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浮力(教案)

合集下载

水的浮力教案

水的浮力教案

水的浮力教案一、引言水的浮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的概念,它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于物体浮沉、船只工程、气球升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践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的浮力原理及其应用。

二、理论阐述2.1 水的浮力概念水的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它是由液体对物体的支撑力造成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2.2 水的浮力原理水的浮力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F b=ρ⋅V⋅g其中,F b表示浮力大小,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2.3 影响水的浮力的因素1.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起。

2.排开的液体体积: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起。

三、实践演示3.1 实验材料1.一个透明容器2.水3.不同密度的物体(如木块、塑料球、金属块等)4.天平3.2 实验步骤1.将透明容器装满水,并将天平放在容器旁边。

2.将不同密度的物体依次放入容器中,并记录每个物体的质量。

3.观察每个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4.分析每个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观察与记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密度较小的物体浮力较大,浮起的概率较高;密度较大的物体浮力较小,浮起的概率较低。

2. 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浮起的概率越高。

四、浮力的应用4.1 船只工程船只的浮力原理是基于水的浮力。

船只之所以能够浮在水中,是因为船体所排开的水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所产生的浮力大于船体所受的重力,从而使船只浮起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4.2 潜水和潜艇潜水和潜艇利用浮力原理,通过控制内部的气体或水的进出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当潜水员或潜艇需要上浮时,将内部的气体排放出去,减小物体的密度,从而受到较大的浮力。

科学《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

科学《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

科学《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教学过程篇一一、感受浮力: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

(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

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

浮力: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

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

(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牛顿)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科学水的浮力教案 科学教育

幼儿园科学水的浮力教案 科学教育

幼儿园科学水的浮力教案一、概述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和实验能力,同时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和认知水平。

水的浮力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探究水的浮力,不仅能够让幼儿们感受到科学的乐趣,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动手能力。

设计一份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水的浮力教案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感受水的浮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验和游戏来体验水的浮力。

4. 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三、教学内容1. 水的浮力是什么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幼儿对水的浮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可以在教室里放一盆水,让幼儿观察水中的物体是浮着的还是沉着的,然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东西会浮在水面上,有的东西会沉到水底。

2. 水的浮力是如何产生的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自参与,感受水的浮力是如何产生的。

可以在实验中使用各种不同的物体,比如木块、塑料泡沫、橡皮泥等,让幼儿用手把这些物体放到水里,观察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引导幼儿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

3. 实际游戏体验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水的浮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小船比赛的游戏,幼儿可以用纸板或塑料材料来制作小船,在水中进行比赛,体验小船在水中浮的感觉。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水中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引导幼儿对水的浮力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自操作,感受水的浮力是如何产生的。

3. 互动方式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体验水的浮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观察课堂中放置的一盆水,让他们观察水中不同的物体是浮着的还是沉着的,然后引导幼儿思考水的浮力是什么。

2. 实验让幼儿用手把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通过实验感受水的浮力是如何产生的。

水的浮力教案

水的浮力教案

水的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浮力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3.理解浮力对物体的影响;4.能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水的浮力概念及其重要性;2.浮力的计算方法;3.浮力对物体的影响;4.浮力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水的浮力概念及其重要性1.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一些实验现象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为什么我们在水中能够浮起来?•为什么一些物体会沉在水中,而另一些物体则能够浮在水面上?•你们知道什么是浮力吗?1.2 概念解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者展示一些实验现象来解释浮力的概念,例如:•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浮力越大;•浮力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小。

1.3 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者展示一些实验现象来说明浮力的重要性,例如:•浮力是造成物体浮在水面上的原因,也是造成船只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浮力还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设计浮标、潜水艇等。

2. 浮力的计算方法2.1 浮力的公式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者展示一些实验现象来介绍浮力的公式,例如:•浮力的公式为:F浮=ρVg,其中F浮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2.2 计算实例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者展示一些实验现象来演示如何计算浮力,例如:•计算一个体积为1m3的木块在水中的浮力,假设水的密度为1000kg/m3,重力加速度为10m/s2。

解:F浮=ρVg=1000×1×10=10000N3. 浮力对物体的影响3.1 物体的浮沉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者展示一些实验现象来说明浮力对物体的浮沉有何影响,例如:•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会沉在液体中;•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会浮在液体中。

3.2 物体的稳定性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者展示一些实验现象来说明浮力对物体的稳定性有何影响,例如:•如果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下方,物体就会稳定地浮在液体中;•如果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方,物体就会不稳定地浮在液体中。

幼儿园科学水的浮力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科学水的浮力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

一、概述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科学知识的场所,在这个阶段,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好奇心和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浮力是幼儿园阶段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水的浮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还能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水的浮力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原理;(2)培养幼儿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教学准备(1)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小容器、水、小玩具等;(2)准备好相关的图片或视瓶资料,让幼儿对水的浮力有初步的了解。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瓶,引起幼儿们对水的浮力的兴趣;(2)实验操作:让幼儿们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水的浮力原理;(3)讨论交流:引导幼儿们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激发他们独立探索的能力;(4)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幼儿们了解水的浮力原理。

5. 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法:老师示范实验过程,引导幼儿们动手操作;(2)互动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组合作法:让幼儿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6.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了解他们对水的浮力原理的理解程度,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三、教学心得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我发现幼儿对水的浮力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得到了提升,对科学的兴趣也有所增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的科学教育教案,努力培养幼儿们的科学素养。

也希望家长们能够在家中关注幼儿的科学教育,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这次水的浮力教案实施,我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验中展现出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也增强了实验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水的浮力幼儿园教案

水的浮力幼儿园教案

水的浮力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神奇的水世界”第三节“水的浮力”。

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简单物体的沉浮现象,以及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让幼儿感受浮力的存在,并了解物体沉浮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浮力板、物体、水、盐等)、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木块和一块石头,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物品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浮力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教师讲解浮力的概念,让幼儿理解浮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浮力板,演示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的浮力2. 板书内容:浮力的概念物体浮沉现象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2. 答案示例:木块在水中浮起来,因为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浮力的概念和物体浮沉的规律,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轮船、救生圈等,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中的理解浮力的概念和掌握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小班科学教案《水的浮力》

小班科学教案《水的浮力》

小班科学教案《水的浮力》【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浮力及相关知识。

2.观察并实验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力情况,掌握浮力的基本原理。

3.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水的浮力及相关知识2.观察实验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力情况3.浮力的基本原理4.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想上一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学习了水的性质和分类。

”二、概念解释教师向学生解释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水中的受力情况,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受到水的对物体的推力。

三、实验探究1.教师分两组,一组筛选泡沫塑料、一组筛选铁块。

2.将泡沫块或铁块放入水中,观察其浮力。

3.在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让学生自己做实验,验证其想法。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天平测量泡沫块或铁块的重量。

四、讲解浮力的基本原理教师讲解浮力的基本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推力是由它置于水中所排斥掉的水的重量所决定的。

当物体的重量大于它排斥掉的水的重量时,物体就会下沉;当物体的重量小于它排斥掉的水的重量时,物体就会浮起来。

五、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船舶和潜水衣等。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水的浮力及其相关知识,通过实验及观察,学生掌握了浮力的基本原理,同时,了解了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很好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板书设计】水的浮力【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2.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更多的提示和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索。

3.在课程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水的浮力教案

水的浮力教案

水的浮力教案教案标题:水的浮力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理解水的浮力是导致物体在水中浮起的原因。

2. 让学生能够利用实验和观察来探索水的浮力的概念。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浮力对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影响。

2. 实验方法和数据记录。

3. 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木块、硬币、橡皮球)、容器、水、浮力测量装置(如弹簧秤或天平)。

2. 实验工具:计时器、浮力测量装置、记录表格和笔。

3. 教师准备:熟悉浮力的概念和相关实验操作步骤,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对水的浮力的思考。

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有关浮力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物体在水中浮起的原因。

2.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浮力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探究活动:1. 将学生分组,并分配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材质的物品,利用给定的材料和工具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不同物品在水中的浮力。

2. 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步骤,包括记录所需材料、实验方法、数据记录和观察结果。

3.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4. 小组间进行结果分享和讨论,学生可以比较不同物品的浮力大小,并解释浮力与物品材质的关系。

总结和扩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帮助他们发现水的浮力对物体浮沉的影响,并指导学生回答浮力相关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水的浮力原理设计一种容器,使特定物品能够浮在水中。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浮力的影响,如物体形状、密度等。

2.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水的浮力的相关知识,并撰写一篇关于浮力原理应用的研究报告。

3. 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水的浮力模拟实验,进一步加深对浮力原理的理解。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与组员的合作程度等。

2. 查看学生记录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评估他们是否能正确使用实验方法和记录数据。

水的浮力幼儿园教案

水的浮力幼儿园教案

水的浮力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水》,详细内容为《水的浮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浮力的基本概念,理解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理。

重点:让幼儿掌握浮力的概念,观察和描述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碗、水、物体等)、图片、视频、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浮沉实验,让幼儿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浮力的概念(5分钟)结合实验现象,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浮力的概念。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一个物体,让幼儿预测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让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和描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6. 创意表达(5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浮力现象。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浮力的概念和物体浮沉的原理,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探索。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物体浮沉原理3. 实验结果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物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记录下来。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讨论,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有些会沉下去?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探索浮力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浮力概念的掌握和物体浮沉原理的理解。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尤其是物体浮沉原理的讲解。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的浮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的浮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的浮力》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水的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2.培养幼儿的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让幼儿通过实验和游戏,体验水的浮力并感受到水的神奇之处。

二、教学内容
1.水的浮力概念。

2.水的浮力原理。

3.通过实验感受水的浮力。

三、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制作飞机的图片,问孩子们飞机飞起来是如何起
飞的?
2.讲授(1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什么是水的浮力,讲解一下水的浮力的概念和
原理。

3.实验(20分钟)
将一张纸片放入水中,孩子们发现纸片会漂浮在水面上。

然后,老师将些石头或金属物品放入水中,孩子们发现它们会沉入水底。

老师还可以准备一个有孔的玻璃盘,在玻璃盘上放入一些小物品,
然后加水,让孩子们观察一下发生了什么。

4.游戏(15分钟)
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都有一只塑料玩具小人,然后每组分
发一些不同重量大小的小石子,让他们一起玩玩具小人漂浮在水中
的游戏。

5.总结(10分钟)
对于小组比较成功的小朋友,让他们分享一些他们发现并解决
问题的经验。

四、反思
本次水的浮力的教学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和实验加游戏的方式,
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体验到水的浮力。

但是,当小组的童鞋们在玩
游戏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时,部分幼儿并没有积极地动手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依赖老师的帮助。

因此,需要提醒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
要大胆尝试思考并积极地探索解决方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的浮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的浮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水的浮力》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浮力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水的浮力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水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密度的关系。

2. 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塑料球、泡沫块、木块、金属块、玻璃瓶、水、测量工具等。

2. 教学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幼儿知道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手操作,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4. 讨论:让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的关系。

5. 总结: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幼儿理解水的浮力现象,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的关系。

6. 延伸活动: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浮力实验,进一步探索浮力的奥秘。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评价幼儿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能力。

3. 搜集幼儿在讨论中的发言,了解他们对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密度关系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浮力实验,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浮力的奥秘。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的相关展区,加深他们对浮力的认识。

3. 开展浮力主题的科学活动,如制作浮力小船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程度,是否存在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2. 分析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程度,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3. 考虑如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九、教学反馈:1.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听取家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浮力知识的学习情况。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以及浮力计算。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第三节《浮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浮力实验器材,包括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 实践探索:(1)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物体浮沉现象。

3.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2)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讲解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一个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艇、热气球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5篇)科学《浮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对物体的沉浮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证明在水中浮着的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实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课前准备:盆、泡沫、木块、石块、小皮球、橡皮、钩码、弹簧秤、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多媒体出示:皮球掉进树洞里(图)师:一天,几个小朋友在大树下玩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掉进一个树洞里。

洞又深口又小,小朋友们的手臂根本够不到皮球。

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2、学生汇报交流。

(生可能会说出往树洞里倒水,皮球会浮起来)3、设疑:皮球为什么会浮起来呢?它和什么有关?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浮力,是不是所有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学习浮力有什么用……)今天,我们不可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浮力。

二、实验活动(一)实验1:1、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胆猜想,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并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注意:只猜想,不动手实验!实验一记录单学生汇报。

2、学生猜想并填写记录单。

(教师巡视)3、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

刚才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学生可能会说出,做个实验:把它们都放到水里,就知道了。

)4、学生实验并填写,老师巡视,学生汇报,师相应板书。

(二)实验2:1、质疑:为什么这些物体都会浮在水面上呢?(学生可能会说出:受到了水的浮力。

)师:那水的浮力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知一下。

2、出示实验要求:把泡沫等上浮地物体放在水上,用手向下按,仔细体会手的感觉,并进行小组内交流,填写实验记录单。

水的浮力大班科学教案

水的浮力大班科学教案

水的浮力大班科学教案水的浮力是物体能够在水中上浮的力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水的浮力的原理,并进行实验观察,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一、浮力的原理浮力是由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压力。

当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液体会对其表面施加压力,由于液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这个压力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并且方向是向上的。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同时也会施加一个与物体重力相等、方向相反的向下压力。

当物体的重力和向下压力相等时,物体在液体中平衡,悬浮在液体中,即产生了浮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浮力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和步骤材料:一只空塑料瓶、一些小石子(或沙子)、一盆水。

1. 将瓶子充分清洗干净,确保内部没有残留物。

2. 将瓶子放入盆中,注意不要将瓶子完全浸入水中,留一部分露出水面。

3. 将小石子或沙子逐渐加入瓶子中,观察瓶子在水中的浮力变化。

4. 当瓶子中的重力与浮力相等时,瓶子将在水面上停止下沉,保持平衡。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 当瓶子内没有放入石子或沙子时,瓶子能够完全浸入水中,没有产生浮力。

2. 随着瓶子中放入的石子或沙子增多,瓶子在水中的一部分开始浮起,直至整个瓶子停止下沉。

3. 当瓶子内放入的石子或沙子超过一定数量时,瓶子会下沉,无法达到平衡状态。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物体在液体中产生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浮力越大。

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浸入深度与浮力的大小成正比,浸入深度越大,浮力越大。

3. 物体在液体中平衡时,浮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具有相同大小的反向力。

四、实际应用浮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例如:1. 船只能浮在水面上,正是因为船体比水所受浮力大,才使船能够在水中漂浮。

2. 游泳时,我们通过掌握浮力的原理,能够在水中保持浮起的状态,减轻身体的负荷。

3. 浮力还被应用于气球、潜水服等器材的设计中,使其能够在空气或水中浮起或停止下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里的浮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里的浮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里的浮力一、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特性,理解水的浮力概念。

2.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锻炼幼儿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水的浮力概念。

2.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三、教学难点1.理解水的浮力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白纸、铅笔、玻璃杯、纸片、塑料球、玩具动物、吸管等。

2.准备讲解PPT。

五、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老师向学生展示一杯装满水的玻璃杯,并放入一张纸片,观察纸片会发生什么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幼儿思考:水对物体的作用。

2.学习活动(1)言传身教通过讲解PPT的方式,向幼儿介绍水的浮力概念,引导幼儿理解水的特性,并通过图片展示、实例分析等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浮力概念。

(2)示范操作老师示范在玻璃杯中放入玩具动物,观察其浮沉情况,然后引导幼儿用纸片、塑料球、吸管等材料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3)讨论和总结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幼儿理解水的浮力作用,并进行总结。

3.拓展活动(1)游戏互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游戏,让幼儿模拟海洋环境,体验水的浮力,增强对浮力概念的认识。

(2)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用纸片、吸管等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制作简易漂浮物,巩固对水的浮力概念的理解。

6、总结和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初步了解了水的浮力概念,增强了对水的认识和理解。

在实验中,幼儿们表现出了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水的浮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以上是一堂针对幼儿园中班学生的科学教案,通过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水的浮力概念的初步认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锻炼幼儿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希望本教案对幼儿科学教育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2024年水的浮力幼儿园教案

2024年水的浮力幼儿园教案

2024年水的浮力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水的世界》第四章《水的浮力》。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幼儿了解浮力的存在;探索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了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是水对物体向上的力。

2. 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观察并描述沉浮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浮力板、石头、塑料瓶、木块等),教学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浮力板演示小船在水中漂浮的情景,引发幼儿兴趣。

2. 浮力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浮力的定义,结合实验现象讲解浮力。

3. 实验操作(10分钟)1)将石头、塑料瓶、木块等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沉浮现象。

2)让幼儿动手操作,探索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石头和木块为例,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

6.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5分钟)通过PPT展示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救生圈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物体的沉浮现象3. 浮力产生的原因4.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物体,判断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观察和思考,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浮力的应用,如制作小船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中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浮力概念的讲解和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

幼儿园科学水的浮力教案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幼儿园科学水的浮力教案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幼儿园科学水的浮力教案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1. 实验目的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浮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本次实验,旨在让幼儿通过观察水的浮力现象,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实验材料- 清洁透明的玻璃容器- 许多大小不一的小玩具(如小木块、塑料动物等)- 水3. 实验步骤步骤1: 将玻璃容器放在桌子上,注入适量的水。

步骤2: 让幼儿一个个尝试将小玩具放入水中,并观察其浮沉现象。

步骤3: 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下每一个小玩具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步骤4: 给幼儿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小玩具为何会在水中浮起或沉下去。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幼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结论1. 一些小玩具轻,放入水中会浮起来。

结论2. 一些小玩具重,放入水中会沉下去。

结论3. 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小玩具,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也不同。

5.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次实验,不仅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实验,理解了水的浮力现象,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这将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6.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培养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浮力实验正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通过这次实验,幼儿可以自主进行观察和记录,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让幼儿理解和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对水的浮力现象的理解。

在知识上,您可以通过搜索"幼儿园科学水的浮力教案的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来查找我撰写的更多相关内容。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培养孩子们探索、观察和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幼儿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培养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浮力实验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通过这次实验,幼儿可以自主进行观察和记录,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让幼儿理解和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对水的浮力现象的理解。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浮力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准备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人手一个鸡蛋、半杯温水、一根筷子、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

3、大记录纸一张。

4、死海的录像。

重点难点重点:有序进行实验。

难点: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教学过程一、猜测沉浮的物品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对于幼儿答案中提到的有现成的,教师进行实验。

二、实验猜测1、提问:如果把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2、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解读。

3、当场把鸡蛋放进水里验证:鸡蛋沉入水底。

三、幼儿进行实验1、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2、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把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盐、一组给予糖、一组给予味精,并告知幼儿。

四、揭示实验结果1、教师出示记录表,分别让不同实验的幼儿回答实验结果,并帮助幼儿进行记录。

2、教师进行实验:脸盆里装水加盐搅拌,鸡蛋浮起来3、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五、拓展活动:死海的秘密提问: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秘密”。

教学反思科学小实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只是我们现在碍于幼儿园班级人数多,材料不够、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这样的小实验不能很好的开展。

今天的活动,实验的材料也比较繁琐,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进行了分组实验的形式,给予不同小组不同的材料,汇总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让每种可能都得到了验证,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也能清楚的'得到实验的结果。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浮力概念,掌握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力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实验操作步骤。

2. 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浮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浮力现象,测量浮力大小。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讨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5. 总结规律:教师讲解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计算公式。

6. 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浮力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浮力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后习题及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和计算公式的掌握。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

3. 实验指导书和数据记录表。

八、安全注意: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远离实验台边缘,以防物品掉落。

2. 使用浮力计时,要正确操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浮力
教学设计理念以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为指导,将所学德尔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的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运用自己设计、谈论、思考、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正在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浮力》这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了解浮力的产生而展开的。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其中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能为后面学习物体的浮沉,浮力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而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学情分析从学生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从学习障碍上来看,一方面由于前概念会干扰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本节内容较为抽象,不便于理解,所以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习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说出浮力的概念和方向。

学生能说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能力与方法
学生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学生能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学生能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实验能意识到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

科学技术与社会
学生通过对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过程意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烧杯、脸盆、乒乓球、可乐瓶、量筒、溢水杯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教法设疑,引导
充分利用生活中例子和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

学法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浮力的实验,参加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活动意义
引入浮力本堂课以脑筋急转弯的形式引入新课。

将一兵乓
球放入塑料瓶中,让学生在不接触塑料瓶的情况
下把乒乓球拿出。

用一个趣味问题引入
一堂新课,能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并能增加学习兴
趣。

体验浮力观察乒乓球、可乐罐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将
乒乓球压入水中,有什么感觉?再把可乐罐慢慢
地压入水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液面
的变化。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
力,能浮力下一初步
定义,知道浮力的方
向,且为猜想出浮力
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
入液体后排开的液体
的多少有关做好铺垫
测量浮力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挂一个铝块,实验发现当铝
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引导学
生对铝块进行受力分析,总结出用弹簧测力计测
量浮力大小的方法:F浮=G-F拉
通过这环节让学生知
道在液体中下沉的物
体也会受到浮力并且
学会测量、计算浮力
的大小。

探究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老师让学生猜想浮
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能够回答出多种
因素。

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设计一
个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来验证其中的某一个猜
想,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由各个小组讨论之后,
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步骤,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之
下,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

这里是学
生能够想到的比较好的实验方案。

最后得出的结
论即为: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和浸入液体的密度
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
了多个因素对浮力大
小的影响,使学生真
正抓住阿基米德原理
的实质,以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同时通过
探究实验,不仅培养
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
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
上的一门学科。

随堂练习通过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在本堂课的学习成果,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小结课堂小结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布置作业考虑到个体差异,我分别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有利于所学知
识的巩固,而选做题
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
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
中去,从而体现从“科
学走向生活”和STS
的教学理念,同时也
为下节课做准备。

板书设计:
浮力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3.方向:竖直向上。

F浮= G-F拉
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或气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ρ液gV排液
3.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