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2
第三章 预混料配制
![第三章 预混料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df41d0fe9b89680203d825f4.png)
第五节
预混料产品生产
1、尽可能地保护微量成分的活性; 2、生产工艺要简短高效;
生 产 的 基 本 原 则
3、配料精度高,误差小;
4、混合均匀度要求高;
5、包装要求高; 6、防腐蚀; 7、生产技术水平要高; 8、劳动保护要求高。
9、经济管理要严。
预混料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
专门预混料生产厂
预混料生产车间
注
意
事
项
准配 为方 依设 据计 应 以 饲 养 标
正 确 使 用 饲 料 添 加 剂
性注 意 添 加 剂 间 的 配 伍
第二节
原 则
微量元素预混料配制
• 一、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配方设计
1、微量元素添加量的确定; 2、硒的限量添加。 1、根据饲养标准确定微量元素用量;
一 步般 骤方 法 和
2、微量元素的原料选择;
粉碎工艺
配料工艺
混合工、粉碎粒度检测;
2、混合均度检验;
3、各元素含量检测。
设计复合预混料配方应注意的问题
• 1、防止和减少有效成分损失,保证预混料的稳定性和有 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 2、抗生素与药物添加问题。 • 3、微量组分的稳定性及各种微量组分间的关系。
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方法和步聚
• 现以肉鸡的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为例: (一)确定各组分的添加量
1、计算出每吨肉鸡配合饲料中各种维生素的添加量; 2、计算出每吨配合饲料中,各种微量元素应添加量; 3、其它添加组分的确定。
二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配制技术一添加剂原料的前处理二微量元素预混料的配制方法配制法i法1载体与油脂混合2添加微量元素添性组分及工艺添加剂配制法ii法1载体与微量元素活性组分同时混合2再加入油脂和抗氧化剂等并混合10至15分钟第三节维生素预混料配制原则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c75f51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7.png)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在生命活动中这些物质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的规律及其与生理功能关系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2、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称为新陈代谢。
通过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更新体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这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环节。
药学生物化学:是研究与药学科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原理与技术,及其在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与药品临床方面应用的基础学科。
第一章糖的化学1、糖基化工程:通过人为的操作(包括增加、删除或调整)蛋白质上的寡糖链,使之产生合适的糖型,从而达到有目的地改变糖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2、单糖:凡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
单糖是糖类分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组成糖类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3、多糖:由许多单糖份子缩合而成的长链结构,份子量都很大,在水中不能成真溶液,有的成胶体溶液,有的不溶于水,均无甜味,也无还原性。
4、寡糖:是由单糖缩合而成的短链结构(一般含2~6个单糖分子)5、结合糖:也称糖复合物或复合糖,是指糖和蛋白质、脂质等非糖物质结合的复合分子。
6、同聚多糖:也称均一多糖,由一种单糖缩合而成,如淀粉、糖原、纤维素、戊糖胶、木糖胶、阿拉伯糖胶、几丁质等。
8、粘多糖:也称为糖胺聚糖,是一类含氮的不均一多糖,其化学组成通常为糖醛酸及氨基己糖或其衍生物,有的还含有硫酸。
如透明质酸、肝素、硫酸软骨素等。
9、糖蛋白:是糖与蛋白质以共价键联合的复合份子。
个中糖的含量一般小于蛋白质。
10、肽聚糖:又称胞壁质,是构成细菌细胞壁基本骨架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一种多糖与氨基酸链相连的多糖复合物。
由于此复合物中氨基酸链不像蛋白质那样长,因此成为肽聚糖。
11、蛋白聚糖:是一类由糖与蛋白质联合形成的非常复杂的大份子糖复合物,个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少于多糖。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ccc35822195f312b3069a5d1.png)
2.化学本质 蝶酰谷氨酸
3.活性形式 FH4
29
4.生化作用 FH4作为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在生
物合成中起着传递一碳单位的作用
5.缺乏症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0
(八)维生素B12
1.来源 微生物合成
2.化学本质 含钴(Co2+)的咕啉衍生物,是唯一含金
属元素的维生素
31
3.活性形式 甲基钴胺素(MeB12) 5’-脱氧腺苷钴胺素(5-dAR-B12)
2.化学本质 吡啶的衍生物,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
吡哆胺
21
化学结构
CH 2OH
HO
CH 2OH
H3C
N+
HO
H
吡哆醇
H3C
3.辅酶/活性形式
1. 磷酸吡哆醛 2. 磷酸吡哆胺
CHO
HO
CH 2OH
CH 2NH 2
H3C
N+
H
CH 2OHPO3H2
吡哆醛
N+ 磷酸吡哆胺
H
22
5.缺乏症
(1) γ-氨基丁酸合成障碍,出现过度兴奋, 过敏甚至惊厥等疾病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Vitamins and Microelements
1
一、概论
概念 维生素(vitamin)是人类必需的一类营养
素,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少,必须由食 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
2
维生素分类(溶解性质)
1. 脂溶性维生素 (lipid-soluble vitamin) 维生素A、D、E、K
12
3. 辅酶/活性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
5.缺乏症
⑴脚气病 ⑵消化不良 ⑶末梢神经炎
化学选修一1~3章知识点~
![化学选修一1~3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07ddb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4.png)
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1. 糖类:○1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以及能够水解生成它们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糖类○2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通式C n(H2O)m○3糖类的分类A.单糖葡萄糖果糖C6H12O6双糖(二糖)蔗糖麦芽糖C12H22O11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B.非还原性糖蔗糖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注意:a)一分子的蔗糖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一分子的麦芽糖水解成两分子的葡萄糖。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2. 葡萄糖:○1葡萄糖是单糖,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也可写成:CH2OH(CHOH)4CHO○2有关葡萄糖还原性的实验A.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土伦试剂)实验步骤: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即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再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3~5min,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反应方程式:2Ag(NH3)2OH+ CH2OH(CHOH)4CHO → 2 Ag↓+ CH2OH(CHOH)4COONH4+3NH3 +H2O实验原理: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它是一种多羟基醛,其中的是醛基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菲林试剂)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0.5mlCuSO4溶液,逐滴加入过量的10%的NaOH溶液(确保溶液呈碱性),加入1ml葡萄糖溶液,加热(酒精灯直接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产生砖红色沉淀反应方程式:CuSO4+2NaOH = Cu(OH)2↓+ Na2SO4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制备2Cu(OH)2+ CH2OH(CHOH)4CHO →Cu2O+ CH2OH(CHOH)4COOH+H2O 实验原理:由于葡萄糖的还原性氢氧化铜被还原成了氧化亚铜○3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方程式:C6H12O6(s)+ 6O2(g) →6CO2(g) + 6H2O(l)○4葡萄糖在正常人体血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0.1%,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3. 淀粉○1淀粉是一种重要多糖,其分子式为(C6H10O5)n ,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糊化:是指淀粉食品加热烹制时的基本变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食物由生变熟○3淀粉水解的方程式:(C6H10O5)n + nH2O →n C6H12O6○4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设计#4. 纤维素○1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的物质,是一种多糖,也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木材、稻草、麦秸等;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的作用○3纤维素的水解方程式:(C6H10O5)n + nH2O →n C6H12O6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1. 油脂○1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C6~C26的一元羧酸)与甘油(丙三醇)所生成的酯,叫做甘油三酯(分为油-液态和脂肪-固态),结构如下:○2结构里的R1 R2 R3分别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其中规律总结:a)R越大熔沸点越高b)R中全为C—C单键,则为固体(脂肪);R中含有C=C双键,则为液体(油)c)若R1 R2 R3相同,则该油脂称为单甘油酯(硬脂酸);若R1 R2 R3不同,则该种油脂称为混甘油酯(软脂酸)。
生物化学中文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中文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bb12e85b9d528ea81c779f9.png)
微小RNA(miRNAs)miRNAs是一类含19~25单核苷酸的单链RNA,在3’-端有1~2个碱基长度变化,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不编码任何蛋白,本身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具有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成熟的miRNA可以和上游或下游序列不完全配对而形成基环结构。
▲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核酸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维持这种空间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有些理化因素会破坏氢键和碱基堆积力,使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从而引起核酸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核酸的变性。变性核酸在适当条件下,可使两条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由氢键连接而形成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复性。
▲
糖脂糖脂是糖和脂类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组成和总体性质以脂为主体。根据脂质部分的不同,糖脂又可分为分子中含鞘氨醇的鞘糖脂,分子中含甘油酯的甘油糖脂,由磷酸多萜醇衍生的糖脂和由类固醇衍生的糖脂。
▲
脂多糖脂多糖是糖与脂类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与糖脂不同的是在脂多糖中以糖为主体成分。常见的脂多糖有胎盘脂多糖,细菌脂多糖等。
▲
糖蛋白糖蛋白是糖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的复合分子,其中糖的含量一般小于蛋白质。常见的糖蛋白包括人红细胞膜糖蛋白、血浆糖蛋白、粘液糖蛋白等。
▲
蛋白聚糖蛋白聚糖是一类由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非常复杂的大分子糖复合物,其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少于多糖。蛋白聚糖是构成动物结缔组织大分子的基本物质,也存在于细胞表面,参与细胞与细胞,或者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酪氨酸蛋白激酶
第八章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
黄素蛋白
铁硫蛋白
双加氧酶
单加氧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解偶联剂
呼吸链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学设计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324527ad51f01dc381f156.png)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
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2.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了解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
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点讲解
1.维生素的分类
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把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2.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能调节各种器官的机能并维持各种细胞的特性。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小,但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3.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促进健康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碘有“智力元素”之称,是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铁参与氧的运输、与体内的各种酶结合。
缺铁会导致记忆力、免役力以及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下降。
第三章维生素、矿物质、水辅导
![第三章维生素、矿物质、水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4207670865ce050877321338.png)
第三章维生素、矿物质、水辅导同学们:欢迎您来到第三章内容的学习。
本章我们来学习对于调节身体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当人体需要量并不多的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时会产生特定的临床症状。
一、重点、难点问题1.重点掌握维生素与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2.重点掌握维生素与矿物质的需求量与食物来源。
3.了解维生素与矿物质的缺乏症。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维生素(vitamins)意指维持生命的必要物质,也翻译作“维他命”,即只有此物质才可以维持生命。
(一)维生素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维生素依其溶解性、化学构造以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脂溶性包括维生素A、D、E、K等4种,而水溶性维生素则包括维生素B群以及C等,对于空气、光及热均不稳定。
维生素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如表所示,详细说明如下。
1.水溶性维生素p76-85维生素B群为水溶性维生素。
P76★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包括维生素B群以及维生素C。
★维生素B群的种类维生素B群包括B1、B2、B6、B12、烟碱素、叶酸、泛酸以及生物素等。
★维生素B群的功能功能是当成身体化学反应中的辅酶(辅酵素),调节生理功能。
1. 维生素B1 p76-77(1)化学特性P76(2)生理功能(3)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内容详课本P76(4)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部分内容详课本P77(5)缺乏症部分内容详课本P772. 维生素B2 p77-78(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77(2)生理功能部分内容详课本P77-78(3)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内容详课本P78(4)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部分内容详课本P78(5)缺乏症部分内容详课本P783. 维生素B6 p78-79(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78(2)生理功能部分内容详课本P78-79(3)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内容详课本P79(4)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部分内容详课本P79(5)缺乏症部分内容详课本P794. 维生素B12 p79-81(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79(2)生理功能部分内容详课本P79(3)消化、吸收、运输、储存内容详课本P80(4)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部分内容详课本P81(5)缺乏症部分内容详课本P815. 生物素p83-84(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83(2)生理功能内容详课本P83(3)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内容详课本P84(4)缺乏症内容详课本P846. 泛酸p84(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84(2)生理功能内容详课本P84(3)食物来源及建议摄取量内容详课本P84(4)缺乏症内容详课本P84(二) 维生素C p84-851.化学特性内容详课本P842.生理功能部分内容详课本P84★维生素C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生物化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专家讲座
![生物化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专家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dea3ea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0.png)
生物化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专家讲座
第17页 目录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辅基,如: 琥珀酸脱 氢酶、黄嘌呤氧化酶及NADH脱氢酶等,主要起递 氢体作用。
维生素B2广泛参加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能促进 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对维持皮肤、黏膜和视觉 正常功效都有一定作用。缺乏维生素B2时,组织呼 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可引发口角炎、唇炎、阴 囊炎、眼睑炎等症。
生物化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专家讲座
第3页 目录
生物化学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专家讲座
第4页 目录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 组成视觉细胞感光物质 在视觉细胞内, 视黄醇被异组成11-顺 视黄醇, 并进而氧化为11-顺视黄醛, 其作为光敏感视蛋白(opsin) 辅基与之结合生成各种视色素。在感受强光锥状细胞内有视红质、 视青质及视蓝质, 杆状细胞内有感受暗光视紫红质。在暗处受弱光 刺激, 视紫红质中11-顺视黄醛发生光异构, 转变成全反式视黄醛, 并与视蛋白分离而失色。在维生素A缺乏时, 会发生“夜盲症”。
第15页 目录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辅酶, 如丙酮酸脱氢酶系、α-酮 戊二酸脱氢酶系等。当维生素B1缺乏时, 代谢中间产物α-酮 酸氧化脱羧反应发生障碍, 造成神经组织氧化供能不足, 造 成末梢神经炎及其它神经病变。
TPP也是磷酸戊糖路径中转酮醇酶辅酶, 维生素B1缺乏时, 使体内核苷酸K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K是含有异戊烯类侧链萘醌化合物,在自然 界中主要以K1和K2两种形式存在),其化学结构都 是2-甲基1,4-萘醌衍生物。维生素K1存在于绿叶 蔬菜中,称为叶绿甲基萘醌(phytylmenaquinone)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4da23685022aaea988f0f1b.png)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在生命活动中这些物质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的规律及其与生理功能关系的一门科学,就是一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2、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称为新陈代谢。
通过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更新体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这就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就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环节。
药学生物化学:就是研究与药学科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原理与技术,及其在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与药品临床方面应用的基础学科。
第一章糖的化学1、糖基化工程:通过人为的操作(包括增加、删除或调整)蛋白质上的寡糖链,使之产生合适的糖型,从而达到有目的地改变糖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2、单糖:凡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
单糖就是糖类分子中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组成糖类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3、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长链结构,分子量都很大,在水中不能成真溶液,有的成胶体溶液,有的不溶于水,均无甜味,也无还原性。
4、寡糖:就是由单糖缩合而成的短链结构(一般含2~6个单糖分子)5、结合糖:也称糖复合物或复合糖,就是指糖与蛋白质、脂质等非糖物质结合的复合分子。
6、同聚多糖:也称均一多糖,由一种单糖缩合而成,如淀粉、糖原、纤维素、戊糖胶、木糖胶、阿拉伯糖胶、几丁质等。
7、杂多糖:也称为不均一糖,由不同类型的单糖缩合而成,如肝素、透明质酸与许多来源于植物中的多糖如波叶大黄多糖,当归多糖,茶叶多糖等。
8、粘多糖:也称为糖胺聚糖,就是一类含氮的不均一多糖,其化学组成通常为糖醛酸及氨基己糖或其衍生物,有的还含有硫酸。
如透明质酸、肝素、硫酸软骨素等。
9、糖蛋白:就是糖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的复合分子。
其中糖的含量一般小于蛋白质。
10、肽聚糖:又称胞壁质,就是构成细菌细胞壁基本骨架的主要成分,肽聚糖就是一种多糖与氨基酸链相连的多糖复合物。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微量元素PPT课件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微量元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1e8fc9b4daa58da1114a21.png)
HO
CH 2 OH
H 3C
N+
HO
H
吡哆醇
H 3C
CH 2 NH 2
H 3C
N+
H
CH 2 OHPO3H2
吡哆醛
N + 磷酸吡哆胺
H
(二)辅酶/活性形式:
1、磷酸吡哆醛 2、磷酸吡哆胺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生化作用
❖作为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参 与氨基酸代谢
❖作为ALA 合酶的辅酶,参与血红素合成
❖体内活性形式/辅基: 黄素单核苷酸 (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H2C
O
HCOH
HCOH HCOH CH 3
O PO OH
H3C
Ⅲ
N
N
Ⅱ
Ⅰ
CO
H3C
NH
N
C
O
O
P
O
OH
NH2 N
N
N
CH 3 O
N
OH OH
Vit B2 FMN
FAD
AMP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吡哆胺 长期服用异烟肼需补充维生素B6
1. 辅酶A (CoA) 2. 酰基载体蛋白 (ACP)
泛酸
HO
焦 磷 酸 HO
H 3C
O
O
CH3 OH
PO
O N
PO
NH NH2 N
O SH
NH
巯基乙胺
腺嘌呤
O
ON
N
HSCoA的结构
O OH HO P O
3’-磷酸核糖
OH
(二)生化作用 辅四作缺(多长二酶氢为乏二种期、A叶 α症 ) 羧 服维-(酮酸:生化用C生酸o巨化酶异(素AF脱幼作(烟)HD羧4红用如肼() 酶细及丙需抗系胞缺酮补佝的性乏酸充偻辅贫症羧维病酶血化生维,酶素生参)B素6与的)α辅-酮酶酸,的在氧羧化化脱反羧应作中用起着固定CO2和传递羧基的作用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989add80eb6294dd886c9c.png)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生物化学: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在生命活动中这些物质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的规律及其与生理功能关系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生物学与化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2、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有规律的物质交换,称为新陈代谢。
通过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更新体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这是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环节。
药学生物化学:是研究与药学科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原理与技术,及其在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与药品临床方面应用的基础学科。
第一章糖的化学1、糖基化工程:通过人为的操作(包括增加、删除或调整)蛋白质上的寡糖链,使之产生合适的糖型,从而达到有目的地改变糖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2、单糖:凡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
单糖是糖类分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组成糖类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3、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长链结构,分子量都很大,在水中不能成真溶液,有的成胶体溶液,有的不溶于水,均无甜味,也无还原性。
4、寡糖:是由单糖缩合而成的短链结构(一般含2~6个单糖分子)5、结合糖:也称糖复合物或复合糖,是指糖和蛋白质、脂质等非糖物质结合的复合分子。
6、同聚多糖:也称均一多糖,由一种单糖缩合而成,如淀粉、糖原、纤维素、戊糖胶、木糖胶、阿拉伯糖胶、几丁质等。
7、杂多糖:也称为不均一糖,由不同类型的单糖缩合而成,如肝素、透明质酸和许多来源于植物中的多糖如波叶大黄多糖,当归多糖,茶叶多糖等。
8、粘多糖:也称为糖胺聚糖,是一类含氮的不均一多糖,其化学组成通常为糖醛酸及氨基己糖或其衍生物,有的还含有硫酸。
如透明质酸、肝素、硫酸软骨素等。
9、糖蛋白:是糖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的复合分子。
其中糖的含量一般小于蛋白质。
10、肽聚糖:又称胞壁质,是构成细菌细胞壁基本骨架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一种多糖与氨基酸链相连的多糖复合物。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案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6684b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b.png)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案第一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让学生能够区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2 教学内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分类和特点。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
讲解知识点:讲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总结知识点:总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分类和特点。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定义和作用。
学生能够说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区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二章: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身体的影响。
让学生能够列举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2.2 教学内容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身体的影响。
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讲解知识点:讲解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身体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总结知识点:总结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维生素的分类和作用。
学生能够说明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身体的影响。
学生能够列举常见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第三章: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不同类型的微量元素对身体的影响。
让学生能够列举常见的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3.2 教学内容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不同类型的微量元素对身体的影响。
常见的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介绍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讲解知识点:讲解不同类型的微量元素对身体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常见的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总结知识点:总结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微量元素的分类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的脚和内脏做成各种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又把喂鸡的食料作了严格 的消毒,甚至还精心设计了新的环境良好的鸡舍。令人沮丧的是,鸡照样 生脚气病。在他特意建立的养鸡场里,鸡常常一批一批地死去。
一天,养鸡场的饲养员生病了,新来了一个饲养员代替他。奇怪的
四、维生素B6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pyridoxine)、吡哆 醛(pyridoxal)及吡哆胺 (pyridoxamine),在体内以磷酸酯的形式 存在。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可相互转 变,均为活性型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维生素B6在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和脱羧作用中起
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和这种维生素相似而功用不同的维生素, 把它们归为一类,称做B族维生素。按发现的先后,又把这一族里的各个 成员用阿拉伯数字作标记,分别称作B1、B2……以至B17。前面说的治脚 气病的维生素,因它是最先发现的,所以就称作维生素B1了。
1929年,由于艾克曼最先发现了维生素,荣获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 理或医学奖。
维生素K
维生素K1 维生素K2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维生素K的主要生化作用是维持体内第Ⅱ、Ⅶ、 Ⅸ、Ⅹ凝血因子的正常水平。
• 维生素K缺乏的主要症状是易出血。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 除维生素C外,其余水溶性维生素均作为辅酶或 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代谢和造血过程中的许多 生化反应。
• 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代谢的维生素有维生素 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6、泛酸及生 物素等。
二、维生素B2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1ibofiavin),它的化学本质
是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嗪的缩合物。 • 维生素B2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形式,在生物体
内的氧化还原过程中起传递氢的作用。
维生素B2(核黄素)、黄素单核苷酸(FMN)和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结构
• 四氢叶酸是叶酸的活性形式。FH4是一碳单位的 载体。分子中N5和N10是结合携带一碳单位的部位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FH4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FH4作为一碳 单位的载体提供一碳单位。
• 当叶酸缺乏时,DNA合成必然受到抑制,骨髓幼 红细胞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度降低,细胞 体积变大,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第三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内容
• 维生素的概念、 • 微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 脂溶性维生素(化学本质及性质、生化作用及缺乏
症)、 • 水溶性维生素(化学本质及性质、生化作用及缺乏
症、体内作为酶的辅酶/辅基的形式)、 • 微量元素的概念及其在体内的作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 维生素的定义
• 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 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 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二)分类
• 脂溶性维生素(Lipid-soluble vitamin)维 生素A、D、E、K四种
• 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两类两大类,B族维生素 又包括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 PP、泛酸、叶酸、生物素等。
三、维生素的需要量
事情发生了:在新来的饲养员饲养下,一群病鸡慢慢地恢复了健康。这是 怎么一回事呢?艾克曼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3个月,原来的饲养员病好了,回到了饲养场里。更奇怪的事情 发生了:鸡又开始生起脚气病来了。这一下,艾克曼豁然开窍:问题一定 出在饲养员身上。
经过调查后,艾克曼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原先那个饲养员是
• 主要包括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它们也是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 性型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人类维生素PP缺乏症称为癞皮病 (pellagra),主要表现是皮炎、腹泻及痴 呆。皮炎常呈对称性,并出现于暴露部 位;痴呆是因神经组织变性的结果。
三、维生素PP(B3)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 维生素PP又名抗癞皮病因子,包括尼克酸
(nicotinic acid,又称烟酸)及尼克酰胺 (nicotinamide,又称烟酰胺),二者均属 吡啶衍生物,在体内可相互转化。
• 在体内尼克酰胺可经几步连续的酶促反应与 核糖、磷酸、腺嘌呤组成脱氢酶的辅酶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生物素是体内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如丙酮 酸羧化酶等,参与CO2的羧化过程。
• 羧基生物素-酶复合物,又称生物胞素 (biocytin)。
七、叶酸(B9)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 在体内叶酸被二氢叶酸还原酶还原为二氢叶酸, 再进一步还原为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ic acid,THFA或FH4
一、维生素B1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 维生素B1称抗神经炎或脚气病维生素。由于它含
有硫的噻唑环和含氨基的嘧啶环通过甲烯基连接 而成,故名硫胺素(thiamine) • 焦磷酸硫胺素(thiaminepyrophosphate,TPP) 为其体内的活性形式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 维生素B1缺乏时,影响α-酮酸的氧化供能,
艾克曼断定,米糠中一定有一种物质可以治愈可怕的脚气病。他喝
了一些米糠浸泡出来的水,自己的脚气病竟好了。给其他患者喝,也如仙 丹一样,药到病除。艾克曼又把米糠浸泡出来的水用一种薄膜过滤,发现 滤液也能治病。于是他认定,那奇特的物质不但可溶于水,而且是小分子, 因为大分子不能透过薄膜。
10年以后,波兰化学家弗克,日本生化学家铃木、岛村和大岳,分 别用不同的方法从米糠中获得了这种犹如仙丹的奇特物质——一种白色的 结晶体。由于它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要素”,人们称它为“维生素”。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如:琥珀酸 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及NADH脱氢酶等,主要起 递氢体的作用。
• 广泛参与体内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能促进糖、脂 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它对维持皮肤、粘膜和视觉的 正常机能均有一定作用。
• 人类缺乏维生素B2时,可引起口角炎、唇炎、阴囊 炎、眼睑炎等症。
八、维生素B12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 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cobalamin),其结构中 含有一个金属钴离子,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 素。
• 肝、肾、瘦肉、鱼及蛋类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含 量较高
维生素B12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常与蛋白质结合而存在
九、α硫辛酸
泛参与糖、脂类、蛋白质代谢及肝的生物转化作
用,约有70多种酶需CoA及ACP。
六、生物素(B7)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 生物素(biotin) 是由噻吩环和尿素结合而形成
的一个双环化合物,侧链有一戊酸 • 生物素是酶促反应中的羧基传递体 • 生物素在动植物界分布广泛,如肝、肾、蛋黄、
酵母、蔬菜、谷类中含量丰富。人肠道细菌也能 合成生物素,故很少出现缺乏症。
以至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尤其是神经组织。
2.TPP是转酮醇酶的辅酶,参与磷酸戊糖途径。 维生素B1缺乏使体内核苷酸合成及神经髓鞘中
的鞘磷脂的合成受影响,可导致末梢神经炎和其 他神经病变。
3.维生素B1在神经传导中起一定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维生素B1缺乏时,糖代谢受阻、丙酮酸
积累,使血、尿和脑组织中丙酮酸含量升 高,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心力衰竭、四肢 无力、肌肉萎缩、甚至浮肿等症状,临床 上称为脚气病。
维生素E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 1、维生素E是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 • 2.维生素E俗称生育酚 • 3.促进血红素代谢
四、维生素K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 具有异戊烯类侧链的萘醌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
要以K1和K2两种形式存在,其化学结构都是2-甲基 1,4-萘醌的衍生物,区别仅在于R基团 • 缺乏维生素K使凝血时间延长,故维生素K又称凝 血维生素
个节俭的人,总是用食堂里吃剩下来的白米饭喂鸡;而那个临时代替的饲 养员可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收集这些剩饭,他用米糠喂鸡。于是,艾克曼连 忙做了这样的试验:他买了一批健康的鸡,一半用白米饭喂养,一半用米 糠喂养。结果发现,用白米饭喂养的鸡,很快就生脚气病了;而用米糠喂 养的,却一直很健康。
“毫无疑问,脚气病一定和食物有关。”艾克曼恍然大悟。我们已经 知道,几乎在这同时,高木也作出了类似的发现。只是,高木的研究到此 就中止了,而艾克曼却还要继续研究下去。
二、维生素D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D又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是类固醇衍生 物,含有还戊多氢菲结构, 其中活性最大的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 D2又称麦角钙化醇(ergocalciferol)维生素D3又 称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
维生素D
维生素D2、D3的结构
胆钙化醇的代谢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维生素A又称抗干眼病维生素,又叫视 黄醇(retinol)。是一个具脂环的不饱和一 元醇,通常以视黄醇酯(retinol ester)的 形式存在,醛的形式称为视黄醛 (retinal)。
• 天然的维生素A有A1及A2两种形式。A1存在哺乳 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又称视黄醇 (retinol),A2又称3-脱氢视黄醇,存在于淡水 鱼的肝脏中。
• 维生素的需要量(vitamin requirement)是指能 保持人体健康、达到机体应有发育水平和充分发 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人体所需 要的维生素的必须量。
第一个维生素(?)如何发现的?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荷兰)如同一个科学侦探,拨开重重疑云,第一次找到了神奇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