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环境分析及风险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组织环境分析与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分析与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铱电新能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文件修订记录1.目的对公司经营和质量管理风险要素和过程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消除、降低风险至可接受的程度,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企业经营风险和质量管理风险的管理。

3. 定义3.1 风险:是指不确定因素对目标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出现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结果。

3.2 过程风险: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4. 职责4.1 总经理:负责组织企业经营风险的评估和《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报告》批准。

4.2 品质部:负责组织成立质量管理风险评估小组,协助各部门进行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的制定。

4.3各责任部门:参与风险的识别、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及确认执行,负责本部门《过程风险识别、评价控制记录表》的编制、汇总。

5.内容5.1企业经营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措施5.1.1 总经理负责组织编制《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报告》,企业经营风险识别评估要包含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估,外部环境(包含经济状况、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等)和内部环境(包含产品种类、客户资源、企业管理、硬件资源等)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进行识别评估,并根据企业经营风险制定管理措施,并对《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报告》批准后实施。

5.1.2当影响企业经营风险内外部环境因素有变更时,总经理需要对《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报告》进行重新制定和批准。

5.2 过程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措施5.2.1品质部负责组织成立质量管理风险评估小组,小组成员为各部门负责人,品质部组织和协助各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各部门主管负责部门《过程风险识别、评价控制记录表》的制定,总经理负责《过程风险识别、评价控制记录表》的批准。

原则上一年一次,当出现重大流程变更等情况时,也需重新识别风险并控制。

5.2.2 过程风险评估:对于确定的风险,风险评估小组以科学知识鉴定其风险,质量方面的风险来源于产品/服务本身特性或产品/服务过程中影响这些特性的人、机、料、法、环、测。

组织环境分析与风险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分析与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内、外部环境是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立足点和根本前提。

充分开展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调查和监测,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准确、及时地把握消费趋势和顾客需求,认清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抓住机会,化解威胁,实现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的环境变化动态匹配和优化适应,促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变化中谋发展、在经营中创效益,充分应对现状和把握未来。

2适用范围适用于通过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经营管理上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制定应对措施的控制及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化、业务流程动态调整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控制。

3术语和定义3.1企业环境:是指一些相互依存、互相制约、不断变化的各种因素组成的一个系统,是影响企业管理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现实各因素的集合。

包括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3.2风险:“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企业风险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商业风险、营运风险等。

3.3机会:指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况。

3.4企业风险评估:是对所收集的风险管理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进行的风险评估,具体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应对措施等步骤,其目的在于查找和描述企业风险,评价所识别出的各种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和风险价值,给出风险控制的优先次序并选择应对措施加以实施等。

风险评估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管理层访淡、集体讨论、情景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分析、管理工具分析等。

管理分析工具包括条件危险性分析法D=LEC,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等。

3.5 SWOT来自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企业战略及环境分析工具,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SWOT分别代表企业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ISO9001_组织环境分析管理程序范本

ISO9001_组织环境分析管理程序范本

1.组织环境分析管理程序1.1.制定目的理解、确定、监视和评审与组织环境相关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采取措施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

1.2.适用范围包括与公司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的组织环境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构成,组织环境信息的收集和更新,以及组织环境的理解,组织环境分析、监视和评审的方法。

1.3.职责权限1、战略小组:负责统筹组织环境信息的收集、分析、监视和评审、理解和确定环境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涉及的组织环境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理解和确定组织环境的组织语言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并将结果向战略小组反馈。

3、总经理:负责确定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展战略。

负责审批《组织环境内外部因素分析表》。

1.4.术语定义1、愿景:由最高管理者发布的对组织的未来展望。

2、使命:由最高管理者发布的组织存在的目的。

3、目标:要实现的结果。

4、战略:实现长期或总目标的计划。

5、组织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它既需要考虑内部因素。

例如: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还需要考虑外部因素,例如: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因素。

6、战略小组:由公司副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所组成的项目小组。

其工作任务是负责对公司的组织环境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理解和确定并及时对环境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负责公司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制度应对措施。

1.5.工作程序1.5.1.信息收集1、组织环境信息分为组织环境外部因素和组织环境内部因素。

表1:组织环境外部因素的一般构成见下表表2:组织环境内部因素的一般构成见下表2、组织环境信息收集的时机在体系建立初进行风险识别之前及年度管理评审或年度质量目标设定之前进行定期收集。

当组织环境变化影响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时进行收集3、组织环境信息的收集渠道和分工战略小组所负责对组织环境进行收集,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公司与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信息,例如,通过国家和国际新闻、网站、国家统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出版物、行业和技术出版物、本地、地方和国家行业协会等渠道进行收集。

组织环境识别和风险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识别和风险控制程序

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程序文件1.目的1.1通过监视组织环境的变化,识别、分析和评价与组织的宗旨和战略方向有关且影响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及时监督、检查或适时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为识别组织环境及有效管理风险和机遇特制订本制度。

2. 范围1.2适用于公司组织环境识别,风险和机遇的管理和控制。

3. 定义3.1组织环境:所有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内外部因素。

3.2风险:不确定性对目标(预期结果)的影响。

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

“风险”在产生正面影响时是“机遇”,“风险”在产生负面影响时是“风险”。

3.3规避风险: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条件避免其对达成目标产生影响。

可以通过改变范围,增加时间或资源来规避风险。

3.4减轻风险:致力于减少风险的概率或后果的严重性使其在一个可按受的水平,通过采取许多不同的特定的方法减轻项目风险,采取措施虽然耗时耗财,但相较风险仍是一个可接受的措施。

3.5转移风险:通过将部分工作外包来转移风险的财务影响。

只有当分包方更有能力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并确实减少了风险的情况下,采取转移来减少风险。

3.6接受风险:风险评定小组决定接受一定的风险。

他们不会为处理风险而改变项目计划或识别任何响应策略,只是当风险出现时去注明风险。

3.7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还没结束),该事件给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4. 职责4.1总经理负责对风险问题评价结果进行决策:减轻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或规避风险。

4.2各部门4.2.1部长4.2.1.1负责识别、分析与本部门有关的内、外部环境信息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2.1.2负责针对风险等级高的风险制定问题应对措施。

4.2.2体系专员4.2.2.1负责监视与更新部门有关的组织环境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表。

4.2.2.2负责跟进风险改进情况。

5. 控制内容5.1组织环境信息收集5.1.1在建立与改进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时,公司应识别理解有关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编号: 1/5版号: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制定部门:1. 目的1.1 识别公司宗旨与战略方向相关的,会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的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并确认内外部环境对公司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1.2 评价风险与机遇,制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应对措施的建立和评价。

3. 职责3.1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和相关方需求识别、评审,负责本部门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并制定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并实施。

3.2 体系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4. 相关名词定义4.1 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

4.2 组织环境: 对组织建立和实施目标的由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结合。

4.3 外部环境: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的因素等。

4.4 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例如组织使命、资源、内部管理、内部绩效等。

4.5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整个过程。

风险评估旨在量化测评某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5. 程序内容5.1公司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的识别过程(1) 在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时,管理者代表要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一次涉及公司的识别过程。

(2) 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识别和评审,以监视和评审这些因素和要求的适用性、公司对应措施的有效性及变化。

(3) 当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发生变更时,应重新对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及相关方需求进行识别。

(4)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的识别结果记录在《组织环境识别及风险、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2 公司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的识别编号: 2/5版 号: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制定部门:(1) 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识别内容(2)公司相关方需求的识别内容环境类别项目 负责部门 作业内容外部环境政治、经济行政部明确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经济形势 法律法规行政部明确政府目前适应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社会利益并受到市场规律和法律的保护社会文化行政部对公司所在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技术 R&D 部考虑行业现有或潜在的技术进步、技术更新以及先进的设施设备、工艺方法的应用情况内部环境 企业文化、价值观 行政部分析公司的经营理念、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公司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等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

组织环境分析管制程序

组织环境分析管制程序

R R E E V V I I S S I I O O N N H H I I S S T T O O R R Y Y为保证公司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根据内外部环境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与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遇,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遇,策划应对措施。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定义组织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施组织的目标和战略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结合。

内部环境:指组织的使命、资源和组织的文化等等。

外部环境:指经济、政治、技术和自然条件等等。

4.相关文件4.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5.责任5.1 总经理: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5.2 质量总部:负责组织公司各个部门对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5.3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6.程序内容6.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6.2各部门负责根据各自的环境分析职责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

并将识别的内外部因素登记在《组织环境外部因素分析表》与《组织环境内部因素分析表》上,提交质量总部进行汇总整理;6.3内外部环境要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

另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对《组织环境外部因素分析表》与《组织环境内部因素分析表》进行修订;6.4 环境因素分析、评价6.4.1 PESTEL分析模型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

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环境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8.产品的运输、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如产品材料中金属、塑料的回收利用率。
5.2.2.2在识别环境因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确定出每一个独立的活动单元,全面地识别其环境因素。
5.2.2.3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环境因素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以及7种类型(表现形式)。
1.环境因素的3种状态
4、职责:
4.1行政部: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4.2 各相关部门:配合、参与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
4.3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重要环境因素。
4.4 总经理:重要环境因素批准。
5、作业流程:
5.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
5.1.1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时。
5.1.2以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12月份(在设定第二年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前)进行。
5
公众和媒介的关注程度e
国际高度关注
5
80%~100%
4
国家高度关注
4
50%~80%
(或有受控,但不彻底)
3
地区性关注
3
30%~50%
2
厂区附近一般性关注
2
30%以下(或完全受到控制)
1
不为关注
1
影响范围
及程度c
国家乃至全球性严重破坏
5
省或市严重破坏
4
镇区附近较严重破坏
3
厂区附近较轻微的影响
2
厂内影响
3.产品设计或工艺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原材料的选择、使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产品使用寿命,产品废弃后的可回收再利用等);
4.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物的排放量以及频率;
5.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情况;

组织环境分析及风险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分析及风险管理程序

修改记录1.目的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并影响实现公司各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识别各层次、各类别风险和机遇,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所处环境的分析以及各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室:负责组织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制订、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的审批;3.2.体系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3.3.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价。

4.定义无5.程序内容5.1.公司所处环境分析5.1.1.环境分析的时机5.1.1.1.管理体系建立时;5.1.1.2.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5.1.1.3.每年至少定期组织一次分析。

5.1.2.公司所处环境相关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互联网、国内外权威杂志/报道、行业统计分析数据、专业研讨会、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会、顾客反馈等。

5.1.3.环境分析可综合使用PEST、SWOT、波特五力等方法进行。

5.1.4.环境分析的内容5.2.风险和机遇分析5.2.1.风险和机遇分析的分类及分析方法的选择5.2.2.风险和机遇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5.2.2.1.组织所处环境以及相关方需求的风险和机遇;5.2.2.2.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风险和机遇5.2.2.3.市场风险和机遇5.2.2.4.生产经营风险和机遇5.2.2.5.质量方面风险和机遇5.2.2.6.环境/安全/卫生方面风险和机遇5.2.2.7.财务方面风险和机遇5.2.2.8.在所有体系管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的思维。

5.2.2.9.有些事件可能同时存在风险和机遇,也可能只有风险,或者只有机遇。

(各管理体系所考虑的风险和机遇应侧重于本体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考虑。

)5.2.3.风险评分准则5.2.4.机遇评分准则5.2.5.风险等级评价5.2.6.机遇等级评价5.2.7.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5.2.7.1.依据不同的风险和机遇等级采取相适应的应对措施;5.2.7.2.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而保留风险。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受控页码1/11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0日实施日期2023年03月13日文件发行栏☑行政部☑采购部☑生产部☑工程部☑业务部☑品质部☑仓库修订履历表版本日期修改原因及内容提要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A02023/03/06新版发行受控状态受控页码2/11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0日实施日期2023年03月13日一、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用于指导:(1)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因素;(2)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3)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遇;(4)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二、适用范围质量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

三、术语及定义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风险管控流程

风险管控流程

风险管控流程一、背景介绍风险管控是组织在进行业务活动时,为了保护组织利益、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应对风险事件的能力,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流程。

风险管控的目的是确保组织能够在风险发生时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风险管控流程概述风险管控流程是指组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风险管控流程: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控流程的第一步,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风险识别:- 内部审核:对组织内部各个部门、流程和系统进行审核,发现潜在的风险点。

- 外部调研:调研行业趋势、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找出可能对组织造成风险的因素。

- 员工反馈:鼓励员工积极参预风险识别,提供风险线索。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基于风险识别的结果,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其影响程度和概率。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风险矩阵:将风险按照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进行优先级排序。

- 统计分析: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对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进行量化评估。

- 专家判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预风险评估,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3. 风险处理:风险处理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控制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或者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

常见的风险处理方法包括:- 风险避免:通过调整业务流程、策略或者决策,避免与风险相关的活动。

- 风险转移: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

- 风险减轻:通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者减少风险的影响程度。

- 风险接受:对于风险影响较小或者成本较高的情况,组织可以选择接受风险。

4.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指对已处理的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风险监控包括以下内容:- 监测风险指标:制定风险指标和阈值,定期对风险进行监测和报告。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编号: 1/5版号: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制定部门:1. 目的1.1 识别公司宗旨与战略方向相关的,会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的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并确认内外部环境对公司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1.2 评价风险与机遇,制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应对措施的建立和评价。

3. 职责3.1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和相关方需求识别、评审,负责本部门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并制定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并实施。

3.2 体系小组: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4. 相关名词定义4.1 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

4.2 组织环境: 对组织建立和实施目标的由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结合。

4.3 外部环境:例如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有关的因素等。

4.4 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例如组织使命、资源、内部管理、内部绩效等。

4.5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整个过程。

风险评估旨在量化测评某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5. 程序内容5.1公司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的识别过程(1) 在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时,管理者代表要组织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一次涉及公司的识别过程。

(2) 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识别和评审,以监视和评审这些因素和要求的适用性、公司对应措施的有效性及变化。

(3) 当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品环境管理体系发生变更时,应重新对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及相关方需求进行识别。

(4)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的识别结果记录在《组织环境识别及风险、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2 公司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的识别编号: 2/5版 号: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制定部门:(1) 公司内外部环境的识别内容(2)公司相关方需求的识别内容环境类别项目 负责部门 作业内容外部环境政治、经济行政部明确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经济形势 法律法规行政部明确政府目前适应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社会利益并受到市场规律和法律的保护社会文化行政部对公司所在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技术 R&D 部考虑行业现有或潜在的技术进步、技术更新以及先进的设施设备、工艺方法的应用情况内部环境 企业文化、价值观 行政部分析公司的经营理念、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公司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等企业文化相关的内容。

组织环境与风险控制程序 模板

组织环境与风险控制程序 模板
7.建立風險/機遇管理團隊
風險識別活動的開展應是一次團體的活動,各部門在進行風險識別和評估過程中應通過集思廣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斷下進行的,在此之前應建立一個“風險和機遇評估小組”,品保經理應通過授權,賦予該“風險和機遇評估小組”以下的職責:
a.組織實施風險和機遇分析和評估;
b.制定風險和機遇應對措施並落實執行;
9.3風險的發生頻率評價準則
9.3.1.風險的發生頻率是指潛在風險出現的頻率,為便於識別和定義,將風險頻度定義為5級,如下所示:
a.極少發生;
b.很少發生;
c.偶爾發生;
d.有時發生;
e.經常發生;
9.3.2通過對上述的不確定因素進行評價風險發生的頻度,風險的發生頻率的評價以其可能發生的頻率進行量化確認附表3作為風險的發生頻率的評價準則:
1.目的
為保證公司品質管制體系的策劃能實現預期的結果,識別、監視並評審與公司的宗旨、戰略方向相關的內外部環境;識別、監視並評審與公司品質管制體系有關的相關方期望或要求;根據內外部因素與相關方期望或要求,結合本公司已有的優勢和劣勢,識別出風險和機會;針對識別的風險和機會,策劃應對措施。
2.範圍
適用品質管制體系所有相關的部門與過程。
風險接受:是指企業承擔風險造成的損失。風險接受一般適用於那些造成損失較小、重複性較高的風險、最適合於自留的風險事件。
內部風險:企業內部形成的風險,例如戰略決策風險、環境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經營風險等。
外部風險:由外部影響因素導致的風險,例如政策風險、市場需求風險和業務風險等。
風險嚴重度:風險發生後其所產生的影響的嚴重程度。
c.編制風險管理計畫;
d.組織實施風險應對措施的實施效果驗證。
在“風險和機遇評估小組”中,品保經理應指派一名人員作為該小組的組長,負責規劃和安排風險和機遇的識別和應對的控制,並賦予評估小組組長以下職責: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是一套组织机构为了保
障运营安全、规范运营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该程序的目的是
系统性、全面性地分析,识别和管理组织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维护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时,组织需要采
取以下步骤:
1.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组织首先需要确定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包括
经济、政策、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通过分析这些因素,识别出可能对
组织运营产生影响的风险。

2.识别相关方要求:组织需要查询与其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
准和相关方的要求,例如客户、员工、供应商、股东等,以确保组织的运
营符合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

3.风险评估和排序:组织需要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根据
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确定其级别,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

4.管理风险:组织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降低、转
移和接受等措施。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监测机制,确保风
险得到有效管理。

5.风险溢出和恢复:组织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风险发生时可能
产生的影响,并确保组织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营。

6.持续改进:组织需要建立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包括风险识别
与评估、风险管理效果评估等,以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监测和改进。

通过执行以上步骤,组织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要求识别及风险管理程序。

这将帮助组织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保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16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16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1 目的1.1 识别公司宗旨与战略方向相关的,会影响能源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的内外部环境和相关方需求,并确认内外部环境对公司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1.2 评价风险与机遇,制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确保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能源利用全过程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 各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 工务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 工作程序4.1 组织环境管理4.1.1 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公司应充分识别理解并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能源管理体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4.1.2 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

A.外部因素:1)国家政策及当地政府发布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的影响;2)整体市场环境,产品的市场供给需求情况的影响;3)能源供应、能源成本等方面的影响;4)政治因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

B.内部因素:1)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人员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影响;2)核心业务目标和战略调整带来的影响;3)设备淘汰更新,能源类别替换的影响;4)能源管理的成熟度和文化的影响。

4.2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4.2.1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供方、社区、监管部门、所有者、员工、银行、工会、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等。

4.2.2 针对4.1中识别出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应识别出对应的相关方,并针对该环境因素,给出对应的相关方需求与期望的说明。

4.3 风险和机遇管理4.3.1风险和机会识别:公司各部门应针对所负责的过程,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过程相关的风险和机会。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引言概述: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组织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它可以帮助组织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更好地做出决策,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实现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和风险溢出。

一、风险识别:1.1 环境分析: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第一步是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市场、竞争、政策、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潜在风险。

1.2 事件识别:在风险识别阶段,组织需要识别可能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组织的目标和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事件可以是内部的,如人为错误或设备故障,也可以是外部的,如自然灾害或经济衰退。

1.3 风险登记:在识别潜在风险后,组织应该对每个风险进行登记。

这包括记录风险的描述、可能的影响、概率和严重性等信息,以便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

二、风险评估:2.1 风险概率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组织需要对每个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概率评估。

这涉及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确定其潜在影响的严重性。

2.2 风险影响评估:除了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组织还需要评估风险事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

这包括对财务、声誉、运营和法律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2.3 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概率评估和影响评估的结果,组织可以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

这有助于组织确定哪些风险需要优先考虑和应对,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损失。

三、风险应对:3.1 风险避免:对于高概率和高影响的风险,组织可以采取措施来避免其发生。

这可能包括改变业务流程、加强安全措施或寻找替代方案等。

3.2 风险减轻:对于无法完全避免的风险,组织可以采取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这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建立备份系统或制定紧急计划等方式实现。

3.3 风险转移:对于某些风险,组织可以选择将其转移给其他方。

这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外包业务或与合作伙伴共享风险等方式实现。

组织环境及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

组织环境及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
财产损失<0.5
可短时恢复
企业及周边范围
2
轻微
不违反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不影响
1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
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
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质量和HSPM风险和机遇识别与评价清单》中。
全部
C
2019/2/20
4
新增ISO45001:2018体系
全部
D
2020/9/30
1.目的
为保证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HSPM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HSPM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要求;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管理部采购:外包加工方、供应商、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业务部:顾客、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
管理部:员工代表、附近企业及居民、银行、工会、社会团体。
4.2.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及风险机遇评估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总整理。
4.2.3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
(1) 非常严重。
(2) 严重。
(3) 较严重。
(4) 一般。
(5) 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

公司环境分析与风险控制程序

公司环境分析与风险控制程序
风险评价方法
L
分值 发生可能性
6 经常
5 有时
4 偶然
3 很小
2 非常小
1 极小
C
分值 危害性
5—高度:风险大,会严重影响后果
4—中高,风险较大,会较严重影响后果
3-中度:有风险,会有不利影响,产生不良后果
2—低度:只有较小风险,只需稍加防范
1—轻度:没有明显风险,无需应对
D=L×C
分值 风险等级
≥20: 高风险,不可接受
5.8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风险承担等,并制定可行实施方案。
5.9对风险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价,直到目标达成。
6.0支持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XL-QP-001
7.0 质量记录
《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表》GM-QR-040保存期限:一年
《风险和机遇措施控制表》GM-QR-041保存期限:一年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及风险控制。
3.0 定义

4.0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者,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及确认。
4.2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3 工程部:负责技术风险分析
***有限公司
公司环境分析与风险控制程序
版本/版次:A/0
总页数:共6页
文件编号:***-028
生效日期:***
区分
制定
审核
核准
发行印章
签名
修订记录
制定/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本/版次
总页数
1.0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记录
1.目的
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并影响实现公司各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识别各层次、各类别风险和机遇,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所处环境的分析以及各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3.职责
3.1.总经理室:负责组织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制订、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的审批;
3.2.体系部: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3.3.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价。

4.定义

5.程序内容
5.1.公司所处环境分析
5.1.1.环境分析的时机
5.1.1.1.管理体系建立时;
5.1.1.2.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5.1.1.3.每年至少定期组织一次分析。

5.1.2.公司所处环境相关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互联网、国内外权威杂志/
报道、行业统计分析数据、专业研讨会、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会、顾客反馈等。

5.1.3.环境分析可综合使用PEST、SWOT、波特五力等方法进行。

5.1.4.环境分析的内容
5.2.风险和机遇分析
5.2.1.风险和机遇分析的分类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5.2.2.
风险和机遇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
5.2.2.1. 组织所处环境以及相关方需求的风险和机遇; 5.2.2.2. 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风险和机遇 5.2.2.3. 市场风险和机遇 5.2.2.4. 生产经营风险和机遇 5.2.2.5. 质量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
6. 环境/安全/卫生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
7. 财务方面风险和机遇
5.2.2.8. 在所有体系管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的思维。

5.2.2.9. 有些事件可能同时存在风险和机遇,也可能只有风险,或者只有机遇。

(各管理体系所考虑的风险和机遇应侧重于本体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考虑。


5.2.3. 风险评分准则
5.2.4.机遇评分准则
5.2.5.风险等级评价
5.2.
6.机遇等级评价
5.2.7.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5.2.7.1.依据不同的风险和机遇等级采取相适应的应对措施;
5.2.7.2.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
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而保留风险。

5.2.7.3.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或其它可行之处,以应对组织或其顾客的需求。

5.2.7.4.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的措施可融入到体管管理的各个过程中实施。

5.2.7.5.风险或机遇等级评价小于5分以下可不采取应对措施。

5.2.7.
6.针对I级风险或机遇则必须采取措施以应对,旨在降纸风险或抓住机遇。

5.2.8.风险和机遇的监视和评审
5.2.8.1.通过对各个过程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以及内部审核等活动来监视风险
和机遇要求的实施结果;
5.2.8.2.每年至少一次定期对风险和机遇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

5.3.组织环境分析、风险和机遇评价所产生的相关记录由体系部进行保存。

6.参考文件

7.记录
7.1.战略环境分析及风险机遇评价表
7.2.相关方需求分析及风险机遇评价表7.3.过程运营风险和机遇评价表
组织环境、相关方
需求分析和风险、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