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课程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河谷要素、流水质点的运动、流水的动能, 河流的侵蚀作用(概念、类型、特点),河流搬运 作用(搬运物类型、方式)、河流的沉积作用(沉 积物类型、沉积的地点),构造运动与河流地质作 用;
6
地质学基础
12、地下水概念、存在形式、来源,地下水的 储存条件,地下水的分带,地下水的运动,地下水 的地质作用(潜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13、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和深海环 流),海洋的剥蚀作用(方式、海岸带的、洋流 的),海洋的搬运作用(方式、搬运物质的来源), 海洋的沉积作用;
14、冰川的概念、类型,冰川的剥蚀作用(挖 掘、磨蚀),冰川的搬运作用(特点、方式),冰 川的沉积作用;
15、风力、分级,风的剥蚀作用(吹蚀、磨 蚀),风的搬运作用(悬移、跃移、推移),风的 沉积作用(原因、风成砂、风成黄土)。
八、火山碎屑岩(自学)。
九、碳酸盐岩:成分、结构(粒屑结构、生物骨 架结构、晶粒结构、碳酸盐泥、胶结物)、构造、孔 隙、分类(成因结构分类)、主要岩石类型。
十、硅质岩、蒸发岩、煤及油页岩(自学)。
十一、2次实验课的内容。
9
第五章 沉积相
地质学基础
一、沉积相、岩相、相序、相序定律、沉积相 的分类;
二、山麓-洪积相的概念、沉积类型及其特点、 亚相类型及其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7
第四章 沉积岩
地质学基础
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母岩破坏阶段(风化、 剥蚀)、搬运、沉积(机械、化学、生物)、成岩 (压实、胶结、重结晶);沉积岩的分类(依据、类 型)。
二、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颜色、结构、 构造(层面构造、变形构造、层理构造)、层理的基 本类型(细层、层系、层系组、层、水平、平行、波 状、交错、压扁、透镜状、波状复合、递变、韵律、 块状层理)。
地质学基础
1
绪论
地质学基础
1、地质学的含义; 2、地质学在自然科学中位置、地质学的研究对 象、任务和研究意义;
3、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地质学基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平均半径和表面积;
地球表面形态特征:海洋(洋脊、海岭、大洋 盆地、海山、岛弧、海沟、大陆基、大陆边缘“大
陆架、大陆坡”),大陆(山地、丘陵、平原、高
二、褶皱的概念和类型,褶皱要素(核、翼、转 折端、枢纽、轴面、轴迹、脊、脊线、脊面、槽、槽 线、槽面、脊迹、槽迹)、褶皱的形态描述(剖面上 -轴面和两翼产状、翼间角大小、褶皱面弯曲形态, 平面上),褶皱的产状类型、组合型式(平面上、剖 面上),褶皱的研究意义、形态研究、形成时代;
13
地质学基础
三、断裂构造的概念、节理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分类(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岩层产状、褶皱轴, 力学性质)、剪节理和张节理的特征、节理与褶皱的 关系,断层的含义、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面、断盘、 位移-滑距和断距)、断层分类(根据断层走向与岩 层走向的关系、与褶皱轴向、按断层两盘的相对运 动)、断层的组合类型、断层的识别、断层面产状的 测定、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形成时代的确定、 同沉积断层、断层的研究意义;
6、变质作用概念、因素、类型; 7、变质岩的概念、形成方式、基本特征(成 分、结构构造)、主要类型;
8、1次实验课的内容;
5
地质学基础
9、外动力地质作用概念、类型;
10、风化作用概念、类型,机械风化作用(因 素、方式、产物)、化学风化作用(方式、产物),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土壤、风化壳的结构及研究 意义;
三、碎屑岩的一般特征:碎屑成分(矿屑、岩
屑)、碎屑粒度及分级、碎屑形状、填隙物(成分、
类型)。
8
四、砾岩和角砾岩:概念和类型。
地质学基础
五、砂岩:一般特征(概念、成分、结构、构造、 分布)、分类(依据、类型)、各类型的特征。
六、粉砂岩:概念、成分、结构构造。
七、粘土岩:概念、结构、构造、成分、颜色、 研究方法、岩石类型。
三、河流的类型、河流的沉积环境、亚相和微 相类型及其特点、曲流河相和辫状河相层序特点、 古代河流鉴别标志、与油气的关系。
四、湖泊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碎屑湖泊相的 一般特征、亚相类型及其特点、与油气的关系。
10
地质学基础
五、三角洲的形成及分类、亚相和微相类型及其 特点、与油气的关系;
六、海相组的划分、无障壁海岸沉积相的亚相类 型及其特点、障壁海岸沉积相的亚相类型及其特点、 海岸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
七、重力流沉积(自学); 八、现代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类型及其特点、碳 酸盐沉积相的划分(按海水运动能量、潮汐作用、地 理分布)及其每个相的特点、与油气的关系;
11
第六章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层
地质学基础
一、地层概念和地层层序律;
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基本概念(地层划分、
地层对比)、划分对比方法(岩石地层学方法、生物
原、盆地、大陆裂谷);
地球的物理特征:密度、压力、重力、地磁场、 地电、放射性、地热(分层性、地温梯度、地温深
度)、弹塑性;
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特征(大气圈、生物圈、水 圈);
地球内圈及其主要特征(地壳、地幔、地核、 岩石圈、软流圈);
地壳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克拉克值)、矿
物(造岩矿物)、岩石。
3
矿物
地质学基础
1、矿物、晶体、非晶体、单质矿物、化合 物矿物、造岩矿物的概念;
2、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克拉克值之间的关 系、化学式、矿物中的水及其类型,类质同象和 同质多象;
3、矿物的形态(单体:结晶习性、晶面花 纹,集合体:显晶、隐晶、胶态);
4、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颜色、条痕、 光泽、透明度、发光性,力学:硬度、解理、断 口等,其它);
地层学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古地磁方法、
地球物理学方法);
三、地层单位(岩石、生物、年代地层单位及地
质年代单位)、地质年代表;
四、地层的构造分析;
五、稳定地区和活动地区;
六、各地质发展历史简介(太古宙、元古宙、早
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2
第七章 地质构造
地质学基础
一、岩层、岩层厚度、原始产状及产状类型、产 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测定与表示方法)、水 平岩层、倾斜岩层(露头形态、露头宽度、厚度), 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 不整合、确定不整合的标志、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四、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一级构造单元 -隆起和拗陷、二级构造单元、三级构造单元;
五、大地构造学说简介(自学); 六、3次实验课的内容。
14
5、分类和命名;
6、2次实验课的内容。 4
地质学基础
地质作用及岩浆岩和变质岩
1、地质作用的概念、能量来源及类型; 2、构造运动的概念、类型、证据; 3、地震现象、类型、主要参数、震级、烈度、 分布;
4、岩浆的概念、岩浆活动的类型(火山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的演化;
5、岩浆岩的概念、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 类;
6
地质学基础
12、地下水概念、存在形式、来源,地下水的 储存条件,地下水的分带,地下水的运动,地下水 的地质作用(潜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13、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和深海环 流),海洋的剥蚀作用(方式、海岸带的、洋流 的),海洋的搬运作用(方式、搬运物质的来源), 海洋的沉积作用;
14、冰川的概念、类型,冰川的剥蚀作用(挖 掘、磨蚀),冰川的搬运作用(特点、方式),冰 川的沉积作用;
15、风力、分级,风的剥蚀作用(吹蚀、磨 蚀),风的搬运作用(悬移、跃移、推移),风的 沉积作用(原因、风成砂、风成黄土)。
八、火山碎屑岩(自学)。
九、碳酸盐岩:成分、结构(粒屑结构、生物骨 架结构、晶粒结构、碳酸盐泥、胶结物)、构造、孔 隙、分类(成因结构分类)、主要岩石类型。
十、硅质岩、蒸发岩、煤及油页岩(自学)。
十一、2次实验课的内容。
9
第五章 沉积相
地质学基础
一、沉积相、岩相、相序、相序定律、沉积相 的分类;
二、山麓-洪积相的概念、沉积类型及其特点、 亚相类型及其特征、与油气的关系;
7
第四章 沉积岩
地质学基础
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母岩破坏阶段(风化、 剥蚀)、搬运、沉积(机械、化学、生物)、成岩 (压实、胶结、重结晶);沉积岩的分类(依据、类 型)。
二、沉积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颜色、结构、 构造(层面构造、变形构造、层理构造)、层理的基 本类型(细层、层系、层系组、层、水平、平行、波 状、交错、压扁、透镜状、波状复合、递变、韵律、 块状层理)。
地质学基础
1
绪论
地质学基础
1、地质学的含义; 2、地质学在自然科学中位置、地质学的研究对 象、任务和研究意义;
3、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地质学基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平均半径和表面积;
地球表面形态特征:海洋(洋脊、海岭、大洋 盆地、海山、岛弧、海沟、大陆基、大陆边缘“大
陆架、大陆坡”),大陆(山地、丘陵、平原、高
二、褶皱的概念和类型,褶皱要素(核、翼、转 折端、枢纽、轴面、轴迹、脊、脊线、脊面、槽、槽 线、槽面、脊迹、槽迹)、褶皱的形态描述(剖面上 -轴面和两翼产状、翼间角大小、褶皱面弯曲形态, 平面上),褶皱的产状类型、组合型式(平面上、剖 面上),褶皱的研究意义、形态研究、形成时代;
13
地质学基础
三、断裂构造的概念、节理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分类(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岩层产状、褶皱轴, 力学性质)、剪节理和张节理的特征、节理与褶皱的 关系,断层的含义、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面、断盘、 位移-滑距和断距)、断层分类(根据断层走向与岩 层走向的关系、与褶皱轴向、按断层两盘的相对运 动)、断层的组合类型、断层的识别、断层面产状的 测定、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形成时代的确定、 同沉积断层、断层的研究意义;
6、变质作用概念、因素、类型; 7、变质岩的概念、形成方式、基本特征(成 分、结构构造)、主要类型;
8、1次实验课的内容;
5
地质学基础
9、外动力地质作用概念、类型;
10、风化作用概念、类型,机械风化作用(因 素、方式、产物)、化学风化作用(方式、产物),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土壤、风化壳的结构及研究 意义;
三、碎屑岩的一般特征:碎屑成分(矿屑、岩
屑)、碎屑粒度及分级、碎屑形状、填隙物(成分、
类型)。
8
四、砾岩和角砾岩:概念和类型。
地质学基础
五、砂岩:一般特征(概念、成分、结构、构造、 分布)、分类(依据、类型)、各类型的特征。
六、粉砂岩:概念、成分、结构构造。
七、粘土岩:概念、结构、构造、成分、颜色、 研究方法、岩石类型。
三、河流的类型、河流的沉积环境、亚相和微 相类型及其特点、曲流河相和辫状河相层序特点、 古代河流鉴别标志、与油气的关系。
四、湖泊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碎屑湖泊相的 一般特征、亚相类型及其特点、与油气的关系。
10
地质学基础
五、三角洲的形成及分类、亚相和微相类型及其 特点、与油气的关系;
六、海相组的划分、无障壁海岸沉积相的亚相类 型及其特点、障壁海岸沉积相的亚相类型及其特点、 海岸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
七、重力流沉积(自学); 八、现代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类型及其特点、碳 酸盐沉积相的划分(按海水运动能量、潮汐作用、地 理分布)及其每个相的特点、与油气的关系;
11
第六章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层
地质学基础
一、地层概念和地层层序律;
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基本概念(地层划分、
地层对比)、划分对比方法(岩石地层学方法、生物
原、盆地、大陆裂谷);
地球的物理特征:密度、压力、重力、地磁场、 地电、放射性、地热(分层性、地温梯度、地温深
度)、弹塑性;
地球外部圈层及其特征(大气圈、生物圈、水 圈);
地球内圈及其主要特征(地壳、地幔、地核、 岩石圈、软流圈);
地壳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克拉克值)、矿
物(造岩矿物)、岩石。
3
矿物
地质学基础
1、矿物、晶体、非晶体、单质矿物、化合 物矿物、造岩矿物的概念;
2、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克拉克值之间的关 系、化学式、矿物中的水及其类型,类质同象和 同质多象;
3、矿物的形态(单体:结晶习性、晶面花 纹,集合体:显晶、隐晶、胶态);
4、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颜色、条痕、 光泽、透明度、发光性,力学:硬度、解理、断 口等,其它);
地层学方法、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古地磁方法、
地球物理学方法);
三、地层单位(岩石、生物、年代地层单位及地
质年代单位)、地质年代表;
四、地层的构造分析;
五、稳定地区和活动地区;
六、各地质发展历史简介(太古宙、元古宙、早
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2
第七章 地质构造
地质学基础
一、岩层、岩层厚度、原始产状及产状类型、产 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测定与表示方法)、水 平岩层、倾斜岩层(露头形态、露头宽度、厚度), 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 不整合、确定不整合的标志、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 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四、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一级构造单元 -隆起和拗陷、二级构造单元、三级构造单元;
五、大地构造学说简介(自学); 六、3次实验课的内容。
14
5、分类和命名;
6、2次实验课的内容。 4
地质学基础
地质作用及岩浆岩和变质岩
1、地质作用的概念、能量来源及类型; 2、构造运动的概念、类型、证据; 3、地震现象、类型、主要参数、震级、烈度、 分布;
4、岩浆的概念、岩浆活动的类型(火山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的演化;
5、岩浆岩的概念、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