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

合集下载

四大发明外传之谜

四大发明外传之谜

四大发明外传之谜
张伟
【期刊名称】《国学》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壹。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是最早传到其他国家的。

【总页数】1页(P)
【作者】张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9
【相关文献】
1.研究四大发明及其外传的通史性专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述评
2.四大发明外传之谜
3.一部博通古今中外的科技史巨著--读《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
4.“破译”红外传输故障之谜
5.四大发明外传之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②解读

1、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②解读

三、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重要文学体裁、代表人 物和代表作
1、先秦诗歌: (1)、春秋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离骚》,开创诗歌新体裁:楚辞 2、两汉时期:赋: (1)、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2)、东汉:张衡《二京赋》 3、唐朝时期:诗: (1)、初唐: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盛唐: A、边塞诗: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山水诗:孟浩然《春晓》《宿建德江》;王维《渭城曲》《汉 江临眺》 C、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之称,《早发白帝城》《蜀道 难》 D、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圣”,“三吏”“三别” (3)、中唐:白居易:“三吏”、“三别” (4)、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
▲1、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②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中国古代文学 ①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3、汉字与中国书画 ①了解汉字的演变 ②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4、中国的戏剧艺术 ①了解京剧的产生
一、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4、两宋时期:词: (1)、北宋: A、婉约派柳永《雨霖铃》 B、豪放派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几 时有》 (2)、两宋之交:婉约派李清照《武陵春》《声声慢》 (3)、南宋:豪放派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5、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的总称):关汉卿《窦娥冤》马致 远《秋思》王实甫《西厢记》 6、明清小说: (1)、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2)、明:吴承恩《西游记》 (3)、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 曹雪芹《红楼梦》 ★古代文学体裁的变化反映出文学的发展趋势:通俗化、 平民化

七下 四大发明及其外传

七下 四大发明及其外传

火药的应用
(1)唐中期,已有火药配方记载。
(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3)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军事。
传入欧洲: 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建立伊利 汗国。这里成了中国火药技术向西方传播 的重要枢纽。
颁奖词
二、用
全面认识四大发明—欧洲
获奖理由:生活中运用,信息记录传播都离不开它。文明发展和社 会进步显著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文明勃兴 昌盛文化 承上启下 辉煌高峰 灿烂繁荣
知识反馈
(1)下列历代科技成就的创造比欧洲早400年的 A、活字印刷术 B、地动仪 C、十二气历 D、授时历
(2)把指南针传到欧洲的 A、日本人 B、阿拉伯人 C、波斯人 D、印度人
一、用
细致观察四大发明
印刷术的进步 早期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 司南
借题发挥
材料一:
司南
材料二: 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太祖开宝四年(971)于成都开 始版印全部《大藏经》,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 印成功,雕版有13万块。
三费:费时、费力、费钱 据材料归纳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
发 明 活字印刷术
出现时间 北 宋 战国出现司 南;北宋指 南针发明
发明者 毕 升
传播时间 13 世 纪
指南针
火 药
劳动人民
南 宋
唐朝中期已 道教炼丹家 13、14世纪 有火药配方
(3)“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 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 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 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4)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 A.造纸术和火药 B.指南针和造纸术 C.火药和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中国四大发现外传: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思想枷锁。

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西方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

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四大发明传播的对比: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的作用: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阿拉伯帝国的历史上的评价:1.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2.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3.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造纸术外传示意图:怛罗斯之战:怛罗斯之战(怛,音dá)是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

怛罗斯之战是一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碰撞,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天宝十年四月(751)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中亚名城怛罗斯城下,城中已经有阿拉伯军数千人抢先驻守,唐军只好开始围攻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

据阿拉伯史书《创世与历史》记载,阿拉伯人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驻巴士拉的东方总督艾布?穆斯林立即下达命令,部将塞义德?本?侯梅德带不下数千人的部队抢先驻守怛逻斯城中,加强防守,为大军集结赢得时间。

艾布?穆斯林带着自己的1万人赶往撒马尔罕构筑工事准备大战,齐雅德和另一将领艾布达?乌德?哈里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召集河中的驻屯军1万人迅速赶往怛罗斯城,(可能还包含艾布?穆斯林的一部分部队,你让这个地位和李嗣业地位相当的人物统领15万大军,想一下都觉得荒唐),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阿拉伯援军赶到,从背后袭击唐军(段秀实传围城五日不克),在外围警戒的葛逻禄部雇佣兵见事不妙突然逃跑,导致唐军阵脚顿时大乱。

【历史史料】四大发明外传

【历史史料】四大发明外传

【历史史料】四大发明外传正如马克思所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和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四大发明究竟是怎么传到国外的,人们却知之甚少。

希望下面这篇文章能带您沿着历史的足迹,重回千年之前,揭开四大发明外传之谜。

阿拉伯帝国俘虏中国造纸匠,欧洲画师偷走中国造纸术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

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纸张开始被广泛应用。

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涌入朝鲜半岛。

造纸技术随之传到那里。

三国时期至唐朝这段时间里,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等国一直充当中国文化向日本传播的桥梁。

中国的造纸等技术也正是经由朝鲜半岛诸国东传日本的。

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将军沙利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

激战中,由于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发生叛乱,唐军战败。

怛逻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

沙利将这些工匠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

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

随后,源自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

1276年,意大利半岛中部的蒙地法诺地区建起了意大利的第一家生产麻纸的造纸场。

此后不久,欧洲人开始改良造纸技术,但直至17世纪,欧洲的造纸技术还只能达到中国宋代的水平。

为了解决欧洲纸张质量低劣的问题,法国财政大臣杜尔阁曾希望利用驻北京的耶稣会教士刺探中国的造纸技术。

乾隆年间,供职于清廷的法国画师、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了巴黎,中国先进的造纸技术才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

1797年,法国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成功地发明了用机器造纸的方法,从蔡伦时代起中国人持续领先近2000年的造纸术终于被欧洲人超越。

蒙古纸钞、欧洲纸牌成印刷术传播的重要工具公元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随后开始向唐朝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全面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先进技术,雕版印刷术也在这时传到了日本。

知识结构:四大发明的产生和外传

知识结构:四大发明的产生和外传

四大发明的产生和外传
造纸 指南 针 火药 印刷 术
西汉 出现 战国 司南 炼丹 家 隋唐 雕版 105年,蔡伦 改进造纸术 北宋,用于 航海 唐末,开始 用于军事 北宋,毕昇 泥活字印刷 唐朝传欧洲, 推动人类文化发展 南宋传欧洲, 推动地理大发现 元代传欧洲, 骑士阶层衰落 明代传欧洲, 推动文艺复兴运动二、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能力发展目标
• 1、自主阅读教材p26—30页,梳理古代 四大发明产生和外传的基本情况,并结 合相关素材归纳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 发展的贡献。 • 2、阅读教材30页,小组合作探究,列表 比较中国古典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不 同,进一步认识明清以来我国与西方的 差距。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造纸术(1)发明:西汉早期(考古发现甘肃天水放马滩)。

西汉,帛、竹、木、纸四种书写材料并存。

(2)改进:东汉蔡伦制成“蔡侯纸”(公元105年)——原料易得、造价低廉、实用方便。

(3)外传:经阿拉伯人于12世纪传入欧洲(4)影响(两最):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战国:司南。

《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指南针在航海中使用。

(3)传播: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4)指南针应用和意义: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促进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时代的到来)。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商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2)应用:唐末宋初开始运用于军事。

武器:火药箭、火炮、火球。

(资料《武经总要》)(3)影响:火药在欧洲的运用,推动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带动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4.印刷术的进步⑴雕版印刷术: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⑵活字印刷术:①发明:北宋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②改进:元代:木活字、转轮排字盘;明代:铜活字;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有什么意义

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有什么意义

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有什么意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有什么意义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

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有什么意义,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有什么意义(一)造纸术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

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

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

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

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

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围极其狭小,纸的发明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雕版印刷术我国隋唐时期,就已掌握雕版印刷术。

唐代留下的《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

11 世纪中期的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

我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12 世纪左右传到埃及,13世纪左右欧洲的旅行家接触到中国的印刷术,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

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1423 年印),晚于我国约600年。

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拚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升晚了400年。

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三)火药我国在唐朝时期就已发明了火药,并最早用于军事。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四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四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四大发明的向外传播四大发明的向外传播阿拉伯人是中国文化西传的桥梁。

中国的瓷器、纸张、茶叶和丝绸等就是通过阿拉伯传到了欧洲。

不仅是这些物品、器物。

唐代以来,四大发明技术也先后通过阿拉伯人传入了欧洲,成为欧洲近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造纸术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

造纸术的西传是在高仙芝败于大食兵的8世纪中叶。

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与唐朝军队在中亚城市怛罗斯交战,结果唐朝战败,一造纸工人成为阿拉伯的俘虏,他在撒马尔罕开办了造纸厂,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穆斯林世界。

造纸术由此西传。

(二)火药火药在中国古代炼丹炉中生成,到隋唐时期逐渐成熟。

8世纪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称为“飞火”、“火球”、“火蒺藜”。

先是8世纪,火药的成分硝传入阿拉伯帝国,波斯人称为中国盐、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

到13世纪,火药的制作方法传入阿拉伯地区,是由蒙古人攻打那里带去的。

13世纪下半叶,欧洲人将包括火药制造在内的有关科技书籍翻译成拉丁文,火器迅速在西欧传播开来。

到明代,当葡萄牙人、荷兰人用了先进的大炮来攻中国东南沿海时,中国只有开明的、有识见的地方官员才知道向他们学习制炮术。

直到了近代,船坚炮利才成为洋务派学习的重点。

(三)指南针东汉王充的《论衡》指出磁石的指极性,对“司南”做了描述,将磁石磨成勺形,放在光滑的圆盘上,磁勺可自由转动,但勺柄一直指向南方。

到10世纪,司南有了改进,北宋沈括(1031-1095)《梦溪笔谈》对“指南针”的记载是:“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在11世纪,中国人在航海上,已经使用水上浮针——罗盘。

这项技术很快被阿拉伯穆斯林发现,运用在了阿拉伯的商船上。

12世纪,这项技术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

300年后,环球航行和发现新大陆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完成的。

(四)印刷术7-8世纪中国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648年,唐朝玄奘曾印佛像万张,762年,长安有民间印的历书出售。

交流与文化传播

交流与文化传播

交流与文化传播目标:知识识记马可·波罗东行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广泛应用能力培养①比较马可·波罗和张骞两次交往的异同。

②列表归纳中国四大发明对外传播的简况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赞许马可·波罗来华之举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②理解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创造的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要点:1、重点①马可·波罗的东行经历及《马可·波罗行论》为促进东西方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②中国四大发明和阿拉伯数字传播的意义。

2、难点:本课内容杂、头绪多、知识面广,不易掌握,教法,图例讲述法为主。

导入新课:公元前2世纪,中国西汉时期的张骞远赴西域,开通了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公文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马可·波罗东来,又一次促进东西方的交流。

马可·波罗的东来①为何元朝时期中西交流活跃,有不少欧洲人士陆续东来?a、蒙古远征的后果。

b、蒙古开放的政策。

②《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开阔了欧洲人有关东方的地理视野,有助于东西方的互相了解和交流。

2、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

①造纸术的传播路线。

a、传播的方向是由此向南、由东向西。

b、一般是先传入和使用成品纸,然后逐步学会中国的造纸术。

②火药的传播路线始于元代,在大举征战中传往中亚、西业和欧洲。

③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对外传播。

a、指南针大概是经由阿拉伯商人和水手,传入西亚和欧洲。

b、印刷术是先向东、后向西,先流传周边地区,后延伸至西亚、北非和欧洲。

3、阿拉伯数字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②阿拉伯数字的特点由古印度人发明经中古阿拉人的吸收与改进最终创造而成。

通过北非地中海沿岸传入西班牙和欧洲各地,并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地。

③阿拉伯数字的使用典型性、时代性、思想性等。

小节:当今的中国,改革开放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改革给中国带来了活力,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个人也是如此,只有积极探究重视交流,吸纳他人之长,弥补他身之短,才会与时俱进。

“四大发明”是如何传到国外的?

“四大发明”是如何传到国外的?

“四大发明”是如何传到国外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国际公认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称:“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四大发明对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曾作出过巨大贡献,而四大发明之所以能传到国外,正是缘于古丝绸之路……纸和造纸术是如何传向世界的?唐代时先后传到尼波罗和阿拉伯地区新疆吐鲁番市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唐代古纸信札,上钤9款红色印记,中间绘有伎乐图。

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墓出土的柔然永康年间的文书,已被剪成鞋样。

纸,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中国已有纸。

1986年,从甘肃天水境内放马滩西汉墓中,便出土了一张麻纸,年代在文景之治时期(公元前180年始),纸上绘有地图。

纸的发明,功劳应记在中国女人身上,擅长纺织的妇女在漂洗布帛时,发现了植物纤维可以制成絮纸。

东汉时,宦官出身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造纸术得到快速推广。

纸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方式,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纸和造纸术传到国外都是通过古丝绸之路。

纸先东传朝鲜、日本,南经西南“丝绸之路”传入印度,西沿张骞打通的“丝绸之路”,通过西域传至大食、非洲、欧洲等地。

中国纸的西传时间,意大利学者帕尔马在公元1782年发表的《论各国文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一书中认为,约于公元652年先传入波斯,公元70 6年传入麦加。

造纸术则于公元八世纪,集中传入阿拉伯地区。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七月爆发的“怛罗斯战役”,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所率三万大军被阿拉伯帝国打败,大批唐军官兵被俘,其中的工匠被带到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第二个世袭王朝,史称“黑衣大食”),不久阿拉伯地区有了造纸厂。

阿拉伯人随着势力扩张,从撒马尔罕(中亚古城,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开始,又把造纸术带到了埃及开罗,最终传遍整个欧洲和世界。

但更多学者认为,造纸术传出的时间要早于“怛罗斯战役”,在公元645年至671年间已传入印度。

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其影响

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其影响

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09对外汉语 2009221102410012 余一红一、中国四大发明是如何传到西方的造纸术:时间: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

中国造纸术大约在公元3 世纪传入越南, 4 世纪传入朝鲜,5 世纪传入日本, 7 世纪传入印度, 8 世纪从中亚传入阿拉伯, 在公元8世纪751年,唐朝高仙芝与大食国(当时的阿拉伯)爆发怛罗斯战役,战败的唐朝士兵俘虏中有懂得造纸的工匠,造纸术便传入了西方;首先在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境内)出现了中东第一个造纸作坊,794年巴格达出现中东第二个造纸作坊,造纸术由此传到阿拉伯地区。

而后到达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 12 世纪传入欧洲。

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

这时上距蔡伦造纸已有1000 多年。

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

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

但到17世纪时,欧洲造纸术仍然只是中国宋代的水平。

乾隆年间,在清廷任职的法籍画师、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造纸术绘制成图,寄回巴黎,从此先进的中国造纸技术才在欧洲传播开来。

1797年,法国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发明机器造纸,从而超越了中国。

方式:纸由绎道向河西走廊和新疆传输, 在罗布淖尔汉代烽镬遗址就曾出土过东汉末年有字的古纸. 1 9 5 9 年在民丰东汉古墓中发现了粘满黛粉的纸。

除此而外, 吐鲁番的高昌遗址也大量出土了古纸。

新疆不仅从内地输进大量的纸, 而且从6 世纪下半叶开始生产纸, 原料多为破麻布。

但抄纸用的纸帘已不是中原地区常用的竹帘, 而是当地野生的岌友草杆编的草帘。

当时波斯商人来往频繁, 他们将中国的纸和造纸技术输送到广大的西亚地区。

在公元3 世纪, 当纸还在古楼兰一带使用时, 波斯、粟特商人已将纸带到波斯、伊拉克、印度和美索不达米亚。

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_造纸术

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_造纸术

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_造纸术总序: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上图)曾说:“我们若要观察新发明的力量、效能和结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了”,“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

公元105年,东汉宫廷内执掌手工业制作的宦官蔡伦(上图)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向汉和帝献纸,真正实用意义上的纸张开始出现。

因为蔡伦后来被汉和帝封为“龙亭侯”,因此经蔡伦改造之后的这种纸张被称为“蔡侯纸”。

公元105年这一年,则被普遍认为造纸术发明的年代。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之后,纸张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广泛应用。

在近年的考古发现中,曾经出土过不少东汉时期的诗抄、书信或书札的残片。

这一时期的纸张,已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性,厚度与现代机制原稿纸相当,且有单面涂布加工,说明当时的造纸工序已相当精细,造纸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

上图,经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流程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涌入朝鲜半岛。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经蔡伦改进后相对成型的手抄纸技术也传入了朝鲜半岛。

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国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8年)字样的纸张,是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

新罗王朝时期开凿的石窟庵位于吐含山,是韩国典型的石窟寺庙。

石窟庵是第24号国宝,其正式名称为石窟庵石窟。

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公元7世纪末期,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

在这之后,新罗王朝全面吸收唐文化,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学和汉文化,中国制造楮皮纸的技术这此时传入了朝鲜半岛,曾在唐代中国大量生产的藤纸也在朝鲜的高丽王朝时期重获生机。

出产自朝鲜半岛的“高丽纸”厚实挺刮,适合书写各种文字,被称作“中外第一”。

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苏东坡、黄公望和董其昌等人,都十分喜爱使用“高丽纸”。

上图,清末的“高丽纸”在从中国三国时期至唐朝这段时间里,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一直充当了中国文化向日本传播的桥梁。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古代技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古代技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时古代技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

知识目标:知道古代先进的技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先进的技术创造。

难点: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教法学法教法:讲解法、情景体验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学生准备:了解古代的四大发明。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思考部分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文课文《赵州桥》导入。

2.导入语:中国古代劳动让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勤劳智慧值得我们引以为豪。

欣赏课文。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1.辉煌的古代科技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世界,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发明和创造,为人类文明和进步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古代技术创造(1)青铜技术:司母戊鼎(2)丝绸技术:西汉素纱禅衣(3)陶瓷技术:东汉青瓷四系罐(4)工程技术:都江堰、赵州桥3.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同学们分组搜集资料进行探究,并在班级交流和展示。

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

全班分成四大组,搜集资料,进行分享展示二、讲授新课【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造纸术(1)纸的前世: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丝帛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价格昂贵。

(2)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造纸术的外传:751年,唐朝与大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14世纪)和北非。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3.活字印刷术(1)印刷术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7世纪的初唐时期就已出现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

四大发明的应用及外传

四大发明的应用及外传

四大发明的应用及外传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骄傲,但同时它们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四大发明的应用和外传,并证明它们对世界文化和科技的重要性。

造纸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明之一,它引发了人们对知识和艺术的大量记录和交流。

中国造纸术早在汉朝就已经问世了,并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

由于这种技术的发明,中国成为了世界最早使用纸张的国家之一,这种发明也迅速地传播到了东亚及东南亚。

现代纸张的广泛应用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出版业,它是生产书籍、报纸、杂志和其他印刷制品的重要材料。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纸张来记录重要信息、记录个人事务和进行沟通和交流。

此外,造纸技术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另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在宋代后期,活字印刷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提高了印刷效率,加速了信息的传播。

在欧洲,这种技术确立了通用语言的地位,这为文化的日益增长创造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字印刷术的应用不断扩展。

在现代印刷业,活字印刷术已经成为了生产书籍、报纸和杂志的重要手段。

并且,它已经发展到了使用新的技术来提高印刷效率,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低碳减排和机器智能化方面。

火药的发明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

初创时期,火药主要用于祭祀和轰炸,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火药已经应用于烟花、军事领域、建设工程和煤矿等多种领域。

在现代社会,火药在能源和爆炸物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火药技术在化学能源、汽车和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

在一些建设和破坏性领域,火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如开凿地下矿井、桥梁、水坝、建筑结构等。

指南针的应用主要涉及航海技术和地理勘探领域。

最初,指南针主要用于航海员的导航,以便确定方向。

在受到了欧洲的影响后,指南针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被应用于探索和地理发现领域。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改变世界的 四大发明
1
造纸术
2 印刷术
3 指南针 4 火药
纸的出现
➢ 考古学家在甘肃天水等地发现了 西汉时期的麻纸,上还有文字 和地图。这证明西汉前期中国已 经有了纸。

改进

问 ➢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以

树皮、麻头、旧渔网为原料, 造出了成本低廉、便于书写的
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
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印刷术的发展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把胶泥刻成一 个个字模,然后烧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他的 发明是印刷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称为“文明之 母”。
指南针与火药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石具有指 示方向的性质。北宋时,指南针开始 运用于航海。随着海外贸易的往来, 指南针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
印刷术的发展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人们先把写好 的文字反贴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刀刻出阳文反字,然 后在板上涂墨,将纸平铺板上均匀刷印,最后将纸揭 下,装订成书。
书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在 尽情享受阅读书籍的乐趣时,一定要记得是古代中国 人最早发明和使用了印刷术。试着用橡皮作材料,刻 制一枚自己的印章,体验一下 雕版印刷的神奇吧!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 然发现的。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 军事。13至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 传入阿拉伯地区和欧洲。
相关链接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 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 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 响。——[英]培根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的广 泛应用和对外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指南针外传

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指南针外传

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指南针外传约在公元3世纪前后,中国人发现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同时还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并依此特性制造了“司南”经过长时期的实践,中国古代先民发现了人工磁化的方法,制成了更高一级的磁性指向仪器。

最迟在公元9世纪,指南针已在古代中国的陆上堪舆测量之中。

这种地罗还是一种水罗盘(上图)。

当时,阴阳家用地罗看风水。

在清丈田地和判决土地诉讼时,也使用地罗。

约在10世纪,北宋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

几乎是在同时,在阿拉伯和欧洲地区的文献中也有了有关罗盘的记载。

而当阿拉伯人和欧洲人还对磁石一无所知时,中国人已经在研究磁偏角了。

北宋时代的科学家沈括(上图)首先记载了地磁偏角,说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之磁化成为磁针,可以指南,而常微偏东,并介绍了四种支挂磁针的方法:一是浮于水面,二是放在指甲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线缕悬挂。

据《萍洲可谈》、《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诸蕃志》和《梦粱录》记载,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中国的海船上使用了“针盘”导航。

这种针盘还使用“浮针”,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根据史籍记载,在当时的宋军水师中配备了指南鱼。

这种指南鱼(上图)是将薄铁叶剪成鱼形而磁化,用于阴天和黑夜判断行军方向。

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经盘,即罗盘。

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在北宋人朱彧1119年成书的《萍洲可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甲令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

以巨商为纲首、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盖红色印章的证书),许用笞治其徒,有死亡者籍(没收)其财……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一些外国学者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误将其中的“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一词翻译成了往来海上的阿拉伯船长的名字,因此就一错再错,得出了最早装备指南针的不是中国海船,而是阿拉伯人海船的错误结论。

实际上,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海船(上图,阿拉伯海船)的船体虽然船速较快,但船体狭小,根本没有能够容纳百余人的大船,更无法抵抗风浪。

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外传

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外传

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外传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外传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外传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或方絮。

这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发展与历史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蔡伦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

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

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远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

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

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

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

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

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

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

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

它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90年,意大利耶稣会教士范礼安从澳门到日本传教,把西洋印刷工和西文活字印刷设备带到长崎。范礼安在日本刊印了一些西文和日文书籍,但由于日本政府禁教,没有对日本产生多少影响。1592年,丰臣秀吉发动战争侵略朝鲜,被中朝联军击败。日军在朝鲜看到工匠用活字印刷书籍,遂将书籍和数以万计的铜活字,连同铸字工匠一同掠回了日本。
中国火器扬威蒙古西征,波兰学者冒死偷画火器
中国古代在战争中使用火器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唐朝末年。在当时的历史著作之中,有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箭,或用抛石机投掷火药包,发射燃烧性兵器的记载。根据史籍记载,宋神宗年间,在边防军中已大量配备火器。
早期的火器威力有限,尚不具备在战场上取代冷兵器的实力。但经过两宋和辽金等朝的不断改进,在南宋和金国并立时期,已出现了震天雷、飞火枪、突火枪等较为复杂的火器。到元、明之际,又出现用铜或铁铸造的实战管状火器──火铳。南宋初年,军事学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火枪。火枪的结构在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简单了,将火药装进长竹竿,作战时由两人操作,点火后发射。但其意义十分重大,因为人们可以较准确地掌握和控制火药的起爆时间。这在人类使用火药的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受战乱和锁国影响,近邻朝鲜日本竟最后获得指南针
虽然古代希腊、罗马的学者们很早就已知道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但长时间不知道磁石的指向性。而当欧洲人最终了解并掌握这一自然现象时,已落后于中国人一千多年了。而以磁石制造罗盘指引航海,落后于中国300余年,用人造磁石导航晚于中国人100余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人在早期使用的航海罗盘,是与中国人同样的水罗盘,而且制作方法也与中国水罗盘几乎完全相同。这一系列的趋同现象,只能以技术传播来解释。
阿拉伯帝国俘虏中国造纸匠,欧洲画师偷走造纸术
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将军沙利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激战中,由于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发生叛乱,唐军战败。怛逻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沙利将这些工匠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在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的侄子杜环,后来辗转归国。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及中国工匠传授阿拉伯人造纸术的史实。
德技师改良活字印刷术,战乱使新技术传遍欧洲
蒙元时期,欧洲人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学会了使用木活字。由于欧洲人使用的拉丁字母结构简单,且只有26个字母,比汉字更适合活字印刷。但拉丁字母字形圆润,刻字时不易下刀,因而欧洲人研究改进活字印刷工艺的动力更为强劲。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在美因茨城的工厂中发明了哥特体拉丁文金属活字印刷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欧洲人的字形问题。1462年,美因茨发生动乱,工厂在战火中被毁,印刷工流落到德意志各地,将古滕堡改进的金属活字印刷术散播到欧洲各地。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科学的突飞猛进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蒙古纸钞、欧洲纸牌成印刷术传播的重要工具
制造工艺成熟的造纸术发明之后,随着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以书籍为载体的文字信息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聪明的中国人于是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公元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随后开始向唐朝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全方面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先进技术,雕版印刷术也在这时传到了日本。公元983年,立国不久的北宋王朝应高丽王朝的请求,将两套佛经《开宝藏》赠送给高丽,中国刻字工匠有可能在此时进入了朝鲜半岛。后来,高丽又派人专门到中国学习雕版印刷术,培养了朝鲜第一批印刷工匠。公元14世纪,朝鲜人在阅读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的科技著作《梦溪笔谈》时,了解到中国人毕昇发明了陶活字。从《梦溪笔谈》中,朝鲜人掌握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
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在许多中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的游记中,都有关于撒马尔罕出产优质纸品的记录。公元794年,在中国工匠的指导下,阿拉伯帝国在都城巴格达建立了新的造纸工场。此后,阿拉伯帝国的一切政府文书、档案均书写在纸制品上。
随后,源自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在意大利的博物馆中,至今还保留着西西里国王罗杰一世于1109年书写的一幅诏书,诏书用的纸就是阿拉伯人生产的。在当时的欧洲,能够使用阿拉伯人制造的纸张被视为一种奢侈的行为。由于纸的造价昂贵,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国王菲特烈二世曾在1221年下令禁止使用纸书写官方文件。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将在开封等地虏获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1236年秋,蒙古大军攻至伏尔加河沿岸,在这里击溃钦察部后,进入俄罗斯腹地。在随后的几年中,装备火器的蒙古大军横扫东欧平原。1241年4月9日,蒙古大军与3万波兰人和日尔曼人的联军在东欧华尔斯塔德大平原上展开了激战。根据波兰历史学家德鲁果斯《波兰史》一书的记述,蒙古大军在这场会战中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波兰火药史学家盖斯勒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根据盖斯勒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在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作“中国喷火龙”。
一场战争将造纸术带到西方 小小纸牌帮印刷术传遍欧洲
中国难民将造纸术带至朝鲜,“高丽纸”反成中国文人墨客挚爱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
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向汉和帝献纸,真正实用意义上的纸张开始出现。公元105年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造纸术发明的年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频繁搭乘中国商船,阿拉伯商人学会使用指南针
大约在公元3世纪前后,中国人发现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同时还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并依此特性制造了“司南”。最迟在公元9世纪,指南针已应用于古代中国的陆上测量,还被阴阳家广泛用来看风水。官府在丈量田地和判决土地诉讼时,也经常使用指南针。
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在北宋人朱彧1119年成书的《萍洲可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甲令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一些外国学者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误将其中的“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一词翻译成了往来海上的阿拉伯船长的名字,因此就一错再错,得出了最早装备指南针的不是中国海船,而是阿拉伯海船的错误结论。实际上,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海船船体狭小,根本无法容纳百余人。当时往来南中国海、印度洋和波斯湾之间的商船,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只有中国海船,连阿拉伯商人也经常搭乘中国海船。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阿拉伯人是很容易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的。
在古代希腊的古籍中,曾经出现过使用硫、松炭、沥青和麻屑制造成所谓“海火”(亦称“希腊火”)的记录。后来,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人也都曾在军事行动中出现过纵火作战的记录。虽然欧洲人曾经发明和改进过“希腊火”,但威力远远无法与中国火药相比。宋元时,来华的阿拉伯水手在中国人节庆之时释放的焰火和中国船舶装备的火器中,最早接触到了火药。公元1161年,宋金采石之战中,南宋军队使用“霹雳炮”对蒙古军作战时,也有阿拉伯水手在现场目睹。
在从中国三国时期至唐朝这段时间里,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等国一直充当中国文化向日本传播的桥梁。中国的造纸等技术也正是经由朝鲜半岛诸国东传日本的。日本奈良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手漉和纸工艺程序与中国造纸技术虽操作程序不同,但各有千秋。在这前后,中国的造纸技术也先后传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地。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技术又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古印度从此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
由于元朝政府不禁止火器出口,蒙古军队还在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中招募士兵,因此,欧洲人有了足够的机会掌握火药制造技术。希腊人马克在研究中国火器的基础上写了《焚敌火攻书》,记述了35个火攻方。该书在1804年由法国人杜泰尔奉拿破仑的皇命译为法文,随后又被译为德文和英文。
意大利是获得中国火药知识较早的国家之一,欧洲人话语中的“火箭”一词就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语中。1379年—1380年间,意大利两大强国威尼斯和热那亚为争夺海上贸易垄断权发生战争,双方在这场战役中都使用了火器,这是欧洲人制造使用火器的最早记录。火器在传到欧洲以后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最终成为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后,纸张开始被广泛应用。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涌入朝鲜半岛。造纸技术随之传到那里。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过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成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
公元7世纪末期,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此后,新罗全面吸收唐文化,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学和汉文化,曾在唐代大量生产的藤纸也在朝鲜的高丽王朝时期重获生机。出产自朝鲜半岛的“高丽纸”厚实挺括,适合书写各种文字,被称作“中外第一”。中国古代著名书画家苏东坡、黄公望和董其昌等人,都十分喜爱使用“高丽纸”。
阿拉伯人急切打探火器情报,欧洲雇佣兵学会使用火器
蒙古大军席卷东欧大地,让阿拉伯人也感受到了火药的巨大威力。由于担心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阿拉伯人迫切希望获得火药的情报,以提升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但阿拉伯人缺乏制造火药最为关键的硝石(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的提炼技术。于是,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通过与东南亚各国贸易,间接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硝石。但蒙古人没有给阿拉伯人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硝石。1258年2月15日,在唐朝名将郭子仪后裔郭侃率领的手持火器的蒙古大军进攻下,阿巴斯王朝的都城巴格达终于陷落。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建立起了伊利汗国。这里迅速成为了火药等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枢纽。而配备火药武器的蒙古军队在欧洲的长期驻扎,给欧洲人偷窥火药技术提供了机会。
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前,欧洲人也曾用羊皮进行文字记录工作。在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范围,造纸术的西传,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