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绘画综合材料绘画造型语言223 第三节、造型与思维

合集下载

浅谈综合材料绘画与表现

浅谈综合材料绘画与表现

浅谈综合材料绘画与表现2019-08-25【摘要】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材料绘画得到了多数艺术家的重视,了解综合材料是怎样的画种,⽤什么样的⽅法去表现,如何运⽤多种绘画⽅法表现内⼼的所想、所知,是每⼀个致⼒于综合材料绘画的美术⼯作者所要探索的。

【关键词】综合材料;艺术表现;视觉效果在西⽅综合材料绘画已有百年的历史,综合材料艺术的研究在中国是新的学科,⽆论在它的表现性还是技术性上都着实让⼈⼼动,也吸引了⽆数画家在此领域的探索,现代主义⽂艺思潮的传播与影响,艺术家们逐渐发现绘画中使⽤各种材料可以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样式。

这种⼿段的运⽤,从本质上突破了材料处于⾪属地位的观念束缚,促进了艺术家对传统绘画观念、形式认识的深化,同时也促使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绘画艺术的独特语⾔进⾏⼴泛的探索、⼤胆的开拓和试验,使绘画艺术构成形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风貌。

认识综合材料⾸先要了解它的形式感。

现在很多当代艺术作品在材料上使⽤了丙烯、油彩、肌理材料、拼贴、各类⽤胶和绘画⽤漆等。

画⾯上斑驳的肌理呈现出粗糙的凹凸感,纸质拼贴产⽣的⾃然肌理条纹,胶类在画⾯产⽣的沉重流淌感,裂纹漆呈现的不同裂纹的变化,裂纹的渐变组合及偶然性给观者带来新的感受。

这是因为绘画材料本⾝就具有很强的形式感。

综合材料的应⽤给画⾯增添了趣味性,画⾯形式上的突破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赵⽆极也是善于在创作中将不同材料结合应⽤的画家,画⾯⾊彩相互覆盖渗透,变化微妙。

当代许多画家因综合材料的使⽤,其画⾯形成了新的语⾔追求和画⾯样式。

其次,绘画形式要有再创造的过程。

绘画形式有⾃⼰的⽣命,艺术家在⾏为的过程中让形式⾃⼰显现出来。

各种材料有其各⾃的特性,⽽艺术家的⽣命意志也正是⽆意识的作画⾏为中通过形式显现出来。

利⽤各种媒介的特点,⽤⼈⼯的笔触与笔痕是作品呈现形状的⼀种表现⼿段,正是这种⼈⼯的笔触和⼑刻斧凿的痕迹语⾔被⼀些画家认为是绘画区别于照⽚和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之⼀,它可以帮助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增加绘画的特性,提⾼处理空间感、体积感与质感的表现⼒。

美术的造型与材料

美术的造型与材料

美术的造型与材料教案主题:美术的造型与材料引言:美术是一门引人入胜的艺术,它以独特的造型和丰富多样的材料为手段,表现出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独特观点和情感体验。

本教案将从造型与材料两个方面展开,探索美术的魅力与艺术的表达力。

一、造型的基本元素与原则(500字左右)1. 点、线、面的造型点是造型的最基本元素,线的出现使得点有了延伸和连接的可能,而面的出现则给点和线以限制和固定。

美术作品中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传递出形状和结构的信息,表现出一种具体的造型效果。

2. 造型的比例与形态造型的比例是指物体内部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态则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形状和结构。

在美术作品中,通过合理的比例和形态运用,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各种丰富多样的形象和意境。

3. 造型的节奏与韵律造型的节奏是指形式元素之间的变化和重复规律,而韵律则是指形式元素之间交替出现所产生的节奏感。

通过巧妙地运用节奏和韵律,在美术作品中营造出一种动感和节奏感,增强观者的审美享受。

4. 造型的对比与变化造型的对比是指形式元素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而变化则是指形式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通过对比和变化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二、材料的选择与应用(500字左右)1. 绘画材料绘画是美术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常见的绘画材料包括颜料、画笔、画布等。

不同的绘画材料具有不同的质地和表现力,艺术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来创作出丰富多样的绘画作品。

2. 雕塑材料雕塑是立体造型的艺术形式,常见的雕塑材料包括石材、木材、金属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质感和可塑性,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来创作出独特的雕塑作品。

3. 摄影材料摄影是以感光材料记录图像的艺术形式,常见的摄影材料包括胶卷、相机等。

不同的摄影材料具有不同的感光性能和分辨率,艺术家可以根据拍摄主题和风格选择适合的材料来创作出精彩的摄影作品。

4. 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现代艺术创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常见的纤维材料包括布料、纸张等。

手工——单元五 综合材料造型

手工——单元五 综合材料造型

综合材料装饰物制作:植物挂饰
(1)工具材料:树枝、麻绳、干花、松果; (2)将树枝摆成口字形,用麻绳将树枝交叉处绑好; (3)将麻绳绑在树枝上,来回缠绕后绑紧; (4)将麻绳换个方向来回缠绕捆绑,注意上下穿插,形成网状。再绑上挂绳; (5)将干花、松果卡在麻绳网上,调整位置,制作完成。后续也可加入其他材料, 如贝壳、树叶、纸花、照片等其他材料,丰富装饰效果。
一、概述
结合各种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制作的立体玩偶因其材料的丰富性、 趣味性而得到幼儿的喜爱。综合材料制作的玩偶或装饰物造型朴 拙,色彩鲜艳,对材料的巧妙运用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
二、解析与制作 综合材料玩具制作:闪电车
(1)工具材料:胶枪、洗发水瓶、瓶盖4枚、色卡纸、卫生纸; (2)将胶滴入瓶盖; (3)将卫生纸填充到瓶盖中间; (4)将瓶盖粘到洗发水瓶子上作为车轮; (5)贴好4个瓶盖; (6)用卡纸装饰车身,制作完成。
(二)废旧材料拼贴画
指用各种废旧物品来进行拼贴的平面或半立体的装饰画。主要利用各种废旧 材料的质地、色彩、造型来表现。平时要注意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根据颜色 或形状分类保存备用。
点状材料拼贴画:两个好朋友
(1)工具材料:水粉颜料、画笔、调色盘、 小刀、铅笔、橡皮、502胶、白卡纸、扣子、 鞋带; (2)设计草图; (3)根据草图用水粉颜料在卡纸上涂底色; (4)将鞋带切成小段,粘贴成树形;用502 胶将扣子粘贴到适当的位置。
范例欣赏
课后实践
1.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一个交通工具 类的立体玩偶。
2.根据幼儿园环境布置的需要,综合运用 各种材料,制作一个装饰摆件。
3.根据幼儿园环境布置的需要,综合运用 各种材料,制作一个装饰吊饰。
植物拼贴画:收获归来

美术第十章 综合材料造型

美术第十章 综合材料造型
第十章 综合材料造型
第二节 综合材料造型方法
第十章 综合材料造型
第二节 综合材料造型方法
立体材料造型二
第十章 综合材料造型
第二节 综合材料造型方法
【思考与练习】 1.结合实例说明综合材料制作玩具有哪些特点。 2. 临摹或设计制作综合材料玩具作品1~2个.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研究,了解了综合材料造型的分类及造型方法;熟悉了综合材料 造型的表现形式和 特征,掌握了基本造型技能。
第十章 综合材料造型
第二节 综合材料造型方法
一、点状材料造型 点,是基本的造型元素之一。在使用点状材料造型时,不仅要考虑其大小、形状、 色彩、质感、肌 理等因素,还要根据表现内容,处理好材料的排放顺序、方向及粘 贴方式。 表现形式: 1. 点状材料造线形
点状材料造线形
第十章 综合材料造型
第二节 综合材料造型方法
第十章 综合材料造型
2.制作步骤 (1)立意构思。根据材料的各种结构、材质、颜色特点,构思做什么样的造型。 (2)联想造型。在制作过程中,根据材料各种特征进行联想并灵活调整造型。 (3)组合制作。根据材料的不同材质和结构,确定不同的组合方法 (粘贴、连接、串 接、剪裁、 重叠、缠绕、卷曲、切割重构)。 (4)装饰修整。根据立体造型的需要,可增添一些装饰材料进行装饰修整。
第一节 概 述
综合材料造型涉及面较广,就学前教育而言,基于操作及使用对象的特殊性,其材料 的选择首先要 考虑安全、洁净、无毒等因素;在制作上要考虑到便于加工、重构、 操作等具体条件。具体指:能为造 型所用的无毒无害、安全洁净、便于加工改造的 材料,如包装盒、各类瓶子、自然物、各类纸张以及废旧生活材料。通过作者不同 的构思与创造,能赋予其新的造型及内涵。

美术造型的构思与表现

美术造型的构思与表现

美术造型的构思与表现教案主题:美术造型的构思与表现引言:美术造型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家的构思和表现,创作出富有美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本教案将介绍美术造型的构思与表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提高造型的能力和创作水平。

一、构思的重要性构思是美术作品创作的灵感和基础,决定了作品的整体风格和表现力。

良好的构思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

1. 观察与想象相结合艺术家通过观察自然与社会的事物,获取灵感,并进行思考和想象,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加工。

2. 探索不同的构思方式艺术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构思方式,如象征性、夸张性、抽象性等,来表现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们也可以尝试不同的构思方式,开拓创作思路。

二、表现的技巧与方法表现是通过绘画和雕塑等方式,将构思的内容具象化和传达出来。

艺术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使作品更加精准和生动。

1. 线条与形状的运用线条和形状是造型的基本元素,艺术家可以通过不同形状的组合和线条的运用来表现构思。

学生们可以通过绘画练习,加强对线条和形状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2. 色彩与光影的运用色彩和光影是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能够给作品增添层次感和生动性。

学生们可以通过色彩练习和观察光影的变化,提高色彩和光影的运用能力。

3. 空间与透视的处理透视能够使作品更加立体和真实,艺术家可以通过透视的运用来表现远近和深度。

学生们可以通过练习透视图和观察真实的空间,提高空间与透视的处理能力。

4. 素材与材质的选择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达需求,选择不同的素材和材质来创作作品。

学生们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材质和素材,发掘新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三、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示,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构思与表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案例分析:著名艺术家通过对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学生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构思和表现方式。

例如,毕加索的抽象表现、凡高的线条运用和莫奈的色彩运用等。

“材料”与“观念”

“材料”与“观念”

“材料”与“观念”作者:张勤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如何把握本土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所关注的一项议题。

综合材料绘画自上世纪80年代以独立探索绘画形式语言载体的新姿态进入中国。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享誉中外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呈现既有本民族文化的独特表达又反映出当下世界发展的时代联结。

对此,本文以综合材料的运用与观念的表达为切入点,以及就作品如何在本土当代语境的介入关系中彰显出时代精神,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语言的另一种延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综合材料观念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家以综合材料为媒介语言运用于艺术创作表达中,打破了一直以单一材料划分画种的架上美术门类。

多画种间的融通对艺术创作观念的变化、材料语言技法的拓展大有益处,并且这种融通模糊了多画种之间的边界,为作品呈现东西方多元化艺术形式互渗演进提供可能性,使当代艺术表现获得了更多的能量。

这个时候大家关心的不再是单一绘画媒介材料下的形式美学,而是作品的观念表达以及精神的呈现于“综合”后的“材料”。

材料语言的表现在传统绘画中“材料”只是作为一个载体,是色彩与造型语言的物质媒介。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工业化文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理论研究的飞速推进,让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家从对“材料”的传统思维认识转而关注和思考材料艺术。

美国艺术家理查德认为,“材料就是自然,而人身上自然的东西应该与自然有一种和谐”。

对我们来说,材料语言在观念表达中怎样恰到好处地展开叙述,以及作为载体的物质材料如何在艺术家手中魔幻般地超越原本的文化属性,这些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材料”作为艺术作品的物质基础,承载着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感受,是艺术作品内在意义的唯一载体。

“材料”以桥梁的身份担任着艺术的语言作用,与以往“材料”所承受的作用不一样的是,现当代艺术家更注重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艺术家借鉴“材料”其自身所蕴含的意义通过材料语言的转化去表达思想和目的,当材料从色彩语言与造型语言抽离出来,不再是色彩与造型的物质载体,那么“材料”本身就是作为一种“不说”的语言。

综合材料绘画综合材料绘画造型语言22.3-第三节、造型与思维

综合材料绘画综合材料绘画造型语言22.3-第三节、造型与思维
• 肌理性的追求-揉、喷、拓等 • 抽象性 • 实验性
现当代水墨
• 以“构成”转化“写意”
• 以“表现(制作)”取 代“书写性”
• 水墨材质艺术价值体现
推荐阅读
• 鲁 虹《现代水墨二十年》 • 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 • 卢辅圣《中国画的边界》 • 水天中《“中国画”名称的
产生和变化》
水墨构成
陈 洪 绶 明
• 笔、墨法的运用 • 夸张变形
• 材料、机理
• 西方画理借鉴
墨 葡 萄 图 明 徐 渭
• 笔、墨法的运用 • 夸张变形
• 材料、机理
• 西方画理借鉴
潇湘奇观图卷 宋 米友仁
• 笔、墨法的运用 • 夸张变形 • 材料、机理
• 西方画理借鉴
黄 宾 虹
• “中国之画,其与西方相同之处甚多, 所不同者工具物质而已。”
综合材料纸本
• “85美术新潮”
• 水墨—— 宽泛的 • “画种论” • “媒材论”
• 现代水墨
• 表现性水墨 • 新文人画 • 都市水墨 • 实验水墨
• 当代水墨
自在水云 周思聪作品
矿 工 图 之 人 间 地 狱
周 思 聪
李 伯 安 作 品
李 伯 安 作 品
李 伯 安 作 品
杜大恺作品
杜大恺作品
杜大恺作品
崔 子 范 作 品
崔振宽作品
刘进安作品
刘 进 安 作 品
刘 进 安 作 品
田黎明作品
田黎明作品
田黎明作品
周 京 新 作 品
周 京 新 作 品
李 津 作 品
李孝萱作品
李孝萱作品
刘 庆 和 作 品
刘 庆 和 作 品
卢 辅 圣 作 品

福师20春《综合绘画》在线作业二答案_34

福师20春《综合绘画》在线作业二答案_34

(单选题)1: 素描最基本的造型语言是()和线条。

A: 色彩
B: 结构
C: 色调
D: 明暗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色彩的鲜艳度称为()。

A: 明度
B: 色相
C: 纯度
D: 浓度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相组合产生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

A: 色相对比
B: 明暗对比
C: 冷暖对比
D: 补色对比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尝试过素描材料与色粉笔结合的画法,使绘画技法通过材料的运用得到丰富的表现效果。

A: 达?芬奇
B: 乔托
C: 米开朗基罗
D: 拉斐尔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拼贴始于()时期,是一种把剪报、布片或其他材料粘贴在画布或者其他基底上的构成技巧。

A: 现实主义
B: 立体主义
C: 浪漫主义
D: 未来主义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是指运用不同材料经人为处理所获得的画面的底层。

A: 颜料
B: 画笔
C: 基底
D: 画架
正确答案: C。

绘画材料与表现概述精品课件

绘画材料与表现概述精品课件

● 材料本质则是材料自身的内在属性
● 材料形态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态和人
自然形态
造形态
●形态空间,二维和多维空间形态
人造形态
一、绘画材料形态语言体现:
材料形的视觉个性表达与绘画因素; 形态结构关系与表现; 形态实验等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侧重。
材料表现研究
第二节 色彩情感与形式映照
材料色彩针对不同质的绘画颜料以及生 成的色彩和不同材质颜色的材料本身而 然。是对材料色彩与颜料色彩本体之间 构成的色彩关系调正和研究。
材料的使用与绘画色彩表现处理之间的协 调与统一。
材料审美与传统色彩的个体差异与矛盾形 成。
现成物的复杂与人造形态的区别与表现。
色彩的变化与作品内涵传达的准确和有效。
文化性和时代特征表现。
材料表现与情感传达
第三节、综合材料与语言秩序研究
材料语言秩序研究从形式的独立意义出 发,分析归纳提升对材料形态组合与秩 序感的产生,以及材料形态与个体情感 传达的共性与普遍意义。涉及材料色彩、 形态组合、画面搭配关系的协调。侧重 于:
绘画材料与表现概述精品课 件
绘画材料与表现— 概述
一、绘画材料的发展
绘画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材料媒介变革中,不断推动艺 术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延伸。其中,材料艺术在绘画艺术的发 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材料艺术介入绘画表现的发展历经二 千余年,在各种材料的实验过程中,材料自身也完成了向艺术 本体的转化,一方面是对绘画艺术本体语言的演变及与之对应的表
第五章、教学作品案例
而居美术馆交流
观察方式的转变。 画面结构重组关系的建立。 色彩变化与材料因素的思考 材料运用的合理和表现 观念的延伸发展与材料实验。
材料探索与表现重组作品

初中美术_赋予材料以生命——综合材料装饰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赋予材料以生命——综合材料装饰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赋予材料以生命——综合材料装饰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赋予材料以生命——综合材料装饰画》这节课是以运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学习活动,利用废弃材料进行拼贴组合来完成作品,需要合理而巧妙地运用不同特质的材料来满足视觉美感的需求。

作为造型艺术的物质基础,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以材料美感的表现为主要途径的美术创作,更是将材料作为造型要素之一。

所谓赋予材料以生命,就是让原本没有生命的材料通过巧妙地构思、艺术地加工而换发生气,给作品以灵性,使作品因材料的恰当运用而呈现生命的活力,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实物材料的表面质感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还包含着一定生活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传达作者的表现意图。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感受体验、交流、制作尝试等教学活动,将触觉感受与视觉感受进行联系和转换,使学生形成对材质表现的感染力的认识,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于制作中,同时,形成作品表现的教学活动珍惜物质资源的意识。

今天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富足和舒适的同时,还深切认识到过度使用有限的地球资源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肆意破坏生态环境会带来严峻的形势。

《综合材料装饰画》的课题唤起我们的忧患意识,提醒我们担起维护生态环境、珍惜生活资源的重大责任。

【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学会根据材料的视觉效果进行联想,能够灵活的利用材料的质感、肌理、形状和色彩,了解选材与艺术创造的关系以及材料蕴含的社会生活信息进行造型表现,并在创作表现活动过程中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

2.通过搜集各种材料,寻找有利用价值的各种东西,有目的地加以选取收集。

课上与同学交流分析材料特性,提出恰当的设计方案,合作完成一件综合材料装饰画。

3.通过材料收集、利用和艺术创造,树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识,养成善于观察周围物象、善于联想并付诸艺术创作实践的特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材料的搜集方法,认识材料的特性,体验材料给人的视觉感受。

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因材施艺”。

绘画中综合材料

绘画中综合材料

绘画中综合材料1综合材料的视觉效果1.1在绘画中合理地运用综合材料在传统绘画中,大量地运用材料是为了增加绘画表现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材料已经逐步演变为画家的一种艺术语言。

在纸本绘画作品中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铅笔材料、色粉笔材料、毛笔材料,油彩材料等。

绘画作品从单一材料到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从传统的绘画材料到各种生活材料或工业材料,甚至直接在人体上绘画的行为艺术,这些都体现了材料的变化在绘画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家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因为材料有软件,有硬,有干,有湿,有透明,有不透明等等各种各样的差异。

例如,克里姆特奇妙地运用了金箔和金粉等新型材料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好的表现了物体的神韵,增加了作品的美感和感召力。

艺术家们不仅能奇妙地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而且能够在材料的原始属性上挖掘出它们特有的潜质,表达出原始的绘画材料表达不出来的效果。

1.2材料的表现力(1)材料在艺术作品的形式感。

材料的形式感表现在艺术上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形式美,而只有当人们的心理和生理达到共鸣才会感知这种形式美。

用于油画的综合材料通常是在油画布或其他材料上进行绘画,艺术家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创作出极其有形式美的艺术作品,所以我们说综合材料通常具有很强的形式感。

当代的许多艺术作品主要采用油彩,肌理材料,拓印,拼贴等材料方面的综合技术。

在综合绘画的技法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材料表现法就是材料拼贴,不同的流派或不同的时期,材料拼贴都具有不同的理念和方法。

不同的胶类可以在画面中产生浓重的流淌感、凸凹感、粗糙感和斑驳感;呈现裂纹状态的漆面可以表达出皲裂的效果;拼贴纸张可以产生自然的条纹。

以上所采用的材料方面的综合技法就是有代表性的形式感,在一幅综合绘画的作品中往往会同时采用上面提到的许多技法。

艺术家在创作时通常期望达到一种平衡,期望表达出自己的创造性。

因此,他们在综合材料绘画中所表现的形式感是剧烈的。

创作出新奇的、有活力的作品需要艺术家不断地探索新材料的表现力,这无疑需要艺术家具有不断创新的思维。

试论综合绘画的材料表现与视觉意义

试论综合绘画的材料表现与视觉意义

试论综合绘画的材料表现与视觉意义摘要:综合绘画也被称作综合材料绘画,材料在综合绘画中的运用与表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材料中挖掘出来的材料语言饱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元素,材料语言作为绘画语言中的一种从而在表现上丰富了作品表达的方式并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透过这种材料的表现是一种艺术观念,这种艺术观念是一种材料观念,它贯穿着综合绘画创作过程的始终并对综合绘画产生了深远的视觉意义。

关键词:材料综合绘画运用表现肌理等一、材料在综合绘画中的运用与表现1.材料在综合绘画中的运用(1)材料的运用呈现出艺术观念材料在20世纪的绘画艺术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广泛的传统绘画作品中,材料大量地运用于画面当中是为了弥补传统绘画在表现力上的局限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材料从最初作为艺术表现的传播媒介逐步升华到一种艺术语言,材料在艺术创作中所展现出来的材料语言进一步满足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需要。

不同的材料与肌理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观念,画面上不同的材料与肌理表现形式会赋予艺术家用不同的材料语言寻找自己内心世界的心理暗示,以及迎合了受当代艺术影响下艺术家寻求精神个性与独特风格的创作思路和审美取向。

在美术创作中呈现在纸本绘画中的材料有铅笔材料、钢笔材料、毛笔材料、色粉笔材料,丙烯材料、油彩材料等等,从一种画种的一种特定材料到多种材料在一幅作品中的综合运用,从单纯运用绘画材料直到使用不同种类的生活或者工业材料创作出的装置艺术,甚至运用人体艺术创作出的行为艺术,这些都是材料语言在经历绘画艺术发展变革中呈现出的观念变革以及材料变革在艺术创作中产生的深远意义。

(2)材料的运用符合艺术家的创作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现代化的工业产品已经无法满足艺术家们的创作需要,材料呈现在综合绘画中的角色是反映自我与观念的。

如: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波洛克的行动绘画放弃了画架和调色板,运用滴画法将颜料滴洒到平铺于地面上的巨大画布;毕加索与布拉克在20世纪初的立体主义中将大量非传统绘画材料引用于绘画当中,他们开始将报纸等表现艺术家个人化追求的新材料运用到其绘画创作当中,并将现成的材料进行,拼贴和二次重新组合。

综合材料绘画的形态与语言建构

综合材料绘画的形态与语言建构

(二)材 料 表 现 与 精 神 诉 求 材 料 表 现 与 精 神 诉 求 构 成 了 “形而下”与 “形而上”
的链接关系。它们交织在作品主题思考、社会考察与艺 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
曰 本 艺 术 家 平 山 郁 夫 始 终 坚 守 “丝绸之路”主题和 相关艺术实践。他的考察范围横贯东西,并习惯于从历 史的跨度和地域的维度来思考问题。 其作品总是由大处 入手而总揽全局,博大、雄浑而主题鲜明,如敦煌组画
《朝》 《夕》 《月》,清 晨 的 朝 霞 、傍晚的一抹余晖与 皓月下的夜景,把西域的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把 曰 本 美 术 从 “风花雪月”的地域文化带入到浩瀚的沙漠 和波涛汹涌的大海。平山郁夫曾说,每当他站在丝绸之 路的大地上,仿佛总会感觉到先民们在那里劳作和贸易 的场面,这些梦幻般的情境令人心潮澎湃。 他 用 2 0 年 时间完成的大型西域系列壁画,表现了玄奘取经走过的 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也表达了他对这位唐代高僧的崇敬 之情。可以说,他的这种对于主题的追求完全是生命使 然 ,技 法 本 来 就 是 融 化 在 主 题 中 的 血 液 。所 谓作品的温
学术前沿
张竄亮 <风起云涌> 200cmx 240c m 综 合 材 料 2020年
目堆砌便是问题之一。 出现这些现象的关键根源在于两个 方 面 :一是 对综 合材料绘画的文化归属认识不清,二是缺 乏对作品主题思想的弘扬和对当下生活的关切之情。精神 诉求是点燃材料表现的火种,因为所有能够进入作品的材 料技法,都应该是作品主题的需要,而不是媒材本身。单 纯追求媒材,便无法对应艺术创作的主题和思想性表达, 艺 术 家 应 该 从 模 仿 和 简 单 的 “拼 贴 ” 中走出来。
毋庸讳言,中国美术长期以来在创作理念与技法表 现两个方面形成的惯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时代 性变革。 “单画种材料技法的演进”正是要通过技法革 新来改变这种状态,使中国美术进入当代艺术表现的格 局中。 其 学 术 指 向 体 现 在 对 某 “画 种 ”学术概念的展开 和时代性语言建构上。 “演 进 ” 即意味着演变,通过对 美学概念和材料技法的当代性转变,使原有审美逻辑和 技 法 形 态 发 生 变 化 。 这 是 艺 术 形 态 进 化 的 过 程 ,而不是 简单的材料技法拓展。这 其 中 , “态 度 ”和 “立 场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也 就 是 说 , 我 们 今 天 应 该 采 取 什 么 样 的 态 度 , 站 在 某 “画 种 ”的立场上,来 思 考 该 “画 种 ”的时代形 象和未来发展。 比如,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油画、版 画和雕塑等系科至今依然保留,但 “画 种 ”概念是体现 在 学 校 教 学 文 脉 的 传 承 上 的 ,即 油 画 系 学 生 可 以 做 蜡 像 、 搞 拼 贴 甚 至 行 为 艺 术 ,因 为 油 画 系 的 课 堂 只 是 一 个 基 台 , 是为了让学生站在日本油画发展史上考虑当代问题。

综合材料绘画

综合材料绘画

综合材料绘画作者:黄杏子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10期摘要:材料、形式作为综合材料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材料在绘画里的应用就是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调整开设的新课程。

在此之前,一直沿用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课程设置模式。

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步发现传统的三大构成基础课程,特别是立体构成教学已不再完全适应纯艺术类专业的教学需要。

形式语言在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崭新的理念呈现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好的形式视觉正是一幅作品的评判标准。

材料与形式在艺术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材料;形式语言;综合材料绘画;设计材料作为设计类学生的造型基础,其课程目的是解决在造型上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表现方法的问题——眼、脑、手一体的训练。

在设计的实践中,形式是设计师阐述设计理念的语言,是设计师展现创作性的重要方面。

在研究材料基础的同时,不可避免要提到形式语言的表达。

通过对材料的使用,深入对结构、形体、空间、质感、明暗、比例、透视等基本造型因素的了解、认识与把握,涵盖了从具象的客观再现到抽象的理性创造、意象的主观表现等全方面、多角度的探索与研究。

即通过具象、抽象、意象等造型手法与表现方式,融具象造型、抽象构成、意象表现为一体,从自然形态的具象写实过渡到抽象形态的构成研究,直至形成意象形态的主观表现。

换言之,意象表现以自然具象形态的造型特征为依据,以直觉的感性体验为基础,通过对客观具象形态的观察、研究、体悟,整体把握事物本质特征,以整合与简化的方式舍去物象表面复杂繁琐的形式要素,从中发现、分解、抽离出线条、形状、明暗等具有形式意味的语言因素,取得客观物象在空间、形状、结构上的单纯化,利用形式的构成法则与构成规律,将这些形式构成因素按照一定的空间秩序进行能动的、自主的、有机的构成与组合,并在其中赋予作者自身独特的情感、意趣、感受与理念,形成事物表面特征的重新组构与重新诠释,形成新的形态特征,达到构想与创意的主观体现。

小学艺术教案认识和使用绘和造型

小学艺术教案认识和使用绘和造型

小学艺术教案认识和使用绘和造型小学艺术教案-认识和使用绘和造型第一节:绪论艺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本节我们将学习艺术中的两个基本要素——绘画与造型,并探索如何认识和运用它们。

第二节:认识绘画绘画是通过用颜料、笔触和其他绘画工具在画布上表现形象的艺术形式。

正确的绘画会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并启发他们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提高绘画的认识能力:1. 观察概括:带学生去室外或艺术展览中观察绘画作品,鼓励他们描述画中的视觉元素、色彩运用和表现主题。

2. 创造实践: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描技巧和绘画技法,让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观。

第三节:认识造型造型指的是通过雕塑、塑料艺术以及用各种材料创造形状和结构的艺术手法。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认识造型:1. 材料探索:提供一些常见的造型材料,如黏土、纸张和纸板,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这些材料进行造型实践,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 视觉分析:展示一些雕塑作品或立体造型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形状、结构和表现意义。

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造型创作。

第四节:绘画与造型的结合绘画和造型常常会结合在艺术创作中,为表达主题增加丰富性和深度。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将绘画和造型结合起来:1.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尝试在绘画作品中加入立体元素,或在造型作品上添加绘画细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 主题表达: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让他们通过绘画和造型的结合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适合的表现手法。

第五节:课堂实践活动本节课将通过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绘画和造型的理解和运用:1. 主题确定:老师选择一个主题,如“我的家乡”,让学生用绘画和造型相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印象。

2.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主题,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辅导,运用前面学到的绘画和造型技巧进行创作。

美术绘技法与创作思维

美术绘技法与创作思维

美术绘技法与创作思维教案:美术绘技法与创作思维引言美术绘技法与创作思维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相辅相成,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将从基础的绘画技法入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为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一、构图与透视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构图方式的效果。

引导学生观察真实景物,运用透视原理,学会正确的构图方法。

通过实践绘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二、色彩运用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颜色的表现效果。

通过实践绘制和色彩混合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色彩对情感和意境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素描与造型通过素描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了解素描的表现方式。

通过造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形状、质感和结构,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和创作能力。

四、光影与质感介绍光影的表现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光影在物体上的变化。

通过实践绘制和模型制作,让学生掌握光影的表现技巧。

引导学生通过质感的描绘,表达物体的实际感和触感,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创作思维与表达通过不同创作主题和材料的使用,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思考、观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学生作品的展览和交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分享,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评价与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与建议,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和技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持续进步的意识。

结语美术绘技法与创作思维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全面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美术创作中,能够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观点和情感体验。

让我们一起开启艺术的大门,探索无尽的创作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璐 作 品
刘 进 安 作 品
刘 进 安 作 品
陈心懋作品
陈心懋作品
陈 心 懋 作 品
胡 又 笨 作 品
邱志杰 作品
梁铨作品
梁 铨 作 品
梁 铨 作 品
吴少英作品
吴少英作品
“绘画并非把我们肉眼所见的 予以正确的再现,而是如何把 自己意向中的造型的颜色按自 己的需要予以再生。”
(不能等同于抽象)
材料工具 (综合性)
• 毛笔、排刷等 • 纸、布、板 • 胶、水、油等 • 其他
刘培宏作品 刘培宏作品
刘 进 安 作 品
刘 进 安 作 品
吴冠中作品
吴冠中作品
陈 光 武 作 缨 作 品
张相宜(韩国)作品
周 璐 作 品
• 运用平面构成原理来读画 • 遇到较为具象或复杂的画面时
拆开来剖析
矿工图之同胞、汉奸和狗 周思聪
矿 工 图 之 遗 孤
周 思 聪
矿 工 图 之 王 道 乐 土
周 思 聪
矿 工 图 之 人 间 地 狱
周 思 聪
课程训练内容
• 水墨构成--研究造型法则 • 注重画面自身抽象、形式思考 • 水墨构成具有抽象性
杜大恺作品
杜大恺作品
崔 子 范 作 品
崔振宽作品
刘进安作品
刘 进 安 作 品
刘 进 安 作 品
田黎明作品
田黎明作品
田黎明作品
周 京 新 作 品
周 京 新 作 品
李 津 作 品
李孝萱作品
李孝萱作品
刘 庆 和 作 品
刘 庆 和 作 品
卢 辅 圣 作 品
刘 文 洁 作 品
——文森特•梵•高
推荐阅读
• 康定斯基艺术全集
• 艺术的精神性 • 论形式问题 • 论点线面 • 论具体艺术
需要特别考量的问题
对于传统的态度
• 肯定其价值 • 利用其精华 • 创新时代性
• 笔、墨法的运用
• 夸张变形 • 材料、机理 • 西方画理借鉴
• 笔、墨法的运用
• 夸张变形
• 材料、机理 • 西方画理借鉴
• 水墨—— 中国画所特有的 表现语言与媒介
• 以“构成”转化 “写意”
• 以“表现(制 作)”取代“书 写性”
• 构成—— 西方 设计
• 美的关系的组成 • 目的是创造有意
味的形象并巧妙 地纳入预定的平 面空间
水墨构成
• 1987年中央美院 国画系第一画室 开设“水墨构成” 课程
卢沉先生
《 彤 云 》
刘 国 松 作 品
刘 国 松 作 品
陈心懋作品
张羽作品
王 天 德 作 品
王 天 德 作 品
王 天 德 作 品
谷文达作品
谷文达作品
王川作品
王川作品
徐冰作品
徐冰作品
徐冰作品
仇 德 树 作 品
仇 德 树 作 品
仇 德 树 作 品
现当代水墨
• 现当代水墨对媒介的拓展
以刷代笔、以指代笔、以色代墨、以胶代水、 以布代纸
卢 沉
《 清 明 》 卢 沉
《 风 雨 近 重 阳 》
卢 沉
水墨构成——目的
• 改变观察方法局部观察法、 纯客观的整体观察、 有选择的主观能动观察
• 形式分析(作品分析) • 加强创造意识
形式分析
• 透过具象画面做抽象的形式思 考
• 1、找出基本型 • 2、分析各类基本型的组合方式
(排列方式)
陈 洪 绶 明
• 笔、墨法的运用 • 夸张变形
• 材料、机理
• 西方画理借鉴
墨 葡 萄 图 明 徐 渭
• 笔、墨法的运用 • 夸张变形
• 材料、机理
• 西方画理借鉴
潇湘奇观图卷 宋 米友仁
• 笔、墨法的运用 • 夸张变形 • 材料、机理
• 西方画理借鉴
黄 宾 虹
• “中国之画,其与西方相同之处甚多, 所不同者工具物质而已。”
——黄宾虹
总结
• 自然形象的画面空间转换-几何形 • 水墨作为媒介来表现空间、形象 • 水墨自身的语言形式感
作业
• 水墨肌理训练-不同材质(纸、布等) • 器物构成训练 • 小创作一幅—50cm乘50cm以上
谢谢大家!
综合材料纸本
• “85美术新潮”
• 水墨—— 宽泛的 • “画种论” • “媒材论”
• 现代水墨
• 表现性水墨 • 新文人画 • 都市水墨 • 实验水墨
• 当代水墨
自在水云 周思聪作品
矿 工 图 之 人 间 地 狱
周 思 聪
李 伯 安 作 品
李 伯 安 作 品
李 伯 安 作 品
杜大恺作品
• 肌理性的追求-揉、喷、拓等 • 抽象性 • 实验性
现当代水墨
• 以“构成”转化“写意”
• 以“表现(制作)”取 代“书写性”
• 水墨材质艺术价值体现
推荐阅读
• 鲁 虹《现代水墨二十年》 • 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 • 卢辅圣《中国画的边界》 • 水天中《“中国画”名称的
产生和变化》
水墨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