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1)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史(正)

二十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史(正)

如沈从文 、师陀 、萧红、汪曾祺等的小 说。 师陀的《果园城记》十八篇作品的短 篇小说集,主要通过一个还乡的知识者 ‚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了小城 在衰落过程中出现的人、景、物、事。 由于作品凸现了复杂的情感体验与生命 意蕴、含蓄深沉的美学理想,文笔优雅明 快,诗意盎然,使‚果园城‛成为中国现代 文学中一个著名的小城。
①乡土文学不仅具有恬静怡人的意境,而且 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黄狗 亦给人带来一种诗性的记忆。它时常作为 一种文学的典型背景,昭示着乡土文学可 能具有备的某种美学特征。
例:
废名在二、三十年代写下的《竹林的故 事》,《桃园》、《菱荡》及长篇小说《桥》 等,以平淡、悠远的抒情笔调,开了乡土抒 情小说之先河。
第二、茅盾政治学视角的乡土文学理论 茅盾在1936年2月1日《文学》第6卷,第 2号的《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说: ‚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 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象看一幅异域的 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 只是好奇心的餍(yan)足。因此在特殊的风 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 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 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 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 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
哈代早期作品描写的是英国农村的恬静景 象和明朗的田园生活,后期作品则主要反映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农村后造成的不幸和灾 难,基调明显变得阴郁低沉。 《还乡》是哈代 中期作品,小说发表十七年后再版时,哈代开 始对农村里古老传统的消失表示关注,(还乡) 的自然环境有了一种新的意义。他强烈地意识 到作为小说家,自己有责任在小说中保存正在 或即将消失的农村古老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和自然面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乡土小说+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乡土小说+课件

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文本意蕴
(一)多层面、多角度展开分析
1.文本层面
分析主题意蕴必须立足于文本,在文本内寻找多角度:
(1)形象角度。意蕴总是附着于小说的具体形象中,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 象、事物形象就是两个可以展开的小角度。人物形象有主要人物、次要 人物,主要人物的经历命运、不同性格侧面、性格变化原因、性格形成 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典型意义,是分析的具体抓手。
特色内容不仅包括自然风光与风景,也包括有代表性的人 物角色、能够体现社会风气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乡 土文本中包括体现乡土小说特色、具有人性与人情之美的 典型人物,如《边城》中的翠翠、爷爷等,还有典型情节 与环境描写,如《平凡的世界》一书中有多处关于黄土高 原的景色描写。这些典型内容描写极具地域特色,能够帮 助我们领略民风民俗,体会不一样的乡土风貌,能够丰富 情感体验、增加对自己本土文化以外的其他地域文化的认 同感。
题型知识
阅读要点
乡土小说是我国现当代小说史上别具特色的一种小 说类型,创作乡土题材小说不仅是作家们表情达意 的手段,更多的是对故土、对家乡的期盼和向往。 乡土题材小说与其他题材类型的小说最显著的区别 在于,它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与中国传统 文化一脉相承,也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
1.抓住文本特色内容
第三,注重联系。
(1)看看该句与主旨之间的联系。所给句子都是与全文主旨相联系的,所 以,在弄清句子的具体含意后,还要看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关系,或 者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主旨。联系主旨分析句子,一定能分析出句外意 蕴、更深层的意蕴。
在联系主旨这一点上还可以再深入开掘。看该句是否体现了“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
当读到以写人为主的小说时,能够从中找到作者对人物的 描写部分,但是作者为何会花大量笔墨写这个人物,到底 有何用意?当读到一篇非常著名的小说时,会关注小说中 人物的一举一动,以及环境塑造和时代背景的铺垫到底对 整篇文章有何影响,它为何会成为著名文章,其中有何魅 力?其实,对于小说的阅读,更多应该关注的是读的过程, 是在这个过程中体味人物的酸甜苦辣,表现自己的喜怒哀 乐,是让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中人物的经历感触到读者, 感受“移情”。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 由于政治因素,“山药蛋派”一路坎坷,“文革”时几 乎遭遇灭顶之灾,80年代后继续蓬勃发展。
冯骥才与“津门小说”
197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早期作品主要是 伤痕或反思文学,后来转向地域文学创作。代表 作品有《啊!》、《铺花的歧路》、《高女人和 她的矮丈夫》、《雕花烟斗》、《神鞭》、《三 寸金莲》、《阴阳八卦》等。
市井乡土小说
◆ 概念
市井乡土小说有两层含义,一是市 井小说,主要写城镇,二是乡土小说, 主要写乡村。两类小说虽然描写的对象 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普遍注重 对独特的风俗民情的描绘,在意趣盎然 的“风俗画”里,追求丰厚的历史文化 内涵和人生底蕴。
现代乡土小说的发展
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乡土小说”
汪曾祺:“因为我的老师沈从文要编他的小说集,我又一 次比较集中,比较系统地读了他的小说。我认为,他的小说, 他的小说里的人物,特别是他笔下的那些农村的少女,三三、 夭夭、翠翠,是推动我产生小英子这样一个形象的一种很潜在 的殷墟。这一点,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在写作过程中,一点 也没有察觉。大概是有关系的。我是沈先生的学生。我曾问过 自己:这篇小说像什么?我觉得,有点像《边城》。” (汪 曾祺谈《受戒》)
当代乡土小说的发展
主要人物及代表作
· 路遥《平凡的世界》 · 贾平凹“商州情结” · 莫言《红高粱》《高粱酒》
高晓声、汪曾祺、刘绍棠、 陈忠实《白鹿原》、
老舍和京味小说
• 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 《二马》《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 《四世同堂》《正红旗下》 • 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 • 短篇小说《断魂枪》《柳家大院》《微 神》 • 剧本《茶馆》《龙须沟》
赵树理与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

(8)乡土小说2

(8)乡土小说2



废名这种独特纯正的艺术风格到《桥》的 上卷达到一个高峰。
《桥》分上下两部,历时五年完成,体现 了作家返朴归真的人性美、人情美和自然 美的融合。通过这座桥,达到了是废名理 想的田园。 程小林和史琴子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 《桥》 (上):金银花、史家庄、井、落 日、洲、猫、万寿宫,松树脚下 ……


王鲁彦的小说创作



王鲁彦(1901-1944)浙江镇 海人 原名王衡 ,自取笔名鲁彦。 鲁迅称他为“吾家彦弟” 。 短篇小说集有《柚子》、《黄 金》、《童年的悲哀》、《小 小的心》、《我们的喇叭》等 八个集子,另外还有中篇小说 《乡下》和长篇小说《野火》。
王鲁彦
根据其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创作分为几个时期: 一、《柚子》时期 二、《童年的悲哀》时期 三、《野火》时期 四、《我们的喇叭》时期




《柚子》时期: 《柚子》共收集了十一篇作品
纯洁的灵魂与热烈的情感:《秋夜》格调凄厉而峻急: “不能救人,又不能自救,没有勇气杀人,又没有勇气自杀, 诅咒着社会,又翻不过这世界。” 《秋雨的诉苦》:天国是自由的乐土,知心的朋友很多,是狂 风无情,把它吹到了地上。而地球太小了,地太脏了,到处是 黑暗,终于秋雨看不见这野蛮的世界,而钻入了地底。


《父亲的玳瑁》
中国式的感情方式,是与现代大都会中的绅士风 度不同,作品所显示出的怀旧的惆怅就像月光下 的箫声,蕴涵着哀婉而宁静的美。
Hale Waihona Puke 废名的抒情乡土小说


一、废名简况: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 湖北黄梅人.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 年升入英文学系,在读书期间发 表新诗和小说作品,为语丝社成 员。 1929年业后由周作人推荐留校任 教,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故乡黄 梅避难,于当地任小学、中学老 师;1946年重新执教于北京大学 中文系。 1952年调至东北人民大学(现吉 林大学)中文系任教。1967年在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病逝于长春。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
第八章
第一节
异彩纷呈的新时期乡土小说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概况
1.在鲁迅小说的示范和周作人“乡土艺术”理
论的倡导之下,王鲁彦、许杰、彭家煌、 蹇先艾与台静农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乡土小 说,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鲁迅、沈从文与赵树理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
的三大家。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版。
在叙述人称或视角上;在结构上;
在语言上。
第四节 汪曾祺
一、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县 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他是乡土 文化小说的集大成者,新时期的主要作品 有《受戒》、《异秉》、《大淖纪事》、 《陈小手》等。汪曾祺认为:“风俗是一 个民族集体创造的生活抒情诗。”风俗对 于汪曾祺而言是一种特定的生活内容,描 写它是为了张扬生命情调与审美精神。

我的写作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我不知道该赞歌 现实还是诅咒现实,是为棣花街的父老乡亲庆幸 还是为他们悲哀。 那些亡人,包括我的父亲,当了一辈子村干部 的伯父,以及我的三位婶娘,那些未亡人,包括 现在又是村干部的堂兄和在乡派出所当警察的族 侄,他们总是像抢镜头一样在我眼前涌现,死鬼 和活鬼一起向我诉说,诉说时又是那么争争吵吵。
再次,这一形象的意义:陈奂生性格, 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 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
1.反映了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 追求的巨大变化。 2.表现了封建意识、极左路线危害的严 重性和改造国民的艰巨性。
二、《陈奂生上城》的艺术特征:
1.寓庄于谐、亦庄亦谐的艺术格调。 2.寓洋于土、土洋结合的叙述方式。
一、楚文化群落的乡土小说
较能体现楚文化精义的,是韩少功和何 立伟,尤其是韩少功,他的《爸爸爸》、 《女女女》、《归去来》、《火宅》一批 作品,植根于湘楚文化之“根”,连接当 代哲学之意象,驰骋奇诡的想象,展现主 体探奥抉微的自由精神。

非连续性文本《红色经典的流传说明了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聊城2021-2022学年高三下一模)

非连续性文本《红色经典的流传说明了什么》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聊城2021-2022学年高三下一模)

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一模)(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色文艺经典”或“红色经典”,是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以来逐渐活跃和流行的一个词语。

一般来说,一部作品被视为经典,应当至少经历一个世代即30年的时间检验才可。

由此看,经典即那些具有典范性和传世性的作品。

红色文艺经典一词的出现和高频率使用,也应当是当代文化艺术中一种审美与艺术需要的反映。

自从鲁迅于1921年7月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中使用“典型人物”概念至今已百年,鲁迅发表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不朽典型阿Q。

自此以后,中国文学致力于创造一种具有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之象征意义的崭新典型人物。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在深重的民族文化危机情境中,英雄人物横空出世,风云际会。

正是晚清以来深重的民族危机情势,迫使现代作家和艺术家自觉地肩负起文艺启蒙的使命,其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塑造可以担当民族危机拯救使命的“英雄”人物,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小说乃至整个中国文艺的一个重要使命和美学特色。

如果把红色文艺创作纳入这个现代中国文艺传统整体中去考察可知,红色文艺创作显然把创造这种特殊典型以及让它们在社会公众中释放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当作自身的中心使命去完成。

正是在履行这个中心使命的过程中,红色文艺创作中出现了一些在今天看来堪称经典性成就的作品,它们围绕典型这个核心范畴而释放出一些独特的修辞美学特征。

第一,典型示范。

红色文艺经典在艺术形象塑造上呈现出鲜明特征: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特殊的个别去透视社会现实的本质,为人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提供了与普通政治、经济、社会等文献观察相比更有感染力的审美范例。

如詹建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塑造了五名普通战士的英雄形象,他们宛如五座山峰巍然屹立,体现了人山合一的境界,似在宣示现代中国新型历史主体的诞生。

八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

八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

六、中原文化群落的乡土小说
河南古称中原,这一地带孕育了丰富的中国传统 文化。河南乡土小说家或从历史生活的反顾中,挖 掘传统文化的魅力或局限(如李准的《黄河东流 去》,张一弓部分反思历史的小说); 或在对社会 变革、文化转型中的村镇人们生存形态、文化心理 嬗变的描摹中传达丰厚的文化意蕴(如乔典运《满 票》、《冷惊》等一批冷峻之作;田中禾的《五 月》、《枸桃树》等作;张宇以豫西生活为表现对 象的诸多小说;周大新的“南阳盆地系列”);或 在城乡文化的比照中,诗意地发掘乡村人美好的情 感,强健的灵魂,通过对乡村文化传统的现代观照, 作新的文化思考,如李佩甫的以颍河为背景的和阎 连科表现豫西乡村生活的一系列长、中篇小说。
五、秦晋文化群落的乡土小说
此地域的乡土小说,有如唢呐,吹 奏的多是凄楚苍凉的黄土悲歌。
陕西的贾平凹运用“地方志的史录 笔法”,创作了商州系列小说,他的 长篇《浮躁》及其诸多中篇创作,是 新时期引人注目的重要乡土小说。路 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在全 国也先后产生较大影响。
山西在60年代曾形成一个乡土小说的文 学流派“山药蛋派”,有一批对艺术十分 虔诚的乡土小说作家。一批被称为“晋军” 的作家创作了乡土小说,在全国产生影响 的,有柯云路《新星》,郑义《远村》、 《老井》,韩石山《磨盘庄》,李锐的 “厚土”系列。
第八章 异彩纷呈的新时期乡土小说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概况
1.在鲁迅小说的示范和周作人“乡土艺术”理 论的倡导之下,王鲁彦、许杰、彭家煌、 蹇先艾与台静农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乡土小 说,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鲁迅、沈从文与赵树理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 的三大家。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版。
在叙述人称或视角上;在结构上;在 语言上。

新时期乡土小说

新时期乡土小说

专题五新时期乡土小说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代表作是()。

A.《爸爸爸》B.《老井》C.《小鲍庄》D.《厚土》2.《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A.赵树理B.周克芹C.高晓声D.张一弓3.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的创作的()。

A.浩然B.汪曾祺C.李凖D.刘绍棠4.80年代末期,以琐细的乡村场景,低微的生活姿态,开掘出中国乡村普遍的人生困境和令人窒息的生命图景,从而开始了乡土文学一次重要转轨的作者主要有《伏羲伏羲》和《狗日的粮食》的作者()等。

A.李锐B.刘醒龙C.刘恒D.刘震云5.受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的作者是()。

A.阎连科B.刘醒龙C.周大新D.关仁山6.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

A.贾平凹的《秦腔》B.周大新的《湖光山色》C.麦家的《暗算》D.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7.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

A.《雾月牛栏》B.《岸上的美奴》C.《亲亲土豆》D.《北极村童话》8.路遥小说《人生》的主人公是从县城的高中毕业后无奈地回到村庄的()。

A.刘巧珍B.高加林C.孙少安D.孙少平9.贾平凹以自己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的作品是()。

A.《浮躁》B.《废都》C.《秦腔》D.《商州》10.莫言的成名作是()。

A.《透明的红萝卜》B.《红高粱》C.《白狗秋千架》D.《檀香刑》二、多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主要指《陈奂生上城》和()等。

[精品]新时期乡土小说

[精品]新时期乡土小说

专题五新时期乡土小说教学要求:1、了解新时期乡土小说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联系与区别;2、重点了解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主要作家和主要成就以及发展和影响;3、掌握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浮躁》《废都》《秦腔》,张炜《古船》,莫言《红高粱》的创作特点;4、重点掌握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

教学方法:点拨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新时期乡土小说与“十七年”时期文学的联系与区别 P88联系:作家相传承;作品具有继承性的影响力区别:时代变化带来创作主题和风格的变化二、新时期乡土小说的阶段性发展 P89鲁迅:乡土文学的开拓者,《故乡》《闰土》《阿Q正传》《祝福》《风波》等赵树理“山药蛋派”:马烽、孙谦、西戎、束为、胡正孙犁“荷花淀派”: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四大名旦”:柳青、周立波、赵树理、孙犁“四小名旦”:李准、浩然、马烽、刘绍棠“十七年”两大系小说:以战争题材为中坚的革命历史小说和以农业集体化进程为主旨的农村题材小说(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反思文学,对文革十年造成的巨大创伤的揭示,对极左思潮的追索和清算,作为反思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发展道路之艰难曲折的重要内容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等)汪曾琪:高邮水乡故事,《受戒》《大淖记事》《故里三陈》刘绍堂:“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蒲柳人家》《京门脸子》《瓜棚柳巷》《花街》《鱼菱风景》《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二)80年代中期:P90寻根文学,探索传统文化,其精神指向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在世界文化纷纷涌入打开大门的中国之际,寻找与之进行对话的本土资源;二是在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传统文化予以辨析,激浊扬清。

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李准:《黄河东流去》(三)80年代末:P91新写实小说,从80年代对农村的热情讴歌和对改革前景的乐观展望,向90年代以揭示干群矛盾和权力运作方式的乡村叙事的变化,以及城市的扩张对乡村中的青年男女产生极大的诱惑、召唤和迷茫。

现代文学史乡土文学资料大全

现代文学史乡土文学资料大全

(一)“乡土小说”的诞生“乡土小说”这个概念至今在我国的理论与创作界,尚无确定的内涵。

30年代初鲁迅曾依据当时蹇先艾、鲁彦、徐钦文等文学研究会一批青年作家创作的某些特点首次把他们发表在2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作品,称之为“乡土文学的作品”,这既是乡土文学概念的最初由来。

虽说鲁迅在上述评论中并没有为“乡土文学”一个严格的界定但是归纳起来,鲁迅当时所谓“乡土文学”有着两方面的特定的内涵:一是:“乡土文学的作家”多是侨寓京城,远离乡土先前有着乡土农村生活经验的赤子。

他们怀着对记忆中的乡土的依恋,不断做着遥远而又深沉的故乡梦。

所以他们的作品多展现故乡的生活风土和人情,笼罩着一层浓淡适宜的怀旧的乡愁。

例如鲁迅多蹇先艾《水葬》的评述说:这篇作品“展示了老远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

”,或者可以进一步明确的说,鲁迅所谓“乡土文学”既是上述这类作家笔下所描述和反映的乡土农村生活。

二是:“乡土文学的作家”在艺术的整体面貌上,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厚重的地方色彩。

他们各自建立和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的风格,并以这种风格的一贯性和独特性独步称雄与文坛。

也就是说某一位乡土文学作家一定要带着有莫伊地方乡土的风貌,如果,没有这一特征就不能称为乡土文学作家,也可以跟进一步明确的说乡土文学作家最终要靠其作品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厚重的地方色彩二得名,就像鲁迅评价蹇先艾的那样,他以朴素严谨的笔触,在现了鲜为人知的贵州山区劳动者的悲苦和压迫者的凶残具有明显的山城地方特色。

蹇先艾也因此而享有“贵州乡土作家”的美誉。

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乡土小说是在上述鲁迅“乡土文学”联方面内涵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和泛化。

在不改变鲁迅上述原则精神的前提下,我们所谓“乡土小说”的涵盖更加深广,更加的普遍。

我们从鲁迅所框定的蹇先艾鲁彦等乡土文学作家的单一门户里走出来,把所有出现农民形象带着农村乡土题材内容和地方那个乡土风格特色的小说作品都称之为“乡土小说”。

浅谈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

浅谈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

浅谈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作者:张依君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03期【摘要】文章简单回顾了农村题材小说的历史,然后从主题、题材、表现方法和艺术创新等方面研究了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现状,最后预测其广阔前景,是与时俱进的大时代大文学。

【关键词】农村题材小说;现当代文学;“新写实小说”【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08)05-0106-02农村题材小说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自从它诞生之时起,便一直受到广大小说家的热情关注与追捧,所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其成就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农村题材小说的历史中国的农村题材创作是与我们的新文学同时诞生的。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祝福》等名篇开创了农村写作的先河。

二十年代形成的乡土文学创作者如叶圣陶、彭家煌、许杰、台静农、蹇先艾等人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旧中国农村宗法形态的生活,反映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生存的痛苦与命运的不幸,为我们提供了题材多样、富有地方色彩的乡村风俗画面。

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我国的农村题材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农民与从思想上武装农民,追求社会解放、民族解放,成为当时农村题材创作的基本主题,革命的要求与政治文化构成了那一时期农村创作的文化背景。

《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是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进程。

解放后,农业合作化题材的创作依然继续着农村题材创作的势头,同样地表明了社会的关切点。

《李双双小传》、《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等作品都塑造了真实、生动、个性鲜明的人物。

五、六十代的前辈作家的另一贡献是,他们深入农村生活中对农民心理、情感、语言、细节的捕捉和表现,是当前农村写作所缺乏和不可取代的。

第一章 农村题材小说

第一章 农村题材小说

作品主要表现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从解放前到 解放后友谊关系的建立和破裂,以及这种破裂给他 们下一代所造成的影响。解放前,二者都是穷人, 相濡以沫,结成兄弟般的友谊。但解放后,社会经 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友谊关系的破裂。作品放 在农村的背景下,特别是农业合作化的背景之下来 写,体现出一定的时代色彩和政治倾向,反映出农 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农村各阶层精神状态、思想情 感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新变化,从而折射出时代 的变迁。

Hale Waihona Puke 《实干家潘永福》(1961):这是一篇以真
人真事为素材的小说。作者的创作意图“是 提倡不务虚名,不怕艰苦,千方百计认真做 事的精神的。”作者特别突出了一九五九、 一九六○年这两年间,潘永福埋头苦干的优 秀品质。潘永福不仅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 而且具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经营之才,所以作 者塑造的是一个既有觉悟又有才干的农村英 雄人物。

3、梁三老汉和梁生宝形象的塑造和争议 梁三老汉:一方面,旧式农民,受私有制观 念和小农经济影响,对合作化道路不能理解, 甚至反感;另一方面,他的阶级地位,新旧 生活的对比,使他在本能上向新的党和政府 靠近。 作品一方面写出了私有制对老一代农民挥之 不去的影响;一方面又写出了党对他们引导 和帮助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严重的问题 是教育农民”这个道理。

1、作者简介:柳青 (1916—1978),原 名柳蕴华,陕西吴堡县 人,主要作品有长篇 《种谷记》(1947)、 《铜墙铁壁》(1951)、 中篇《狠透铁》,和长 篇《创业史》第一部 (1959),其它未能完 成等。
2、《创业史》的主旨和内容
关于作品主旨,柳青说:“这部小说要向读
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 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 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 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 这个主题思想和这个题材范围的统一,构成 了这部小说的具体内容。”

乡土文学 第八章东北作家的乡土小说

乡土文学 第八章东北作家的乡土小说

• 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 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 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 础。
•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 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 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
• 在萧红上小学期间,由父亲包办把她许配 给呼兰县驻军邦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
• 1940年6月第二次去延安。从这时起,一 直到1945年冬末,萧军一直生活和工作 在延安。他担任了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 “文协”分会的理事,《文艺月报》的编 辑,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教员等职务。
•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23日重返阔 别了十二年的哈尔滨。萧军先后担任了 东北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鲁迅文 化出版社社长、《文化报》主编等职务。 就在这时,发生了《文化报》与《生活 报》论争事件。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作 出的“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确认了对 萧军的政治迫害。从此萧军便被排斥出 文艺界,被湮没了整整三十年。
• 在艺术上,《八月的乡村》有着鲜明的特色。
• 首先,它以浓郁的乡土色彩强烈地吸引着读者。
• 其次,在人物塑造上,萧军既能准确地把握人 物性格牲,作速写的勾勒,又善于精雕细绘, 并且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加以描写。
• 此外,《八月的乡村》的风格也质朴刚健,充 溢着一种不可抑止的力量,可以说是“力工、胡子、旧军人,还是知识分子, 都有东北的胡子气,他所喜欢书写的东北乡风 民俗,多与“侠”有关。
第八章东北作家的乡土小说
• 第一节 萧军、萧红的乡土小说
• 建国前的东北作家的乡土小说,主要是表现对 故乡沦陷的哀痛与血泪,“他们把浓得化不开 的乡土情结、炽热的民族情感、北国的血泪, 还有不屈的剑与火,凝聚于笔端,写出了既富 有东北地域色彩又质朴粗犷,甚至充满野性力 量的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的重 要创获。”

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十课:中国现代文学之小说篇

六年级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汇总-第十课:中国现代文学之小说篇
④ 参加新文化运动。 ⑤ 1介绍: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 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 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 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 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二) 钱钟书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
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 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 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 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 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 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 冠以“钱学”。 1. 钱钟书生平:
② 《骆驼祥子》 作品介绍:
六年级(下册)
中国现代文学之小说篇
网络课程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 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 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 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 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 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 渊中的图景。
《边城》 作品介绍:
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 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 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 20 世 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 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 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 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

试论陈忠实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情结-毕业论文

试论陈忠实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情结-毕业论文

试论陈忠实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情结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绪论 (3)一、新时期乡土小说概述 (4)(一)新时期乡土小说的嬗变 (4)(二)新时期陕西文学的乡土情结 (5)二、陈忠实乡土情结的缘起 (6)(一)地域文化浸润 (7)(二)个人经历使然 (8)三、乡土情结在陈忠实作品中的体现 (9)(一)在中短篇小说中的体现 (10)(二)在《白鹿原》中的体现 (11)四、乡土情结在陈忠实作品中的体现 (13)结语 (16)参考文献 (17)摘要陈忠实生于1942年,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以平淡质朴的个人魅力,文学作品深邃、凝重、浑厚的文学魅力,震撼了当代文坛。

他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陈忠实文集》(5卷),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短篇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作品奖、《立身篇》获1980年《飞天》文学奖,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获上海首届《小说界》文学奖、《初夏》获1984年《当代》文学奖、《十八岁的哥哥》获1985年《长城》文学奖,报告文学《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全国1990年-1991年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1993年陕西双五文学奖、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白鹿原》是陈忠实历尽艰辛所创作出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杰出作品,他达到了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未曾达到的最高水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陈忠实的作品多写关中平原的人和事,展现了秦地厚重深邃的文化,也蕴涵着深厚的乡土情结。

对秦地文化和乡土精神的叙述和坚守,不仅是作者个人的坚守,更有作品中关中群众精神的坚守。

本文以“乡土情结”为介入点,结合陈忠实的作品,阐述乡土情结的嬗变,分析陈忠实乡土情结的缘起,传达陈忠实对关中这一地域的文化、历史与人的独特感受。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农民知识分子探寻

新时期乡土小说中农民知识分子探寻

前 言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是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即使时代跨入工业文明占主流的20世纪,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农业国,依然是“乡土中国”,基于这种历史和现实的缘故,再加上“五四”以后文学青年不少来自农村,有着丰厚的农村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地域环境下,书写“乡土中国”成了他们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的宿命,从而在客观上使“乡土小说”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支重要流脉,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坛占有重要的地位。

“乡土文学”的概念最早由鲁迅先生提出,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文中,鲁迅先生在评述骞先艾、王鲁彦、许钦文等文学研究会青年作家的创作特色时,把他们发表在2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作品称为“乡土文学的作品”,把他们则称为“乡土文学的作家”①,在这里,鲁迅先生所说的“乡土文学的作品”其实都是“乡土小说”。

在此《序》文中,鲁迅先生虽然未对“乡土文学”下一个严谨准确的定义,但从他的述评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他所谓的“乡土文学”的特定内涵的。

首先,“乡土文学的作家”多是“侨寓京城”,远离乡土,曾经有过乡土农村生活经历的游子。

他们怀着对记忆中的乡土的眷恋,不断地做着遥远而深沉的故乡梦,在作品中书写和展示故乡的生活、风土和人情,寄寓着自己浓郁的乡愁。

正如鲁迅先生在评述骞先艾《水葬》时所说的,这篇小说“展示了‘老远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种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②。

其次,“乡土文学的作品”都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厚重的地方色彩。

源于鲁迅先生对乡土文学的这种诠释,严家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这样界说“乡土文学”:乡土文学,通常指的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

钱理群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书在谈到鲁迅及“乡土小说”流派时对“乡土小说”则这样定义: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9页。

第八章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1)

第八章新时期以来的乡土小说(1)

在《芦青河告诉我》的后记中,张炜 说:“我厌恶嘈杂、肮脏、黑暗,就抒 写宁静、美好、光明;我仇恨龌龊、阴 险、卑劣,就赞颂纯洁、善良、崇高。 我描写着芦青河两岸的那种古朴和宁静, 心中却从来没有宁过。” 张炜对芦青河 两岸农村社会的抒情化描绘,一直遭到 不少人的批评。
《秋天的思索》中的村支书王三江作 威作福、横行乡里,以权谋私,利用权 力掠夺农民承包的葡萄园的成果。在 《秋天的愤怒》里,我们可以看到农村 基层干部是如何冠冕堂皇地打着承包责 任制的旗号,把集体资产据为己有,从 而掌控着农民的命运。
刘绍棠不仅率先提出建立乡土文学的文学主张而且身体力行积极探索付诸创作实践创作了蒲柳人家蛾眉鱼菱风景瓜棚柳巷小烟村四五家等一大批乡土小说这些小说继续发扬50年代田园牧歌的风格却在田园中增加传奇色彩不但显示燕赵醇厚民风人情而且表现燕赵侠肝义胆扶危济困的文化性格
第八章 异彩纷呈的新时期乡土小说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概况
七、西南巴蜀滇黔文化群落的乡土小说
四川的周克芹的长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在突破既定“农村题材”主题模式上,是开风气 之先的,从此部长篇到《山月不知心里事》,到 《果园的主人》到《秋之惑》,由于他与农村现 实的贴近,使他一直领风气之先,在写法上,他 也从绵密的写实逐渐发展为虚实相生的新境界。 贵州的何士光,以《乡场上》为人瞩目,继而又 有《种包谷的老人》、《远行》等作名世,独创 了“梨花屯”的艺术世界。
第八节 陈忠实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东郊灞桥 区西蒋村。已出版中篇小说集《初 夏》、《四妹子》、《夭折》,短篇 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 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长篇小说《白鹿原》(修订本)获第 四届茅盾文学奖。1979年加入中国作 家协会,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主题分类2:乡土题材小说

主题分类2:乡土题材小说
2025届高三语文现代文复习
文学类文本之乡土题材
教材回顾、高考链接与题目训练
概念界定
• 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 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在20年代初、 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张炜:山东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古船》叙写了胶东洼狸镇上隋、赵、李三大家族厮斗 浮沉的历史,展现了1949年前后四十年间的社会风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思考与感悟生命体验
乡土小说很多都在书写对生命的关 注、对生活的敬畏,这些作品中的人物 多是面朝黄土的农民,他们没有显贵的 身份和地位,处于社会的底层,生活中 充满苦难,可是他们却有蓬勃向上的心 态,有对平凡生活的热忱,饱含对未来 的希望。
(四)思考与感悟生命体验
例1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和小芹来自封建气氛浓厚的农村,但他们有生
展现湘西茶峒百姓
(一)展现美好的地域特色,展现“风景美”“人性 美”“人情美”
例1:沈从文的《边城》 《边城》就如同一幅淡雅朴素的风景画,缓缓流淌的小溪映衬
着蓝蓝的天空、青翠的山峰和闲适的村民,字里行间满是自然与人性 的美好,给人以无限的遐思。这篇优美的文章浓缩了湘西世界的美好, 代表了沈从文的审美情趣。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 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的作品都是在一种洋 溢着诗情画意和地方色彩的特定环境中展开,并且以神话的瑰丽想象, 加重了地方习俗在作品中的比重,展示出神性的、富有异族情调的文化 湘西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物的生活、行为方式、独具的风采,浑然 交融,闪现着一种令人振奋的光芒,让人产生一种眷恋感和亲切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漂泊与回归:现代作家的乡恋心态。 4.反叛与眷恋:现代乡土小说的主题形态。 对于乡村文化的反叛与眷恋,是20世纪 中国乡土小说基本的、贯一的主题形态。
丁帆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7年1月版。
第二节 新时期乡土小说地域文化群落
新时期乡土小说的地域文化群落, 大致包括楚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 燕赵文化、秦晋文化、中原文化、西南 的巴蜀滇黔文化等七大地域文化群落的 乡土小说家与乡土小说。
现实主义巨著《浮躁》(1986)以
农村新一代农民金狗与田、巩两家腐
败邪恶势力的斗争为主线展开故事,
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体现这种精神浮
躁的人物即金狗和雷大空,精心刻画
了他们的性格:在书中他们各持自己 的生活态度,但都是为了造就传统格 局的崩溃,在封建传统意识的废墟上 重新建立新价值观念。
《废都》(1993 )故事发生在西京, 这是一个废驰的文化古都,《废都》中
《九月寓言》以高度寓言化的方式描写 了一个海滨小村奇异的生活方式和独特 的文化氛围,谱写出一曲农业社会的悲 壮史诗。 拥有灵性与生命力的小村是一个农耕 文化的象征。
第七节 路遥
路遥,1949年出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73 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 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92 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 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 《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1991年完成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他的作品《人 生》被改编成电影后,引起巨大的反响。
再次,这一形象的意义:陈奂生性格, 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 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
1.反映了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 追求的巨大变化。 2.表现了封建意识、极左路线危害的严 重性和改造国民的艰巨性。
二、《陈奂生上城》的艺术特征:
1.寓庄于谐、亦庄亦谐的艺术格调。 2.寓洋于土、土洋结合的叙述方式。
第八节 陈忠实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东郊灞桥 区西蒋村。已出版中篇小说集《初 夏》、《四妹子》、《夭折》,短篇 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 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长篇小说《白鹿原》(修订本)获第 四届茅盾文学奖。1979年加入中国作 家协会,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识界、文化界的焦点人物。
在《芦青河告诉我》的后记中,张炜 说:“我厌恶嘈杂、肮脏、黑暗,就抒 写宁静、美好、光明;我仇恨龌龊、阴 险、卑劣,就赞颂纯洁、善良、崇高。 我描写着芦青河两岸的那种古朴和宁静, 心中却从来没有宁过。” 张炜对芦青河 两岸农村社会的抒情化描绘,一直遭到 不少人的批评。
《秋天的思索》中的村支书王三江作 威作福、横行乡里,以权谋私,利用权 力掠夺农民承包的葡萄园的成果。在 《秋天的愤怒》里,我们可以看到农村 基层干部是如何冠冕堂皇地打着承包责 任制的旗号,把集体资产据为己有,从 而掌控着农民的命运。
在叙述人称或视角上;在结构上;
在语言上。
第四节 汪曾祺
一、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县 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他是乡土 文化小说的集大成者,新时期的主要作品 有《受戒》、《异秉》、《大淖纪事》、 《陈小手》等。汪曾祺认为:“风俗是一 个民族集体创造的生活抒情诗。”风俗对 于汪曾祺而言是一种特定的生活内容,描 写它是为了张扬生命情调与审美精神。
回荡着“美”与“健康的人性”的旋
律,在乡土小说中最早显示文化的意 味。高晓声在《李顺大造屋》、“陈 奂生系列”等一系列作品中,相当深 刻地表现农民文化心理的扭曲变形。 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也有代 表性。
三、齐鲁文化群落的乡土小说
新时期山东的乡土小说出现斑驳陆 离的奇光异彩:极内省的文化性格,如 张炜《古船》里的隋抱朴;极豪爽、自 尊、自由的文化性格,如莫言的《红高 粱》系列。此外,还有矫健的《老人 仓》、《天良》和长篇《河魂》,王润 滋的《内当家》。
六、中原文化群落的乡土小说
河南古称中原,这一地带孕育了丰富的中国传统 文化。河南乡土小说家或从历史生活的反顾中,挖 掘传统文化的魅力或局限(如李准的《黄河东流 去》,张一弓部分反思历史的小说); 或在对社会 变革、文化转型中的村镇人们生存形态、文化心理 嬗变的描摹中传达丰厚的文化意蕴(如乔典运《满 票》、《冷惊》等一批冷峻之作;田中禾的《五 月》、《枸桃树》等作;张宇以豫西生活为表现对 象的诸多小说;周大新的“南阳盆地系列”);或 在城乡文化的比照中,诗意地发掘乡村人美好的情 感,强健的灵魂,通过对乡村文化传统的现代观照, 作新的文化思考,如李佩甫的以颍河为背景的和阎 连科表现豫西乡村生活的一系列长、中篇小说。
五、秦晋文化群落的乡土小说
此地域的乡土小说,有如唢呐,吹 奏的多是凄楚苍凉的黄土悲歌。
陕西的贾平凹运用“地方志的史录 笔法”,创作了商州系列小说,他的 长篇《浮躁》及其诸多中篇创作,是 新时期引人注目的重要乡土小说。路 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在全 国也先后产生较大影响。
山西在60年代曾形成一个乡土小说的文 学流派“山药蛋派”,有一批对艺术十分 虔诚的乡土小说作家。一批被称为“晋军” 的作家创作了乡土小说,在全国产生影响 的,有柯云路《新星》,郑义《远村》、 《老井》,韩石山《磨盘庄》,李锐的 “厚土”系列。
张炜是一位对当代社会现实有着独特思考的
作家,他的强烈的道德关怀精神以及由此出发
的对现实的质疑和批判常常引来众多的争议。
从1993年以后,张炜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变得
更加尖锐触目,他对剧烈变动中的中国社会现 实的不满和忧虑充斥于这一时期他的所有文字 之中。对工业文明的疑虑,对道德理想的高调 宣扬,使原本显得低调沉默的张炜一跃成为知
第八章
第一节
异彩纷呈的新时期乡土小说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概况
1.在鲁迅小说的示范和周作人“乡土艺术”理
论的倡导之下,王鲁彦、许杰、彭家煌、 蹇先艾与台静农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乡土小 说,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鲁迅、沈从文与赵树理是中国现代乡土小说
的三大家。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版。
• 叙述者的插入成分特别多。 • 闲话文体。 • 超功利的潇洒率性自然之与美。 • 通过地域风情的描写,衬托那种纯朴 的民俗。 • 语言洗炼,行文如行云流水,潇洒自 然中自有法度。
第五节 贾平凹
一、作家简介:
贾平凹(1953—) ,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 1972年被推荐到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1978年以《满月 儿》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而引起文坛注意。主要作品 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 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秦腔》 与《高兴》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早晨的 歌》、《腊月·正月》《天狗》等;散文集《月迹》、 《爱的踪迹》、《商州三录》、《红狐》等。
会最基层的卑微的人,讲述的依旧是点点滴滴
的琐碎小事。
《秦腔》以贾平凹生长于斯的故乡棣花街为 原型,通过一个叫清风街的地方近二十年来的 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 动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 震荡和变化。小说采取疯子引生的视角来叙述。 清风街有两家大户:白家和夏家,白家早已衰 败,因此夏家家族的变迁演便成了清风街、陕 西乃至中国农村的象征……
过多的弥漫了一种封建士大夫的情调,
宣传一种消极遁世的人生哲学和市侩思 想,作者完全着眼于废都现实生活猥琐、 怪异、颓废的一面,费尽笔墨描写三个 文人和五个女人的感情纠葛,过多过露
的性描写引起争议。
1998年下半年,贾平凹在20世纪末的最后一
部长篇小说《高老庄》出版。同以往的作品相
比,该作最为逼近现实,小说从当前农村日常 生活入手,点明了农耕文化对工业化文明接纳 的艰难,揭示了民间传统的复杂性。如同《白 夜》一样,《高老庄》的主人公依旧是一群社
四、燕赵文化群落的乡土小说
古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刘绍棠不仅率先提 出建立“乡土文学”的文学主张,而且身体力行, 积极探索付诸创作实践,创作了《蒲柳人家》、 《蛾眉》、《鱼菱风景》、《瓜棚柳巷》、《小 荷才露尖尖角》、《花街》、《荇水荷风》、 《烟村四五家》等一大批乡土小说,这些小说继 续发扬50年代“田园牧歌”的风格,却在田园中 增加传奇色彩,不但显示燕赵醇厚民风人情,而 且表现燕赵侠肝义胆、扶危济困的文化性格。
七、西南巴蜀滇黔文化群落的乡土小说
四川的周克芹的长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在突破既定“农村题材”主题模式上,是开风气 之先的,从此部长篇到《山月不知心里事》,到 《果园的主人》到《秋之惑》,由于他与农村现 实的贴近,使他一直领风气之先,在写法上,他 也从绵密的写实逐渐发展为虚实相生的新境界。 贵州的何士光,以《乡场上》为人瞩目,继而又 有《种包谷的老人》、《远行》等作名世,独创 了“梨花屯”的艺术世界。
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 家》、《腊月· 正月》从传统文化心理角度 写出改革浪潮里人们的种种变化,把改革 意识拓宽到民族心理素质和固有传统观念 方面来旗帜鲜明地反映改革的曲折与艰辛。 这些小说以商州为背景,表现新形势下商 州地区农村社会变革所引起的价值观念的 变化,以及新的价值观念对农村生活、传 统观念和旧有势力的冲击。

• 我就放下笔盯着汉罐长出来的烟线,烟线在我长 长的吁气中突然地散乱,我就感觉到满屋子中幽 灵飘浮。 ——《秦腔· 后记》
第六节 张炜的小说
一、作家简介 张炜,1965年11月生,山东龙口人, 原籍栖霞。1980年开始创作,作品主要有 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 慧》、《家族》,中篇小说《秋天的愤 怒》、《蘑茹七种》等,短篇小说集、散 文集《玉米》、《融入野地》、《夜思》 等。现已出版《张炜作品选》五卷。

我的写作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我不知道该赞歌 现实还是诅咒现实,是为棣花街的父老乡亲庆幸 还是为他们悲哀。 那些亡人,包括我的父亲,当了一辈子村干部 的伯父,以及我的三位婶娘,那些未亡人,包括 现在又是村干部的堂兄和在乡派出所当警察的族 侄,他们总是像抢镜头一样在我眼前涌现,死鬼 和活鬼一起向我诉说,诉说时又是那么争争吵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