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合集下载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李白、杜甫、文天祥、陆游李商隐,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诸葛亮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诸葛亮的评价1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唐李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诸葛亮的评价2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评价3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的评价4有感宋文天祥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诸葛亮的评价5唐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亮的评价6唐李商隐《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诸葛亮的评价7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1.岳飞: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奇才”,他的智谋和人格魅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拜。

2. 李白:诸葛亮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的才华和智慧在古今中外都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3. 孙权:作为对手,我对诸葛亮有着深深的敬意,他的智谋和谋略让我敬佩不已,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如何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

4. 郭沫若: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代表之一,他的诗词、书信和文学作品都体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文化素养。

5. 陈毅:诸葛亮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都非常先进和现代,他对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的影响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6. 梁启超: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之一,他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魅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7. 毛泽东: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智慧和谋略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

8. 周恩来:诸葛亮的治国思想和智慧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借鉴和学习的,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不可估量。

- 1 -。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的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的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的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代明相,为了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受后人推崇。

诸葛亮辅佐刘备白手起家,建立蜀汉,又受刘备托孤,辅佐后主刘禅,诸葛亮在当政时期,大权在握,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又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都失败了,最后一次病死在五丈原军中。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诸葛亮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诸葛亮的个人评价1武侯一伐最有可能成功先说武侯一伐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曹睿刚刚即位,诸葛亮命赵云出箕谷做疑兵吸引曹真大军,自己出祁山攻陇右,陇右五郡南安天水安定投降,广魏陇西坚守待援。

从地理位置来看,诸葛亮从汉中出兵,赵云走汉中北方的萁谷向东北方向进军,而诸葛亮则率大军向汉中西北部的祁山进军,目的很明确,诸葛亮一伐的第一任务不是拿下长安,而是截断陇右,也就是截断凉州和长安的联络,吃掉凉州,再东进要挟长安。

这样一来,坐拥凉州益州的季汉和拥有扬州交州半个荆州的孙吴,可以呈两面夹攻之势。

而且凉州产马,蜀汉组建骑兵,兵力更盛因此曹睿才御驾亲征坐镇长安,曹真去眉县截住赵云,张郃抵抗诸葛亮,凉州刺史徐邈也派人进攻南安此时的蜀军分为四部分,诸葛亮本部,顶住了上邽郭淮部同时扼住陈仓出口,街亭马谡部,把守陇山道出口街亭,赵云部和曹真对峙,剩下的蜀军,在进攻南安和陇西郡,对诸葛亮来说,只要能够截住曹魏援军,撑住一段时间,那么在南安和陇西两郡的蜀军就能够收复两郡,而这些兵员,不管是和诸葛亮本部汇合吃掉郭淮,还是支援街亭马谡部,诸葛亮截断凉州的意图就达成了诸葛亮的个人评价2魏国驰援部队的任务就是攻破诸葛亮的封锁线,有两条路可以走,一,陈仓道,水道很快,但是路窄,不适合大军团展开,而且陈仓道的出口就是和郭淮对峙的诸葛亮本部,而另一条路,就是马谡把守的陇山道,街亭。

只要马谡能够利用地势,坚守一段时间,让张郃大军无法通过,凉州就到手了,曹睿也只能撤退并加强长安防御。

但是,马谡是纸上谈兵也好,是为了争取击溃魏军而主动行险也罢,或者是单纯的蠢都不重要了,街亭丢了,张郃大军进入凉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二伐,起因是石亭之战陆逊杀败曹休,魏军不得已大举东进,关中空虚,走散关,攻陈仓,被郝昭坚守二十多日,曹真派费耀增援,在加上粮草问题,蜀军退兵三伐,陈式攻取武都阴平,诸葛亮牵制郭淮,安抚羌人退兵。

关于诸葛亮有哪些好的评价

关于诸葛亮有哪些好的评价

关于诸葛亮有哪些好的评价武庙里,诸葛亮是板上钉钉的武庙十哲,无论这十个人怎么变动,总有他的一席之地,这代表了历朝历代兵家对其军事能力的肯定。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别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诸葛亮的评价1诸葛丞相真的是一代人杰,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战略家、大思想家。

三国演义里只写他会打仗会计谋真的是贬低他了。

诸葛亮治国的能力就更不用多说。

在战略上给予魏国巨大的压力和消耗的同时,保持国内物资充裕本就是不可多得。

对诸葛亮的评价,文治当不在萧何管仲之下,武功尤有胜之。

这是个宏观到微观全部融会贯通的人。

大的战略眼光可参见隆中对, 也可看他后期联合孙吴逼迫曹魏两线作战的战略思想。

对诸葛亮的负面评论,最多不过一句“事必躬亲”。

多了都是黑。

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时期帅臣(区别于关羽这种武将)中军事能力最好的之一。

诸葛亮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司马懿不能比的,四川老百姓至今仍然逢年过节祭拜他,从来没听说过有老百姓祭拜司马懿的,公道自在人心。

司马懿是厉害,有本事,但是无法摆脱乱臣贼子的标签,古代是讲究伦理道德的社会,老百姓只认可道德高尚,一心为公之人。

诸葛亮的评价2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毫无疑问,这是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

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

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只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只,也保全了自己。

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的归顺了刘备,成为了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诸葛亮的评价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赞诗,诸葛亮以其不可测度的智慧、鞠躬尽瘁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志,虽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个千古传颂的人物.的确,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他是一个超越了他生活的时代,历代不衰、千古传颂的人物.他是一个突破了阶级界限,从帝王将相到市井平民,从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汉,众口界碑,妇孺皆知,受到普遍称赞、歌颂的人物;他是一个超越了地域限制,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颂的人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整个三国的历史是与诸葛亮息息相关的,三国之局系因汉末之乱而来.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孙坚、孙策占据江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挥军南下,用意在于消灭割据,一统天下.而曹操的这个企图,却被诸葛亮给瓦解了,曹操兵败,无力统一,江东仍然保有其割据版图,诸葛亮和刘备方能借势构成鼎足三分的格局.最值得回味的是这个格局早在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拟就.诸葛亮精熟时势,洞烛机先,其智不可测,而且这个大战略纯粹是要人在毫无凭借、毫无实力中,创造一种形势来.也就是说,是现实条件最差的刘备,诸葛亮一方主导了整个格局的发展.这种大智慧岂是小说刻意妆点渲染的“借东风”之类的小机巧所能及?更何况那种“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养所给予后人的不只是断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现了一种人格典型,予人无限之向往与敬慕.诸葛亮的评价4综观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向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是诸葛亮自己构画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则系尽力完成他对刘备的责任,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情景构成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是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类型.最终北伐未能成功,星殒五丈原.诸葛亮“死则死矣”,然而,他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无不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对国家、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身处世格言,又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军事家所学习和借鉴……诸葛亮的评价5诸葛亮有着大机智,无论再吵钱借箭还是什么故事当中,都可以体现出他的智慧。

诸葛亮的历史个人评价

诸葛亮的历史个人评价

诸葛亮的历史个人评价每一位喜欢三国历史的人,大多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而每一位看三国的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诸葛亮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诸葛亮的评价1三国时期,天下一共分为十三州,曹魏九州半,东吴二州半,蜀汉一州,按理说在强大的曹魏眼里,蜀汉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一国,但是因为诸葛亮的存在,蜀汉才叫蜀汉。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无奈退兵;第二次斩杀魏国名将王双;第三次成功拿下武都,阴平二郡,归蜀国管辖;第四次成功斩杀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最后一次司马懿不敢出门,只能硬生生熬死诸葛亮。

一代枭雄曹操曾评价诸葛亮:“刘备不足为惧,吾实惧诸葛亮耳。

”可见曹操十分忌惮。

而后世,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有很多。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伯温:军在于治。

诸葛亮连年征战而兵无厌言,乃至于此。

康熙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

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诸葛亮的评价2历史上对诸葛亮给予这么高的评价,绝非空穴来风,他的一项发明便足以称得上亘古绝今。

《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八阵图,又叫旱八阵。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

八阵图分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

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

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

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

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

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曾在观游诸葛亮故宅时,令李兴立碑撰文赞扬诸葛亮的功业,其中亦提到了八阵图。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优点:一、博学多思。

当年躬耕南阳,闭门十年精读经典,因而成为饱学之士;二、找老婆不以外貌为依据。

年轻潇洒的诸葛亮,偏找了个其丑无比的黄阿丑。

认才学不认相貌,天下男子有几人做得到?三、一个战略理论家,一篇《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非常透彻。

四、勇于承担责任,如失街亭后,自贬三级。

五、重视科学,,亲自发明木牛流马。

六、正确确定和执行少数民族政策,如七擒七纵。

缺点:一:架空刘禅。

刘备死后,由于刘禅年幼,由诸葛亮执政。

当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

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干,而是把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更派人监视后主的一举一动。

令刘禅敢怒不敢言,刘禅想抢回大权,但满朝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只好信任宦官黄皓,造成千古遗憾。

二:穷兵黩武,祸国殃民。

诸葛亮在执政期间,仅为完成“先主之心愿”和他自己的“隆中对”的策略而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

由于力量相差太远,无法收复中原,反而令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并直接影响他的继承人姜维,令北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不挖掘,吸收,培养新人才。

刘备死后,诸葛亮不挖掘,吸收,培养新的人才。

原来的老后,造成人才青黄不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悲局面,驾驶了蜀国的灭亡。

四:压抑,把击原有优秀人才。

刘备死后,很多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

如赵云老死赎中。

而很多虚有其表的得到重用。

五:处理内部矛盾不恰当。

对内部将士之间的矛盾,诸葛亮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

刘备在世时,封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时关羽不受。

诸葛亮让费诗拍关羽的马屁,令关羽更加骄横,为失荆州埋下祸根。

对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同样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使两人矛盾无法根除,为魏延Z反埋下祸根。

六:不敢直言刘备过失,不敢劝阻刘备过错。

刘备调诸葛亮入川,授意留关羽守荆州。

诸葛亮明知关羽不可当大任而不让赵云代关羽守城,对失荆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刘备东征东吴,不敢直言利害,也不要求从军,只负责后方建设,导致刘备兵败,死于白帝城。

历代人士评诸葛亮

历代人士评诸葛亮

历代人士评诸葛亮陈寿: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②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③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

”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

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

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

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

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於当世。

④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⑤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⑥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

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

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於未夷。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历代对诸葛亮的褒扬

历代对诸葛亮的褒扬

历代对诸葛亮的褒扬历代对诸葛亮的褒扬在我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三国时的政治家、蜀国丞相诸葛亮最为声名煊赫。

尽管历代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贡献,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认为诸葛亮具有忠贞冠世的高风亮节和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正因为如此,虽然诸葛亮终生致力于谋求天下统一的事业未获成功,却仍然受到历代极大的褒扬。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前线,葬于汉中定军山。

诸葛亮刚死,蜀国治下的许多地方便纷纷上书请求为诸葛亮建立祀庙。

据习凿齿《襄阳记》的记载来看,尽管蜀汉朝廷碍于礼制暂时不能为诸葛亮建祀立庙,但民间却利用岁时节令,在田间陌上祭祀诸葛丞相。

这种情形在当时蜀国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也出现了,《三国志·蜀书》称为“戎夷野祀”;而蜀都居民也在大街小巷举行祭拜,称为“百姓巷祀”。

据《砚北杂志》记载,汉中之民,每年春月,也要男男女女一路哭着去诸葛亮墓上祭奠,“其哭甚哀”。

这足以说明在诸葛亮治理过的西南及汉中人民心目中,他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人上表说:臣闻周人怀召伯之德,甘棠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铸金以存其像。

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

况(诸葛)亮德范遐迩,勋盖季氏,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而蒸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

今若尽顺民心,则渎而无典,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此圣怀所以惟疑也。

臣愚以为宜因近其墓,立之于沔阳,使所亲属以时赐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庙。

断其私祀,以崇正礼。

这篇表文层次分明,说得既委婉又入情入理。

蜀后主刘禅无话可说,于是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

到了景耀六年的秋天,魏镇西将军钟会统兵征蜀,“至汉川,祭亮之庙”,可见这座祀庙此时已经建成。

蜀亡以后,诸葛亮的名声反而更大。

晋王司马昭在灭蜀后,立即就叫陈勰学习诸葛亮兵法。

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

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

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

若用现代语言来总结表述,诸葛亮的一生,是久经考验的一生、与人、与天奋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更是充满智慧的一生。

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

其实,《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着天壤之别,《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更比较客观真实些,比较接近历史上的诸葛亮本人。

一代才华出众的杰出名相,这些史家评价,比较客观公允,当之无愧。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则是被演义化了的经过艺术包装处理了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被美化、神化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

诸葛亮就这样在罗贯中的笔下,由凡人变成了神,变成了民间百姓乐于接受的神,成为了公认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

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

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

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
古人对诸葛亮的赞美和诗句可谓数不胜数,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和谋士,他的智慧和才华深深地打动了后人。

以下是一些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
1. '炮烙心中诸葛亮,谁人能及此智藏。

' 这句诗描绘了诸葛亮内心深处的智慧和才华,形容他的智谋非凡,无人能及。

2. '孔明世无双,智勇过千古。

' 这句诗表达了对诸葛亮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勇气的赞美,将他与其他历史人物相比较,显得更为卓越。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这是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诗句,其中“孤鹜”指的正是诸葛亮。

这句诗形容了诸葛亮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卓越的才华。

4.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中,被认为是古人对诸葛亮忠诚和拥戴的表达。

这句诗意味着无论贫富贵贱,只要与诸葛亮在一起,即使身无长袍,也能感受到他的伟大。

5. '忍辱负重,独步天下。

' 这句诗饱含对诸葛亮坚毅勇敢的赞美。

诸葛亮在战乱的年代中,能够忍受屈辱,为国家和人民负重前行,使得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独步天下。

古人对诸葛亮的诗句不仅赞美了他的智慧和勇气,还表达了对他高尚品德和忠诚的崇敬。

这些诗句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赞美,更是对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肯定。

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华,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和崇拜的对象,他的形象也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地位。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可谓是汗牛充栋,虽然无法列举所有人的评价,但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评价:1. 曹操:“亮智胜余,操计绝伦。

以遗诸葛亮,此乃曹彰不如也。

”这是曹操对诸葛亮的评价。

曹操认为诸葛亮的智慧超过了自己,自己的计策远不及诸葛亮。

他还特别强调,如果按照自己的计划将所有计谋留给诸葛亮,那么曹操自己在智谋方面就远远不如。

2. 孙权:“草船借箭,如此计策,亮之风范也。

”这是孙权对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一战中所展现的计谋和智慧的评价。

孙权认为,诸葛亮能够运用极其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充分展现了他的智谋和风范。

3. 刘备:“亮之妙法,超出人类,堪称圣人。

”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

刘备非常赞赏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华,认为他的计谋和策略超出了常人,堪称圣人。

刘备还将自己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说明了对他的高度评价。

4. 杨修:“世间之名士,诸葛孔明为之数也。

”这是杨修对诸葛亮的评价。

杨修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认为在世间的名士中,诸葛亮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他认为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是无可比拟的。

5. 陈寿:“诸葛亮兢兢业业,处事谦和,是公正明智的典范。

”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

陈寿认为诸葛亮一直以兢兢业业的态度工作,他的处事方式谦和公正,智慧明智。

陈寿将诸葛亮视为典范。

综上所述,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无一不表达出对他智慧、才华和为人处事的赞赏。

他们认为诸葛亮在智谋方面超出常人,是当时的顶尖儿的智者之一。

此外,他们还赞赏诸葛亮的为人,认为他谦和、正直,是典范的代表。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苏轼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智者和政治家,他的才华和智慧是无可比拟的。

苏轼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敬佩表现在他的诗歌和文章中,他经常在他的作品中提到诸葛亮的名字,并称他为“卧龙”。

苏轼认为,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他的才华和智慧使他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时期管理国家,并带领军队打赢战争。

苏轼认为,诸葛亮的成功不仅来自于他的智慧和才华,还来自于他的高尚品德和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

苏轼还称赞诸葛亮的文学才华。

他认为,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和文章不仅表现出他的才华和智慧,还表现出他的情感和激情。

苏轼认为,诸葛亮的文化影响力是巨大的,并且他的作品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赞扬。

总之,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他认为,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是无法超越的,并且他的高尚品德和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也是值得学习的。

苏轼的评价为我们展示了诸葛亮的伟大和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 1 -。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可以从历史文献和文化传承中找到很多有关的记载。

以下是一些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的摘录和总结。

1. 司马懿:司马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先生(指诸葛亮)一身才华,绝伦之貌,名不虚传,其智计谋谁能及?。

”2.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孔明英雄,天下无敌!”曹操深知诸葛亮的智谋和才能,非常敬重他。

3. 刘备: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和统一者,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孔明智虑深远,才华出众,乃是一代奇才!”刘备一直将诸葛亮视为重要的谋士和朋友。

4. 袁绍:袁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吾观诸葛孔明,才华出众,智谋堪称一代奇才!”袁绍在与曹操对峙时曾经多次向诸葛亮请教。

5. 孙权: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创者和君主,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孔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我愿诸葛公和我一起共事,留下来给我效力。

”孙权曾多次向诸葛亮请教,并希望他能够为自己效力。

6. 杨修:杨修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诸葛亮才智过人,胸襟广阔,足智多谋,是我辈之楷模!”杨修十分欣赏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

7. 陈寿:陈寿是三国时期的历史学家,他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治纲用度,以名充实。

览中易旅,处困苦贫,意气尚魏蜀,虚心安勿忧。

”陈寿赞扬诸葛亮在治国方面的聪明才智和勤俭持家的品质,认为他是一个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人。

8. 王导:王导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孔明之才,足以支撑一方之政权。

”王导十分欣赏诸葛亮的才智,认为他完全有能力支撑起一个政权。

这些评价集中体现了古代名人对诸葛亮才智高超、谋略出众的认可和尊敬。

他们对诸葛亮的评价不仅是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赞扬,还包括他的品德和待人处事的态度。

这些评价也反映出诸葛亮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力。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苏轼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对诸葛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首先,苏轼赞扬诸葛亮具有深厚的学养和广博的知识。

他在《千字文》中写道:“诸葛武侯费神识,事定后成复畏著。

”这表明苏轼认为诸葛亮在战略谋划和军事指挥方面具有卓越的能力。

这种能力基于他深刻的政治与军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诸葛亮在兵法、政治学、天文学等领域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而且他的著作《诸葛亮集》也被认为是古代文献中的珍品之一、苏轼对诸葛亮的知识广博和学养深厚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其次,苏轼认为诸葛亮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他在《注辞》中写道:“见知通,全智圆。

”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诸葛亮品德高尚的赞美。

诸葛亮为人正直无私,他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坚守原则,从不以个人私利为先。

苏轼也对他的诚实和正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在《说文解字》中写道:“诸葛武侯贤于世,智足以过人,操用足以任国,心足以平私。

”这说明苏轼视诸葛亮为一个有道德操守的典范人物,他的品德和道德无可挑剔。

第三,苏轼相信诸葛亮的才能可以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他在《苏氏易传》中写道:“智不胜命,不若奇杰。

”这表明苏轼认为诸葛亮的智慧可以为国家带来好运和繁荣。

他相信诸葛亮有能力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苏轼也是个非常睿智的人,他肯定诸葛亮的眼光和决策能力。

因此,苏轼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国家的贡献不容小觑。

总的来说,苏轼对诸葛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赞扬了诸葛亮的学养和知识广博、品德高尚以及对国家的贡献。

诸葛亮被苏轼视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才能和智慧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苏轼和诸葛亮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的评价和认可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和学习他们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
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非常高,他曾经称赞诸葛亮“神仙其人,古
今无比”、“action and wisdom beyond compare”,以及称其为
“吴越之中有一神仙”。

他相信诸葛亮是无可比拟的,将其称作“明公”,尊重其与众不同的智慧。

苏轼认为,诸葛亮拥有独特的智慧。

他曾经说过:“吴越之中有
一神仙…………………………………..” 苏轼深深地感受到诸葛亮的
智慧,他用“神仙”来形容诸葛亮,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赞赏。

他把
诸葛亮与汉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相提并论,认为他也是那个时
代不可磨灭的伟大文化遗产。

此外,苏轼还把诸葛亮的成就和能力更上一层楼,他认为诸葛亮
不仅有着出色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而且还拥有一种智力超越其他
人的能力,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从而能够从宏观角度看待战略问题。

苏轼认为,诸葛亮在国家建设和国家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能够开辟出一条成功的政策,而且还能够及时调整,使其成为
有效的政策。

他的英明才智,使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有效的
战略计划,这让他成为当时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智者。

总而言之,苏轼对诸葛亮的评价十分高,他认为诸葛亮是一位有
史以来最伟大的谋略家,一位经历一生叱咤风云的谋士,拥有一股无
可匹敌的智慧,是不可多得的典范性人物。

看古人如何客观评价诸葛亮

看古人如何客观评价诸葛亮

看古人如何客观评价诸葛亮唐代把古代能打善战的将军列举了10个,分别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其中一位就是武侯诸葛亮。

但陈寿却不这么理解,陈寿觉得,诸葛亮的强项在于治国理政,对于边疆的外交、政策、财务、调度、司法,这些事,诸葛亮很擅长。

对于军事,尤其是奇谋,不是诸葛亮的强项。

陈寿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为干,优于将略。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大意是,然而诸葛亮的才能在治军方面有所擅长,但不擅长使用奇谋,他治理人民的才干要比他的将才更为优秀。

而与他对敌的人有的是当时的人杰,再加上双方人数众寡不敌,攻守的优势不同,因此诸葛亮虽然连年出兵,也不能有所攻克。

当初萧何推荐韩信,管仲推荐王子成父,都是考虑到自己的长处不能兼顾到任何方面的原因。

诸葛亮的能力可以治理政事,大概也算是与管仲、萧何相当了,但是当时的名将没有城父、韩信那样的将才,所以诸葛亮的功业不能建立,难道是他在大义上有所不及吗?曰:子之论诸葛亮,则有证也。

以亮之才而少其功,何也?袁子曰:亮,持本者也,其於应变,则非所长也,故不敢用其短。

曰:然则吾子美之,何也?袁子曰:此固贤者之远矣,安可以备体责也。

夫能知所短而不用,此贤者之大也;知所短则知所长矣。

夫前识与言而不中,亮之所不用也,此吾之所谓可也。

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

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

魏司马懿才用兵众,未易可轻,量敌而进,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则未见坦然之勋,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余窃疑焉,请闻其说。

古人评价诸葛亮的文章古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古人评价诸葛亮的文章古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古人评价诸葛亮的文章古人对诸葛亮的评价陈寿: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

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

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於未夷。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军机之略其亦可代为。

曹操:刘备不足为惧,吾实惧诸葛亮耳。

孙权:诸葛亮具异人之略,若效于江东,吾不愁大事不成也。

刘晔: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实为国之栋梁也!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司马懿:天下奇才也!司马炎:朕闻卿(陈寿)之言,晓诸葛亮之能也!今天下已定,朕立武侯伺,乃为祭其忠贞。

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伯温:军在于治。

诸葛亮连年征战而兵无厌言,乃至于此。

康熙: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唯诸葛亮能为之。

乾隆:端推诸葛是完人!毛泽东:诸葛亮的理政和品德我是推崇的。

评价诸葛亮首先简要介绍一下诸葛亮: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对诸葛亮的事迹甚为欣赏,曾作过数首诗关于诸葛亮,包括《蜀相》(当中有两首同名蜀相)、《咏怀古迹其四》、《诸葛孔明》、《八阵图》、《古柏行》、《武侯庙》、《诸葛庙》、《阁夜》当中《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名人评价诸葛亮的句子

名人评价诸葛亮的句子

名人评价诸葛亮的句子1. 刘备说:“吾得孔明,如鱼得水也!”就好像我有了最喜欢的漫画书一样开心呀!比如我得到那本一直想要的漫画书时,高兴地又蹦又跳,跟小伙伴大喊:“我有啦!我有啦!”这不就跟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心情差不多嘛。

2. 司马懿赞叹:“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这就好比我们班那个超级聪明的学霸,每次考试都让大家惊叹!有次考试大家都愁眉苦脸,可学霸轻松就做完了,我们都忍不住说:“哇,他好厉害啊!”这感觉就跟司马懿夸诸葛亮一样呢。

3. 孙权感慨:“孔明之才,十倍于吾!”哎呀,就像我看到隔壁弹钢琴超棒的姐姐,我觉得自己跟她比差好多好多呀!记得那次看她表演,我都看呆了,心里默默想:“她怎么这么厉害呀!”和孙权对诸葛亮的感觉很像吧。

4. 曹操惊呼:“诸葛亮智计殊绝于人!”就像我们玩游戏时遇到的那个超级厉害的对手,让我们都忍不住惊叹!那次玩游戏,他的操作让我们目瞪口呆,我们都说:“哇,他也太牛了吧!”这不就类似曹操说诸葛亮厉害嘛。

5. 周瑜叹息:“既生瑜,何生亮!”这感觉就像我和好朋友比赛跑步,我总是差他一点,心里那个郁闷呀!每次都想:“为啥他就比我快呢!”跟周瑜的心情好像呀。

6. 姜维敬佩地说:“丞相真神人也!”就像我特别敬佩我们的老师,觉得老师什么都懂!有次老师轻松解答了一个很难的问题,我心里就想:“老师好厉害呀,像神人一样!”这和姜维对诸葛亮的敬佩一样呢。

7. 孟获服气地说:“诸葛丞相,南人不复反矣!”就好像我和小伙伴闹矛盾后,他用道理让我心服口服,我就决定以后不这样啦!记得那次我们吵架后,他跟我讲道理,我最后就说:“好吧,我知道啦!”和孟获对诸葛亮的服气很像哟。

8. 鲁肃惊讶道:“孔明之智,吾不及也!”这就如同我看到邻居大哥哥做的手工特别精美,我自己怎么都做不出来,特别惊讶!那次看到他的手工,我忍不住说:“哇,我怎么想不到呀!”和鲁肃的感觉差不多吧。

9. 张飞嚷嚷道:“俺就服俺家军师!”就像我弟弟特别服我一样,我做什么他都觉得好棒!有次我搭了个积木房子,他就在旁边喊:“哥哥好厉害!”张飞对诸葛亮也是这样的佩服呀。

伟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伟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伟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伟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被描述成了一位神人,连见多识广的苏轼也赞叹道神人也,卧龙也。

不过毛主席站的位置更高,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其对诸葛亮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

首先咱来看看毛主席推崇诸葛亮的地方都有哪些。

毛主席欣赏诸葛亮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在一九五一年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就号召各级干部要和群众走在一起,要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并对大家说,我也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主席欣赏诸葛亮的第二个地方就是他的宣传技巧。

一九三零年夏天,毛主席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做报告,讲到当时的形势和战斗任务,有人提出现在的战士打仗都是好样的,但是打仗需要一股冲劲儿,可能战士们这样的劲头弱了一点儿。

毛主席听后就给大家讲了,诸葛亮用激将法激励黄忠的故事。

毛主席讲完后,对大家说,我们的战士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用不着使用激将法,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的工作。

毛主席赞赏诸葛亮的第三个地方是他屯田,自己巩固边防的做法。

一九五五年元旦,王震将军来向毛主席汇报工作,讨论起军人退役安置的问题。

毛主席想了很久,意味深长的说。

可以组织屯垦戍边,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

正是毛主席的这个设想。

后来大规模的部队展业成立了生产建设兵团,既有效解决了兵源较多的问题,又有了新的。

屯垦戍边的建设大军,而这个灵感就来自于诸葛亮的屯田制度。

不过要说毛主席最推崇诸葛亮的地方还要手,他善于做民族团结工作。

毛主席说,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其执行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

一九五三年八月,毛主席接见了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

李达向他汇报贵州剿匪情况,说有一个重大的战果就是擒获了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并向主席报告说,这个女贼手,许多同志要求正法,毛主席却摇了摇头,说不能杀,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抓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纵,连纵也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
李白、杜甫、文天祥、陆游李商隐,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诸葛亮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诸葛亮的评价1
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诸葛亮的评价2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评价3
书愤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的评价4
有感宋文天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