。后来泛指聚集山
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
人们。文中指《水浒传》
里所描写的起义后聚集
到梁山上的各位英雄。
02
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 贯通、不要偏科,要学 好外语。
03 进行古诗文积累。
第
课
二
文
章
鉴
赏
第 三 章
结合插图,说一说季老和苗苗分别分别有什么特点?
课后学习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 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 的充满着尊敬崇拜。
教师:一二网
课
课
课
前
文
后
导
鉴
练
读
赏
习
第 一 章
教育家和梵文学者。山东清平(今临清)人。1934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德国格廷根大 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下属的南亚、东南亚研究所 所长。长期从事印度古代语言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印 文化关系史及吐火罗语的研究。著有《印度古代语言论 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还有《大唐西域记》 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练习试卷含答案卷2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考前练习试卷含答案卷2一、单选题1.在明明入园初期,家长由于疏忽忘记将明明不能做剧烈运动的情况告诉教师。
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造成明明体力不支晕倒,并摔伤头部。
幼儿园应负( )A.全部责任B.连带责任C.部分责任D.免除责任2.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伽利略D.开普勒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作者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B.《声声慢》是南宋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它抒发了作者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之情C.《包身工》是我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奠基之作,作者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D.美国作家海明威在1952年发表《老人与海》,凭借这部小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5.幼儿入园前,以下幼儿园的做法正确的是()。
A.幼儿入园进行严格的入园体检和考试B.幼儿入园进行严格的入园体检C.幼儿入园进行严格的入园考试D.幼儿入园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和体检6.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中不包括()。
A.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B.加强师德建设C.提高教师业务水平D.以城市教师为重点7.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
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8.大班的少宇聪明伶俐,他的妈妈帮少宇报了奥数班。
可是学了几节课,少宇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庸: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
本文导读:
罗庸(1900~1950),蒙古族。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
字膺中,号习坎,笔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苏江都,是清初扬州八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生于北京。
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1919年改称国文系)学习,1920年毕业。
1922年以《清代小学家书目提要及其治学方法》的选题,进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1年11月,蔡元培向北大评议会提出《北大研究所组织大纲提案》,获得通过。
1922年1月,北大正式成立研究所国学门)进修研究生,期间曾著有《尹文子校释》,与史学家郑天挺、藏学家张煦(字怡荪)是同学。
1924年毕业后在教育部任职,与
鲁迅同事,同时兼任北大讲师,女师大、北师大教授。
1926年加入三时学会,并参与创办华北大学。
1927年应邀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学。
同年秋,应鲁迅之邀,任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是鲁迅《两地书》和《鲁迅日记》都曾提及的知名学者。
1931年任浙江大学教授,1932年起,回北京大学任教,在国文系讲授《诗经》、《楚辞》、《论语》、《孟子》等课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合并而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西迁昆明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罗庸先生均在两所大学任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诗经》、《楚辞》等课程。
他任西南联大当教授的同时,也在云大任导师。
1938年12月,云大与西南联合大学交换代课教授,当时在联大任教授的罗庸先生到云大来任教。
1939年秋,任北大(已并入西南联大)文科研究所导师,后兼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
1944年云大文史学系设文史研究室,罗
庸先生被聘为特约导师。
1946年秋西南联大结束,任昆明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9年赴重庆,在梁漱溟创办的勉仁文学院任教。
1950年病逝重庆北陪。
著有《中国文学史导论》、《陶诗编年》、《陈子昂年谱》、《魏晋思想史稿》等多种,另编有《汉魏六朝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