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及反思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及反思《荷塘月色》课堂实录教学时刻: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了解作者内心“不安静”的缘故及揣摩末几段作者联想的用意。
)主题:揣摩文章主体部分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形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播放《荷塘月色》Flash影片片头: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高悬,静静的荷塘中,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伴着轻柔的音乐,从一片荷叶中探出头来,慢慢绽放。
从盛开的荷花花蕊中现出《荷塘月色》的文题及作者。
)师:看到我设计的篇头了吗?看到花儿盛开,心情如何样?生:专门好!师:有一个成语是形容人专门快乐的,与花开有关,是什么?生:(笑答)心花怒放。
师:花儿开放是写什么?生:写景。
师:你们看到花儿开放,专门快乐是写什么?生:写情。
师:写景是为了什么?生:抒情。
师:(导出本课主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大伙儿请看文章标题,什么缘故标题是荷塘、月色,单写荷塘或单写月色不行吗?生:(思索)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剧场去看一看,那儿的舞台去看一看,那儿的舞台是什么?(指标题暗示)生:(小声)荷塘。
师:舞台的灯光是什么?生:(大声)月光。
师:舞台上没有灯光行不行?什么缘故?生:(确信地)不行,看不清表演。
师:要是只有灯光,没有舞台和表演行吗?生:(摇头)更不行!师:因此荷塘和月色不可分开。
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塘上的月色。
师:好!上一节课我们差不多理清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这节课我们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第五第六段。
师:大伙儿听我范读一下四到六段,用心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情感。
(播发Flash影片展现荷塘月色不断变幻的美景,师相伴音乐范读,声情并茂;生美美地看,美美地听)师:景色美不美?生:(由衷地)美!师:什么美?什么缘故美?(多媒体展现问题:1、作者描写了哪些荷塘风物?)师:我们第一看看第四段都有哪些演员上台?生:(学生七嘴八舌)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读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有感
读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有感李镇西的《〈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展现了一个传统文化进教室的全新实践方式,引起了我的深思和启发。
这本书记录了李镇西在课堂中运用文学艺术手段教授古代文学作品的全过程,同时还完整呈现了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教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获得了一些启发。
首先,我想强调这本书所追求的教育理念,重视文化的沉淀和传承。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多数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受都相对较少。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
通过将古代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李镇西试图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传承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培养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久违的国学课堂中,我能够感受到学生们古文阅读的乐趣,更加理解了古文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其次,我惊叹于李镇西的教学方法的独特创新性。
他将文学艺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通过音乐、影视等多种形式的媒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特别是,在教授《〈荷塘月色〉》这篇名篇时,李镇西利用了音乐与绘画,让学生们在美妙的旋律和艳丽的画面中沉浸进文学的世界。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提高了他们的情感与审美素养。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要感悟和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李镇西的教学方法正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最后,我要提及的是李镇西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关怀和呵护。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学生想法和情绪的尊重和关注。
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用心聆听每位学生的声音。
他试图找到最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通过这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课堂中敢于开口,尽情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这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够自觉地去发现和学习。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
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开发——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一、导入:轻拢慢捻,启悟学法1.启发学生语文学习要有单元意识让学生合上课本,然后抛出两个问题: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2.读法点睛: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激疑: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点评:教者的导入恰似慢火煲汤。
从一个看似遥远的话题聊起,越聊越热,进而形成一个知识共同体、审美共同体,越来越浓地煲出语文的味道。
不过,信马由缰的闲聊中是有着严密的语文教育考量的:建构学生优质的阅读习惯,启悟学生灵动的阅读智慧,寻找、生成最佳的教学切入点……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二、沁入:“把自己放进去”朗读1.朗读指点: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注意: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2.朗读点评:抽一名男生朗读,师生评价:读得太快,不像散步,像跑步。
3.示范朗读。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应该读出这种语气。
教者边范读第一段边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
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4.学生自读。
5.抽读正音。
“纤腰束素”中的“纤”不读qin,读xin。
对查字典了解“煤屑”“峭楞楞”“敛裾”的同学予以肯定,并提醒学生以后读书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
点评:通过朗读正音、渗透读法、学法,还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向往的味道,读出散步、迷迷糊糊的感觉,这是扎扎实实的“生命融合”,可以为后面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充分蓄势,发挥了朗读的最大效能。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
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开发——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一、导入:轻拢慢捻,启悟学法1.启发学生语文学习要有单元意识让学生合上课本,然后抛出两个问题: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2.读法点睛: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激疑: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生答有三:一是“整体感知”谁都懂,无需解释;二是整体感知是目的,揣摩语言是手段;三是看起来没解释,实际上在解释“揣摩语言”时解释了,因为书上明确写到“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
3.总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
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
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
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点评:教者的导入恰似慢火煲汤。
从一个看似遥远的话题聊起,越聊越热,进而形成一个知识共同体、审美共同体,越来越浓地煲出语文的味道。
不过,信马由缰的闲聊中是有着严密的语文教育考量的:建构学生优质的阅读习惯,启悟学生灵动的阅读智慧,寻找、生成最佳的教学切入点……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二、沁入:“把自己放进去”朗读1.朗读指点: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注意: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2.朗读点评:抽一名男生朗读,师生评价:读得太快,不像散步,像跑步。
3.示范朗读。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应该读出这种语气。
教者边范读第一段边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
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 教学实录必修二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第一节课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
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
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
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仍然是沉默。
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
”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精选16篇)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精选16篇)《荷塘月色》课堂实录篇1教学目标:1.品尝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2.体会简单的思想感情教学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下简称师):同学们好,今日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板书篇目、)朱自清先生曾经很自信地说,他有一种奇妙的本事,能从最寻常的事物中发觉和制造令人“惊异”的美。
荷塘,平凡吧;月色,一般吧。
要从其中制造令人惊异的美,真让人难以置信。
我们就渐渐观赏吧。
二、诵读感知师:首先,我朗读一遍课文。
同学们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感受文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掌声)师: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主要写了观赏月下荷塘美景的过程以及之后的一些感受。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生:还抒发了他的情感。
师:非常好,不仅有眼前之景,还有胸中之情。
师: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些段落集中写了“荷塘月色”。
生:四、五、六自然段。
师:你觉得哪些段落写了荷塘?哪些段落写了月色呢?生:第四段、六段写荷塘,第五段写月色。
师:有不同意见吗?生:都是写的荷塘,没有写月色。
师:题目为什么叫“荷塘月色”呢?生:月色无形无声,很难把握。
所以借助荷塘来写。
师:侧面描写,这才是高超的地方。
第四段只写了荷塘,第五段只写了月色吗?生:(恍然)都是既有荷塘,又有月色。
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才更加丰富。
三、品尝语言(主要是四、五两段,诵读贯穿整个环节)第一部分:鉴赏四、五段,让同学自由发觉鉴赏点,老师适当引导。
师:下面我们一起查找“惊异”之美。
先鉴赏第四段。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留意读准字音、停顿,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
生:(有感情地读)师:同学们说这位同学读的怎么样?众生:挺好。
师:不错,这位同学开了个好头。
下面同学们认真阅读文本勾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谈谈你的理由。
预备好了请举手。
(给同学二三分钟思索时间)生:我觉得“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非常好。
读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有感
读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荷塘月色〉教学实录与反思》,收获颇丰,现分享如下:
一、课堂是缓慢的艺术。
李镇西老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放进去”地朗读。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了一遍,然后抽学生单独读,并且李老师还对学生进行了指点,李老师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来呢?关键是把自己当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并且李老师还一边朗读一边停下来讲解。
然后学生又开始各自朗读,老师抽学生读。
整节课读了四遍,让学生浸润在文字里,能更好地体会朱自清的情感。
同时也感受到李老师的课堂的缓慢与优雅。
语文老师就要有一种缓慢,优雅,气定神闲。
二、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李老师在谈及朱自清的时候,除了谈及他的身世,还拓展了《我是扬州人》里面的文字,延伸了《中国青年报》的头版头条。
在讲通感的时候,李老师引用了大量的诗句。
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读书,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
这也是我自己需要加强的地方。
三、语文课要多些开放和灵活自由。
李镇西老师说:“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句读一遍就可以了。
”表现出了一种敞开和灵活。
我是日记星球457号宝宝沐心,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十五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三十六篇原创日记。
李镇西课堂实录讲解
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
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
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
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仍然是沉默。
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
”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
试论李镇西的课堂教学境界——以李镇西《荷塘月色》课堂实录为例
文山学院学报Vol. 31 No. 4Aug. 2018112第 31 卷第 4 期2018 年 8 月JOURNAL OF WENSHAN UNIVERSITY一直致力于语文民主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也是语文教育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是李镇西老师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2]102-104李镇西老师认为“重”是指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材本身的内涵,“轻”是指深入浅出的教学,“行云流水”是指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多变灵活、洒脱随意,在自然、放松的状态里教师教好每一堂课,学生学好每一节课。
李镇西老师还认为教师的内在功底和对教材的处理技术体现在平常的每虽然现在语文新课改不断深入,但怎样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效,仍是一线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于是向语文名师学习的浪潮席卷全国。
可是,向名师学习什么?怎么学?学了就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吗?李镇西老师说:“向优秀教师学习主要是学习其教育思想,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而且,其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必须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别人的精华融进自己的血肉。
” [1]李镇西老师,语文特级教师,著名的教育家,试论李镇西的课堂教学境界——以李镇西《荷塘月色》课堂实录为例田 林,郜培芳(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摘要:李镇西一直致力于语文民主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也是语文教育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是李镇西老师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李镇西老师的《荷塘月色》课堂教学达到了相当高度,灵活地调整教学预设,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及时深刻地课堂小结、总结,为我们思考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关键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李镇西;课堂教学境界;《荷塘月色》;教学预设;课堂氛围;课堂总结中图分类号:G623.20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 - 9200(2018)04 - 0112 - 05Discussion on Li Zhenxi's Classroom Teaching State: Taking Li Zhenxi'sLotus Pond Moonlight as an ExampleTIAN Lin, GAO Peifang(School of Humanitie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China)Abstract: Li Zhenxi has been committed to the Chinese democracy education theoret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has achieved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is also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in Chinese education reform into a new period. “Handle the complicated matters with great ease, natural and smooth” i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ate that Li Zhenxi pursues. Li Zhenxi teacher's Lotus Pond Moonligh t reached a height of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flexibl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presupposition, creating a good classroom atmosphere, timely brief summary, the summary, which provides the useful reference for us to deeply think about the key to a successful language lesson.Key words: Li Zhenxi; classroom teaching state; Lotus Pond Moonlight ; teaching presupposition; classroom atmosphere; class summary收稿日期:2017 - 06 - 26基金项目: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项目“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7jpkc0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语文教师教育培养计划”(2014zjjh017)阶段性成果。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第一篇: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合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
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
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
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
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王林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
【年(卷),期】2022()21
【摘要】本课例中,师生一起通过课文的语言及景物描写,对《荷塘月色》的情感变化、作者的心态及写作意图进行了探讨,旨在教会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来读出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王林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试论李镇西的课堂教学境界r——以李镇西《荷塘月色》课堂实录为例
2.文学经典课堂解读的普遍性误区微探--以《荷塘月色》课堂实录为例
3.创设真实情境,触
动生命体验——《荷塘月色》课堂实录和教学叙事4.借荷塘美景传我景仰之情——《荷塘月色》课堂实录案例赏析5.创设真实情境,触动生命体验——《荷塘月色》课堂实录和教学叙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师课堂实录
李镇西系列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李镇西老师讲《祝福》李镇西:我教《沁园春长沙》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李镇西:再别康桥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李镇西专栏(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冬天提醒幸福我教《孔已己》等)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提醒幸福》教学实录韩军系列韩军:我教鲁迅的《药》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登高》课堂实录(韩军)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程少堂系列程少堂老师《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好课赏析:程少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实录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程翔系列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程翔《散步》课堂实录程翔《琵琶行》教学设计程翔“感动”作文课教学实录程翔《雷雨》实录赵谦翔系列赵谦翔课题汇报课实录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程红兵系列程红兵: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程红兵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程红兵《雨霖铃》的教学实录于漪系列于漪专栏含:《往事依依》教学实录《春》教学实录宁鸿彬系列宁鸿彬专栏含:《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变色龙》教学实录《石壕吏》教学实录钱梦龙系列钱梦龙课堂教学专栏含:《死海不死》实录《谈骨气》实录《雁》实录《论雷峰塔的倒掉》实录《故乡》实录《岳阳楼记》设计钱梦龙老师讲《睡美人》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余映潮系列余映潮专栏含:《律诗二首》实录《纪念白求恩》实录《夏天也是好天气》实录《鹤群翔空》实录“中考信息提取题复习指导”教学实录余映潮评点《<老王>教学设计》许序修系列许序修专栏含:《想像表达训练》教学实录许序修:《登高》教学实录胡明道系列《狼》胡明道执教胡明道《老王》教学实录魏书生系列魏书生上《人生的境界》魏书生《统筹的方法》(实录)其他干国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杨邦俊老师《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及评点洪镇涛《文学与出汗》教学实录及评点陈钟梁执教《致橡树》教学实录吴泓《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荷塘月色》是一篇立意含蓄,感情浓烈,意境幽深,色彩淡雅,节奏和谐,语言精练,想象丰富,结构严谨的散文。
其中文眼的确立,线索的安排,情景的交融,比喻和通感的运用,以及从独特意境的描绘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矛盾等等,都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
教学这篇课文,要围绕上述知识重点,启发学生思维,采用情境教学法,披文人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所描写的美的景,美的情,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其他的感觉,引起想象,激发兴味,使其受到一次美的感染和陶冶。
具体教学过程可分五步进行:预习一设疑——研讨一精讲一练习。
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要运用感知、经验和已学知识,达到初步理解教材。
现代教学论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
设疑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手段。
研讨,即引导学生研究讨论疑难问题,以便相互启发,促使多向积极思维。
精讲,要从文章整体出发,在理清脉络的前提下,抓住精华,以点带面,揭示规律,教给学生怎样阅读,以提高他们的读书能力。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必须通过练习,学生才能掌握,由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再把技能技巧用于实践,都需要练习,但练习要力求精要、有用。
课时:2课时。
师:①将《荷塘月色》一文的有关参考资料印发给学生,以培养他们借助资料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②利用小黑板,绘制《荷塘月色》结构图,使学生对全文结构有一个清晰了解,还可节省课堂时间。
生:①准备工具书,自查生字词和注释多音字,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②要求学生课前默读全文一遍,朗读两遍,要读得琅琅上口。
许多文章,特别是精采的散文,要通过反复读,引导学生深入体昧其丰富的内涵。
③针对某些学生写散文漫无中心,思路模糊,条理不清,结构松散等毛病,要求他们编写一份较详细的阅读提纲,以便训练他们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材料的能力。
一、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师:今天要学习的《荷塘月色》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已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生(齐答):《春》和《背影》。
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开发——李镇西《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评析
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择定与开发——李镇西《荷塘月色》
教学实录评析
汲安庆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一、导入:轻拢慢捻,启悟学法 1.启发学生语文学习要有单元意识让学生合上课本,然后抛出两个问题:(1)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2)第一个单
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2.读法
点睛: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激疑: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那么,接下来就应
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总页数】6页(P63-68)
【作者】汲安庆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寓言类文本,教学内容如何择定——黄厚江《黔之驴》教学实录评析 [J], 黄厚江;汲安庆
2.审智性散文,教学内容如何择定——张寰宇《那树》教学实录评析 [J], 汲安庆
3."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呈现——以《荷塘月色》为例 [J], 林忠港
4.确定散文教学内容路在何方?——以《荷塘月色》教学看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J], 彭跃为
5.“审美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呈现——以《荷塘月色》为例 [J], 林忠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荷塘月色》案例案例主题与背景教学时间: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准备了朱自清的背景材料,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主题:质疑探究,揣摩品味。
教学方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完成。
教学过程师:上堂课我们梳理了作者的感情线索,这堂课我们来研究揣摩品味这篇美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发现了什么问题?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赏析一下,品味一下。
下面思考一下组织一下自己的问题。
(生:翻书,静思三分钟。
)师:怎么样考虑好了,可提问了?生:老师,这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与前后语境很不和谐,怎么理解?师:是啊,这个问题有挑战性,这么美丽的荷塘,怎么突然出现这么阴森怕人的情景?谁来说说看?生:灌木长的就是七扭八挣的,在月光下的投影就像炸毛鬼。
同学笑,表示认同。
师:看来同学还挺有生活,这么说是写实了。
这个实际情况不美为什么还要写哪?读读后几句。
生读。
师:作者说荷塘中的光与影“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乐曲有什么特点?生:有旋律有节奏。
师:节奏有强弱之分,和光影的深浅不一相似,这样写就增加了文章的节奏感。
生恍然大悟。
师:这在写文章上叫“文似看山”生:(一齐)不喜平。
师:对了。
谁还有问题?生:我看网上说真正的清华荷塘并不是这么美,作者为什么写的那么美哪?师:这有个用高科技手段知道荷塘秘密的人。
的确如此,真正的荷塘并没有这么美,讨论一下为什么作者要虚构美丽的荷塘?按平时的六人组讨论。
(生讨论热烈3分钟)生:(举手)(师示意回答)这是虚写,主要是为了抒情,不是说“景语即情语”吗?师:抒发了什么情?生:喜悦,淡淡的喜悦之情,在这儿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自由自在。
师:除了抒情,还有别的用意吗?生:我们组认为,这是作者精神的避难所。
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是作者心灵的家园。
师:他在回避什么?生:我们发的材料上说:“1927年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作者对国民党失望之极,可对共产党又缺少了解和信任,内心苦闷彷徨。
名师课堂实录集锦李镇西系列1
名师课堂实录集锦李镇西系列目录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李镇西老师讲《祝福》李镇西:我教《沁园春长沙》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李镇西:再别康桥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李镇西专栏(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冬天提醒幸福我教《孔已己》等)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板书课题)。
听说同学们已经学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重新学习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呢?我建议我们今天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又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用什么“新方法”呢?用马克思的精神来学习有关马克思的这篇文章。
(板书:“您的座右铭?思考一切。
”)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
”作为跨世纪的当代中学生,我们理应具备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考精神。
所以今天我和同学们就以马克思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来学习,好不好?学生:好!教师:说到“独立思考”,对于阅读来说,首先是质疑。
“于不疑出有疑”,这是创造的起点。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提问质疑开始吧。
问题提出来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讨论,甚至争论,总之,唯真理是从。
好,同学们现在开始思考、提问。
(学生开始思考)学生:在本文的第六段,有一句话:“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破折号,我想问问这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我顺便说说,同学们的问题提出来以后不光是我回答,你们也可以问答;你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由我回答,但是我的回答也只是一家之言,供你们参考。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范例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范例知识与技能1、掌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
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投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然而,聪明的,您告诉我,我们的生活什么缘故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她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她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匆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模样,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常常会于文章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之中感受到一种朴素、典雅、富有诗意的美。
今天,我们就同作者一起在月色的陪伴下,到清华园西院镜春园里的荷花池,朱自清先生当年曾“日日走过的”那片荷塘去感受一下这种美、[推进新课]师:首先请大伙儿自由朗读课文,同时了解一下,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大伙儿讲讲,这篇散文写了什么内容呢?生:主要写了作者在一个月夜,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想。
师:讲得好。
“所见所想”这个词用得较准。
那么,您能讲讲这个“见”与“想”大致都有什么内容不?生:所见有月、树,想到一些诗歌。
师:请坐。
对,假如讲仅从“所见所想"的角度来看,文章的内容的确是没有超出这位同学的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教《荷塘月色》李镇西时间:2000年9月地点:成都石室中学第一节课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
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
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
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仍然是沉默。
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
”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
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
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
”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
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
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
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
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
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
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
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
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
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本来按教学计划,我在简单介绍了单元重点并提醒学生要重视揣摩语言后,就应正式进入《荷塘月色》的学习。
而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介绍朱自清的生平。
但此刻,我的话题已经说到通过揣摩语言而进入作者心灵,于是,我临时决定先不介绍朱自清,而从这里切入课文:“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
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
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
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了。
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了一遍后,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
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和同学们能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位男生开始读,“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掉字换字不少,而且读得很快。
“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我问。
大家摇头。
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
”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
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
”“嗯,对。
是读得太快了。
”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学生们轰然大笑。
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就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胡迪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
“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
”我一句玩笑话,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应该即时有针对性地解决。
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
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我开始读了。
一边读一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
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给学生们说:“下面,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
按刚才李老师说的,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同学们又开始各自朗读了。
我在巡视中发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已经没有了那种大声“读”,而是在体味中窃窃私语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
看他们的神态,就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进朱自清了。
学生自读完了,我又抽学生起来读。
这一次学生读的效果大有进步。
特别是易维佳同学,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从她口中流出来时,我们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之中。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读得仍不太满意。
谢肇文读“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语调缺乏变化,而且太小声。
所以他刚坐下,我就开了他一个玩笑:“谢肇文同学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谢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来,一个同学读最后三段。
读到《采莲赋》时,对好几个字不认识。
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够读对,“纤腰束素”的“纤”却读成了“qīan”。
于是,我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一一抽学生起来读,结果竟然有相当多的学生读错。
“究竟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我问。
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说:“这是个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xīan’。
”“完全正确!”我对全班同学说,“可是,有同学像‘鷁’这么生僻的字都能读对,可连纤这样的常见字却读错了!看来,同学们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呀!”我又问:“请凡是在自读时查过生难字的同学举个手。
”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有的说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说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说查了“敛裾”二字,,“非常好!李老师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
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
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我问:“还有吗?”没人再举手。
我说:“刚才的同学说的很对,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课文中对朱自清的注释。
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哪些了解呢?”无人回答。
于是,我说:“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
,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
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学生忍不住一齐说:“浙江绍兴!”“对,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
”我又谈到“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
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
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
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又动情地说道:“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
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
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
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我突然提到了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
’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
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
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我又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
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这时,下课铃响了。
我心里一惊:糟了,看来对朱自清的介绍只能“半途而废”了。
但我灵机一动,继续从容说道:“当然,李老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有意停顿了一下,学生正焦急地望着,期盼着我回答这个问题。
我笑了:“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李老师的答案。
好,下课!”“唉!——”在学生们的遗憾的叹惜中,我结束了这堂课。
第二节课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
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