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632e8556804d2b160b4ec00a.png)
刚 度 和 承 载 力 突 变面 形 成 薄 弱 层。 建 筑 结 构 的 不规 则类 型 可 分 为平 全 适用 的原 则 。 但 是 这种 建筑 结 构 测算 也 仅 仅 只是 一 种 近 似 的算 法 , 面 不 规 则和 竖 向 不规 则 ( 2 表 3) 表 、 。 因 为建 筑 物 结 构 设 计 是 以 空 间来 计 算 的 ,各 种 结 构 之 间 是相 互 联 系 表 2 平面不规则 的类型 的 , 一 个 综 合 复 杂 的 整体 , 是 仅凭 极 限状 态 设计 是 很 难 估 算 建 筑 物 的 不 规 则 类 型 定 义
浅谈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的重 要性
马琨 ( 抚宁县城乡 设局总工办) 建
摘要 : 我国位于两条地震带上 , 使得我 国成为了世界上地 震的高发区之 部 分 应 采 用相 同 的质 地 的 地基 ,或 全 部 采 用 天 然地 基 或 全 部 采 用 桩
因 此 为 降 低 地 震 对 人 民生 命 安 全 和 国家 财 产 经 济 的 损 失 , 强 建 筑 物 的 基 ; 充分考虑到软 弱粘性 土、 加 ③ 液化土、 新近填土或严重 不均 匀土等 抗 震措 旋就 显 得 十 分 必要 与 迫 切 。 文 将 结 合 作 者 多 年 的 工作 实践 经 验 对 建 在 地 震 时 对 地基 产生 的不 利 影 响 , 各种 因素 要 进 行 综 合 考虑 , 采 本 对 并
设 计 的角 度 出 发 , 据 结 构破 坏 的不 同过 程 , 抗 震设 计 的原 则 要进 根 对
行灵活的运用。
邻 三个楼层侧 向刚度平均值 的 8 %; 0 除顶层 外, 局部 收进
浅谈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0f4b0fc484254b35eefd345f.png)
浅谈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摘要本文结合规范浅谈在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必要性、依据和来源、特点、应用关键词总体地震效应薄弱层抗震设计概念设计一、概述目前,建筑抗震理论远未达到十分科学严密,单靠理论计算很难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而着眼于建筑总体抗震能力的“概念设计”则愈来愈受到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它在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也开始有所体现。
下面我就概念设计几点进行探讨。
二、抗震设计不确定因素1. 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是不确定的,而且在某一次实际发生的地震中,方圆几千米区域内的地震加速度变化很大,表现出很强的离散型和不确定性。
但实际设计时,往往是某一行政区域内所采用的地震作用参数确定的,例如,北京市为8度(0.2g,第一组,对于Ⅱ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设防区,上海为7度(0.1g,第一组,对于二类场地土为0.35s)设防区等,设计所采用的理论化结果和实际可能发生的地震作用之间不可能一致。
就现阶段而言,结构抗震设计实际上只是一种校核或验算,即对给定结构的尺寸,给定预测的地震作用,验算结构是否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
即使考虑了结构构造措施的作用,也是在假定的地震作用条件下考虑的。
由于地震的发生是未知的,一旦实际发生的地震大于预先假定的地震作用,结构就难以达到预先设计的安全性。
2. 结构理论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例如:结构构件材料性能、截面几何参数和计算模式的精度的不确定性导致结构构件抗力的不确定性,在结构整体分析中采用简化计算分析模型所引起的误差导致的不确定性,以及场地土类型的不确定性等。
这些不确定性反映在工程设计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结构分析的影响;(2)材料的影响;(3)阻尼系数的变化。
(4)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5)地基承载力的影响(6)持续荷载的影响。
由此可见,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结构计算模型的基本假定与实际受力情况的不一致性,仅靠计算分析得出的数据进行的抗震设计即计算设计(或称为数值计算)所设计出的结构必然缺乏对不同地震作用的适应性,很难有效的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
2024年建筑抗震学习心得范本(3篇)
![2024年建筑抗震学习心得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b0b87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1.png)
2024年建筑抗震学习心得范本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在我接触建筑抗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抗震设计对于建筑的重要性。
抗震设计不仅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也是建筑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建筑抗震学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了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无情的和不可逆转的。
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的大小。
因此,建筑抗震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在设计阶段考虑到地震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才能使建筑物在地震中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其次,我学习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抗震设计是将地震作用和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综合起来,通过对结构体系、材料、构造形式等的设计,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抗震设计的前提是合理组织力学性能和地震效应的相互作用,使结构在所规定的地震动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并且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
”这一原则指导着建筑师在设计中要有整体的抗震设计思路,考虑结构的整体和全局性能。
在学习抗震设计的方法中,我了解到了常用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如等效静力法、能量法、模态组合法等。
每个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应用的条件,建筑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抗震设计。
同时,抗震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结构的抗侧倾、抗剪和抗扭等方面的设计,以使结构具备较好的整体稳定性和韧性。
另外,我还了解到了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指标。
如设计加速度、位移角、周期等。
设计加速度是指建筑物能够承受的最大地震作用加速度,位移角是结构由于地震作用产生的变形角度,周期是结构的振动周期。
在设计中,建筑师需要根据这些指标来确定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除了理论知识,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抗震设计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实际的抗震设计中,建筑师需要考虑到地震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设计。
结合震害论述抗震设计基本概念的重要性
![结合震害论述抗震设计基本概念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ee81c6e358fb770bf68a5593.png)
结合震害论述抗震设计基本概念的重要性摘要:大量的地震灾害调查研究表明,一个良好的建筑抗震结构,必须在总体设计方案的初始阶段,就将抗震性能设计融于其中,逐步形成抗震概念设计思想。
概念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抗震设计的全过程,其内容纷繁、复杂、综合性极强,需要设计人员认真研究、细心体会,才能使构造的抗震性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震害;抗震概念设计;抗震措施一、建筑抗震设计思想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对抗震概念的深化认识,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抗震概念设计”,并越来越意识到它比计算设计,构造设计更为重要。
设计者们曾一味地追求计算的“精确”,然而由于地震本身的随机很强,在某一地区,某一基准期内,可能出现最大地震动是随机变量,事先无法预知,地震动的影响次数少,作用时间短,各次地震的强度差异很大。
对于结构工程师而言:结构的抗震设计与结构抗御其他荷载作用的设计不同,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必须要清楚地震作用有别于其他荷载的特殊性,进而准确理解与把握符合这一特殊情况的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即结构抗震设计思想。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在地震区的建筑抗震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应贯穿于抗震设计的各个环节: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破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至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三个水准设防目标是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土木结构房屋结构抗震设计应遵循的要点。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三个水准设防目标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的:其方法和步骤是第一阶段设计在多遇地震烈度的地震作用下,通过验算构件抗震承载力及弹性变形以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要求;第二阶段设计在罕遇地震烈度的作用下,通过验算结构薄弱部位弹塑性变形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保证大震不倒。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127c3c47cc175527072208c0.png)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作者:王伟谦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20期摘要:地震是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从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惨痛的经历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地震给社会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
当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不能够有效抵抗,发生了倒塌,会雪上加霜,夺走人民群众的生命。
所以,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重要性1 引言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并且破坏程度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
地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伤亡事故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例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造成了20多万人死亡,几乎把整个城市变成一片废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2008年的汶川地震给人民和社会造成了巨大伤亡和经济损失。
尤其进入20世纪后,世界各国频繁发生地震,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前进,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害。
为防止地震给人类造成更加严重的灾害,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根据国内外震害数据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建筑物破坏都是由地震作用占主导,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给人们心里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和疤痕。
随着我国人口大范围增长,信息化、智能化城市不断逐渐地遍及全世界,相关地震研究人员在一步步地探索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固措施防止房屋倒塌和降低人员伤亡,但是地震灾害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仍不断地增长。
地震作用强弱一般可按震级来分类,震级越高,所产生的能量越大,带来的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地震灾害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突发性强。
它持续时间一般在几秒至几十秒,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足够摧毁整座城市,以致该城市里的通信、交通、供电、供水等工程完全瘫痪,且目前国内外相关专家依然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震前预测,往往造成巨大的严重后果;(2)破坏性大且次生灾害严重。
浅谈建筑抗震概念的含义
![浅谈建筑抗震概念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d7c6bb95783e0912a3162ae5.png)
浅谈建筑抗震概念的含义1 前言历次地震表明,我国地震区划图所规定的烈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抗震设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地震理论还有待完善。
重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抗震设计应把握的要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抗震概念设计也是对地震理论不完善所采取的弥补措施。
2 抗震概念设计的必要性2.1概念设计的含义抗震概念设计就是把地震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结合起来,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反应,依据结构破坏机制和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把握好结构设计的本质问题,如总体布置、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与刚度分布、结构延性与耗能等,同时顾及关键部位的细节,消除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从根本上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2.2 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因实际地震的大小是现有科学水平难以准确预估的,虽然在确定烈度区划图时尽量体现了科学性、准确性,但由于可供统计分析的历史地震资料很有限,在一定地区发生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地震动随震源机制、震级大小、震中距和传播途径中的土层性质不同等诸多因素而变化。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地震的预测及研究还远未达到能称之为科学的水平。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指导思想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三水准设防目标。
对于大多数结构,都需要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第二、第三水准设防要求,对强烈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及其他特殊要求的建筑,则更需要抗震概念设计来进行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实现第二、第三水准设防要求。
3 抗震概念设计主要内容结构体系是一个多次的超静定体系,个别构件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所以一定要注重概念设计,从宏观上保证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做到“刚柔相济、多道防线、分清主次、保证节点”。
3.1刚柔相济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
结构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重要构件受损最后全部毁坏;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满足正常使用功能甚至全体倾覆。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0b4bc9e24b35eefdc9d33364.png)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摘要:地震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给人们的生或和建筑物造成了极大的损坏,所以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尤为重要。
从古代开始我们的祖先便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通过这些年专家和学者的共同研究努力,我国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水平取得了巨大的提升,工程设计正在逐步提升,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在逐步得到更好的保障,但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些要点和技巧还是需要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概念设计;重要性地震产生的破坏程度非常大,因此,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做好建筑的抗震设计能够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保证建筑内部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设计人员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建筑地地质情况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1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概念所谓建筑结构中抗震概念设计,在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时,设计人员不被传统的、盲目的计算机数据验算分析所拘泥,而是依据当地地震灾害资料以及长期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经验而形成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且在这基础上对建筑结构进行相应的总体布置以及一些部分构造,从而来确定分析过程。
建筑结构中抗震概念设计展现设计人员对于地震知识以及当地地震的相关资料的灵活运用,同时,这也凸显了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相应的抗震设计时的创新能力。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如能利用合理的结构理论、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可使结构设计更趋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建筑物在地震中破坏或倒塌。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人员通过以往地震中建筑倒塌的数量、破坏情况等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的设计理念、建筑场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趋于完善的抗震结构设计,使建筑能够抵抗一定烈度等级的地震灾害。
探析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探析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3c2878e959eef8c75ebfb344.png)
探析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建筑抗震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所以为了更好地彰显建筑设计在建设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对二者的关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建筑设计中切实加强建筑抗震设计工作的开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建筑抗震设计水平。
一、二者关系分析建筑抗震设计对于促进整个建筑抗震性能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抗震设计能否在地震灾害中发挥效益,保证人们的安全,又是施工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对现场的环境、气候、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究其根源,科学的建筑设计,将对建筑施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所以只要保障建筑设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合理性,那么后续的施工将能够顺利的进行。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初定后,难以在进行实施大规模的改动,若建筑设计未将抗震设计融入其中,虽然在平常没有异样,但在地震来临时可能无法抵挡地震的危害。
所以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建筑抗震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内容的核心,而建设设计又是实施建筑抗震设计的主要方式,所以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将建筑设计在整个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发挥出来[1]。
二、建筑设计中加强建筑抗震設计的几点策略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二者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必须加强抗震设计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主要应对以下部位加强抗震设计工作的开展。
1、构件及其连接点开展抗震设计的策略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建筑质量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并逐渐从注重质量的同时加强了建筑外观的关注。
所以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在美化建筑时,应考虑到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
然而就实际来看,很多建筑设计人员为了美化建筑而忽视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中所涌向的各种新工艺技术材料,就给整个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对建筑设计时,首先就应注重建筑构件及其连接点的抗震设计。
以建筑外部设计为例,其所采用的瓷砖和大理石,室内装饰设计中采用的吊顶工艺,均是注重建筑外观的设计,但是为了强化其抗震性能,就应严格按照建筑抗震等级要求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因此建筑构件及其连接点的抗震设计成为了当前建筑业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只有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与技术工艺的合理性,并加强施工监督与管理,才能保证建筑构件及其连接点的抗震性能,防止在地震影响下发生意外脱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浅析抗震的重要性以及设计意义
![浅析抗震的重要性以及设计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d132741fe4733687e21aa1e.png)
浅析抗震的重要性以及设计意义摘要: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是地表的破坏和建筑物、构筑物的破坏与倒塌。
据对世界上130余次伤亡较大地震灾害进行的分类统计表明,其中95%以上的伤亡是由于建筑物、构筑物破坏、倒塌造成的。
因此,对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依法进行相应的抗震设防,使其在破坏性地震中不损坏、不倒塌,是避免人员伤亡的关键。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设计及安全施工措施在建设工程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地震灾害防御是地震发生前应做的防御性工作。
震害防御主要有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工程性防御措施是减轻地震灾害最主要的途径。
工程性防御措施是用工程的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来完成防御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
我国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作了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防,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经过国家和省级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已建成的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以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补强措施。
关键词:抗震、设计、地震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
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
据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
地震之外的其它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
简要分析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抗震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371453d60722192e4536f6f0.png)
简要分析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与建设的速度,最大程度的降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对于建筑物的破坏,在建筑项目开发设计阶段,应重视抗震结构的设计并将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从建筑结构人手,逐步探究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现有的抗震设计,对于提升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性能,增强其使用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性1、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房屋建筑的使用对象一般来说都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固定的场所,它最实用的功能就是解决人们衣食住行中住的问题,如何评判一个好的房屋建筑首先就是其实用性,其次就是美观程度。
在如今的时代大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意识并不高,在建筑行业中,有些建造商利欲熏心,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在建筑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不高。
另一方面就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抗震意识的匮乏导致抗震设计技术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为人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在技术方面也很难取得长远的突破。
2、满足城市规划需求考虑到建筑产品的抗震性能体现,则需要对建筑构造的整体恒载稳定性发挥予以考虑,所以抗震层的设计施工必然不可或缺。
此外,除却建筑项目的内部空间实用性功能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求之外,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体现也是为了满足市政规划需求。
由于建筑单元之间都是具有一定设计距离,以及现在建筑设计也特别注重外观及整体结构格局的规划,所以为了保障工民建项目结构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图纸合情合理,具有严密逻辑的可行性,一般建筑抗震设计也是为了使得建筑物使用寿命期限越来越长久,同时还能综合顾及到建筑外观设计的主流化与多元化,从而才能满足城市规划需求,利于城市下各市政基建服务设施的综合规划与部署,为城市规划布局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取得正向社会效应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正向效应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
从某个方面来讲,发挥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中的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物抗震设计
![建筑物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deb5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e.png)
建筑物抗震设计在建筑领域中,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地震频繁的地区。
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使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并保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一、建筑物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不可小觑。
在过去的历史中,无数次地震造成了许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抗震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和完整性。
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会给建筑物造成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力,如果建筑物的结构不足以承受这些力,就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和崩溃。
而抗震设计可以通过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使用抗震材料,让建筑物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从而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
其次,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地震时,建筑物的倒塌和崩溃可能导致人员被困、受伤甚至丧生。
而通过抗震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仍能够提供安全的避难环境,为人员提供充足的逃生时间和空间,减少伤亡。
最后,抗震设计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建筑物没有经过抗震设计或者设计不合理,将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引发连锁反应,瘫痪整个城市的交通和生活设施。
而通过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减少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 结构合理性原则:合理的结构形式是进行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结构形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高度、地理环境等因素,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合理的设计。
2. 材料性能原则:抗震设计需要选用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
目前,常用的抗震材料包括高强度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和韧性,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少结构受损和坍塌的风险。
3. 设计规范的遵守原则:抗震设计需要遵守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e03b94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1.png)
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建筑抗震设计是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性影响,并采取相应的设计和建设措施,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建筑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财产的保护和社会的稳定。
一、人身安全首先,建筑抗震设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地震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如果建筑物没有经过合理的抗震设计,地震发生时将会出现严重的倒塌、坍塌等灾害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无法估量。
而通过科学的抗震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通过采用合适的地震减灾措施,如增加抗震支撑、采用柔性连接等,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分散和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轻震害。
二、财产保护其次,建筑抗震设计对财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在地震频发地区,大量的建筑物要承受地震带来的振动和冲击,如果没有经过科学的抗震设计,建筑物将面临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的风险。
而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物受震破坏的可能性,减少财产损失。
三、社会稳定此外,建筑抗震设计对于社会的稳定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地震一旦发生,除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会给社会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建筑物没有经过抗震设计,大量建筑物倒塌会导致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瘫痪,进而影响救援、运输等工作的进行,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紊乱。
通过科学的抗震设计,可以降低地震造成的社会灾害,维护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它也关系到财产的保护,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它对社会的稳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抗震设计,遵循相关的抗震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为人们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建筑工程中的地震抗震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地震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34d6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a.png)
建筑工程中的地震抗震设计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地震抗震设计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中地震抗震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相关标准和措施。
一、地震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地震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能够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
因此,地震抗震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在地震中受损的风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地震抗震设计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采用合理的抗震设计措施,可以使建筑物在地震中发挥一定的形变能力,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降低对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这有助于保障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地震抗震设计的原则在进行地震抗震设计时,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设计原则。
首先,要根据地震勘探数据和地震烈度评价,合理确定地震设计参数,包括设计地震烈度、设计基本周期等。
这些参数是进行地震设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其次,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桁架结构等。
在地震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均匀性和连续性,以提高抗震性能。
此外,地震抗震设计还需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力对建筑物的作用力,通常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计算得出。
通过合理计算和分析地震荷载,可为建筑物提供合理的抗震设计参数。
三、地震抗震设计的标准和措施为了确保地震抗震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地震抗震设计标准和规范。
在中国,常用的地震抗震设计标准包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这些标准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参数、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地震荷载计算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在实际的地震抗震设计中,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设计的有效性。
首先,需要进行地震勘察和地质调查,了解地震活动性和地质条件,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cb1fa0b6bd97f192279e9cc.png)
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摘要: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改善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高层建筑正在迅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抗震设计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抗震概念设计为整个建筑抗震设计的一步,只有概念正确,才能保障抗震设计的顺利进行,可以说,概念设计也是确保建筑安全、合理、经济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概念设计正文:对结构设计而言,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水平荷载及其效应是随高度而渐变的。
低层,中层及高层建筑都要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
其结构设计的原理基本相同,但控制结构设计的因素不同。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基底轴力与结构高度成正比,水平荷载产生的基底剪力也与结构高度成正比;但水平荷载产生的总体倾覆力矩与结构高度的平方成正比,而顶点侧移则与结构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低层建筑由竖向荷载控制,而高层建筑一般由水平荷载控制。
原因是结构设计除了要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顶层水平位移和层间变形的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构件截面尺寸及配筋构造,不一定满足侧移和抗震延性要求,则需要加强。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是需要进行水平荷载及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专门设计,需要考虑侧移限制。
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和沿高度的竖向布置、缝的设置、楼盖体系与地基基础类型的选择等等,都与结构的可行性,抗震性能与经济性密切相关,高规中均有相关的规定。
高规规定了房屋适用的最大的高度及高宽比的限制,层间及顶点位移的限制等要求及抗震结构的延性要求。
即根据设防烈度和结构类型,结构高度将结构分为一、二、三、四级。
按照要求的等级设计结构构件,从配筋形式、数量、构造要求等方向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规定最大适用高度是经验性的规定,对于一定高度的建筑,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经济的结构体系,使结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考虑我国目前常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合理钢筋含钢率,并综合考虑了不同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经济合理使用,地基条件及震害经验等因素,规定了各种结构体系的最大适用高度。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780105e99ec3d5bbfd0a7431.png)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结构理论摘要:抗震概念的设计是指通过总结地震发生全过程,并且从中找出相关的规律,然后通过试验验证之后的得到的一些认知,并且得出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的设计结构设计、建筑选址、及相关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选择就可以很好的增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这些抗震知识的累积慢慢的形成了抗震概念。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抗震概念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意义概念设计的应用范围广泛,包含了极多的结构设计,从中可以知道概念设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如今的计算理论及结构设计理论有待完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以及不可计算性所以,概念设计的应用则不仅解决了计算理论的缺点,还解决了在结构设计中实际存在的那些大量无法计算的问题,更加合理的完成了建筑的结构设计。
(2)结构设计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而在方案的初级设计阶段不能使用计算机来辅助计算因此,需要熟练掌握结构概念的结构工程师根据自己的合理计算和准确的判断来筛选高效低造价的结构设计方案。
(3)对于结构设计的工程中存在的大量繁琐的计算,往往需要借助计算机完成构设计人员也过分依赖计算机,这样会降低工作人员对设计数的敏感性,对于计算中存在的数据错误和运算方法不合理问题不能辨别和纠正,从而使结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并给建筑结构留下很多安全隐患由以上分析可知,概念结构设计对建筑结构设计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2.1结构的整体性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楼盖的整体性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相当于水平隔板,不仅要求聚集和传递惯性力至各个竖向抗侧力的子结构,还要求这些子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能够抵抗地震作用,尤其是当竖向抗侧力子结构的分布不均匀、结构布置复杂以及抗侧力子结构的水平变形特征存在差异时,整个高层建筑就依靠楼盖使抗侧力子结构进行协同工作。
浅谈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27458509ce2f0066f433221d.png)
浅谈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常用的结构形式,目前城市中正在建设和拟建的多层、高层建筑物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为避免它给人类带来大的灾难,要求结构工程师对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清晰明确,根据新抗震规范运用好抗震概念设计,充分掌握结构体系的受力状态,合理利用材料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结构各构件能力。
标签概念设计;协同工作;结构体系在当今的结构设计中,计算机及其结构程序在结构工程中得到大量地应用,少去繁琐的计算过程。
这要求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体系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把结构基础本概念弄清,受力明确,把概念设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1 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
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易于手算。
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的经济可靠性能。
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比如,有的设计人员用多、高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还人为的布置一些抗震墙,即不能满足楼层间的合理刚度比,也不能正确地反映底层框架在地震时受力状态。
问题在于结构概念不明确,没考虑这两种结构体系的差异。
软件的选择和使用不当,造成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汶川地震中,大部分的底框结构,在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刚度问题,底层框架全部倒塌。
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和专家曾警告工业界:“误用计算机造成结构破坏而引起灾难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然而避免这种情况,概念设计的思想不妨是个好方法。
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也使得结构设计的思路得到了拓宽。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be5943a765ce050876321335.png)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摘要: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抗震概念设计是要从建筑方案设计、选择时就必须要考虑进去的问题,是贯穿整个设计阶段的。
关键词:地震场地规则性延性抗震防线地震是一种会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的自然灾害,地震时强烈的地面运动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或损坏。
工程结构的破坏是由于地基失效引起,也可能是由于上部结构承载力不足形成的破坏或失稳造成的,根据地震历时资料分析,由于地基失效引起的工程破坏占结构破坏的10%左右,剩余90%是由于结构承载力不足或结构整体失稳造成的。
强烈的地震除了引起结构本身破坏外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比如火灾、水灾、滑坡、海啸以及泥石流等。
一般来说,地震本身造成的直接损失往往还小于自身所带来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间接损失。
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应注重其综合性及连锁性。
我们工程上通常讨论的即为构造地震,因为构造地震占发震总数的90%以上。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三水准”抗震设防。
我国规范中的给出了明确的解释: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当遭遇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时,建筑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上述亦可简述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以下内容来保证“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一、建筑场地的选择:在进行建筑场地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对工程抗震的不利影响,尽量避开抗震危险地段,依据宏观震害调查的结果和对不同地形条件、岩土构成的形体所进行二维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高突地形距离基准面的高度愈大,高出的反应愈强烈。
2、离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愈大,反应相对减小。
浅谈建筑设计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浅谈建筑设计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32249381d0d233d4b14e69bc.png)
浅谈建筑设计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摘要】随着我国在2008年和2010年连续遭遇了严重的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后,人们对建筑的抗震性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国家也对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造成了直接影响。
良好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通过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共同协作与相互配合方能实现。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地震导致建筑破坏的原因出发,并从抗震角度探讨了在建筑抗震设计中主要的建筑设计问题,以此论述了建筑设计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建筑设计;抗震设计;重要性08年的汶川地震和10年的玉树地震对整个中国而言都是重大的打击,不仅是巨大经济上的损失,更心痛那许多鲜活的生命就此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与此同时,也不得不让人们去反思我国在建筑中抗震设防上所存在的不足。
建筑抗震实践证明,如果缺乏良好的建筑总体方案,仅仅依靠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是无法取得较好的建筑抗震效果的,甚至不能减轻建筑的震害程度。
因此,必须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抗震要求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建筑抗震设计水平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地震所引发建筑破坏的原因通过我国历年来遭受地震的经验,对地震期间高层建筑受到破坏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因地震所导致的软土震陷和砂土液化等方式的建筑地基失效,使地基上部建筑物结构受到损坏。
2、地震所引发的自然环境大幅度破坏,如地表滑坡、山体崩陷、岩石断层、地面大幅度变形、水灾、海啸等等,而导致上部建筑受到直接破坏。
3、因地震所引起的地面剧烈震动过程中,建筑物结构构件失稳、连接破坏、变形过大、整体倾覆或者强度不足而受到的破坏。
二、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建筑设计问题建筑设计是否考虑到建筑抗震的要求,将在总体上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起到直接的控制与主导作用。
在建筑抗震的设计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建筑体型设计方面的问题建筑体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了对建筑平面形状与立体空间形状这两个方面的设计。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ab343ec952ea551810a687f4.png)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事业发展迅速,但随着建筑企业的数量越多,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为了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便需要注重建筑各个设计环节的优化,这样才能够使巨大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其中,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是建筑整体设计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建筑整体设计的质量,便有必要做好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方面的工作。
本课题在分析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优化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从建筑工程整体层面来看,建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使建筑工程的抗震效果得到有效增强,便需做好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工作。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实施非常重要,一方面能够使地震不确定性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能够使结构设计在整体上得到优化[1]。
鉴于此,本课题针对“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从建筑工程整体设计的优化角度考虑,做好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工作非常重要。
总结起来,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一)能够使地震不确定性得到有效解决地震不但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来说,便需要融入抗震设计思想,进一步做好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方面的工作。
在此项工作开展之前,必须认识到对于一些复杂建筑结构,易发生设计层面的不足,进而引发结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地震存在随机的特点,其发生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要想对建筑物发生地震的特性及参数准确预测出来,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看是达不到此要求的[2]。
因此,建筑结构设计师便需要注重抗震概念设计的实施,提出概念,然后加以落实,从而起到防范、控制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位于两条地震带上,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地震的高发区之一,因此为降低地震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经济的损失,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物的抗震性建设以及抗震概念设计进行简单的论述。
标签:建筑工程抗震概念重要性
1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概述
在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不断成熟发展的阶段,促进了我国结构计算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精确性的发展态势。
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结构测算中普遍采用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促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
但是这种建筑结构测算也仅仅只是一种近似的算法,因为建筑物结构设计是以空间来计算的,各种结构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整体,仅凭极限状态设计是很难估算建筑物的真正承载力。
此外,地震是地壳活动的结果,具有随机性、破坏性和复杂性,因此目前很难对此做到精确的预测。
同时,建筑物本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整体系统,其本身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地震的作用下使得建筑物本身的破坏过程显得非常的复杂。
所以,要想对建筑物受到地震破坏的特性和参数进行准确的预测合计算,就不能单纯的靠计算来解决,而是要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工程抗震的系数和相关的设计标准,要从抗震基本概念中不断提取一些抗震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经验总结。
在总结建筑结构总体地震反应时要从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根据结构破坏的不同过程,对抗震设计的原则要进行灵活的运用。
既注意对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进行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又可以考虑到各个相关的细节,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是建筑领域所公认的建筑抗震设计的三个主要方面,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点都会使得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不能有效进行。
在抗震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抗震概念的设计,一般来说抗震概念的设计是根据经验形成的一种基本的设计原则和思想,根据这一原则对建筑结构进行总体设计,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定质手段和方法的被称为抗震计算;构造措施具体是指在建筑的抗震设计时可以保证局部薄弱环节的整体性,也可以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实用。
2 抗震概念设计的相关内容与要求
注意场地选择和地基基础设计,选择合理抗震结构体系,合理利用结构延性,确保材料和施工质量,把握建筑结构的规则性,重视非结构因素等以上六个方面
构成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一般所包括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就对此进行逐一的分析:
2.1 场地、地基和基础
在选择相关的建筑场地时,要对当地的地质情况以及地震活动情况的有关资料进行详细的搜集工作,从而可以从中甄别出有利的建筑地段,从而避开对危险地段的施工建设,将环境本身的隐患降低到最小。
对各类地段详细的划分可以参阅表1
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对于不同性质的地基建筑结构层的设计以及单元结构基础设计都要不同②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应采用相同的质地的地基,或全部采用天然地基或全部采用桩基;③充分考虑到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等在地震时对地基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各种因素要进行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关的措施。
2.2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设计
建筑物结构如果设计不规则,在地震发生时很容易造成巨大的扭转效应,或者形成抗震的薄弱层。
所以,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避免严重扭转振动的发生。
此外,还要对建筑物进行整体上的设计,保证建筑结构的规则对称。
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面形成薄弱层。
建筑结构的不规则类型可分为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表2、表3)。
当采用不规则建筑结构时,应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对于地形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构造时,在设缝后形成的结构单元的自震周期避开场地图的卓越周期的前提下,应该使其在各相关不为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具体措施可按照具体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防震缝等。
2.3 抗震结构体系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要对抗震机构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例如,恰当合理的选择结构方案,充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充分考虑各种综合因素后,结合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综合考虑对比后确定建筑的抗震机构体系。
2.3.1 在选择建筑抗震结构体系时,应注意符合下列各项要求:①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②为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在建筑设计时有多道抗震放线;③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从而提高建筑的承载系数;④采取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消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⑤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减少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
2.3.2 对结构构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砌体结构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等,强化砌体的承载力度;②为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限于钢筋的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限于构件破坏、局部失稳或整个构件失稳等,应严格设计、选择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和成分构成;③非预应力钢筋应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的抗侧力构件的充足性和实用性。
2.3.3 结构各构件之间应可靠连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构件节点的破坏应控制在其连接的构件破坏之后;②预埋件的锚固破坏应该在于连接件破坏之后;③严格保证装配式结构构件的链接的结构整体性、一体性;
④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控制在节点核心区以外锚固;⑤各种抗震支撑系统应能保证地震时结构的稳定。
作为地震的多发国家之一,我国建筑工作者都应对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有效的进行抗震概念的设计,以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和避免重大的财产经济损失事情的发生。
良好的抗震概念设计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性、抗震性、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设计师工中应将此项措施有效的落实到实处,使其发挥出其最大程度上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葛学礼,朱立新.建筑抗震设防措施与抗震减灾效果[J].建筑,2003.
[2]郁佳荣.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简化方法[D].浙江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