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脑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12.26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a8b9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0.png)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情复杂,病情严重时,容易引发许多疑难病例。
通过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可以更好地探讨并解决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问题。
本文将就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建议。
一、病例描述病例:一名55岁男性患者,因出现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昏睡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体重偏重、体力活动少。
入院后,头颅CT检查显示脑梗死,伴有一定大小的脑梗死灶。
神经内科会诊后确认为急性脑梗死。
二、病情分析1.病因分析患者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史,这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之一。
此外,患者体重偏重、体力活动少,也是患上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脑梗死是因大脑血管发生栓塞或者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产生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变。
2.病情评估患者病情属于急性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出现了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昏睡等症状,需要及时干预和护理。
此外,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进行全面护理。
三、护理实施1.定位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需要进行定位护理。
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护理的首要任务。
其次要护理患者的体位,保持患者舒适的体位可以减轻其不适感。
还要加强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
2.风险评估针对患者的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需要加强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避免发生低血糖、高脂血症等并发症。
3.康复护理在急性期护理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康复护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进行康复锻炼、言语康复训练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四、护理效果经过上述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呼吸道通畅,体位舒适,生命体征稳定。
患者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有所改善,心理状态也较为平稳。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b6e0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d.png)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引言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闭塞导致的脑组织供血不足所致。
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流。
本文将讨论一名患有脑梗塞的病例,以便更好地了解溶栓治疗的应用和效果。
病例描述•患者信息:男性,63岁•主诉:突发头痛、眩晕、四肢无力•过去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体格检查:血压150/90 mmHg,心率80次/分钟,意识清楚,双下肢肌力Ⅲ级,Babinski征阳性临床诊断与评估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该患者为脑梗塞。
进一步进行辅助检查,包括头颅 CT 扫描、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血管超声。
•头颅 CT 扫描:显示右大脑中动脉栓塞(R MCA)•脑血流动力学监测:显示右侧大脑的血流灌注减少•血管超声: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较高综合以上检查结果,确诊该患者为右脑梗塞,并判定溶栓治疗是合适的选择。
治疗方案及过程由于该患者符合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决定进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溶栓治疗。
疗程如下: 1. 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再栓塞。
2. 给予tPA的静脉溶栓治疗,根据体重和病情决定剂量。
3. 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4. 持续监测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变和治疗效果。
5. 注意观察并治疗可能出现的溶栓后出血等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和头痛,但症状在数小时后自行缓解。
治疗效果及预后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
经过数日的观察和康复治疗,患者的四肢无力症状明显改善,Babinski征消失。
此外,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康复治疗,并进行了相关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栓治疗和维持治疗,以预防再次发作。
到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恢复。
定期随访显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稳定,并未出现新的血管事件。
讨论与结论脑梗塞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恢复脑血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脑梗死病例讨论发言稿范文
![脑梗死病例讨论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c074d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4.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脑梗死的病例讨论。
脑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以下是我对这一病例的讨论发言。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5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不清,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左,左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脑MRI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梗死。
讨论要点:一、病因分析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本病例诊断为脑梗死。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都是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
此外,患者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血管病变。
二、治疗原则1. 抗血小板聚集:给予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预防血栓形成。
2. 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或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3. 降血压、降血糖:给予降压、降糖药物,控制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
4. 脱水、降颅压:给予甘露醇或呋塞米等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5. 脑保护治疗:给予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等脑保护药物,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三、护理措施1. 密切观察病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肢体活动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3. 预防并发症:预防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4.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5.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四、预后评估本病例患者病情较重,但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预后良好,但仍需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通过本病例的讨论,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脑梗死的病因、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例脑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
![一例脑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a06346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f.png)
脑血管病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二位
第16页
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疾病。
第16页
第16页
脑血管病预防
Part 3 治疗进程及药学监护
第16页
11.9(Day1)
第16页
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
1/日
po
9/11~22/11
调脂,稳定斑块
一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讨论
Part 1
病例介绍
病历资料
•
姓名:ΧΧΧ
性别:女
身高:162cm
体重:66kg
体重指数:25.15
住院天数:14天
主诉:头晕3天,加重伴头痛,视物不清1天。
病历资料
•
既往病史
个人史
青霉素
家族史
病历资料
入院查体:BP:140/89mmHg神经系统查体:右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掌颏征阳性。
病历资料
试验室检验甘油三脂3.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2mmol/L葡萄糖8.44mmol/L ↑
病历资料
影像学检验1.左顶枕叶脑梗塞(亚急性期)2.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腔梗1.双侧颈动脉硬化并右侧颈内、左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 2.双侧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硬化。
入院诊疗
Part 2
500mg
1/日
po
18/11~22/11
药学监护:
第16页
患者转归137/80mmHg
出院带药
第16页
11.22(Day14)出院
患者出院用药教育
第16页
Part 4 讨 论
第16页
讨论1
脑梗塞疑难病例讨论总结范文
![脑梗塞疑难病例讨论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882a6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4.png)
脑梗塞疑难病例讨论总结范文
引言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本次会议针对近期遇到的几例疑难脑梗塞病例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讨论要点总结如下。
一、病例回顾
1.病例一:○○,男,68岁。
......(简要病史资料)
2.病例二:○○,女,75岁。
......
3.病例三:○○,男,52岁。
......
二、疑难点分析
1.病因及危险因素鉴别
2.影像学检查结果解读
3.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药物选择及剂量把控
5.手术时机及方式选择
三、专家建议
各位专家从病因学、神经影像学、内科治疗、外科手术等多学科角度,结合实际病例提出了宝贵意见:
1.....(概括各专家观点)
2.....
3.....
四、总结
脑梗塞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神经内科、影像科、介入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紧密配合。
通过本次病例讨论,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全面评估病情、及时全面治疗的重要性,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提高实践技能水平的必要性。
我们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为脑梗塞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一例心肌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12.26优秀课件
![一例心肌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12.26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feb75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4.png)
糖化血红蛋白:5.10%
C反应蛋白:5.42mg/L ↑
一例心肌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12.26-优秀
第八页,共四十二页。
入院 诊断 (rùyuàn)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 1.
(guānzhuàng-dòngmài)
心脏病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Killip I级
2.慢性胃炎
一例心肌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12.26-优秀
入院查体:
T:36.0℃;P:63次/分;R:18次/分;BP:126/71mmHg
急性(jíxìng)面容,表情痛苦。双侧颈动脉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
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63次/分,律齐,未闻 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 35 次/分。双下肢无浮肿。
一例心肌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12.26-优秀
溶栓药物(yàowù)及分类
血栓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纤维蛋白原,溶栓药物能够直接或间接 (jiàn jiē)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
溶栓药物多为纤溶酶原激活物或类似物,其发展经历从非特异 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到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从静脉持续滴注药物 到静脉注射药物.
一例心肌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12.26-优秀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二页。
注射用重组(zhònɡ zǔ)人尿激酶原
用药(yò nɡ yà o)方 法
静推+静点
第一步:静脉推注 20mg普佑克用10ml生理盐水溶 解后,3分钟内推注
第二步:恒速点滴 30mg普佑克用90ml生理盐水溶 解后,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
一例心肌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12.26-优秀
应用非选择性溶栓药物(链激酶、尿激酶)治疗的高危患者(大面积或前壁心肌梗死、心房颤 动、既往栓塞史或左室血栓)也可给予普通肝素皮下注射(溶栓12h后)。使用肝素期间应当每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ccf1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2.png)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脑部血管的阻塞或破裂导致大脑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治疗难度大。
在护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疑难病例,需要进行讨论和探讨,以便更好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脑梗死的护理原则及常见护理措施。
脑梗死患者在抢救工作后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物理、康复等全面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24小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在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以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此外,还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工作,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病例,需要进行疑难病例的讨论和分析。
下面结合实际病例,对脑梗死护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病例1: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因脑梗死住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和治疗后病情好转。
但是在康复期间,患者出现了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情况,对康复护理产生了阻碍。
针对这个病例,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情况。
通过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疾病经过、家庭环境、心理状态等情况。
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营养调理等方面。
在心理护理中,可以采取音乐疗法、艺术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节情绪,重建信心。
在康复训练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包括言语训练、肢体康复、功能训练等。
在营养调理方面,可以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于吸收的食物,增加患者的食欲,提高免疫力。
病例2: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因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住院治疗,术后情况稳定,但康复期间出现了睡眠障碍、焦虑、健忘等问题,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个病例,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8d3e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4.png)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病例患者资料患者,女性,78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入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长期未规律服药。
临床表现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出现言语不清,表情淡漠,右侧面部下垂,右侧肢体持续性运动障碍。
入院后急诊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梗死。
护理过程患者入院后,予以神经系统护理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具体措施包括:1. 床位护理:患者处于卧床状态,要定期翻身,防止肢体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低垂肢体,保持四肢功能关节的活动。
另外,还要向患者家属宣传做好体位改变,以免出现坠床等不良事件。
2. 饮食护理:考虑到患者吞咽困难,需要给予流质饮食,保障水分和营养摄入。
必要时,建议咨询专业的语言治疗师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
3.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对脑电生理的监测,及时发现脑电潜在异常。
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逐渐加重的神经系统症状,迅速处理。
4. 合理用药:对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进行积极控制,遵守常规治疗方案。
同时给予抗凝抑栓治疗,以降低脑梗死再发风险。
5. 康复训练:尽早进行康复训练,采取积极的物理治疗措施,保持肌肉力量和肌肉关节的功能。
这些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后得到顺利执行,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疑难问题1:抗栓治疗的时间窗脑梗死的抗栓治疗对于患者的抢救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梗死后的抗栓治疗的时间窗存在争议。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推荐,对于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该在发病后早期实施抗凝抑栓治疗。
但是,患者入院时已经超过了抗栓治疗的时间窗,是否还应该进行此项治疗存在疑问。
针对这一疑难问题,我们参考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国内外的临床指南,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多学科专家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了在患者入院后仍然进行抗栓治疗的决定。
鉴于患者的发病时间较短,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没有明显的禁忌证,因此认为患者仍然适合进行抗栓治疗。
疑难问题2:吞咽困难的处理患者因脑梗死出现吞咽困难,对其饮食护理提出了挑战。
一例脑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
![一例脑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36dd2d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d.png)
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与其他 疾病混淆,导致诊断困难。
并发症多
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 种基础疾病,增加了治疗难度。疗需要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进 行,超过时间窗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
溶栓药物的适用性
康复训练的时机
何时开始康复训练以及如何制定康复 计划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
04
病例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过程
01
02
03
初步诊断
患者因突发肢体乏力、言 语不清等症状就诊,医生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初 步诊断为脑梗塞。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 进一步证实了脑梗塞的诊 断,并确定了梗塞的部位 和范围。
实验室检查
进行相关血液化验,以排 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的疾病。
脑梗塞的病理过程
脑梗塞发生时,脑组织血 流中断,导致脑细胞缺血 、缺氧,进而发生细胞坏 死。
脑梗塞的病理过程可分为 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 期。
急性期:脑组织缺血、缺 氧,细胞坏死迅速发生。
慢性期:坏死细胞逐渐被 纤维组织替代,形成瘢痕 。
亚急性期:部分细胞坏死 ,但仍有部分细胞处于可 挽救状态。
一例脑梗塞患者的病例讨论
目 录
• 病例概述 •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 • 病例的影像学检查 • 病例的诊断与治疗 • 病例讨论与总结
01
病例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65岁
患者姓名:张三
01
02
03
性别:男
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
04
05
家族史:无
病情简介
01
症状
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 不清,伴有头痛和眩晕。
短期评估
脑梗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e7c93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9.png)
脑梗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日期:[具体日期]地点:[科室名称]护士站。
参与人员:护士长[护士长姓名]、责任护士[护士甲姓名]、护士[护士乙姓名]、护士[护士丙姓名]一、病例介绍(责任护士[护士甲姓名])“大家好啊。
今天咱们来讨论一下3床李大爷的情况。
李大爷,72岁,因为突发脑梗入院的,到现在已经[住院天数]天啦。
大爷入院的时候啊,右侧肢体都不能动,话也说不利索,可把家人急坏了。
”二、目前护理问题及措施。
# (一)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1. 护士甲。
“我先说哈。
大爷这个右侧肢体活动障碍的问题,现在每天我都按照康复计划给他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就像摆弄小木偶似的,每个关节都要活动到,每次活动个20 30分钟,一天三次。
可是我感觉大爷的进步有点慢呢,是不是还得加点别的招儿?”2. 护士乙。
“我觉得咱们可以再鼓励大爷多一点主动参与。
你看啊,每次做被动运动的时候,咱们可以跟大爷说,‘大爷,您也使点劲儿,想象您的胳膊腿儿像小弹簧一样,有劲儿着呢。
’说不定他就会有意识地去动一动。
还有啊,咱们可以把大爷床边那些他喜欢的东西,比如他的收音机,放在他右侧,让他有个想伸手去拿的欲望。
”3. 护士长。
“嗯,护士乙这个想法不错。
而且咱们还得注意观察大爷肢体的皮肤情况,每次运动前后都看看有没有发红或者破损的地方。
毕竟大爷皮肤比较脆弱,别因为咱们的护理再出啥问题。
”# (二)语言功能恢复护理。
1. 护士丙。
“说到大爷的语言问题,我现在每天都和大爷聊天,从简单的字开始,像‘好’‘吃’‘喝’这些。
但是大爷有时候能说出来,有时候又很费劲,我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2. 护士甲。
“我觉得咱们可以给他弄个小卡片,上面写着一些日常用语和简单的问题,让大爷指一指或者点头摇头来回答。
这样既可以帮助他表达,也能让他有更多练习语言的机会。
”3. 护士长。
“这个卡片的主意挺好的。
另外,咱们也可以鼓励家属多和大爷聊天,毕竟家属更了解大爷的情况,知道他感兴趣的话题。
脑梗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4eddf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d.png)
脑梗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讨论日期:[具体日期]参与人员:护士甲、护士乙、医生丙、护理实习生小A。
一、病例介绍(护士甲)咱今天来讨论一个脑梗患者的护理哈。
这个患者李大爷,65岁了,平时就有点高血压,也没太当回事儿。
前几天突然就脑梗发作了,左边身子一下子就不能动了,话也说不利索。
送到咱们这儿的时候,意识还算是清醒的,就是整个人看着特别没精神。
现在李大爷住在[病房号],给他做了一系列检查,脑部CT显示脑梗的部位在右侧大脑半球。
目前主要的治疗就是溶栓、改善脑循环这些。
但是咱护理上可不能马虎,这就把大家叫来讨论讨论,看看怎么把大爷护理得更好。
二、护理问题及措施。
# (一)肢体功能障碍(护士乙)1. 问题阐述。
这大爷左边肢体动不了,时间长了肌肉肯定会萎缩的。
而且他老是一个姿势躺着或者坐着,还容易长褥疮呢。
2. 护理措施。
得给他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啊,就像给胳膊腿做操一样。
咱每天至少得做个两三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个10 15下,从手指头、脚趾头开始,慢慢往上到胳膊肘、膝盖这些大关节。
刚开始做的时候,大爷还不太乐意,觉得有点疼,我就跟他说:“大爷,这就像给您的胳膊腿儿做按摩呢,越做越灵活,以后还能自己去跳广场舞呢。
”大爷听了就配合多了。
为了防止褥疮,我们得给他勤翻身,两小时翻一次。
翻身的时候得特别小心,就像搬个易碎的宝贝一样,动作要轻柔。
然后在他身子底下垫上那种软乎乎的垫子,像那种减压气垫就挺好的。
# (二)语言功能障碍(医生丙)1. 问题阐述。
大爷说话不利索,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困难。
这不仅让他着急,对他的康复也不利,他心里有想法说不出来,憋得难受啊。
2. 护理措施。
我们得鼓励大爷多说话。
我每次去查房的时候,就慢慢跟大爷聊天,哪怕他说一个字儿,我也给他回应。
就像他有次说“水”,我就赶紧拿水给他喝,然后说:“大爷,您说得真对,渴了就得喝水。
您再多说几个字儿试试呗。
”# (三)吞咽功能障碍(护士甲)1. 问题阐述。
大爷吃东西的时候有点费劲,容易呛着。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ff61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e.png)
脑梗死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脑梗死是指脑动脉发生血栓性血管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给临床护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在脑梗死的护理中,有很多疑难病例需要我们去研究,讨论,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下面我将结合一例脑梗死的护理疑难病例,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病例描述:患者XX,男,60岁,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模糊,被家人送至我院急诊科就诊。
经CT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入院后给予脑血管扩张药物和抗凝治疗,生命体征平稳。
但患者出现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缺乏对康复的信心,导致康复训练效果不佳。
分析:脑梗死后患者常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等情况,影响了患者对康复的积极性和信心,从而影响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因此,在护理中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和情绪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和咨询,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对康复的信心。
护理方法: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通过耐心倾听,细致入微的护理质量,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关心,建立起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依赖,使患者敞开心扉,愿意与护士沟通交流。
2.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和情绪变化:护士要通过观察和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
3.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咨询: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和咨询,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态。
4.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对康复的信心: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康复的重要性,引导患者树立对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结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与护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重视身体的治疗,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在护理中,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和情绪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和咨询,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对康复的信心,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脑梗塞的病例讨论
![脑梗塞的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3e76270328ea81c759f578cc.png)
相关知识
颈内动脉系统: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
椎-基底动脉系统:
供应大脑半球后2/5(枕叶及颞叶内侧)丘脑、内囊 后 肢后1/3、全部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脑梗塞的病例讨论
双侧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后动 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组合。使
两半球及两个供血动脉系统间的血供相互代 偿。但脑深部穿动脉的吻合支较少,脑血流 的调节和代偿作用较差。
脑梗塞的病例讨论
3、日常生活指导
1)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合理休息和娱乐 2)患者起床、起坐或低头系鞋带等体位变换时动作易缓慢,转头不易、
过猛或过急,洗澡时间不易过长,平日外出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3)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4、预防复发
遵医嘱正确的服用降压、降脂的药物;定期门诊检查,动态了解血压 血脂的变化和心脏功能的情况,预防并发症与脑卒中的复发,当病 人出现头晕、头痛、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讲话吐字不清或进食呛咳、 发热、外伤时,家属及时协助就诊。
开始液。 • 3-4周后坏死组织被 吞噬、清
楚、机化修复。
脑梗塞的病例讨论
中医科:卡 力 帕
脑梗塞的分类
脑梗塞的分类
脑血栓的形成
脑栓塞
颅内外供应脑 组织的动脉血 管壁发生病理 改变,血管腔 变狭窄或在次 基础上形成血
栓
各种血栓(血 流中异常的固 体,液体,气 体)沿血液循 环进入脑动脉
脑梗塞的病例讨论
脑梗塞的病例讨论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症状-以中老年多见(50-60岁)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 糖尿病
-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 -部分病人病前有前驱症状如肢体无力及麻木、眩晕
等 -发病后1~3天达高峰,出现相应脑动脉供血区神经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d4ae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a.png)
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标题:脑梗塞溶栓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脑梗塞溶栓病例,介绍该病例的背景、症状及治疗方案,并展示对该病例的观点和理解。
我们将从一般概念入手,解释脑梗塞的原因和症状,然后重点讨论溶栓治疗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病例并提供对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整体观点和理解。
关键词:脑梗塞、溶栓治疗一、背景介绍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的阻塞导致的脑血供不足,造成脑组织的缺血和坏死。
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例如中风(脑卒中)。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其中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脑梗塞溶栓。
二、病例描述患者是一名50岁的女性,最近出现了突发性头痛、面瘫、言语不清、肢体乏力等症状。
观察到她有一侧身体活动能力明显减退,表情也变得扭曲。
基于这些症状,我们怀疑她患上了脑梗塞。
进一步的MRI检查证实了我们的怀疑。
在确定了诊断后,我们迅速考虑了溶栓治疗来尽快恢复血流。
三、溶栓治疗的优势1. 提供及时救治:脑梗塞溶栓治疗可以快速恢复患者的血流,防止进一步的脑组织损伤。
在我们的病例中,我们选择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作为溶栓药物进行治疗。
2. 减少残疾和死亡风险:研究表明,脑梗塞溶栓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残疾和死亡风险。
尽管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但合理的药物选择和患者筛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四、溶栓治疗的注意事项1. 时间窗口:溶栓治疗的效果与时间密切相关,早期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通常,脑梗塞发作后4.5小时内的溶栓治疗效果最佳,因此及早就医非常重要。
2. 风险评估:在决定是否进行溶栓治疗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并发症风险以及潜在的出血风险。
存在高出血风险或其他潜在并发症的患者可能不适宜溶栓治疗。
3. 多学科合作:脑梗塞溶栓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神经内科、急诊医学、放射科以及药剂师等。
确保每个环节的协调和准确,以提供最佳的治疗结果。
五、病例总结与观点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脑梗塞溶栓治疗能够及时恢复患者的血流,降低残疾和死亡风险。
脑梗死病例讨论发言稿范文
![脑梗死病例讨论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961ae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4.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就一例脑梗死的病例与大家进行讨论。
以下是我对该病例的简要汇报和分析。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5岁,主诉: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2小时。
患者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伴恶心、呕吐,无明显头痛。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心脏病史。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不清,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居中,右侧肢体肌力3级,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为脑梗死。
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伴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符合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2. 诊断依据: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考虑脑梗死的可能性较大。
3. 治疗建议:(1)抗血小板聚集: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1次;(2)调脂降糖: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1次;(3)控制血压:给予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日1次;(4)改善脑循环: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5)营养神经: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6)神经营养: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
讨论要点:1. 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本病例患者发病2小时内就诊,为溶栓治疗提供了可能。
2. 脑梗死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心房颤动等。
本病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应积极控制血压,降低脑梗死风险。
3. 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糖、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
本病例治疗方案合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脑梗死的预后与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本病例患者年龄较大,病情较重,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总结:本病例患者符合脑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明确。
治疗方案合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此,我希望与各位专家、同仁共同探讨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问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急诊脑梗塞病例讨论
![急诊脑梗塞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2f9e3b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0.png)
急诊脑梗塞病例讨论介绍脑梗塞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性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的一种疾病。
急诊脑梗塞病例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讨论一个急诊脑梗塞病例,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病例描述患者是一位60岁的女性,平时身体状况良好。
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和言语不清的症状,家属立即将患者送往急诊科就诊。
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过敏史。
查体时,发现患者右上肢和右下肢肌力明显减弱,右侧面部表情不对称,右鼻翼下垂,舌苔厚腻。
典型脑卒中症状引起疑似急性脑梗塞。
临床评估在急诊科对怀疑脑梗塞的患者进行评估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发病时间、症状表现等信息,有助于初步了解病情。
体格检查仔细观察患者的面容、语言、肢体活动等,包括对肢体力量、反射、感觉等进行评估。
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脑CT、脑MRI等,能够帮助明确脑梗塞的位置及范围。
评分工具通过使用诸如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等脑卒中评分工具,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有助于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该患者为急性脑梗塞。
但需要进一步明确脑梗塞的病因。
急性脑梗塞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血栓形成、动脉狭窄、栓子形成等。
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来确定病因,例如Carotid Doppler超声、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检查治疗对于脑梗塞患者,立即进行头颅CT,以排除出血性卒中的可能性;同时进行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
治疗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应该尽早进行,包括药物治疗和其他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溶栓药物、抗栓药物等。
溶栓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在患者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下,尽早给予溶栓药物有助于恢复脑功能。
支持性治疗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
脑梗死病例讨论发言稿范文
![脑梗死病例讨论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94e1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d.png)
脑梗死病例讨论发言稿范文
我想分享一个关于脑梗死的病例讨论。
这是一个我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也是一个让我深思的病例。
这位病人是一名60岁的男性,他突然出现了右侧肢体无力、
言语不清和面部畸形的症状。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MRI扫描,
确定了他是患上了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血管阻塞而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造成脑细胞缺氧和死亡的疾病。
在这个病例中,我们及时给予了溶栓药物治疗,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少脑细胞死亡。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帮助病人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和言语能力。
这个病例让我深刻领会到了脑梗死的紧急性和危险性。
脑梗死的发作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脑梗死的预防和识别,早期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病例,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同时,一旦出现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
谢谢大家!。
脑梗塞病历讨论
![脑梗塞病历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046eaf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c.png)
脑梗塞病历讨论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突然发生阻塞,导致供血不足,使脑细胞缺氧坏死而引起的。
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同时也对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本文将来讨论一位患者的脑梗塞病历,包括病情描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
病历中的患者是一位56岁的男性,他在近一个月内出现头痛、眩晕和言语不清的症状。
初期,这些症状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患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这些症状逐渐加重,患者开始出现手臂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
他的妻子注意到他的言语表达发生了改变,无法正常交流。
由于这些症状的出现,患者最终去医院就诊。
在就诊时,医生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等信息,并进行了身体检查。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发现患者的喉部运动存在异常,同时右上肢的力量明显减弱。
根据这些表现,医生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脑梗塞。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为患者进行了一些辅助检查。
首先是CT扫描,结果显示了特定脑区域的缺血损伤迹象,进一步证实了脑梗塞的可能性。
其次,医生要求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以确定供血不足的原因。
结果显示患者的颈动脉狭窄较严重,导致脑部供血受限。
在明确诊断后,医生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患者接受了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血液的凝结能力。
其次,医生建议他进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手术,并安排了相应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手术非常成功,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对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
这包括康复训练、言语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患者进行了物理疗法和运动训练,有助于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言语治疗师则帮助患者重新学习言语表达,并提供恰当的交流技巧。
心理支持师则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积极应对疾病。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的头痛、眩晕和言语不清等症状已经消失,手臂的力量也恢复了。
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复查和评估,结果显示他的脑功能得到了恢复,预后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肠溶片 (拜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钙 0.9%NS 依达拉奉 0.9%NS 疏血通注射液 5%%GS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0.1g
10mg 100ml 30mg 250ml 6ml 250ml 200mg
1/日
1/日 2/日 1/日 1/日
po
po Ivgtt Ivgtt Ivgtt
9/11~22/11
病历资料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凝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生化示:甘油三脂3.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2mmol/L, 超敏C反应蛋白7.60mg/L ↑ ,同型半胱氨酸14.60umol/L, 葡萄糖8.44mmol/L ↑ ,钾离子3,11mmol/L↓,钠离子 14.6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5.10% C反应蛋白:5.42mg/L ↑ 血流变:血沉33mm/h ↑
Hg=0.133 kPa),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 mm Hg, 脑卒中危险增加46%。 一项系统评价(包括7项已发表的RCT)显示,抗高血压药治疗能使所有复发性 脑卒中、非致死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所有血管事件显著减少,致死性脑卒中和
血管性死亡的降低尽管不显著,但也呈下降趋势[2]。
Part 3 治疗进程及药学监护
11.9(Day1)
• 患者神清、精神差,仍有头晕不适,伴右侧后枕部不适,四肢活动如常,饮食、睡眠可。四肢肌 张力正常,肌力5级,四肢肌腱反射对称存在,右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掌额征阳性。
用药目的 药物 剂量 频次 途径 时间
抗血小板聚集
调脂,稳定斑块 清除自由基,脑保护 活血化瘀、降纤 活血化瘀、改善循环
11.17(Day8)
• 患者神清、精神可,头晕较前明显减轻,四肢活动如常,饮食、睡眠可,大小便 正常。BP:142/86mmHg,余同前。
• OGTT实验示:糖耐量异常
用药目的 调脂,稳定斑块 药物 阿托伐他汀钙 剂量 20mg 频次 1/日 途径 po 时间 17/11~22/11
活血化瘀、改善循环
脑心通胶囊
1.2g
3/日
po
17/11~22/11
药学监护: 1.患者糖耐量异常,暂不给予药物治疗, 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多食富含纤维素 食物,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 2.余同初始药学监护。
11.18(Day9)
• 患者神清、精神尚可,自诉昨日着凉,头痛伴鼻塞、流涕,饮食、睡眠可,大小 便正常。BP:140/90mmHg,余同前。
滞剂能更好地减少脑卒中事件[5]。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 0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推荐意见: (1)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和TIA,建议进行抗高血压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其他血管 事件复发的风险(I级推荐,A级证据)。在参考高龄、基础血压、平时用药、可耐 受性的情况下,降压目标一般应该达到≤140/90mmHg,理想应达到≤130/
病历资料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示:1.左顶枕叶脑梗塞(亚急性期)2.双侧基底节区 及半卵圆中心腔梗3.脑白质脱髓鞘改变4.脑动脉硬化。 颈动脉彩超示:1.双侧颈动脉硬化并右侧颈内、左侧颈总动 脉斑块形成 2.双侧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硬化。 TCD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轻度)。 心脏彩超示:1.右心房轻度增大,升主动脉硬化伴瓣钙化2. 二、三尖瓣返流(轻度)3.肺动脉高压(轻度)4.左室顺应 性减低5.左心收缩功能正常。
用药目的 减轻鼻粘膜水肿
药物 复方伪麻黄碱缓释胶 囊 萘普生缓释胶囊
剂量 1粒
频次 2/日
途径 po
时间 18/11~22/11
解热、镇痛
500mg
1/日
po
18/11~22/11
药学监护: 1.盐酸伪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可收缩血管引起 血压升高,严重高血压患者应禁用,该患者使用时 需监测血压;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可引起 头晕、困倦等不适,提示患者注意。 2.萘普生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增加了胃肠道不良 反应的风险,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不得饮酒及含酒精的饮料。 4.余同初始药学监护。
XI .颅外段动静脉疾病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 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 要疾病。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 已上升至第一、二位,农村地区 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 列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第二 位。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 万人;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150 万人;存活的患患者数(包括已 痊愈者)600~700万
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 病。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 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 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 度致残者约占40%。目前,全 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 用估计要在100 亿元以上,加 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 本病支出接近200 亿元人民币, 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 经济负担。
一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讨论
目录
病例介绍 脑血管病简介
治疗进程及药学监护
讨 论
Part 1
病例介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历资料
姓名:ΧΧΧ 身高:162cm 入院时间:2012.11.9 性别:女 体重:66kg 出院时间:2012.11.22 年龄:64岁 体重指数:25.15 住院天数:14天
主诉:头晕3天,加重伴头痛,视物不清1天。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晕,表现为头部闷胀感,当时 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言语不清、视物不清及视物旋转,无饮水呛咳及吞 咽障碍,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无眼前一过性黑蒙及意识障碍,当时未予以重 视,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遂于入院前2天,前往我院 心内科门诊就诊,心电图示:短暂 P-R间期综合征,偶发房早,未予特殊治疗。 [ 患者回家后头晕症状仍间断出现,至入院前1天,晨起自觉头晕较前加重,天 旋地转,视物模糊,闭眼及平卧后可缓解,当时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失禁, 急诊CT示:左枕叶低密度影。以“急性脑血管病,脑梗塞”收住神经内科。
Part 4
讨 论
讨论1
血压的调控
讨论
讨论2
中成药在急性脑梗死 治疗中的应用
讨论1 血压的调控
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 因素。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1]
血压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基线收缩压每增加10 mm Hg(1 mm
卒中后血压的管理
患者血压水平高于160/100mmHg可使卒中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 建 议:
(2)积极控制 高血压,在患者 可耐受的情况下, 最好能将血压降 至 ≤140/90mmHg
(1)改变不良 生活方式。
入院诊断
1.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
2.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Part 2
脑血管病简介
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简表
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 颈内动脉系统 2. 椎-基底动脉系统 Ⅱ.脑卒中 1. 蛛网膜下腔出血 2. 脑出血 3. 脑梗死 (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2)脑栓塞 (3)腔隙性梗死 (4)出血性梗死 (5)无症状性梗死 (6)其他 (7)原因未明 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Ⅳ.脑血管性痴呆 Ⅴ.高血压脑病 Ⅵ.颅内动脉瘤 Ⅶ.颅内血管畸形 Ⅷ.脑动脉炎 Ⅸ.其他动脉疾病 Ⅹ.颅内静脉病、静脉窦及脑部静 脉血栓形成
脑血管病的预防
一级预防
• 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 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达 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 生的目的。 • 针对目标:高血压、心脏病、 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吸烟、酗酒、肥 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情 绪应激等
二级预防
• 指发病后的预防,针对发生过 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的患者,通 过寻找卒中事件发生的原因, 针对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 行治疗,达到降低卒中复发危 险的目的。 • 可干预因素:吸烟、酗酒、肥 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 常、心脏病等,包括一级预防 中的所有措施,抗血小板聚集 卒中后认知障碍、抑郁的干预。
神经系统查体: 神志清,言语流畅,查体合作。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 双瞳孔等大等圆,左:右=3.0:3.0,对光反射灵敏,无 眼震,右眼复视及颞侧部偏盲。伸舌居中,咽反射在, 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四肢肌腱反 射对称存在,右侧Babinski征阳性,左侧掌颏征阳性。 感觉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括约肌功能正常。
选用何种降压药更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
• 依普沙坦和尼群地平应用于二级预防来观测脑卒中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试验研
究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依普沙坦)较钙通道阻滞剂(尼群地平)脑血管
事件的发生降低[3]。 • 汇总3项试验的21094例患者(其中2项研究中包含有4000例脑卒中或TIA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有明显优势[4]。 • 一些荟萃研究也显示,在减少脑卒中事件方面,钙拮抗剂较利尿剂或β 受体阻
80 mm Hg(II级推荐,B级证据)。
(2)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和TIA复发的益处主要来自于降压本身(I级推荐,A级证 据)。建议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进行抗高血压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具体药 物的选择和联合方案应个体化。
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推荐意见[6]: (1)准备溶栓者,应使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 100 mmhg (2)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 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 mmhg或 舒张压≥110 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 予谨慎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如拉贝 洛尔、尼卡地平等),最好应用微量输液泵,避免血压降得过低。 (3)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者,如病情平稳,可于脑卒中24h后开始 恢复使用降压药物。 (4)脑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