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药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药理学
第一节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药理学的概念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药理学(pharmacology )的概念
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 药理学研究目的:
pharmackon (药物或毒物)
logos (词或论文)
要想使化学物质转变成药物,首先要进行药理学研究
1. 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性,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为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2. 为开发研究新药或新剂型提供实验资料
3.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进一步了解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本质
主要包括:
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
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功能如何发生变化,即研究药物的生化、生理作用和药物的作用机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
研究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进行处理。 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二)药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药理学首先是一门基础科学
它应用生物化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其他许多生物科学分支的知识、概念和技术在整体、器官、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在任何一种动物的动态过程及其发挥的作用。因此,药理学是以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的桥梁学科。 例如临床上对于心绞痛治疗,见p47。
药理学又是一门临床应用科学。
二、药理学发展简史
前身是古代的本草学以及后来的药物学。
(一)本草阶段,或称药物学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用文字记录了人类从史前以来用药物治疗疾病的经验。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对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功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记述。
希腊盖伦(Galen ,公元130-200)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
实验药理学的创始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端
药理学逐渐形成:
1. 一些生理学家观察和证实了化学成分的药效和毒性
2. 意大利生理学家通过对千余种药物进行动物实验认为天然药物都有其活性
3. 德国学者用狗证明吗啡有镇痛作用
4. 法国学者用青蛙证明士的宁作用于脊髓
德国Bucheim (1820-1879)建立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
化学治疗学
药理学与合成化学的密切关系,使药理学和制药化学工业结成不可分离的伙伴。
受点(体)概念(即现代药理学的开端)
Langley 提出的经Ehrlich 命名的受点(体)概念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
Clark 推广Langley 和Ehrlich 倡议的受点(体)学说【Ehrlich 为现代药理学之父】
化学治疗药物和抗生素的发现,以及20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了新药“爆炸”性发展,刺激了药理学对药物构效关系、作用机制和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
我国近代药理学进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化学学科的发展,如从麻黄中分离提取的麻黄碱确定为麻黄的有效成分由此开发出一系列的抗哮喘药和升压药。
陈克恢(1898-1988),药理学家。长期致力于中药药理研究,是20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也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
临床药理学形成:
从大量天然和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药物还要求经过严格的临床试用的评价;
定量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发展使药理学成为在基础医学科学中最早和最多应用生物统计学的学科;
p h a r m a c o l o g y
从药理学科发展起来的受点(体)学说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成为包括临床医学在内的生物医学和药学科学所有共有的基础理论。
三、药理学分支
向不同生理系统或病理系统发展的如神经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平滑肌药理学、激素药理学、生殖药理学、化学治疗学、免疫药理学。
向微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如细胞药理学,细胞电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和受体药理学
向宏观发展的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包括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中药药理学。
第二节药理学研究内容
临床上医生遵循药效学与药动学的基本原则,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使药物在其体内达到最佳效应浓度,而且不良反应最小,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
了解了药物浓度和效应之间的关系,临床医师就可以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调整药物的使用。
药动学与药效学之间的关系图,见p49。
一、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对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阐明药物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研究药物作用与剂量间的关系和规律其目的在于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研制新的、疗效更好的药物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药物作用
是指药物对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所引起的变化或效应。
药物作用的一般规律:选择性和两重性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是指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它是药物分类的依据。
原因:
①药物与组织亲和力大;
②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高。
意义:
①选择性高,活性高,针对性强;
②选择性低,作用广,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多。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能达到对疾病防治效果的作用。
⏹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
用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传染病
⏹对症治疗:用药改善疾病症状。
用解热镇痛药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二者同等重要了;某些情况下应标本兼治。
⏹补充治疗(替代治疗)
(2)不良反应:是指引起生理生化过程紊乱或结构改变等危害机体的作用。
◆副作用(不可以避免)
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产生原因: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
●特点:程度较轻、难以避免、可逆
●举例:阿托品用于解痉时引起的口干、心悸
◆毒性反应(可以避免,从剂量上区别于副作用)
药物在体内达到最小中毒量时,引起的不良反应。即指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机能和结构的病理性改变。包
括急性毒性(立即发生)和慢性毒性(蓄积作用,也包括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反应)。
●产生原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
●特点:程度较重、可以避免
●举例:地高辛中毒引起的心率失常;阿托品引起的中枢的中毒焦
虑,狂躁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机体受药物刺激时,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PC)。即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的生理功能
障碍或组织损伤。
●产生原因:进入体内的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
●特点:与药物剂量无关、难以预期
●举例:青霉素可导致特定人群产生过敏性休克
◆停药反应
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
◆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有残留的生物效应。
●举例:长期服用安定后停用,次晨仍觉困倦、头昏现象。
◆特质反应
大半是由于个体生化机制异常所致,多与遗传有关。
●举例:先天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服用磺胺类药物,可引起溶血。
◆继发性反应(书上新加)
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举例:长期服用抗生素引起的一些不敏感菌导致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