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细胞周期调控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细胞周期来完成生长和分裂。

细胞周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调控机制,以确保细胞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细胞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细胞周期的起始阶段,细胞在这个阶段进行生长和代谢活动,准备进入S期。

S期是DNA复制的阶段,细胞的染色体复制成为两份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G2期是DNA复制完成后的准备阶段,细胞继续生长和准备进入M期。

M期是细胞分裂的阶段,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通过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CDK是一类酶,它的活性受到Cyclin的调节。

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Cyclin与CDK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

例如,在G1期,G1/S-Cyclin与CDK结合,促使细胞进入S期。

在M期,M-Cyclin与CDK结合,促使细胞进入有丝分裂。

除了CDK和Cyclin的相互作用,细胞周期的调控还受到其他一系列的蛋白质和信号通路的影响。

例如,细胞周期抑制蛋白(CKI)可以与CDK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延缓细胞周期的进程。

细胞周期调控还受到细胞外信号的调节,例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可以促进或抑制细胞周期的进程。

细胞周期调控的紊乱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癌症是由于细胞周期调控的紊乱导致细胞无限制地增殖和分裂。

在癌症细胞中,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蛋白质常常突变或过度表达,导致细胞无法正常地进行DNA复制和分裂。

因此,研究细胞周期调控的机制对于癌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抗癌药物就是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调控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另外,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他疾病的发生机制。

例如,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与细胞周期调控的紊乱有关。

[2012年2月1日]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代码

[2012年2月1日]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代码

植物结构学 植物分类学 植物进化生物学 植物生理与生化 植物生殖生物学 植物资源学 植物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 分子与进化生态学 行为生态学 生理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景观与区域生态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 土壤生态学 保护生物学与恢复生态学 生态安全评价 动物形态学及胚胎学 动物系统及分类学 动物生理及行为学 动物资源与保护 昆虫学 实验动物学
细胞生长与分裂 细胞周期与调控 细胞增殖、生长与分化 细胞衰老 细胞死亡 细胞运动 细胞外基质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物质运输 细胞呼吸与代谢 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新方法 免疫生物学 免疫遗传学 生殖免疫学 黏膜免疫学 疫苗学 抗体工程学 免疫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心理学 神经生物学 认知科学 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学 生物电子学 生物图像与成像 仿生学 纳米生物学 生物系统工程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细胞生理学 系统生理学 整合生理学 衰老与生物节律 营养与代谢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 特殊环境生理学 比较生理学 整合生物学 人体解剖学 人体组织与胚胎学 发育生物学 生殖生物学 农学基础
作物生理学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作物分子育种 作物种子学 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学 农田草害 农田鼠害及其他有害生物 植物化学保护 生物防治 农业有害生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 植物保护生物技术 果树学 蔬菜学与瓜果学 观赏园艺学 设施园艺学 园艺作物采后生物学 食用真菌学 植物营养学 森林资源学 森林资源信息学 木材物理学 林产化学 森林生物学 森林土壤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健康 林木遗传育种学 经济林学 园林学 荒漠化与水土保持 林业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畜牧学 草地科学 养蚕学 养蜂学 基础兽医学 动物病理学 兽医免疫学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传染病学 中兽医学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2012 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新课标全国卷)解析选择题1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 tRNA 种类不同 B ? mRNA 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解析:该题比较完整地考查了在有关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中,所涉及到的若干概念和术语。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遗传与进化》模块第4 章第1 节。

同一物种的不同细胞所含的DNA 是相同的。

不同细胞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由于基因表达的选择性特点,可转录出不同碱基序列的mRNA ,由此翻译出的蛋白质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也就不同。

在细胞中,tRNA 和rRNA 中的核苷酸序列也是由DNA 决定的,只是它们都不具有携带DNA 遗传信息的作用,而是分别承担着识别并转运特定种类的氨基酸和作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因此,在同一物种的不同细胞中,tRNA 种类应该是相同的,核糖体的成分也是相同的。

从20 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的分析可以知道,密码子不仅具有通用性(即,生物界中不同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都遵循同一张密码子表),还具有简并性(即,同一种类的氨基酸还可有多种密码子,女口,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可有UUU 、UUC 等两种, 决定亮氨酸的密码子可有UUA、UUG、CUU、CUC、CUA、CUG 等6种),因此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应该是相同的。

答案:B。

2.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 .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解析:该题考查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病毒致癌的机理。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分子与细胞化》模块第6 章第4 节。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是抑癌基因的主要作用。

细胞生物学-答案B

细胞生物学-答案B

2012+细胞生物学+参考答案B请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纸上无效..一、名词解释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原核细胞: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膜包围的一大类细胞..不含膜相细胞器..2.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指细胞的体外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动物或植物细胞自机体分离出来;放在玻璃器皿中;给予必要的生长条件;使细胞仍能继续生长和生存的一种方法..3.生物膜bioligical membrane:细胞中所有膜的总称..4.胞吐作用:细胞通过囊泡的形成并与细胞膜融合而将胞内物质排出..包括组成型胞吐作用和调节性胞吐作用..5.类囊体: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围成的扁平囊..包括基质类囊体和基粒类囊体..6.内膜系统:真核细胞中;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膜围成的细胞器或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内体和分泌泡以及核膜等膜结构;但不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7.核纤层:nuclear lamina 位于细胞核内核膜下与染色质之间的、由中间纤维相互交织而形成的一层高电子密度的蛋白质网络片层结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核被膜的破裂和重建起调节作用..包括laminA、laminB、laminC..8.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作用;通过影响细胞内信使的水平变化;进而引起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即靶细胞依靠受体识别专一的细胞外信号分子;并把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内化学或物理信号;这一转变过程称信号转导..9.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 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10.游离核糖体free ribosomes:在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中; 结合有mRNA的核糖体都是游离存在的实际上是与细胞骨架结合在一起的;不与内质网结合..这种核糖体之所以不与内质网结合; 是因为被合成的蛋白质中没有特定的信号;与核糖体无关..游离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多半是分布在细胞基质中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分子包括酶分子..此外还合成某些特殊蛋白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因此;在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游离核糖体的数目就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均匀..11.细胞分化:细胞在增殖和发育的过程中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cellular differentiation..12.凋亡小体: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萎缩、碎裂;形成的有膜包围的含有核和细胞质碎片的小体..可被吞噬细胞所吞噬..13.细胞的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a.间隙连接——CM间隙2-3nm;构成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称连接子;每个连接子由6个相同或相似的跨膜蛋白亚单位connexin环绕;中心形成一个直径约为1.5nm的孔道;相邻CM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便形成一个间隙连接单位;因此又称一缝隙连接或缝管连接..b.胞间连丝——穿越CM;由相互连接的相邻细胞的CM;共同组成的管状结构;中央是由内质网延伸形成的链管结构..c.化学突触:存在于可兴奋细胞之间的细胞连接方式;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导神经冲动..15.cdc基因: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基因;被称为cdccell division cycle基因..人们根据cdc基因被发现的先后顺序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命名;如cdc2、cdc25、cdc28等..二、填空题40个空;每空1分;共40分1.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具有膜的细胞器有:1线粒体、2叶绿体、3高尔基体、4内质网、5溶酶体和6微体;不具有膜的细胞器有:7中心体、8微管、9微丝和10中间丝..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近年来建议将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细胞划分为:11原核细胞、12真核细胞和13古核细胞三大类..3.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目前使用的电子显微镜种类主要有:14透射电镜、15扫描电镜和16扫描隧道显微镜..4.膜脂有四种热运动方式:17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18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19脂分子尾部的摆动和20双层脂分子之间的反转运动..5.根据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主动运输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21ATP直接供能ATP驱动泵、22间接提供能量偶联运转蛋白和23光驱动..6.根据形成的胞吞泡的大小和胞吞物质;胞吞作用又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若为溶液;形成的囊泡较小;则称为24胞饮作用;若胞吞物为大的颗粒性物质如微生物和细胞碎片;形成的囊泡较大;则称为25吞噬作用.7.初级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与大小类似;但我们可以通过标志酶反应加以区分;溶酶体的标志酶是26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27过氧化氢酶8.有多种重要的蛋白质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在粗面内质网上多肽链一边延伸一边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中;以这种方式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28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29膜的整合蛋白、30构成内膜系统细胞器中的可溶性驻留蛋白..9.如果从蛋白质分选的转运方式或机制来看;又可将蛋白质转运分为4类:31蛋白质的跨膜运输、32膜泡运输、33选择性的门控运输、34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10.细胞通讯可概括为3种方式:35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36细胞间接触依赖的通讯37通过间隙连接和胞间连丝实现的代谢耦联和电耦联..11.细胞中的分子马达主要是指依赖于微管的38驱动蛋白、39动力蛋白和依赖于微丝的40肌球蛋白..三、问答题8小题;每题10分;共80分1.近年来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有那些重大突破和进展;你了解多少;请阐述..端粒和端粒酶、核糖体的结果与功能、试管婴儿、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2.你做过哪些与细胞生物学相关的实验;并掌握哪些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利用你所熟悉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请设计一个完整实验;包括实验所用材料和仪器;以及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和结果..3.你对光学显微镜的种类和结构了解多少请阐述光学显微镜生物样品制备技术..种类:激光共聚焦、普通复试光学显微镜、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结构:物镜、目镜、聚光镜、光源、支架调节系统..样品制备石蜡切片技术:取材→固定→脱水→置换→渗透→石蜡包埋→切片→染色→观察→照相4.简述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及其特点..(1)小分子物质A.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包括简单扩散、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协助..B.主动运输;包括由A TP直接供能的主动运输钾—钠泵、钙泵和质子泵;ATP间接供能的主动运输协同运输、基团转移;光驱动的主动运输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2大分子与颗粒物质的运输A.以胞吞包括受体介导的胞吞形式通过质膜的运输..包括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B.胞吐形式通过质膜的运输3蛋白质的跨膜运输A.通过内质网膜;一般认为在此过程中;信号肽、信号识别蛋白体、停泊蛋白等对识别、运送起重要作用..B.通过线粒体膜、叶绿体膜、过氧化物酶体膜、乙醛酸循环体膜和细胞核膜等..在此过程中;导肽起主要作用.. C.选择性的门控转运:指通过核孔复合体的选择性的双向运输..通过胞间连丝的蛋白也属于这一类型..D.膜泡运输;以膜泡的形式进行细胞内的物质跨膜运输..完成细胞内的膜泡运输至少需要10种以上的运输小泡;每种小泡表面都有特殊的标志以保证将转运的物质运至特定的细胞部位..目前发现三种有被小泡:网格蛋白有被小泡、COPI有被小泡和COPII有被小泡..发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有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网格蛋白有被小泡:负责蛋白质从TGN向质膜、胞内体、溶酶体、植物液泡..以及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COPI有被小泡:负责收回转运到内质网的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COPII 有被小泡: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5.简述核被膜在细胞周期中的崩解与重建..在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核被膜有规律地解体与重建..在分裂期;双层核膜崩解成单层膜泡;核孔复合体解体;核纤层去装配;到分裂末期;核被膜开始围绕染色体重新形成..核被膜在细胞周期中发生有序的去装配与重装配..目前认为;新核膜来自旧核膜..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解体;核被膜的解体不是随即的;而是具有区域特异性;并以小泡的形式弥散在细胞质中..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当染色体分向两极;子细胞的核膜开始重新形成;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种直径200nm左右的单层小膜泡直接参与了核膜的形成..它们首先附着到染色质表面;在染色质表面排列并相互融合形成双层膜;同时在膜上的某些部位内、外膜相互融合并形成核孔复合体结构..从处于分裂期细胞中可以分离出两种膜泡组分:一组富含LaminB受体;另一组富含gp210..说明核被膜的去装配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区域特异性domain-specific..在有丝分裂后期核被膜重新装配时;富含LaminB受体的膜泡首先与染色质结合;而富含gp210的膜泡与染色质结合较晚..此外;核被膜的去装配、重装配变化受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可能通过对核纤层蛋白、核孔复合体蛋白等进行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修饰来实现.. 6.比较细胞质骨架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和功能..微管中间纤维微丝成分微管蛋白5类中间纤维蛋白肌动蛋白亚单位异二聚体线状蛋白G-肌动蛋白分子量50KD 40-200KD 43KD纤维结构13根原丝组成的多股α-螺旋形成的双股α-螺旋形成的空心管状纤维空心管状纤维32股实心纤维纤维直径22 10 7极性有无有单体蛋白库有无有踏车行为有无有结合蛋白有有有与运动有关动力蛋白肌球蛋白特异性药物秋水仙素无细胞松驰素B长春花碱鬼笔环肽紫杉酚D2O细胞内的结构纺锤体基粒中心体张力丝细肌丝微绒毛应力纤维鞭毛纤毛胞质分裂环轴突神经管功能细胞形态的维持骨架功能肌肉收缩细胞运动信息功能变形运动细胞分裂胞质分裂7.简述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意义1个体发育模式形成的需要;消灭威胁机体生存的细胞..2根据需要调节细胞数量.. 3保持成体器官的正常体积..机体中各种器官;细胞的增生与死亡的数量总是处于平衡状态;这样才能避免组织和器官过分长大或萎缩..例如;成体大鼠的肝被切除一部分后;肝细胞分泌生长因子的数量就会增加;刺激肝细胞分裂;修补失去的部分..药物苯巴比妥phenobabital具有刺激肝细胞分裂的能力;如果给大鼠服用此种药物;可使肝长大..但是在停服药物之后;干细胞随即大量死亡;一周左右肝又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表明;肝是通过调节细胞分裂和死亡的速率;保持了固定的体积大小..4更新衰老耗损的细胞..8.细胞增殖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细胞增殖的方式有三种:①无丝分裂又称为直接分裂..它是指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不经任何有丝分裂时期而分裂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分裂..该分裂过程简单、快速;在分裂中既没有染色体、纺锤体的形成;也无核膜、核仁的解体;而是直接进行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分裂..②有丝分裂主要指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特别是染色质的凝集和有丝分裂器的形成..有丝分裂器在维持染色体的平衡、运动、分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将已复制加倍的DNA精确地平均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使分裂后的子细胞保持遗传上的一致性..③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个体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整个细胞周期经过2次细胞分裂;而DNA只复制1次;这样就由染色体数目为2n的体细胞产生出染色体数目减半n的精子或卵子..这样产生的精卵细胞再经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原来的二倍体数目;维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2012年细胞生物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0分,5题)1 Hayflick界限2 细胞凋亡3 细胞坏死4 细胞衰老5 细胞分化6 管家基因7 奢侈基因8 细胞全能性9 癌细胞10 原癌基因11 抑癌基因12 再生13 细胞周期14 检验点15 染色体超前凝集现象(PCC):16 微管组织中心17 细胞骨架18 多聚核糖体19 端粒10 亲核蛋白11 人工染色体12 核型13 内膜系统14 蛋白质分选15 膜泡运输16 细胞通讯17 细胞识别18 信号转导19 分子开关20 第二信使21 主动运输22 细胞连接23 细胞外基质24 细胞外被25 脂质体26 非细胞体系27 原位杂交28 原代细胞(培养)29 传代细胞(培养)30 细胞株31 细胞系32 病毒(朊病毒类病毒)33 古细菌34 细胞学说二填空题(20分,20空),1 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是()。

2 电镜主要分为(透射电镜)和()两类。

3 光学显微镜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光学放大系统)(照明系统)(机械和支架系统)。

4 膜脂主要的3种类型是(磷脂)、(糖脂)、(胆固醇)。

5 冷冻蚀刻技术制样过程中,膜结构从双层脂分子疏水端断裂,产生质膜的(细胞外小页断裂)面和(原生质小页断裂)面。

6 溶酶体常用的标志酶(酸性水解酶或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

7 目前已发现的参与膜泡运输的有被小泡(网格蛋白有被小泡)、(COPⅠ有被小泡)、(COPⅡ有被小泡)。

8 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并不参与形成最终产物的一类分子称为(分子伴侣)。

9 肌细胞中的内质网异常发达,被称为(肌质网)。

10 生物大分子的装配方式大体可分为(自我装配)、(协助装配)和(直接装配)以及更为复杂的细胞结构体系之间的装配。

11 在某些特殊细胞中可观察到巨大染色体包括(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

12 根据中期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的形态类型可分为(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胸苷激酶1的研究进展

胸苷激酶1的研究进展

胸苷激酶1的研究进展邢晓光【摘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目前主要靠病理学及影像学来诊断,只有患者具有明显占位性病变和临床症状后才能确诊,而此时已非癌变最早期,且已过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对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作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随着现代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细胞增殖标志物,即胸苷激酶1(TK1)被证实在肿瘤早期发现、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从TK1的结构、功能、与DNA合成及肿瘤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Malignant tum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current major di-agonsis of which is by pathology and imaging; affirmative diagnosis can only be achieved when patients have obvious space-occupying lesions and clinical symptoms, missing the early stage of canceration, which is the optimal treatment time. Therefore it is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to find serum tumor 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malignant tumo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erum tumor marker,thymidine kinase-l( TK1 ),a new cell proliferation marker,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arly detection,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of tumors.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K1 structure, funct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DNA synthesis and tumor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01【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胸苷激酶1;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作者】邢晓光【作者单位】天津港口医院检验科,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对其早期诊断更具临床意义。

中国医大2012年1月考试《细胞生物学》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大2012年1月考试《细胞生物学》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大2012年1月考试《细胞生物学》考查课试题中国医大2012年1月考试《细胞生物学》考查课试题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30 分。

)V1. 细胞凋亡发生的生化改变不包括:A. 细胞内Ca2+浓度降低B. 胞浆PH值发生变化C. 蛋白质合成增加D. 与切冬酶(caspase)家族有关E. DNA发生规则片段化正确答案:B满分:1 分2. 可进行细胞间物质、电信号传递的细胞连接是A. 紧密连接B. 粘合带C. 间隙连接D. 桥粒E. 粘合斑正确答案:C满分:1 分3.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膜的流动性A. 卵磷脂含量B. 膜蛋白含量C. 胆固醇含量D. 鞘磷脂含量E. 以上都能正确答案:E满分:1 分4. 层粘连蛋白结构特征是A. 若干二聚体形成的多聚体B. 含有多个球形结构域C. 分子量很小D. 含有两条短臂一条长臂E. 不经过糖基化修饰正确答案:B满分:1 分5. 具有种属特异性的组蛋白是A. H2AB. H2BC. H3D. H4E. H1正确答案:E满分:1 分6.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pH值的物质是A. 无机盐B. 单糖C. 脂肪酸D. 氨基酸E. 核苷酸A满分:1 分7. 具有抑制凋亡作用的是A. bcl-2B. bakC. baxD. badE. fasA满分:1 分8. 具有细胞分选功能的实验技术是A. 电子显微镜技术B. 层析技术C. 电泳技术D. 流式细胞术E. 细胞融合技术D满分:1 分9. 不能自由通过脂双层膜的物质是A. 尿素C. O2D. CO2E. Na+E满分:1 分10. 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常用的放射性物质是A. 3H-AB. 3H-CC. 3H-UD. 3H-GE. 3H-TD满分:1 分11. 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点是:A. 顺浓度梯度B. 逆浓度梯度C. 需要消耗能量D. 不消耗能量E. 需要载体蛋白E满分:1 分12. 决定胚胎细胞分化方向的因素之一是A. 细胞的分化潜能B. 细胞的不对称分裂C. 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D. 细胞分化的转决定E. 激素的调节C满分:1 分13. 有丝分裂中期发生的主要事件有:A. 染色质组装成染色体B. 收缩环的形成C. 核被膜和核仁的消失D. 有丝分裂器的形成E. 核被膜的重建D满分:1 分14. 纤粘连蛋白的结构是A. V字体B. 十字形C. 网状D. 无规卷曲E. 直链线型A满分:1 分15. 细胞内不含内膜系统的是A. 肝细胞B. 肿瘤细胞C. 胰腺细胞D. 胚胎细胞E. 红细胞E满分:1 分16. 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的事件是:A. 染色质凝集B. 染色体排于赤道板C. 胞质分裂D.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E. 收缩环形成A满分:1 分17. 伴随Na+顺电化学梯度进入细胞,葡萄糖或氨基酸被一同“带”入细胞,这种运输形式属A. 逆向协同运输B. 同向协同运输C. 被动运输D. 单纯扩散E. 易化扩散A满分:1 分18. 提高显微镜分辨率最有效的方法是A. 选择折射率高的介质B. 选择波长较短的光源C. 提高目镜的放大倍数D. 提高物镜的放大倍数E. 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B满分:1 分19. 抑制机体衰老的基因是:A. p21B. P53C. p16D. RBE. bcl-2C满分:1 分20. 研究组织或细胞显微结构的主要技术是A. 离心技术B. 电泳技术C. 电镜技术D. 光镜技术E. 层析技术D满分:1 分21. 关于核转运受体的错误叙述是A. 可与被转运物质结合B. 可与核孔复合体结合C. 定位在外核膜上D. 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E. 存在于核基质中C满分:1 分22. 生物体细胞种类的增加通过A. 细胞分裂B. 细胞分化C. 去分化D. 染色体丢失E. 转化B满分:1 分23. 美国女排名将海曼患有马凡氏综合征,最终因主动脉瘤破裂而亡,原因是A. 胶原蛋白基因突变B. 弹性蛋白基因突变C. 弹性蛋白酶基因突变D. 微原纤维基因突变E. 胶原酶基因突变B满分:1 分24. 连续不断分泌的外吐方式是A. 固有分泌B. 受调分泌C. 单纯扩散D. 易化扩散E. 以上都不是A满分:1 分25. 电耦联可见于A. 心肌细胞收缩B. 纤毛摆动C. 平滑肌收缩D. 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传导E. 以上都正确E满分:1 分26. 组成蛋白质的亚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核苷D. 单糖E. 脂肪酸A满分:1 分27.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和分开的两个时期依次是:A. 中期和末期B. 前期和中期C. 间期和后期D. 后期和末期E. 前期和后期C满分:1 分28. 下面哪项不是质膜的作用A. 将细胞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 输入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C. 构成细胞器的界膜D. 使细胞有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E.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作用C满分:1 分29. 与细胞松弛素作用相反的药物是:A. 长春花碱B. 秋水仙素C. 紫杉醇D. 鬼笔环肽E. 氯霉素D满分:1 分30. 胚胎移植试验中将原肠胚早期预定发育为表皮的细胞移植到另一个胚胎预定发育为脑组织的区域,这个实验证明了A. 胚胎发育方向决定晚于原肠胚早期B. 外界因素的消失会改变细胞分化的方向C. 预定发育为脑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为表皮D. 细胞分化的方向是可以改变的E. 细胞决定后于晚期原肠胚E满分:1 分二、名词解释(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
动粒结构域:内板+中间间隙+外板 中心结构域:富含高度重复 DNA 序列,高度浓缩的异 染色质所组成。 配对结构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互作用位点,已知 的蛋白有内部着丝粒蛋白 (INCENP)和染色单体连接蛋白
(CLIPS)。
① 中心体放出星体纤 维和动粒结合,动 粒微管形成。 ② 染色体沿该微管向 中心粒移动。 ③ 来自纺锤体另一面 的微管结合于染色 体另一姐妹染色单 体的动粒上,实现 了纺锤体双极对染 色体的稳定附着。
一、无丝分裂(amitosis)
特点:1.不形成纺缍体,也不形成染色体; 2.遗传物质不一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二、有丝分裂(mitosis)
有丝分裂分期:
间期(interphase); 前期(prophase);
前中期(premetaphase)
中期(metaphase); 后期(anaphase); 末期(telophase)。 其中间期包括G1期、S期 和G2期,主要进行DNA复
G1期PCC为单线状,因DNA未复制。 S期PCC为粉末状,因DNA由多个部位开始复制。 G2期PCC为双线染色体,说明DNA复制已完成。
1960s Leland Hartwell以芽殖酵母为实验材料,利 用阻断在不同细胞周期阶段的温度敏感突变株,分离 出了几十个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cell division cycle gene,CDC)。如芽殖酵母的cdc28基因,在 G2/M转换点发挥重要的功能。Hartwell还通过研究酵 母菌细胞对放射线的感受性,提出了checkpoint(细 胞周期检验点)的概念,意指当DNA受到损伤时,细 胞周期会停下来。
1970s Paul Nurse等人以裂殖酵母为实验材料,同样 发现了许多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如:裂殖酵母cdc2、 cdc25的突变型和在限制的温度下无法分裂;wee1突变 型则提早分裂,而cdc25和wee1都发生突变的个体却会 正常地分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dc2和cdc28都编码一 个34KD的蛋白激酶,促进细胞周期的进行。而weel和 cdc25分别表现为抑制和促进CDC2的活性。

某理工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2012)

某理工大学《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2012)

某理工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95分,每题5分)1. 肿瘤是一种基因性疾病,并且与先天性遗传疾病一样,可通过性细胞传递到子代而发病。

()答案:错误解析:肿瘤虽然是一种基因性疾病,但肿瘤与先天性遗传疾病不同,后者是缺陷基因通过性细胞传递到子代而发病,而肿瘤主要是体细胞后天获得性DNA的改变导致细胞无节制地增殖。

2. 真核细胞的snRNA、mRNA与tRNA,无论在细胞质还是在细胞核中,都是与相关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即以各种RNP颗粒的形式存在的。

()答案:正确解析:与这些RNA结合的蛋白质具有核输出信号,从而介导出核转运。

3. 核糖体的重装配是一个自我装配的过程,需要其他大分子的参与,但不需要提供能量。

()答案:错误解析:核糖体的重装配不需要其他大分子的参与,是一个自我装配的过程。

4. 蛋白聚糖是由氨基聚糖与核心蛋白共价连接形成的巨大分子。

()答案:正确解析:蛋白聚糖的一个核心蛋白上可连接数百不同的糖胺聚糖形成蛋白聚糖单体,若干个单体借连接蛋白以非共价键与透明质酸结合形成多聚体。

5. 除非有足够的营养成分,细胞将不会从G1期进入M期。

()答案:错误解析:细胞不存在G1期与M期的转换,存在G1期到S期的转换,经过这一转换,细胞就可决定其是否进入分裂周期。

6. 单细胞生物不存在细胞分化的现象。

()答案:错误解析:同多细胞生物一样,单细胞生物也存在细胞分化现象,也涉及一系列基因的特异表达。

7. 癌细胞的培养,也是单层生长,但没有接触抑制现象。

()答案:错误解析:当癌细胞失去接触抑制时,会出现成堆生长的现象。

8. 秋水仙碱可同微丝的(+)端结合,并阻止新的单体加入。

()[中科院中科大2007研]答案:错误解析:秋水仙素能与微管蛋白亚基结合,具有抑制微管组装的作用。

2012-2021高考生物真题(专题七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

2012-2021高考生物真题(专题七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

专题七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1.(2012·新课标全国卷Ⅱ.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2015·新课标Ⅱ卷,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 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没有染色体,不含端粒,A项错误;从试题信息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B项错误;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C项正确;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所以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项错误。

3.(2016全国卷Ⅱ,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B【解析】解析:哺乳动物的受精卵是未经分化的细胞,而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由受精卵分化形成的,属于已分化的细胞,只是分化程度不高,仍保留分裂和分化能力,B项错误。

4.(2018年全国卷Ⅱ,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

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原因和特点。

(完整版)北师大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

(完整版)北师大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

1990年试题一、名词解释: (每题6分,共30分)1.cDNA library以m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合成互补DNA构建而成的基因库是以特定的组织或细胞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cDNA)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形成重组DNA克隆群,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或细胞的cDNA文库2.Aritotic apparatus3.跨膜信号transmembrane signal4.促有丝分裂原mitogen5.Nuclear lamina二.论述题: (每题30分,共120分)1.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趋向两极的机理是如何证明的?2.Kinetochore是由哪几种主要蛋白组成,用什么方法研究其定位、分子量及机能?3.举例说明oncogene、growth factors 及受体之间的联系4.试述横纹肌、细胞内粗细丝两分子的结构、各种主要蛋白成分在肌肉收缩中的作用。

1991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着丝点与着丝粒2.核纤层3.多线染色体4. cdc2 (cell Division)5.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6.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7.2G蛋白8.同源盒9.原位杂交10.原癌基因二、论述题:1.简述细胞连接的儿种类型及共功能2.简述微管、微丝组装的动力学不稳定模型1992年试题1.胞内体2.信号肽与导肽3.跨细胞转运4.微管组织中心5.踏车行为6.核纤层7.驱动蛋白8.成虫盘9.桥粒和半桥粒10.周期素二、论述题:1.膜离子通道的类型及其调节机制2.糖蛋白的加工部位及其转运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及其机理5.以果蝇举例说明动物体节分化的基因调节6.核仁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学基础1993年试题二、论述题:1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2.试述鉴别动物细胞各周期时相群体的方法3.试述非肌肉细胞中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的调节机制4.如何用实验证明细胞被决定5.缁类激素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1994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荧光原位杂交2.内含子、外显子、原初转录体的关系3.southwestern(blotting)4.编程性细胞死亡5.中心体6.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7.小核糖核蛋白颗粒(snRNPs)8.同源异形突变9.联会复合体10.转基因动物二、论述题:1.试述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加工及分选功能2.粘合斑的结构与功能3.细胞周期中G1至S期、G2至M期调控事件4.亲脂类和肽类外信号分子细胞信号传导的异同1995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细胞粘附分子2.钙调素3.离子通道4.Rb和p53蛋白5. 限制点6.分子伴娘7.细胞因子8.细胞被9.胚胎诱导10.PKC和PKA 二、论述题:1.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在分子水平上对细胞周期运行的调节作用(举例说明)2.细胞融合技术3.细胞内吞与外排的异同点及其生理功能4.TA TA box、Enhancer及转录因子在基因转录中的调节作用1996年试题一、名词解释 1.重组DNA 2.细胞克隆 3.PCR 4.PCC早熟染色体凝集 5.转录因子Ⅱ(TFⅡ) 6.IP3和DG 7.胸腹复合物基因8.笼型蛋白或者包涵素9.泛素10.细胞凋亡二、论述题(25分每题,共100分)1、试述cAMP信号通路2、试述cyclin和CDK对细胞周期的调控3、focal contact(点状接触)的结构及其在细胞移行运动中微丝和微管的作用4、动粒(着丝粒)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通用转录因子2.MAPK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3.离子通道4.细胞分化的单能性,多能性和全能性5.细胞凋亡6.微管组织中心7.联会复合体8.脂质体9.钙粘蛋白10.多聚酶链式反应二、论述题(25分每题,共100分)1、试述MPF的组成和在G2/M进程中的作用2、简述细胞信号传导的几条通路3、试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和该运动产生的分子机理4、试述不同的分子伴侣在蛋白从细胞溶质输入到线立体和内质网前后所起的作用1998年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质膜氧化还原系统2、相变和相分离3、成斑和成帽4、钙粘蛋白5、桥粒6、间隙连接7、泛素降解途径9、驱动蛋白10、CDK二、论述题(20分每题,共120分)1、试述P型、F型及V型H+-ATPase(质子泵)的主要类型2、溶酶体是怎样形成的?其基本功能是什么?3、怎样用实验证明染色体三个关键序列的主要作用4、秋水仙素、紫衫酚及细胞松弛素对细胞质骨架有何影响?5、推动细胞周期运行的“引擎”是什么?简述它的作用机制6 、何为细胞全能性?举例说明1999年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氧化磷酸化系统2、蛋白酶体3、基体4、粘着斑5、钙粘蛋白6、核孔复合体7、细胞转染8、核小体9、细胞周期限制点10、胚胎诱导二、论述题(20分每题,共120分)1、新生的多肽链折叠成蛋白质分子受哪些因素控制?2、动物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试述其中糖蛋白合成途径3、试述细胞变形运动与细胞质骨架的关系4、试述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正确分离的机理5、MPF是如何通过实验发现的6、试述细胞信号传导中细胞表面受体的主要种类和基本特点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主动运输2、应离纤维3、胞质动力蛋白4、细胞株5、流式细胞术6、成斑和成帽7、核孔复合体8、CDK抑制因子9、细胞粘附分子10、联会复合体二、论述题(20分每题,共120分)1、试述细胞膜的主要特征以及这些特性的生物学意义2、举例说明分子伴娘的作用3、线立体的功能是什么?如何用实验证明?4、试述细胞表面的三聚体G蛋白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5、试述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的影响6、试述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方法2001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0分)1、内吞与外排作用2、免疫细胞化学3、信号肽和信号斑4、细胞凋亡5、自溶作用6、化学渗透假说7、肌钙蛋白8、核纤层9、整合素10、内分泌信号11、抑癌基因12、体节缺口基因二、论述题(15分每题,共90分)1、请阐述动物细胞怎样合成ATP 2、举出观察微丝的两种方法,说明什么药物可使微丝解聚。

SMC1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

SMC1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

SMC1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张一帆;张兴义;姜睿;孙梅【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2(016)012【总页数】5页(P2350-2354)【作者】张一帆;张兴义;姜睿;孙梅【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正文语种】中文一个世纪以前,Boveri曾在研究中观察到染色体异常与肿瘤发生相关,并由此推测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e instability,CIN)可介导肿瘤的发生[1]。

如今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恶性肿瘤具有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例如过度激活的增殖信号、抗凋亡途径以及侵袭转移机制等。

其中染色体不稳定性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标志之一,可以促进恶性肿瘤产生一系列生物学特性,从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2]。

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细胞是如何保持基因组稳定性以及染色体不稳定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却知之甚少。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开展了多项研究试图深入了解基因组不稳定性产生的机制及其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而凝聚蛋白(Cohesin)复合体的发现无疑是该领域新的突破口。

Cohesin蛋白复合体是细胞维护染色体稳定性的关键因子,而SMC1A作为Cohesin的重要亚基之一,其功能异常被发现与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相关。

本文主要对Cohesin的亚基SMC1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Cohesin的结构Cohesin蛋白复合体是一种人类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蛋白复合体,最早发现于酵母细胞。

该蛋白复合体含有4个亚基:即一对染色体结构维修蛋白(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s,SMC)SMC1A和SMC3,以及两个非SMC 蛋白质RAD21/SCC1 和 STAG/SCC3/SA 构成。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项目名称主持人细胞钙信号研究程和平稻类遗传育种学钱前染色质共价修饰在表观遗传调控中的机制研究(表观遗传学)周金秋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董奇荒漠鼠适应荒漠极端生境的分子机制研究沈永义细胞逐步适应新环境的多基因作用机制王盛典DNA病毒感染引发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蒋争凡细胞周期检验点维持DNA复制叉和基因组稳定性的机理孔道春γδ T细胞在肝脏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尹芝南生物节律周期决定和调控机制徐璎单细胞尺度的嗜热细菌微进化研究徐健文昌鱼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适应性微进化及其分子机制徐安龙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调控的新机制研究孙兵藏族人群对高原低氧极端环境遗传适应的多基因互作机制研究宿兵利用病原细菌效应蛋白研究植物胞内免疫信号转导机理周俭民人工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葛颂孤儿受体TR3/Nur77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和信号转导通路吴乔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在代谢适应性调节中的生理学功能与机制刘勇猪圆环病毒2与宿主细胞骨架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周继勇老年视觉认知功能衰退过程的神经机制周逸峰新型茉莉素生物活性分子的研究谢道昕名贵经济鱼类-鳜鱼肌肉分化生长调控分子机理研究张建社高山垫状植物群落形成机制与功能的研究安黎哲鱼类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结构与功能基础及其调控机理夏春拟南芥IAA甲基化修饰对向光性反应的调控机理研究瞿礼嘉鳜伽玛-干扰素的剪接异构体及其受体的转录调控与功能研究聂品病理性情感记忆的唤起和消退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陆林饮食胆固醇吸收的分子机制与功能调控宋保亮DNA双链断裂-融合介导的同源染色体重组分子机理研究程祝宽凋亡细胞清除的调控机制研究杨崇林溶酶体运输调节EGF信号通路的机制李巍食品碳水化合物结构修饰与功能调控金征宇酸敏感离子通道调节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机制研究徐天乐抗肿瘤分子靶向性聚糖结构与功能机制研究丁侃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性的分子遗传基础刘耀光丛毛单胞菌等对芳环类污染物的趋化、降解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作用刘双江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多样性持续控制褐飞虱的分子机理何光存玉米穗粒数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倪中福重大环境变化对大熊猫种群动态和遗传变异的影响及其机制魏辅文生长素调控植物细胞脱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胡玉欣番茄果实形成与生长发育关键基因发掘及调控的分子基础叶志彪农业景观多样性对小菜蛾的调控效应及机理尤民生玉米叶夹角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陈彦惠草食动物采食调节下的草地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关系及其生态功能王德利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microRNA的表达调控及功能研究屈良鹄环境有害物尼古丁的假单胞菌分解代谢机制许平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相互关系的研究余世孝基于冷冻电镜技术的生物大分子机器近原子分辨率结构解析朱平Beta-catenin入核及转录激活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李林乙肝病毒感染与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吴建国飞蝗两型对聚集信息素行为反应差异的神经和分子机制康乐长江流域棉区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等位基因鉴定及演化动态分析吴孔明昆虫蜕皮激素的细胞膜受体及膜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赵小凡鸡蛋贮藏过程中肠炎沙门氏菌生存与增殖的抗逆分子机制史贤明亚洲温带针阔混交林生物多样性起源和维持机制研究葛建平端粒酶在诱导多能干细胞中的激活机制与功能康九红植物小非编码RNA的识别和调控的分子基础麻锦彪拟南芥AGO蛋白与miRNA和mRNA互作网络的解析及miRNA调控蛋白翻译抑制的分子机理研究曹晓风组蛋白伴侣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许瑞明胰岛素信号调节棉铃虫滞育的分子机制徐卫华OsMADS34和OsMADS6在控制水稻花序和花器官发育中作用机制研究张大兵植物挥发物对棉铃虫嗅觉行为调控的神经和分子机理王桂荣弓形虫与宿主互作的转录组及蛋白组研究朱兴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蛋白免疫调节作用与免疫逃逸机制姜平血流下肝系细胞间粘附动力学及其对肝血窦组织功能的影响龙勉III型钠磷转运蛋白2(PiT2)功能与IBGC发生分子机制刘静宇空间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刘嘉生长素调控盐胁迫下大豆根系可塑性发育的生理与分子机理李霞环境变化对扬子鳄种群性比影响的分子机制方盛国联合固氮施氏假单胞菌碳氮代谢基因网络调控的分子机制林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脂肪组织内质网应激损伤与CGRP家族活性多肽的保护机制研究王宪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与土壤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傅声雷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学研究重要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隋森芳水稻抗铝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郑绍建异源四倍体鱼品系的建立及其发掘利用刘少军DNA复制修复过程中翻译后修饰对FEN1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华跃进鉴别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关键基因及其因果突变位点黄路生热休克蛋白gp96作为新型疫苗佐剂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孟颂东鸡白痢沙门菌致病岛-2 T3SS效应蛋白致病与免疫的分子机制焦新安膜翅目昆虫的系统发育与寄生习性进化陈学新哺乳动物基因组DNA中甲基胞嘧啶氧化修饰调控机理的研究徐国良SENP3应答细胞氧化应激调控转录因子修饰的机制及其在胃炎相关胃癌中的作用易静缝隙连接重构的Cx43靶向性活体分子成像研究申宝忠拟南芥SCaBP/CBL-PKS/CIPK信号途径在应答逆境胁迫中的调控网络和应用基础研究郭岩菌根真菌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研究郭良栋间套作增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机理张福锁世界潜在入侵象虫研究张润志通城猪抗蓝耳病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刘榜Wolbachia在榕果内的进化格局及其对榕小蜂的影响黄大卫人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分化为精子细胞的分子机理研究何祖平亚热带片段化生境中食物网结构及其对鸟类和植物群落的影响——以千岛湖陆桥岛屿研究为例丁平钙信号及活性氧调控棉花纤维伸长及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张献龙梨果实糖酸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张绍铃天敌昆虫对松褐天牛的持续控制作用机制研究杨忠岐精子功能调控的膜蛋白机制研究曾旭辉中生代晚期传粉昆虫与虫媒植物的协同演化任东稻黄单胞菌多样性的tale基因调控水稻抗(感)病性的机理与利用基础陈功友西南麦区小麦加工品质形成机理研究郑有良人脑衰老过程中表观遗传组和转录组全景分析韩敬东短柄草抗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SMV)基因Bsr1克隆及其与BSMV互作研究刘志勇牛肝菌科的系统发育与分子进化研究杨祝良无性丝孢真菌典型属、种有性进化生态遗传机制研究张修国知觉学习的认知与脑机制余聪人类视觉信息加工的可塑性研究方方基于exon capture的小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贾继增参与细胞内吞体代谢调控的重要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丁建平端粒异染色质形成的分子基础周金秋人卵泡体内及体外生长发育的基因表达谱及调控机制的研究乔杰木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设计育种模型王文泉我国香蕉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保护、评价及抗病基因挖掘葛学军大气CO2浓度与气温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朱建国水稻种质资源高产、抗旱有利基因高效挖掘及其利用的基础研究徐建龙马铃薯晚疫病广谱抗性主效QTL精细定位、基因克隆、抗性机理及应用研究谢从华小麦品种对条锈菌持久抗病性遗传组分及机制研究徐世昌微小隐孢子虫与宿主适应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功能验证肖立华热带、亚热带水果采后真菌毒素的形成与调控机制陈峰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耦合影响下内蒙古草原区域生态恢复与人类适应研究:从实验观测到整合分析陈吉泉基于组学方法研究瘤胃中秸秆代谢相关微生物的生态结构和功能王加启斑马鱼造血缺陷突变体的基因克隆、细胞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温子龙气候变化情景下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固碳潜力研究吴文良多AU元件介导的mRNA转录后调控的分子机制黄爽果蝇microRNA适应性进化及其影响配子发生的比较基因组研究唐恬JMJD5的组蛋白N端域水解活性在非小细胞肺癌形成和转移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秦樾嗜盐古菌CRISPR/Cas系统与基因组稳定性机制向华杂草稻响应环境温度变化控制种子萌发机制发生和快速进化的分子基础杨继人长非编码ACAT1C7基因组结构与表达调控及功能李伯良皮肤免疫学赖玉平人类起源与进化李辉中国人群支系扩张和群体扩张研究金力遗传学与生物信息学焦雨铃植物细胞骨架毛同林基于实验进化基因组学的嗜热四膜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对新环境适应分子机制的比较研究缪炜基于倍性变化的全基因组遗传重组率的变异与分子机制研究罗泽伟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陆宴辉林学鲁敏线虫神经前体细胞发育欧光朔用转座子介导的体细胞突变小鼠模型研究肿瘤克隆进化黄粤环境微生物学蒋建东温带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王娓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武一酶工程王永华核酸结合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王艳丽TRIM32调节MITA介导的抗病毒反应的分子机制王延轶真核生物基因保守性的系统分析与功能研究王秀杰抗逆转录病毒天然免疫王晓钧果蝇及人类种系的细胞溯祖理论,计算机模拟和统计分析方法符云新生长素介导的植物根干细胞的维持和分化丁兆军发育神经生物学丁梅植物病毒学李正和营养与代谢生理学刘浥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林晓凤拟南芥近缘种在新环境下的基因组变异及其适应机制郭亚龙植物的适应性进化郭亚龙细胞生物学何苏丹水产动物蛋白质营养感知机理何艮以线虫摄食器官进化为模型研究新生结构和行为的遗传发育机制刘晓B细胞受体微簇体的形成和成熟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刘万里微生物遗传育种刘天罡生物力学娄继忠水产免疫生物学刘海鹏结合多能干细胞和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人类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细胞分子机理刘光慧植物逆境生物学刘建祥植物营养逆境分子生理学杨建立线粒体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麻风易感性关联分析姚永刚新生期天然调节性B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研究张晓明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蔡亮冷冻电镜(cryo-EM)蔡刚汉语加工与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毕彦超群落与生态系统生态学张全国果树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徐强DTNBP1选择性剪接异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许琪玉米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严建兵森林培育学闫巧玲细胞自噬谢志平动物系统学谢强膜受体的生物物理与化学生物学于烨杨树GST基因家族极端环境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曾庆银神经科学张晨草类植物逆境生理张金林褐家鼠的基因组变异及其对化学信号与配偶选择的影响张健旭纳米生物学钱志勇蕨类植物类种子性状产生及其演化的分子机制饶广远蔬菜学任仲海野生大豆适应不同病原环境的微进化过程与多基因作用机制陈建群食品安全科学陈芳极端微生物宏基因组微进化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朱怀球中国人优势分布的人MHC-Ⅱ类分子HLA-DR09转基因小鼠模型建立及HIV病毒Th表位研究周育森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周宇分子生态学朱立峰新型T细胞亚群exFoxp3的功能研究周旭宇心脏发育与再生周斌基于冷冻电镜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丛尧表观遗传学中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研究陈忠周水稻种质资源谭禄宾模式动物斑马鱼孙永华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在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孙毅大豆分子遗传学田志喜肺癌组织内不同肿瘤细胞群体的遗传变异与演化规律陶勇植物病毒学陶小荣中介体复合物在神经发育中的功能作用研究王纲分子免疫/T细胞发育汪洌细胞迁移与信号传导王平微生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王连荣植物小分子RNA的生物学功能王佳伟4 医学部今年资助经费总体情况如何?600万元的项目4个;300万元资助的项目11个;290万元资助项目28个;280万元项目62个;270万元项目20个;260万元项目1个;200万元项目3个;超过100万元的项目总计234个,这些234个项目合计资助4.8740亿元。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2012)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2012)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20分,每题5分)1. 几乎所有的组织中都存在间隙连接,间隙连接也存在胚胎发育与分化的各个阶段的细胞之间。

()答案:错误解析:当细胞开始分化后,不同细胞群之间电偶联逐渐消失,说明间隙连接隐含只存在于发育与分化的特定阶段的细胞之间。

2. 组成生物膜的磷脂都有一个极性的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

()答案:错误解析:线粒体膜中的心磷脂有4个非极性的尾。

3. 因为DNA的两条链是互补的,所以给定基因的mRNA能以任一链为模板合成。

()答案:错误解析:转录起始子的位置决定了转录进行的方向和以哪条DNA链作为模板链。

按相反方向进行转录会产生序列完全不同的(很可能是不具意义的)mRNA链。

4. 限制细胞大小的因素很多,包括核糖体的大小、表面积体积比、细胞核产生的mRNA的数量、细胞含水量等。

()[中山大学2007研]答案:正确解析:2、名词解释题(20分,每题5分)1. 存活因子(survival factor)答案:生存因子是指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因子,这种因子对丧生起负死亡控制作用,内则如秀丽新小杆线虫中均的存活因子Ced9蛋白能够抑制Ced3蛋白诱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解析:空2. 动粒(kinetochore)答案:动粒是由多种蛋白质在有丝分裂染色体着丝粒部位形成的一种盘状结构,微管与之连接,参与了染色体向两极的运动。

哺乳动物的动粒有两层顺式构型,即内层和外层,内层相配合在着丝粒上,外层富含与微管含有正端结合的蛋白质。

3. 膜周边蛋白(peripheral protein)答案:膜周边城市周边蛋白又称外在膜蛋白,是指位于脂双分子八层的内外两侧,主要通过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结合的水溶性蛋白。

细胞周期调节

细胞周期调节

细胞周期调节是指细胞在生长和分裂过程中的一系列控制机制。

这一过程是复杂的,包括多个信号传导通路和调控蛋白的参与。

细胞周期的不良调节常常会导致细胞发生异常,甚至导致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重要领域。

细胞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G1期、S期、G2期和M期。

其中,G1、S、G2期被合称为间期,是细胞进行生长和准备分裂的关键时期。

M期则是分裂过程中的实际执行阶段,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需要多个细胞周期因子和细胞周期蛋白的协调作用。

细胞周期通路中最主要的受体蛋白家族是CDK蛋白家族。

CDK包括多个亚型,其中CDK1和CDK2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这些CDK蛋白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表达不同,且需要与不同的调控蛋白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这些调控蛋白主要包括cyclin、CDK抑制剂和负调控因子等。

在细胞周期的G1期,细胞首先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生长期。

G1时期的细胞受到许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间信号等。

这些信号可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并促进细胞周期的进行。

其中,重要的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和Ras/MAPK通路。

这些通路激活后,可通过促进cyclin D的表达和活性,来促进CDK4/6与cyclin D的结合并启动S期。

CDK4/6-cyclin D复合物还可以通过抑制retinoblastoma (Rb)蛋白,来释放细胞周期的限制点,使细胞能够进入S期。

S期是细胞周期的重要阶段,这一过程中细胞会进行DNA复制。

CDK2和cyclin E在S期开始前逐渐积累,当它们结合后,就能促进细胞进行DNA复制。

此外,S期还需要多个负调控因子,如CHK1和CHK2等,来确保DNA复制质量的高度保证。

这些因子可以检测S期的DNA损伤,并通过激活修复机制来确保DNA不会受到影响。

G2期是细胞准备进入有丝分裂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G2时期的细胞通过积累CDK1和cyclin A来为有丝分裂做准备。

细胞生物学-1

细胞生物学-1

细胞生物学-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16.00)1.细胞学说创始人是 1和 2。

(分数:2.00)解析:施旺;施莱登2.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位科学家,他们是在 1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分数:2.00)解析:细胞周期调控3.2007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的“万能细胞”技术的核心内容是 1。

(分数:2.00)解析: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4.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因发现导致宫颈癌的 1、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 2而分享了2008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分数:2.00)解析:乳突淋瘤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5.植物细胞的 1和 2有类似溶酶体的功能。

(分数:2.00)解析:圆球体;糊粉粒6.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的两种共价键是 1,非共价键是 2。

(分数:2.00)解析:肽键和二硫键;离子键、氢键、疏水作用力、范德华力7.最早的原核细胞产生于 1年前。

(分数:2.00)解析:35亿8.自然界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 1。

(分数:2.00)解析:支原体二、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9.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共有的基本特征中,哪一条描述是不正确的______。

(分数:2.00)A.都有细胞膜B.都有内质网√C.都有核糖体D.都有两种核酸DNA和RNA解析:10.原核细胞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密度较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确的分界线,称作______。

(分数:2.00)A.核质B.核孔C.核液D.类核√解析:11.真核细胞的染色质主要是由以下成分构成的______。

(分数:2.00)A.DNA、RNA和组蛋白B.D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C.DNA、RNA和非组蛋白D.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解析:12.植物细胞间有独特的连接结构,称为胞间连丝,其结构______。

细胞周期的调控 讲解版

细胞周期的调控 讲解版

Cyclin D与CDK结合使Rb释放结合的转录因子E2F
5
S期中 cyclin-Cdk 复合物的作用
DNA的复制是由起始复制点开始的,散布在 染色体上。在细胞周期中,起始复制点上结合有复 制起始点识别复合物(ORC),其作用就象一个 停泊点,供其它调节因子停靠。 CDC6是其中的一个调节因子,在G1期CDC6 含量瞬间提高,CDC6结合在ORC上,在ATP供能 下,促进6个亚单位构成的MCM复合体和其他一些 蛋白结合到ORC上,形成前复制复合体(preRC),之后,cyclinA-Cdk复合物利用其激酶活性 可使ORC发生磷酸化,有此激活复制起始点, DNA合成启动。 在DNA复制启动之后, cyclinA-Cdk复合物进 一步作用(对前复制复合体磷酸化),阻止了 DNA再次进行复制,因为S-CDK将CDC6磷酸化, 使其脱离ORC,磷酸化的CDC6随后被SCF参与的 泛素化途径降解;S-CDK还可以将某些MCM磷酸 化,使其被输出细胞核。其它一些CDK也参与阻 止pre-RC的再次形成,从而保证了DNA的复制当 且仅当一次 。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在G2期晚期, MPF活性发生显著的升高,因为此时cyclinB 表达 达到峰值,Cdk1在与其结合之后,原处于磷酸化的Tyr15,经Cdc25 蛋白作用发生去磷酸化,而Thr161位点则保持其磷酸化状态,Cdk1 活性由此被激活。MPF活性增高,促进了G2期向M期的转换。
7
M期中 cyclin-Cdk 复合物的作用
Thanks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人类细胞周期蛋白线 性结构示意图
实心方框代表“cyclin box ” 方框代表“destruction box” 圆形框代表“PEST序列”

SHOX基因的研究进展

SHOX基因的研究进展

SHOX基因的研究进展吴丽萍【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46)003【总页数】4页(P223-226)【关键词】SHOX基因;基因缺陷;生长障碍;侏儒症;综述【作者】吴丽萍【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福州,3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R596;R584.21生长发育是遗传因子、营养条件、环境等多因素参与、诸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研究已表明身高的遗传决定性大于50%。

目前,已发现能够影响儿童身高的基因有:多巴胺D2受体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I型胶原α1基因,雌激素受体α基因,黄体激素基因,垂体特异性同源基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等。

同源异型盒基因(homeobox)编码一系列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许多发育进程的转录因子。

位于人类拟常染色体区的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short stature homeobox)与生长缺陷和骨骼畸形有关,是与软骨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为人类矮小症表现型基因。

SHOX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将导致一系列身高缺陷,包括Turner氏综合症,Leri-Weill软骨骨生成障碍(LWD)和Langer肢中骨发育异常(LMD)[1]。

笔者就SHOX基因的结构、表达、功能以及SHOX基因缺陷的分子基础等研究进展进行一简要综述。

1 SHOX基因的结构1997年,Rao等首先发现SHOX基因位于距离X和Y染色体短臂末端500kb的(Xp22.32和Yp11.3)拟常染色体区(PAR1),含有一个非编码序列及6个编码序列,且外显子6通过3’端的选择性剪接编码翻译2种蛋白质,即SHOXa (292个氨基酸)和SHOXb(225个氨基酸)。

2011年,Durand等对48个不同的人类组织(其中3个胚胎组织,18个婴儿组织以及27个成人器官组织)进行RT-PCR检测,发现了外显子2a及外显子7的3个亚型[2]。

细胞周期中G1S检验点的进展

细胞周期中G1S检验点的进展

细胞周期中G1/S检验点的研究进展舒丽娟(江西省贵溪市中医院,江西 贵溪 335400)摘要:细胞周期事件中存在三个主要的调控转换点,其中起始检验点是最为重要的,而在起始检验点又存在多种作用机制影响着细胞通过它,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它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不断有新的理论和认识提出,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细胞周期;起始检验点;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 974.8 文献标识码:A细胞周期调控系统是控制细胞周期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间的调控网络,一系列的生化开关触发了细胞周期进程,在整个细胞周期事件中存在三个主要的细胞周期调控检验点的转换[1-3]:起始点即G1/S检验点,在G1期的晚期确定细胞进入周期;G2/M检验点,控制有丝分裂的进入;中后期转换,起始有丝分裂的最后事件;其中起始点是最主要的调控转换点[4],此时细胞要做出是停留在G0期,还是进入增殖期,一旦细胞周期事件通过起始检验点即进入不可逆事件中,即使环境和条件的改变,细胞也能正常增殖,因为G2/ M检验点和中后期转换点,只能延缓或缩短细胞周期事件的时间,而不能使细胞周期事件停滞或逆转;而在G1期没能通过G1/S检验点的细胞可以退回G0期,使细胞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

在G1期细胞要通过G1/S检验点,必需要有G1/S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即G1/S细胞周期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s)结合,形成G1/S- Cdks复合物,促使细胞通过G1/S检验点。

G1/S- Cdks在G1期早期并没有活性,因为G1/S细胞周期蛋白在G1期早期被抑制了表达,使G1期早期缺少G1/S细胞周期蛋白。

其抑制机制分别是[5-6]:G1/S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被抑制型基因调控蛋白所抑制;G1/S细胞周期蛋白通过激活一些蛋白降解酶促进自身灭活、降解;第三个抑制机制是在G1期存在高浓度的G1/S- Cdks 复合物抑制因子。

一 抑制型基因调控蛋白的调控大多数细胞在起始检验点细胞周期进入的监控机制上,基因表达受到总称为E2F的蛋白复合物家族成员的控制[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检验点的概念。细胞周期的运行,是在一系列检验点
的严格检控下进行的,它保证前一个事件完成之后,才 启动下一个事件,检查点是细胞的错误监测机制。
G1/S检验点:在酵母中称start点,在哺乳动物
中称R点(restriction point),控制细胞由静止
状态的G1进入DNA合成期,相关的事件包括:DNA 是否损伤?细胞外环境是否适宜?细胞体积是否 足够大? S期检验点:DNA复制是否完成?
(2)Rb
Rb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3q14,由27个外
显子构成,分布在总长180-200kb以上的DNA片 段上。 Rb 基因转录的mRNA大小为4.7 kb,编码
一个分子量为105kD的蛋白质,由928个氨基酸
残基构成,定位于细胞核内,是多种cyclin-
CDK的底物,具有多个被磷酸化的位点。
Rb有高、低磷酸化两种状态。低磷酸化的 Rb蛋白可与一些转录因子如E2F结合,抑制这些 转录因子的活性,阻止细胞的生长。而高磷酸化
G、H等。分别参与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的调节。
分为G1型、G1/S型S型和M型4类。
人类细胞周期蛋白线性结构示意图 实心方框代表“cyclin box ”, 方框代表“destruction box” 圆形框代表PEST序列
cyclin box:各类周期蛋白均含有一段约100
个氨基酸的保守序列,称为周期蛋白盒
抗体能使细胞停滞于G1期,说明细胞进入S期需要
CyclinE的参与。 S期:将CyclinA的抗体注射到细胞内,发现 能抑制细胞的DNA合成,推测CyclinA是DNA复 制所必需的。
G2/M期:cyclinA、cyclinB与CDK1结合,CDK1使
底物蛋白磷酸化,如将组蛋白H1磷酸化导致染色体 凝缩,核纤层蛋白磷酸化使核膜解体等下游细胞 周期事件。
(1)Ink4(Inhibitor of cdk 4)
如P16ink4a、P15ink4b、P18ink4c、P19ink4d,专
一地与CDK4、CDK6结合,阻止CDK和cyclinD的结
合。使细胞周期不能从G1期的调控点进入到下一
个时相。
(2)Cip/Kip 包括P21cip1 (cyclin inhibition protein
的。CDKs活化激酶CAK(CDKs activiting kinase)
应答Thr161的磷酸化,这是另一种蛋白激酶CDK7Cyclin H复合物。当磷酸酶-1将此位点的磷酸水 解,P34cdc2又失去激酶活性。
3.CDK抑制剂的作用
除了磷酸化/去磷酸化可以调节MPF活性外, 另有一类CDK抑制因子(CDC kinase inhibitor,CKI)可与CDK结合抑制其活性。
P34cdc2 的 Thr14 和 Tyr15 的 磷 酸 化 引 起 P34cdc2-cyclin复合物的失活,Weel是催化Tyr15 磷酸化的激酶,另有一个是Thr14磷酸化的激酶;
催化Thr14及Tyr15 脱磷酸化的蛋白磷酸酶为双
特异性磷酸酶Cdc25蛋白。
P34cdc2的Thr161的磷酸化是酶的活性所必需
G1期:细胞在生长因子的刺激下,G1期cyclin
D表达,并与CDK4、CDK6结合,使下游的蛋白
质如Rb磷酸化,磷酸化的Rb释放出转录因子
E2F,促进许多基因的转录。
Cyclin D与CDK结合使Rb释放结合的转录因子E2F
G1/S期:cyclinE与CDK2结合,促进细胞通过 G1/S限制点而进入S期。向细胞内注射CyclinE的
G2/M检验点:是决定细胞一分为二的控制点,
相关的事件包括: 所有DNA都正确复制了吗?
DNA是否有损伤?细胞体积是否足够大? 中-后期检验点(纺锤体组装检验点):所有 染色体都排列在纺锤体上了吗?任何一个着 丝点没有正确连接到纺锤体上,引起细胞周
期中断。
三、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的种类繁多,目前从芽殖酵母、裂 殖酵母和各类动物中分离出的周期蛋白有30余种, 在脊椎动物中为A1-2、B1-3 、C、 D1-3、E1-2、F、
(cyclin box),介导周期蛋白与CDK(cyclin–
dependent kinase)结合。
Cyclin也含有降解盒(destruction box) 或PEST(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 序列,它可以通过定时降解或恒定地迅速周转
来调节这些蛋白质的水平,起着CDK的调节亚
基的作用。
细胞周期调控 cell cycle regulation
细胞增殖周期,简称细胞周期(cell cycle),
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 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整个序 列过程。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时间。
细 胞 周 期
细胞周期周而复始地进行着,这种周期性 的重复过程受到严格地控制,使得不同的细胞 周期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协调。
3.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可抑制细胞周期于静止期,并使 DNA复制不完全或损伤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 避免细胞的癌变。
(1)P53
一般情况下,细胞中很少有P53蛋白。
DNA损伤会引起P53蛋白浓度和活性的提高。P53
蛋白可同P21基因调节区结合,激活P21基因转录。
使细胞停滞在G1期的调控点处不能进入S期。这
类型1:生长因子
sis 类型2:生长因子受体 erbB fms trk 类型3:细胞内信号蛋白 Src Raf
Ras
类型4:核转录因子 Jun 、Fos Myc erbA
逆转录病毒、肿瘤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肿瘤 逆转录病毒
细胞质
核 核 核
GTP/GDP结合蛋白
转录因子(AP-1) DNA结合蛋白 类固醇受体家族成员
明其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类等各种真核生物中,而且在
功能上存在互补性。
4. MPF - P34cdc2-Cyclin ??
1988年M. J. Lohka 纯化了爪蟾的MPF,经鉴定由 34KD和45KD两种蛋白组成,二者结合可使多种蛋白质 磷酸化。 1990 Paul Nurse进一步的实验证明P34实际上是
生长因子是促细胞周期运行的重要因子。RTK-RasMAPK信号传递途径是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到细胞核内最基 本的途径。
2.癌基因
原癌基因被激活,其编码蛋白大量表达,这 些蛋白对细胞周期具有促进作用。
癌基因的主要类型及其表达产物
癌基因 种类 来源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 肿瘤 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 存在 分泌 膜 膜 膜 细胞质 细胞质 功能 生长因子(PDGF) 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 集落刺激因子-1(CSF-1)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 酪氨酸激酶 丝氨酸激酶 癌蛋白
的合成和降解保证各对应CDK适时的活化,维持
细胞周期的正确时序。
2.CDK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以P34cdc2 (CDK1)为例,如果对P34cdc2 磷酸化 作用位点不同,则对该酶的活性分别产生正向和 负向的控制。完整的P34cdc2-cyclin复合物需要
磷酸化才能被激活,驱动细胞进入有丝分裂。
脊椎动物的CDK
CDK 结合的相应cyclin 作用的细胞周期
CDK1 CDK2
CyclinA,B CyclinA CyclinD1,D2,D3 CyclinE
CDK3 CDK4 CDK5 CDK6 CDK7
CyclinD1,D2,D3 P35*, CyclinD1,D2,D3 CyclinD1 CyclinH, P36* * P35,P36的结构与细胞周期蛋白无相似性
内容提要
研究背景
细胞周期的检验点
细胞周期蛋白
CDK及其调控 生长因子、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细胞周期与肿瘤
一、研究背景
1.MPF的发现及其作用
1960年,Masui和Markert研究爪蟾卵母细胞,提出 了成熟卵母细胞中存在一种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MPF)。 Rao和Johnson(1970、1972、1974) 以Hela细胞为材 料,发现M期细胞具有某种促进间期细胞进行分裂的因子, 即促细胞分裂因子(mitosis- promoting factor ,MPF)。
此外P21cip1还可与DNA聚合酶δ亚单位
PCNA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相互作用, 抑制DNA复制,但不影响 DNA修复。
CDK1的激活需要Thr14和Tyr15去磷酸化和Tyr161的磷酸化
五、生983年Timothy Hunt首次发现海胆卵受精后,在其卵 裂过程中两种蛋白质的含量随细胞周期剧烈振荡,在每一 轮间期开始合成,G2/M时达到高峰,M结束后突然消失,在 下一个周期中又重复这一消长现象,故命名为周期素或周 期蛋白(cyclin)。随后cyclin很快被分离和克隆出来,证
四、CDK及其调控
CDK即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控制着细胞周期各期
之间的顺序转换。CDK是一组相关联的Ser/Thr
蛋白激酶, 酵母中细胞周期的进程主要由单一 的CDK(P34cdc2/
cdc28)所控制。多细胞生物中,
细胞周期各期之间的转换需要不同的CDK。
M期:在分裂中期当MPF活性达到最高时,通过一
种未知的途径,激活后期促进因子APC
(anaphase promoting complex) ,负责将泛素 连接在cyclinB上,导致cyclinB被蛋白酶体 (proteasome)降解,完成一个细胞周期。
哺乳动物细胞周期中各时相不同cyclin的作用
1)、P27kip1(kinase inhibition protein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