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人口增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32讲 人与环境

训练12.(2021湖南高考真题)有研究报道,某地区近40年内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 量减少了80.9%。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 空间,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A.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 B.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 D.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训练8.(2021年河北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 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第9单元 第32讲 人与环境
素养目标
1.生态足迹
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产资源 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越多
生态和环境
生活方式
2.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人口的持续增长,给 生态环境 带来越
来越大的压力。
(2)我国人口现状
①在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的调控下,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
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
(4)措施:正确处理 环境保护 与 经济发展 的关系,践行
经济、社会和生态
相互协调的 可持续发展
理念。
(5)我国政府的观点和做法
我国政府倡导 生态文明 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7.右图是A、B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国中,儿童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 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 B 国。
A
国。
3.右图是A、B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2)若保持现在的趋势,20年后,A国将面临的问题 主要有:① 人均资源减少 ,② 就业困难 ; B国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 , 人口老龄化 ② 劳动力不足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第四阶段 现代型
低增长阶段 (4)第四阶段为 。该阶段 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 进一步下降 ,出 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 低 , 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 零增长 或 负增长 ,人口规 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
发达国家
中
国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人口老龄化
针对性练习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甲图)和人口 年龄结构变化图(乙图),回答1~2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B )。 A.总体呈下降态势 B.总体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甲图)和人口 年龄结构变化图(乙图),回答1~2题。
2.如果一个地区≥ 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 , 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时间在( B )。 A.1990年之前 B.1990 ~2000年 C.2000 ~2004年 D.2004年以后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3~6题。
3.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大多分布于( C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4.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D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

(2)大量非洲黑人进入美洲 ① 概 况 : 大 约 从 ___1_6_世__纪_____ 开 始 , 非 洲 黑 人 被 贩 卖 到 美 洲 做 奴 隶。
②影响:非洲失去了大约1亿人口,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 严 重 影 响 了 非 洲 的 社 会 发 展 ; 为 美 洲 的 __种__植__园___ 和 矿 山 提 供 了 劳 动 力。
第一 末新航路 洲际性人口大迁移。二是从人口迁移的规模
阶段 开辟到18 来看,这一阶段从欧洲迁入美洲的人数有限,
世纪中叶 规模不大。三是对非洲黑人采取强制性国际
间集体移民
阶段
时间
特点
第二
从18世纪中叶到
一是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数量大大增加,规 模空前。二是非洲黑人仍是美洲人口迁移的
阶段 19世纪上半叶 重要组成部分
(3)大量欧洲人来到美洲,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3.影响 (1)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 (2)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__欧__洲__文__化____主导、融合多种文化 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拓展]近现代人口迁徙
阶段
时间
特点
一是从人口迁移的动机来看,这一时期的人
从15世纪 口迁移完全是以侵略、掠夺和抢占为目的的
影响 在各地形成__唐__人__街___,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 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拓展]近代中国海外移民 1.原因 (1)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等地的掠夺开发也在如 火如荼地进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 19世纪初,奴隶贸易受到限制, 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中国成为列强的目标。 (2)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传统农业、手工业衰落,大批农业和手 工业者破产。 (3)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 (4)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七自然地理判断题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七自然地理判断题判断正误,写明原因1.地球上存在生命是因为自身适宜的条件和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 )2.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3.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入区和转出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4.北斗导航系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
5.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等。
6.6.长江上游开发重点有水能、航运、养殖等。
7.人口合理容量与消费水平密切相关。
8.8.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9.精准扶贫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10.10.“背斜成谷”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12.12.晨昏线始终等分地球。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4.水圈是由地球各种水体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15.秘鲁渔场主要是由于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
()16.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将使中纬度地区农业大棚大量增加。
()17.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18.断层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张力或挤压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形成的。
( )19.岩浆岩在内力作用下可直接转化成沉积岩。
()20.为获得更多光照,我国越向北方,理论上楼房间的距离越大。
()21.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
2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是实现资源均衡分布,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23.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因素。
24.工业机器人大量使用,工人数量减少,说明劳动力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小。
25.“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说明外力作用是形成地貌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
26.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资源丰富程度,与人口受教育的水平没有关系。
27.一般情况下,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28.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都相同的地区,气候类型和自然带也相同。
29.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2.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唐代前期的租佃契约,表明立契租佃制当时已经十分流行。
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第二个特征,是在租佃制下,客户已经有了迁移的自由。
”这说明唐宋时期A.均田制的广泛实行B.庄园经济的发展C.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3.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
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C.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D.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4.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铁犁牛耕B.小农经济C.重农抑商D.闭关锁国5.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7.到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高三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出生 率高,人 口数量增 长快,青 少年及儿 童比重过 大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 性,加大经济、就业、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 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 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 升缓慢甚至下降;不利 于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 育,降 低人口 自然增 长率
国家
问题
影响
劳动力不足;国防 兵员不足;青壮年 及社会负担过重; 老年人生活困难、 精神孤独等问题。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1)不同历史时期
③
② 人口增长 示意图 ①
特 人口数量 点 增长速度
少 缓慢
增多 加快
继续增加 更快
② ①
③
①人类获取食 物的能力低 原 ②抵御疾病和 因 灾害的能力差 ③人口死亡率 高
①耕作和灌溉 技术的发展 ②食物供应变 得稳定可靠 ③死亡率下降
①科技水平大 大提高 ②人 们能获得充足 的食物供应 ③完善的医疗 服务 ④死亡 率很低
10、(2013年广东高考)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 口指标,据表可知
2009年出生 2000-2010 2009年人口 2010年0-14 时预期寿命 年人口年均 密度(人/ 国家 岁人口比重 增长率 平方千米)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 0.9 34 20.1 76 81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D 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依塔型判断影响其影响因素 左图中20岁至 40岁人口明显外凸 的原因可能是。 人口迁入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统计图表课件

右图表示0-14岁、15 -64 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
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 1 一3题。
1.图中 3比 1国家 0-14 岁人口比重 A
A.约高6% B.约低6%
C.约高1% D.约低1%
2.图中 1、2、3、4 四个国家中,
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C
A.1 B.2
C.3
D.4
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
成特点
增长趋势
年轻型 下宽上窄, 少年儿童比 迅速增长 (增长型) 呈金字塔形 重大
人口增长模 式
传统型 (高低高)
人口问题 (特点)
就业、资源 、环境压力 大,影响经 济发展
成年型 (稳定型)
老年型 (衰退型)
像清真寺的 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 上部变宽, 金字塔已变 形
各年龄组人 口的比重大 致均衡
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
பைடு நூலகம்
人口增 人口增 长模式 长特点
原因
典型国家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
发 达 现代型 国 家
增长 缓慢
社会保障制 度健全、生 育观念的转 变等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或
兵源不足、 鼓励生育
社会负担加 ,引进外
重
来移民
发 展 中 传统型 国 家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少年儿童比 重缩小,老 年人口比重 增大
稳定在零左 右的增长
呈负增长, 人口缩减
现代型 劳动力充足 (低低低)
现代型 (低低低)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缺乏、 社会负担重
2019/10/10
读下图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高三一轮复习以本为本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ppt正式完整版

(2)影响因素资科源技发(主展要水因平素)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三种观点乐 悲观 观者 者 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
[温馨提示] 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 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影响环境人口 容量的大小。因此,资源虽然匮乏,但在科技发展水平高、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的情况下,环境人口容量仍可能较 大,如日本。
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题,
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受__教__育_,水又平人不越,且保持稳定,故Ⅰ阶段最好。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某某一一地 地区区环环Ⅱ境境人人阶口口容容段量量>>,人人口口人合合理理口容容量量数量有一段时间超越环境人口容量,但后来一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概念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 健康的生活 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1)影响人口战略。 (2)影响人口政策。 (3)影响区域的 经济社会 发展战略。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人口_老__龄__化_等
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4.实现的保障措施 “多练提能·熟生巧”见“课时跟踪检测(三)”
经济越不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尊重_________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济越不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尊重_________发展的客观规律
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平量越生小 活质量的平__等__权利
人口增长及分布(高三一轮复习21)

国际 人口 迁移
我国 人口 迁移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考点
1.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 其转变。 3.环境人口容量及 其影响因素。 4.合理人口容量
高考命题预测
多以坐标图、柱状图、曲线图、各种表格 或文字材料等为背景,考查人口的增长和 分布、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容量及各种人 口问题,且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三、人口图、表、数分析
1、人口年龄组的划分 人口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少年儿童 组 0~14岁为_____________ 青年 组 15~64岁为_________ 65岁以上为________ 老年 组
年龄结构 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少年儿童人口 比重(%) 40以上
30~40 30以下
世界人口总量多,并且呈不断增长趋势
中国的人口问题突出
未富先老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十三亿人口日
压力山大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基础知识体系:
(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影响 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自然增长 增长模式 及其转变
(就是:人口再生产类型)
老年人口 比重(%) 4以下
4~7 7以上
2、人口金字塔(年龄性别构成)
如:该国少年儿童女 性人口所占的比例是 13% ________ 如:该国老年人口 (65岁以上)女性所 大 于男性。 占的比例____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 。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 ,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 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 29 百分比(或绝对值)。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十三)——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编制:孙叶军谷庆华审核:姜金玲赵雪莲时间:教师寄语: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很低。
一、知识梳理:(一)世界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1.工业革命开始前: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
2.工业革命开始后:首先,欧美的国家出现人口持续增长;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世界人口总数急剧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主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
1.人口增长的阶段性: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2.增长模式:(1)“高高低”模式: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低,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成因: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和疾病的影响;另一方面归结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分布:世界上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处于这个阶段。
(2)“三低”模式: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状态。
有些国家甚至已出现人口的零增长或负增长。
成因: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增长下降阶段的社会原因外,与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年人推迟结婚、减少生育有关。
分布:发达国家基本上已进入这个阶段,特别是西欧国家。
(3)过渡模式:a.高增长阶段:特点:高出生率,死亡率却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成因:工业生产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提高了食品供应与营养水平,同时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使死亡率急剧下降,人口平均寿命也随之上升。
分布: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的发达国家,目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b.增长下降阶段:特点:出生率以较快速度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成因:出生率下降较快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原因。
如家庭愿意抚育较少的儿童,此外,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也促使出生率下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9 人口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地理
进入导航
第二部分〃考点9
系列丛书
(3)国内人口迁移 ①古代:受脆弱的 农业经济 、战争、 农业经济 响而迁移。 等影
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地理
进入导航
第二部分〃考点9
系列丛书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
有组织 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
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地理
进入导航
第二部分〃考点9
系列丛书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水和矿产 资源等 自然环境变化: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 、交通和通信等。 (3)社会因素: 政策 、社会变革、 战争 和宗教等。
系列丛书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高中地理课件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进入导航
Hale Waihona Puke 系列丛书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进入导航
系列丛书
考点9
人口的变化
高三总复习〃人教版〃地理
进入导航
第二部分〃考点9
系列丛书
考情 1.人口数量变化、人口问题是近三年考 1.不同人口增长 查频度较高的考点。运用人口资料分析 模式的主要特点 、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差异是值得 及地区分布 关注的考点。 2.人口迁移的 2.人口迁移是人口部分的一个热点考 主要原因 点,常与热点问题和时事背景相联系, 3.环境承载力 以综合题形式呈现。 与人口合理容量 3.环境承载力往往和环境问题、区域 的区别 发展等联系在一起,出现的频率较低。 4.地域文化对 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往往和人口 人口的影响 迁移及城市化、农业发展等联系起来考 查,偶尔出现。
(2)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 策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2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2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96分)1. (4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中) 决定全球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是()A . 人口出生率B . 人口死亡率C . 人口自然增长率D . 人口的迁移2. (4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下图是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2015年某地人口出生率为3.83‰,死亡率为3.56‰。
该地人口增长所处阶段是()A . ⅠB . ⅡC . ⅢD . Ⅳ3. (4分) (2018高二上·长安期末) 下图为“我国2016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B . 十大流人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 . 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D . 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2)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 . 政治因素B . 经济因素C . 社会因素D . 环境因素4. (4分) (2017高一下·聊城期末) 2017年1月23日,山东省政府官网公布了山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聊城有3 个小镇入围,其中茌平县博平镇被定为“颐养休闲小镇”。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也积极打造类似的“养老小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 . 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B . 独生子女养活不了老人C . 经济发展水平高,老人们喜欢安静D . 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养老条件差(2)下列有关养老小镇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可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B . 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建设养老小镇C . 可在小镇建设传统文化体验休闲场所D . 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5. (4分) (2018高一下·三明开学考)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第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

①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②高龄化趋势显著。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联合国传统标准), 或65岁以上的人口达总人口7%(新标准),就是“老龄化社会”
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 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3)人口对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 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 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 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材料二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 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 14.5 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 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活动: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及原因
2.(2013·浙江文综,9~10)下图为1950~2010年世 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 据相关知识和下图,完成(1)~(2)题。 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C.③ B.② D.④
C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数量变化 高-高-低 低-低-低
高-低-高
逐步过渡
出生率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3) 根据国家类型判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 于“高 — 低 — 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 中国、古巴、乌拉圭等已经属于“三低”现 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4)根据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不管试题提供 的是哪种资料,我们都可以通过资料得出该 地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 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辽宁省丹东市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12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辽宁省丹东市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2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96分)1. (4分) (2017高一下·辛集会考) 一个国家的就业比高,抚养比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下图示意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预测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抚养比低于50%即处于“人口红利”期。
我国“人口红利”期出现在()A . 1990—2030年B . 1985—2050年C . 1990—2015年D . 2000—2020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抚养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正比B . 就业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步变化C . 60年代抚养比高主要是婴儿潮所致D . 2016年以后抚养比升高是老龄化所致(3)应对“人口负债”的措施,可取的是()①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②限制劳动年龄人口迁移国外③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④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2. (4分) (2017高一下·三台月考) 图3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市)某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省(区、市)中,人口死亡率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A . 上海、宁夏B . 北京、宁夏C . 北京、江苏D . 江苏、西藏(2)上海人口出生率比北京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可能是()A . 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高B . 北京医疗卫生条件好,死亡率低C . 上海外来迁移人口以老年人为主D . 北京人口净迁移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3)图示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进入()A . 原始型B . 传统型C . 过渡型D . 现代型3. (4分) (2019高一下·宿迁期末) 人口承载系数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新人教版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作业(含答案解析)

第七章人口的变化课时作业(十六) 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时间 /30分钟一、选择题我国台湾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
图K16-1示意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
据此回答1~2题。
图K16-11.推测台湾地区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波动大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
图K16-2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图K16-23.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数量萎缩B. 人口老龄化C. 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4.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A. 电子装配业B. 汽车制造业C. 金融服务业D. 文化创意产业读下表,回答5~6题。
省级行政区面积(104km2)总人口数(104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北京市 1.64 2115 8.93 4.41天津市 1.19 1472 8.28 2.28吉林省18.74 2751 5.36 0.32湖南省21.18 6691 13.50 6.54广西壮族自治区23.67 4719 14.28 7.935.依据表中信息可判断( )A. 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 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 湖南省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D.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高6.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 )A. 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 首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 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 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高三第一轮复习 人口空间变化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 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 为什么?
迁出地: ①缓解人口的压力; 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
迁入地: 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②加速城市化进程; ③但也带来交通拥挤、居住因难、治安混乱等问题。
1、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
阳光地带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________” 迁 东北部 移。 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2)图中迁出地区主要是美国的 ________工业区。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内 (3) 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 气候因素和环境污染 ________人口迁移,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受 ________ 的影响。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
荒漠化与移民
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 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荒漠化和干旱迫使人们离开家园, 以寻找更好的生存之地。据估计,全世 界有1.35亿人(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人 口总和)由于荒漠化而面临迁移的问题。
1.自然环境因素 ③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
1950年回国。
2002年赴NBA打球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经济 因素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治 因素
社会文化 因素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三.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及迁出地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0页
系列丛书
[变式训练] 1. (2018· 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 )联合国历年发布 的 “ 人类发展程度指标 (HDI)”,是以 “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 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 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 2010 年的统计资料, 阅读分析表格,完成(1)~(2)题。
第34页
系列丛书
考点二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 (1)实质:环境能 持续供养 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 人口数量 2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35页
系列丛书
3 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资源 的人口数量。 (2)意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最适宜 和人口政策的 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谋求措施: ①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 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②地区:尊重
系列丛书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页
系列丛书
第17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 2页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 3页
系列丛书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 人口的自然增长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 4页
系列丛书
(1)总趋势:人口数量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8页
系列丛书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国人口老少比稳定上升,说 明老年人口占比例不断增大,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出生率,人口 总数逐年上升, A 项错误;人口年龄中位数上升,老少比上升, 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B 项正确;人口年龄中位数上升,说明人 口平均年龄上升,C 项错误;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人口 会增加,这不算人口问题,况且人口老龄化增加,有可能青壮年 人口比重会下降,D 项错误。第(2)题,人口年龄中位数上升,老 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主要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电 子装配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受影响较大,A 项正确。 【答案】 (1)B (2)A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1页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2页
系列丛书
(1)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 最可能已经进 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A.甲、乙 B.甲、丁 ) C.乙、丙 D.丙、丁 )
(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5页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6页
系列丛书
(1)读图可知,该国 2010 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数量萎缩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B.人口老龄化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
(2)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 A.电子装配业 C.金融服务业 B.汽车制造业 D.文化创意产业
原 因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14页
系列丛书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 影 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费 业、经济等的压力,影 响 用增加,社会需求不旺,老年 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 人生活困难、孤单 人口素质提高
措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 施 迟退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答案:(1)D (2)D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4页
系列丛书
考向二
人口问题
[考题引领] 2. (2018· 黑龙江省虎林市高三摸底考试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 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 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 位于中点 (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 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 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 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3页
系列丛书
解析:第(1)题,“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经济发展水平高, 国民平均就学年数多,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国家,结合表中数据可 知 D 正确。第 (2)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甲国人口密度大,但 人口数量不一定最多,还与面积有关;甲、乙两国老年人口数量 不能具体确定,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也不能确定,丁国老年 人口比例最高,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12页
系列丛书
(3)依据图形区分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13页
系列丛书
3.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问 题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 人口老龄 化 ①经济发达, 生产力水平 高;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 福利制度;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 生 育意愿不强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 儿童比重过大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 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 完善; 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 医疗进步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 8页
系列丛书
3 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
现代型
。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 现代 型过渡。 的转变。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 现代型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 9页
系列丛书
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成因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18页
系列丛书
(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 )
(2)根据预测,从 2000 年到 2050 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解题关键】 计算出该国的人口总量是解题的关键。
)
A.长三角的 20~39 岁劳动力数量低于广东 B. 长三角的 20~ 39 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提高幅度低于广 东 C.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两个地区每年外来人口在逐年增 加 D. 从户籍人口上看未来的 20 年长三角的经济活力高于广 东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31页
不断增长
。
(2)决定因素: 出生率 和死亡率。 (3)时间差异 ① 10 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 ② 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 快速 时期。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 5页
系列丛书
(4)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 持在 较低 水 发展中国家 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 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的进步,人口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9页
系列丛书
[变式训练] 2. (2018· 广东省七校联考)20~ 39 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 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读下图, 回答下面两题。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30页
系列丛书
(1)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10页
系列丛书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 (时间)判断:一般情况下,农业 社会及其以前为原始型,工业化初期为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 为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 (空间)判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 少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为现代型;发达国家均为现代 型。
死亡率
平,人口增长缓慢
下降,人口增长很快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 6页
系列丛书
2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 。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 7页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19页
系列丛书
【解析】 第(1)题,世界人口 2000 年为 60 亿,该国占世界 人口比重约为 18%, 大约为 10.8 亿, 因此最有可能为印度。 第 (2) 题,根据预测 2050 年世界人口为 90 亿,该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比重基本没多大变化,仍然占 18% 左右,因此人口可能达到 16 亿多,说明该国人口增长较快,因此 A、D 两项错误;该国的人 口比重没有多大变化,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 当,B 项正确;由于人口总量增长很多,所以老龄人口数量不会 减少, C 项错误。
)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第二部分·第17讲
第27页
系列丛书
【解题关键】 第(1)题,从年龄中位数的概念入手,结合插 图读取该国 2010 年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分析该国人口年龄结 构的变化。第 (2)题,注意运用上题的结果,找出与本题选项相关 性最大的工业部门。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
高三总复习 ·新课标版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