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研究进展(综述)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其他治疗相关副作用包括恶心、皮疹、胃肠道出血、腹泻、乏力、头痛、表皮水肿和肝酶升高。
这些反应大部分程度较轻。
另外,一种不常见和非特异的现象,突然发生的淋巴细胞增多症,在达沙替尼治疗中也时有发生。
[20]8.小结伊马替尼的使用使得CML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进展,但治疗5年后仅有65%的慢性期患者保持CCyR,故而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对于许多伊马替尼耐药患者,达沙替尼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二线治疗。
然而,仍有50%的伊马替尼耐药患者在使用达沙替尼治疗后未达到细胞学缓解,并且在更多进展期患者中缓解难以维持。
因此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达沙替尼治疗无效和更多进展期患者中应该被考虑。
并且可以推断,如果治疗不能持续,无论是否达到缓解,都将导致CML进展。
[7]同时,研究人员在CML患者中发现了一种更为特殊的突变,即T315I,它可导致患者对伊马替尼和达沙替尼治疗均无效,而针对此突变的更新型TKI正在开发。
达沙替尼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临床研究尚在进行中,相关耐受性和最佳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评价。
参考文献[1]Talpaz M,Shah NP,et al.Dasatinib in imatinib-resistant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leukemias.N Engl J Med,2006,354(24):2531-2541.[2]Hochhaus A,Baccarani M,et al.Dasatinib induces durable cytogenetic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with resistance or intolerance to imatinib.Leukemia,2008,22(6):1200-1206.[3]Schiffer CA.BCR-ABL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for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N Engl J Med,2007,357(3):258-256.[4]Druker BJ,Guilhot F,et al.Five-year follow-up of patients receiving imatinib for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N Engl J Med,2006,355(23):2408-2417.[5]Olivieri A,Manzione L.Dasatinib:a new step in molecular target therapy.Ann Oncol,2007,18Suppl6:vi42-46.[6]Quintas-Cardama A,Cortes J.Therapeutic options against BCR-ABL1T315I-positive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lin Cancer Res,2008,14(14):4392-4399.[7]Copland M,Hamilton A,et al.Dasatinib(BMS-354825)targets an earlier progenitor population than imatinib in primary CML but does not eliminatethe quiescent fraction.Blood,2006,107(11):4532-4539.[8]Dasatinib(sprycell)for CML and PH+ALL.Med Lett Drugs Ther,2007,49:1252.[9]Kantarjian H.CML From Bench to ODAC Educational Session,2006.[10]Hochhaus A,Kantarjian HM,et al.Dasatinib induces notable hematologic and cytogeneticresponses in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af-ter failure of imatinib therapy.Blood,2007,109(6):2303-2309.[11]Mauro MJ,Baccarani M,et al.Dasatinib2-year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phase chronicmyelogenous leukemia(CML-CP)with resist-ance or intolerance to imatinib(START-C).J Clin Oncol,2008,26(May20suppl):abstr7009.[12]Kantarjian H,O'B rien S,et al.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post-imatinib mesylatefailure.Cancer,2007,109(8):1556-1560.[13]Guilhot F,Apperley J,et al.Dasatinib induces significant hematologic and cytogenetic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imatinib-resistant or-intolerant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accelerated phase.Blood,2007,109(10):4143-4150.[14]Guilhot F,Apperley J,et al.Efficacy of dasatinib in patients with acceler-ated phase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resistance or intolerance toimatinib:2year follow-up data from START-A(CA180-005).Blood(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s Nov),2007).2008,110:470.[15]Cortes J,Rousselot P,et al.Dasatinib induces complete hematologic and cytogenetic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imatinib-resistant or-intolerant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blast crisis.Blood,2007,109(8):3207-3213.[16]Gambacorti C,Cortes J,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dasatinib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blast phase whose disease is resistant orintolerant to imatinib:2-year follow-up data from the START Program.Blood.(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s),2007,110:472.[17]Shah NP,Kantarjian HM,et al.Intermittent target inhibition with dasatinib 100mg once daily preserves efficacy and improves tolerability in imatinib-resistant and-intolerant chronic-phase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Clin Oncol,2008,26(19):3204-3212.[18]Quintas-Cardama A,Kantarjian H,et al.Pleural effu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treated with dasatinib after imatinib failure.J Clin Oncol,2007,25(25):3908-3914.[19]Punnialingam S,de Lavallade H,et al.Pleural effusions associated with use of dasatinib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may have an auto-immunepathogenesis.Blood.(ASH Annual Meeting Abstracts),2007,110:2945.[20]Mustjoki S,Laurinolli T,et al.Clona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LGL)expansion associated with dasatinib therapy.Blood.(ASH Annual MeetingAbstracts),2007,110:2938.金银花的研究进展王立娟山东万杰医学院,山东淄博255213【摘要】本文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品质研究等几方面对金银花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为金银花的进一步系统全面的研究作一定的参考。
金银花研究进展(综述)
金银花研究进展摘要目的:介绍药用金银花的本草考证、植物资源、鉴别方法及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发展前景。
方法:查阅国内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
结果:金银花可供药用的品种有47种且植物资源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及有机酸等,还富含挥发油;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病原微生物、消炎、解热、保肝利胆、毒副等作用;在临床上有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防治SARS等应用。
结论:应加强金银花有效成分及其构效关系、临床应用研究,充分开发利用其药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
关键词金银花、本草考证、植物资源、鉴别方法及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产品开发综合利用。
1 金银花的本草考证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要药。
多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瘟病初起,疮痈疖疗以及热心泻痢等症。
诸多的本草古籍对金银花均有记载和论述,而最早对它有所记载,并出现“忍冬”字的书籍是《肘后备急方》。
1.1古代本草关于金银花名称的记载①.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记载:“处处有之。
藤生,凌冬不雕,故名忍冬。
”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而藤左缠,故有余银、姆鸯以下诸名。
金钗股,贵其功也。
土宿真君云:蜜桶藤,阴草也。
取其汁能伏硫制贡,故有通灵之称。
"③.明朝刘文泰《品汇精要》中谓:“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片则白色,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
”归纳起来,金银花各种名字的产生是有缘故的。
根据原植物的生长习性命名金银花原植物的适应性很强,分布范围甚广,在较温暖地方可终年常青。
陶弘景云:“处处皆有,似藤生,更冬不凋,故名忍冬"。
“忍冬”强调的是该植物耐寒性强,由此衍生出的其他名称还有“耐冬”、“忍寒草"等。
金银花原植物的幼茎草质、蔓生,故本草中多将其列于蔓草类,结果就有一系列带有“草”与“藤”的名称出现如“忍冬草”“水杨藤”“千金藤”“忍冬藤”“金银藤”“鸳鸯草”“金银花膝”“银花藤”“耐冬藤”“忍冬”原植物在生长时。
金银花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金银花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1金银花质量控制采用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业界对于金银花成品质量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化学分析方面,特别是对绿原酸含量测定已相对成熟。
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不但作为其原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也是一些成药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但研究发现,金银花中含有较大量的三萜皂苷类和环烯醚萜类等成分,它们和酚酸类成分一起共同构成了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群。
因此,仅以绿原酸作为唯一控制指标是不全面的。
为了弥补采用单一成分含量测定来评价药材质量之不足,近几年,对金银花指纹图谱的研究成为了焦点,以期利用指纹图谱来控制药材的质量。
然而,指纹图谱的模糊性和缺乏谱-效的研究基础,使其在实际质量控制中难以广泛推广。
为此,学术界又提出了多指标质量控制模式,它也将成为版《中国药典》修订的趋势和导向,以期使我国的药品标准更能反映中药的内在质量。
目前在质量控制技术和手段上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薄层扫描(TLCS)法、毛细管电泳(CE)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FTIR)法、气相色谱(G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液-质联用技术(HPLC-MS)等,且以HPLC法最为普及。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法主要有单波长和差示导数分光光度法,如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不断改进后,使分析的精密度明显提高。
UV法测得的是具有相同发色团的总含量,而不是单一成分的含量,所得到的含量测定结果有时也仅是参考,如金银花在煮沸后绿原酸降解54.05%(HPLC法),而UV法却显示其含量未变[2]。
为增强UV测定法的专属性,近年来在其测定原理、介质选择、特征性显色剂[3]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利用钨酸钠与绿原酸瞬间反应后发生特征峰位移,而其他成分则不发生反应[4];绿原酸在柠檬酸钠介质中更稳定[5]。
1.2薄层扫描法此方法集中在对金银花的主要成分绿原酸的含量测定上。
色谱及扫描条件:吸附剂主要有硅胶G和聚酰胺薄膜,前者多以醋酸丁酯-甲酸-水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常见比例28∶10∶10,多采用单波长330nm作为检测波长,反射法程序扫描[6-7];后者多以异丙醇-甲酸(10∶0.5)为展开剂,用荧光光度法方式锯齿扫描,激发波长为254nm[8-9],试验中采用荧光光度法检测,灵敏度较高,可消除黄酮类成分引起的背景干扰。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在抗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探索金银花的抗感染作用和机制。
本文将综述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一、金银花的抗菌作用金银花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可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等。
其中,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可达90%以上。
研究显示,金银花中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如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等。
金银花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可以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提高免疫力。
金银花可增加机体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同时提高它们的活性。
此外,金银花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如研究发现,金银花多糖对免疫缺陷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提高小鼠体内的总抗体、补体、细胞介导免疫等指标。
金银花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
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如乙型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金银花抗病毒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研究发现,金银花黄酮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多种病毒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
四、金银花的临床应用前景金银花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非常适合用于抗感染治疗。
近年来,金银花的药理研究不断深入,逐步发现其更多的抗感染作用和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金银花可以口服、外用、注射等多种途径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因此,金银花有望成为新型的天然抗感染治疗药物,对临床抗感染和公共卫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金银花有广泛的抗感染作用,其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机制已得到广泛研究。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其药理机制、优化提取工艺、探索其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制定更严谨的临床应用指南等工作,以推动金银花的临床应用和发展。
金银花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金银花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金银花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中药,绿原酸是其主要有效成分,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更多的成分被提取出来,其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且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氧化、保肝利胆、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增强免疫等药理学活性,临床应用广泛,且受到广大患者及医生的认可。
本文主要针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
Abstract:Lonicera japonica is a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chlorogenic acid is its main active ingredi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more components are extracted. Its main functions include heat-clearing and detoxification,evacuation of wind and heat,and it has antiviral,antibacterial,anti-inflammatory,antioxidant,liver-protecting,anti-platelet aggregation,anti-tumor,immunity-enhancement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Lonicera japonica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clinic and recognized by the patients and docto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lonicera japonica.Key words:Lonicera japonica;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金銀花的药用历史悠久,在3000年前已被用于疾病的防治,因其初开花时呈现白色,而后转变为黄色,故被称为金银花。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菌 、抗炎 、抗氧化等药理作用Ⅲ;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具有降 光颗 粒 ,保 护感 染 流感 病毒 小 鼠免 于死 亡 ,李永 梅 等[41通 过 病毒
血脂 、和抗 菌 、抗 病毒 、抗肿 瘤 、消炎 和抗 过 敏作 用 ;金 银 花 的挥 敏感 性 实验 证 明金银 花 醇提 液 、水 提 液及 水 超声 提取 液 均 能提
结束语 救 援 型蛟 龙 600救援 半径 覆盖 我 国渤 海 、东 海和 南 海绝 大
该 电台发出求救信号。当搜索飞机上通过机载救生电台接收到 部分水 域 ,可快 速 到达并 展开搜 索救 援 活动 。
求救信号并在特定 的救生专用频率上与手持 台建立了通信后 , 展 开救 援 时 ,可 快 速搜 索定 位特 定信 号 源 的 目标 并 具备 齐 即使 失事 人员 失 去行 动 能力 的情 况 下 ,只要 手持 台正 常工作 , 全的通信设备,特别是在联合救援行动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一 2O一 科 技创 新
金银花 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崔 艳 ’ 徐红 梅 ’ (1、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 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2、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摘 要 :金 银花 是我 国传 统道地 药材 ,其 药 用历 史悠久 ,味甘 、性 寒 ,归肺 、胃、大肠 经 。主 治外感 热病 、风 热表证 、疮 疡肿 痛 以及 热毒泻痢。本文综述 了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表明金银花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3 抗炎 作用
1抑茵 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金 银 花具 有 较强 的缓 解炎 症 的 作用 ,Song儿 等 15]通 过 小 鼠
金银 花在 临床 中广 泛应 用于微 生物 的感 染治 疗 ,体外 实验 急性 炎症 试 验 和 大 鼠慢 性 炎 症试 验 证 明金银 花水 溶 性 成 分 具
金银花研究进展
金银花研究进展摘要: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因其花“初开时花色俱白,二三日后花色变得金黄,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
”金银花清香飘逸,沁人心脾,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也是一种常用中药。
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金银花既是中药材也是植物的名称,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忍冬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为中医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之功,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热病及外科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疖疮痛肿、乳腺炎、痢疾等。
该药材植物来源复杂,在中国分布广泛。
据报道全国有20余种植物的花蕾当金银花入药,皆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
为了进一步对金银花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现将金银花的历史、主要作用及发展前景做一简介。
关键词:金银花;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67. 7 +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223—2金银花全身都是宝,它的花、叶和茎均可作为药物,是中医的常用药物。
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之功,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热病及外科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疖疮痛肿、乳腺炎、痢疾等。
1 悠久历史金银花一名的最早出处见于宋代《履岩本草》下卷载有“鹭鸶藤,性温无毒,治筋骨疼痛,名金银花。
”,“金银花”一名为后世延用。
在中国的很多文献中,都有金银花及其药效的记载。
最早记载忍冬入药的见《名医别录》云:忍冬,十二月采,阴干。
这里虽未指明以藤叶入药,但忍冬开花在5—6月间,不可能于12月采,且陶弘景注曰“凌冬不凋”,可推知所用乃带叶的藤。
唐朝时期,孙思邈《千金翼方》仍录《名医别录》之说。
到宋代仍然以藤入药,广泛用于临床,如《圣惠方》载:热毒血痢,忍冬藤浓煎饮。
《外科精要》中用忍冬藤治痈疽发背,一切恶疮。
不同历史时期,金银花是以不同部位入药的。
宋代以前独用茎叶,明代则茎、叶、花同等入药,此后以花为主,其茎叶成为同一植物的另外一种药物。
现代研究也表明,忍冬茎、叶、花的化学成分不同,功效不尽相同。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引言金银花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传统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材,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抗病毒等功效。
随着近年来对金银花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实了金银花对于各种感染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本文将从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金银花在抗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金银花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金银花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一、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苷类、多糖类及氨基酸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金银花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槲皮素-7-葡萄糖苷、金丝桃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金银花中的挥发油成分也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清除细菌和病毒,减轻感染症状。
二、金银花在抗感染方面的研究进展1. 金银花对细菌感染的抑制作用多项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致病菌。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对细菌具有抗菌活性的重要成分,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或影响细菌代谢途径而发挥作用,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2. 金银花对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金银花对多种病毒感染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病毒的进入宿主细胞、复制和释放,从而减轻病毒感染的症状和病程。
3. 金银花在抗真菌感染方面的作用除了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具有抑制作用外,金银花也对真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炭疽霉菌等多种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真菌感染的症状和病程。
近年来,随着对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深入研究,金银花的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引言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多种抗感染作用,对多种感染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本文将就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加深对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认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属植物金银花的花,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多糖类、氨基酸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异鼠李素等。
这些化合物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菌、抗病毒、抗真菌等生物活性。
金银花中还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对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 金银花的抗菌作用金银花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其抑菌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
金银花提取物还表现出对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对于当前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这为金银花在抗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3. 金银花的抗病毒作用除了抗菌作用外,金银花还表现出显著的抗病毒活性。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对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金银花提取物还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病毒清除,对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5. 金银花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感染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前,金银花制剂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金银花制剂还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感冒等病毒性感染。
近年来,金银花在抗感染领域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展,逐渐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抗感染药物之一。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1. 金银花简介金银花,学名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又名忍冬、金银藤、黄花藤、银藤等。
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地区,属于中药常用材料之一。
在中医药理论中,金银花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风、凉血止血、散瘀止痛等功效。
2. 金银花化学成分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其主要成分为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
目前已经分离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咯二十酮、芸香花素、熊果苷、3’-甲基芍药苷、异熊果苷、蔗糖苷等多种。
其中,熊果苷是金银花特有的成分,也是该植物主要的药效成分。
反式咯二十酮和顺式咯二十酮是挥发油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还有β-芳樟醇、苯甲醇、橙花醇和桂皮醇等。
此外,金银花中还含有厚朴木烷醇、吲哚乙酸、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
3. 金银花质量控制研究进展由于金银花的功效与化学成分有很大关系,因此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显得格外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国内外学者已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3.1.质量指标多数研究表明,金银花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和熊果苷含量。
其中,熊果苷是金银花的特有成分,也是该植物的主要药效成分,因此其含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保证金银花的药效。
此外,金银花中的挥发油成分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挥发油的含量也被作为金银花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总黄酮含量作为金银花药效的重要来源,其含量也被作为金银花的质量指标之一。
3.2.质量控制方法目前,对于金银花的质量控制主要采用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检测两种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是对金银花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其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近红外光谱法、荧光法和化学指标法等。
生物学检测方法则是对金银花的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的方法,其主要包括细胞毒性检测、抗氧化活性检测、凝血时间检测和动物实验等。
同时,近年来,还出现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金银花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可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金银花进行品质鉴定和品种鉴定。
文献综述(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大致可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醇类和微量元素等。
3
金银花中目前鉴定出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多达近70种,包含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二十四碳酸甲酯、十八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等多种化合物。因产地、样品的不同,化学成分存在一些差异,主要化学成分有芳樟醇。金银花干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则以棕榈酸为主[8]。
而“忍冬”与“金银花”、“忍冬藤”与“金银花”,概念混乱,所以自古至今仍是含义不、用法混乱的名词,在宋代或宋代以前多用忍冬的藤、叶入药。《名医别录》中记载: “忍冬,十二月采,阴干”。忍冬花期在 4 -6 月( 秋季亦常开花) ,故可推知所用部分为带叶的藤。宋代《太平圣惠方》云“热血毒痢,忍冬藤浓煎饮”。到了明代以后,对花的应用越来越多,并逐渐发展至茎、叶、花并用。明《滇南本草》载: “金银花味苦,性寒。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无名肿毒、丹瘤、瘰。藤,能宽中下气、消痰、祛风热、清咽喉热痛”。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忍冬茎叶及花功用皆同。昔人称其治风、除胀、解痢为要药……,后世称其消肿,散毒、治疮为要药”。明代以后,对于温病学的认识及对金银花功效掌握的更加全面,尤其强调用花,忍冬藤的应用便越来越少[3]。
金银花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猴免 疫缺陷病毒(SIV)等多种病毒均有抑制作用,金银花注射液对绿脓杆菌内毒素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对伤寒杆菌内毒素有减毒作用。此外,试管试验表明,金银花及其藤煎剂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10]。
5
金银花提取物对角叉菜、蛋清等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还有明显的抗渗出和增生作用。对金银花解热、消炎、免疫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水煮液,口服液和注射液对角叉菜胶、三联菌 苗致热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对蛋清、交叉菜胶、 二甲苯所致水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还能明显提高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巨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从而证明临床作用为清热解毒治疗感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实现的[11]。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无毒,治筋骨疼痛,名金银花”,从所附彩图看与现在入药之 植物忍冬无异。
宋代及 宋 代 以 前 多 用 忍 冬 的 藤、叶 入 药。《 名 医 别 录 》 云“:忍冬,十二月采,阴干”。忍冬花期在,!!月间,故可推 知所用乃带叶的藤。宋代《圣惠方》载“热血毒痢,忍冬藤浓 煎饮”。即便《履岩本草》出现了“金银花”之名,但内容记述
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
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
$-%-# 黄酮类化合物(F43A5052>/) &#’#年中冲太七郎首先 从金银花中 分 离 得 到 木 犀 草 素(471.5420)[&’],&#)& 年 他 又 分 离出忍冬苷(4502:.@20)[&(]。&##( 年 高 玉 敏 等 人 首 次 从 金 银
产地对绿原酸的影响远大于种间对其的影响。 !"# 生境、采收期、贮藏时间
对秦岭金银花的研究表明,生长在阳坡的植物叶、花蕾、 茎的绿 原 酸 含 量 均 高 于 阴 坡 同 类 样 品,阳 坡 花 蕾 含 量 为 !"#$%,阴坡的为&"’’%;花叶的不同发育阶段其绿原酸含 量也呈动态变化。以成熟蕾为最佳;绿原酸含量随生药存放 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另外,金银花在一天之内以上午 &&时左右绿原酸含量最高,应为最佳采收时间[)]。 !"! 采收、加工方法
3:5/2>.Q)、灰毡毛忍冬皂苷甲(=3:@301652>20U)和灰毡毛忍 冬皂苷乙(=3:@301652>20Q)。&##’年,陈敏等[B’]又分离出二
金银花综述.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制药071 200700607031 刁海莹摘要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用于治疗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毒、蜂窝状组织炎和痢疾等多种疾病,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
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以近十几年来发表的论文为依据,对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总结概述。
结果表明:金银花一些新的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逐渐被研究发现,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毒、免疫调节、保肝、降血脂、抗生育等方面均显示药理活性,为更深层次的了解及应用该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银花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abstract The honeysuckle has qingrejiedu, heat treatment, the functionfor WenBing fever, wind hot cold, sore throat, pneumonia, erysipelas, honeycomb organization and diarrhea disorder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 clinical medicine. This search relevant material, through the papers published nearly ten years, 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honeysuckle etc for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neysuckle some new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functions were graduall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icrobial disease, anti-inflammatory, detoxifying, immunomodulatory, protect liver, fall hematic fat, antisterility, etc, to display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Keywords honeysuckl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activity clinical application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品 ,比如 生晒 、炒 晒和蒸晒 的挥发 油中 ,其主要成分 相 同,但含量 不同 , acid of haemation—catatysed retinoic acid 5,6-epoxidationⅢ tournal of
以 炒 晒 品 含 量 最 高 。
Biochemistry,1986,239:641~ 646.
物的干燥茎枝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应加以区别应 用 ,要求对 症下药。金 及构效关系 、定量 方法 ,全面评价药材 的质量 ,以便 充分开发利用 金银 银花 中药材商 品的植物来源十分复杂 ,民间用药的来源更广 ,大约有 26 花药用植物资源 。
种 ,2个亚种 、4个变种 。《中国植物志》所记 载的忍冬科植 物在我国有 98 种 ,广 布于我 国各 省区 ,其 中以西南 部最多 ,以花蕾作为金银花 中药材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红腺忍冬 、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 的干躁 角 菜胶 等所致 的大 鼠脚跖 水肿 ,以及抑 制巴豆油性 肉芽囊 大鼠的炎性
花蕾或带初 开的花 ,为 常用中药 。性寒 ,味甘 ,具有 清热 解毒 、凉散风 渗 出及增生 ,于体外实验 还能抑制人 的 .y一球 蛋 白的cu热变 性 。从
Pb、V 、Co、Li、Ca 。
3、金银花 的药理应 用 金银 花其具 有抑菌 、抗病 毒 、解热 、抗炎 、利胆保 肝 、降血 脂 、抗 氧 化 、止血 、免疫调节等作用 。 3.1抑菌 、抗病毒作用
[18]刘杰,夏利 ,陈 秀芬.黄褐毛 忍冬总皂苷的抗 炎作 用[1].中国药 理学报 ,1988,9(5):395
29(3):59-59.
金 银花抗 炎作用很 明显。注射 给药 时可明显抑制新 鲜鸡蛋清 、鹿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金银花为著名的常用中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本文就金银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简单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标签:金银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金银花(Honeysuckle flower)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又称二花、双花等。
种类较多,广泛分布在我国各省,其中以山东、河南为主要的道地产区和栽培地。
其气芳香,性甘寒,清热而不伤胃,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作用,多用于如身热、咽喉肿痛等各种热性病,效果显著。
1化学成分从金银花中分离鉴定得到的化学成分类型较多,其中主要包括环烯醚萜苷类、三萜及三萜皂苷类、黄酮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及无机元素等化学成分。
1.1环烯醚萜苷类。
环烯醚萜往往由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的烯醚环组成,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
自然界的环烯醚萜多以苷类形式存在,环烯醚萜及其苷类在植物界广泛分布。
金银花中环烯醚萜苷类能够发挥保肝利胆等作用。
文献显示,以往国内外学者对于金银花中环烯醚萜苷类的研究略显不足,但环烯醚萜苷类组分的开发对金银花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呈现上升趋势,可将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总结为以下三类:闭环环烯醚萜苷类,裂环环烯醚萜苷类,聚合环烯醚萜苷。
1.2黄酮类。
金银花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较多,且种类与含量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黄雄等[1]通过HPLC测定了不同品种的金银花,其中包括芦丁、槲皮素等8 种黄酮化合物。
杨敏丽等[2]通过测定6个不同品种的金银花表明,不同品种的金银花中木犀草苷的含量存在差异。
目前已有较多文献证明已经分离鉴定出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1.3有机酸类。
金银花含多种有机酸类成分,是其清热解毒的药理基础,其中绿原酸、异绿原酸、咖啡酸是主要活性成分。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金银花,又称忍冬藤、忍冬花、木犀藤等,是中国传统草药中常见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病毒等作用。
金银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病毒性感染等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病毒感染是引起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多种抗病毒活性,特别是对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如芸香素、芸香苷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等多种途径来发挥抗病毒作用。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可以抑制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复制和感染,有效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
金银花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代谢。
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干扰细菌的营养代谢,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这些抗菌作用使得金银花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力。
除了抗感染作用外,金银花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金银花中的芸香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金银花还具有清热解毒、解毒抗辐射、保护肝脏等作用。
这些药理作用赋予了金银花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金银花具有广泛的抗感染作用,包括抗病毒、抗菌、抗真菌等作用。
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感染作用。
金银花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尽管金银花的抗感染作用已经得到了初步认识,但是仍需进一步研究金银花的抗感染机制和活性成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金银花,又称忍冬, 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抗炎等作用。
自古以来,金银花就被广泛应用于感冒、流感、鼻窦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其抗感染作用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金银花的抗感染作用,并揭示了其抗感染机制,本文将对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抗感染作用金银花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芳香族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和萜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赋予了金银花多种药理活性。
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具体包括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在抗病毒方面,金银花提取物主要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来发挥作用。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中的化合物能够干扰病毒的进入细胞、抑制病毒的RNA或DNA合成、阻断病毒的蛋白酶活性等,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金银花提取物还能够调节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毒清除。
在抗细菌方面,金银花提取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对一些耐药菌株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针对季节性流感流行的状况,一些临床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能够缓解流感患者的发热、咽痛、鼻塞、咳嗽等症状,缩短疾病持续时间,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金银花提取物还能够减少流感病毒的复制,降低流感的传播风险,对于流感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季节性流感外,金银花提取物在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在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金银花提取物能够减轻患者的咽喉炎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
在肠道感染性疾病中,金银花提取物能够减轻腹泻、腹痛等症状,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
三、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潜力及挑战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感染作用,对于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因此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学生园地【基金项目】武警医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WY D2004-14)【收稿日期】2004-09-11;【修回日期】2004-10-27【作者简介】刘丹(1983-),女,籍贯湖南,本科在读。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R escarch progress of Flos L onicerae刘 丹1,彭定伟1综述,齐 刚2审校(武警医学院:11临床医学七队;21中心实验室;天津300162)关键词:金银花;研究进展;中药【文章编号】 100825041(2005)0120078203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B 金银花是一种常用的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的中药1。
传统医学认为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能。
《本草通玄》谓“金银花,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胀利风虚之用,余于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湿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毒,蜂窝状组织炎,痢疾等多种疾病,有“中药之中的青霉素”之称。
在非典预防的中药处方中,金银花、甘草出现频率最多2。
1 本草考证过去人们认为金银花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时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或《本草经集注》,名为忍冬,列为上品,主治寒热身肿。
但据最新考证,在陶氏100余年以前的晋《肘后备急方》中“忍冬”之名就已经出现了。
因此,《肘后备急方》可能是《名医别录》或《本草经集注》中“忍冬”的最早出处。
而金银花这一名称,为宋代苏城、沈括首次载于《苏沈内翰良方》。
而“忍冬”与“金银花”、“忍冬腾”与“金银花”,自古至今仍是含义不明,用法混乱的概念。
今之忍冬是植物名,是忍冬科中一种具体植物,即(L onicera japonica Thunb.)与古本草中的“忍冬”有着不同的含义,后者可能包括忍冬科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多数种植物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3。
《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简称药典)亦对“忍冬腾”与“金银花”做出了明确规定,二者分属不同的中药,前者是指忍冬这种植物的干燥茎枝,在实际应用中应加以区别,对症下药。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引言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
随着近年来对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感染活性,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清除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金银花抗感染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一、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金银花的花朵,其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皂苷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芒柄花素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
实验证明,金银花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均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活性,特别是对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原体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二、金银花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金银花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致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等多种细菌均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抑菌作用,且对耐药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常规抗生素。
金银花提取物还对真菌、酵母菌等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对于治疗真菌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对金银花抗菌作用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金银花提取物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破坏细菌膜结构、抑制细菌DNA、RNA合成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菌作用,其抑制机制多样且具有针对性,这为金银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三、金银花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金银花对多种病毒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特别是对于呼吸道病毒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抑制和清除作用,不仅可以有效阻断病毒的侵入和复制,还可以减少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对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金银花还对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金银花临床实验研究
金银花临床实验研究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民间中药治疗和现代医药领域。
在中国传统医药中,金银花以其清热解毒、消肿解毒的功效而被广泛使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许多研究开展了金银花的临床实验。
一、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在中国传统医药中,金银花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的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金银花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酸、植物甾醇、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为金银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金银花在临床实验中的研究进展1. 金银花对感冒和发热的疗效研究许多临床实验探究了金银花对感冒和发热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能够显著缓解感冒和发热引起的症状,降低体温,加速疾病康复。
2. 金银花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研究金银花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研究发现,金银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呼吸道感染症状,缩短病程,并且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3. 金银花在皮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金银花对于皮肤疾病的治疗也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金银花中的植物甾醇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湿疹、痤疮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炎症和瘙痒,促进伤口的愈合。
三、金银花临床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展望金银花的临床实验结果显示,金银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实验,以及对金银花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金银花与其他草药、西药的联合应用,深入挖掘其潜在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金银花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临床实验中展现出了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来验证金银花的药理机制和临床疗效,为其在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银花研究进展摘要目的:介绍药用金银花的本草考证、植物资源、鉴别方法及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发展前景。
方法:查阅国内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
结果:金银花可供药用的品种有47种且植物资源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及有机酸等,还富含挥发油;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病原微生物、消炎、解热、保肝利胆、毒副等作用;在临床上有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防治SARS等应用。
结论:应加强金银花有效成分及其构效关系、临床应用研究,充分开发利用其药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
关键词金银花、本草考证、植物资源、鉴别方法及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产品开发综合利用。
1 金银花的本草考证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要药。
多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瘟病初起,疮痈疖疗以及热心泻痢等症。
诸多的本草古籍对金银花均有记载和论述,而最早对它有所记载,并出现“忍冬”字的书籍是《肘后备急方》。
1.1古代本草关于金银花名称的记载①.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记载:“处处有之。
藤生,凌冬不雕,故名忍冬。
”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而藤左缠,故有余银、姆鸯以下诸名。
金钗股,贵其功也。
土宿真君云:蜜桶藤,阴草也。
取其汁能伏硫制贡,故有通灵之称。
"③.明朝刘文泰《品汇精要》中谓:“金银花,三月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片则白色,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
”归纳起来,金银花各种名字的产生是有缘故的。
根据原植物的生长习性命名金银花原植物的适应性很强,分布范围甚广,在较温暖地方可终年常青。
陶弘景云:“处处皆有,似藤生,更冬不凋,故名忍冬"。
“忍冬”强调的是该植物耐寒性强,由此衍生出的其他名称还有“耐冬”、“忍寒草"等。
金银花原植物的幼茎草质、蔓生,故本草中多将其列于蔓草类,结果就有一系列带有“草”与“藤”的名称出现如“忍冬草”“水杨藤”“千金藤”“忍冬藤”“金银藤”“鸳鸯草”“金银花膝”“银花藤”“耐冬藤”“忍冬”原植物在生长时。
“其藤左绕附树延蔓或价园圃墙篱之上”,这应“左缠藤”“左转藤”“左缠”“左纽”“左纹藤”等名称出现的原因。
根据功效及产地等命名“通灵草”是“忍冬”的别名之一,李时珍称其“取汁能伏硫制汞,故有通灵之称”,这是以功效命名的典型例证。
从清代开始,人们认识到产地不同药材的形态与质量存在着很大差异,也就将不同产地的金银花分别冠以不同的名称以资区别,如《增订伪药条辨》称:“金银花,产河南为淮密…..禹州产者曰禹密……济南产者为济银……另外.“苏花”“南银花”“东银花”等,现在分别是指来源于江苏、河南和山东等地的金银花。
根据其他原因命名“忍冬”原植物在开花时,“气甚芬芳”“香闻数步”这应是“蜜杨藤”“五里香”“甜藤”等名出现的重要依据。
“蕊”者花也,所以“忍冬花“又“忍冬蕊”“忍蕊”其他冠以花字的名称,如“环儿花”,“中勿花”“金藤花”等,当是为了强调入药的部位。
忍冬的花期较长,采收早晚不同,药材的色译深浅不同,结果又有“银花”、“金花”等名称"。
1.2古代本草关于金银花性味、归经、主治、采收方面的记载【性味】①.苏敬在《唐新修本草》中云:味甘、温,无毒。
”②.甄权在《药性论》中云:“辛。
”③.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云:“小寒,云温者,非也。
”④.《滇南本草》记载:性寒、味苦。
”⑤.《本草正》记载:“味甘,气平,其性微寒。
”【归经】①.《雷公炮炙药性论》记载:“入肺经。
”②.《得配本草》记载:“入足阳明”、“太阴经。
”【主治】①.《名医别录》记载:“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
”②.甄权在《药性论》中记载:“治腹涨满,能止气下淤。
”③.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云:“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
”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治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注鬼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⑤.《颠南本草》记载:“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凛痈。
”⑥.《生草药性备要》“能消痈疽疗毒,止痢疾,洗疮疙,去皮肤血热。
”⑦.《本草备要》记载:“养血止渴,治疥癣。
”⑧.《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癫痈诸旅。
”【采收】①.《名医别录》记载:“忍冬,十二月采,阴干。
”②.苏敬在《唐新修本草》中云:“藤生,绕覆草木上。
茎苗紫褐色,宿蔓有薄皮膜之,其嫩蔓有毛。
叶似胡豆,亦上下有毛。
花白蕊紫。
今人或以络石当之,非矣。
”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忍冬在处有之。
附树延蔓,茎微紫色,对节生叶。
叶似薛荔而青,有涩毛。
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
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
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气甚芬芳"四月采花,阴干;藤叶不拘时采,阴干。
”1.3白古籍中记载金银花的诗词金银赚尽世人忙,花发金银满架香"蜂蝶纷纷成对过,始知物态也炎凉"-----清.蔡淳《金银花》诗蔡淳的诗是对金银花的名释。
声名非足羡,臭味独堪亲。
心苟能无欲,花原不累贫。
芬芳聊永日,黄白岂通神。
试煮贪泉酌,知难易性真。
----杜达《金银花》诗杜达的诗从金,银二字入手,告诫欣赏金银花的人心地应当纯正,切不可以功,利之欲来审视此花,不然难与金银花“神交”一处,从而表露了诗人酷爱金银花的纯真心情。
[1]二品种来源金银花首载于陶弘景《名医别录》,名忍冬。
《中国药典》(1963年版)将忍冬作为金银花的唯一来源,1977年后各版《中国药典》根据临床疗效、地区习惯用药等综合考虑,选定了忍冬科植物忍冬,菰腺忍冬,山银花,毛花柱忍冬为金银花的原植物。
事实上,全国各地所用者远不止于此。
全世界忍冬属植物约 200种,我国有98种,广布于全国各省区,而以西南部种类最多,其中可供药用的品种达47种[2]。
药典所收录金银花资源种类及分布等见如下表1。
三鉴别方法及质量控制3.1鉴别方法取本品粉末0.2g。
甲醇5ml,放置12小时,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 ul、对照品溶液u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3]。
结果见图1。
3.2 质量控制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以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药典规定绿原酸的含量不得少于 1.5%。
但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极不稳定,易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据郑欣荣报道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3.2.1生物、生态因素的影响①植物体内各器官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
②在不同时期采收到的花蕾中总绿原酸含量可相差50%。
因此,药材合理采收,对提高药材产量和保证质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③生存环境对忍冬体内绿原酸动态积累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生长在阳坡的忍冬叶、花蕾、茎和叶花混品中的绿原酸含量均高于阴坡的同类样品。
而不同产地的金银花由于生长环境的生态条件不同,其绿原酸的含量也不同。
不同物种来源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差异则更加显著,含量最高和最低的物种间差异达十几倍。
3.2.2提取方法的影响用传统工艺法如煮法、乙醇回流法、渗漉法等对金花中绿原酸进行提取,绿原酸得率都较低。
而经纤维素酶提取工艺处理后,能显著提高金银花提取物得率和绿原酸得率。
3.2.3加工炮制方法的影响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可直接影响金银花中绿原酸等成分的含量。
如蒸晒品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含量比生晒品高,而黄酮和挥发油含量低于生晒品,阴干法含绿原酸最高,硫磺熏晒法次之,晒干法含量最低。
烘制品与生品相比,钙、铁、镁离子煎出量增高,锌、钠离子煎出量降低;绿原酸、总糖、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炭品中绿原酸含量仅为生品的1/10,鞣质含量为生品的1/2[4]。
四化学成分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大致可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醇类和微量元素等。
4.1挥发油类金银花中目前鉴定出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多达近70种,包含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二十四碳酸甲酯、十八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等多种化合物。
因产地、样品的不同,化学成分存在一些差异,主要化学成分有芳樟醇。
金银花干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则以棕榈酸为主。
4.2黄酮类 1949年冲七太郎首先从金银花中分离出木犀草素,1961年他又分离出忍冬苷。
金银花中还含有木犀草素7-0-ɑ-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背、彬皮素-3-O-β-D葡萄糖昔、金丝桃苷、corymbosin和5 -羟基3 ’4’7’ 三甲基黄酮。
4.3有机酸类绿原酸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绿原酸、异绿原酸和咖啡酸。
其中异绿原酸为混合物,其异构体有7种,分别为4,5 -二咖啡酸酞奎尼酸、3,4 - 二咖啡酸酞奎尼酸、3,5 -二二咖啡酸酞奎尼酸、1,3 -二咖啡酸酞奎尼酜、3 -阿魏酞奎尼酸、4 -阿魏酞奎尼酸和 5 -阿魏酞奎尼酸。
另外,黄丽瑛等从金银花氯仿萃取物分离得到棕榈酸和肉豆蔻酸,毕跃峰等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原儿茶酸、阿魏酸、2(E)-3-乙氧基丙烯酸。
4.4 其他毕跃峰等从金银花中分离出了三十五醇、二十五醇、2-〈2 -丙烯氧基〉-乙醛,而金银花中还含有Fe、Mn、Cu、Zn、Ti、Sr、Mo、Ba、Cr、Pb、V、Co、Li和Ni等10多种微量元累。
目前许多关于金银花的报道都以灰毡毛忍冬作为研究材料。
2010版《中国药典》将灰毡毛忍冬收入为山银花,这就意味着许多原本作为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物质需要重新被认定[5] 。
五临床用途金银花药载于《名医别录》,宋、元以后多用于临床,主治外科疮疡诸症,至清代随温病学派的发展,金银花广为应用,多种重要温病方剂均以本品为主药,此外,用于热毒血痢,疫喉肿痛,脱骨疽等多种疾病,于今则在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用途。
5.1急性感染性疾病金银花以其清热解毒之功、广泛用于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菌痢、沟端螺旋体病,急性皮肤感染等。
常用剂量12-18g,热毒甚者可达30g 或更多。
常用制剂、方剂有银翘散,用于温热病初起;清营汤治咽喉肿痛;银楂芩连汤等治热血痢;无味消毒饮治疗热毒痈疮等;常用现代制剂有银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
5.2在防治SARS中的应用由于金银花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和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作用,所以在防治SARS的工作中,金银花占了主导地位。
国家中医管理局推荐的防治“SARS”的中医处方中有一半以上的方药中,都有金银花,所以表明对本病的防治具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