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读书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自述】
小小读书会
盐亭县云溪小学胡桂梅
上周学习了《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课后有“把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想写下来”这样一道题。于是上周周末的作文,我布置了写读后感。四年级的孩子,第一次写读后感,并且事先我没有指导,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早晨,迎着第一缕阳光,我走进教室,开始评查每周的作文。孩子们把作文本放在课桌上,我一桌一桌的检查,没说一句话。检查中,我发现有五个孩子没有写(五个都说不会写。),有十个左右的孩子,差不多将课文内容复述了一遍,有四个孩子的读后感来源于网络。这样算来,我班一少半的孩子不会写读后感。怎么办?直接给孩子讲读后感的写法吗?看孩子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坐在座位上,似乎在等待我的批评。我想,如果我直接给他们讲读后感的写法,效果一定不会好。想了想,不如这样。
我对孩子们说,我们来个“小小读书会”比赛,看哪个组的孩子把课文《陈嘉庚办学》读得最好。这下子,孩子们可有兴趣了,接着我又告诉他们,每个组抽代表参加比赛,得分最高的组获胜。许多孩子都卯足了劲。
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我每组抽一个中等成绩的女生。第一个女生陈诺上台读完自己的作文后,我直接给了4分,并告诉他们,我给这个分数的几个原因①我采用的5分制,最高分5分。②上台后她没跟同学们问好;读作文时,声音又太小,大家听得不太清楚;也不够大
方。③陈嘉庚为什么将自己远赴重洋,拼命挣来的钱用来办学?这一点上,小作者读得还不够深入。紧接着,第二个女孩李佳欣上台了,她果然克服了第一个女孩的一些缺点,口齿伶俐的念完自己的作文。我征询全班同学的意见,看给多少分,并说说理由。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5分,因为她能联系到我们自己,说我们要学习陈嘉庚的这种爱国精神,努力学习;有的说4.6分,因为她没有点明陈嘉庚办学的目的“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还有的说跟第一个比,确实要好些,因为她能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说体会、感受……根据学生的发言,我给了4.7分。同样,我也阐释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李佳欣不但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谈感受,而且还运用了自己收集的一些资料,比如陈嘉庚一生捐来办学的钱有1亿多美元,还是那个年代,那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由此更加突出了陈嘉庚对祖国的爱的深沉。另外,李佳欣很有礼貌,念完自己的作文,还给大家说了谢谢,你们应该怎么表示你们对她的尊重呢?”这时候,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第三个女孩刘佳上台了,我边听边走到了窗外,知道刘佳念完,我也没进去。教室里,静悄悄的,就这样过了几秒,我才推门进去说:“老师没在,学习委员,这时该怎么办呢?”学习委员何琳琳红着脸站起来说:“我该接着主持。”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说:“对!比赛继续,你上来主持。”何琳琳学着我刚刚的样子,让学生给分数,说理由,我也作些补充。
很快,第二轮(每组一个中等成绩的男生)比赛开始,我首先让一个从网上“学来”读后感的男生念自己“学来”的读后感,可他红
着脸怎么也不上台。(也许是不好意思,也许是怕同学说,虽然我没说他抄不对。)第二轮比赛很快结束,看看分数,不相上下。第三轮比赛,我让每一组的孩子推举自己组最优秀的孩子参加。教室里更加“热闹”了,被选到的孩子,有的胸有成竹,有的满怀期待,有的则提笔匆忙修改着自己的作文。比赛如火如荼,孩子们站起来评价别人的读后感也是头头是道。这时候,我有意识的抽那几个说自己不会写的孩子起来评价,没想到,还真能说到一些点子上。
比赛结束后,获胜的第二组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提议给所有的参赛选手鼓掌,同时,我让他们告诉我读后感怎么写,然后让他们完善自己的作文。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孩子们写起作文来,也是下笔有鬼。对于没写过读后感的孩子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这次的作文教学,我以为值得肯定的有这几点:一是课前老师没教,学生自己先去思考。不管是请教家长,参考网上作品,还是学生自己的探索,学生都用心了。教学中,我自觉的将作文评查的情况进行了运用,分类进行了比赛、点评、点拨,达到了以学定教的目的。二是教学中,我没有按照老套的教学方法去教学,没让学生被动的听讲、机械的学习,而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积极参与,于比赛中不知不觉的习得该掌握的知识。三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比赛中,我以前两个参赛女孩为例,从孩子的作文内容、普通话标准程度、站立姿势、是否礼貌等等进行点评示范、引路,然后
让学生参与评分、点评、主持,学生听得认真,思维活跃,发言空前积极,读后感的写法也由最初的不知所以到逐渐清晰。
【案例点评】这个教学案例,将整个教学过程展示在我们面前。原本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在老师的调控下,我们看见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是一个和谐,活跃而又充满了生机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化被动为主动,潜意识中将自己课前的学习与课堂上的活动融为一体,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的状态,自觉与不自觉的自我检查,自我校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