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14课《行路难(其一》教案

第14课《行路难(其一》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行路难(其一)》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四、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行路难(其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困难,感觉前路坎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李白是如何在诗中表达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决心。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行路难(其一)》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路难(其一)》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意境和修辞手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以诗人的态度面对困难。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行路难(其一)》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活动。学生尝试仿写一段诗,表达自己面对困难的决心和态度。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5篇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5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至于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诗词五首
二、 检查预习:
1.学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字词,相互解答。
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思想感情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5篇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_
(1)这里的“词”不是文学体裁的“词”,指的是有组织的语言、文字,因此本诗还属于诗的范围。
(2)一“酒”一“杯”,使读者仿佛看到军人们聚饮的热闹场面。而第二句又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催促出征的琵琶号角。寥寥几笔,写出了边关既热烈而又紧张、悲壮的氛围。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3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_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李白《行路难·其一》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正音。
箸 爝火 彝 虞 煜 砌 麾 炙 (答案略)
三、 导读〈行路难〉:
1. 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4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4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变化。

2 .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

3 .将诗人豁达的精神态度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意,品味诗境,赏析名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

杜甫曾这样描述李白。

余光中也在《寻李白》中写道。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行路难》,一起看看李白那不凡的气度。

问:你们了解的李白是什么样的人呢?(唐代诗人、诗仙、酒仙、豪迈、洒脱、浪漫主义诗人)老师这里也有两句诗,出示相关诗句。

齐读感受体会李白的浪漫洒脱。

师补充:刚才大家的发言让我想到贺之章曾高度赞美李白,称他为“谪仙人”,也就是说李白身上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与气质,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吧。

二、初读诗歌1 .我们先听一段音频。

接下来,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提要求。

叫一名同学读。

强调几个字的读音,小组齐读。

2 .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同桌合作,解决翻译不准的地方,合作理解诗意。

(出示关键词)询问是否有不懂的地方。

三、深入研读1 .在这首诗中,有一句诗明确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也正和我们之前分析的诗人豪放的风格相吻合,这句千古名句是?找同学再来谈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终将到来,到那时扬起高高的风帆远渡碧海)在这里诗人坚定理想未来的信心,鼓起沧海杨帆的勇气。

此时的李白是【自信,豪迈】诗人是在什么情景下创作的这首诗呢?故事要从一次宴饮说起。

当时李白马上要离开长安了,朋友们都来给他践行,这是一场怎样的宴会?(盛大,热情)既然有这么欢乐的气氛,作者为什么要起名为行路难呢?我们来看看诗题(学生读)2 .这首诗中哪里能体现诗人的处境难呢?小组讨论预设①生:“停杯”、“投箬”、“拔剑”、“四顾”追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当时李白的情状吗?“放下酒杯,扔下筷子,吃不下去,拔出宝剑,往四下看,心里茫茫然一片,”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苦闷】、失落的心情。

行路难其一优秀教案设计_行路难(其一)原文鉴赏

行路难其一优秀教案设计_行路难(其一)原文鉴赏

行路难其一优秀教案设计_行路难(其一)原文鉴赏当我们心情低落的时候,请吟诵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行路难(其一)优秀教案设计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行路难(其一)优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品味凝练的诗歌语言,揣摩诗人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梳理诗人的情感变化。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歌素养,如朗读、节奏、语气、语调等,对李白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根据诗歌的体式特点,可确定“音韵、意象、炼字”为教学重点。

由浅入深,在文本细读中,披文入情。

尤其要将诗歌传达的人在逆境中的生命状态作为思考的重点,探求古典诗歌、经典作品、文化名士和学生生命的契合和共生。

3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

2、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4教学过程 4.1 (一)激趣导入: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是剑侠谪仙;他,是盛唐气象。

他,穿越千年的风霜,饮一樽清酒,邀一杯明月,舞一曲剑歌,留给我们一个飘逸绝尘的背影。

(二)初读诗文,走近李白:1、自由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2、学生个别读,互评正音。

3、推荐学生读。

4、教师指导点评。

生齐读。

(三)品味语言,探寻李白:1、行路难,“难”表现在哪里呢?(析“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难)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二难) (揣摩动作,品味“停”、“投”、“拔”、“顾”,突出“拔”字带出意象“剑”:出示例句:“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明确:借剑抒情,以剑寓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三难) (归纳诗人心情:愁闷、迷茫、悲愤) 2、背景介绍:过渡: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辨“路”)知人论世: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课文《行路难其一》的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课文《行路难其一》的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课文《行路难其一》的教学设计课文《行路难其一》的教学设计(精选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行路难其一》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文《行路难其一》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要求】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感受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2、通过改写练习,提高习作能力;3、激发艺术想象,增强学生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感悟。

【重点】感受意境,改写练习。

【难点】诗意理解。

【教学设想】营造轻松优美音乐艺术氛围,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练笔兴趣;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课前布置】将此诗改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诗歌初析、背景介绍(此环节过程播放音乐萨克斯《回家》等、放图片《太白醉酒》等)1、在音乐中朗读全诗;2、放人物简介,并用我那魔鬼般的语调读:李白,唐大诗人,少年时代便显露才华,有很多的号,非常出名,就好比如说,现在的那些歌星影星天王级别的,到处都有 fans。

他有着远大的抱负,老想在政治上发展,到底,混了个公务员,供奉翰林院,但不被重视,又遭人嫉妒,呆了一年,就被说“你明天不用上班啦”,离开长安,那就好比被逐出娱乐圈,挺大的打击,好在他在江湖中名声太响,fans 太多,到哪里都受欢迎要求签名的,他也正好趁此游历天下,写了好多名篇。

李天王51岁死于当涂,诗传九百多首。

3、放后世对李白的评价材料,一边让学生看,一边继续用魔鬼的语调讲析:文字显示,李白是继屈原后的又一伟伟大诗人,No one 式的人物,最响的称呼是“诗仙”是位浪漫主义诗人,创作很多经典,那诗歌,从来都“啊多么辉煌灿烂的阳光……”气势恢弘的;他的诗,夸张,比喻,幻想很多,“抽刀断水水更流”“白发三千丈”“我要带你飞到天上去”“老鼠爱大米”什么的,很新,很酷。

九上14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九上14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九上14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李白的《行路难》是乐府古诗,共三首,本诗是其中一首,诗句大多“四三”节奏,压“an”韵。

诗句内容紧扣“难”,开篇用词肆意夸张渲染“难”,接着用诗句夸张描绘“难”,最后表达面对“难”的心境。

诗中跌宕起伏的情感,既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愁苦,又能展示作者狂傲不羁的心态。

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可以借助注释,读懂诗词词面含义,也能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跌宕起伏,但诗歌中的用典及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还需补充资料、结合背景深入理解。

教学设想:诗歌的学习重在朗读,可引导学生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抓住“诗眼”,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基于此,本课的学习可设置三个环节:初读诗歌,读出韵律美;读懂诗歌,掌握变化美;美读诗歌,体味艺术美。

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韵律特点。

2.一线串珠,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美读诗歌,体味诗歌的艺术美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歌的韵律特点;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味诗歌的艺术美感。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自由朗读诗歌,读准诗歌的字音、节奏。

1.简介李白及写作背景,引出课题。

资料补充: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李白在二十六岁那年,抱着“四方之志”,出蜀远游。

但李白却不愿意像当时多数知识分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是希望借广泛的结交和诗文投赠培养声誉以此得到不寻常的提拔。

终于,在他四十一岁时被玄宗召至长安,进入了翰林院。

然而此时李隆基已经昏聩了,不理政事,他不过把李白看做文学弄臣,只是想用李白的才华为宫廷生活作点缀粉饰太平。

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也同权贵们格格不入,如此种种,在宫廷不久即蒙受谗言,被李隆基赏了一些金子给赶了出来。

为之努力了多年的政治理想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就在一旦之间付之汪洋。

《行路难(其一)》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背诵全诗。

2.能聚焦“景+事+人”,学会“由点读面”的方法。

3.学习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情怀。

【教学重点】学习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情怀。

【教学难点】能聚焦“景+事+人”,学会“由点读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提起唐朝,不得不提唐诗,提起唐诗,不得不提起李白。

李白是一位洒脱、浪漫的诗人,他在42岁的时候得到了做官的机会,但是在两年之后,他却连连感慨“行路难,行路难”,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行路难》(其一)。

一、作者作品(一)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的浪漫主义特点:1.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2.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抒发情感。

3.巧妙地运用修辞抒写炽热的情感。

4.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二)背景资料《行路难》天宝元年,李白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

但是此时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

因此,两年后李白被玄宗找了个借口逐出长安,在朋友的送别宴上写下这首《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的《行路难》组诗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

二、朗读指导(一)学生齐读,纠正字音。

(二)音频范读,强调朗读节奏。

请同学们思考,本诗应该用什么样的朗读节奏来读?不少同学用二二三拍朗读,“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这种节奏和作者表达的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初中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

初中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

初中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涅米有所帮助,初中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3、探究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教学难点?探究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教学课时及教学时间2课时20XX年12月27日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0分钟)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

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

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这个人就是———李白。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下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作者简介(5分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三、了解诗歌写作背景:(10分钟)《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

作于天宝三年(就是公元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赏析学习(45分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部编版九上《行路难(其一)》教案

部编版九上《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李白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先熟读诗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

《行路难》的思想内容及专题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运用以意递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热情,让他们乐于诵读与感悟积累。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学习探究诗旨的知识扣鉴赏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含英咀华,体悟诗人的感情探究阅读。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自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3.合作探究诗歌中运用的用典象征手法和诗人的情怀,引导学生认识被朝廷“赐金还乡”的愁闷及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分析鉴赏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材料六、教学课时一课时行路难<->李白一、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的大意。

2.品味诗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创设情景,诗人的介绍、诗句的解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李白的资料。

四、教学边程:(一)情境导入联系诗人生平唐诗是酒,宋词是画,它们是中国艺术宝库中最闪亮的那颗星,是中国诗歌的双臂。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伟大的盛唐时代,谈到唐诗,分为四个阶段。

它们的代表诗人分别是初唐的“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等。

中唐诗人: 韩愈、白居易、孟郊、柳宗元等。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等,其中有一位诗人上至99下至刚会走,可谓妇孺皆知—李白李白诞生西域碎叶城,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台湾诗人余光中评价李白“涌入愁肠、七分代作月光,三分呼成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在李白“赐金还乡”时还写下《赠李白》,诗云“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诗词三首》优秀教案①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②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③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④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激趣导入①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②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生在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释题,简介背景①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②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自学,初步理解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

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②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①自由吟读。

②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望洞庭●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示教学挂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

(板书诗题)●自由吟读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

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其一)教案

《行路难》教学设计(唐)李白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通过研读赏读,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研读法、赏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引出“酒仙”----李白。

有一天,“嗜酒见天真”,“一日须倾三百杯”的李白,面对美酒佳肴却端起酒杯,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是怎么了?1.介绍写作背景。

2.释题。

二、自学指导一:诵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1.读准下列字的音:樽箸塞歧2.理解两个通假字的意思:羞直三、自学指导二:研读----学习体会诗人感情讨论交流:读诗,体会作者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四人一组)在诗歌当中,诗人的心情可谓起起伏伏。

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前途艰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此人生失意之时仍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从梦想中回到现实发出悲愤而痛若的呼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切矛盾的心理过程之后,诗人并不自甘沉沦,仍然自信执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教师的提示中,学生再一次回顾课文)再读诗:如何在朗读中体现诗人的情感变化?四、自学指导三:赏读----学习鉴赏诗歌分别从下列角度赏析诗句。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从描写的角度)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

(从修辞的角度)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从表现手法角度)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14课《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行路难(其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行路难》教学设计【课标分析】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背诵优秀诗文。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运用合作的方式,课堂上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且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5.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对唐诗的学习要点聚焦在三方面:(1)唐诗常识,注重诵读、节奏、韵律,归纳诗体特点和创作风格;(2)内容理解,品味关键语句的意蕴;(3)知人论世,从社会现实和诗人生平感受诗歌意境和诗人情怀。

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唐诗有四十首,其中盛唐诗歌有二十一首,而李白诗共六首,占近三分之一,分别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七年级上册),《春夜洛城闻笛》(七年级下册),《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送友人》(八年级下册),《行路难(其一)》(九年级上册),以教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编入教科书。

从诗歌本身来看,这六首诗歌分别属于李白文学创作的不同时期。

这六首诗歌在体式上,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齐备;在内容上,基本沿其漫游行踪经历线索展开,与李白交友、社会历史背景、地点风物关联性强。

2.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教学难点了解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能够赏析李白其他的诗歌。

行路难(其一)课程设计

行路难(其一)课程设计

行路难(其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行路难(其一)》的诗意、诗史、诗法和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行路难(其一)》,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上述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二课《行路难(其一)》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诗歌背景介绍:了解作者李白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产生背景。

2.诗歌文本解读: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表现手法等,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3.诗歌鉴赏方法: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诗歌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诗歌背景、文本解读和鉴赏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诗歌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鉴赏方法。

4.实验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二课《行路难(其一)》。

2.参考书:相关诗歌鉴赏书籍、李白研究资料等。

3.多媒体资料:相关诗歌朗诵视频、图片等。

4.实验设备:纸、笔、书法用品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行路难(其一)-李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行路难(其一)-李白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行路难(其一)-李白》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的背景和作者生平;2. 理解《行路难(其一)》的主题和意境;3. 掌握《行路难(其一)》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4. 分析《行路难(其一)》的语言特点和艺术价值。

二、课前准备:1. 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2. 阅读《行路难(其一)》的原文,并理解诗歌的内容;3. 查阅李白的生平事迹,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影响;4. 准备相关诗歌分析的知识和方法。

三、教室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行路难(其一)》的开头几句,让学生猜测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并引出本课要进修的内容。

2. 了解背景: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环境和心情,为理解诗歌做铺垫。

3. 分析诗歌:逐句解读《行路难(其一)》的内容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4. 探讨主题:让学生讨论《行路难(其一)》的主题是什么,以及诗人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5. 分析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行路难(其一)》的诗歌结构和节奏感,探讨诗歌的音韵和韵律。

6. 理解修辞:诠释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这些手法对诗歌的表达和感染力的作用。

7. 探讨语言:让学生分析《行路难(其一)》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探讨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8.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课进修的内容,理解《行路难(其一)》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行路难(其一)》的部份内容,并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撰写读后感:结合教室进修和个人理解,写一篇关于《行路难(其一)》的读后感,表达对诗歌的感悟和感受;3. 欣赏赏析: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李白诗歌,分析其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写一篇赏析文章;4. 诗歌创作:仿照李白的诗歌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五、拓展延伸:1. 阅读更多李白的诗歌作品,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2. 钻研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了解唐代诗歌的地位和影响;3. 比较李白和其他诗人的诗歌风格和主题,探讨他们之间的异同和比照。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行路难(其一)》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或记事,或记游,或状物,或抒情,语言优美,情味浓厚。

通过这些诗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和志趣。

《行路难(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行路难”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

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兴、象征、夸张等,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比兴、象征、夸张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自主探究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在困境中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行路难”的象征意义。

体会诗人在困境中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诗歌的情感。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自主探究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李白的视频简介,让学生初步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自主研讨,理解诗人苦闷、迷惘的心情。

3.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体会诗人复杂变化的情感、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教学难点:诗中的用典。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情景导入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奉诏入京,但“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风光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真正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只让他写写诗。

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

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快乐。

这首《行路难》是在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时,为了表达了他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而作。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乐府诗
屏显(1)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

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屏显(2)
2. 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1)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准备全班朗读。

学生活动(一)
学生自由读
学生试读(以第一、二句为例) 划分节奏
学生试读(一到四句) 判断抑扬
学生齐读全诗
再读全诗(注意节奏和抑扬) (板书:四三节奏抑扬交替)
(2) 说说你感受的诗中的美句
方法:拿起笔批注你认为的美句,然后准备在班上交流。

学生活动(二)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还要深入分析, 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美好的场景来烘托他心情的不愉快,而且,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来写饭菜的丰盛、场面的豪华,更能突出作者内心抑郁和急切寻求出路的心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烦闷。

前几位同学都没扣住题干来回答,我强调的是“我感受到。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句话和标题紧紧呼应, 最能说明当时的处境艰难。

是不是李白真的要渡黄河, 登太行山呢?不是,这里是运用比喻是实在的表达自
己无路可走的心情——多么艰难啊!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典故,写出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对从政仍有期待。

(姜太公 80岁还充满希望,我难道不应该吗?)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先用反复之词抒深长之叹。

歧路: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

这里承接姜尚、伊尹的典故,偏在“易”的一面。

意为那么仕途捷径,如今在哪里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很赞同你的看法,诗人在很沉郁的时候,眼前展现的海阔天宽的图景, 他用这种美好的场景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 这里也是用比喻的的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

这首诗中,每一个句子都是美句,他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美诗!但是,它一定有一句是全诗的感情升华,是全诗的中心,那就是最后这两句。

这个句子的原句是:
乘风破浪 , 沧海扬帆。

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乘风破浪 , 沧海扬帆 , 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

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 , 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

因此 , 人们这样评价 , 说它是“千古雄句 , 激荡人心”。

这样的句子已经单独流传下来 , 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 , 流传在口语中 , 流传在广告中 , 流传在我们写文章的引用中。

这样的句子叫做警句。

屏显(3)
课中微型讲座 (一 )
警句——让诗文生辉
警句 , 就是语言精炼、寓意深刻的语句。

作品中的警句 , 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有些警句,我们不知道它的出处,但是我们能记忆深刻,这就是警句的力量
《行路难》因作者锤炼了这样一个警句,情韵飞扬。

下面我们来再感受一首诗 , 请大家读出这首诗中你们熟悉的警句。

屏显(4)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你看,这首诗一落入我们的眼帘,我们就感受到这样一个句子能给我们心灵以滋润,给我们的灵魂以启迪。

学生齐读
这个学习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下面 , 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 :理解诗中的难句。

3、说读——理解诗中的句意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 :集中力量解决诗中的难句——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这个句子在课下注释里很详细了,但只是表层含义, 我们在理解时, 既要阐释它的表层, 还要阐释它的内在作用。

请自选一句阐释它的含义和作用。

好 , 开始思考学生活动(三)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 :这句是用吕尚垂钓碧溪时遇周文王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希望;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 :这句是用商朝伊尹乘舟梦日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憧憬。

你看 , 从表面上看 , 都看不出来其真正的含义。

真正的含义是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 , 希望委以重任。

课中微型讲座 (二 )
屏显(5)
用典 , 以传情达意
典故 :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 :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 :精炼语言 , 避直就曲 , 生动典雅。

学生活动(四)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全部串一下。

齐读。

(屏显 6)
金樽斟满清酒 , 一杯要十千钱 , 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 , 价值万钱。

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 , 停下筷子 , 不能下咽。

我拔出剑来 , 四处看着 , 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 , 却被坚冰阻塞 , 想登上太行 , 却被满山的大雪阻拦。

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 , 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

行路艰难 , 行路艰难 , 岔路这么多 , 我如今身在何处 ? 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 , 我将挂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

(学生齐读 )
两个难句都是婉曲地表达自己的心情。

这两个句子读懂了 , 这首诗就基本读懂了。

再来看另外一首诗 , 它既有典故又有警句。

学生活动(四)
(屏显 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学生齐声朗读)
用典的句子是哪两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说的是物是人非,“到乡翻似烂柯人”说的是岁月流逝。

警句是哪两句?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者在诗里写的是他的想法,其实这两句诗的意义早已离开文本原意,被人们广泛运用,它的寓意是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而生的。

最后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

各自读,大声读。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书。

要求:读出四三的节奏,读出抑、扬的表达要求,读出情感。

三、背诵——感受诗中的魅力
个别学生配乐背诵
全班配乐背诵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课堂小结
(屏显8)
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
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走着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翰林遭贬,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

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吧!同学们,最后老师送大家用两句,在学习上,要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在困境中,要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