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概要及解读(完整版)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概要及解读(完整版)1.背景增龄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乃至全球老龄化程度的日益推进,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是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但是老年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较低,根据2012-2015年调查显示,我国老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57.1%、51.3%和18.2%。
高血压是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是有效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老年高血压管理的质量,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联合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联盟发布了《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
该指南旨在为老年高血压的管理提供完备的建议,其概要如下:2.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概要及解读2.1 药物治疗的起始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高血压的治疗基本目标是使血压控制至达标水平,以延缓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风险。
近几年颁布的各国指南高血压指南对老年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目标值均比较简略,仅作为特殊人群进行阐述,具体见表1。
本指南中细化不同临床情况下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的起始血压水平和降压目标值,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不同临床情况,提出不同的治疗建议,见表2。
2.2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诊断明确后,所有患者均立即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并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启动药物治疗,并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老年人群的生理特性,常合并多种疾病、多重用药,针对上述特殊性,本指南提出以下几项原则用药原则:(1)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2)长效:尽可能使用1次/天、24h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3)联合:若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单片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适度:大多数老年患者需要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起始阶段,但不推荐衰弱老年人和≥80岁高龄老年人初始联合治疗;(5)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耐受性、个人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中 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 版》高血压,这个熟悉又令人担忧的健康问题,正影响着无数国人的生活。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指导公众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 版》应运而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高血压。
简单来说,当我们测量血压时,如果收缩压(即高压)大于等于 14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即低压)大于等于 90 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但要注意,偶尔一次测量血压高并不能确诊,需要在不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均高于正常,才能诊断。
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小觑。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杀手”,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我们的身体。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比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此外,高血压还会对肾脏、眼睛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功能。
那么,哪些人容易患上高血压呢?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年龄越大,患高血压的几率也会增加。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诱因,比如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肥胖等。
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 版》中,强调了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
预防高血压,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
饮食方面,要减少钠盐的摄入,每人每天不超过 6 克。
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控制体重也很关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 185 239 千克/平方米之间,男性腰围小于 90 厘米,女性腰围小于 85 厘米。
适量运动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150 分钟。
还要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即使已经开始服用降压药,也不能忽视生活方式的调整。
药物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压水平、有无合并症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版xx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是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2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需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我国每年新发生咼血压1000万人,对正常咼值血压等咼血压的易患人群,应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 mmHg以下;高危患者血压目标是130/80 mmHg 以下。
在可耐受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
★我国常用的钙拮抗剂、ACEI ARB 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关注少儿高血压,预防关口前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1 卫生部疾控局的加入, 体现了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重视,表明 了政府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部分省市调查目前成人患病率达 25%,全 国至少有2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70%脑卒中和50%心肌梗死的 发病与高血压相关。
政府主导的新医改中, 已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 表明 了政府对控制咼血压的决心和具体措施。
中国人群特点:高盐饮食、 卒中高发我国居民是高盐饮食人群, 高钠低钾是主要特点。
2002年全国调查显示, 我国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食盐 12 g ,比 WHO 要 求的每人5 g 高出1倍。
2019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2019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
为了更好地管理老年人的高血压,中国医学界制定了2019年的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该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规范且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
根据指南,老年高血压的定义是指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年高血压管理的目标是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指南建议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应依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血压水平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血压目标应该是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对于较健康、较活跃的老年人,可以适当调低这一目标。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限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血压控制情况,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药物治疗是老年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对于老年患者,应该根据其合并疾病和用药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高血压管理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脑血管健康。
老年人常常伴随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到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因此,指南提醒医生和患者要综合考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身情况,采取联合治疗的策略,保证心脑血管的整体健康。
老年高血压管理还需要重视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
患者应该定期复诊,坚持药物治疗并按时测量血压。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危害和预防措施,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
2019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
指南与共识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ꎬ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心血管病防治联盟ʌ关键词ɔ㊀老年人ꎻ高血压ꎻ指南ꎻ中国ʌ中图分类号ɔ㊀R592ꎻR544㊀㊀㊀㊀ʌ文献标志码ɔ㊀A㊀㊀㊀㊀ʌDOIɔ㊀10.11915/j.issn.1671 ̄5403.2019.02.019表1㊀推荐类型推荐类别定义建议使用的表述㊀㊀Ⅰ类证据和(或)总体一致认为ꎬ该治疗或方法有益㊁有用或有效推荐/有指征Ⅱ类关于该治疗或方法的用途/疗效ꎬ证据不一致和(或)观点有分歧㊀Ⅱa类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该考虑㊀Ⅱb类证据/观点不足以确立有用/有效可以考虑Ⅲ类证据和(或)专家一致认为ꎬ该治疗或方法无用/无效ꎬ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害不推荐收稿日期:2019-01-21通信作者:华琦ꎬE ̄mail:huaqi5371@sina.comꎻ范利ꎬE ̄mail:fl6698@163.com㊀㊀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ꎬ至2017年末ꎬ我国ȡ65周岁人口有15831万人ꎬ占总人口的11 4%ꎮ为了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ꎬ我国卫生行业遵循 健康老龄化 的原则ꎬ从 以疾病治疗为中心 转变为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ꎬ坚决贯彻 预防为主 的理念ꎬ进一步推进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ꎮ㊀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ꎮ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ꎬ而在ȡ80岁的高龄人群中ꎬ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ꎬ是罹患脑卒中㊁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ꎮ近年来ꎬ我国高血压防控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ꎮ2015年统计显示ꎬ老年高血压控制率为18.2%ꎬ较2002年的7.6%有了显著提升ꎮ但是ꎬ这一控制率与 健康老龄化 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ꎬ老年高血压防控仍然任重而道远ꎮ包括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内的各国指南中ꎬ都对老年高血压进行了阐述ꎬ但均篇幅有限ꎮ迄今为止ꎬ尚无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高血压防治指南ꎮ老年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ꎬ高血压的预防㊁诊断㊁评估和治疗策略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ꎮ因此ꎬ迫切需要一部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关注对象的指南用于临床实践ꎬ进一步提升我国老年高血压管理的质量ꎮ㊀㊀在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慢病司的支持下ꎬ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发起ꎬ联合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联盟ꎬ成立了«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筹备委员会ꎮ在一年半的时间里ꎬ组织国内高血压领域专家ꎬ参照国际和国内指南制订的流程ꎬ完成了文献检索㊁框架设定㊁内容撰写㊁证据等级和推荐级别评估ꎬ并组织了多次讨论和修订ꎮ针对老年人血压测量㊁降压目标㊁特定人群的治疗㊁血压波动㊁功能保存㊁多重用药㊁血压管理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ꎮ撰写过程中ꎬ除了借鉴国外人群的相关数据ꎬ尤其注重以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高水平临床试验的结果ꎬ并结合我国老年高血压防治的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ꎮ«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终于在2019年1月完稿ꎮ这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㊁紧密结合临床㊁证据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性文件ꎬ尤其适合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ꎮ本指南的发表ꎬ对于我国老年高血压防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ꎮ㊀㊀本指南对推荐类别和证据分级的定义和具体表述见表1ꎬ2ꎮ1㊀概述1.1㊀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级㊀㊀年龄ȡ65岁ꎬ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ꎬ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ꎬ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ꎬSBP)ȡ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ꎬDBP)ȡ90mmHgꎬ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ꎮ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ꎬ虽然血压<140/90mmHgꎬ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ꎮ老年高血压的分级方法与一般成年人相同(表3)ꎮ表2㊀证据等级证据分级定义A级数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由随机对照临床试㊀验组成的荟萃分析B级数据来自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个大型非随机对照研究C级数据来自专家共识和(或)小规模研究㊁回顾性研究或㊀登记注册研究表3㊀老年人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级[1]分级㊀㊀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㊀㊀㊀和㊀㊀<80㊀㊀正常高值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ȡ140㊀㊀㊀和(或)ȡ90㊀㊀㊀㊀1级高血压140~159和(或)90~99㊀2级高血压160~179和(或)100~109㊀3级高血压ȡ180㊀㊀㊀和(或)ȡ110㊀㊀㊀单纯收缩期高血压ȡ140㊀㊀㊀和㊀㊀<90㊀㊀㊀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ꎬ以较高的级别为准ꎮ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按照收缩压水平分级ꎮ1mmHg=0.133kPaꎮ㊀㊀上述定义与分类的依据是诊室坐位血压测量结果ꎮ近年来我国家庭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应用日益广泛ꎬ已成为诊室血压测量的重要补充ꎮ但由于血压测量设备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ꎬ目前尚不把诊室外血压测量结果作为诊断老年高血压的独立依据ꎮ1.2㊀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现状㊀㊀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显示ꎬ我国ȡ60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是40.4%[2]ꎬ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患病率是49.1%[3]ꎬ2012~2015年全国高血压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资料显示患病率为53.2%[4]ꎬ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ꎮ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增龄而显著增高ꎬ男性患病率为51.1%ꎬ女性患病率为55.3%[4]ꎮ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城市快[4]ꎮ㊀㊀2012~2015年调查显示ꎬȡ60岁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㊁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7 1%ꎬ51 4%和18 2%ꎬ较2002年明显增高(表4)[3]ꎮ不同人口学特征比较ꎬ知晓率㊁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ꎬ高血压治疗率城市显著高于农村[5]ꎻ与我国北方地区相比ꎬ南方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㊁治疗率和控制率较高[6ꎬ7]ꎻ不同民族比较ꎬ少数民族居民的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于汉族[8]ꎮ值得注意的是ꎬ我国人群高血压 三率 仍处于较低的水平ꎬ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率并未随着服药数量的增加而改善[9]ꎮ表4㊀我国两次高血压患病率㊁知晓率㊁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结果年份年龄(岁)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2002ȡ6049.137.632.27.62012~2015ȡ6053.257.151.418.21.3㊀老年高血压的特点㊀㊀随年龄增长ꎬ大动脉弹性下降ꎬ动脉僵硬度增加ꎻ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和β肾上腺素能系统反应性降低ꎻ肾脏维持离子平衡能力下降ꎮ老年人血压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下降ꎬ表现为容量负荷增多和血管外周阻力增加[10]ꎮ㊀㊀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SBP升高和脉压增大ꎮ我国人群统计ꎬ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1 5%ꎬ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53.21%[11]ꎮ随年龄增长ꎬ钙化性瓣膜病发生率增高ꎬ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ꎮ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不能过度降压ꎬ以免影响重要器官的血供ꎻ若脉压过大ꎬSBP明显升高且DBP水平<50mmHgꎬ应注意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ꎮ㊀㊀由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ꎬ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如体位㊁进餐㊁情绪㊁季节或温度等影响ꎬ称为异常血压波动ꎮ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㊁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ꎮ㊀㊀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ꎬ合并糖尿病㊁高脂血症㊁冠心病㊁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的检出率分别为39 8%㊁51 6%㊁52 7%㊁19 9%和48 4%[12]ꎮ㊀㊀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动脉硬化时ꎬ可出现袖带加压时难以压缩肱动脉ꎬ所测血压值高于动脉内测压值的现象ꎬ称为假性高血压ꎮ通过无创中心动脉压检测可获得相对较为准确的血压值ꎮ假性高血压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3]ꎮ当SBP测量值异常升高但未合并相关靶器官损害或药物降压治疗后即出现低血压症状时ꎬ应考虑假性高血压可能ꎮ假性高血压可导致过度降压治疗ꎬSBP过低在高龄患者可能引起跌倒㊁衰弱等不良预后的增加[12]ꎮ2㊀诊断和评估㊀㊀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血压水平ꎻ(2)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ꎻ(3)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和(或)可治疗的因素ꎬ如:有无继发性高血压ꎻ(4)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ꎬ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ꎮ通过上述评估ꎬ有助于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ꎮ2.1㊀血压测量㊀㊀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㊁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ꎮ由于老年人可能具有血压波动大㊁夜间高血压㊁清晨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等特点ꎬ应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ꎬ定期(如每年)进行双上肢及四肢血压和不同体位(立㊁卧位)血压测量[14]ꎮ特别注意临睡前㊁清晨时间段和服药前的血压监测ꎮ2.1.1㊀诊室血压测量㊀诊室血压测量是指由医护人员在医院环境下按照血压测量规范进行的血压测量ꎬ是目前评估血压水平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ꎮ2.1.2㊀诊室外血压测量㊀诊室外血压监测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ꎬ并且能更真实地反映个体生活状态下的血压状况ꎬ预测心血管风险能力优于诊室血压[15]ꎮ诊室外血压监测ꎬ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两种方法ꎮ㊀㊀(1)家庭血压监测ꎮ又称为自测血压ꎮ可用于评估数日㊁数周㊁数月㊁甚至数年的血压控制情况和长时血压变异ꎬ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ꎮ㊀㊀测量方法如下[16ꎬ17]ꎮ①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ꎬ不推荐腕式血压计和手指血压计ꎬ不推荐使用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ꎮ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ꎬ每年至少1次ꎮ②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ꎬ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ȡ135/85mmHg(对应于诊室血压的140/90mmHg)ꎮ③监测频率ꎬ初始治疗阶段㊁血压不稳定者或是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ꎬ取平均值)ꎬ连续测量7dꎬ取后6d血压计算平均值ꎮ血压控制平稳者ꎬ可每周只测1d血压ꎻ长期药物治疗患者ꎬ建议监测服用前的血压状态ꎬ以评估药物疗效ꎮ④最好能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㊁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ꎬ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ꎬ以便医生指导和评价血压监测和控制效果ꎮ⑤精神高度焦虑患者ꎬ不建议开展家庭血压监测ꎮ㊀㊀(2)动态血压监测[18]ꎮ使用自动血压测量仪器ꎬ连续测量个体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和血压波动状态[19]ꎮ特别是监测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ꎬ可以全面和准确地评估个体血压水平和波动状态ꎬ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检出隐匿性高血压㊁诊断单纯性夜间高血压[20]ꎮ老年人全天血压波动大ꎬ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可高达69%[21]ꎮ㊀㊀测量方法如下:①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合格的动态血压监测仪ꎬ并定期校准ꎮ②通常白天每20min测量1次ꎬ晚上睡眠期间每30min测量1次ꎮ应确保整个24h期间血压有效监测ꎬ每个小时至少有1个血压读数ꎻ有效血压读数应达到总监测次数的70%以上ꎮ③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包括24h㊁白天(清醒活动)㊁夜间(睡眠状态)SBP和DBP平均值ꎮ高血压诊断标准为:24hȡ130/80mmHgꎻ白天ȡ135/85mmHgꎻ夜间ȡ120/70mmHgꎮ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数值ꎬ还可以获得一些衍生指标ꎬ例如:夜间血压下降幅度㊁清晨血压水平㊁24h血压变异㊁血压负荷㊁晨峰现象㊁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arterialstiffnessindexꎬAASI)等ꎮ2.2㊀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㊀㊀对于初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ꎬ应全面了解症状和病史ꎬ包括以下内容ꎮ(1)病程:患高血压时间㊁最高血压㊁降压治疗情况㊁依从性ꎻ(2)既往史:有无冠心病㊁心力衰竭㊁脑血管病㊁肾脏疾病㊁外周血管疾病㊁糖尿病㊁血脂异常㊁高尿酸血症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㊁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及治疗情况ꎻ(3)家族史:有无高血压㊁冠心病㊁脑卒中㊁肾脏疾病㊁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家族史ꎻ(4)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ꎻ(5)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及曾经发生过的药物不良反应ꎻ(6)生活方式:膳食脂肪㊁盐㊁酒㊁咖啡摄入量㊁吸烟时间和支数及体质量变化ꎻ(7)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情况㊁生活环境及有无精神创伤史ꎮ㊀㊀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1)测量体质量指数㊁腰围及臀围ꎻ(2)观察有无特殊面容㊁向心性肥胖㊁皮肤紫纹㊁多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等ꎻ(3)触诊甲状腺㊁有无肾脏增大(多囊肾)或肿块ꎻ(4)听诊颈动脉㊁胸主动脉㊁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ꎻ(5)全面的心肺查体ꎻ(6)检查四肢血压(至少需要检测双上臂血压)㊁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ꎻ(7)眼底镜检查视网膜有无异常ꎮ㊀㊀除血生化(包括空腹血糖㊁血脂㊁血尿酸㊁肝肾功能及电解质ꎬ特别是血钾)㊁血常规㊁尿液分析和心电图等基本检查外ꎬ推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空腹和餐后2h血糖㊁糖化血红蛋白㊁尿微量白蛋白测定㊁24h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㊁24h动态血压监测㊁超声心动图等ꎬ有条件可进一步检测颈动脉超声㊁胸片㊁眼底检查㊁脉搏波传导速度㊁踝-臂血压指数等ꎬ并对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ꎮ随年龄增长ꎬ左室壁厚度增加ꎬ超声心动图有助于鉴别老年人生理性的与增龄相关的左室壁增厚与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22]ꎮ对于怀疑继发高血压者ꎬ应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ꎮ表7㊀FRAIL量表[47]序号条目㊀㊀询问方式㊀㊀㊀㊀㊀㊀㊀㊀1疲乏过去4周内大部分时间或者所有时间感到疲乏2阻力增加/耐力减退在不用任何辅助工具以及不用他人帮助的情况下ꎬ中途不休息爬1层楼梯有困难3自由活动下降在不用任何辅助工具以及不用他人帮助的情况下ꎬ走完1个街区(100m)较困难4疾病情况医生曾经告诉你存在ȡ5种如下疾病:高血压㊁糖尿病㊁急性心脏疾病发作㊁卒中㊁恶性肿瘤(微小皮肤癌㊀除外)㊁充血性心力衰竭㊁哮喘㊁关节炎㊁慢性肺病㊁肾脏疾病㊁心绞痛等5体质量下降1年或更短时间内出现体质量下降ȡ5%具备以上5条中ȡ3条被诊断为衰弱ꎻ<3条为衰弱前期ꎻ0条为无衰弱ꎮ2.3㊀高血压危险分层㊀㊀尽管血压水平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重要因素ꎬ但并非唯一因素ꎮ因此ꎬ需要全面㊁整体地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ꎮ2.3.1㊀危险因素评估[23-26]㊀包括血压水平(1~3级)㊁吸烟或被动吸烟㊁血脂异常(总胆固醇ȡ5 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ȡ3 4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㊁糖耐量受损(餐后2h血糖7.8~11.0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 1~6 9mmol/L)㊁腹型肥胖(腰围:男性ȡ90cmꎬ女性ȡ85cm)或肥胖(体质量指数ȡ28kg/m2)㊁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等ꎬ其中高血压是目前最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ꎻ而高钠㊁低钾膳食ꎬ超重和肥胖ꎬ饮酒ꎬ精神紧张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等又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ꎮ还需强调ꎬ老年本身就是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ꎮ㊀㊀无论是初诊还是正在治疗随访期间的高血压患者ꎬ均应进行危险因素的定期评估ꎮ2.3.2㊀靶器官损害筛查[23]㊀采用相对简便㊁花费较少㊁易于推广的检查手段ꎬ在高血压患者中检出无症状性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的重要内容ꎮ包括左心室肥厚(室间隔或左室后壁厚度ȡ11mm或左心室质量指数男性ȡ115g/m2ꎬ女性ȡ95g/m2)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ȡ0.9mm)或斑块ꎬ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ȡ12m/sꎬ踝/臂指数<0.9ꎬ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ꎬeGFR)降低[30~59ml/(min 1 73m2)]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μmol/Lꎬ女性107~124μmol/L)ꎬ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或白蛋白/肌酐比值30~300mg/g)ꎮ一个患者可以存在多个靶器官损害ꎮ2.3.3㊀伴发的相关临床疾病[23ꎬ26]㊀这些伴发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心肌梗死㊁心绞痛㊁冠脉血运重建㊁充血性心力衰竭)㊁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㊁脑出血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㊁糖尿病㊁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㊁肾功能受损)以及外周血管疾病ꎮ2.3.4㊀危险分层[20]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整体危险度ꎬ有助于确定降压治疗时机㊁优化治疗方案以及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ꎮ因老年本身即是一种危险因素ꎬ故老年高血压患者至少属于心血管病的中危人群(表5)ꎮ表5㊀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㊀血压水平1级2级3级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很高危ȡ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高危高危很高危㊀损害或糖尿病并存临床情况㊀很高危㊀很高危很高危2.4㊀衰弱评估和认知功能保存2.4.1㊀老年高血压的衰弱评估㊀衰弱是衰老的表现之一[27ꎬ28]ꎬ随年龄增长其发生率显著升高[29]ꎮ有研究发现衰弱是影响高龄老年人降压治疗获益的重要因素之一[30-34]ꎮ尽管HYVET亚组分析[35]与SPRINT研究[36ꎬ37]均表明衰弱老年人也可从强化降压治疗中获益ꎬ但由于入选研究对象相对健康和评估方法不统一ꎬ衰弱对老年高血压预后的影响及衰弱老年人的血压控制目标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表6)ꎮ表6㊀对老年高血压衰弱评估的推荐推荐㊀㊀㊀㊀推荐类别证据水平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ꎬ推荐制定降压治疗㊀方案前进行衰弱的评估[38-40]ꎬ特别是㊀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质量下降>㊀5%或有跌倒风险的高龄老年高血压㊀患者[41ꎬ42]ꎮⅠ类B级㊀㊀衰弱筛查推荐采用国际老年营养和保健学会提出的FRAIL量表[43]或步速测定[44]ꎮ如有条件可进一步采用经典的Fried衰弱综合征标准进行评估[41ꎬ45ꎬ46](表7ꎬ8)ꎮ2.4.2㊀老年高血压与认知障碍㊀降压治疗可延缓增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以及降低痴呆发生风险ꎮ表8㊀Fried衰弱评估[45]序号检测项目㊀㊀男性㊀㊀女性1体质量下降过去1年中ꎬ意外出现体质量下降>10磅(4.5kg)或>5%2行走时间(4.57m)身高ɤ173cm:ȡ7s身高ɤ159cm:ȡ7s身高>173cm:ȡ6s身高>159cm:ȡ6s3握力BMIɤ24.0kg/m2:ɤ29kgBMIɤ23.0kg/m2:ɤ17kgBMI24.1~26.0kg/m2:ɤ30kgBMI23.1~26.0kg/m2:ɤ17.3kgBMI26.1~28.0kg/m2:ɤ30kgBMI26.1~29.0kg/m2:ɤ18kgBMI>28.0kg/m2:ɤ32kgBMI>29.0kg/m2:ɤ21kg4体力活动(MLTA)<383kcal/周(约散步2.5h)<270kcal/周(约散步2h)5疲乏CES ̄D的任一问题得2~3分您过去的1周以下现象发生了几天?㊀(1)我感觉我做每件事都需要经过努力ꎻ(2)我不能向前行走㊀0分:<1dꎻ1分:1~2dꎻ2分:3~4dꎻ3分:>4dBMI:体质量指数ꎻMLTA:明达休闲时间活动问卷ꎻCES ̄D: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ꎮ具备表中5条中ȡ3条被诊断衰弱综合征ꎻ<3条为衰弱前期ꎻ0条为无衰弱健康老人ꎮ老年人血压过高或过低均能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48ꎬ49]ꎮ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推荐早期筛查认知功能ꎬ结合老年生物学年龄和心血管危险分层确定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和目标值ꎮ3㊀治疗3.1㊀概述3.1.1㊀降压治疗的目的㊀延缓高血压所致心血管疾病进程ꎬ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ꎬ改善生活质量ꎬ延长寿命[23]ꎮ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ꎬ在能耐受的前提下ꎬ逐步使血压达标ꎮ在启动降压治疗后ꎬ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ꎬ避免降压过快带来的不良反应ꎮ3.1.2㊀综合干预危险因素㊀在追求降压达标的同时ꎬ针对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㊁血脂异常或肥胖㊁血糖代谢异常或尿酸升高等)干预处理ꎬ并同时关注和治疗相关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50]ꎮ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生坚持治疗ꎮ3.1.3㊀推荐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㊀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较高ꎬ更能从严格的血压管理中获益(表9)[51]ꎮ3.2㊀非药物治疗㊀㊀非药物治疗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措施ꎬ无论是否选择药物治疗ꎬ都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ꎬ主要包括:健康饮食㊁规律运动㊁戒烟限酒㊁保持理想体质量㊁改善睡眠和注意保暖ꎮ3.2.1㊀健康饮食㊀减少钠盐摄入ꎬ增加富钾食物摄入ꎬ有助于降低血压[58-62]ꎮWHO建议每日摄盐量应<6gꎬ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适度限盐ꎮ鼓励老年人摄入多种新鲜蔬菜㊁水果㊁鱼类㊁豆制品㊁粗粮㊁脱脂奶及其他富含钾㊁钙㊁膳食纤维㊁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ꎮ3.2.2㊀规律运动㊀老年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合理的有氧锻炼可有效降低血压[63ꎬ64]ꎮ建议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规律运动ꎬ每周不少于5d㊁每天不低于30min的有氧体育锻炼ꎬ如步行㊁慢跑和游泳等ꎮ不推荐老年人剧烈运动ꎮ3.2.3㊀戒烟限酒㊀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患风险[65ꎬ66]ꎮ老年人应限制酒精摄入ꎬ男性每日饮用酒精量应<25gꎬ女性每日饮用酒精量应<15gꎮ白酒㊁葡萄酒(或米酒)或啤酒饮用量应分别<50㊁100㊁300mlꎮ3.2.4㊀保持理想体质量㊀超重或肥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适当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67]ꎮ维持理想体质量(体质量指数20.0~23.9kg/m2)㊁纠正腹型肥胖(男性腹围ȡ90cmꎬ女性腹围ȡ85cm)有利于控制血压ꎬ减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ꎬ但老年人应注意避免过快㊁过度减重ꎮ表9㊀推荐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推荐推荐类别证据水平年龄ȡ65岁ꎬ血压ȡ140/90mmHgꎬ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52ꎬ53]ꎬ将血压降㊀至<140/90mmHg[54ꎬ55]Ⅰ类A级年龄ȡ80岁ꎬ血压ȡ150/90mmHgꎬ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54]ꎬ首先应将血压降至<150/90mmHgꎬ㊀若耐受性良好ꎬ则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40/90mmHg[51ꎬ56]Ⅱa类B级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ꎬ血压ȡ160/90mmHgꎬ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ꎬ收缩压控制㊀目标为<150mmHgꎬ但尽量不低于130mmHgⅡa类C级如果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良好ꎬ不应停止降压治疗[57]Ⅲ类A级1mmHg=0.133kPaꎮ3.2.5㊀改善睡眠㊀睡眠的时程㊁质量与血压的升高和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有关[68]ꎮ保证充足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对提高生活质量㊁控制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有重要意义ꎮ3.2.6㊀注意保暖㊀血压往往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69]ꎮ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对血压的调控能力差ꎬ常出现季节性血压波动现象ꎮ应保持室内温暖ꎬ经常通风换气ꎻ骤冷和大风低温时减少外出ꎻ适量增添衣物ꎬ避免血压大幅波动ꎮ3.3㊀药物治疗3.3.1㊀老年人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㊀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ꎬ并根据需要ꎬ逐步增加剂量ꎻ(2)长效:尽可能使用1次/d㊁24h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ꎬ有效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ꎻ(3)联合:若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ꎬ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ꎬ单片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ꎻ(4)适度:大多数老年患者需要联合降压治疗ꎬ包括起始阶段ꎬ但不推荐衰弱老年人和ȡ80岁高龄老年人初始联合治疗ꎻ(5)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㊁耐受性㊁个人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ꎬ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ꎮ3.3.2㊀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㊀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channelblockerꎬCCB)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ꎬACEI)㊁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receptorblockerꎬARB)㊁利尿剂㊁β受体阻滞剂ꎮ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特定人群(表10)ꎮ㊀㊀CCB㊁ACEI㊁ARB㊁利尿剂及单片固定复方制剂ꎬ均可作为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初始用药或长期维持用药[70-79]ꎮ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㊁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临床疾病情况ꎬ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80-83](表11)ꎮ降压药物的选择详见表12ꎮ㊀㊀(1)利尿剂ꎮ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ꎬ属于中效利尿剂ꎮ根据分子结构又可分为噻嗪型(如氢氯噻嗪)和噻嗪样利尿剂(如吲达帕胺)ꎮ保钾利尿剂属于弱效利尿剂ꎬ分为两类:一类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ꎬ代表药物包括螺内酯和依普利酮ꎮ另一类作用不依赖醛固酮ꎬ代表药物包括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ꎮ利尿剂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㊁难治性高血压㊁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和盐敏感性高血压等患者ꎮ利尿剂单药治疗推荐使用小剂量ꎬ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ꎮ㊀㊀我国独立完成的脑卒中后降压治疗研究(PATS)是国际上第一个较大规模的安慰剂对照的脑卒中后二级预防降压治疗临床实验ꎬ结果表明ꎬ吲达帕胺(2.5mg/d)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ꎬ血压降低了5/2mmHgꎬ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了29%[84]ꎮ我国参与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治疗研究(HYVET)结果显示ꎬ收缩压>160mmHg的高龄老年(ȡ80岁)高血压患者采用缓释吲哒帕胺1.5mg/d将收缩压降低到150mmHgꎬ与安慰剂相比ꎬ脑卒中及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减少34%和28%[56]ꎮ㊀㊀(2)CCBꎮ根据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及作用比将其分为二氢吡啶类CCB与非二氢吡啶类CCBꎮ不同制剂的二氢吡啶类CCB作用持续时间㊁血管选择性及药代动力学不同ꎬ其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存在一定差异ꎮ㊀㊀中国老年收缩期降压治疗临床试验(Syst ̄China)[85]以及上海老年高血压硝苯地平试验等临床试验(STONE)[86]证实ꎬ以尼群地平㊁硝苯地平等CCB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我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与死亡率ꎮ国际硝苯地平控释片抗高血压干预研究(INSIGHT)证实硝苯地平控释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87]ꎮ非洛地平降低并发症研究(FEVER)显示ꎬ氢氯噻嗪加非洛地平与单用氢氯噻嗪相比ꎬ血压进一步降低了4/2mmHgꎬ致死与非致死性脑卒中降低27%ꎮFEVER试验事后分析发现ꎬ治疗后平均血压水平<120/70mmHg时ꎬ脑卒中ꎬ心脏事件和总死亡危险最低[88]ꎮ国家 十二五 项目LEADER研究显示ꎬ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有效降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复合终点事件ꎬ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较氨氯地平发生率低[89]ꎮ㊀㊀(3)ACEIꎮ各类ACEI制剂的作用机制大致相同ꎮACEI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ꎬ尤其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以及有心肌梗死病史的老年高血压患者ꎮACEI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ꎬ可有效减少尿白蛋白排泄量ꎬ延缓肾脏病变进展ꎬ适用于合并糖尿病肾病㊁代谢综合征㊁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ꎬCKD)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1]ꎮ㊀㊀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脑卒中后降压治疗预防再发研究(PROGRESS)ꎬ入选了整个试验6105例患者中约1/4病例ꎬ结果表明ꎬ培哚普利加吲达帕胺或单药治疗总体降低脑卒中再发危险28%ꎬ培哚普利加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降压效果优于单用培哚普利ꎮ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ꎬ中国与日本等亚洲研究。
2019年老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五、合并其他疾病的降压策略
脑卒中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糖尿病 心房纤颤
1.合并脑卒中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应达到<140/90mmHg; 既往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 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推荐血压达到<140/90mmHg; 不建议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和卒中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
• 高龄老年高血压如何治疗? • 年龄≥80岁的高血压患者,应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治疗方案。
• 药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小剂量单药作为初始治疗; (2)选择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依从性好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长 效CCB、ACEI或ARB; (3)若单药治疗血压不达标,推荐低剂量联合用药; (4)应警惕多重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 (5)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包括立位血压)并评估耐受性,若出现低灌注症状,应 考虑降低治疗强度。 •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分阶段降压,血压≥150/90 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老年ISH占高血压的60%。随着年龄增长ISH的发生率增加,同时 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老年人脉压与总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呈 显著正相关。
• 1.1 诊断 年龄>65岁、收缩压(SBP)≥140mmHg (1mmHg=0.133kPa),舒张压(DBP)<90mmHg,诊断为老年 ISH。
无继发性高血压; • (4)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
并疾病。 对于老年高血压,还应评估衰弱和认知功能。指南建议,对于 高龄高血压患者,推荐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前进行衰弱的评估,特别 是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质量下降>5%或有跌倒风险的高龄 老年高血压患者(I,B)。
2019年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2019年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导言: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为了科学有效地管理老年高血压,维护老年人的健康,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于2019年发布。
本文将对该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一、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老年高血压是指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群中,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持续超过3个月的情况。
根据指南的分类,老年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老年高血压和继发性老年高血压两种类型。
二、老年高血压的危害与评估老年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在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时,除了血压的测量外,还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三、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非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调整、体力活动等。
药物治疗则是在非药物治疗无效或血压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的辅助治疗。
四、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降压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方案的制定。
根据指南的建议,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差异,需个体化制定用药方案,包括首选药物和联合用药等。
五、老年高血压的并发症管理老年高血压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等。
在管理老年高血压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这些并发症的防治,以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六、老年高血压的随访与管理老年高血压的管理是一个长期且动态的过程。
指南强调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规范随访,包括血压监测、生活方式干预、药物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的随访与管理,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七、老年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除了对已经患有老年高血压的患者进行管理外,指南还强调了老年高血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和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够促进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
解读《中国老年人血压管理指南2019》
龙源期刊网 解读《中国老年人血压管理指南2019》作者:刘欢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17期近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联合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心血管病防治联盟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血压管理指南2019》(以下简称《指南》),其中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分别设定了个性化降压方案,有效填补了我国老年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空白。
《指南》结合老年人多病共存、异常血压波动等特点,强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需全面、整体评估心血管危险。
“该《指南》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血压值进行了更精细化的设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静表示,如65岁以上老年人,当血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就要开始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而80岁以上老人,当血压超过150/90毫米汞柱时,可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应将血压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再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
对身体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当血压超过160/90毫米汞柱时,才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低于150毫米汞柱就可以了。
如果老年患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病、脑卒中等疾病,也有相应降压依据和目标值。
医生在临床上经常碰到老年人血壓测量困难以及漏服或误服降压药的情况。
《指南》强调老年人自测血压的重要性,并推荐使用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
《指南》中还设定了特定场景,推荐合理降压方案。
例如老年人的血压很容易发生忽高忽低的变化,而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增加。
对此,《指南》给出了应对血压波动的策略。
当老年人出现餐后低血压时,可以通过饮水疗法、少食多餐、餐后运动等方式来改善身体状况。
《指南》显示,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均可作为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初始用药或长期维持用药,可结合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以及合并临床疾病情况,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
1.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单选)A.急进性高血压多见B.体位性低血压少见C.以收缩压升高为主D.以舒张压升高为主2.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单选)A.氢氯噻嗪B.哌唑嗪C.普萘洛尔D.硝苯地平3.老年人高血压首选(单选)A.阿替洛尔或卡托普利B.美托洛尔或硝苯地平C.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D.呋塞米或尼群地平4.老年人高血压中部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原因是(单选)A.合并动脉粥样硬化B.合并肾动脉狭窄C.大动脉弹性减退D.阻力血管张力增加5.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的原因为(单选)A.老年人心排出量较小B.老年人循环血量较少C.老年人小动脉弹性降低D.老年人大动脉弹性降低6.老年人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不包括(单选)A.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B.减少靶器官功能损害C.排除一些继发因素D.减少并发症发生7.关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A.老年人血压随年龄增高是正常的B.老年人往往有单纯性收缩压升高,无碍健康C.老年人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与非老年人一样D.老年性高血压病可根据一次随机抽查确定8.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不包括(单选)A.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少见B.老年高血压波动大,且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C.老年人高血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D.以高血压为主的临床表现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9.关于老年人高血压,下列哪项错误(单选)A.绝大多数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B.容易有直立性低血压C.易发生心力衰竭D.血管阻力大,而心排出量正常或降低E.血压波动较大10.高血压可以分为原发高血压与(单选)A.继发高血压B.自发高血压C.后发高血压D.以上都是。
老年高血压指南2019解读
老年高血压指南2019解读一、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特点。
1. 定义调整。
- 年龄在60岁及以上,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与一般成人高血压定义相同,但强调了老年人群这一特殊主体。
2. 特点。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常见。
由于老年人血管壁弹性减退,动脉僵硬度增加,心脏收缩时血管不能有效扩张缓冲压力,导致收缩压升高明显,而舒张压升高相对不显著,脉压差增大。
- 血压波动大。
表现为昼夜节律异常,如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非杓型血压),甚至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反杓型血压);还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卧位或坐位突然变为站立位时血压明显下降,这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 并发症多。
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这些合并症会影响高血压的治疗策略和预后。
二、诊断评估方面。
1. 血压测量。
- 强调规范测量血压的重要性。
测量前应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测量时取坐位或卧位,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对于行动不便或有体位性低血压风险的老年人,还应测量站立位血压。
- 家庭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2 - 3次,取平均值记录。
2. 靶器官损害评估。
- 全面评估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情况。
心脏方面,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脑血管方面,可借助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了解有无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肾脏方面,检测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等指标,以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
三、治疗目标。
1. 总体目标。
- 一般情况下,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
但对于年龄≥80岁的老年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健康状况、耐受性等,可将收缩压控制在140 - 150 mmHg之间。
2019年版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是增长态势,每5 个成人中2 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 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需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我国每年新发生高血压1000 万人,对正常高值血压等高血压的易患人群,应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 mmHg 以下;高危患者血压目标是130/80 mmHg 以下。
在可耐受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
★我国常用的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关注少儿高血压,预防关口前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加强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定期测量血压、规范化管理和合理用药,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
高血压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畴新指南修订组织单位包括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卫生部疾控局的加入,体现了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重视,表明了政府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部分省市调查目前成人患病率达25%,全国至少有2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70%脑卒中和50%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相关。
政府主导的新医改中,已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表明了政府对控制高血压的决心和具体措施。
(完整)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是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级年龄≥65 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 systolicbloodpressure, SBP) ≥ 140 mmHg( 1 mmHg =.0133 kPa) 和 (或)舒张压 ( diastolic bloodpressure ,DBP) ≥ 90 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随年龄增长,大动脉弹性下降,动脉僵硬度增加; 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和β 肾上腺素能系统反应性降低 ; 肾脏维持离子平衡能力下降。
老年人血压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下降,表现为容量负荷增多和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SBP 升高和脉压增大。
随年龄增长,钙化性瓣膜病发生率增高,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不能过度降压,以免影响重要器官的血供; 若脉压过大,SBP 明显升高且DBP 水平< 50mmHg,应注意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
由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如体位、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影响,称为异常血压波动。
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的检出率较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动脉硬化时,可出现袖带加压时难以压缩肱动脉,所测血压值高于动脉内测压值的现象,称为假性高血压。
通过无创中心动脉压检测可获得相对较为准确的血压值。
假性高血压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当SBP 测量值异常升高但未合并相关靶器官损害或药物降压治疗后即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应考虑假性高血压可能。
假性高血压可导致过度降压治疗, SBP 过低在高龄患者可能引起跌倒、衰弱等不良预后的增加。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 1) 确定血压水平 ; ( 2 ) 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 ;( 3) 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和( 或 )可治疗的因素,如 : 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 4) 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解读
衰弱的高龄老年人降压注意监测血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降压 水平不宜过低。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解 读
30
老年高血压药物应用方法
推荐利尿剂、CCB、ACEI 或 ARB,均可作为初始或联合药物治疗。
65~79 岁的老年人,首先应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 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Ⅱa,B)。 ≥ 80 岁的老年 人应降至<150/90 mmHg(Ⅱa,B)。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解 读
28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
1. 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是老年高血压 最常见的类型,占老年高血压 60%~80%,大于 70 岁高血压人群中,可 达 80%~90%。收缩压增高明显增加卒中、冠心病和终末肾病的风险。
中危患者,可观察数周,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 则应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患者,则可对患者进行 1~3 个月的观察,密切随诊,尽可能进行诊室外血压 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兄,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仍不达标可开始降压药物治 疗。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解 读
14
初诊高血压患者的评估及监测程序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解 读
29
老年高血压 - 降压目标值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 SBP 达标。
共病和衰弱症患者应综合评估后,个体化确定血压起始治疗水平 和治疗目标值。
65~79 岁的老年人,第一步应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 目标血压<140/90 mmHg。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指南推荐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指南推荐老年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高血压的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策略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紧密结合临床、证据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我国老年高血压防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特定老年人群的降压治疗,指南主要有如下推荐。
高龄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小剂量单药作为初始治疗;(2)选择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依从性好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长效CCB、ACEI或ARB;(3)若单药治疗血压不达标,推荐低剂量联合用药;(4)应警惕多重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5)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包括立位血压)并评估耐受性,若出现低灌注症状,应考虑降低治疗强度。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分阶段降压,血压≥150/90 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将血压降至<150/90 mmHg,若能耐受,收缩压可进一步降至140 mmHg以下。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患者,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80 mmHg。
(Ⅱa 类B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应将收缩压控制在<200 mmHg。
(Ⅱa 类C级)•既往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预防卒中复发和其他血管事件,推荐发病后数日恢复降压治疗。
(Ⅰ类A级)•既往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降压目标。
一般认为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
(Ⅱa 类B级)•既往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
(Ⅱa 类C级)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对于<80岁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Hg。
(Ⅰ类A级)•若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治疗,尤其伴既往心肌梗死者,可降至<130/80 mmHg。
(Ⅱa类B级)•对于≥80岁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50/90 mmHg,如耐受性良好,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 以下。
完整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
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级年龄 > 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同日 (systolic 非 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 bloodpressure , SBP ) > 140 mmHg ( 1 mmHg =. 0133 kPa ) 或 舒 张压(diastolic blood 和( ) pressure ,DBP ) > 90 mmHg 可 诊断为老年高血 压。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随年龄增长, 大动脉弹性下降, 动脉僵硬度 增 加;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和 B 肾上腺素能 系统反应性降 肾脏维持离子平衡能力下降。
老年人低;血 和血管外周阻力增 压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下降,表 现为容量负荷增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常 加。
见 SBP 升高和脉压增大。
随年龄增长, 钙化性瓣膜病发生率增确诊断。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 高,超声心动图可明 ;若脉压过不能过度降压,以免影响重要器官的血供大,SBP 明显升高且DBP 水平V 50mmHg 应注意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
由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容 易受各种因素如体位、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影响,称为异常血压波动。
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和相 肾功能不全 和脑血管病的检出率较的血压值。
假性高 血压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当 SBP 测量值异常升高但未合并相关靶器官损害或药物降压治 后即出现低血压症状时, 应考虑假性高血压可疗 能。
假性高血压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是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关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 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动脉硬化时,可出现 于动脉 内测压值的现象, 称为假性高血压 心袖带加压时难以压缩肱动脉,所测血压值高 通过无创中动脉压检测可获得相对较为准确可导致过度降压治疗, SBP 过低在高龄 患者可能引起跌倒、衰弱等不良预后的增 加确定血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内容:(1)(3)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可治疗的因和(或)如:素,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
执业药师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答案
执业药师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答案1.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CA. 急进性高血压多见B. 体位性低血压少见C.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D. 以舒张压升高为主2.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慎用CA. 氢氯噻嗪B. 哌唑嗪C. 普萘洛尔D. 硝苯地平3.老年人高血压首选DA. 阿替洛尔或卡托普利B. 美托洛尔或硝苯地平C. 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D. 呋塞米或尼群地平4.老年人高血压中部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原因是CA.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B. 合并肾动脉狭窄C. 大动脉弹性减退D. 阻力血管张力增加5.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的原因为DA. 老年人心排出量较小B. 老年人循环血量较少C. 老年人小动脉弹性降低D. 老年人大动脉弹性降低6.老年人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A. 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B. 减少靶器官功能损害C. 排除一些继发因素D. 减少并发症发生7.关于老年高血压病的描述正确的是CA. 老年人血压随年龄增高是正常的B. 老年人往往有单纯性收缩压升高,无碍健康C.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与非老年人一样D. 老年性高血压病可根据一次随机抽查确定8.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不包括AA.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少见B. 老年高血压波动大,且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C. 老年人高血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D. 以高血压为主的临床表现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9.关于老年人高血压,下列哪项错误AA. 绝大多数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B. 容易有直立性低血压C. 易发生心力衰竭D. 血管阻力大,而心排出量正常或降低E. 血压波动较大10.高血压可以分为原发高血压与AA. 继发高血压B. 自发高血压C. 后发高血压D. 以上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是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级年龄≥65 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 systolicbloodpressure, SBP) ≥ 140 mmHg( 1 mmHg =.0133 kPa) 和 (或)舒张压 ( diastolic bloodpressure ,DBP) ≥ 90 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随年龄增长,大动脉弹性下降,动脉僵硬度增加; 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和β 肾上腺素能系统反应性降低 ; 肾脏维持离子平衡能力下降。
老年人血压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下降,表现为容量负荷增多和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SBP 升高和脉压增大。
随年龄增长,钙化性瓣膜病发生率增高,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者不能过度降压,以免影响重要器官的血供; 若脉压过大,SBP 明显升高且DBP 水平< 50mmHg,应注意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可能性。
由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如体位、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影响,称为异常血压波动。
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的检出率较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有严重动脉硬化时,可出现袖带加压时难以压缩肱动脉,所测血压值高于动脉内测压值的现象,称为假性高血压。
通过无创中心动脉压检测可获得相对较为准确的血压值。
假性高血压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当SBP 测量值异常升高但未合并相关靶器官损害或药物降压治疗后即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应考虑假性高血压可能。
假性高血压可导致过度降压治疗, SBP 过低在高龄患者可能引起跌倒、衰弱等不良预后的增加。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血压水平 ; ( 2 ) 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 ;( 3) 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和( 或 )可治疗的因素,如 : 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 4) 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
通过上述评估,有助于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
由于老年人可能具有血压波动大、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等特点,应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定期 ( 如每年 ) 进行双上肢及四肢血压和不同体位 ( 立、卧位 ) 血压测量。
特别注意临睡前、清晨时间段和服药前的血压监测。
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 /85 mmHg( 对应于诊室血压的140 /90 mmHg) 。
监测频率,初始治疗阶段、血压不稳定者或是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时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 ( 每次测2 ~ 3 遍,取平均值 ) ,连续测量7 d,取后 6 d 血压计算平均值。
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只测 1 d 血压 ; 长期药物治疗患者,建议监测服用前的血压状态,以评估药物疗效。
④ 最好能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以便医生指导和评价血压监测和控制效果。
⑤ 精神高度焦虑患者,不建议开展家庭血压监测。
( 2) 动态血压监测。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数值,还可以获得一些衍生指标,例如 :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清晨血压水平、 24 h 血压变异、血压负荷、晨峰现象、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对于初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全面了解症状和病史,包括以下内容。
( 1) 病程: 患高血压时间、最高血压、降压治疗情况、依从性; ( 2) 既往史 : 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肾脏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及治疗情况;(3) 家族史 : 有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家族史; ( 4) 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5)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及曾经发生过的药物不良反应; ( 6) 生活方式 : 膳食脂肪、盐、酒、咖啡摄入量、吸烟时间和支数及体质量变化;(7) 心理社会因素 : 包括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及有无精神创伤史。
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 ( 1) 测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及臀围; ( 2) 观察有无特殊面容、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多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等 ; ( 3) 触诊甲状腺、有无肾脏增大( 多囊肾 ) 或肿块 ;(4) 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 ( 5) 全面的心肺查体 ; ( 6) 检查四肢血压 ( 至少需要检测双上臂血压 ) 、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 ; ( 7) 眼底镜检查视网膜有无异常。
除血生化( 包括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特别是血钾) 、血常规、尿液分析和心电图等基本检查外,推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监测空腹和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24 h 尿蛋白定量 ( 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 、24 h 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等,有条件可进一步检测颈动脉超声、胸片、眼底检查、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血压指数等,并对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
随年龄增长,左室壁厚度增加,超声心动图有助于鉴别老年人生理性的与增龄相关的左室壁增厚与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 22]。
对于怀疑继发高血压者,应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
高血压危险分层危险因素评估包括血压水平( 1 ~ 3 级 ) 、吸烟或被动吸烟、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 5. 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 4 mmol /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 /L) 、糖耐量受损( 餐后 2 h 血糖7.8~ 11.0 mmol /L)和 ( 或) 空腹血糖异常 ( 6. 1~ 6. 9 mmol/L ) 、腹型肥胖(腰围: 男性≥90 cm,女性≥85 cm) 或肥胖 (体质量指数≥ 28 kg /m2 )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 50 岁 ) 等,其中高血压是目前最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 而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饮酒,精神紧张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等又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还需强调,老年本身就是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筛查[无症状性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的重要内容。
包括左心室肥厚 ( 室间隔或左室后壁厚度≥11 mm 或左心室质量指数男性≥115 g /m2 ,女性≥ 95 g /m2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 ≥0.9 mm) 或斑块,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12 m /s,踝 / 臂指数<0.9,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 estimated 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 ,eGFR ) 降低[ 30~ 59 ml/( min 1·.73m2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男性 115~133 μ mol ,/L女性 107~124μ mol/L),微量白蛋白尿( 30 ~ 300 mg /24h 或白蛋白/肌酐比值30~ 300 mg/g) 。
一个患者可以存在多个靶器官损害。
伴发的相关临床疾病包括 : 心脏疾病 ( 心肌梗死、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 、脑血管疾病 ( 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糖尿病、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 ) 以及外周血管疾病。
危险分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整体危险度,有助于确定降压治疗时机、优化治疗方案以及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
因老年本身即是一种危险因素,故老年高血压患者至少属于心血管病的中危人群。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血压水平1级2级3级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1~ 2 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很高危≥ 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高危高危很高危损害或糖尿病并存临床情况很高危很高危很高危老年高血压的衰弱评估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推荐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前进行衰弱的评估,特别是近 1 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质量下降>5%或有跌倒风险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
衰弱筛查推荐采用国际老年营养和保健学会提出的FRAIL 量表或步速测定。
如有条件可进一步采用经典的 Fried 衰弱综合征标准进行评估。
老年高血压与认知障碍降压治疗可延缓增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以及降低痴呆发生风险。
FRAIL 量表具备以上 5 条中≥ 3条被诊断为衰弱; < 3 条为衰弱前期 ; 0 条为无衰弱。
Fried 衰弱评估具备表中 5 条中≥3条被诊断衰弱综合征 ; < 3 条为衰弱前期 ; 0 条为无衰弱健康老人。
老年人血压过高或过低均能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推荐早期筛查认知功能,结合老年生物学年龄和心血管危险分层确定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和目标值。
降压治疗的目的延缓高血压所致心血管疾病进程,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3]。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在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使血压达标。
在启动降压治疗后,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降压过快带来的不良反应。
综合干预危险因素在追求降压达标的同时,针对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 如吸烟、血脂异常或肥胖、血糖代谢异常或尿酸升高等) 干预处理,并同时关注和治疗相关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
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生坚持治疗。
推荐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较高,更能从严格的血压管理中获益。
非药物治疗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治疗,都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质量、改善睡眠和注意保暖。
健康饮食 减少钠盐摄入, 增加富钾食物摄 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WHO 建议每日摄盐量 应<6 g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适度限盐。
鼓励老年人 摄入多种新鲜蔬菜、 水果、鱼类、豆制品、粗粮、脱脂 奶及其他富含钾、钙、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的 食物。
规律运动 老年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者 进行合理的有氧锻炼可有效降低血压。
建议 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规律运动,每周不少于 5 d 、每天 不低于 30 min 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和游 泳等。
不推荐老年人剧烈运动。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肺部 疾患风险。
老年人应限制酒精摄入, 男性每日 饮用酒精量应< 25 g ,女性每日饮用酒精量应< 15 g 。
白酒、葡萄酒 ( 或米酒 ) 或啤酒饮用量应分别< 50、 100、 300 ml 。
保持理想体质量超重或肥胖的老年高血 压患者可适当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