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第一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一、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观:1、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1)社会性(2)连续性和阶段性(3)实践性(4)不平衡性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发展方向(1)产生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2)能够自然顺畅的运用语言(3)为书面语言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1、完整语言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要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2、整合教育观:目标、内容、方式3、活动教育观:(1)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2)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儿童主体,教师主导三、认识儿童学习语言的特殊规律: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渗透性;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易行性;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积累性。

四、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正常的发音器官;正常的听觉功能;正常的智力发展;2语言环境:亲子环境;社区环境;幼儿园环境4、语言教育;4、认知发展。

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①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②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③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④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和成熟五、心理研究证明,0~3岁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最快、学习效果最好的阶段。

因此,从孩子出生到三岁都是孩子学说话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期。

六、0~3岁儿童语言培育的目标:0~1岁半阶段主要是语音训练阶段,首先要让孩子听到语音。

其次要培养孩子听到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用声音、手势、表情或单词做出反应。

1岁半到3岁是儿童语言快速发展时期,也是说话能力培育的关键期。

具体目标可以定为:喜欢听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意听别人说话;喜欢听成人讲述玩具、图片上的物体以及念儿歌、讲故事,并能参与念儿歌、讲故事,喜欢翻阅图书,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能简单回答别人的问题,能说方言或普通话的词,并能让别人听懂,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词和新句型,喜欢在游戏中和同伴交谈等。

4-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4-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第四章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重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难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方法自;讨论学;答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复杂的语言?儿童语言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对此,20世纪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了各种探究。

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理论,有许多流派、学说,他们之间相互纠缠、或貌相似而实相异,大体上可以把他们归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有三大理论:1.后天环境论:↗机械模仿说①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②强化说:斯金纳的观点及批评③中介说:基本观点及批评2.先天决定论:①先天语言能力说及乔姆斯基的基本观点②自然成熟说及勒纳伯格的基本主张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①皮亚杰的认知说以及基本观点。

②布朗等的规则学说及基本观点。

③布鲁纳等的社会交往学说及基本观点。

第1节后天环境论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为基础理论的学者,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上都比较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

这些学者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都是被称为后天环境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儿童撑握语言,就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的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

以行为主义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论者,关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并不完全一致,其内部还可以分为模仿说、强化说、中介说三种。

一、模仿说(一)主要观点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儿童的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板。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考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考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考点一、填空题1.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符号。

2.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带有较强的直觉性特点。

3、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论。

4、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两部,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经开始渗入这些单的学习之中。

5、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段。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来确定,还应该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来选择。

7、从社会功能看,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从内部结构看,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8、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他们组合在一起。

9、1岁半以后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儿童能说出词的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

10、自然观察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观察,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

1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认知思考的能力。

1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统一的,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13、一般说来,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这个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特殊的“小儿语”发音阶段。

1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语言获得、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的过程1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16、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

17、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分)1.从社会功能看,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从内部结构看,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3.学前全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

4.(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5.1 岁半以后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儿童能说出词的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

6.幼儿阅读内容主要是(画报)。

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9.(自然观察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观察,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

10.(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21、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

22、婴儿在发音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策略常常有(省略音替代音重叠音)。

二、判断题(×)1、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具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不能任意联系。

(×)2、集合哨声、进军号角等有约定的意义,所以也是语音。

(×)3、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

(×)4、儿童一般在3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5、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6、学前期是儿童语音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普通话发音的最好时期。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儿童语言获得基本理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儿童语言获得基本理论
• (3)乔姆斯基把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看得过于容易。事实 上,儿童学习语言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不仅有大量的失 误,而且所花费的学习时数是非常多的。
• 语言学家马蒂估计如果一个孩子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撑握 每一语言的话,那么,他所花费的时间是2500个小时。 足以说明儿童学习语言,决不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情。
• (二)评价
• (1)乔姆斯基的理论是思辨的产物,人脑中是否存在一个 如乔姆斯基所说的那种由语言普遍特征和先天的语言评价能 力构成的LAD,还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
• (2)过于低估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儿童 各阶段语言的以展,同成人与儿童交谈的话语成正相关。我 们在研究成人同儿童交际的语言问题时曾经发现:成人同儿 童交谈的话语,在复杂程度上具有“略前性”,对儿童的语 言发展起着“导之以先路”的向导作用。
(2)强化说
强化说是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解释儿童语言发展的 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非常盛行。 强化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联想派大师的斯金 纳。
儿童的模仿性发音会对儿童产生强化作用。
斯金纳的基本观念:所谓“强化依随”,是指强化 刺激紧跟在语言行为之后发生,它有两个特点:
2. 评价
① 强化在儿童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
于是提出了伟人和天才出自名门世家的 “遗传决定论”。这方面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是 先天语言能力说和自然成熟说。
1. 自然成熟说
1967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家勒 纳伯格发表著作《语言的生物学基础》, 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性的。
(1)语言是个体的先天行为
(2)语言是人类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
(3)语言发展有关键期
• 刺激、反应、强化等概念,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实验室

言语发展三个理论

言语发展三个理论
第四节 婴儿的言语发展
教学目标:
言语发展的三个理论
操作条件论 先天论 相互作用论
言语发展的理论
(一)操作条件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
代表观点:语言像其他行为一样
都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获取的。 模仿和强化
斯金纳和他的经典实验
婴儿怎么学会说话的?
当婴儿发音的时候,父母就用微笑、拥抱来 反馈来强化那些像词汇的声音。
婴儿又通过模仿来快速学到复杂言辞,比如
整个短语和句子。
理论的不足之处?
一、家长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家长教不了孩子创新表达
操作条件论的意义:
对于那些言语和语言治疗家努力帮助语言发展
迟缓和有语言缺陷的儿童克服困难而言,行为 主义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言语发展的理论
(二)先天论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代表观点:决定人类幼儿说话的因素不是经验
和学习,而是先天遗传( LAD)的语言能力。
婴儿怎么学会说话?
激 活 产 生
语言 输入
LAD
语言 处理技能
语言 理论
音韵学 词法 语义学 句法
儿童 语法 能力
对他人言语 的理解言语 产生
先天论的合理性:
一 语言普遍性 二 语言具有种属特异性
言语发展的理论
(三)相互作用论
主要观点: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与他人交流 的先天能力与丰富的语言环境、社会环境结合
工作内容与方法
3婴幼儿试听结合的训练(0-12个月)
1播放卡片,准备2到3张相同类别的卡片例如水果的卡片,将卡片放在脸的左侧缓缓 移动 2学发音游戏,拿一个带响的玩具,一边逗宝宝玩,一边让宝宝发出玩具发出的声响 3.铃儿响叮当。拿手铃距离宝宝30厘米,摇晃手铃问 “丁玲玲”在哪里?让宝宝拿在 手里发出声音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ppt实用资料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ppt实用资料
出条件反应 ❖ 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联想而引起
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所构成的中介体系
2021/7/23
第二节 先天决定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 一、先天语言能力说 (二)语言能力的自然成熟
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成人的语言刺激(S),儿童的模仿反应(R)。
❖❖ 又认先称为天“决遗定 传转儿 的换童 语生能言成说能语话力法的说因”素,不由乔是姆经斯验基和提学出习,而是 强儿儿认认儿 在一心在儿(二 语二儿第在机在第在((认强1二三三、化童童为为童外个理外童、言、童二外械外二外为化)))语语 语 语说 对 的 决 决 的显 词 学 显 的 规获 规 的 节 显 模 显 节 显 决 说言言言言以规语定定语 的或家的语则 得则语的仿的的定以是能发发先先刺则言儿儿言 刺一勒刺言学 不学言刺说刺刺儿刺儿力展展天天激的学童童学 激句纳激学习 仅习学激激激童激和童的的的决决归习能能习 和话伯和习说 需说习和和和能——后许自关关定定纳主说说主 反都格反主和 要和主反反反说——来多然键键论论,要话话要 应可提应要社 先社要应应应话反反发符成期期凭是的的是 中以出中是会 天会是中中中的应应展号熟借对因因对间具。间对交的交对间间间因和和的中的规素素规 ,有,规往 语往规,,,素模模选的是则不不则 有刺有则说 言说则有有有不仿仿择一工的是是的 一激一的能的一一一是说说性种具学经经学 系的系学力学系系系经为为模,性习验验习 列性列习,习列列列验基基仿符条。和和。 因质因。而。因因因和础础说号件学学联,联且联联联学,,。功反习习想可想也想想想习并并能射,,而以而需而而而,特特是,而而引诱引要引引引而别 别指是是是起发起一起起起是强强儿刺先先的出的定的的的先调调童激天天隐条隐的隐隐隐天““应遗遗含件含生含含含遗强强—用传传的反的理的的的传化化—一的的刺应刺成刺刺刺的””概种语语激激熟激激激语在在括象言言和和和和和和言儿儿的征能能隐隐认隐隐隐能童童学或力力含含知含含含力语语习符的的的的的的言言过号反反发反反反学学程来应应展应应应习习,代所所。所所所中中是表构构构构构的的先某成成成成成作作天种的的的的的用用因事中中中中中,,素物介介介介介认认和的体体体体体为为后能系系系系系儿儿天力童童因是是素通通的过过相不不互断断补强强充化化和学学相习习互语语影言言响的的。。。

4-第四章--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4-第四章--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4-第四章--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第四章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重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难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方法自;讨论学;答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复杂的语言?儿童语言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对此,20世纪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了各种探究。

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理论,有许多流派、学说,他们之间相互纠缠、或貌相似而实相异,大体上可以把他们归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有三大理论:1.后天环境论:↗机械模仿说①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②强化说:斯金纳的观点及批评③中介说:基本观点及批评2.先天决定论:①先天语言能力说及乔姆斯基的基本观点②自然成熟说及勒纳伯格的基本主张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①皮亚杰的认知说以及基本观点。

②布朗等的规则学说及基本观点。

③布鲁纳等的社会交往学说及基本观点。

第一节后天环境论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为基础理论的学者,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上都比较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

这些学者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都是被称为后天环境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儿童撑握语言,就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的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

以行为主义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论者,关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并不完全一致,其内部还可以分为模仿说、强化说、中介说三种。

一、模仿说(一)主要观点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儿童的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板。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理论概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

2.明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和各年龄阶段目标。

3.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4.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能力目标〕1.能结合实例正确分析当前存在的各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现象。

2.能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自己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和年龄目标的理解。

3.能结合实例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原则;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

本章的教学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原则,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法。

三、课时分配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本章应授课时数为6学时,建议课时分配如四、教法建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础知识1.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参与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按照提供的案例,先请学生分小组以家长的身份讨论自己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观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陈述。

教师分析各小组的观点,并引出当前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根据科学依据和客观现实辩证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不同观点。

2.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性质和内涵:以教师讲授为主,对每个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概念分析,促进学生对有关概念的正确理解。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1.关于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教师可以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总目标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明确总目标确立的科学依据;关于分阶段目标,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2.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为依据,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明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具体的主题和编排的原则。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一、填空题1.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符号。

2.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带有较强的直觉性特点。

3、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论。

4、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两部,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经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

5、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

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来确定,还应该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来选择。

7、从社会功能看,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从内部结构看,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8、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就是选择需要的词,按照学会的格式把他们组合在一起。

9、1岁半以后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儿童能说出词的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

10、自然观察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观察,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

1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认知思考的能力。

1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统一的,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13、一般说来,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这个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特殊的“小儿语”发音阶段。

1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语言获得、语言学习和语言教育的过程1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16、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

17、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

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

h
18
联想
他在加班 联想到:
1.
2.
3.
4.
5.
6.
。。。。。
h
19
第二节 先天决定论
一、先天能力说 二、自然成熟说
h
20
一、先天能力说
又称“转换生成语法说”,由乔姆斯基提出。 儿童是自然界特别制造的小机器,是专为学语 言设计的。
h
21
乔姆斯基提出理论假设: 儿童大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语
23
评价
优点:“语言学的革命” ,注意到了儿童获得 语言的先天因素和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 缺点: 1.乔姆斯基的理论是思辨的产物 2.过于低估后天语言环境作用。 3.史莱辛格提出了反证。 4.无法排除模仿学说的影响。
h
24
二、自然成熟说---勒纳伯格
(一)语言能力的先天性 (二)语言能力的自然成熟:发音器官和大脑功 能。 (三)语言发展的关键期:2-12岁左右。
h
15
自我认知
儿童对个体能力的认知对其学习动机有很大的 影响。当他们觉得自己拥有较高能力的时候,他 们更愿意学习,去接受更高的挑战。他们觉得自 己能力不足时,他们觉得什么都学不会,于是就 不再努力学习。
防止“标签效应”。
h
16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h
17
三、中介说
斯塔茨:刺激和反应之间具有传递性。 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以具有刺激的性质,可以 诱发出条件反应。 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联想而 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所构成的中介体 系。
h
29
Bye bye !
h
30
名,妈妈决定奖励小明一个新的轮滑鞋。 情景2:小明今天做作业很不认真,妈妈很生气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共9张PPT)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共9张PPT)
一定的生理成熟和认知的发展。 ❖ 儿童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活动,对儿童的
语言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童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对规则的学习。在儿童早
期,还有许多过分概括的显现。 ❖ 儿童对规则的归纳,凭借的是工具性条件反射,
是刺激——概括的学习过程,是先天因素和后天 因素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影响。
2022/1/5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 (二)社会交往说 ❖ 语言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而且也需要
2022/1/5
(三)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所构成的中介体系 二、规则学习说和社会交往说 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所构成的中介体系 儿童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对规则的学习。 斯塔茨:刺激和反应之间具有传递性 (二)语言能力的自然成熟 斯塔茨:刺激和反应之间具有传递性 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成人的语言刺激(S),儿童的模仿反应(R)。 在儿童早期,还有许多过分概括的显现。 机械模仿说 和后来发展的选择性模仿说。 (三)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三)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在儿童早期,还有许多过分概括的显现。 机械模仿说 和后来发展的选择性模仿说。 (二)语言能力的自然成熟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 后天环境论 ❖ 先天决定论 ❖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2022/1/5
第一节 后天环境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 一、模仿说 ❖ 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
会语言的,成人的语言刺激(S),儿童的模仿反应 (R)。
❖ 模仿说又分为: ❖机械模仿说 和后来发展的选择性模仿说。 ❖(一) 机械模仿说 ❖ (二)选择性模仿说

语言获得理论

语言获得理论

(一)模仿说模仿说包括机械性模仿说和选择性模仿。

模仿说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决定论中的一派观点。

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

成人的语言是刺激(S),儿童的模仿是反应(R)。

模仿说可分为早期的机械模仿说和后来的选择模仿说。

1.机械模仿说机械模仿说是较早的行为主义理论,它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F. Allport)在1924年提出。

机械模仿说认为儿童掌握语言是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Stimulus - Response,简称S-R)的结果,儿童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

(传统的模仿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的临摹,儿童的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于1924年首先提出的。

)机械模仿说的不足他们从两方面提出论据。

第一,许多事实证明,如果要求儿童模仿的某种语法结构和儿童已有的语法水平距离较大时,儿童不能模仿,他总是用自己已有的句法形式去改变示范句,或顽固地坚持自己原有的句型。

第二,儿童经常在没有模仿范型的情况下产生和理解许多新句子,具有创造性,而且按语言能力的发展顺序说,理解总是先于产生,即在儿童能说出某类句子之前,已能理解该类句子,也就是说理解是产生的基础。

这些事实都是无法用机械性模仿来说明的。

2.选择性模仿说近年来,不少研究者虽不赞成传统的机械临摹说,但并非根本否定模仿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主要在于语言模仿的性质应有正确理解。

怀特赫斯特等,主张对传统的模仿概念加以改造,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

选择性模仿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并非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性的。

儿童能够把范文的句法结构应用于新的情境以表达新的内容,或将模仿到的结构重新组合成新的结构。

选择性模仿的特点和传统的模仿说相比,选择性模仿具有两个特点:示范者的行为和模仿者的行为反应之间具有功能关系,即两者不仅在形式上,更重要的还在功能上相似。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码:2508;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资料整理于2022年9月20日。

一、填空题 1.符号的____特点是就语言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人交际,就必须遵守社会约定,它对人们有____。

任意性、强迫性 2. ____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语言观念 3.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____、____、____,并将其运用成熟。

语音、词汇、语法 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开展到____阶段,然后进入____阶段,再进入____及至最后进入____阶段。

单词句(独词句)、双词句、多词句、成人句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____、____和____等理论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教育行动研究法 6.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____和____两种类型。

文学欣赏、文学创造 7.早期阅读环境包括____和____。

精神环境、物质环境 8.讲述活动在设计和施行时的根本步骤是:____、____、____。

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运用已有经历自由讲述、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历二、判断题 1.语言才能指的是个人使用语言的才能,详细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

[答案]对 2.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

[答案]错 3.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分开语言而单独进展。

[答案]对 4.人类的语言是分层装置的,靠组合、交换来运转。

[答案]对 5.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答案]错 6.示范模拟法,是孩子重复或搬套老师示范的语句及其表达程序,一般不需要孩子创新。

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

第四章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重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难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方法自;讨论学;答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复杂的语言?儿童语言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对此,20世纪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了各种探究。

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理论,有许多流派、学说,他们之间相互纠缠、或貌相似而实相异,大体上可以把他们归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有三大理论:1.后天环境论:↗机械模仿说①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②强化说:斯金纳的观点及批评③中介说:基本观点及批评2.先天决定论:①先天语言能力说及乔姆斯基的基本观点②自然成熟说及勒纳伯格的基本主张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①皮亚杰的认知说以及基本观点。

②布朗等的规则学说及基本观点。

③布鲁纳等的社会交往学说及基本观点。

第一节后天环境论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为基础理论的学者,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上都比较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

这些学者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都是被称为后天环境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儿童撑握语言,就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的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

以行为主义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论者,关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并不完全一致,其内部还可以分为模仿说、强化说、中介说三种。

一、模仿说(一)主要观点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儿童的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板。

(二)评价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但它忽视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

-学前儿童的语言获得

第四章学前小朋友的语言获得小朋友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多种复杂而抽象的规则?小朋友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是单纯语言能力的发展还是和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在语言获得的过程中小朋友是积极得发明者还是被动的接受者(或模仿者)?语言与否为人类所独有?这些问题在近来已成为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热烈讨论的问题。

由于学者们对这些问题所作的解释不同二形成了多种有关语言获得的观点和理论。

多种理论的分歧,重要表目前对语言规则系统获得的解释上。

影响最大的有先天决定论、后天环境论、先天与后天互相作用论等三派理论,每一派中有多种不同的主张。

这些理论的分歧,事实上还是有关小朋友发展理论的分歧,是有关小朋友发展理论争论的继续。

 第一节后天环境论在看待小朋友成长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先天(遗传、生理)与后天(环境、教育)的争论,这种争也硬性规定到对于小朋友语言发展的见解。

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和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为理论基本的学者,在小朋友语言发展的问题上都比较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

这些学者有关小朋友语言发展的理论,可以称为后天环境论。

 一般来说,后天环境论者把语言看作一种习惯,否认或轻视小朋友语言发展中的先天的或遗传的因素。

在行为主义者来看,小朋友掌握语言,就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习惯的,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映”的成果。

以行为主义为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论者,有关语言获得的观点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并不完全一致,其内部还可以分为模仿说、强化说和中介说三种。

一、模仿说模仿说觉得,小朋友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

成人的语言是刺激,小朋友的模仿是反映。

模仿说可分为初期的机械仿说和后来的选择性模仿说。

 (一)机械模仿说机械模仿说事较早的行为主义理论。

它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于1924年一方面提出,机械模仿说把小朋友的语言看作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忽视小朋友掌握语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发明性,显然是偏颇的。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 后天环境论 ❖ 先天决定论 ❖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2021/9/13
第一节 后天环境论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 一、模仿说 ❖ 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
会语言的,成人的语言刺激(S),儿童的模仿反应 (R)。
❖ 模仿说又分为: ❖机械模仿说 和后来发展的选择性模仿说。 ❖(一) 机械模仿说 ❖ (二)选择性模仿说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二、自然成熟说 ❖ 心理学家勒纳伯格提出。基本主张: ❖ (一)语言能力的先天性 ❖ (二)语言能力的自然成熟 ❖ (三)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2021/9/1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三节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 一、认知说 ❖ 1、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
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 ❖ 2、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
2021/9/1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 二、强化说 ❖ 强化说以刺激——反应和模仿说为基础,并特别强
调“强化”在儿童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儿童是 通过不断强化学习语言的。代表人物:斯金纳
2021/9/1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 三、中介说 ❖ 斯塔茨:刺激和反应之间具有传递性 ❖ 一个词或一句话都可以具有刺激的性质,可以诱发
❖ 二、规则学习说和社会交往说 (一)语言能力的先天性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 (一)规则学习说 (一)语言能力的先天性
二、规则学习说和社会交往说
❖ 儿童具有一种理解母语的先天处理机制,这种机 (三)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它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重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难点1.了解关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三大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能正确地对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评析。

教学方法自;讨论学;答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复杂的语言?儿童语言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对此,20世纪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了各种探究。

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理论,有许多流派、学说,他们之间相互纠缠、或貌相似而实相异,大体上可以把他们归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有三大理论:1.后天环境论:↗机械模仿说①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②强化说:斯金纳的观点及批评③中介说:基本观点及批评2.先天决定论:①先天语言能力说及乔姆斯基的基本观点②自然成熟说及勒纳伯格的基本主张3.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①皮亚杰的认知说以及基本观点。

②布朗等的规则学说及基本观点。

③布鲁纳等的社会交往学说及基本观点。

第一节后天环境论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为基础理论的学者,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上都比较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

这些学者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都是被称为后天环境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儿童撑握语言,就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的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

以行为主义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论者,关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并不完全一致,其内部还可以分为模仿说、强化说、中介说三种。

一、模仿说(一)主要观点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儿童的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板。

(二)评价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但它忽视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应当承认,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模仿是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模仿说对如下一些儿童语言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却不能作出解释:(1)自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问世以来,人们大都有同意这样一个定义:“语言是一个由无限多个句子构成的集合。

”即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可能是无限的。

美国语言学家米勒在1965年指出,用20个英语词可组合出1020个句子;并进一步估计,如果不停地把这些句子听一遍,就需要比地球年龄还要大一千倍左右的时间。

这个估计说明,儿童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机械模仿学会由这个无限多个句子而构成的语言。

(2)许多时候,儿童对成人的语言并不能很好地模仿,例如心理学家麦克尼尔曾提供过这样一个例子:儿子:Nobody don’t like me .母亲:No, say “Nobody likes me ”.儿子: Nobody don’t like me .母亲:No , say “Nobody likes me ” .(母亲和孩子这样反复七八次之后)母亲:No , now listen carefully ,say “Nobody likes me ”.儿子:Oh, nobody don’t like me .母亲反复纠正儿子的错误说法,要求模仿正确的形式,但是没有成功,孩子总是把它说成有语法错误的形式。

这在汉族儿童的语言发展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朱曼殊等对一名一岁八个月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时,每天向他提出“××是谁买给你的?”之类的问题,一连十几天,她的回答总是“××是妈妈(或阿姨、老师等买给你的。

”虽然每次纠正,但总不能把“买给你的”转化为“买给我的”。

(3)儿童常能说出他从未听过的成人语言中所没有的词或句子。

如:“这条路很瘦。

”(4)成人所提供给儿童的语言样板并不是特别理想。

因为成人同儿童交谈时,其语言并不是十分规范,有时甚至杂乱无章,但儿童却最终学会了规范的语言。

二、强化说强化说是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解释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非常盛行。

强化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联想派大师的斯金纳。

(一)主要观点斯金纳在著作《言语行为》中,广泛运用“强化”来解释各种言语行为,并提出“自动的自我强化”概念,即:儿童的模仿性发音会对儿童产生强化作用。

斯金纳的基本观念:所谓“强化依随”,是指强化刺激紧跟在语言行为之后发生,它有两个特点:(1)最初被强化的是个体的偶然发生的动作。

反应和强化只是一种时间上的关系,并非有目的有意志的行为。

(2)强化依随是渐进的。

当儿童对示范句模仿得有些近似时,就给以强化,然后再强化接近该句的话语。

通过这种逐步接近的强化方法,儿童最终学会了非常复杂的句子。

(二)评价强化在儿童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1)刺激、反应、强化等概念,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实验室中通过小白鼠等动物的实验得出的,人的言语行为必然不同于动物的“行为”。

行为主义者把动物的“行为”与人的言语行为相提并论,用来解释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不适合的。

(2)行为主义者把言语行为简单地看作一系列“刺激——反应”现象,只强调语言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因素,并认为弄清楚了这些制约语言反应的变量,就可以预测人的各种言语行为。

这种看法有些幼稚。

言语行为十分复杂,有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还有大量的语言因素,而并不都有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

(3)强化虽然是一种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方式。

句子是无限的,成人不可能把这无限的句子都给出强化反应。

而且,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自然环境中,成人比较观注的是儿童话语的内容,而不大是语法结构的正确性。

如:一个三岁的儿童说自已的母亲“He a girls”(她是一个女孩),孩子的母亲回答“That’s right ”(对啦),并没有改正其语法上的错误。

当孩子指着灯塔说:“There’s the animal farmhouse ”(这里是一个养动物的农舍)时,虽然语法结构正确,但内容不对,母却立即给以纠正。

三、中介说(传递说)是传统的“刺激—反应”论的改良主张。

(一)主要观点提出外显的刺激和反应、隐含的刺激和反应的区别,认为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听话人有一系列的因联想而产生的隐含的刺激和反应。

隐含的刺激和反应被称为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

即:外显的刺激—隐含的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反应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司机播放“请给老人让座”的广播时,乘客接收这一外显的刺激,在内心会联想“有老人上车了”“有老人没有座位”等信号(即:外显的刺激带来的隐含刺激和反应),这时乘客往往会看向车门,关注是否有老人上车,或观察周围是否有老人站着,并做好让座的准备,在需要时让座(外显的反应)。

(二)评价中介说在刺激和反应中间加上“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的中介,解释了客观环境通过语言作用于人,儿童是怎样通过一些列的刺激—反应链条学会语言的,是一大进步,但:(1)传递性反应不一定是在刺激的作用下直接产生的。

许多幼儿在乘车之前就已经从父母、老师那里(间接经验)知道了要给老人让座的道理。

(2)传递性反应也不一定能够成为隐含的刺激,引起新的反应。

比如,有些人缺乏公德意识,不想给老人让座,就不会对就不会对广播产生反应。

第二节先天决定论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因受其表哥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调查了1768年——1868年这100年间977位英国伟人和学者的家谱,发展这些家族后代中322人很有名望。

而一般人中,4000人才产生这么一个有名望的人。

于是提出了伟人和天才出自名门世家的“遗传决定论”。

这方面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是先天语言能力说和自然成熟说。

(其中自然成熟说部分省去不说)一、先天语言能力说先天语言能力说,是由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发展出来的一种儿童语言获得学说。

(一)主要观点同后天环境论者的观点相反,先天语言能力说认为,儿童“是自然界特别制造的小机器,是专为学语言而设计的”。

儿童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有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简称 LAD),语言获得机制包含两样东西:A一套包括若干范畴和规则的语言普遍特征;B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儿童获得语言,就是运用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为这套普遍语言的范畴和规则赋上各种语言的值。

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就是为普遍语言的范畴和规则赋值的过程。

儿童听到一些具体的话语,首先根据语言的普遍特征对某一具体的语言结构提出假设,接着运用评价能力对假高级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确定母语的具体结构,即为语言的普遍范畴的规则赋上具体的值,获得语言能力。

LAD的工作程序说明,先天语言能力说把儿童的语言获得看作是一个演绎的过程。

这种学说并不完全否认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但是对于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却看得非常之小。

后天的语言环境,只起到触发LAD工作的作用。

LAD利用少量的后天接触到的肯体语言材料,就可以像知识更新渊博的语言学家那样,从输入的语言素材中发现规律,从而获得语言。

乔姆斯基在其重要理论著作《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中描述:“很清楚,学会一种语言的小孩已经发展了一种内在的能力,即能够描述一套决定句子怎样构成、怎样使用和怎样理解的规则。

我们可以说,那个小孩已经发展了并且在心中描述了一种生成语法,那个孩子是在对我们可以称为基本的语言数据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这样做的。

小孩子在这样一些数据的基础上构造语法——也就是说,构造语言理论,作为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他必需拥有两件东西;第一是语言理论,这种理论详细说明一种可能的人类语言的语法形式;第二是技巧,用以选择适当形式的语法,这种语法与基本的语言数据相一致。

先天语言能力说把儿童获得语言描绘为一个主动积极、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即:儿童在获得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特有的句法现象,就是儿童创造性的最明显的表现。

LAD的活动有一个临界期。

过了这个临界期,LAD就会退化。

所以,成人学习语言的能力不如儿童;儿童能在较短时期内获得语言,没有LAD是不可想象的。

兽孩等一些特殊儿童,在临界期没能使LAD发挥作用,当他们被发现以后,尽管为他们提供了学习语言的机会,但是也不能够再顺利发展他们的语言了。

(二)评价(1)乔姆斯基的理论是思辨的产物,人脑中是否存在一个如乔姆斯基所说的那种由语言普遍特征和先天的语言评价能力构成的LAD,还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

(2)过于低估后天语言不境地的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各阶段语言的以展,同成人与儿童交谈的话语成正相关。

我们在研究成人同儿童交际的语言问题时曾经发现:成人同儿童交谈的话语,在复杂程度上具有“略前性”,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起着“导之以先路”的向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