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三校生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三校生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yàn)B. 轰轰烈烈(liè)C. 轻歌曼舞(màn)D. 轰轰烈烈(l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他的努力,使得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因此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D. 他的勤奋刻苦,使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如数家珍,让人印象深刻。

B. 她的文笔优美,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C. 他的计划太不切实际,简直是异想天开。

D.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他的为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B.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双方都有责任。

C. 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在音乐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诣。

D. 他的演讲虽然精彩,但有些地方显得有些夸大。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写作业。

B.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

C. 他的勤奋刻苦,使他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D. 他虽然成绩不好,但他一直很努力。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文章写得很精彩,深受读者喜爱。

B. 他的为人诚实守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C.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D.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发挥失常。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

B. 他的计划太不切实际,简直是异想天开。

C.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 他的为人正直善良,深受大家喜爱。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演讲虽然精彩,但有些地方显得有些夸大。

B. 他的计划太不切实际,简直是异想天开。

三校生高考试题及答案

三校生高考试题及答案

三校生高考试题及答案Part I:语文阅读理解A.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进行问题回答。

某公司决定举办一次职场体验活动,邀请学生参与。

参与学生需要在公司协助完成一项工作,并在工作结束后按照自己的体验撰写一份报告。

活动日程如下:日期:7月10日时间:上午9点-下午3点地点:某公司大楼要求:1. 学生需自备午餐。

2. 学生需在提供的办公设备上完成工作。

3. 学生需与公司员工合作完成任务。

问题:1. 参与学生需要上午几点到达公司?2. 学生应该在活动期间做些什么?3. 学生在工作结束后需要做什么?4. 活动地点在哪里?5. 学生需要自己带什么东西?答案:1. 上午9点。

2. 学生需要协助公司完成一项工作。

3. 学生需要撰写一份报告。

4. 活动地点在某公司大楼。

5. 学生需要自备午餐。

B.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某公司决定为员工举办一次团建活动,包括户外拓展和室内团队合作游戏。

活动日程如下:日期:8月15日时间:上午9点-下午5点地点:某公园和某会议室要求:1. 公司提供午餐。

2. 参与员工需穿运动装和运动鞋。

3. 参与员工需分成小组完成任务。

问题:1. 员工需要在什么时间到达活动地点?2. 该团建活动包括哪些活动项目?3. 活动地点包括哪些场所?4. 参与员工需要准备什么?5. 公司提供什么?A. 上午9点。

B. 室内团队合作。

C. 某公园和某会议室。

D. 运动装和运动鞋。

E. 午餐。

答案:1. A2. B3. C4. D5. EPart II:数学选择题1. 若a,b,c均为正整数,且a<b<c,则下列选项中一定满足条件的是:A. a+b=cB. 2a=bC. c-a=bD. a+2b=c答案:D2. 一件商品原价300元,现在打8折出售,打完折后的价格是多少元?A. 24元B. 80元C. 240元D. 360元答案:C3. 若x是一个负数,则下列选项中一定满足条件的是:A. x²>0B. x³>0C. x⁴>0D. x⁵>0答案:A填空题1. 若logab+c=loga+b,则c的值为________。

2023年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

2023年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

2023年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三校生培训学校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3分)明清两代,文人的聚合倾向十分显著,所谓作家往往都是某种配合体名义下的作家,而地域性文学社群丛生是一个尤其突出的文化现象。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地域社群作为明清诗文研究的主要维度之一,而把大量的作家及其创作放到地域社群的语境中去考察,由此形成对明清诗文发展的某种特殊机制的认识。

地域社群有别于一般平常意义上的社团流派,明清两代,以诗文创作为内容的文学社团流派其数甚多,台阁派、茶陵诗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神韵派、性灵派、格派遣、肌理派、桐城派等多为文学史论及。

这些社团流派大部分为“泛地性”,领袖人物地位较高,往往通过文学活动创造了主流话语,数量较为有限。

综观明清两代诗文创作群体,为数众多的是地域文学社群。

⑵与一般意义上的社团流派相比,地域文学社群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其成员往往限于一个区域或郡邑,活动多在地方基层;参与者身份不等,但在文学活动中一般以“自然文化人”出现;召集者多为一地之望重者,其中不乏一时文坛领袖;维系社群存在的除文化精神外,更多的是遵守社约举行的社集活动;人际之间往往同仁相得,相互标榜,竞文才风流,少异同纷争。

这样的文学社群分布很广,但以南方集聚较密,尤其江南最为集中。

除大型社团如南社、鸿笔文社等外,一般规模在数人到数十人不等,结社频度高,衍生性强,名家参与,群从踊跃,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宏大壮丽的社会基层文学景观。

⑶有两点可以看出明清文人参与社群活动的热情,一是一人加入多个社团,一是一个社团世代延续。

前者以鄞县钱光绣最为典型,钱氏竟参加了六个地方的八个社团。

这种情况在社团活动极为活跃的江南区域绝不是个别现象。

其他区域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与明代公安派袁氏兄弟相关的社群就至少有阳春社、南平社、蒲桃社、金粟社等数个。

至于社团存续时间,虽然有崇祯十四年常熟钱方明招诸友于红豆山庄结临社,活动时间仅三天这样极端的例子,但如无锡碧山吟社跨越两个朝代、延续数代人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三校生高考试题语文

三校生高考试题语文

三校生高考试题语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1. 请解释文中“学而时习之”的含义。

(2分)2. “有朋自远方来”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友观念?(2分)3. “人不知而不愠”反映了孔子的什么品质?(2分)4. 请翻译“不亦君子乎”这句话。

(2分)5. 从这段文言文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2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春天的信使》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

花儿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传递着春天的喜讯。

6. 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7. 文章中“万物复苏”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景象?(4分)8.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9. 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4分)10. 你认为春天的信使是谁?为什么?(4分)三、作文(本题共5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作文评分标准:1. 内容健康,观点明确,20分。

2.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15分。

3. 结构完整,逻辑清晰,15分。

4. 有创意,有深度,10分。

5. 字迹工整,无错别字,5分。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C
2.D
3.B
4.C
5.C
6.A
7.B
8.D
二、诗歌阅读(9分,每小题3分)
9.D10.B11.D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12.B13.C14.A15.D
四、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6.①迢迢牵牛星②奔流到海不复回③浪遏飞舟
④映阶碧草自春色⑤杨柳依依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17.①赏玩: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

(2分)
②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分)
18.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分)
19.不偏离。

写江南之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赏玩不到十足的特点来反衬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4分)
20.一椽破屋、碧绿天色、驯鸽飞声、丝漏日光、牵牛花色、细长秋草、槐树落蕊、扫帚丝纹。

(共5分。

6—8个5分,5个4分,4个3分,3个2分,2个1分,1个0分)
21.第①段:读书加惠于人们的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2分)
第②段: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2分)
22.第①段:事实论据(2分)第②段: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2分)
23.引用论证方法(或引证法或理论论证法)。

使观点(读书使人向善、避恶)更全面、鲜明、深刻;使论证更具科学性、权威性。

24.语文综合实践(略)。

25.作文(略)。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

完整word版)云南三校生高考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与政治合卷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语文建议90分钟完成;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纸、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戳穿(chuó)瞻仰(zhān)湍急(tuán)麦秸(jīe)B.矩形(jǔ)骄傲(jiāo)供应(gōng)肮脏(zāng)C.呕吐(ǒu)萎靡(mì)允许(yǔn)造诣(zhì)D.浸渍(qìn)信笺(jiān)星宿(sù)薄饼(b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迫不急待走头无路责无旁贷惆怅B.情不自尽朝三暮四漠不关心质疑C.昂首阔步别出心裁世外桃源留恋D.披星带月义不容辞一枕黄粱陷井3.下列使用标点符号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B.“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___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C.我从小就喜欢文学,读过大量的散文,小说和诗歌。

D.“三校生”都必须研究《语文》《数学》等课程。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一点也不学校的纪律。

②但有敢于实践的决心还不够,还必须有的科学态度。

③人们群众有运用民主的。

A.遵守严谨权利B.尊敬严肃权力C.尊重严格权力D.敬重严密权利5.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B.聚精会神地读书,哪怕只读一遍也会有较深的印象。

C.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D.听说___被修饰一新,就引起京都人们的怨声载道。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短促的休息之后,会议继续进行。

2023年江西省“三校生”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2023年江西省“三校生”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2023 年江西省“三校生”对口高考语文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 45 分〕本卷共 15 小题,每题3 分,共 45 分。

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 分,每题 3 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狭隘.〔ài〕凋.〔diāo〕谢伺.〔cì〕候含情脉脉.〔mî〕B.绚.〔xuàn〕烂泯.〔mǐn〕灭弥.〔mí〕补梦寐.〔mâi〕以求C.袅娜.〔nuï〕雅舍.〔shâ〕胡同.〔tïng〕引吭.〔háng〕高歌D.凄怆.〔chuàng〕玷.〔diàn〕辱参差.〔cī〕弦.〔xián〕外之音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书藉敲诈点缀清重缓急B.紫藤渺茫烦躁恍然大悟C.鸳鸯平旷风骚淅淅沥沥D.皎洁废墟渺小姿势翩然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我上面说它平寻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颇为不寻常的。

②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浓烈。

③假设说地点,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

A.确实包含荒凉B.确实饱含凄凉C.其实饱含荒凉D.其实包含凄凉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清静静静的。

B.大型海藻不管怎样令人注目,在海洋植物界都是微.不.足.道.的。

C.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

D.大家认为王刚同学的发言确实是抛.砖.引.玉.,具有独到的见解。

5、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邮电部门做出了不用标准信封和不按标准书写就不予投递。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C.看到交警同志在风雪中坚持指挥着过往车辆,使我很受教育。

D.人的骨骼既结实又轻松,仅占体重至少 18%以上。

三校生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

三校生语文高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毒辣(dú là)遗臭万年(yí chòu wàn nián)B. 装腔作势(zhuāng qiāng zuò shì)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C.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老马识途(lǎo mǎ shí tú)D. 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多种课外活动。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体育运动。

C. 这种新型材料具有轻便、耐用、防水等特点。

D. 她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状态非常好。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B. “你的观点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深思。

”C. “这道题太简单了,我很快就做出来了。

”D. “你的发言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喜欢什么?电影、音乐还是旅游?”B. “他长得 tall,瘦高个儿,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

”C. “这篇文章中有许多错别字,需要仔细校对。

”D.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和科学方面的书籍。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动听。

”B. “他努力的样子,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

”C. “她微笑着,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D.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 倾国倾城(qīng)草长莺飞(yīng)B. 惊涛骇浪(hài)震耳欲聋(zhèn)C. 漫不经心(màn)翻箱倒柜(dǎo)D. 一蹴而就(cù)风驰电掣(chè)7.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稀疏(xī shū)精神焕发(huàn)B. 酝酿(yùn niàng)恣意妄为(zì)C. 奋不顾身(fèn)欣喜若狂(xīn)D. 轰轰烈烈(hōng)疲于奔命(bēn)8.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成绩优异,堪称全班之冠。

三校生单独招生语文卷(答案) (3)

三校生单独招生语文卷(答案) (3)

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子夏向孔子问孝,孔子说(),即侍奉父母时永远保持脸色和悦是很困难的,因此这也是最重要的。

A.“恭敬”B.“勤勉”C.“色难”D.“克己”2.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包扎所(zhā)悄无言(qiǎo)魂悸(jì)商贾(gǔ)B.佛狸祠(bì)殷岩泉(yīn)幽咽(yè)管弦(xián)C.蛤蟆陵(há)湓浦口(pǔ)间关(jiàn)守拙(zhuō)D.荫后檐(yīn)谢公屐(jī)霓裳(shāng)吐哺(bǔ)3.下面关于“桃李”“巾帼”“须眉”“伉俪”“布衣”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男子、夫妻、百姓、学生、妇女B.妇女、男子、夫妻、百姓、学生C.学生、妇女、男子、夫妻、百姓D.夫妻、百姓、学生、妇女、男子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B、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C、作家见闻的真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张岱《跋寓山注二则》),自有一种淳朴之美。

D、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我的父亲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

三校生单独招生语文卷(答案) (4)

三校生单独招生语文卷(答案) (4)

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16-20题为多选题,共6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厢庑(wú)砯(pīng)崖庠(yáng)序传道授业环佩空归B.笑靥(yè)歆(xīn)享孝悌(tì)弯弓报怨银瓶乍破C.吮(yǔn)血霓裳(shǎng)槁暴(pù)鸡豚狗彘转轴拔弦D.幽咽(yàn)宵柝(tuò)劲(jìn)弩数罟污池猿猱欲度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倡导并实践诗歌的“三美”理论,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C.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D.巴金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创作的小说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是参宿的分野,秦是井宿的分野,由秦人蜀,故称“扪参历井”。

B.古代许多文章中,“河”专指黄河。

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后来“九州”这—名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D.古代“关中”所指范围不一,不过习惯上将山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如《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其中的“关中”都指这一地区。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

三校生高考试卷_语文(3篇)

三校生高考试卷_语文(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赏心悦目脱颖而出B. 蹉跎岁月蹉跎岁月C. 恍若隔世恍若隔世D. 脱缰之马脱缰之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使他受到了大家的赞誉。

B.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加大教学力度。

D. 她虽然工作繁忙,但仍然抽出时间照顾年迈的父母。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丰富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美不胜收。

B. 他们的友谊如同长城,坚不可摧。

C. 她的微笑如春风拂面,让人心情愉悦。

D.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那条小河,如同一条蜿蜒的银带,穿过田野。

B. 他们的笑声,如同春天的百灵鸟,清脆悦耳。

C. 他的智慧,如同大海,深邃而宽广。

D. 她的眼神,如同鹰隼,锐利而坚定。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补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B. ()是科学发展的基石,它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智慧。

C. ()是社会的纽带,它将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D. ()是文化的瑰宝,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6.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功成名就。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力挽狂澜,扭转了局势。

C.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如同夜莺。

D.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堪称楷模。

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微笑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情愉悦。

B.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值得一读。

C. 他们的友谊如同长城,坚不可摧。

D. 他的智慧如同大海,深邃而宽广。

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美不胜收。

B. 他的言辞犀利,一针见血,让人难以反驳。

上海市应届三校生高中高考语文卷试卷试题分析.docx

上海市应届三校生高中高考语文卷试卷试题分析.docx

2020 年上海市应届“三校生”高考语文卷试题分析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①细菌无处不在 , 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也充满了细菌 . 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 , 但是由于吃而出现的问题, 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都充满了细菌. 人们喜欢的走地鸡、野味、农家肥种的菜、野生的鱼虾等等, 携带的细菌比大规模种植养殖的更难控制 . 通常的洗涤 , 只能去掉一部分 , 但是对大多数细菌来说 , “星星之火 , 可以燎原” , 在适当的条件下 , 用“春风吹又生”来形容, 都显得过于保守 . 细菌的繁殖速度 , 是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那样的几何速度 . 在适当的生长条件下 , 有的细菌半个小时就会增加一倍. 换句话说 , 一个细菌在这样的条件下,24 小时之后 , 就可以给全国人民每人分上二十几万个 . ③谈到食品安全 , 人们都着眼于化肥、农药、转基因、防腐剂之类的因素, 且不说这些是否真的有害, 即使有 , 也远比细菌要好监控 . 对食物保存中的安全来说, 细菌远远比这些因素要难以控制 , 而且更容易产生危害 .④食物中细菌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用了农药的蔬菜 , 农药分解或者洗去了就很难再有 . 但是其中的细菌 , 当天可能还少 , 放两天却可能变得很多 . 此外 , 细菌的存在更多地取决于环境 . 细菌在卫生洁净的环境中较少 , 在大规模科学种植养殖的食物原料中也较少 . 经过高温处理的熟食中的细菌比原料中少 , 大概每个人都能想到 . 就保存条件来说 , 低温不利于细菌生长 , 所以大家才会把食物放在冰箱中 . 但是 , 哪怕是- 20℃的冷冻室 , 也不能杀死细菌 , 只是让它们消停一下 . 一旦给点温暖 , 它们照样又灿烂起来 . 一些细菌在 4℃的冷藏室内照样生长,所以 , 冰箱也只能暂时保存食物 . ⑤到目前为止 , 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 . 一般来说 , 在 121℃下加热 15 分钟以上 , 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 , 剩下的也就成不了气候了 . 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 , 就没法吃了 . 通常的食品加工 , 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 , 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 比如说牛奶 , 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 72℃左右 , 经过 15 秒的处理 , 细菌量会被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 , 虽然还有不少 , 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 , 也不会多到对人有害的地步 . 如果是超高温灭菌 , 则把牛奶加热到135℃以上 ,1 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 , 即使放在常温下 , 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 . 当然 , 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 . 如果对着嘴喝一口 , 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干了 , 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加快 .⑥对于个人来说 , 要确保食品安全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 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 经常清洁 , 并且保持通风干燥 , 有助于减少细菌的存在 . 家里的食物 , 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 , 也尽量吃多少做多少 . 囤积大量原料 , 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 , 都会为细菌提供广阔的天地 . 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 , 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 , 再买回家保存 , 简直就是在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1.第②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说明 :(1);(2).【参考答案】( 1)细菌繁殖的速度快( 2)细菌增加的数量多【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掌握主要的说明方法【试题分析】阅读时尤其要关注这一段中“细菌的繁殖速度, 是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那样的几何速度”和“24 小时之后, 就可以给全国人民每人分上二十几万个”的句子, 前者是说明细菌繁殖的速度快 , 后者是说明细菌增加的数量多 .2.“灿烂”一词的原意是光彩鲜明耀眼, 它在第④段中的意思是指.【参考答案】细菌的生命力顽强【量目】代文能力 / 能合一定的言境 , 理解的作用【分析】依照境 , “ ”在文中是指上文一旦点温暖 , 菌在适度的冷藏室内照生 , 所以 , “ ”在文中的意思是指菌的生命力 .3.第④段中 , “食物中菌的存在是一个的程” , 是指菌会随着和的化而展化 .【参考答案】境【量目】代文能力 / 理解文章内容 / 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关【分析】依照文意 , 一段“食物中菌的存在⋯⋯菌的存在更多地取决于境” , 可分两个次 , “此外”之前是食物中菌繁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的短 , “此外”之后是食物中菌繁殖存在的境 , 所以答案是“ ”和“ 境”.4.下列法符合文意的一是()a.化肥、、基因、防腐等会影响食品安全, 目前已有定.b.从菌生存的境看, 大模科学种植养殖的食材中菌比多.c.到目前止 , 低温冷藏和高温加仍然是死菌的最有效手段.d.即使保存方法得当 , 大部分特价食品仍不能避免菌的大量繁殖.【参考答案】 d【量目】代文能力 / 理解文章内容 / 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试题分析】文本中说“且不说这些是否真的有害” , 所以 a 项错在“目前已有定论” .b 项的错于在于“养殖的食材中细菌比较多”, 与原文中细菌“在大规模科学种植养殖的食物原料中也较少”的表述不符 .c 项错误在“低温冷藏”, 文中仅仅说“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 .d 项是正确的 , 理由是“大部分特价食品仍不能避免细菌的大量繁殖”与第⑥段中“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 , 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 , 再买回家保存 ,简直就是在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表达的内容相吻合 .5.在制作、食用蔬菜色拉时 , 如果要减少细菌孳生 , 根据文意 , 除了确保厨房、冰箱清洁之外 , 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参考答案】要点 : 选用新鲜蔬菜应该尽快食用【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把握文章的中心 ,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章的中心【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运用文本传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 , 看似开放却不开放的思考题 , 答题的关键是把握文章的中心并能准确表达 . 依照第⑥段的文意 , 一是“家里的食物 , 尽量减少存货”;二是“做饭做菜 , 也尽量吃多少做多少” , 所以 , 回答的答案要点是“选用新鲜蔬菜”“应该尽快食用” . (二)阅读马屁股与现代化①题目并非“风马牛” , 马屁股与现代化大有“相及”之关系. 你知道铁路两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最早是从哪里来的吗?据科学家考证 , 是由马屁股产生而来的 .②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铁路轨距都是 1.435 米(4 英尺又8.5 英寸) , 这个国际标准来源于最早发明火车和修建铁路的英国 . 一向以严谨甚至古板而著称的英国人 , 为什么采用了这个“拖泥带水”的怪怪数字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造电车的人设计的 , 他把电车轨道的距离标准“照搬照套”于火车轨道 . 那么 , 电车轨道为什么采用这个怪怪数字呢?原来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马车匠 , 他把马车两轮的距离标准“活学活用”于电车轨道 . 那么 , 马车轮距为什么采用这个怪怪数字呢?原来那时候英国的老路上留下的马车辙迹宽度是4 英尺又 8.5 英寸 , 如果新造马车的轮距不“重蹈覆辙”, 就无法在老路上顺利前进 . 而这个辙迹宽度又是古罗马人留下的“名胜古迹” . 因为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而铺设的,而罗马军队的战车轮距正是 4 英尺又 8.5 英寸 . 那么 , 罗马人为什么采用这个怪怪的数字作为战车的轮距呢?原因很简单 , 其实就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 . 他们以两匹马的屁股的宽度为战车的轮距,大约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知 , 因为马与车在结构上保持高度一致 ,就可以使马车协调平衡地顺利行驶 . 于是 , 马屁股就成了现代化铁路的“母本” , 而且相沿成习被当作“国际惯例”.③英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和平共处”的典型. 在他们的国土上 ,有现代化的火车在野外漫长的铁路上奔驰, 有最原始的马车在通往首相府的唐宁街上缓行 . 英国人与马有不解之缘 , 女王的马队简直是世界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也许是因为马为大英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英国人把马当作国宝一样钟爱不已.④我们中国人对马也是有感情的 , 具有“中国特色”的画马就是一个重要表现 . 著名画家徐悲鸿堪称画马高手 . 在这个传统悠久的艺术上 , 外国人常常“望马兴叹” , 可我们有些人妄自 f ěi薄, 认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已经“日薄西山” , 只有西方的“前卫艺术”才能“救中国” . 前不久记者采访以画马为“看家本领”的著名画家刘旦宅 , 他就如何对待传统艺术发表看法说 : “凡是称得上传统的 , 都是有生命力的 , 有其存在的理由 . 现在把传统和创新对立起来是不对的 . 传统的东西虽然源远流长 , 但不是遥远的过去 , 现在新的、好的 , 将来也就成为传统 , 就像现在的齐白石、黄宾虹 , 大家都在学他们 , 将来也就成为传统了 . ”传统并不是几千年几百年不变的 , 而是不断有新的融入 , 逐步积累起来的 . 有些人一听说创新, 就否认传统, 就像《阿q 正传》中的赵秀才那样, 一听到“革命”就以为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 , 似乎传统的东西不完全丢掉 , 就不能轻装上阵进入现代化 .⑤从马屁股的故事中 , 我们应该有所启示 . 当我们乘坐现代化的火车奔向未来之时 , 切不可忘记我们屁股下面的轨道是与马屁股有关的 .6.根据下面的汉语拼音写出汉字妄自 f ěi薄【参考答案】菲【量目】代文能力 / 能根据《拼音方案》常用字注音【分析】菲薄 : 小看 ,. 分看自己 . 形容自卑 .7.准路距的确定, 了如下程 : 两匹屁股的度→→ 迹度→ 距→→ 准路距.【参考答案】的距道的准距离【量目】代文能力/ 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第②段准路距确定的程的叙述 , 采用了由“目前”(准路距)追溯到“原来”(两匹屁股的度)的明序 , 而干准路距确定的程是按“原来”到“目前”的序行排列并填充相关的程 . 由此 , 答序根据文本倒推 .8.根据文意 , 在下列方框中填入恰当的关在他的国土上 , 有代化的火在野外漫的路上奔 , 有最原始的在通往首相府的唐宁街上行 .【参考答案】既⋯⋯又⋯⋯(既⋯⋯⋯⋯;既⋯⋯也⋯⋯;又⋯⋯又⋯⋯)【量目】代文能力/ 掌握关【分析】文本第③段首句“英国是一个与代“和平共”的典型”表并列 , 所以里的关是表并列的关.9.下列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a.作者在开巧妙点 , 并用的方式出 , 引者趣 .b.第④段将“中国特色”的画与西方“前”作比 , 明了点 .c.赵秀才认为“革命”就是丢掉传统 , 这是作者从反面举例进行论证 .d.文章深入浅出 , 以小见大 , 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 思路清晰 , 材料充实 .【正确选项】 b【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分析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 / 掌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 掌握论证结构(并列)【试题分析】从内容理解分析 ,b 项误将“中国特色”的画马与西方“前卫艺术”作对比(无法比较) , 对照原文 , 应该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与“西方的前卫艺术”作对比 , 显然 b 项对内容的理解是错误的 , 再验证 a、c、d 三项 , 对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 .10.文末说 : “我们应该有所启示 . ”这个“启示”是什么?请举一例(不能用文中的例子)加以阐明 .【参考答案】启示 : 传统与现代应该融合;例子恰当;分析【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能根据阅读材料作适当的拓展【试题分析】从全文分析, 文本可分为四个层次 : 第一层次是第①段,提出问题 , 引发下文;第二层次是第②段 , 以马屁股的宽度作标准铁路轨距为例 , 阐述了马屁股成为现代化铁路“母本”的经过;第三层次是第③段 , 承上启下;第四层次是第④、⑤两段 , 转向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的议论 , 并给读者有所启示 . 所以启示的内容应该是“传统与现代应该融合” . 答题时列举的例子要恰当 , 要体现传统的现代融合 , 例如中式快餐、改良型旗袍、中国馆内《清明上河图》、青春版《牡丹亭》等 , 关键在于对所举的例子要阐明它是如何做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 .(三)阅读①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 , 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 , 好帮助母亲 .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 , 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 . 可是 , 我也愿意升学 .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 , 饭食 , 书籍 , 宿处 , 都由学校供给 . 只有这样 , 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 . 入学 , 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 , 把这巨款筹到 , 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 她不辞劳苦 , 只要儿子有出息 . 当我由师范毕业 , 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 , 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 . 我只说了句 : “以后 , 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 我入学以后 , 三姐结了婚. 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 , 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 , 她应当偏爱三姐 ,因为自父亲死后 , 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 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 , 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 . 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 , 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 , 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 , 天气很暖 .大家都怕她晕过去 . 可是 , 她挣扎着 , 咬着嘴唇 , 手扶着门框 , 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 不久 , 姑母死了 , 三姐已出嫁 , 哥哥不在家 , 我又住学校 , 家中只剩母亲自己 . 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 , 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 , 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 , 不许过旧年 . 除夕 , 我请了两小时的假 . 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 母亲笑了 .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 , 她愣住了 . 半天 , 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 到我该走的时候 , 她递给我一些花生 , “去吧 , 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 , 我却什么也没看见 , 泪遮迷了我的眼 . 今天 , 泪又遮住了我的眼 , 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 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 , 她已入土了!②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 , 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 . 我廿三岁 , 母亲要我结了婚 , 我不要 . 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 , 老母含泪点了头 . 我爱母亲 , 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 . 时代使我成为逆子 . 廿七岁 , 我上了英国 . 为了自己 , 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 . 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 , 我还远在异域 . 那天 , 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 , 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 , 很早的便睡下 . 她想念她的幼子 , 而不便说出来 .③七七抗战后 , 我由济南逃出来 . 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 , 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到西南来 . 母亲怎样想念我 , 我可以想象得到 , 可是我不能回去 . 每逢接到家信 , 我总不敢马上拆看 , 我怕,怕, 怕, 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 人, 即使活到八九十岁 , 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 , 虽然还有色有香 , 却失去了根 . 有母亲的人 , 心里是安定的 . 我怕 , 怕, 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 , 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④去年一年 , 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 我疑虑 , 害怕.我想象得到 , 没有不幸 , 家中念我流亡孤苦 , 或不忍相告 . 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 , 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 , 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 . 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 , 使我不再疑虑 . 十二月二十六日 , 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 , 我接到家信 . 我不敢拆读 . 就寝前 , 我拆开信 , 母亲已去世一年了!⑤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 我之能长大成人 , 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 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 , 是母亲感化的 . 我的性格、习惯 , 是母亲传给的 .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 , 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 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11.本文作者是老舍 , 他创作的小说有等 .【试题分析】答题的关键是看清试题的限定 , 要求写出的是老舍创作的小说 , 短篇、长篇都可以 , 不能写其他体裁的作品 .12.对第①段画线句中破折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表示语气中断b.提示语意转折c.引出补充说明d.强调话题转换【参考答案】 c【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掌握破折号的用法 , 理解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试题分析】四个选择项都是破折号的作用 , 对照语境 , 只有 c 项正确 , 破折号后“制服 , 饭食 , 书籍 , 宿处 , 都由学校供给”既补充说明了“师范学校”提供的物质条件 , 又照应了前文提及的“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13.第①段写“母亲笑了 .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 , 她愣住了” , 表现了母亲从到的心理变化 .【参考答案】高兴(快乐)意外(失望)【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人物描写的作用【试题分析】文中“母亲笑了 .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 , 她愣住了”是人物的肖像描写 , “笑”照应前文除夕之夜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内心的喜悦;“愣”表现了“母亲”“听说我还须回校”时的意外、惊讶和失落的心情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多次写到母亲含泪的神情 , 都表现了她坚强而善解人意的性格 .b.作者写三姐是为了表现母亲对子女的理解 , 衬托“我”对母亲的热爱 .c.文中写自己接到家信后不敢拆读 , 反映了“我”忐忑不安的矛盾心情 .d.文章以母亲的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 , 感情真挚深沉 , 语言质朴清丽 .【参考答案】 c【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能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人物描写的作用 / 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鉴赏评价能力【试题分析】全文有 3 处写到“母亲”含泪的神情 , 主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而强忍住自己内心的悲伤 , 与选项中“都表现了她““善解人意的性格”不符 , 所以 a 项的理解和分析是错误的 .b 项错在“衬托‘我’对母亲的热爱” .c 项的理解与原文内容吻合 , 是正确项 . 这篇小说主要以“我”的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 , 来表达母爱的伟大 , 所以 d 项的分析也是错误的 .15.文章最后写道 : “唉!还说什么呢?”请简析作者此刻的情感.【参考答案】要点 : 哀痛负疚(追悔)【测量目标】现代文阅读能力 / 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鉴赏评价能力【试题分析】试题要求学生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作简要分析 . 文末以“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是对母亲用血汗“灌养”“我”一生的感慨 , 又是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 更是“我”对“母亲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 , 临死还吃的是粗粮”的负疚、追悔与哀痛 .二、文言文阅读(一)默写16.君子生非异也 ,. (荀况《荀子劝学》)17.茕茕孑立 ,. (李密《陈情表》)18., 古来万事东流水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9., 小弦切切如私语 . (白居易《琵琶行》)20.,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1.盛衰之理 , 虽曰天命 ,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22.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参考答案】 16.善假于物也 17.形影相吊 18.世间行乐亦如此 19.大弦嘈嘈如急雨 20.多情自古伤离别 21.岂非人事哉22.化作春泥更护花【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默写规定的默写篇目或段落(二)阅读沛公军霸上 , 未得与项羽相见 .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 使子婴为相 , 珍宝尽有之 . ”项羽大怒曰 : “旦日飨士卒 , 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 , 项羽兵四十万 , 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 , 在霸上 . 范增羽曰 : “沛公居山 , 于 , 好美 . 今入关 , 物无所取 , 女无所幸 , 此其志不在小 . 吾令人望其气 , 皆虎 , 成五采 , 此天子气也 . 急勿失!”23.解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旦日士卒()(2)范增羽曰()【参考答案】( 1)犒( 2)【量目】文言文能力/ 掌握常文言的意【分析】第( 2)中的“ ” shuí, 作, 解“ 、”.【答分析】第( 1)的答失主要是考生能基本理解意, 但性判断有 , 致答成“食品”、“酒肉”、“食物”、“酒菜”等;一些考生的基本未掌握 , 如答“率”、“聚集”、“召集”、“派”、“指”、“鼓励”、“ ”等;有些考生理解完全 , 乱答一气 , 如答“ ”、“ ” . 第( 2)将“ ”理解通假 , 如答“同‘悦’ , 开心”、“通‘悦’ , 高”;有些考生根据后面的“曰”字而判 : 如答“ ”、“ ⋯⋯ ”、“告”、“告”等 .24.下列加点字与“沛公霸上”的“ ”字用法相同的一是()a.沛公欲王关中b.使子相c.沛公居山d.吾令人望其气【参考答案】 a【量目】文言文能力/ 和理解文言象【分析】干中的“ ”是名作用 , 解“称王”.用法相同的一是 a 中的“王” , 也是名作 , 解“称王” .b 中的“ ”是 , 作“担任”解 .c 中的“居”同是, 解“停留” .d的“望”也是,解“看、察”.所以 , 正确答案是 a .25.用代翻下面的句子急勿失【参考答案】赶快去攻, 不要失去机【量目】文言文能力/ 能用代翻文言句子【分析】此句翻的重点一是“急” , 在句中解“赶” , 二要出“失”的“ 机”.26.作者善于刻画人物 , 文段中展了范增理事的特点.【参考答案】察致, 考深(深)【量目】文言文能力/ 能理解文意 , 并能分析文章的内容【分析】从范增羽的一段中可以看出 , 范增的察全面 , 先“其志不在小” , 再“令人望其气⋯⋯此天子气也” , 表了范增的深的性格特点 .部分考生能作象描述 , 不能提, 如“透象看本”、“看人看得很清楚”、“ 事情分析得非常合理”、“根据人的弱点来行分析”等 .(三)王勃著《滕王序》 , 年十四 . 都督公不之信 , 勃在座 , 而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之 , 已宿构矣 . 及以笔巡客 , 勃不辞 . 公大怒 , 拂衣而起;令人伺其下笔 . 第一云 : “南昌故郡 , 洪都新府.”公曰 : “亦是老先生常!”又云 : “星分翼 , 比接衡 . ”公之 , 沉吟不言 . 又云 : “落霞与孤 , 秋水共天一色 . ”公矍然而起曰 : “此真天才 , 当垂不朽矣 . ”遂亟宴所 , 极而 .【注】南昌故郡 , 洪都新府 : 南昌在汉代是豫章郡的治所 , 到了唐代是洪州的首府 . 星分翼轸 , 比接衡庐 : 洪州所在的位置对应着天上翼、轸两个星宿 , 连接着衡山和庐山 . 这些句子都出自《滕王阁序》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已宿构矣()(2)专令人伺其下笔()【参考答案】( 1)构思( 2)守侯【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试题分析】第( 1)题的“构”可以理解为“构思”“写成”“构想”“写文章” . 第( 2)题中的“伺”应理解为“守候”“等候”“等着”“观察” , 不能理解为“伺候”“服侍” . 这一题成为全卷最难的试题 , 尤其是第( 1)题“构”的解释 , 几乎全军覆没 . 答题主要错误 : (1)联想到现代汉语词汇 , 如答“构建”、“构造”、“构筑”、“建构”、“结构”、“建造”等;( 2)直接用课文中“伺”的字义回答 , 不能结合具体语境加以理解 , 如答“窥探”、“窥测”等;( 3)文意基本能理解 , 但不够确切 , 如将“伺”答为“侍奉”、“伺候”、“服侍”等;( 4)错误地理解为通假 , 如将“伺”答作“通‘赐’ , 赏赐”、“同‘赐’ , 赐给”等;(5)文意理解有误 , 如将“伺”答作“准备”、“帮助”、“逼近”等.28.下列句中“而”表示转折的一项是().a.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b.拂衣而起c.公矍然而起曰d.极欢而罢【参考答案】 a【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江西省三校生对口高考语文试卷word版本

江西省三校生对口高考语文试卷word版本

江西省三校生对口高考语文试卷天华职校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 2014 秋农管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5 分)24分,每小题 3 分)A. 贯通 灼热 妇孺 哀声叹气B. 轻佻 阔绰 穿凿 自惭形秽C. 突变 内涵 起源 姿态翩然D. 急躁 磕头 渊博 安分守己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的那些古人今人的文字, 如同临阵脱逃的怯弱者,都 起来,无 影无踪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 不负众望 ,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中国艺术的瑰宝、 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文学巨著推上舞台。

B .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 “跳龙门 ”,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且又处 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而言,无异于 雪上加霜 。

C .在人行道上卖茶叶蛋的王老汉一见市容执法人员到来,立刻 七手八脚 收拾摊子,准备撤退,却不慎被茶汤烫伤。

D .此次上海开会,我见到了一位当年大学的同学,虽然我们二十多年未见,却 一见如故, 往事全浮现在眼前。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跟人和上述各种动物的眼睛不同,另一类动物的眼睛别出心裁。

B.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C. 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D.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

1.下列各组词组语中, 骤( zhòu)雨A . 史B . 食 杳( yǎo)然 兴( xīng )奋 埋( mán)怨 2.下列各组词语中, 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歼( ji ān)灭 冠(guān) ) 心病 稗( bài)官野 杜甫( fǔ) 空(kōng ) 心砖 粮囤( dùn) 执拗( ni ù)有错别字的落(l à)花生 模( mó)特儿 宵衣旰( gàn) 怙(hù)恶不悛 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 都黯然失色, 在我的记忆里 A 词语 积蓄 竟 躲避 B. 词语 积存 竞 躲藏C 辞藻 积存 竟 躲藏 D. 辞藻 积蓄 竞 躲避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所有这些神奇的东西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株古藤萝。

三校生单独招生语文卷(答案) (1)

三校生单独招生语文卷(答案) (1)

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人物。

B.《师说》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C.《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金”指的是黄金。

D.既望:已经过了望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2.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被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被称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曲子词”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搭讪(shàn)屏窒(bǐng)入不敷出(fū)自怨自艾(ài)B.啮噬(niè)饿殍(piăo)安土重迁(zhòng)妄自菲薄(fěi)C.诳语(kuáng)悲怆(chuàng)铩羽而归(shà)载饥载渴(zài)D.静谧(mì)戕害(qiāng)亘古如斯(gèng)汗流浃背(jiā)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竹影听出了她话中带刺,有些恼火,不等她说完,便反唇相讥:“我当然比不上你,我又不会花言巧语地讨好别人!”B、你别光呆在上面发愁,应该深入到战士中去,把问题提出来,发动他们想办法,出主意。

——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C、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责任编辑只能对书籍的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其他问题如纸张的优劣、书价的高低等就望尘莫及了。

D、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打破了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吃大锅饭的经济体制,人们不再是躺在国家财政上过日子了。

高考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考三校生语文试卷及答案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谦逊(qiān xùn)B.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颠簸(diān bǒ)D. 璀璨(cuǐ c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还非常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适合小学生阅读,还适合中学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工作勤奋,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 在这次比赛中,她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技艺。

C. 这项改革举措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

D. 他的书法作品在展览会上备受赞誉,被誉为“书法新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

C.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枯燥,让人读起来感到乏味。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文学作品。

”他说。

B. 这本书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值得我们深思。

C.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共同研究。

”他说。

D. 他每天早晨都会跑步,风雨无阻。

6. 下列名句中,出自《离骚》的是:()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 下列名篇中,出自《红楼梦》的是:()A. 《出师表》B. 《兰亭序》C. 《红楼梦》D. 《庐山谣》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衣锦还乡”中的“衣锦”是指穿上了锦绣衣服。

B. “破釜沉舟”中的“破釜”是指砸破锅,表示决心。

三校生高考试卷汉语语文

三校生高考试卷汉语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万变B. 恣意妄为C. 眉清目秀D. 河山秀丽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语言生动,富有哲理,深受读者喜爱。

B. 由于天气突变,导致我们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活动。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刻苦的结果。

D. 经过这次事故,使我们对安全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歌手的演唱技巧非常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B. 他的演讲言辞激昂,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

C. 这个项目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我们必须加快进度。

D. 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在公众场合发言。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近买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明。

B. 在我国,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C. 她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这本书是哪里买的?D.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晚上都会按时回家。

变换后:他每晚都按时回家。

B. 原句:这件衣服很适合我。

变换后:这件衣服非常适合我。

C. 原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变换后: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 原句: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变换后: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条河像一条玉带,蜿蜒在山间。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C.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让人提不起兴趣。

D.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好像在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

7. 下列各句中,句式结构最复杂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性格开朗。

B. 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还涉及到政策法规。

C. 我发现他最近心情不好,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的原因。

2023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

2023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

2023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慰藉(jí)狡黠(xiá)锲而不舍(qiè)B. 炽热(zhì)拮据(jū)戛然而止(jiá)C. 稽首(qǐ)悲怆(chuàng)吹毛求疵(cī)D. 埋怨(mái)伫立(zhù)锐不可当(dā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脉搏世外桃源走投无路。

B. 寒暄金榜提名再接再厉。

C. 防碍谈笑风声迫不及待。

D. 座落声名雀起墨守成规。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他______地推开门,走进屋里。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______了这项技术难题。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保持______,不要慌乱。

A. 轻轻攻克镇静。

B. 悄悄克服镇定。

C. 轻轻克服镇定。

D. 悄悄攻克镇静。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B. 他在演讲时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望而却步,而要勇往直前。

D.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众多读者。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 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比喻)B.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C. 他长得像他爸爸。

(比喻)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夸张)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 4 月月考语文试卷时间 150 分钟分值12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得分一、选择题(每题 1分, 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 .惆怅( chóu)贻误( dài )攫取( ju é)稗( bài)官野史B.驿站(yì)缔造( t ì)戎装( r óng)引吭高歌( hánɡ)C.陶冶(yě)拖沓(tà)俨然(yǎn)捉襟见肘( cùn)D.摇曳(yè)轶事( yì)唾弃( tu ò)声势赫( hè)奕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哗众取宠联绵不断栩栩如生置之度外B. 装腔作势有的放失一丝不苟大显生手C.盛气凌人一泄千里安然无恙心不在焉D.转瞬即逝余音绕梁同病相怜闲情逸致3、下列选项,作品与作家不匹配的一项是()A、《昆明的雨》——汪曾祺B、《鸿门宴》——司马迁C、《六国论》——苏轼D、《老人与海》——海明威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

B.学习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

C.积累说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

D.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深圳航空公司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8 月 27 日在 B 候机楼联合推出“一路通”服务,该服务将登机手续前移到订票环节,以手机为 ________接收二维条码彩信的登机牌。

(2)在服装、纸牌和背景灯下,用演员队型的不断变化, ________出充满动感的图形,是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区别于其他大型活动开幕式的最大特色。

(3)宝山沪剧团以南江县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事迹为 ________创作的大型沪剧《红叶魂》,于 7 月 31 日起在宝山区委党校演出。

A.媒介变幻原型 B .媒体变换原形C.媒介变换原形 D .媒体变幻原型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1)古体诗是“五四”运动以前的古诗。

(2)近体诗是指律诗和绝句。

(3)“绝句”指的是五言诗。

(4)词又叫长短句。

A.(1)(2) B.(2)(3)C.(2)(4)D.(1)(4)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当春节临近,外出打工的都要衣锦还乡。

B. 10月23日以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至全世界,都被车臣非法武装制造的人质劫持恐怖事件搅得天翻地覆。

C.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

D.短短几年工夫,这个村子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家家都饱食终日,不再愁吃愁穿了。

8、下句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于是祥林嫂的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

_____四婶, _____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 _____懒_____馋,_____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 _____ 也还提起祥林嫂。

A.只有因为或或而且所以B.唯独由于非即或者所以C.只有因为非即或者所以D.只有因为或或甚至所以9、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说“极大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

A、表强调B、表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引用10、根据下列情境,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在招聘会上,招聘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和众多应聘者比较起来,你有何优势” 应聘者答道:“”A.我都写在简历上了,请领导仔细看一看。

B.这种工作我早就接触过,对我来说轻而易举,只要录用我,保证干好。

C.我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技术等级考核,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相信能胜任这份工作。

D.我认为只要听领导的话,搞好与同事的关系,就能干好工作。

11、下列文章标题,从结构上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我的老师B.雅舍C. 故都的秋D.劝学12、下列句子语义明确的一项是()A.他走了一个多小时。

B.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C.他借给我一本书。

D.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13、下列有关应用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便条是单位或个人在处理日常事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最简便的书信。

B.请假条就只是用来请病假的一种简便的书信。

C.留言条是把要说明的内容写下来给对方看的一种便条。

D.托事条是托人办事、购物、传话、告知事情等的一种便条。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B.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C.《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D.《史记》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日那天,他收到许多朋友送的礼物。

B. 春节后,家电产品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有的品牌的价格甚至下降1-2 倍。

C.每天早晨他都迟到,我们不能不认为他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D. 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1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像我,如果可能,我要连你的脚印一并收拾妥当。

B、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色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

C、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D、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大又黑,骨骼都像是铁一般硬。

17、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北京人(满族)。

他的作品《想北平》通过写北平,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C、《西湖七月半》的作者张岱是明朝晚期文学家、史学家。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

D、王鼎钧是旅美华文散文家,《脚印》是他诸多思乡散文中的精品。

18、指出下列句子中不是拟人的一句是()A、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B、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C、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了,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声,撼人的节奏使我心血来潮。

D、这时,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争噪的鸟雀泄露了他愉悦的心境。

19、下列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有一天,我发现有两只黄鹂飞来了。

②为了疗养,来到了多年向往的青岛。

③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个人住在这里,清晨黄昏,我常常到那杨树林里散步。

④前几年,终于病了。

⑤春天,我移居到离海边很近,只隔着一片杨树林洼地的一幢小楼房里。

A、⑤②③①④B、④⑤②③①C、④②⑤③①D、④①②⑤③20、填入横线上的内容,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

________。

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

①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蜓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②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③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④你再看看笼于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⑤行于这雨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

A.⑤③④①②B.③①④②⑤C.②⑤③①④D.⑤②③④①A,错的填B)二、判断题(每题1分, 共5分。

对的填21.中国现代文学中“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茅盾。

()22.有这样的说法,“读出师,不哭者不忠;读陈情,不哭者不孝”。

其中“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陈情”指李密的《陈情表》。

()23.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三国演义》。

()2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是比喻句。

()25.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 5 分。

)26、“四书”是《大学》、《中庸》、__________ 和《孟子》。

27、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美国的欧.亨利。

28、《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中的第一篇。

29、《》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30、_________________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四、阅读题(共4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6 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①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②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③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④,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31.下列词语在文段中指代的对象,不正确的一项是()A.“玩物”指和祥林嫂一样贫穷受苦的人。

B.“无聊生者”指像祥林嫂一样生活无着落难以活命的人。

C.“厌见者”指“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D.“活得有趣的人们”指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

32.文中②“总算”一词的意思是()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

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至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

D.祥林嫂终于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

33.画线③全句的含义是()A.凡是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都还不错。

B.祥林嫂这个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死了,讨厌见她的人不会再见到她了,这对别人和对自己,也还都不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