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草地资源调查 实施方案
草地资源调查实施方案一、引言。
草地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和科学利用草地资源,制定并实施草地资源调查方案至关重要。
二、调查目的。
1. 全面了解草地资源的分布情况、面积、类型和特征;2. 评估草地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3. 为草地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内容。
1. 草地资源分布调查,包括草地资源的地理位置、面积分布、类型分类等;2. 草地资源特征调查,包括草地的植被特征、土壤特征、气候特征等;3. 草地资源生态功能评估,包括草地对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的评估;4. 草地资源经济价值评估,包括草地的畜牧业、旅游业、生态补偿等经济价值的评估。
四、调查方法。
1. 野外实地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草地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样品并进行数据记录;2. 卫星遥感调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草地资源信息,辅助实地调查;3. 数据分析与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绘制草地资源分布图、特征图等;4. 专家评估与论证,邀请相关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和论证。
五、调查实施。
1.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区域、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时限;2. 组织调查人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 调查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4. 结果分析与报告编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编制调查报告并提出合理建议。
六、调查成果应用。
1. 为草地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措施;2. 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 为草地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草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管理。
七、总结。
草地资源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调查实施方案,可以全面了解草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特征,为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草原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精品
康乐县草原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一、草原资源普查的背景和意义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端,洮河下游西侧,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陇中农区向甘南牧区过渡地带,位于东径103°24"一103°49",北纬34°54"-35°27" 。
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县内大部分区域属高寒阴湿地区,年平均温度7℃,平均海拔2000.1米,冬春冷季漫长,四季分明,是全省的肉牛产业大县之一。
全县辖15个乡(镇),152个行政村,农户49447户,农业人口 24.05 万人,土地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
20XX 年全县草食畜饲养量达38.54(万头、只),其中肉牛饲养量16万头,出栏6.5万头,畜牧业增加值1.7亿元,占大农业增加值的30%,草食畜牧业尤其是肉牛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康乐县天然草原面积25.2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6 %,其中可利用面积23.98万亩。
占天然草原面积的95 %,草原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温性草甸草原和高寒灌丛草甸。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县组织开展了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
三十多年来,草原资源普查数据为制定草原保护建设规划、实施草原生态工程、发展农区经济社会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由于当时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数据已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草原资源的现状,影响到制定我县草原保护建设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宏伟蓝图的实施,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草原基础信息的作用日益重要,组织开展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开展草原普查,全面掌握草原资源本底数据,分析评价草原资源和生态现状,可以为今后科学制定草原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草原保护制度,规范完成草原承包并确权登记发证,加强草原资源管理夯实基础,为解决上一轮草原资源普查存在的问题,促进草原补奖政策和各项草原保护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信息保障。
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服务方案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服务方案一、整体方案 (5)(一)方案设计 (5)1.项目背景与目标 (5)2.工作流程与方法 (5)(二)方案说明 (6)1.技术路线选择 (6)2.质量控制措施 (6)(三)编制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 (6)1.编制原则 (6)2.主要技术标准 (7)(四)项目实施 (7)1.组织架构与人员分工 (7)2.进度安排与资源配置 (7)二、工作进度安排 (8)(一)前期准备阶段 (8)1.资料收集与整理(第1周) (8)2.团队组建与培训(第2周) (8)3.设备准备与调试(第2周) (9)4.制定工作计划与方案(第3周) (9)(二)地类对接阶段 (9)1.接收部局不一致图斑(第1周) (9)2.内业预判(第2-3周) (9)3.实地举证(第4-6周) (9)4.地类核实确认与上报(第7-8周) (9)(三)调查工作阶段 (10)1.图斑区划与样地布设(第1-2周) (10)2.样地调查(第3-8周) (10)3.遥感监测(第4-7周) (10)4.档案更新与补充调查(第6-8周) (10)5.现地核实(第8-9周) (10)(四)汇总分析阶段 (11)1.数据录入与整理(第1-2周) (11)2.数据分析与处理(第3-4周) (11)3.编制普查报告(第5-6周) (11)4.制作专题图件(第7-8周) (11)(五)成果提交与审核阶段 (11)1.成果提交(第1周) (11)2.主管部门审核(第2-3周) (11)3.最终成果交付(第4周) (12)三、服务承诺及后续保障措施 (12)(一)项目服务保障 (12)1.人员保障 (12)2.设备保障 (12)3.技术保障 (12)(二)技术管理 (13)1.数据管理 (13)2.质量管理 (13)(三)后续保障措施 (13)1.成果更新与维护 (13)2.技术咨询与服务 (13)3.合作与交流 (14)(四)服务承诺 (14)1.质量承诺 (14)2.进度承诺 (14)3.保密承诺 (14)四、应急处理方案 (15)(一)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5)1.预防措施 (15)2.应急响应流程 (15)3.后续处理措施 (15)(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5)1.预防措施 (16)2.应急响应流程 (16)3.后续处理措施 (16)(三)人员意外应急预案 (16)1.预防措施 (16)2.应急响应流程 (17)3.后续处理措施 (17)(四)外业作业安全处理 (17)1.野外安全防护措施 (17)2.野生动物防范措施 (18)3.恶劣天气应对措施 (18)五、保密方案 (18)(一)保密原则 (18)(二)保密措施 (18)1.人员管理 (19)2.数据管理 (19)3.设备管理 (19)4.文件管理 (19)5.场所管理 (20)(三)保密监督与检查 (20)(四)泄密应急处理 (20)一、整体方案(一)方案设计1.项目背景与目标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是一项对园区内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化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的重要任务。
草原资源普查实施方案
草原资源普查实施方案一、背景。
草原资源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草原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政策,开展草原资源普查工作势在必行。
二、目的。
草原资源普查的目的在于全面掌握草原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为草原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草原资源的分布和类型,掌握其数量和质量;2. 了解草原资源的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3. 发现草原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4. 为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普查计划。
根据草原资源的特点和普查的目的,制定详细的普查计划,包括普查的时间、范围、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普查时间应选择在草原生长旺盛的季节,范围覆盖全国各地的草原区域,内容包括草原植被、土壤、水资源、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的调查,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2. 组织实施。
成立专门的普查工作组织机构,确定普查工作人员的任务分工和工作职责,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对普查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普查技术和业务水平,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加强督导和检查。
建立健全的普查督导和检查机制,加强对普查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普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普查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4.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对采集到的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编制草原资源普查报告,对草原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为草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科学建议和对策。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资金保障,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2. 加强宣传和动员,提高社会各界对草原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草原资源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总结。
草原资源普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草普查方案
林草普查方案摘要林草普查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草地、草原等自然资源进行普查,旨在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为整体资源规划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本文将介绍林草普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步骤。
策划背景林草普查是国家森林资源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切实提高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严谨的林草普查方案,对于各级林业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至关重要。
主要内容1.目标确定林草普查的目标是全面了解我国森林、草地及草原等自然资源的面积、分布、构成、数量、现状和质量,对于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和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2.区划划分根据区域类型和特点,将各项普查工作地域区划划分为不同的普查区。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划分细度。
3.数据收集林草普查的数据收集包括实地调查和样点数据的收集,其中实地调查应该覆盖整个普查区,并及时更新和修正数据。
样点数据的收集则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林草地,建立相应的采样观测点。
4.数据录入和处理在完成数据收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其中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统计报告撰写等工作,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结果发布最终,需要将普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形成详细的统计报告,并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宣传,以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和普遍参与度。
方法和步骤1.前期工作在正式实施林草普查之前,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周密的组织和部署,其中包括人员培训、实施计划及工作要求的确定等。
2.实地调查在完成前期工作之后,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工作,包括调查线路的规划、调查人员配备、实地技术指导和实施措施等。
在实地调查工作中,需随时对数据进行修正和更新。
3.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是林草普查的重要工作,需要对数据进行详细、全面且系统性地收集和处理。
采用微信、网站等便捷途径,收集普查区域的卫星图和细节图。
4.数据归纳和汇总在完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并进行分析和归纳,以生成详细、清晰和准确的报告材料。
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实施方案
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实施方案一、普查的为啥要搞(普查目的)咱这区里的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化情况就像一个大拼图,现在好多块儿都不太清楚是啥样儿的。
咱搞这个普查呢,就是想把这块儿大拼图完整地拼出来,看看咱这地方到底有多少森林,草原有多广阔,湿地是不是健康,荒漠化到啥程度了。
这样一来呢,咱们就能更好地照顾这些大自然的宝贝,也能为以后怎么发展、怎么保护环境做个好计划。
二、普查啥(普查对象和内容)# (一)普查对象。
1. 森林。
那树林子可都是普查对象,不管是大森林还是小山包上的小树林儿。
包括那些天然的林子,就像老天爷自己种的似的,还有人工造林的那些,都是咱们要查的。
2. 草原。
大片大片的草原就更不用说了,从那些牛羊满地跑的大草原,到山脚下的小草原,都得查个明白。
3. 湿地。
像河边的沼泽地、湖旁边的浅滩湿地这些,只要是湿乎乎、长着特殊植物的地方,都在普查范围内。
4. 荒漠化土地。
那些沙子开始乱跑、土地开始变得干巴巴的地方,不管是已经荒漠化得很严重的,还是刚开始有点荒漠化迹象的,都不能放过。
# (二)普查内容。
1. 面积和分布。
首先得知道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化土地到底占了多大地方,都分布在咱区里的哪些角落。
就像找宝藏一样,把它们的地盘都标记出来。
2. 植被状况。
森林里的树长得咋样,是郁郁葱葱还是有点病恹恹的;草原上的草是又高又密,还是稀稀拉拉的;湿地里的芦苇荡是不是还那么茂盛,这些植被的情况都得弄清楚。
3. 生态环境。
看看这些地方的水干净不干净,土壤肥力怎么样,有没有被污染啥的。
这就好比看看它们住的房子是不是舒服。
4. 荒漠化动态。
对于荒漠化的土地,要搞清楚它是越来越严重了,还是在慢慢变好,都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它的变化。
三、咋普查(普查方法)# (一)资料收集。
1. 先把咱区里以前关于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化的那些文件啊、报告啊都找出来。
就像翻旧账本一样,看看以前都有啥记录。
2. 还有那些卫星拍的照片,从天上看下来,能看到这些地方的大概模样,这也是很重要的资料。
2023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方案
2023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方案《2023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方案》是针对全国范围内森林、草原、湿地的调查和监测工作所制定的指导方案。
森林、草原、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生态系统,每年都需要进行调查和监测工作。
该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调查范围:明确调查范围,包括各个省份和地区的森林、草原、湿地。
2. 调查内容:确定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质量、健康状况、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等。
3. 监测内容:确定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等。
4. 调查方法:明确调查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遥感技术、GIS技术、野外调查等。
5. 时间安排:确定调查和监测的时间安排,包括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计划。
6. 组织分工: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7.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调查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成果汇总与分析:对调查和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成果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该方案还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1. 协同配合:各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强化技术支撑: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调查和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调查和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 持续改进:对调查和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总之,《2023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方案》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而制定的指导方案,旨在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草原督查工作方案
草原督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
草原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保障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在加大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其中草原督查工作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工作目标。
草原督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保障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工作目标包括:1. 加强对草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过度放牧和草原开发,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保障草原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3. 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工作目标,草原督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制定草原督查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 组织开展草原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工作,了解草原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状况,为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组织开展草原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草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草原生态环境问题。
4. 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各级政府和草原管理部门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5. 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巡查和检查工作,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草原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6. 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四、工作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工作内容,草原督查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健全草原督查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草原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草原督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3. 建立健全草原资源调查和监测体系,加强对草原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总体方案
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总体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对于林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愈发受到重视。
林草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平衡、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林木草原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木材、草制品、药材等多方面的用途。
因此,对林草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与收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全面了解我国林草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特性等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任务:(1)建立相关数据库:根据全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建立相关的林草种质资源数据库,包括各地区的林木、草原植被资源数据。
(2)开展资源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林木、草原等不同类型的植被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普查,包括分布范围、数量、生长状况、用途等情况。
(3)收集样品:对于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意义的植被资源,进行采集样品并建立相应的种质资源库,以备后续的研究和利用。
(4)推动资源保护与利用:组织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和科普工作,提高社会对于林草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组织实施1.组织架构: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专家顾问组、调查小组等,明确各方责任和工作分工。
2.人员配备:抽调各地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包括林业、植物学、生态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员,以保障调查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3.资金保障:确保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包括经费的拨付、使用和监督等工作,以保障全国范围内的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的顺利进行。
四、调查实施1.调查范围与内容:全国范围内的各地区,包括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植被资源普查与收集。
主要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等,分布情况、数量、特性等。
2.调查技术与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包括遥感、GPS定位、样品采集等,以保障调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全国草种质资源普查试点实施方案和操作手册
全国草种质资源普查试点实施方案和操作手册一、前言草种质资源的普查工作对于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草地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施全国草种质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手册,以保障普查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实施方案1. 普查范围普查范围是非常关键的。
草种质资源的普查不仅包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应该考虑到草地的土壤、地形、气候等因素,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普查的范围和内容。
2. 普查对象普查对象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普查对象的选择标准和方法,以保证普查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 普查方法普查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普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实施方案中应该详细介绍普查的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指导。
4. 普查数据管理与分析在实施方案中还需要对普查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进行详细的规定,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结果的呈现和应用。
三、操作手册1. 普查前的准备工作在操作手册中,需要详细介绍普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培训、普查工具和设备的准备,以及普查区域的勘察和规划等内容。
2. 普查过程中的操作指导在普查过程中,操作手册应该给出详细的操作指导,包括普查的步骤和方法、数据的采集和记录方式,以及普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3. 普查后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普查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应用到相关的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
在操作手册中需要详细介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结果的应用方式。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草种质资源的普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着我国丰富的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实施方案和操作手册的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普查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为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结通过本次对全国草种质资源普查试点实施方案和操作手册的介绍,我对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实施普查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重庆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
重庆市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扎实推动草地资源清查工作,依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5号)、《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利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82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爱惜红线的假设干意见》(厅字〔2017〕2号)和《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草原爱惜建设重点工作的通知》(农牧发〔2017〕5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整体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牧〔2017〕13号)文件要求,重庆市列入2017年完成草地资源清查任务的14个省(市)之一。
结合重庆实际,制定《重庆市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为了准确把握我市草地资源状况、生态状况和利用状况等方面的本底资料,破解草原资源的数量、质量台账不清、数据不全,无法定量定性评判的瓶颈,夯实推动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基础,通过底图制作、外业调查和内业汇总三个环节,在草原、国土等部门历史调查资料基础上,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信息化手腕为主,结合地面调查、入户访问等手腕,客观、标准、快速、全覆盖地获取草地资源实体散布、数量质量、生态及利用状况信息,完成草地资源清查。
同时为完成草地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草地资源资产欠债表编制、生态爱惜红线划定等任务奠定基础;为提高草原精细化治理及生产,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严格依法治草和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二、范围内容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一次全国草地资源调查重庆市草地面积为万公顷。
涉及到重庆全景38个区县(原40个区县)。
共有草丛草地类、灌丛草地类、疏林草地类、草甸草地类和闲隙草地类5类,48个组型。
依照新分类标准——草地分类(NY/T 2997-2016)分类,重庆草地分为3类,56个型,包括暖性灌草丛类有12个型、热性灌草丛类有26个型、山地草甸类有18个型。
内蒙古草原普查实施方案
内蒙古草原普查实施方案为了全面了解内蒙古草原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草原保护和管理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决定开展草原普查工作。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草原普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进度安排,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一、目的草原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内蒙古草原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动态变化情况,为草原资源合理利用、科学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普查结果,为草原资源的规划管理、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内容1. 草原资源调查:包括草原面积、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草地质量等方面的调查。
2. 草原动态监测:对草原的退化、恢复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和评估。
3. 草原生态环境调查: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等进行调查。
4. 草原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对畜牧业、旅游业等草原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
5. 草原生态保护与管理措施调查: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
三、方法1. 采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获取草原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信息。
2. 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对不同类型的草原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监测。
3.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监测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进度安排1. 确定草原普查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计划,明确各项调查任务的完成时间。
2. 制定草原普查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3. 加强对草原普查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五、总结内蒙古草原普查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科学了解草原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重视草原普查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质性成果。
同时,要加强对普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为草原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草原巡查具体实施方案
草原巡查具体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草原巡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巡查的具体范围和时间,根据草原的大小和地形复杂程度,制定合理的巡查路线和计划。
同时,要做好人员和装备的准备,确保巡查人员数量充足,装备齐全,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二、巡查人员的分工和培训。
在草原巡查中,需要对巡查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培训。
根据巡查路线和计划,合理分配巡查人员的任务,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得到充分的覆盖和监测。
同时,要对巡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草原生态环境的特点、常见的草原生物和植被等知识,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巡查装备和工具的准备。
在进行草原巡查时,需要准备好各种必要的装备和工具。
包括但不限于通讯设备、地图、指南针、野外生存工具、急救药品等。
这些装备和工具能够帮助巡查人员在草原环境中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巡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草原巡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
首先是安全问题,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环境和动态,确保巡查人员的安全。
其次是环境保护,要遵守当地的环保法规,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同时要注意防火工作,避免草原火灾的发生,保护草原资源的安全。
五、巡查结果的整理和报告。
在完成草原巡查任务后,需要对巡查结果进行整理和报告。
将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和建议进行详细记录,形成巡查报告。
这些报告能够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六、巡查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对草原巡查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部门和单位需要对巡查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也要及时对巡查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开展草原巡查工作,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
七、巡查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草原巡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
相关部门和单位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巡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023年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我国草原资源丰富,有利于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但由于过度放牧、草地退化等原因,我国草原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草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制定了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根据草原资源状况,科学合理地划定基本草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实现草原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
三、工作内容1. 草原资源普查: 对全国范围内的草原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包括草地类型、草地覆盖度、植被状况等指标的调查和统计。
2. 草原质量评估: 在草原资源普查基础上,通过对草地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确定草原的优良和次优草地。
3. 基本草原划定: 针对优良和次优草地,结合草地资源状况、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科学划定基本草原范围,确保草原的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4. 草原休牧制度建立: 根据基本草原划定结果,制定草原休牧制度,合理控制放牧强度,保护草原植被和土壤水分,减少草原退化风险。
5. 防治草原退化: 制定草原退化防治方案,采取适当措施修复退化草地,包括草原种草、灌溉等技术手段,提高草原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6. 草原生态保护: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措施保护稀有植物和动物,禁止非法砍伐和乱捕乱猎行为,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7. 草原监测评估: 建立草原资源监测网络,对基本草原的状况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工作步骤1. 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时间表。
2. 开展草原资源普查,对全国范围的草原资源进行调查和统计。
3. 根据普查结果进行草原质量评估,确定优良和次优草地。
4. 结合环境承载力、基本草原划定标准等因素,科学划定基本草原范围。
5. 制定草原休牧制度,合理控制放牧强度,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6. 制定草原退化防治方案,修复退化草地,提高草原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7.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保护稀有植物和动物,禁止非法砍伐和乱捕乱猎行为。
草原权属调查实施方案
草原权属调查实施方案一、调查目的。
草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科学合理地划定草原权属范围,保护草原资源,制定草原权属调查实施方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主要包括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草原地区,重点覆盖草原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
三、调查内容。
1. 草原资源调查,对草原地区的植被、土壤、水资源等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各地草原资源的分布、类型和数量。
2. 草原权属调查,对草原地区的所有权、使用权等进行调查,摸清各地草原资源的权属情况。
3. 生态环境调查,对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了解草原资源的保护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
4. 社会经济调查,了解草原地区的人口、经济状况,分析草原资源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调查方法。
1. 野外调查,组织专业调查队伍,深入草原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样本数据,获取真实、准确的调查信息。
2. 数据分析,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调查数据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3. 专家评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和论证,确保调查结论科学合理。
五、调查成果应用。
1. 制定草原资源保护规划,根据调查成果,制定草原资源的保护利用规划,合理规划草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2. 草原权属划定,根据调查结果,划定草原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范围,明确各方权益,维护草原资源的合法权益。
3. 生态环境保护,依据调查数据,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4. 决策参考依据,调查成果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为草原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六、总结。
草原资源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保护草原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草原权属调查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科学合理地划定草原资源的权属范围,保护草原资源,推动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草摸底调查实施方案
林草摸底调查实施方案一、调查目的。
林草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林草资源的分布、种类、数量和质量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方案,有必要进行林草摸底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国林草资源的现状,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林草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的范围涵盖全国各地的林地、草地资源,重点关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草原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地区,同时也包括一般林地、草地资源的调查。
调查范围将涉及多个省份、地区,需要充分协调各地相关部门的工作。
三、调查内容。
1. 林地资源调查,包括林木种类、数量、分布情况,森林覆盖率,林木年龄结构等内容。
2. 草地资源调查,包括草种种类、数量、分布情况,草原植被状况,草原草量等内容。
3. 调查方法,采用遥感技术、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现场调查数据,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4.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四、调查方案。
1. 组织领导,成立由国家林业局、国家草原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本次调查工作。
2. 调查人员培训,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林草资源的认识和调查技能,确保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调查任务分工,根据调查范围和内容,合理分工,明确各地的调查任务和责任,确保全面、系统地开展调查工作。
4. 调查期限,制定明确的调查时间表和计划,合理安排调查时间,确保调查任务按时完成。
五、调查保障。
1. 资金保障,相关部门需提供充足的调查经费,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技术支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遥感数据、调查设备等支持,保障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宣传推广,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提高林草资源调查的社会关注度,增强全社会对林草资源保护的认识和支持。
草原巡查方案模板
草原巡查方案模板一、背景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草原巡查是对草地资源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估的一种方法,以确保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草原巡查方案模板,以供参考和使用。
二、巡查目的草原巡查的目的是: - 确保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发现和解决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 - 监测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 - 促进与相关部门和群众的合作和沟通。
三、巡查内容草原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3.1 草原植被监测对草原植被进行实地监测,包括: - 物种组成和分布情况; - 植被覆盖度和生长状况; - 青贮量和饲用价值的评估。
3.2 畜牧情况调查了解畜牧情况,包括: - 畜牧种类和数量; - 畜牧管理措施; - 畜牧对草原的影响评估。
3.3 草原病虫害调查调查草原病虫害情况,包括: - 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分布范围; - 病虫害密度和影响程度; - 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
3.4 草原水资源调查调查草原水资源情况,包括: - 水源的形成和来源; - 水质和水量的评估; -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情况。
3.5 活动调查和整改建议对草原上的非法活动进行调查,包括: - 破坏草原植被和土地的活动; - 非法狩猎和捕鱼行为; - 提出整改建议和处理措施。
四、巡查频率草原巡查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并根据季节性变化进行定期监测。
五、巡查人员草原巡查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包括: - 草原生态学专家; - 畜牧兽医专家; - 植物保护专家; - 水资源专家; -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等。
六、巡查数据记录和分析在巡查过程中,巡查员应记录和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建议使用现代化的信息化系统,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来管理和分析巡查数据。
七、巡查报告草原巡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巡查目的和背景; - 巡查区域和巡查内容; - 巡查结果和问题分析; - 建议措施和整改建议; - 相关图片和数据附件。
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技术方案
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技术方案你知道吗,咱们的大自然可不是咱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切都安稳得能喝茶。
森林、草原、湿地,还有那一望无际的荒漠,都是我们的“家园”,但是它们真的安稳吗?嗯,没那么简单。
尤其是这些年,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多,这些地方有的变得越来越荒芜,有的生态系统濒临崩溃。
说起来,你可知道这个“荒漠化”是什么意思?就是那些本该绿油油的地方,变得像撒了盐一样,啥也不长了,风一吹,沙尘四起,什么都找不到了。
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简直是我们眼下的大麻烦。
好在,咱们国家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开始大力推行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
对,就是听起来有点复杂的“普查”。
简单来说,这就是要搞清楚全国各地的森林、草原、湿地以及荒漠的现状,弄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哪块地方快要不行了,哪里又有可能恢复。
毕竟,要想治病,得先知道是什么病,不是吗?如果咱们一开始就把这些地方给弄清楚,后面采取什么措施就能有的放矢。
你看,这项工作可不是说做就能做的。
这背后可得费些心思。
咱们得准备一大堆的技术手段,比如各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啥的,拿到这些资料后,咱们才能看到真实的情况。
普查可不仅仅是看看,照片拍了就能了事。
人家不止要了解面积多大,还得看每个地方到底是沙漠化严重,还是草地退化了,还是森林少了,湿地也不见了,甚至是水源干涸,啥都没有。
简直就像是个全方位体检。
你说,做这些事,得用多少心血啊。
再说了,这项普查工作不可能是几个科研人员坐在办公室里查查资料就完事了的。
得有广泛的调查员参与,得走访各地,穿越山川,翻越草原,爬山涉水,才能摸清楚每个地方的底细。
说实话,这项工作在实地调查时,常常会面临各种挑战。
有些地方因为天气恶劣,路途遥远,搞得大家都想哭。
你想想,连GPS信号都接不上的地方,手机根本没有信号,报告都没法上报,那可真是“身心疲惫”。
不过,尽管如此,咱们的队伍还是有着“誓死不放弃”的决心,一直到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
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7.03.03
•【文号】农办牧〔2017〕13号
•【施行日期】2017.03.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畜牧业
正文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方案》
的通知
农办牧〔2017〕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畜牧兽医局: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统一要求,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扎实稳妥推进草地资源清查工作,按照《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草原保护建设工作的通知》(农牧发〔2017〕5号)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方案》。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狠抓落实,确保清查任务如期保质完成。
农业部办公厅
2017年3月3日附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资源清查总体工作方案。
林草普查方案
林草普查方案简介林草普查是一种监测林木和草地生长情况的方法,提供预测和管理森林和草地的信息。
该方案旨在探索如何执行林草普查,并对该计划的关键要素进行介绍和分析。
方案步骤1.选择调查区域–选取调查区域的准则包括:森林、草地、河流和湖泊的类型;地形特征和海拔高度,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确保调查及后续的林草资源管理活动合法。
2.确定调查类型–根据所选区域和调查目的,确定调查类型。
调查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物种调查、生境调查和树高、树径和草地覆盖度测量等。
3.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应包含调查区域的地图和分类数据,还应详细说明调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时间表、工作流程等。
4.组织人员和资源–确定调查所需的人员和资源,确保调查团队具有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5.开始调查工作–对调查区域逐步进行测量和采样,确保记录准确性,并尽可能收集详细的数据以支持后续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调查内容林草普查应涵盖多项调查内容,以提供全面的信息以支持森林和草地资源管理。
1.树高、树龄和树径–对所选区域的树木进行树高、树龄和树径测量,以提供有关森林生长和未来更新所需的信息。
2.属种和分布–根据所选区域和调查目的,对该区域内的植被进行调查,记录植物信息,如差异物种、密度差异和分布状况等。
3.青草地和草丛覆盖度–对所选区域内的草地进行调查,记录青草覆盖率和草丛覆盖率等信息。
4.空气质量–对调查区域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了解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5.水资源–对所选区域的水资源质量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并记录有关河流、湖泊和沼泽地界限和类型的信息。
结论林草普查是一种关键的工具,用于监测和管理森林和草地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我们的方案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步骤和可行的调查内容,以指导这项工作,帮助管理人员评估和改善森林和草地的管理。
本方案的实施将使得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环境资源,提高社区的整体生态系统健康,同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乐县草原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一、草原资源普查的背景和意义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端,洮河下游西侧,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陇中农区向甘南牧区过渡地带,位于东径103°24"一103°49",北纬34°54"-35°27" 。
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县内大部分区域属高寒阴湿地区,年平均温度7℃,平均海拔2000.1米,冬春冷季漫长,四季分明,是全省的肉牛产业大县之一。
全县辖15个乡(镇),152个行政村,农户49447户,农业人口 24.05 万人,土地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
2012年全县草食畜饲养量达38.54(万头、只),其中肉牛饲养量16万头,出栏6.5万头,畜牧业增加值1.7亿元,占大农业增加值的30%,草食畜牧业尤其是肉牛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康乐县天然草原面积25.2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6 %,其中可利用面积23.98万亩。
占天然草原面积的95 %,草原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温性草甸草原和高寒灌丛草甸。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县组织开展了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
三十多年来,草原资源普查数据为制定草原保护建设规划、实施草原生态工程、发展农区经济社会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由于当时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数据已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草原资源的现状,影响到制定我县草原保护建设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宏伟蓝图的实施,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草原基础信息的作用日益重要,组织开展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开展草原普查,全面掌握草原资源本底数据,分析评价草原资源和生态现状,可以为今后科学制定草原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落实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草原保护制度,规范完成草原承包并确权登记发证,加强草原资源管理夯实基础,为解决上一轮草原资源普查存在的问题,促进草原补奖政策和各项草原保护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信息保障。
二、草原资源普查的任务和主要内容(一)普查任务本次普查的草原范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所界定的草原,即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和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不包括城镇草地)。
普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全县草原资源状况,主要包括草原面积、类型、分布、群落特征、生产能力、载畜量、草原等级;调查全县草原生态状况,包括退化、沙化、盐渍化空间分布及面积;调查全县草原利用现状,包括利用方式、利用强度,开垦、占用情况以及草原保护、建设情况等;完善草原数据库系统,为逐步实现数据库管理共享平台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1、草原资源调查(1)草原面积、类型及分布在遥感判读基础上,结合外业路线调查,确定草原类型界线及分布,并结合高程数据,计算各类型草原的面积,汇总草原总面积。
(2)草地生产力及利用现状调查1、根据各类型草原外业调查定位点实测数据,结合相应点植被指数采样值,分别拟合并建立不同类型草原产草量估算模型,估测各类型天然草原产草量及载畜能力,并调查确定草原的利用方式。
2、人工草地及饲草料资源调查。
包括人工草地留床面积、牧草品种和产量、草产品加工及销售情况、农副产品饲料化资源化利用情况及数量。
3、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以及草原鼠虫灾害调查。
按退化、沙化、盐渍化递度变化分别布设调查样地,进行植物群落及土壤的相关指标调查,并辅以遥感技术调查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分布及面积。
采取定点监测手段开展草原鼠、虫害情调查。
4、自然条件调查。
包括气候条件、土地条件、水资源条件和生物资源条件调查。
5、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包括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
三、草原资源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一)技术路线本次草原普查的技术路线是,在典型区调查和路线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3S一体化集成技术在空间定位、分析和管理以及可视化表达等方面的优势,以SPOT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统一标准和程序,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全县草原普查工作。
外业调查以线路调查和样方布局(典型地段布设样地)为依托,在分析和了解调查区域草原植被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影像特征,草原类型分布状况和交通条件,以各乡镇为地面调查基本调查单位,选择和确定野外调查路线。
所选调查路线要横穿主要地貌类型单元和所有草原植被类型,同时还要考虑调查区的显著地形、地物和主要标志点。
以样方调查为主地面调查,采用重点区域均匀布点结合路线调查进行,主要获取草原植被特征、草原分布界线、草原类型、覆盖度、产草量、地表状况以及水文、土壤等要素。
草原类型调查,选择草原利用方式变化小和各类草原典型地段设置调查样地。
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调查按退化、沙化、盐渍化递度变化分别布设调查样地。
在外业调查过程中,同时采取入户访问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地草原鼠虫种类及危害区域、人工草地种植及草产品加工利用、农副产品饲料化资源及利用、畜牧业经营等情况。
3、遥感数据处理及分类。
利用遥感数据处理及分类方法,主要调查草原各项内容的面积与空间分布状况。
首先以分类影像反映出的形、色、面积为主要指标,确定地类的基本界线, 作为判读耕地、草原、居民点和水域等的一级分类的界线。
再参照海拔、地带、地形地貌特征、土壤质地等要素,并结合第一次草原调查形成的草地类型图和实地采样,确定判译标志,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初步划分草原类型。
在初步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地面调查路线,并根据地面路线数据,结合植被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点,以及坡度、坡向和高程(海拔高度)等数据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对草原初步分类结果进行修正。
4、植被指数提取。
应用遥感植被指数值结合草原类型图,估测草原类型的产草量。
按照不同的草原类型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适用的植被指数,利用植被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不同类型草原的估产模型,计算草原地上生物量,再结合利用率计算出各类型草原的产草量。
5、数据整理与精度验证。
按照统一标准,以县为单位,分别按调查内容进行原始调查数据的电子化,制作各类图件,汇总统计数据,并对不同时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抽样检查的方法,进行实地验证,或依靠其他来源的数据与本次调查结果相对比进行验证。
对经验证的结果,由有关方面专家组成审核小组,以县为单位进行调查成果抽查、修正。
最后依照相关法规及政策,及时公布调查成果。
(三)技术要求1、草原分类系统确定。
本次普查的草原分类系统在1988年3月农牧渔业部印发的《中国草原类型的划分标准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的基础上,结合本次调查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完善,并经专家论证后确定。
2、基础数据选择。
基础底图采用1∶5万地形图。
并辅以项目区1:5万行政区划图、第一次草调草原类型图和草原利用现状图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础图件。
草原类型及退化、沙化、盐渍化的遥感调查,采用2.5米分辨率SPOT卫星遥感影像。
产草量遥感调查,采用近期MODIS卫星植被指数最大值合成图。
3、执行相关技术规程。
本次普查中地面调查、遥感数据处理、草原等级划分、退化标准分类等均按照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和规程执行,并根据普查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规程。
4、成果图件标准。
图件采用1∶10万比例尺。
误差范围和精度符合相关要求。
四、实现目标(一)康乐县草原资源调查报告;(二)康乐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调查报告;(三)康乐县草原资源类型图;康乐县草原类型图;(四)康乐县草原资源等级图;康乐县草原等级图;(五)康乐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分布图;康乐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分布图;(六)康乐县草原资源数据库;康乐县草原资源统计资料。
五、进度安排本次草原普查工作于2013年7月开始,到2015年5月产生基本数据,全面完成普查目标任务。
2013年7月:成立相关机构,制定技术方案,培训技术人员,收集基础资料,购买遥感数据和相关设备、工具。
2013年8月—2014年10月:进行外业调查工作,同步进行影像解译及分类,相关专业图件的处理及校正,草原图斑勾绘、转绘上图。
2014年11月—2015年5月:汇总草原类型、面积和分布等基础数据,编绘草原类型图等专业图件,汇编形成全县草原资源调查报告及相关图集。
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本次草原普查工作在省草原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
县上成立了以副县长马永忠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马生杰、县财政局局长宋永强、县畜牧局局长马少飞为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领导为成员的草原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局,并成立技术指导组。
明确工作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组织管理。
领导小组负责工作方案制定审批并上报备案、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工作经费的落实。
县草原技术推广站和草原监理站具体实施本辖区内草原资源普查工作,根据州上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详尽的工作方案,并完成外业调查等各项任务,按工作进度提交外业调查数据。
(二)资金保障根据省农牧厅甘农牧发[2013]200号文件和9月5日州政府召开的草原资源普查工作启动会议精神,本次草原资源普查工作所需遥感数据购买、影像处理设备和工具购置、技术培训、专家咨询等经费由省上解决,工作经费由省上适当给予补助,县财政解决启动资金15万元,保证资金及时到位,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技术保障本次普查以遥感信息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面定位系统GPS为主要技术手段。
采取参加省级培训和州、县(市)分级培训的方法,对技术指导组和调查队伍进行集中培训,技术指导组主要协调解决调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疑难问题,指导开展外业调查、数据汇总统计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