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超现实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8期
Vol.34 No.8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INSTITUTEOF EDUCATION2018年8月
Aug.2018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超现实因素
郑增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
[摘要]自神话起,中国文学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瑰丽多彩的超现实画卷。而这种超现实传统源远流长,一直延续 到后世小说的几乎所有题材当中。超现实因素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原始的神话传统和因果报应观念,也包括 后世的道教理论和佛家思想。同时其在具体作品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按照超现实因素在具体作品中所占的比例和所起的作用,将其分为“作为世界的超现实因素”“作为情节的超现实因素”和“作为修饰的超现实因素”三大类进行具体分析,力图对其进行初步的整理。
[关键词]古代小说;超现实因素;神话;因果报应
[中图分类号]124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8)08-0028~04 [收稿日期]2018 -02 -02
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直存在一个超现实传统,这种 传统超越了文体的局限,即使是在一些偏现实的文学 作品中,超现实情节也时有出现。例如《水浒传》叙述 宋江遇九天玄女:
娘娘法旨道:“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 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吾有 四句天言,汝当记取,终身佩受,勿忘勿泄。”[1]这样的情节在《水浒传》中还有很多,在其他非神 仙魔幻小说中也有不少。至于神话、志怪小说、神魔 小说这类专写神怪的,则更不必提。作为作品的一部 分(不管其所占比例有多低),超现实因素总会对整部 作品的思想主旨和情节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按照 超现实因素在整部作品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和它对于 故事情节的推动能力,我们把它分为三类,即作为世 界的超现实因素、作为情节的超现实因素、作为修饰 的超现实因素。
一、作为世界的超现实因素
所谓作为世界的超现实因素,是指整个故事的进 行场所本身就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如天界、地狱等,或者是一个超现实世界与人间互相贯通的大融合世 界(比如《西游记》),又或者全文的描写重心就是在 超现实情节上。从比例上看,超现实世界一般都会占 到整个故事世界的一半以上。
从神话到神魔小说,超现实因素作为一个故事世 界,从来没有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上缺席过,随着 文学的不断发展,超现实因素渐渐从一种生活意识甚 至宗教信仰内化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在这里,我们 把世界型超现实因素再次进行细分,分别是神话型超 现实世界、志怪型超现实世界、宗教型超现实世界和 混合型超现实世界。
(一)神话型超现实世界
神话型超现实世界区别于其他几类的一个重要 特点在于它的“不自觉性”和“蒙昧性”,它是原始生 民对自己的生存及其环境有所感知后,由于愚昧无知 而对其存在方式和因果关系等进行梦幻般想象的产 物。它具有强烈的原始象征意味,神话型超现实世界 的核心往往不是人,而是自然界。[2]同时,先民们也没 有把自己与自然界区分开,而是把自己看作与动物植 物一样的存在。
几乎所有的神话都可以被归入“超现实世界”这 一类。可以说神话即是自然的形象化。很多源于神 话的观念为后来无数超自然的情节设置奠定了基础。茅盾在其《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中列举了六点原始人 民的心理:
一为相信万物皆有生命、思想、情绪,与人类一般 ...二为魔术的迷信,认为人可变兽,兽亦可变为人 ...三为相信人死后魂离躯壳,仍有知觉......四为相 信鬼可附丽于有生或无生的物类,灵魂亦常能脱离躯 壳......五为相信人类本可不死,所以死者乃是受了仇 人的暗算。六为好奇心非常强烈 (3)
这六个特点的综合作用,构成了奇幻的神话世 界,后世常见的超现实情节如天人感应、变化形体、灵 魂不死等,也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形体互变在古罗 马文学家奥维德的《变形记》中有充分的体现,在中国 神话中亦有人兽互变的情节,比如禹在治水时化为黄 熊,其妻子涂山氏变为石头。与希腊神话等神话体系 不同,幽灵世界并不存在于中国神话中,中国神话里 的人死后往往是变成另外一种形体,或者以下一代的 生命继续存在,比如《山海经•北山经》中所载精卫填 海的故事。[]
另外,还有诸多“海外”和“异国”型神话。《山海 经》中记载了很多方外国家和人民,比如交止国、贯胸
[作者简介]郑增乐(1996 -),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第8期郑增乐: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超现实因素29
国、结胸国、大人国、女子国等等。[5]它直接影响了后 来的“异域”小说创作。至于“万物皆有生命”这一 点,神话中的事物有形象化的特征,比如古人认为月 亮是一只蟾蜍,太阳是三足乌。更有羿射九日的神 话,将十个太阳想象成日神羲和的儿子,这都是所谓 泛灵化的反映。
(二)志怪型超现实世界
志怪型超现实世界是“理性搜集”的产物,它们不 再是无意识的文化创造,不过也还没有进入主动创作 的阶段。志怪作品中的“作者”已经出现,只是作者仅 作为材料的搜集者和事件的报道人,多数志怪小说 (也有例外,比如下文中将提到的《东海孝妇》与《韩 凭夫妇》)中并没有作者主观感情的介入,更没有借超 现实因素来抒发怀抱或者表现现实世界的意图(可能 唯一的意图就是证明鬼神存在)。
志怪小说中,有些作品创作的目的在于“发明神 道之不诬”,还有一些小说以人神鬼共存的世界为舞 台,描写人与“非人”之间的交集,它们自然属于超现 实世界。但无论如何,人或者人的反映物(神或鬼)成 为了故事的核心。例如董永与织女、白水素女、弦超 与神女等人神爱情故事,此类故事多写凡人男子与女 神之间的恋爱,小说通过他们的恋爱串联起人间与神 仙世界。再如紫玉、谈生、辛道度等人鬼恋爱故事——人鬼恋与人神恋在本质上是相似的,只不过这 类故事的发生场所变成了坟墓。还有宋定伯、郅伯 夷、宋大贤等人鬼大战的故事,还有各种人化动物、鬼 托梦求报人间之仇(苏娥)、动物对人的报恩或者复仇 (如蚁王)[],以及人遨游仙界(如《博物志》中“八月 槎”的故事)或者神仙下界会见凡人(如《汉武内传》中西王母下界会汉武帝)等故事。
(三)宗教型超现实世界
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渐大,唐代之后,佛教和道教的势力都获得了极大发展。道举在玄宗 时期被列入科举考试范围,[7]佛教在武则天时代备受 推崇,之后依然保持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创造这类 宗教型超现实世界的作者们不再仅仅无态度地介绍 玄幻故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自神其教,这是构建此类超现实世界的重要动力。
鲁迅称此类佛教作品为“释氏教辅书”,它们的描 写核心多是死而复生、魂游地狱、因果报应等,因此其 中诸多超现实因素必然是属于“世界”的。例如《幽冥 录》中的《赵泰》一则,写赵泰死后游冥府,见沙著岸上 之人“悔言生时不作善”,复到泥犁地狱,见生时“夺人 财物,假伤良善”者“堕火剑上,贯穿其体”,如此种种,宣扬佛教因果报应论的意图十分明显。
道教在此时也不遑多让,大批仙话塑造了一个道家式的虚幻境界。最多的篇幅自然是描写凡人得道 成仙、长生不老,或者描绘神仙世界之美好。例如《太 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中壶公的故事,详叙长房为 学道而经受壶公的种种考验。又如《太平广记》卷十 六引《续玄怪录》中杜子春的故事,同样写成仙之考 验,而想象纵横驰骋、描写瑰奇多彩。其目的无外乎 鼓励世人入道。[8]
(四)混合型超现实世界
这里所说的“混合”,不仅仅是各种文化思潮的混 合,更在于作者与作品的“混合”。混合型超现实世界 是“主动虚构”的产物。9超现实世界已经与作者交融 到了一起,作者在展现这种超现实世界的同时,也展 现了他本人的思想和心境。
唐传奇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其核心要素即在于“有意为小说”,因此唐传奇作品中 所构造的超现实世界,自然属于混合型超现实世界这 一类。比如沈既济的《枕中记》,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 高人赠与的富贵梦,但它要表现的不是这个虚幻的故 事本身,而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写这篇小说之 前,沈既济的老师因事获罪,沈既济由此受到牵连被 贬,联系小说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他借《枕中记》表 达对宦海沉浮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超脱之情和对现 实世界的虚幻之感。lt)]又如《聊斋志异》中的《席方 平》,写席方平深入地府为父伸冤,然而其内涵不止于 此,蒲松龄的矛头所向乃是黑暗的现实官场。11]通过以上表述,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超现实因素有 一个被文学吸收的过程,由文学之外到被内化为文本 的一部分,从被表现的主体到借以表现主体的方法。它渐渐成为文学家们进行文学创造的一种手段。正 是这种转变,使得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作为情节的 超现实因素”和“作为修饰的超现实因素”大量出现于 古代小说中成为可能。
二、作为情节的超现实因素
所谓作为情节的超现实因素,指的是在作品中超 现实因素所占比例较小,但同样是小说情节的一部 分。它在故事情节中是嵌入式的,是推动故事发展的 一个因素。这类超现实因素在文学作品中也很早就 出现了。观其早期形态,似与神话的历史化有关。很 多被历史化的神话还有化而未尽的迹象,这零星的残 留就是早期超现实情节的线索。例如: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 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呑之,因孕生契。(《史记 •殷本纪》)
《史记》中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很多来自传说,其中 未化尽的残留神话尚多。可以较为容易地将其分辨 出来。超现实因素零星存在于史书中,这其中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