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效应指标的组间对比性分析
1.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2018年第103号 2018-10-17
附件1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一、概述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研究是比较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差异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研究,可用于化学药物仿制药的上市申请,也可用于已上市药物的变更(如新增规格、新增剂型、新的给药途径)申请。
目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推荐使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方法。
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只比较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未考虑个体内变异及个体与制剂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异。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分析方法。
例如气雾剂的体外BE研究可采用群体生物等效性(Population Bioequivalence,PBE)方法,以评价制剂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及个体内变异是否等效。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提供技术指导,是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般原则。
在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除参考本指导原则的内容外,尚应综合参考《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
二、研究设计(一)总体设计考虑生物等效性研究可采用交叉设计或者平行组设计。
—1 —1.交叉设计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建议采用交叉设计的方法。
交叉设计的优势包括:可以有效减少个体间变异给试验评价带来的偏倚;在样本量相等的情况下,使用交叉设计比平行组设计具有更高的检验效能。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是一种常见的交叉设计,见表1。
表1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周期序列1 21 T R2 R T如果需要准确估计某一制剂的个体内变异,可采用重复交叉设计。
重复交叉设计包括部分重复(如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或者完全重复(如两制剂、四周期、两序列),见表2和表3。
表2 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重复交叉设计周期序列1 2 31 T R R2 R T R3 R R T—2 —表3 两制剂、四周期、两序列重复交叉设计周期序列1 2 3 41 T R T R2 R T R T2.平行组设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也可以使用平行组设计。
对比试验资料
对比试验
对比试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不同处理条件之
间的影响。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人员可以评估不同处理条件对特定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本文将介绍对比试验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以及设计要点。
基本概念
对比试验是将研究对象分配到不同处理条件下,观察其在各个条件下的表现,
以求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对比试验中,通常会设立一个对照组和一个或多个实验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条件。
通过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可以找出处理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常见类型
1.平行对照试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
不同处理条件,然后比较两组之间的结果。
2.交叉对照试验: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点或场景下接受不同处理条件,
从而探究时间或场景对结果的影响。
3.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分配研究对象到各个处理条件,
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具有代表性。
设计要点
1.随机性:对比试验中最重要的设计原则是随机化。
只有通过随机分
配研究对象到不同处理条件,才能确保各组之间的比较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2.对照组选择:对照组应该与实验组在其他条件下保持一致,以确保
比较结果反映出真正的处理效应。
3.双盲设计:在实验过程中,既对实验组的研究对象不知晓所接受的
处理条件,也对测量结果的评估者不知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以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对比试验,可以获得可靠的科学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实
践提供有力支持。
对比试验的结果不仅可以指导决策,也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进展。
生物学效应指标的组间对比性分析
生物学效应指标的组间对比性分析生物学效应指标是研究生物体对外界环境或内在因素的反应或变化的指标。
它可以是生物体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行为指标等。
例如,在研究植物的生长情况时,可以选择植株高度、叶片面积等形态指标作为生物学效应指标;在研究动物的生理变化时,可以选择体重、血液中其中一种物质的含量等生理指标作为生物学效应指标。
组间对比性分析是将不同实验组或处理组的生物学效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方法在组间对比性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等。
在进行组间对比性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根据目的和假设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统计方法。
通常,假设两个或多个实验组的生物学效应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即所谓的零假设。
根据零假设,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一个统计值,然后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如果统计值大于临界值,则拒绝零假设,认为存在显著差异;如果统计值小于等于临界值,则无法拒绝零假设,认为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进行组间对比性分析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统计学上的基本原则。
首先,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以确保统计结果能够推广到整个总体。
其次,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应该注意计算统计量的标准误差,以得到可靠的统计结果。
此外,还应该关注假设检验的统计显著性水平,通常设置为0.05或0.01在实际应用中,组间对比性分析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中。
例如,在药物疗效比较研究中,可以将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生物学效应指标,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药物的疗效差异;在食品安全评价中,可以将不同处理组小鼠的生理变化作为生物学效应指标,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食品添加剂对小鼠健康的影响。
总之,生物学效应指标的组间对比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确定不同实验组或处理组之间的差异性和显著性。
它在生物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组间对比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对外界环境或内在因素的反应,从而指导相关应用和决策。
生物学实验数据分析
2. 双因素方差分析品种1 肥料234
A
50
47
47
53
B
63
54
57
58
C
52
42
41
48
问:哪个品种与哪种肥料搭配在一起产量最高? 或者说品种之间、肥料之间对产量的影响有无 显著性差异. P值大于0.05,接受无效假设,小于则拒绝。
双因素方差分析
三、聚类分析
聚类分类是直接比较比较各事物之间的性质 , 将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同时根据相似系数或 距离可以知道彼此间的相近程度。
其本质是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 其统计推断是推断各样本所代表的各总体均数是 否相等。
1.2 单因素方差分析举例
例6:四个浓度的化感物质,处理同一种植物的 幼苗,各组间有无显著差异?
处理前的幼苗是相同的,而且是随机分组的。 一个因素,4个水平,0、0.5 、1、2 g/ L。 保持其它条件相同。
例7:采集了不同地区9个橄榄品种,测量了营 养器官的各种数据,想通过这些数据了解品种 之间的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用于检验两组相关的样本,是否来自具有相 同均值的总体。 条件:两组样本要独立,没有配对关系;
方差相同。 例3:一种化感物质或者一种新型生长剂处理植 物幼苗后,对植物的生长有无影响?
培养一批幼苗,随机分成两组,各10株: 组1:对照组:10株 组2:处理组:10株(浇灌处理液)
独立样本检验
3. 配对样本T-检验
如何处理数据
处理这些数据常用的统计学方法有: T-检验(T-test)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相关性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
临床试验效应指标的选择与处理
组间比较分析的指标值及其各种率 (如治愈率、 病死率和副作 用出现率等) 。 !$# 差值 是施加处理因素 (如方药或疗法) 前后某指标数 值的差值, 如服用降压药前后血压值之差分析时需先计算差
初始值
-( ’(
差值
%* %*
比值 (+)
4* *(
表’ 疗效分级
显 效 有 效 微 效 无变化 恶 化 合 计
!"###$) 申
杰
反映研究的核心问题的, 必须齐全, 一个不可少; 次要指标是 辅助说明问题的, 可依其价值大小选取。 在很多情况下, 评价受试病人结局的方法并不是很简单 的, 例如复发事件, 疗效指标可以是简单的二分变量 (任可指 定时域内的复发) , 也可以是第一次复发的时间、 复发率 (在单 位时间内的复发数) 等等。在慢性病的疗效研究中, 治疗时间 中功能状态的评价给选择主要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可通过 诸如比较开始和结束时机体的功能状态, 比较整个试验期内 所有观察结果计算得的斜率, 比较超过或低于指定界值的病 人的比例等方法来进行。 当复合指标被用作主要指标时, 若组成这个复合指标的 每一个指标有临床意义时, 可进行单独分析。若以评分尺度 被用作主要指标, 应说明含义的有效性、 评定者分尺度被用作 主要指标, 应说明含义的有效性、 评定者内和评定者间的可靠 性及查出疾病严重程序变化的灵敏性等因素。含义的有效性 ((*-)’-) 6482.2)5) 指一个变量 (如评分尺度变量) 度量了其应该 度量的大小的程度。评定者内的可靠性 ( 2-)+4:+4)’+ +’8247282)5) 即同一评定者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相同结果的可能; 评定者间 的可靠性 ( 2-)’+:+4)’+ +’8247282)5) 指不同评定者在不同情况下产 生相同结果的可能。 如果不能通过观测实际临床效果来直接评价实验对象的 临床效应, 可以考虑间接指标 ( 9D++*;4)’ 64+2478’) , 即在不可能 直接测定临床效果时提供的间接测定效果的指标。被普遍接 受的间接指标用于一些适应症时, 可被认为是临床疗效可靠 的预测指标。间接指标所提供的证据的强度取决于: ! 相互 关系的生物学可能性; 间接指标对临床结局预后判断价值 " 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 # 从临床试验中获得的有关处理对间 接指标的影响程度与处理对临床结局影响程度相一致的证 据。 对不同病证类型评价指标的选择, 应考虑能够客观地、 准 确易行地进行判断。!对突然出现而又很快消失的病状的突 发性病证, 如麻醉后的、 晕船时的呕吐, 遇冷后的抽筋等, 可用 出现率、 病态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评价。 " 对于急性肠 炎、 急性支气管炎和感冒等可在短期内治愈的短期病证, 评价 疗效时宜采用治愈率或消失率等指标。#对经治疗后可能的 好转, 但不能完全消失的长期病证 (如慢性肝炎病人的肝功 能, 冠心病病人的心电图改变等多数慢性病) , 除用有效率、 恢 复正常程度来评价之外, 还应考虑复发时间、 次数等指标。 $ 对一些特殊的、 严重的、 病死率高的特重病证 (如慢性精神分 裂症、 恶性肿瘤、 慢性中毒、 风湿性关节炎、 外伤等) , 宜 E,FG、 用生存率、 致畸、 后遗症、 致残等远期疗效指标评价疗效。例 如,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后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宜采用并发 症出现率、 出现并发症的时间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等判定其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题
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 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生物制品的质量检验—生物制品的效力检验
将药物的供试品(T)和已知效价的标准品(S)对生物体 进行同时对比,以对T的效价(或毒力)进行检定的方法。 属于对比检定。
S— dS (标准品剂量); PS (标准品效价) T— dT (供试品剂量); PT (供试品效价)
常以产生等反应时的效价比值R得出
R= PT/PS
等反应对比检定原理
✓Reed-Muench法计算
(难点、重点)
病C毒C液IDC5P0E孔数 无CPE
累计
出现CPE孔
稀释度
孔数 CPE孔数 无CPE孔数 所占的%
10-1
8
0
27
0
100(27/27)
10 -2
8
0
19
0
100(19/19)
10 -3
7
1
11
1
91.6 (11/12)
10 -4
3
5
4
6
40(4/10)
2 随机区组设计
将分成8各区组(如来自8个窝的动物)的32个受试者随机分配到 A,B,C,D四个处理组各区组中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的不同处理
3 微量生理活性
物质测定
应用 范围
1 药物效价测定
2 某些有害杂质
限度检查
微量生理活性物质测定
一些神经介质,激素等微量生理活性物质,由于其很 强的生理活性,在体内的浓度很低,加上体液中各种物 质的干扰,很难用理化方法测定。
而不少活性物质的生物测定法由于灵敏度高、专一性 强,对供试品稍作处理即可直接测定。
整体动物
体外测定
(in vitro) 离体器官、组织,微生 物, 酶和细胞
定量、半定量、定性 药品的生物效价、 安全检查、鉴别
两组配对样本比较的统计方法
两组配对样本比较的统计方法在统计学中,比较两组配对样本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用于比较同一组体或对象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或特征。
在进行这种比较时,通常会采用一些特定的统计方法来确定两组配对样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统计方法:1. t检验:t检验是一种用于比较两组平均值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的统计方法。
在配对样本比较中,可以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确定两组配对样本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在进行t检验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如果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进行t检验来判断两组样本平均值的差异是否显著。
2. Wilcoxon符号秩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适用于小样本或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
在配对样本比较中,可以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来判断两组配对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该方法通过比较两组配对样本的秩次之差来确定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3. McNemar检验:McNemar检验是一种用于比较两组二分类数据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的统计方法。
在配对样本比较中,可以使用McNemar检验来判断两组配对样本的二分类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该方法通过比较两组配对样本中仅有一个发生变化的情况来确定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4.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组或多组配对样本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的统计方法。
在配对样本比较中,可以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确定两组或多组配对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该方法通过比较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的比值来确定两组或多组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总的来说,针对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分布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进行分析。
在选择统计方法时,需要注意样本的分布情况、样本量大小以及研究的具体目的,以确保得出的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
希望以上介绍的统计方法对您在两组配对样本比较的数据分析中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或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
《生物统计学附试验设计》课程试卷A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附试验设计》课程考试试卷(A)一、判断题(6分×3=18分)以下命题均来自线性回归分析一章,请指出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解释原因1.根据多元回归方程的偏回归系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各自变量对依变量的影响程度的大小。
2.假设存在X和Y两个变量,如果能根据X的数值推算Y,则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因果关系。
3.设中学生的身高Y(米)和年龄X(岁)的回归方程为Y=0.5+0.06X,则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为0.5米。
二、简答题(7分×6=42分)1.什么是随机单位组(或者称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单位组设计适合于什么样的试验单位?2.在进行假设检验的时候,α(显著水平)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方差分析结束后,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多重比较?进行多重比较的目的是什么?4.均匀设计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5.什么是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否可以用统计学的方法加以分析?为什么?6.科研项目的选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三、实例分析题(20分×1=20分)1. 为研究赖氨酸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拟在面包中加入赖氨酸对幼儿园的学生进行干预实验。
1)该试验如何设置对照?2)有哪些干扰因素需要控制?如何控制?3)初步选择了两个效应指标:①根据试验人员目测儿童的生长发育;②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参数。
请问这两种效应指标应该选择哪一个比较好,为什么?四、试验分析题(20分×1=20分)1.分别测定了10只大耳白家兔、11只青紫蓝家兔在停食18小时后正常血糖值如下,问该两个品种家兔的正常血糖值是否有显著差异?(单位:kg)采用R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如下:首先输入数据:> x<-c(57,120,101,137,119,117,104,73,53,68)> y<-c(89,36,82,50,39,32,57,82,96,31,88)然后进行方差齐次性分析和正态检验(过程省略),均符合要求。
主体间效应检验 主体内效应检验
主体间效应检验主体内效应检验主体间效应检验(inter-subject effect test)和主体内效应检验(intra-subject effect test)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种检验方法,用于分析实验设计中不同主体和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差异。
本文将分别从主体间效应检验和主体内效应检验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它们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一、主体间效应检验1.1定义主体间效应检验是用于评估在实验设计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方法。
在实验设计中,通常会有不同的实验组或处理组,而主体间效应检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这些组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1.2常用检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体间效应检验通常采用方差分析(ANOVA)来进行统计分析。
方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平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并通过建立适当的假设检验来进行判定。
1.3实际案例分析举例来说,在一项教育研究中,我们希望了解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教学组,然后利用主体间效应检验来评估这些组之间的学习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4应用建议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当合理划分实验组和处理组,并在数据收集后进行主体间效应检验,以验证不同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主体内效应检验2.1定义主体内效应检验是用于评估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方法。
在实验设计中,同一主体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表现差异通常是我们关心的问题之一。
2.2常用检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体内效应检验通常采用配对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同一主体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表现差异,并进行统计显著性判定。
2.3实际案例分析举例来说,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希望了解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焦虑症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
我们可以在同一组焦虑症患者身上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处理,然后利用主体内效应检验来评估这些处理条件下焦虑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 第四版)复习题及答案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中的一个研究单位样本:实际研究中的一类假象总体样本含量: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含量或大小随机样本:一类从总体中随机抽得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统计量: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参数: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精确性:指在试验或调查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察值彼此接近的程度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叫做片面误差。
它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尺寸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符号(正值或负值)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偶然误差:一类由于偶然的或不确定的因素所造成的每一次测量值的无规则变化(涨落),叫做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连续性变数资料:指用量测方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离散型变数资料:指用计数方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算术平均数:指资料中的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平均数:资料或代表数,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几何平均数及调和平均数标准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
方差:度量总体(或样本)各变量间变异程度的参数(总体)或统计量(样本)。
离均差平方和:样本各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的另一个统计数试验:在一定条件下对自然现象所进行的观察或试验统称为试验随机事件:随机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结果概率:事件本身所固有的数量指标,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人们称之为概率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看成是实际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正态分布:若连续性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则X服从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我们把平均数u=0,σ2 =1时,称为标准正态分布,记为N(0,1)双侧概率:我们把随机变量X在平均数u加减不同倍数标准差σ区间(u-kσ,u+kσ)之外,取值的概率称为双侧概率单侧概率:对应于两尾概率可以求得随机变量x小于小于u-kσ或大于u+kσ的概率二项分布:设随机变量x所有可能取得的值为0或正整数,且有P(ξ=K)=Cn(k)P(k)q(n-k),k=0,1,2….n,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n和p的二项分布标准误:反映样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的一种指标t分布: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σ是未知的,常用s作为σ的估计值,为了与u变换区别,称为t变换t=,统计量t 值的分布称为t分布。
【生物统计】第六章 方差分析
722 922 562 1162 SSt C 7056 504 n 4
Ti 2
dft k 1 4 1 3
SSe SST SSt 602 504 98
dfe dfT dft k (n 1) 4 (4 1) 12
yij y
C
试 验 误 差
yi y
A BLeabharlann yij yiA B C
A
B
C
-2 -2 -2 -2
0 0 0 0
2 2 2 2
-3 -2 -2 -1
-1 0 0 1
0 1 2 5
-1 0 0 1
-1 0 0 1
-2 -1 0 3
SSt n( yi y )2 32
SST ( yij y )2 50
2 2
因为
SST ( yij y ) ( yij yi yi y )
2
( y y ) 0
i
所以 SST SSt SSe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自由度的分解 总自由度: 处理项自由度: 误差项自由度:
dfT nk 1
dft k 1
dfe dfT dft k (n 1)
SSe ( yij yi )2 18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通过前面的平方和的直观分解可以看出: SSe SSt
SST SSt SSe
2
当然也可以由公式推导出来:
( yij yi ) ( yi y ) 2 (yij yi ) ( yi y )
18 23 14 29
y 21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附件1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一、概述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研究是比较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差异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研究,可用于化学药物仿制药的上市申请,也可用于已上市药物的变更(如新增规格、新增剂型、新的给药途径)申请。
目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推荐使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方法。
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只比较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未考虑个体内变异及个体与制剂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异。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分析方法。
例如气雾剂的体外BE研究可采用群体生物等效性(Population Bioequivalence,PBE)方法,以评价制剂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及个体内变异是否等效。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提供技术指导,是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般原则。
在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除参考本指导原则的内容外,尚应综合参考《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
二、研究设计(一)总体设计考虑生物等效性研究可采用交叉设计或者平行组设计。
1.交叉设计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建议采用交叉设计的方法。
交叉设计的优势包括:可以有效减少个体间变异给试验评价带来的偏倚;在样本量相等的情况下,使用交叉设计比平行组设计具有更高的检验效能。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是一种常见的交叉设计,见表1。
表1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1 —周期序列1 21 T R2 R T如果需要准确估计某一制剂的个体内变异,可采用重复交叉设计。
重复交叉设计包括部分重复(如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或者完全重复(如两制剂、四周期、两序列),见表2和表3。
表2 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重复交叉设计周期序列1 2 31 T R R2 R T R3 R R T表3 两制剂、四周期、两序列重复交叉设计周期序列1 2 3 41 T R T R2 R T R T2.平行组设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也可以使用平行组设计。
流行病学大题回复
Attack rate罹患率:指某一观察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潜伏期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
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各不相同,主要与病原体在机体内繁殖的时间有关;同时也受病原体的数量、定位部位及其达到定位器官的途径等因素的影响。
发病密度研究对象在随访期间人—时的发病或死亡频率。
分子为随访期间被研究疾病的发病或死亡数;分母则不是普通的人口数,而是人—时(人—月或人—年数)。
7、标准化死亡比(SMR)当发病率或死亡率比较低时,不宜直接计算率,可以全人口的死亡率为标准,计算该观察人群的理论死亡人数,即预期死亡人数,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即为标化死亡比。
8、相对危险度(RR)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表示暴露者易患某病的程度。
9、特异危险度也称为归因危险度(AR),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由于某次疾病的爆发,在它的流行病学监测曲线上短时间内表现有突然的上升和下降的波动现象。
19、长期趋势(secular trend)或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是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和病原体型别等同时发生显著性变化。
10、散发(sporadic)是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11、流行(epidemic)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
12、大流行(pandemic)是指有时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时,称大流行。
13、暴发(outbreak)指在一个局部的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附件1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一、概述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研究是比较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差异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研究,可用于化学药物仿制药的上市申请,也可用于已上市药物的变更(如新增规格、新增剂型、新的给药途径)申请。
目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推荐使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方法.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只比较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未考虑个体内变异及个体与制剂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异。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分析方法.例如气雾剂的体外BE研究可采用群体生物等效性(Population Bioequivalence,PBE)方法,以评价制剂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及个体内变异是否等效。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提供技术指导,是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般原则。
在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除参考本指导原则的内容外,尚应综合参考《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二、研究设计(一)总体设计考虑生物等效性研究可采用交叉设计或者平行组设计。
1.交叉设计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建议采用交叉设计的方法.交叉设计的优势包括:可以有效减少个体间变异给试验评价带来的偏倚;在样本量相等的情况下,使用交叉设计比平行组设计具有更高的检验效能。
—1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是一种常见的交叉设计,见表1。
表1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序列周期121T R2R T如果需要准确估计某一制剂的个体内变异,可采用重复交叉设计。
重复交叉设计包括部分重复(如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或者完全重复(如两制剂、四周期、两序列),见表2和表3。
表2 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重复交叉设计序列周期1231T R R2R T R3R R T表3 两制剂、四周期、两序列重复交叉设计序列周期12341T R T R—2 —序列周期12342R T R T2。
生物统计学之二因素方差分析
二因素具有重复观测值的方差分析用下面线性模型
来描述:
总平均 值
B因素第j水 平的效应
xijk = μ +αi +β j+(αβ)ij +εijk
αi 和β j的
交互作用
A因素第i 水 平,B因素第j 水平和第k次 重复的观测值
A因素第i水 平的效应
随机误差
模型中εijk彼此独立且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0 ,σ2)
在两因素单独观察值试验情况下,因为A因素(pH值)每一水平的重复数 恰为B因素的水平数。故A因素的标准误
不同硫酸铜浓度下平均数间的比较
在两因素单独观察值试验情况下,B因素(硫酸铜浓度)每一水平的重复数恰 为A因素的水平数,故B因素的标准误
查SSR值表,当dfe=6,M=2,3,4时的SSR值 及由此计算的LSR值列于下表
i=1,2,…,a;
j=1,2, …,b
αi 和βj 是A因素和B因素的效应,可以是
固定的,也可以是随机的,且
,εij是随
机误差,彼此独立且服从N(0,σ2)。
(1)平方和的分解为:
(2)与平方和相应的自由度的分解为
(3)各项的方差分别为 (4)F值的计算:
【例】为了考察蒸馏水的pH 值和硫酸铜溶液浓度对化验血
平均
472
2
471
512
32
496
40
25
492
17
显而易见,A的效应随着B因素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反之
亦然。我们说A、B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记为A×B。
互作效应可由 (A1B1+A2B2-A1B2-A2B1)/2来估计。 上表中的互作效应为: (470+512-480-472)/2=15
生物统计学名词解释大全
1.样本: 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2.总体: 总体指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3.连续变量:表示在不变量范围内可抽出某一范围的所有值.4.非连续变量:也称为离散型变量,表示在变量数列中,仅能取得固定数值,并且通常是整数.5.准确性:指在调查或实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形状的观测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6.精确性:指调查或实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形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程度大小.7.资料: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生物学实验和调查中,能够获得大量原始数据,对某种具体事务或现象观察的结果.8.数量性状资料:指一般是由计数和测量或度量得到的.9.质量性状资料:是指对某种现象只能观察而不能测量的资料,也称属性资料.10.计数资料;指由计数得到的数据.11.计量资料:有测量或度量得到的数据.12.普查:指对研究对象的每一个个体都进行测量或度量的一种全面调查.13.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对研究对象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测量或度量,把得到抽样调查的数据资料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处理,然后利用样本特征数对总体进行推断.14.全距极差:是指样本数据资料中最大观测值与最小观测值的差值.组中值:是指两个组限下线和上限的中间值.15.算数平均数:是指总体或样本资料中哥哥给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的个数所得的商.16.中位数:是指将试验或调查资料中所有观测值以大小顺序排列,居中位置的观测值.17.众数:资料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次数最多一组的中点值.18.几何平均数:指资料中有几个观测值,其乘积开几次方所得的数值.19.方差:指用样本容量 n 来除离均差平方和,得到平均的平方和.20.标准差:指方差的平方根和.21.变异系数:指将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均数得出的百分比.22.概率:指某事件 A 在 n 次重复试验中,发生了几次,当试验次数 n 不断增大时,事件 A 发生的频率 WA 概率就越来越接近某一确定值 P,于是则定 P 为事件 A 发生的概率.23.和事件:指事件 A 和事件 B 至少有一件发生而构成的新事件称为事件 A 和事件 B 的事件.24.积事件:指事件 A 和事件 B 同时发生而构成的新事件,称为事件 A 和事件B 的积事件.25.互斥事件:指事件 A 和事件 B 不能同时发生,称为事件 A 和事件 B 互斥.26.对立事件:指事件 A 和事件 B 必有一个事件发生,但两者不能同时发生.27.独立事件:指事件 A 的发生与事件 B 的发生毫无关系.28.完全事件系:指如果多个事件 A1、A2、、、、、、An 两两相斥,且每次试验结果必然发生其一,则称事件 A1、完全事件系 A2、、、、、、An 为一个完全事件系.29.概率加法定理:指互斥事件 A 和 B 的和事件的概率等于事件 A 和事件 B的概率之和, PA+B=PA+PB.30.概率乘法定理:指事件 A 和事件 B 为独立事件,则事件 A 与 B 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 A 和事件 B 各自概率乘法定理的乘积,即:PAB=PAPB.31.伯努利大数定律:设 M 是 n 次独立试验中事件 A 出现的次数,而不是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出现的概率,则对于任意小的正数ε ,有如下关系:limp{m/n-p< ε }=132.辛钦大数定律:是用来说明为什么可以用算术平均数来推断总体平均数 m的.33.统计推断:指从样本的统计数对总体参数做出的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34.假设检验:指根据总体理论分布和小概率原理,对未知或不完全知道的总体提出两种彼此对立的假设,然后有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做出在一定概率意义上应该接受的那种假设的推断.35.参数估计:指由样本结果对总体参数在一定概率水平下所作出的估计.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直接给出总体相应参数的估计值,由于抽样误差存在,X拔不同的样本将会得到不同的点估计值,点估计缺乏明确的精度概念,而区间估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个不足36.小概率原理:指如果假设一些条件,并在假设的条件下能够准确地算出事件 A出现的概率 a 为很小,则在假设条件下的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时按预定的概率发生,而在有一次试验中则几乎不可能独立.37.显着水平:指在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后,要确定一个否定 H0 的概率标准,这个概率称为显着水平.38.方差同质性:就是指各个总体的方差是相同的.39.α 错误 :H0 是真实的,假设检验却否定了它,就烦了一个否定真实假设的错误,称为α 错误.40.β 错误:指如果H0 不是真实的,假设检验时却接受了 H0,否定了 HA 这样就犯了接受不真实假设的错误,称为β 错误.41.适合性检验:指比较观测值与理论值是否符合的假设检验交适合性检验.42.独立性检验:指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还是相互影响的一类统计方法.43.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 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44.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45.回归系数:y^=a+bx,自变量 x 改变一个单位,依变量 y 平均增加或减少的单位数,即回归直线的斜率 b.46.回归截距:y^=a+bx,a 是当 x=0 时的 Y^值,即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称为回归截距.47.离回归平方和:它反映除去 x 与 y 相关程度和性质的统计数.48.回归平方和:它反映在 y 的总体变异种由于 x 与 y 的直线关系而产生 y变异减小的部分.49.相关系数:是指通过计算表示 x 和 y 相关程度和性质的统计数.50.决定系数:是变量 x 引起 y 变异的回归平方和与 y 变异总平方和的比率.51.转换:指估计总体相关系数 p 的置信区间时,需要将 r 转换成 z.52.试验设计:广义的指整个研究课题的设计,包括实验方案的拟订,试验方案的拟订,试验单位的选择,分组的排列,实验过程中试验指标的现象记载,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等内容.53.试验结果重演: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在进行实验或实践,应能重复获得与原试验结果相近的结果.54.处理因素:一般指对受试对象给予的某种外部干预.55.主效应:多因素中试验中引起实验结果发生变化的主要.56.互作: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57.受试对象:是处理因素的客体,实际上就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立的观测总体.58.处理效应: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是研究最终体现59.误差:在试验中受偶然影响或者说非处理因素影响使观测值偏离试验处理真值的差异.60.随机误差:由于试验中许多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61.系统误差: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他条件明显不一致所产生的带有倾向性或定向性的偏差62.重复:在试验中,同一处理设置的试验单位数.63.随机:是指一个重复的某一处理或处理组合被安排在哪一个试验单位,不要有主观成见.64.均积:是 x 与 y 的平均的离均差的乘积和,简称均积.65.协方差:与均积相应的总体参数.66.协方差分析:把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结合.67.试验控制:要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和灵敏度,必须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的均匀性,使各处里处于尽可能一致的条件下.68.统计控制:是试验控制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用统计方法来矫正因自变量的不同而对依变量所产生的影响.69.估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70.无偏估计量:如果一个统计量的理论平均数即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参数,这个统计量就叫无偏估计量71.矩估计:用样本矩作为总体矩的估计值72.矩估计法数字特征法、矩法用样本矩作为相应总体矩的估计量,也可以用样本数字特征作为相应的总体数字特征的估计量.用矩法获得的估计值,叫据估计值.据发的思想实质是用样本去替换总体矩的原则,称之为替换原则73.有效估计量:设a1,a2是A的两个无偏估计量,若vara1<vara2,则a1为有效估计量74.抽样误差:由抽样引起的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差异成为抽样误差,直接原因:总体中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或重复试验中一些服从某种分布的偶然误差的存在75.标注误差标准误:描述样本平均数波动情况的统计量,就是X拔的方差或标准差,计均数抽样误差为西格玛X拔,=西格玛/根号n,西格玛X拔就是标准误差76.估计样本平均数方差:SX拔平方,=S平方/n77.估计标准误:SX拔,=S/根号n78.置信区间:达到某一置信度如95%时,预报量可能出现的范围如Ey±1.96西格玛,这里西格玛是标准差置信区间的意义是:反复抽样多次,每次的样本容量相等,每次的样本值确定一个区间a1,a2,这个区间包含a的概率是1001-阿尔法%,不包含a的概率是100阿尔法%79.置信水平置信度,置信系数,可靠度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内的概率;而是指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间误差范围.置信区间越大,置信水平越高.80.拟合优度检验:对总体分布类型的检验,包括检验观测数与理论书之间的一致性,通过检验观测数与理论书之间的一致性来判断事件之间的独立性81.皮尔逊定理:若n充分大,则不论总体服从什么分布,卡平方总是近似服从自由度为m-a-1的卡平方分布82.方差分析:能同时判断多组数据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显着性,能把随机变异从混杂状态中分离开来,从而为判断因素对实验结果有无确实的影响提供依据83.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等方差,正态性、独立性84.固定因素:若因素的a个水平是经过特意选择的,则该因素为固定因素.发差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只适合于选定的几个水平,并不能将其结论扩展到未加考虑的水平上85.固定效应模型:处理固定因素所用的模型称为固定效应模型或固定模型86.随机因素:若因素的a个水平,是从该因素水平总体中随机抽出的样本,则该因素称为随机因素,从随机因素a个水平所得到的结论,可以推广到这个因素的所有水平上87.处理随机因素所用的模型称为随机效应模型88.多重比较:对各对均值之间的差异的显着性检验89.LSD法在统计推断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大,而Duncan法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小.90.多个方差齐性检验bartlett检验,巴特氏卡平方检验:当a个随机样本是从独立正态总体中抽取时,可以计算出统计量K平方,当n=minnj充分大时,K平方的抽样分布非常接近于a-1自由度的卡方分布.由此可对多个总体进行卡平方检验.91.两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产生新效应的现象为交互作用92.由因素水平的改变而造成的因素效应的改变称为该因素的主效应93.交叉分组设计:假设A药物有a水平,B药物有b水平,共有ab个剂量组合,每一组重复n次.共有abn名病人参加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称为交叉分组设计94.相关:设有两个随机变量X和Y,对于任一随机变量的每一个可能的值,另一个随机变量都有一个确定的分布与之相对应,则称这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95.如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就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确定性关系96.回归关系、相关关系:统计学上把变量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称为相关关系,也成为回归关系97.如果对于一个普通变量x的每一个可能的值xj都有随机变量Y的一个分布与之对应,则称随见变量Y的一个分布与之对应,则称随机变量Y对x存在回归关系98.具有回归关系的两变量之间对于任一xi都不会有一个确切的yi与之对应,但为了描述两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选当x=xi时Y的平均数谬角标Y乘X=xi 与之相对应,则称谬角标Y乘X是Y的条件平均数99.Y1,y2…yn这n个数据的离差平方和,记作SYY,称为总离差平方和,反映了n个yi折的离散程度100.回归平方和y折-y拔平方求和,几座SSR.是n个yi折的离差平方和,反映了n个yi折的离散程度101.剩余平方和残差平方和yi-yi拔平方求和,记作SSe,是除了x对Y的线性影响之外的其他剩余因素造成的平方和,这些因素中包括x对Y的非线性影响及试验误差,观察误差等随机因素102.相关分析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随见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程度进行分析的统计学方法103.存在于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简单相关或单相关,存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多重相关或复相关在一元回归中,回归的显着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同样,在多元回归问题中,回归的显着程度可以用复相关系数表示104.统计学上把衡量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量称为相关系数105.消除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偏相关纯相关.为了反映两变量间的真正关系,就要保证在其他变量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这时的相关系数称为偏相关系数或纯相关系数106.样本平均数作为总体平均数估计值的优良:无偏均值等于总体平均数、有效方差小雨其他估计值、一致性总体平均数为极限值107.概率论中有关论证随机变量的和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称为中心极限定理108.若X为一随机变量,则Fx=PX<=x为X的分布函数。
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分析方法
为群体等效限 ( .’( )*+*,) 。 在评价个体生物等效性时, 除了考虑上述 $ 和 还要考虑个体与药物间的交 % 的平均效应及方差, 互作用。其评价准则为: (/) ( "’! !"’" ) ! #( !! !!" ) -"&( " 分别为 $、 其中 "’! " , % 效应值的个体内方差 "’" ,
! 三种生物等效性
生物等效性 ( J9I<K79L;B<:F<) 用于评价两个药物 对某疾病患者的效应 (安全性和有效性) 是否相同或
[&] 相近 。例如仿制药与标准药, 天然药与化学药, 口
服药与针剂, 长效药与短效药, 某药低剂量与高剂量 的比较需要用生物等效性方法来评价。 M5= 规定, 若仿制药品与注册药品间具有生物等效性, 申报过 程可按缩略申报程 序 ( ;JJ6<L9;1<E :<3 E678 ;22B9F;% 进 行, 而不需要按新药申报程序 ( :<3 19I:,="5=) 进行, 避免了耗时、 昂贵的 !% E678 ;22B9F;19I:,"5=) [’] 生物等效性检验在新药临 "期临床试验 。所以, 床试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 ( ( (") "!! !"!" )! #% !! !!" ) " 其中"!! " , 分别为 $、 % 效应值的总体方差。 #% "!" ,
等价于:
" " " " " ( ( ( !$ HA "!! !" " " !" ) % +;D !A , !" ) %% M !! !!" )(I) " 其中, 常取 A G "" 。 "!A 为控制总方差的参数, #% 为 " 常数。如果"!" " " (N) 式左边分母为常数, 称为 "!A ,
12C6+重离子束辐照玉米后代的生物学效应
摘 要: 为给玉米种质创新及品种改良创制优异的资源材料,采用不同剂量 0( 对照) 、30、60、90、120 Gy 的12C6+ 重离子束辐照自育骨干玉米自交系 LY8405 干种子,并对各剂量辐照后代植株的生物学效应进 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自交系 LY8405 M1 种子发芽率、株高、穗位高和 花粉活力均低于对照组,相同剂量辐照的 M2 生理损伤检测指标较 M1 有较大程度的恢复,但仍显著低 于对照组,而 90 和 120 Gy 剂量辐照后的 M1、M2 种子发芽率、株高和穗位高均与对照组表现出极显著 差异; 辐照剂量为 30 Gy 时,在 M2、M3 植株变异表型筛选中,创制出了多种农艺性状表型变异突变体, 说明 30 Gy 是对自交系 LY8405 的生物学效应最为明显的辐照剂量,60 Gy 影响效应次之,同时 60 Gy 是 辐照半致死阈值; M2 和 M3 突变类型包括植株矮化、穗位高度降低,叶片皱缩、叶色黄化、白化、花叶,穗 型变大、变长,穗轴颜色由白变红,籽粒颜色由黄变为酒红色,粒型由马齿型变为硬粒型。生物学效应表 明,30 ~ 40 Gy 辐照剂量是 0 ~ 120 Gy 范围内重离子辐照选育玉米自交系 LY8405 的适宜剂量。本研究 结果为不同玉米自交系创制新的种质资源提供了方法,更为玉米选育新品种提供了稳定的遗传材料。 关键词: 玉米; 12C6+ 重离子; 种质创新; 遗传变异 DOI: 10. 11869 / j.issn.100-8551. 2019. 12. 2311
收稿日期: 2018-10-09 接受日期: 2019-04-05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2018YFD0100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860384) ,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 周文期) 作者简介: 周文期,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育种及基因功能方面研究。E-mail: zhouwenqi850202@ 163.com * 通讯作者: 寇思荣,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育种方面研究。E-mail: kousr@ sina.co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74 .2
S 6.5
x~t
t
t
95% -A t0.05 / 2, -A A
t0.05 / 2, A
x Sx
x 74.2 72 A Sx 6.5 / 20
0.05 / 2,
t0.05 / 2, <A< t
,P>0.05
1 0 1 0
C ( X ij ) 组由于接受处理的水平不同,各组的样本均数也大 小不等,这种变异称为组间变异。其大小用各组均数与总 均数的离均差平方和表示,表示处理因素的不同水平作用 和随机误差(个体变异+随机测量误差) 。
g g
SS组间 ni ( X i X )
i 1 j 1
g ni
2
总变异的分解
组间变异 组内变异
总变异
总自由度的分解
总自由度
组间 组内
υ总=n-1
υ组内 =m-1
υ 组间=n-m
MS组间 F MS组内
MS组间 SS组间 / 组间
•F统计量服从F分布,有
MS 组内 SS 组内 / 组内
两个自由度,即两个均方
相应的自由度。
nπ≥5且n(1-π)≥5
u
p 0
p
p1 p2 u s p1 p2 s p1 p2 1 1 pc (1 pc )( ) n1 n2
x1 x2 pc n1 n2
1.96
(五)Poisson分布法原理
1. Poisson分布的确切概率法原理
P ( X k ) e
i 1 j 1 g ni
MS组间 = 1.97 / 2 = 0.985 MS组内 = 0.54 / 21 = 0.026 F=0.985 / 0.026 = 37.88 查界值: F0.05, 2, 21=3.47 , 所以 P<0.05,三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多重比较
• 不拒绝H0 ,表示拒绝总体均数相等的证据不足
A药
B药 合计
30
11 41 30 11 41
10
49 59 10 49 59
40
60 100 40 60 100
75.00
18.33 41.00 H0:1=2=41%,即A、B 两药治愈率相同。
T11 40 41 16 .4 100
将本例所给数据整理成下表。
处理 A药 B药 合计 表 A、B 两药治疗某病疗效比较 治愈人数 未愈人数 合计 40 30(16.4) 10(23.6) 60 11(24.6) 49(35.4) 41 59 100 治愈率% 75.00 18.33 41.00
表
三组战士行军后体温增加数(度)
不饮水 定量饮水 不限量饮水 合计 1.9 1.4 0.9 1.8 1.2 0.7 1.6 1.1 0.9 1.7 1.4 1.1 1.5 1.1 0.9 1.6 1.3 0.9 1.3 1.1 0.8 1.4 1.0 1.0
Xi
1.6
1.2
0.9
1.23
(1)总变异
2 S x1 x2 S C (
1 1 ) n1 n 2
2 SC
X
2 1
( X 1 ) 2
n1 n1 n2 2
2 X2
( X 2 ) 2 n2
2 (n1 1) S12 (n2 1) S 2 S n1 n2 2 2 C
t 2.639
(二)方差分析原理
1. 方差比与F值、F分布
n1
x1
X~N( , )
2 1
s1
s
2 1 2 1 2 2 2 2
n2
x2
s
s12 / 12 s12 F 2 2 2 s2 / 2 s2
X~N( , )
2 2
s2
2. 方差分析基本原理
• 建立在数据变异结构基础上的F分布的小概率 事件原理。 • 将测量值的总变异分解为几个组成部分(每部 分均有明确的引起其变异的原因),其自由度 也分解为相应的几部分。
生物学效应指标的组间对比性分析 (假设检验)
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 易 静
一、主要假设检验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一) t(u)检验 (二)方差分析 (三)卡方检验 (四)二项分布直接概率计算法 (五)Poisson分布直接概率计算法 (六)超几何分布的确切概率法 (七)秩和检验
(一) t(u)检验原理
1. 鉴别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是否由抽样引起
例
根据大量调查,已知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为72次/
分,某医生在某山区随机调查20名健康男子,得平均脉搏
数为74.2次/分,标准差为6.5次/分,能否认为该山区成年男
子的脉搏均数不同于(高于)一般成年男子的脉搏均数?
0 72
1
x 74 .2 S 6.5 n 20
0.3
0.2
0.1
0.0
0
2
4
6
8
10
P <0.05,拒绝H0
2 2 0.05(1) 3.84 (1.96)2 Z 0.05/ 2 2 2 0.01(1) 6.63 (2.5758)2 Z 0.01/ 2
2 2 2 p ( np n ) ( np n ) [ n ( 1 p ) n ( 1 )] 2 u2 [ ]2 n (1 ) n n(1 ) p(1 p) n
X~N(0 72 , 2)
? 1 0 72
原因1: 1 0 ,即是同一总体。
1 0 原因2: 1 0 ,不是同一总体。 1 0
假设样本来自总体均数为72次/分的总体即1 0 是成立的。
随机抽取 n 20
) X~N(0 72,
例
据以往经验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率为0.01;
n=400,X=1,p=0.0025;
问:当地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率低于(不同于)一般水平? H0:1=0.01 H1:1<0.01(10.01)
α=0.05
单侧检验:P=P(0)+P(1)
双侧检验:P=P(X<2)+P(X>6)
2. u检验(nπ≥5且(1-π)≥5)
2 2 i 1 j 1 i 1 j 1 g ni g ni
• 组间离均差平方和及自由度
SS组间 ni ( X i X )2
i 1 i 1 g g
( X ij )
j 1
ni
2
ni
C =1.97, υ组间=g-1=2
• 组内离均差平方和及自由度
SS组内 ( X ij X i )2 =0.54, υ组内=g(ni-1)=n-g=21
0.4
2
A T
T
2
v=1
0.3
v=4
0.2
v=6 v=9
0.1
0.0 0 3 6 9 12 15
例
为观察药物A、B治疗某病的疗效,某医师将100例该病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0人,服用A药;另一组60人,服用B
药。结果发现:服用A药40人中有30人治愈;服用B药的60 人中有11人治愈。问A、B两药的疗效有无差别?
MS组间 组间变异 F MS组内 组内变异
• 一般,组间变异大于或等于组内变异。 • 理论上,如果处理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F =1。 如果F >>1,说明处理因素有统计学意义。
本例“变异及自由度”计算得:
• 总离均差平方和及自由度
SS总 X ij X X ij C =2.51,υ总=n-1=23
反映所有测量值之间总的变异程度。大小用离均差
平方和(sum of squares of deviations from mean,SS)
表示,即各测量值与总均数差值的平方和。
SS总 X ij X X ij C
2 2 i 1 j 1
g ni
g ni
g ni
i 1 j 1
• H0:1=2=41%,即A、B两药治愈率相同
H1:12, 即A、B两药治愈率不同 α=0.05
2 检验的基本公式
•
2 ( A T ) 2 T
式中A为实际频数(actual frequency)
T为理论频数(theoretical frequency)
表 A、B两药治疗某病疗效比较 处理组 治愈人数 未治愈人数 合计 治愈率(%)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 15.2
7.6
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
计算检验统计量t值
t x1 x 2 S x x
1 2
t
x ( x 1 x2 ) (1 2 ) ( x 1 x2 ) 0 Sx S x1 x2 S x1 x2
表 A、B两药治疗某病疗效比较
处理组 A药 B药 合计 治愈人数 30 11 41 未治愈人数 10 49 59 合计 40 60 100 治愈率(%) 75.00 18.33 41.00
表 A、B两药治疗某病疗效比较
处理组 治愈人数 A药 B药 合计 30 11 41 未治愈人数 10 49 59 合计 40 60 100 治愈率(%) 75.00 18.33 41.00
Randomization X21 X22 X23 X24 … … X2n2
X ~ N (, 2 )
X11 X12 X13 X14 … … X1n1
x1 s1
x2 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