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大街》中的文化身份解读
从“无名”到“有名”:《没有名字的东西》中命名的文化阐释
从“无名”到“有名”:《没有名字的东西》中命名的文化阐释作者:郑兵来源:《美与时代·下》2020年第10期摘要:V.S.奈保尔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侧重展现了殖民主义压制下特立尼达地区小人物的可笑与奇怪之处。
其中,《没有名字的东西》表达了个体与大众身份接受、宗主国与殖民地的文化矛盾冲突问题。
最初木匠波普拥有不甘于被框定的“无名”完整性,但最终从走向了固定的“有名性”身份中,并发现其自身“有”之特征的隐含性和必然性,这一“转向”使其陷入身份焦虑中,并且进一步指出,此过程就是一种“命名”行为,通过厘清“命名”中的概念和行为影响,借此来把握“名”中所隐含的身份旨趣。
从个案中也可窥见个体消融于抽象、平庸“大众”范畴里以及整个殖民统治活动中不可抵挡的均质文化朝向。
关键词:奈保尔;无;米格尔街;没有名字的东西;自我身份英国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V.S.Naipaul)拥有殖民地移民作家的特殊身份,从早期围绕着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特立尼达殖民地区的社会状况为书写题材,到后期转移到对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时期帝国与前殖民地社会、政治文学状况的联系与比较,深邃复杂的主题和创新的文体夯实了奈保尔的世界作家的地位。
《米格尔街》(Miguel Street)是奈保尔195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其与《灵异推拿师》《埃尔维拉的选举权》被称为“早期三部曲”,其中《米格尔街》以特立尼达众多小人物为题材,高度反映英国殖民地印裔人的日常生活,小说塑造了哈特、波谱、爱德华、博加特、多丽等丰富的人物形象,甚至还被称赞“契诃夫的斗篷落在了奈保尔的肩上”[1]。
在批评上,评论界主要就以奈保尔特殊的移民身份,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此进行研究,当然,还有聚焦性别研究、叙事研究、比较研究、儿童视角研究等层面,这些研究为《米格尔街》奠定了思想基调:米格尔街上的人,生活在自我构建的孤立空间里,精神恍惚、人格扭曲,他们的人生,充斥着麻木的苦闷和乏味的煎熬。
米格尔街人物形象分类及理由
米格尔街人物形象分类及理由米格尔街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小说《挑战越权》中的重要场景,描述了伦敦的下层社会和黑暗面。
小说中出现了众多丰富多样的街头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性格。
下面将对米格尔街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类和分析。
一、社会底层人物1.艾米-----艾米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之一,她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以聪明和善良著称。
她从小孤儿院长大,与她一同生活的是她的亲戚蒙格尔先生和他的妻子。
艾米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人,但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的态度。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和蒙格尔夫妇提供了生活所需,表现出了不屈的精神。
2.葛拉哈姆夫人-----葛拉哈姆夫人是米格尔街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她是一个酒吧老板娘,经营着一家精神污染的酒吧。
她的形象代表了社会底层人士的黑暗面。
她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来欺凌和剥削那些无助的人,是一个典型的凶狠无情的反派形象。
二、经济阶层人物1.赫文夫妇-----赫文夫妇是小说中的小资产阶级,他们通过经商赚取了一定的财富。
赫文夫妇是一个富有和虚荣的夫妇,他们希望通过对社会形象的追求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他们对社会底层人士抱有厌恶和歧视的态度,是一个典型的傲慢和自私的形象。
2.蒙格尔先生-----蒙格尔先生是艾米的亲戚,他是米格尔街社区的一名勤劳的工人。
他是一个善良和可信赖的人,对艾米非常关心和照顾。
尽管蒙格尔先生并不富有,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来维持生计,是一个典型的勤劳和实诚的形象。
三、法律界人物1.托比斯·克拉基特-----托比斯·克拉基特是小说中的一位律师,他是一个触摸良心的人,为被社会遗弃的人士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
他的形象代表了法律界道德正直和仁慈的一面,他是一个积极寻求正义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形象。
2.乌里亚·希普中尉-----乌里亚·希普中尉是小说中的另一个法律界人物,他极力推动改良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条件。
《米格尔街》中的城市书写
第39卷第1期2021年2月泉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Vol.39 No.1Feb.2021《米格尔街》中的城市书写程紫薇(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摘 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奈保尔是“流散作家”的代表,其早年获奖作品《米格尔街》是后殖民文学经典之作。
《米格尔街》呈现出碎片化的城市空间,借以表达殖民地人们的身份困惑,传递出奈保尔对祖国的矛盾情感。
而书中的城市书写,不仅展现出城市的权力空间与人的精神异化,更凸显了奈保尔对后殖民文化身份迷失现状的批判。
关键词:《米格尔街》;精神异化;城市书写;身份困惑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24(2021)01-0067-05收稿日期:2020-03-10作者简介:程紫薇(1996—),女,江西九江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英国文学研究。
一、引言维·苏·奈保尔是英国印度裔移民作家,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获得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多个奖项,成就斐然。
奈保尔一生四处游历,不断书写殖民地国家,从中探究身份困惑。
作为“流散作家”代表的他备受关注,但评论界出现了截然对立的两大阵营:英美批评家多为高度赞扬,称他是“英语世界中对第三世界灾难的最为出色的阐释者”;而第三世界国家的批评家却持批判态度,认为其是“狡猾安慰白人神话的重现者”[1]Ⅲ。
这种分歧源于奈保尔本人复杂的文化背景和他不断探寻的文化身份的不确定。
奈保尔作品的价值就在于他从一种“中间状态”书写殖民地,展现文化差异与冲突的张力。
这种独特的“中间状态”也被充分运用到《米格尔街》中。
《米格尔街》是奈保尔早期的作品,由十七个独立却又互相关联的短篇故事构成,生动再现了米格尔街上形形色色的居民以及他们滑稽讽刺又悲凉无助的人生。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奈保尔研究便已盛行,主要围绕后殖民批评进行发散研究,也吸引了包括萨义德、霍米·巴巴等后殖民理论家的关注。
《米格尔街》的女性群体形象解读
《米格尔街》的女性群体形象解读作者:徐晓芳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摘要:V.S.奈保尔的早期作品《米格尔街》,描绘了在英国殖民时代特立尼达米格尔大街上一群小人物可悲可叹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奈保尔也向读者展示了殖民时期当地女性悲惨的生活。
女性丧失了话语权,承受着殖民者和男性暴力的双重压迫,使得她们成为了“属下的属下”“他者的他者”。
关键词:殖民;女性;他者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124-02V.S.奈保尔,著名英籍印度裔作家,出生于特立尼达岛的一个印度家庭。
多元复合的文化背景,使其在东西方文化间徘徊。
《米格尔街》是奈保尔早期的代表作品,17个相对独立却互相关联的小故事,描绘了在英国殖民时代的特立尼达岛米格尔大街的众生相。
米格尔街脏乱、贫困,是不折不扣的贫民窟。
然而,在作者笔下,这里的人们却把这整条街看做一个小世界。
人们虽然生活艰苦,却似乎活得有滋有味。
奈保尔以深情回忆的口吻叙述了童年生活的地方。
写这部小说时,奈保尔已经远离了特立尼达,远离了米格尔街,在伦敦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活,但是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整个儿就是我自己;但我也是我正在竭力描写的人物。
”[1]他用犀利幽默的笔调在嬉笑怒骂的同时,让读者感到了殖民地人民的无助、辛酸和凄凉。
《米格尔街》的女性角色相对较少,在十七个故事当中,有两篇小故事是以女性为主角的,一位是《母亲的天性》里的劳拉,另一位是《爱,爱,爱,孤独》里的海瑞拉夫人。
在另外的故事中,还穿插着一些其他女性的出场,如《叫不出名堂的事》中的波普的老婆埃米勒达,《焰火师》中焰火师墨尔根的老婆,还有《乔治与他的粉红色房子里》的妓女。
在男性的世界里,这些女性们受到宗主国殖民霸权和男权主义的双重压迫,在夹缝里艰难地生存着。
奈保尔以一个孩童的视野,穿插着成人的冷静分析与评价,展现了殖民世界中女性艰难生存的画卷。
米格尔街人物形象分类及理由
米格尔街人物形象分类及理由
米格尔街上的人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商人:几乎所有在米格尔街上经营的人都可以归类为商人。
他们经营着各种各样的店铺,销售各种商品,包括服装、珠宝、化妆品等。
这些商人通常注重时尚和品质,他们展示着自己的产品,并与顾客交流。
2. 艺术家:米格尔街是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在这里展示他们的作品。
这些艺术家可能是画家、雕塑家、摄影师等。
他们的作品通常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创意,吸引着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3. 音乐家:米格尔街上常常可以听到各种音乐声,其中许多来自街头音乐家。
这些音乐家可能弹奏吉他、钢琴、小提琴等不同的乐器,他们用音乐来为路人带来快乐和娱乐。
4. 游客:米格尔街是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些游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他们穿着各种服装,拍照、购物或者只是闲逛。
以上是主要的人物分类,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人物存在。
米格尔街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这也是这个地方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商人、艺术家、音乐家还是游客,他们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共同语言。
浅析《米格尔街》的后殖民主义风格
浅析《米格尔街》的后殖民主义风格作者:贺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7期摘要:《米格尔街》是奈保尔的一部小说集,奈保尔用后殖民主义思想的视角拷问自己的特立尼达生活,展现了米格尔街的灰暗生活和普通人内心深处不同寻常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米格尔街》;后殖民主义风格作者简介:贺军,1968年元月生,男,湖北仙桃,仙桃职业学院,文学、语言学等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02奈何尔在谈到《米格尔街》的写作动机时,曾毫无掩饰地表达过是他从小生活的特立尼达街区给了他创作灵感。
困顿的特立尼达街区与繁荣的宗主国留给奈保尔思索太多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也正是在这种对比中孕育而来。
《米格尔街》由十七个短篇故事组成,这些故事之间总有一些联系,故事的主人公也在不同的故事中频繁出现,这种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结构。
我们可以看得出,《米格尔街》中的小人物总有一些独特的带有一定虚幻的民间理想,而这些民间理想的动机有是滑稽可笑的,甚至有些凄凉,这些小人物在不断的琐事中产生一种悲剧色彩。
《米格尔街》的原型在特立尼达街区,作者是一个有很强印度民族意识的人,尽管他对自己的身份很迷茫,他从后来所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视角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书写了特殊的后殖民家园。
特立尼达街区生活的主要是印度裔,但这里又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且很特殊的是生活在里的人们,他们身份各式各样,他们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粉末登场,这些人和事之间彼此存在着微妙复杂的关系。
生活在米格尔大街上的人们其生活也是很清贫的,因为他们的谋生手段极其简单。
《母亲的天性》里面的母亲劳拉一共有八个孩子,这个多子的家里并不幸福,因为这八个孩子却拥有七个父亲,劳拉很无奈,她只能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来谋生,生孩子是他的生活手段,通过生孩子的方式要抚养费来谋生,这种谋生手段太特别了;《没有名字的东西》中的主人公波普不务正业,无所事事,他的谋生手段是妻子给别人家做保姆;这条街上清洁车夫埃多斯相反被大家视为高贵的人,在别人看来,他工作稳定,而且清理垃圾只在早上时段,埃多斯在清理垃圾时,还有很多收获,可以拣到别人扔掉不要,但让特立尼达街区人们羡慕的东西。
《米格尔大街》中的文化身份解读
摘 要 : 国移 民作 家雏 ・ ・ 保 尔的作品反 映了后 殖民社会 中像他 一样 的边缘人 和无根人 的 生活状 态以及 他们寻 英 苏 奈
找 家 园和文化 身份 时所处的 困境 , 对帝 国强加给殖 民地 的意识形 态及价 值观 念进 行 了成 功 的颠 覆 和解 构。《 米格 尔大 街》 主要描写 了处 于社会边缘 的形 形色 色的 小人物在 寻找 文化 身份及 自身价 值 时所表现 的无奈与无助 , 了 为 得到主 流社
们被 边缘化 的状况 , 向我们展 示 了被压抑 的真实 历 史 [ 。张德明认为整部小 说采取后殖 民文学 的双重 2 】
视角 , 精心塑造了一系列边缘人形象 , 着重揭示了殖 民 统治造成的边缘人的文化无根性和人格 的扭曲性。 J
紧扣在眼皮上。平时没事 , 他就靠着院子外高高的水
雄并称 “ 国移 民文学三雄 ” 英 。奈保 尔出生在西 印
度群岛的特立尼达 , 他的家庭是 一个传统 的印度教家 庭, 母亲尤其正统。父亲是当地一位新闻记者 , 颇有见 地, 常发表一些反映这个前英 国殖 民地错综 复杂的政 治、宗教 、种族 之间斗争的文章。半个世纪 以来 , 奈 保尔历经艰难但硕果累累, 不但 荣膺英 国文学界许多 大奖 , 而且将诺贝尔奖收入囊 中… 。
泥栏杆 , 站在那儿 , 双手插在裤兜里 , 一只脚蹬在墙上 , 嘴上总是叼着一支烟卷。 _ ”5 这显然是模仿主流国家
年轻人的做派 。在另一篇《 告别米格尔大街》 , 中 在终 于有机会离开特立尼达时 , 叙述者“ 就像躲避瘟神 我”
霍米 ・ 巴巴曾在 《 文化 的定 位》 中提到 : 殖 民地 “ 居民对统治阶级优势文化 的模拟处于矛盾 的状 态 中。
《米格尔大街》中的文化身份解读
《米格尔大街》中的文化身份解读舒进艳【期刊名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9【摘要】英国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作品反映了后殖民社会中像他一样的边缘人和无根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寻找家园和文化身份时所处的困境,对帝国强加给殖民地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进行了成功的颠覆和解构。
《米格尔大街》主要描写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寻找文化身份及自身价值时所表现的无奈与无助,为了得到主流社会认同,他们不得不去模仿宗主国的语言﹑生活方式及习俗。
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出发,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模仿理论对小说人物的文化身份进行分析。
%The works of V.S.Naipaul not only reflect the life condition and predicament of the margined and rootless people when they are looking for homes and cultural identity,but also subverse and deconstruct the ideology and value of the empire imposed on the colonies.Migual Street mainly describes different kinds of unimportant persons who express their helplessness when they are searching for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ir own value.In order to get the mainstream social identity,they have to mimic the language,life style and social custom of the metropolis.The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characters in this novel by using the mimicry theory of Bhabh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总页数】3页(P15-17)【作者】舒进艳【作者单位】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新疆喀什844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相关文献】1.《米格尔大街》中的模仿现象解读 [J], 李玲芳;刘明景2.解读《米格尔街》中的文化身份困境 [J], 李筱洁3.《米格尔大街》中"属民"身份的后殖民解读 [J], 朱宇杰4.生存困境中的自我迷失与身份探寻——《米格尔街》微型对话解读 [J], 郑可欣5.生存困境中的自我迷失与身份探寻——《米格尔街》微型对话解读 [J], 郑可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飞散视角解读《米格尔大街》-精选文档
从飞散视角解读《米格尔大街》V.S.奈保尔是当代知名的后殖民作家。
他的写作具有“世界意识”(赵祥凤,38)并涉及了第三世界和殖民地国家的文化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以简洁的文字,精湛的写作“深刻描写了深受殖民主义影响的印度,非洲,加勒比地区等发展中国家的动荡不安”(王志勇,178)并将文学领域的多个奖项收入囊中,更是于2001年获得了第二个为加勒比移民作家颁发的诺贝尔奖,以奖励“他以人类学家的眼光,考察了丛林深处于是隔绝的一些土著部落”。
《米格尔大街》是奈保尔于1954年发表的作品,这部作品由17个短篇构成,主要描绘了特立尼达米格尔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同时也成为反映特立尼达的一面镜子,获得了1959年的毛姆奖。
这部作品被学者分别从后现代和后殖民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张德明从后现代角度出发的互文性叙事,宏大叙事的消解的研究,从后殖民角度进行的边缘主题的研究;李玲芳等对模仿主题的研究。
本文试图从跨民族性的文化的飞散视角对该文本进行解读。
“根据詹姆斯克利福得,‘飞散是当地的,但是具有可译性’,采取飞散视角的作家反对固化身份,提倡混合身份的跨文化跨民族特征。
”(童明,119)飞散视角思考的是处于文化移位状态中的人,抵制文化的同化,坚持差异的必要性,并试图超越差异。
而且根据童明对飞散的解读,“在飞散的新视角中,民族,足矣,身份,文化都不是孤立的概念,其语义存在于跨民族动态的关联之中。
”(120)民族,文化,身份的差异都动态地构成飞散。
奈保尔作为英国移民作家的重要代表,其跨民族跨文化的背景和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得以体现。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40年代西班牙港的特立尼达。
作为西班牙港的大都市,特立尼达汇聚了不同的种族,民族文化和宗教,成为“飞散者的家园”(116,童明)。
米格尔大街就是其具体的代表,那里除了有来自欧洲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的移民,还有占大多数的大量为奴的黑人后裔和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印度人,他们作为社会底层人民在多元文化的混合体中生存,经历着文化身份的迷失和心态的错位,又尝试着飞散中的超越。
米格尔街读后感
米格尔街读后感《米格尔街》是一部由美国作家乔治·赫伯特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在20世纪初的墨西哥城的一条小街上的生活故事。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闻名,让读者深受感动。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故事中的情感所打动,也对墨西哥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她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她却有着一颗坚强的心。
在米格尔街上,她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挑战,但她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幸福的追求。
她的坚韧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除了主人公的故事,书中还描写了墨西哥城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在书中,我看到了墨西哥人民的热情、豪放和坚韧不拔。
他们在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从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
这让我对墨西哥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这个国家充满了敬意和好奇。
此外,书中的情感描写也让我深受感动。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让我感受到了她的孤独、无助和渴望。
这些情感让我感到心疼,也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读完《米格尔街》后,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坚韧不拔地面对,永远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同时,我也对墨西哥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总的来说,读完《米格尔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坚韧和勇气,也让我对墨西哥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相信,这个故事会一直陪伴着我,让我在生活中充满勇气和希望。
《米格尔街》殖民文学女性意识呈现
文苑雅香 >>2《米格尔街》殖民文学女性意识呈现米璐璐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米格尔街》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成名作,这本书也是是奈保尔在中国读者中最有影响的作品,同时更是奈保尔在全球文坛极富盛名的名篇。
《米格尔大街》讲述了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的米格尔街上普通居民的故事。
生活在这条街上的人,他们给自己构建了一个孤立的空间里,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中逐渐变得精神恍惚、人格扭曲。
他们只是一群在底层摸爬滚打的普通人,这也意味着他们的人生旅程充斥着麻木的苦痛。
生命就消耗在这种无休止的重复中,所有人都忍受着苦闷和乏味的煎熬。
通过对《米格尔街》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可以窥探到殖民统治下文学思想的变迁脉络,进而从文学体裁、文学思想等方面展开新的思考。
关键词:《米格尔街》;女性意识;殖民一、男权压迫下的女权发言者在《米格尔街》中主要有两类人,第一种是敢于向不平等对待说“不”,敢于从男权压迫中积极找寻自我的女性,第二种是面对暴力和冷眼选择忍气吞声悲剧收场的“女性”,前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养育了8个孩子的劳拉和与米格尔街格格不入的“外来者”海瑞拉夫人。
劳拉对于米格尔街和其他女性而言,可谓是惊世骇俗的存在,首先她有着极为彪悍的人生履历,虽然有这么多孩子,却从来没有为生计发愁,同时面对男人始终报以无所谓、不关心、不占有的态度,甚至在新恋人纳撒尼尔面前,也敢于挥舞自己的拳头,对于劳拉而言,她从来都认为自己是某个男人的附庸,“别以为你让我生了一个孩子,就拥有了我”这种言论的背后是劳拉对于男人的不屑一顾,与米格尔街其他女性相比已经前进了一大步;其次劳拉还极有远见,她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世上没有什么比教育更重要,我可不想让孩子像我一样生活”,可见劳拉知道自己的悲剧性,但是也有着敢于改变命运的勇气。
与劳拉不同的是,海瑞拉夫人是一个心灵深处寻求自我解放的新女性,如果说劳拉对于男权的反抗体现在外在行为上,那么海瑞拉夫人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两性关系上的独立自主。
浅析《米格尔街》中边缘化的表现及原因
浅析《米格尔街》中边缘化的表现及原因《米格尔街》中底层人民的边缘化现象突出,并成为其他多种现象的基础。
文章试图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以具体分析作品中边缘化的表现和成因。
一、引言《米格尔街》是印度裔的英国移民作家V?S?奈保尔最早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于1961年获得毛姆文学奖。
作者采用少年的视角,描述了一群居住在西班牙港米格尔街上的社会底层形象。
西班牙港所在的特立尼达岛曾为英国殖民地,历史的复杂性使这部作品衍生出身份寻找、文化冲突、边缘化、逃离等多重主题。
其中,底层人民的边缘化现象成为其他多种现象(如文化冲突、逃离)出现的基础,最直接的结果则是导致他们自我实现的困难。
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以具体分析作品中边缘化的表现和成因。
二、边缘化的具体分析经过四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特立尼达岛上的人民,无论是印度裔还是非洲裔,都在文化身份、政治资源、经济地位上被边缘化;同时,岛上原著民的历史也被边缘化,甚至被抹杀。
这些原因集合在一起,导致岛上的人民,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感到迷茫,对自我实现的结果感到无望。
1、历史15世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岛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在1802年,又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西班牙和英国殖民期间,非洲奴隶和后来的印度劳工作为种植园劳工大量输入,从而使现在该国大部分居民为非洲裔和印度裔。
随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浪潮席卷全球,包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岛在内的十个英属加勒比海殖民地才于1958年组成西印度群岛联邦。
在这四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期间,之前特立尼达岛的原著民历史文化却因此被抹杀。
这必将导致生活在此地的人却没有任何来自这片土地的传统文化浸润,没有任何对当地历史的荣耀感,没有任何机会来用历史定义自己的身份。
正如《米格尔街》里霍伊特给孩子们讲解乔治要塞的历史时所遇到的尴尬:“这是历史,伙计,就是你们自己的历史,你们必须要了解这些事……这要塞是以前法国人企图侵占特立尼达时建造的。
解读《米格尔街》中的文化身份困境
Vo 1 . 3 7 No . 5
Ma y.201 4
2 0 1 4年 O 5月
解 读 米 格 尔 街 中 的文化 身份 困境
米格尔街一书描绘了特立尼达殖民地人的生活万象和悲剧命运通过描绘发生在各色怪异人物身上的平凡琐事展现出他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迷茫以及为消解身份困境明确文化身份所做出的尝试即从模仿到颠覆这一过程揭示了奈保尔对殖民地人文化身份的认识和对如何确立文化身份的反思
第3 7 卷
第 5期
长江大学学报 ( 社 科版)
身份 , 最终仍 一无 所获 。
‘
身份 认知 的三 个基 本 阶 段 , 即从迷 茫 到模 仿 再 到 颠
覆。
收 稿 日期 : 2 0 1 4—0 3 一O 1
文化 身 份 的不 确 定性还 体 现在特 立尼 达人 对 职
业 的追求 过 程 中 。《 择业》 中 的伊 莱 亚斯 是 个 勤 奋 、
要 是 陌 生人 开 车 经 过 米 格 尔 街 时 , 只 能说
一
等 同于文 化研 究 的趋势 。后 殖 民主义 的文 化身 份观 否定 了 以宗主 国为 中心 的等级 性 的 民族 、 种 族观念 ,
认为“ 人类 身份 不 是 自然 形 成 、 稳定不变 的, 而 是 人 为建 构 的” [ 3 ] ( ”, 同时 , 文 化 身 份 还 具 有 流 动 性 与 混杂性 。正 如 法农 所讲 , 身份是“ 意识形态建构, 旨
确 立文 化身份 的反 思 。
关键词 : 殖 民地 人 ; 文化身 份 ; 身 份 困境 ; 模仿; 颠覆
《米格尔街》的记忆与身份认同
彳命&吓去瞪学报《米格尔街》的记忆与身份认同"刘爽庄静(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米格尔街》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成名作。
小说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特立尼达为背景,通过17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勾勒出“米格尔街”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作者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回溯了米格尔街的旧时乡邻寻求身份认同的种种困境,揭示出后殖民时代人们实现身份认同的虚无感与悲剧性。
在重返童年记忆空间的写作中,奈保尔构建起后殖民文学"自我-他者"的叙事再现。
关键词:奈保尔;《米格尔街》;身份认同中图分类号:I1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5X(2019)04-0124-052001年,V.S.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裔的奈保尔生于英国殖民时期的特立尼达,后留学英国,又广泛游历中东、非洲等地,多元的身份背景和开阔的视野使他的作品犹如万花筒般繁复。
奈保尔的许多小说都带有“伪自传”的性质,但文中的“我”作为叙述者,并不与现实中的作者完全重合。
他只是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投射到自己的作品中,想象出一个全新的人物,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正如弗南德兹所说:“一个人讲自己的经历,那是自传;一个人想象出一个人物来向我们讲他的经历,那就是小说”口](P20)奈保尔的成名作《米格尔街》由17个短篇故事构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讲述了处在英国殖民和二战期间美国入侵的双重背景下,殖民地人民疯癫狂热又乏味沉沦的生活。
文中有贯穿全篇的人物“哈特”“埃多斯”和“我”等,但每个独立的篇章又有单独的人物。
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殖民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符号。
“米格尔街”在外人看来是破烂不堪的贫民窟,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没有受过多少教育。
他们宗主国所处的欧洲,则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⑵aw比本土文明有着更先进的知识。
生存困境中的自我迷失与身份探寻——《米格尔街》微型对话解读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2020年6月20日Jun.20 2020第40卷第6期Vo1.40 No.6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06.016生存困境中的自我迷失与身份探寻——《米格尔街》微型对话解读郑可欣(兰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米格尔街》是奈保尔开启其后殖民时期作家文学生涯的第一部作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借助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微型对话理论,尤其是人物与自我的对话关系及双声语相关理论,仔细剖析《米格尔街》中4位典型的人物形象,可以发现特立尼达殖民社会绝对权威对个体的压迫与抑制,进而揭示特立尼达社会底层人物的普遍生存困境,充分体现奈保尔对苦苦挣扎的边缘人物的关怀。
关键词:《米格尔街》;微型对话;人物对话自我;双声语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0)06-0040-03《米格尔街》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2018)的早期作品,荣获1961年毛姆奖,描绘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一条名为米格尔的大街上被殖民人们的生活百态。
他们兼有被殖民者与移民者的双重身份,无力改变被殖民被压迫的生存困境,被迫以畸人的形象生活。
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重点是后殖民研究与叙事学研究,但因为小说中塑造的人物更多地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笔者认为该小说的人物微型对话同样值得探究。
微型对话,是巴赫金提出的对话理论关键词,与大型对话相对,存在于不同形式的对话关系中。
“对话关系……这几乎是无所不在的现象……浸透了一切蕴含着意义的事物。
”[1]76董小英认为,巴赫金的对话关系有以下几种形式:作者与读者、作者与文本、读者与文本、作者与人物、读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自我[2]299。
试析《米格尔街》中底层人的价值观
第35卷第6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11月V o l.35N o.6J o u r n a l o f Z h o u k o u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N o v.2018试析‘米格尔街“中底层人的价值观李明珠(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公外部,河南郑州450053)摘要:‘米格尔街“是英籍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早期的一部短篇小说集㊂这部小说集大多被拿来做后殖民主义解读的文本㊂分析小说中描述的小人物㊁ 底层人 所构成的下层社会,梳理出其自有的价值体系,从而印证奈保尔文学创作的本意 客观反映殖民地的文化生活,同时表明殖民地人民并非毫无文化的木偶,只为西方殖民文化代言㊂关键词:‘米格尔街“;底层人;价值观中图分类号:I561.07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8)06004004D O I:10.13450/j.c n k i.j z k n u.2018.06.08维㊃苏㊃奈保尔(V i d i a d h a rS u r a i p r a s a dN a i-p a u l,1932-)出生于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后获得奖学金去英国留学,学成辗转于第三世界国家,书写各国游记,把获得民族独立后的国家的真实状况展示在世人眼前㊂他本人经历过特立尼达㊁印度㊁英国三种不同文化的熏陶,有过精神困惑也有过精神回归㊂奈保尔的文学作品屡获大奖,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㊂由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很多文学批评者称他为 浪子 无根者 ㊂实际上,这只是他复杂的成长背景和冷静的叙述口吻造成的㊂作为文学创作者㊁舆情观察者和研究思考者的奈保尔,他要对自己的创作负责,这些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思想上的挣扎与矛盾之处㊂他很想要殖民地的 真实 ,苦苦寻求殖民地的 本原 ,多少削弱了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在作品里的体现㊂‘米格尔街“是奈保尔牛津大学毕业后创作的处女作,行文简单流畅,文笔风趣,可读性很强㊂这部作品为他斩获1959年的毛姆短篇小说奖,带有 伪自传 的性质㊂这部集子由17个平行展开的短篇构成,由一位男孩把这17个故事串起来讲述㊂每个故事中除了主人公以外,出现的人物会在其他故事里以主角的形象再出现㊂这位串起全篇的男孩也是这条街上的一分子,在他眼里这里的人民既质朴又愚昧无能, 他 只想逃离这个 贫民窟 ,离开这个没有存在感的殖民地 特立尼达㊂价值观,是人基于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㊁理解㊁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㊁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从而体现出 人㊁事㊁物 一定的价值或作用㊂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㊂在价值观体系中,有两个核心价值观念,分别是 关于生产劳动的价值观念和关于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念 [1]89-90㊂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包括集体人格和精神价值㊂价值具有文化赋予的性质,很多事情在特定文化中有其特定的价值,脱离这个文化背景结果就可能大相径庭㊂反观‘米格尔街“这部小说集,里面充满对上述概念的印证㊂笔者接下来从男性角色的价值取向及女性角色的价值取向两个方面进行文本细读㊂一㊁男性角色眼中的世界及价值观念小说集里17个故事有15个都是写男性的㊂这些男性里有孩子有成人,作者在单个的故事里展现殖民地男性对殖民地现状㊁人生㊁择业和婚姻方面的价值取向,从而让读者对殖民地人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整体的把握㊂首先来看当地居民对自己现状的理解㊂在短篇‘曼门“中,曼门看上去似乎疯疯癫癫,模仿耶稣受难让其他人向自己砸石头㊂等到其他人真把他砸到流血,他又开始大声咒骂㊂这个情节初读有点莫名其妙与忍俊不禁㊂但是往前翻看你就会发现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有人自认为有最收稿日期:20180418;修回日期:20180504作者简介:李明珠(1987-),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㊂完美的道德和献身精神的时候,他就得罪了整个人类,就激发了深藏在人类天性中这种邪恶的迫害欲㊂曼门之前在选举中积极参与,自投一票却总是能得到加他自己在内的三张选票㊂他还热衷于 书法 ,只是这书法是英文单词㊂ 曼门的口音也令人捉摸不透,他说话时,如果你闭上眼,就好像在跟一个不太注意语法的英国绅士谈话 [2]39, 我们米格尔街上的哥们儿,对街上有这么一个人,颇有些得意 [2]42,原文中的这两句话意味深长㊂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㊂对于特立尼达岛上的人来说,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说英语?据资料记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被殖民史源于1530年,其间多次易主,有 欧洲殖民者棋盘上典当最多的地方 之称㊂在1814年划给英国前易主31次,1957年加入西印度联邦,1962年独立㊂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人口以黑色人种为主㊂官方语言为克里奥英语,是一种英语方言㊂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殖民地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基调㊂ 当经济长期强劲发展的地区或者国家,它的地域文化就有变成国家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趋势㊂反之,当你长期不行的时候,一部分原来是由你上升为世界文化的也要回归为地域文化㊂ [3]小国弱民,积贫积弱㊂国民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长期没有主导权,因此,像曼门这样的人尽管看上去疯癫㊁愤懑㊁乖张,实际上就是为了发泄自己及殖民地人民的抑郁迷茫㊂有人放荡不羁行为怪僻,也有人以流利掌握宗主国的语言为豪㊂其背后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寄人篱下状况的心知肚明却无力反抗的可悲心理㊂表面上的傻并非真傻,实力悬殊的痛才是最痛㊂在短篇‘布莱克㊃沃兹沃斯“里,流浪诗人沃兹沃斯先生追求诗意,追求纯美的生活,最后潦倒至死㊂主人公可能真实存在,也可能只是一个寄托作者的理想与价值信念的形象㊂在作者那里,流浪诗人才是真正人生的代表,是精神世界的旗帜㊂而诗人院子里的杧果树㊁可可树㊁李子树是真善美的化身,取而代之的是 一片水泥砖铺成的地面 , 一切都好像表明B.沃兹沃斯从来没有到过这个世界 [2]57㊂特立尼达在很久以前也是个充满真善美的地方,可是后来殖民者的到来与覆盖全球的现代化,让这个地方失去了特色和繁荣的精神文化㊂短篇‘择业“中,伊莱亚斯第一次考剑桥高中文凭时,老师预言他会高分通过,实际上并没有㊂有人就说了, 你指望他们让伊莱亚斯及格? [2]32后来第二次考试他通过了,获得了三等文凭㊂第三次当他想要考取二等文凭时却没有通过㊂又有人说了, 咱们哪能去和人家英国人比,咱们这里没有一个人说这孩子通不过考试,可那些人会让他取得更高等级的文凭吗? [2]35寥寥数语,便能让人明白当地人不是没有志气甘受剥削,而是有志气没运气没钱也无法抗衡殖民统治㊂短篇‘懦夫“里的大脚明明看上去孔武有力,在当地也是威名赫赫,却在和一个来自英国的毫无名气的拳击手比画时落荒而逃㊂英国是特立尼达的宗主国,被殖民心态让殖民地人民面对殖民者有心无力,自我贬低㊂精神殖民加资源剥削,特立尼达的繁荣也是徒有其表㊂更加滑稽的是,殖民地的人民既被殖民者塑造了世界观,同时心里也非常清楚这种塑造的来龙去脉㊂二、男性角色眼中的人生观与择业在小说集第一篇故事‘博加特“里,主人公博加特平时无所事事,晃晃悠悠,装模样地做着 高级裁缝 的工作,随心所欲放荡不羁㊂后来他又从米格尔街出走,结婚生子,为了生计也干些非法的勾当㊂在这背后是他漂泊无依的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㊂和博加特类似,米格尔街上的波普身为木匠不务正业,光靠妻子在外务工养家,后来老婆成了 许多男人的朋友 ,他又竭力想要挽回㊂再后来波普靠偷来的材料翻新了房子接回了老婆,却好景不长又蹲了班房㊂这串滑稽戏背后暗藏着苦涩㊂大字不识的人想要思考人生,不为生计发愁是不可能的㊂做流浪汉倒是够格,可波普又看不起连老婆都娶不起的闲汉们㊂ 街上没有一个人为波普蒙受蹲监狱的耻辱而难过,因为这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可能遇到 , 他像个英雄似的回来了,他成了这帮哥们心中的一员,一个比海特和博加特更冲的硬汉子 [2]17㊂在短篇‘母亲的天性“中,劳拉有8个不同父亲的孩子㊂米格尔街上的人并不歧视她,反而理解同情她的辛苦㊂尤其是在其大女儿未婚先孕走上劳拉的老路时,男人们也没有表达出恶意㊂米格尔街上还有一个特别的人,就是博勒㊂他由于受过骗和对殖民地政府极大的不信任,就发现了一条真理,即 决不能相信报纸上讲的事 [2]159,这是博勒全部的人生哲学㊂再后来,博勒觉得自己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子活着没啥盼头,就想赌一把,买张彩票㊂后来中奖了博勒却不肯相信,愣是撕掉了价值300块的彩票㊂这究竟是生活捉弄人,还是人自己作的?背后原因大概是这个怪相频出的殖民社会㊂值得一提的还有贯穿全文的人物海特的人生㊂海特对孩子们很大方很负责,为人洒脱,是 我 的偶像㊂海特身上部分折射出了 我 的人生观㊂等到14第35卷第6期李明珠:试析‘米格尔街“中底层人的价值观我 长大成人,我不再希望成为垃圾车司机埃多斯那样的人,以前的老师也是那么愚蠢和乏味,不是 我 想要的㊂由以上这些典型的殖民地人生活模式可以看到,当地人实际上并不以宗主国的道德教化为准绳,由于贫穷和自身素养的低下,很多人都是怀揣梦想却难以实现,这种受限的和混乱的社会管理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人生观又反过来指导着他们的行为㊂小说集里有一篇‘择业“,讲的是米格尔街上孩子里面的佼佼者伊莱亚斯的故事㊂前文已提到,他一次次想要通过英国人组织的剑桥高中文凭考试,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脱离乱糟糟的家庭㊂全凭一己之力从潦倒暴力的原生家庭脱颖而出已实属不易,可是由于没有贿赂当权者,伊莱亚斯还是没能通过考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㊂最后,没背景没门路的伊莱亚斯只能去开垃圾车,当起了街头贵族,一肚子学问也只能自己消化㊂也许当初的教养和忍让在理想无法施展和琐碎的清垃圾工作中消磨殆尽,伊莱亚斯会成为和他父亲一样酗酒暴力的人㊂在‘择业“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后面‘蓝色卡车“里的主人公埃多斯㊂这个人来自印度社会中的下等种姓,却是米格尔街上的 上流人物之一 ㊂可见远离印度本土,殖民地的文化融合可能削弱了当地印度传统等级观念㊂埃多斯的工作收入稳定又有外快,所以人人羡慕㊂有很多女人为了生存打他的主意,最后他挑了一个西班牙美女并为其养孩子,也是各取所需㊂尽管大家身处殖民地,身处底层社会,却没有互相践踏,互相坑害,相反是互相扶助,互相理解㊂从大家对单亲妈妈劳拉的同情,到埃多斯设法把老博勒卖掉的手推车弄回来,再到街上的女人们合力帮埃多斯带孩子,等等,底层人内心深处的善意和他们身上的劣根性一样闪闪发光㊂他们也因此选择了特有的人生道路,构成了与宗主国完全不同的国情㊂三、女性角色眼中的婚姻与处世观‘米格尔街“对于女性的描写不是重点,单独讲女性的章节也就2篇,分别是‘母亲的天性“和‘爱,爱,爱,孤独“㊂其他的女性角色零星穿插在个别篇章中,比如‘乔治与他的粉红色房子“‘焰火师“‘机械天才“等㊂在奈保尔笔下,男人的故事里自然少不了女人㊂从男性对待他们伴侣的态度上可以看到真实的人性 尽管是侧面的㊂而女性的态度和观念就要多变一些㊂在殖民地大环境中生活,女性处于底层的底层:既要挣钱养家做家务,又要忍受丈夫拳脚暴力㊂如此恶劣的社会风气发展出她们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㊂在‘叫不出名堂的事“里,木匠的老婆待人诚心,却因为丈夫不作为而与园丁私奔,后来丈夫偷材料盖了新房子,她又回家并等着木匠狱中归来㊂另外有一位反复出现的女性,就是每个故事的叙述者 我 的母亲㊂这位母亲坚强㊁精明㊁节俭㊂有文章分析称小说中的 我 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作者出身印度的高等种姓,所以这位叙述者的母亲很可能就是以作者母亲为原型,结合了殖民地典型的母亲形象创作的㊂母亲是位严母,经常殴打 我 ,训斥 我 ㊂同时充满了生活智慧,拥有面对现实清醒沉稳的头脑㊂比如她劝海瑞拉夫人: 你知道,海瑞拉夫人,我真希望你能像我,如果一个人在你十五岁时娶了你,我们就不应再听那些无聊的事,更不会有什么心啊㊁爱啦乌七八糟的事儿了㊂ [2]136再比如,当 我 离开米格尔街外出求学时,母亲因为迷信还特地在行车道旁放一罐牛奶㊂当我走过时踢翻了它,母亲脸色一沉㊂这些生动的小细节勾勒出丰满的人物形象,也从侧面显现出人物的内心和观念㊂另外这些作品中有两位作者轻描淡写的女性㊂一个是埃多斯的女朋友,一个是‘直到大兵来临“里爱德华的老婆㊂这两个女人一个是西班牙女郎,一个是白人妇女㊂面对艰难的生活,有的女性并不是想要婚姻,而是想找个男人做 长期饭票 ㊂埃多斯的女朋友把血缘可疑的乐乐交给埃多斯抚养就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生存方法㊂她手中有埃多斯的把柄,又有埃多斯想要的美色,所以成功甩掉了孩子这个包袱㊂爱德华的老婆也是名投机者,因为各种原因和爱德华在一起,又因为浪漫主义而移情他人㊂‘焰火师“里墨尔根的妻子㊁‘机械天才“里比哈库的老婆都对这个女人有成见,因为她俩是米格尔街上传统贤妻的代表㊂就像比哈库太太评价爱德华的老婆: 她可是个现代派,她们这种人需要丈夫在外工作一天,回到家还要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㊂她们就知道往脸上擦胭脂抹粉,走到大街上扭屁股㊂ [2]187-186这些话里的婚姻观念一目了然㊂爱德华不打老婆,比哈库太太们就要嫉妒他老婆的能耐㊂她们对丈夫忠心耿耿,真心可鉴日月,却换来拳打脚踢或是背叛㊂爱德华的老婆不会生孩子还备受宠爱,当然令她们看不惯㊂除去这些 正统 女性,奈保尔还描写了一些妓女,都是扁平化和脸谱化的㊂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是她们的信条㊂在奈保尔笔下,女性是可怜的㊁坚韧的㊁多情的㊁拖累好男人的㊂然而在殖民地复杂的社会境况24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11月里,本质不坏但是颇有个性的男性只有遇到技高一筹的女性才能被驯服㊂这个两性关系的事实,通过奈保尔的描写十分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㊂下面来谈谈其他比较重要的女性角色㊂先说上文提到的伊莱亚斯的母亲㊁粉红房子的女主人㊂这是一位卑微到名字都没有的女性,她要每天忙碌不停,而且病病歪歪的㊂她的丈夫乔治拿家人当沙包,发泄自己身为男人却潦倒不如意的愤懑㊂儿子比较争气,长大后乔治不再打他,而是拿妻子和女儿出气㊂后来妻子被生活和丈夫的拳脚拖垮,魂归西天㊂在这个过程中,她连句话都没有,留下的只有挨打时的惨叫㊂如同牲口一样,没有人权没有话语权㊂她的人生哲学应该就是沉默与忍受㊂再者就是乔治的女儿多利㊂她有了名字,也有了声音 咯咯的傻笑声㊂只有在婚礼上,她才有所反抗,爆发出大哭㊂哭声招来的只有欢笑㊂多利无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婚姻只是下一个火坑罢了㊂其次特别提到的就是劳拉 8个孩子的母亲㊂生活不易㊁无依无靠都压不垮她,反而让她活泼快乐,光彩照人㊂唯有大女儿走上她的老路让她一夜之间老了一大截㊂她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用最恶毒的话谩骂儿女,殴打吃软饭的伴侣㊂但是她没忘让孩子接受教育: 受教育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事㊂我可不想让孩子们像我这样过一辈子㊂ [2]108-109劳拉既泼辣又有反抗精神,同时对身为女性感到憎恶㊂因为在第7个女儿出生后,她感到自己很没福气,女儿多了是件晦气的事㊂为什么?因为在殖民地,女性毫无地位可言!她感同身受,却只能向命运屈服㊂最后大女儿投海自尽,劳拉只说了几个字 这好,这好,这样更好 [2]110㊂这几个字也是其对生活的妥协和对人生的绝望与抗议㊂最后说一说‘爱,爱,爱,孤独“里的海瑞拉夫人㊂她离开自己的医生丈夫并和丈夫的病人私奔到米格尔街㊂她或许是一个像娜拉一般觉醒的妻子: 我并不讨厌他,只是无法忍受他身上那种医生的气味,简直要憋死我了㊂ [2]135但是这位金丝雀一样优雅美丽的富太太并不属于这里,她最终还是回到了丈夫身边,继续过她优渥的生活㊂这种视生活同儿戏,任性妄为的女性并不常见,但正是由于她的存在,才让米格尔街上的女性群像更多姿多彩㊂同在特立尼达,身处不同的阶层,女性持有不同的价值观㊁爱情观㊁人生观㊂‘米格尔街“中的那些小故事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味道,米格尔街也是整个殖民地的缩影㊂特立尼达有很多条米格尔街,一条大街就是一个世界㊂外人眼中的贫民窟,在奈保尔笔下充满勃勃生机㊂来自外界的经济剥削㊁政治包围和精神殖民并不能摧毁当地人的心灵,反而让他们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㊂通过有差异的个体间观念的比照,读者可以更加系统㊁全面地了解二战后殖民地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㊂参考文献:[1]兰久富.价值体系的两个核心观念[J].东岳论丛,2000(1):8992.[2]奈保尔.米格尔街[M].王志勇,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3]沈望舒.文化与核心价值观[E B/O L].[20180406].h t t p://w w w.360d o c.c n/m i p/418668626.h t m l.ʌ责任编辑:曹丽华ɔ34第35卷第6期李明珠:试析‘米格尔街“中底层人的价值观。
浅析《米格尔街》居民社区意识淡薄的文化经济动因
意识 淡薄 的文化 经济动 因
吕 欢
( 大连 外 国语 大 学
摘 要
辽宁 ・ 大连
l 1 6 0 4 4 )
后殖 民作家奈保 尔在其处女作《 米格尔街 》 中向读者展 示了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 米格尔街” 的居பைடு நூலகம்犯 罪滋
生, 邻里冲 突, 人情淡薄的混乱 生活状态 ; 社 区成员普遍缺乏社 区意识 , 责任 意识 淡薄。 究其原 因, 其 实是殖 民地人 民
离 开特 立尼 达 , 去 帝 国 中 心 为 荣 。如 《 直 到 大 兵 来 临》中 的爱
因用 偷 来 的 材料 装 修 房 子 锒 铛 入 狱 ; 海特因为杀人身陷囹圄。
德 华 是 一个 迷 失 者 、 模 仿 者 。他 怨恨 、 鄙视特立尼达, 模 仿 英 除 此 之 外 , 岛上 居 民生 活 在 无爱 的环 境 中 , 彼 此 之 间冷 漠 相 向, 美 人 的 行 为方 式 、 口音 。在 特 立 尼 达 的克 里 奥 尔 社 区 , 人 们 很 充 满 算 计 。当 邻 居 出 现 不 幸 时 , 文 中多 次 出 现 “ 我们很难过” ,
容 易 受 白人 文化 至 上 的价 值 观 念 影 响 ,这 种 价 值 观 宣 扬 白 即 “ 许 多 人 都 很难 过 ” 。 和 叙 述 者 的描 述 形 成 反 差 的是 ,在 如 此
是美, 黑 即是 丑 。非 白人 深 深 地 为 自己脏 乱 、 喧 嚣 的生 活 而 自 轻 描 淡 写 的悲 伤 外 表 下潜 藏着 幸 灾 乐祸 和 趁 火 打 劫 的心 理 。
和谐的生动例子 。叙述者的舅妈 ( 比哈库太太) 经常和邻居摩
社 区的 形 成 需要 共 同 的文 化 , 共 同的 文 化滋 养 社 区 , 增 强 尔 根太 太 隔墙 争 吵 ,互 相 鄙 夷 。表 面 上 是 为 自 己男 人 争 面子 居 民 的社 区意 识 。 社 区 意 识 是 一种 ” 社区情感” , 人 们 共 同 的精 实 际上 是不 同文 化 的碰 撞 。摩 尔 根 太 太 是 西 班 牙 婆 娘 ,而 比 神 生 活 和 在 此 基 础 上 形成 的共 同 的精 神 纽 带 ,是 一 种 共 同 的 哈 库太 太 是 印度 人 , 两 人 的文 化 差 异 致 使其 无法 相 互 理 解 , 和 心 理 认 同 ,是 一 个 社 区赖 以存 在 和 发 展 的 灵 魂 和 关 键 。 社 区 谐 共 处 。 意 识 是 共 同 的信 仰 和 价值 观 的结 果 ,能 帮 助 建 立 成 员 的 身份 社 区 意识 强 调 社 区责 任 和 参 与 意 识 。健 康 的 人 伦 关 系 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第二师范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ep. 2012 Vol. 29 No. 9
《米格尔大街》中的文化身份解读
舒进艳
( 喀什师范学院 外语系,新疆 喀什 844008)
摘 要: 英国移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作品反映了后殖民社会中像他一样的边缘人和无根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寻
短篇小说集《米格尔大街》( 1959) 是奈保尔早期 英语文学作品的优秀代表作之一。由十七个短篇构 成,它们都是以一个少年之口叙述的。故事以 20 世纪 三四十年代的西班牙港为背景,集中描写破烂不堪的 贫民窟米格尔街上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相对于宗主 国中心,他们处于文化的边缘,而相对于特立尼达的上 流社会,他们又处于社会底层。殖民文化造成后殖民 地人文化身份的模糊和自卑。自该小说发表以来,对 其评论主要集中在该小说所体现的边缘性主题和叙事 策略上。刘小艳认为米格尔街人在殖民统治下被边缘 化,但却坚持差异表述,向中心挑战。奈保尔描述了他 们被边缘化的状况,向我们展示了被压抑的真 实 历 史[2]。张德明 认 为 整 部 小 说 采 取 后 殖 民 文 学 的 双 重 视角,精心塑造了一系列边缘人形象,着重揭示了殖民 统治造成的边缘人的文化无根性和人格的扭曲性。[3]
一﹑模仿的深层原因 由于长期受殖民文化的影响,米格尔街上的人没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向往着宗主国文化,模仿英美 人说话的口气﹑姿势,以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帝国中心 为荣。如故事《博 加 特 》中 的 同 名 主 人 公 在 看 了 电 影 《卡萨布兰卡》之后,便开始接受影片中博加特式的处 世哲学,从此也被人称作“博加特”。[5]1 在“失踪”了几 次回来后便虚张声势,对原来与其平起平坐的流浪汉 哥儿们也显得高高在上。他成了街上人们敬畏的人 物。“他酗酒﹑骂街﹑赌博﹑用肮脏粗野的语言咒骂 街上路过的姑娘﹑买口香糖和巧克力﹑喝可口可乐和 百事可乐,连 口 音 也 美 国 化 了。”[5]7“他 买 了 顶 帽 子, 紧扣在眼皮上。平时没事,他就靠着院子外高高的水 泥栏杆,站在那儿,双手插在裤兜里,一只脚蹬在墙上, 嘴上总是叼着一支烟卷。”[5]6 这显然是模仿主流国家 年轻人的做派。在另一篇《告别米格尔大街》中,在终 于有机会离开特立尼达时,叙述者“我”就像躲避瘟神 一样急匆匆离开米格尔街和特立尼达: “我离开他们, 步履轻快地朝飞机走去,没有回头看,只盯着眼前我自
霍米·巴巴曾在《文化的定位》中提到: “殖民地 居民对统治阶级优势文化的模拟处于矛盾的状态中。 一方面为了得到自身意义上的认可,他们有着改变自 己的愿望,并希望与统治者享有几乎相同的主体性,但 英国化和英国人永远不能等同,因此另一方面为了保
持模拟的有 效 性,他 们 一 直 展 现 着 他 们 的 不 同 ”。[4]85 模仿一词也常用在后殖民批评的话语中,因为它揭示 了第三世界人们身处的特殊文化氛围。本小说中的主 人公们为寻求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人生价值而不得不去 模仿,他们在模仿中由开始的文化身份模糊,再到模仿 中的自我反省,最后通过超越模仿及模仿写作来实现 颠覆宗主国文化,并最终达到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肯定 和认可。
找家园和文化身份时所处的困境,对帝国强加给殖民地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进行了成功的颠覆和解构。《米格尔大
街》主要描写了处于社会边缘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寻找文化身份及自身价值时所表现的无奈与无助,为了得到主流社
会认同,他们不得不去模仿宗主国的语言﹑生活方式及习俗。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出发,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
收稿日期: 2012 - 08 - 10
·15·
己 的 影 子,它 就 像 一 个 小 精 灵 在 机 场 跑 道 上 跳 跃着。”[5]189
其实,奈保尔本人也曾对帝国中心充满景仰之情。 他对英国也是期盼已久: “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要留在 特立尼达。当我在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写下了一 句誓言,要在五年后离开特立尼达。我在六年后离开 了,但到英国后许多 年 …… 我 还 会 被 回 到 了 赤 道 地 带 的特立尼达 的 噩 梦 惊 醒。”[6] 他 曾 经 刚 到 英 国 时 给 家 里人写信也说到: “英国确实是一个让人感觉很好的 国家。”[7]在殖民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小说中主人公们 并不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而完全沉浸在对主流社会 的向往与模仿中,并在模仿中逐渐丧失自我。
模仿理论对小说人物的文化身份进行分析。
关键词:《米格尔大街》; 文化身份; 模仿
中图分类号: I10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44X( 2012) 09-0015-03
作者简介: 舒进艳( 1984 - ) ,女,四川开江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维·苏·奈保尔( 1932 - ) 是当代后殖民文学的 重要作家,他在英语世界声名远扬,他和拉什迪﹑石黑 一雄并称“英 国 移 民 文 学 三 雄 ”。 奈 保 尔 出 生 在 西 印 度群岛的特立尼达,他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印度教家 庭,母亲尤其正统。父亲是当地一位新闻记者,颇有见 地,常发表一些反映这个前英国殖民地错综复杂的政 治﹑宗教﹑种族之间斗争的文章。半个世纪以来,奈 保尔历经艰难但硕果累累,不但荣膺英国文学界许多 大奖,而且将诺贝尔奖收入囊中[1]。
二﹑在模仿中保持自我 作为边缘人,小说中人物在对待英国文化的态度 上是矛盾的。奈保尔本人也是这样的,对于文化身份 的边缘性,他们对英国文化既依赖又抵制。奈保尔早 期对宗主国文化也很景仰,可进入宗主国中心后,他又 对其文化大加鞭挞。奈保尔一方面把英国文明等同于 普世文明; 另一方面又很抵制英国文化的庸俗和堕落。 为了得到自身意义的认可,他们不断地模仿并渴望得 到认同,但为了保持模仿的有效性,又展现着与他们的 不同。 小说《焰火师》的开头: “要是陌生人开车经过米 格尔街时,只能说一句: ‘贫民窟! ’可是我们这些住在 这里的人却把这条街看成是一个世界,这里所有的人 都各有其独到之处。”[5]64 虽然生活在米格尔街上的这 些人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并以模仿宗主国的语言﹑生 活方式及习俗为荣,但他们也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在 边缘的生存状态下默默地与主流社会及其价值观对 抗,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身份。 霍米·巴巴认为模仿是一种含混﹑矛盾的表征形 式,而且模仿也是在不断产生延迟﹑差别和超越,一方 面模仿是一种拒绝﹑不服从和摈弃的过程; 另一方面, 它也“挪用”一切有益和有用的东西来改造﹑调整和 规范自身。[4]87 主人公们出于对模仿者的恨和被认同 的渴望,而产生的对殖民统治在一定意义上的威胁,并 且主人公们从未放弃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追寻。 《布莱克· 沃 兹 沃 斯 》中 主 人 公 的 理 想 是 成 为 一 位伟大的诗人,他模仿英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布莱克 ·沃兹沃斯,并给自己取名为 B·沃兹沃斯,为此向读 者展现他的才华和抒发自己的浪漫情怀,他不断模仿 浪漫派诗人的风格。他把克利普索小调写入到了自己 的文学世界,他说到: “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 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这样二十年以后,我就会 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5]43 沃兹沃斯为了实现 从边缘进入宗主国主流文学的梦想,结合主流文学传 统和本民族传统的文学形式来改造﹑调整和规范自 身,这样混用的文学形式其实就是在写作上对宗主国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