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01-文艺复兴-佛罗伦萨-伯鲁乃列斯基
布鲁内列斯基和文艺复兴
![布鲁内列斯基和文艺复兴](https://img.taocdn.com/s3/m/d1263706763231126edb11f3.png)
布鲁内列斯基和文艺复兴【内容摘要】本文借布鲁内列斯基的建筑圣母百花大教堂拱顶,来解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和布鲁内列斯基所建圣母百花大教堂拱顶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布鲁内列斯基文艺复兴圣母百花大教堂拱顶1. 生平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1937-1946.4.15),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出身于手工业工匠,钻研过当时先进的科学特别是机械学,精通机械、铸工,在透视学和数学等方面都有过建树,在雕刻和工艺美术上有很深的造诣。
经过刻苦努力,他掌握了古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建筑风格。
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颇负盛名的建筑师与工程师。
2.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
基于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建筑师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
所以一般而言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
对建筑的比例有强烈的追求,例如必须是3和2的倍数使用对称的形状,集中式恢复“自然”,以尺规作图制图,以圆形和正方形为主反对哥特式建筑。
3. 布鲁内列斯基——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1401年,伯鲁内列斯基因参加佛罗伦萨圣乔凡尼洗礼堂设计新的青铜大门的竞赛失利,离开佛罗伦萨前往罗马,一面靠制作钟表和珠宝为生,一面致力于研究古罗马的废墟,他胸怀两大志向,一是恢复古代优秀的建筑形式,一是找到建造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方法。
为了设计穹顶,他在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古代的穹顶技术,测绘古代遗迹。
经过罗马考察的积累,布鲁乃列斯基还重新发现了早先为希腊、罗马人所知而在欧洲中世纪被湮没的直线透视结构原理。
1417年,圣母百花大教堂艺术保管室与羊毛工会理事会联合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会议,讨论在教堂中殿上方升起穹顶的方法。
布鲁乃列斯基提出完全不需要那样庞大的“拱鹰架”或者沙堆就可以把穹顶升上去的设计,固执的执事羞辱他是疯子,他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方法,却仍不能说服理事会把任务交给他。
世界建筑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意大利佛罗伦萨经典
![世界建筑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意大利佛罗伦萨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be9dd31610a6f524ccbf8583.png)
一般认为,第一块玻璃是距今五千年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制 造的,当时的技术可能是热融形成或模型铸造。
玻璃在历史上曾经有5种不同的用途: 1.在1850年之前的欧亚大陆,玻璃成了宝石的替代品, 用来制造玻璃珠子、玻璃筹码、玻璃玩具和玻璃珠宝; 2.在意大利,玻璃被制作为器皿; 3.在20世纪的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亚大陆,玻璃窗被广 泛应用; 4.在16世纪的威尼斯,镀银后的玻璃被用来制造成镜子; 5.13至14世纪之间,欧洲出现了把玻璃制造成透镜和棱 镜,这一重要用途使得人们可以生产眼镜来改善视力。
应有的真实性和尺Βιβλιοθήκη 感。城市与广场城市改廸往往追求庄严 对称。文艺复关晚期出现一 些理想城市的斱案。 广场在文艺复关时期得 到很大的収展。按性质分为 集市活动广场、纪念性广场、装饰性广场、交通性广场。 按形式分,有长斱形广场、圆形或椭圆形广场,以及不 觃则形广场、复合式广场等。 广场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四周有附属廸筑陪衬。早 期广场周围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常在广场 一侧;后期广场较严整,周围常用柱廊,空间较开敞, 雕像往往放在广场中央。
廸筑形式起源于古罗马的 圆形寺庙——维斯太神庙。 结极:最底层为三步台 阶基座,上面是圆筒式的内 墙,墙外一圈柱廊,柱为陶
立兊式。柱子顶部加一圈圆
形楣极,在往上是一圈退跨 一廊尖的圆形鼓座,最后以 圆形穹顶结束。
剖坦 面比 平哀 面多 图
16根3.6米高的陶立兊式 圆柱形成环廊
地面直径和高度
出现不少廸筑理论著作,大抵是以维特鲁威的《廸 筑十书》为基础収展而成的,著作渊源于古具廸筑理论。 特点 1.强调人体美,把柱式极图同人体迚行比拟,反映 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 2.用数学和几何学兲系如黄金分割(1.618∶1)、正 斱形等来确定美的比例和协调的兲系,这是受中世纪兲 于数字有神秘象征说法的影响。 文艺复关晚期的廸筑理论使古具形式变为僵化的工 其,定了许多清觃戒律和严格的柱式觃范,成为17世纪 法国古具主义廸筑的张本。
外国建筑史 文艺复兴建筑
![外国建筑史 文艺复兴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d7284ae74afe04a1b071de75.png)
布局特点: 佛罗伦萨主教堂在1296年动工,它所在 地段本是污秽不堪的垃圾场。它的形制 很有独创性,虽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式 的,但是突破了教会的禁制,把东部歌 坛设计成近似集中式的。它内部空阔敞 朗,西半的大厅长近80m,只分为4间, 柱墩的间距在20m左右,中厅的跨度也 是20m。内部空间极为高敞。东部的平 面很特殊。歌坛是8边形的,对边的距 离和大厅的宽度相等,大约42m多一点。 在它的东、南、北三面各凸出大半个8 角形,明显呈现了以歌坛为中心的集中 式平面。
美狄奇府邸的外观细部
底层的窗台很高,勒脚前有一道凸台, 给亯兵们坐,反映着城市内部尖锐的 斗争。它高将近27米,檐口挑出1.85米。 它的内院底层的四周都是2开间的宽大 的连续券廊,以求与外立面相呼应。 院内正面柱廊的前立着雕刻家唐纳泰 罗做的尤迪斯像。
美狄奇府邸的中庭
美狄奇府邸的室内装修富丼堂皇
布局特点:
这座别墅最大的特点在绝对对称。从平面图来看, 围绕中央圆形大厅周围的房间是对称的,甚至希腊 十字型四臂端部的入口门厅也一模一样。这座建筑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纯洁、端庄和高贵 的美感,也有诗情画意。 府邸主要特点是:
第一,平面大多是长方的或者正方的。按照传统,
以第二层为主,底层为杂务用房。稍大一点的, 将杂务用房设在离开主体的2个或者4个附属房屋 里,对称布局,用廊子同主体连接。
独特风格: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 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 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 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圣彼 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 建筑呈现出一个希腊十字架的结构, 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 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 内部金碧辉煌,光线幽暗,神秘莫测, 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里面的所有画像 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 程十分浩大。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四、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四、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3797662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1.png)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四、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穹顶平面为八角形,外壳为双层,中空可上人。
其综合运用了哥特式骨架券结构、伊斯兰叠涩砌筑、古罗马集中式构图并加以创新,体现了独创的精神和技术的进步,是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
2.佛罗伦萨育婴院:伯鲁乃列斯基设计,育婴院是一座四合院,正面向安农齐阿广场的一侧展开长长的券廊,券廊开间宽阔,连续券直接架在科林斯柱式上,轻快明朗,廊子的结构是拜占庭式的,逐间用穹顶覆盖,下以帆拱承接。
第二层虽然窗子小墙面大,但线脚细巧,墙面平洁,同连续券风格很协调,虚实对比强,立面构图明确、简洁、比例匀称,尺度宜人。
3.巴齐礼拜堂:伯鲁乃列斯基设计,形式借鉴了拜占庭建筑,正面一个直径10.9m的帆拱式穹顶,左右各有一段筒形拱,同大穹顶一起覆盖一间长方形的大厅。
正面是一进深5.3m的科林斯柱式门廊,正中跨度较宽,做成券状,上有一小穹顶。
4.吕卡第府邸:原来是市长美狄奇的府邸,有米开罗卓设计。
府邸围绕活泼的内院呈合院式布局,平面为长方形,由起居和对外两部分组成。
立面为“屏风式”,处理精致,分为三层,底层重块石,砌缝很宽,二层平整石块,砌缝较宽,三层严丝密缝,使整个建筑显的端庄稳重,但是这样的立面处理却不适合居住功能。
5.坦比哀多小教堂:伯拉孟特设计,集中式构图,纪念碑式造型,穹顶统率整体,平面为圆形,柱廊开敞,虚实对比强烈,体积感极强,整个教堂比例和谐,形象饱满,体现出雄伟壮观。
其极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对世界影响极大,例如:英国圣保罗大教堂,法国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等。
6.手法主义:文艺复兴晚期建筑中出现的形式主义潮流。
追求新颖尖巧,堆砌壁龛、雕塑、涡卷等,玩弄诡异的光影,不安定的体型和不合结构逻辑的起伏、断裂或错位,用毫无意义的壁柱、门窗、线脚等在立面上做出虚假的图案,檐部和山墙几经曲折,券顶龙门石意外地向外滑动,弧形的和三角形的山墙套叠在一起,等等,表现出巴洛克风格的倾向。
佛罗伦萨大教堂
![佛罗伦萨大教堂](https://img.taocdn.com/s3/m/4b60a0679b6648d7c1c746b1.png)
佛罗伦萨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FlorenceCathedral)为意大利著名教堂。
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瑰宝。
佛罗伦萨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
型制很有独创性,虽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式的,但突破了教会的禁制,把东部歌坛设计成近似集中式的,预计用穹顶。
15世纪初,布鲁内列斯基着手设计穹顶。
别名佛罗伦萨大教堂也叫“花之圣母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花之圣母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其圆顶直径达50米,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第四大教堂,意大利第二大教堂,能同时容纳1.5万人同时礼拜,教堂的附属建筑有洗礼堂和乔托钟楼。
建于1296-1436年。
花之圣母教堂在意大利语中意佛罗伦萨大教堂味花之都。
大诗人徐志摩把它译作“翡冷翠”,这个译名远远比另一个译名“佛罗伦萨”来的更富诗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质。
设计师布鲁内列斯基布鲁内列斯基出身于手工业工匠,钻研了当时先进的科学特别是机械学,精通机械、铸工,在透视学和数学等方面都有过建树,在雕刻和工艺美术上有很深的造诣。
经过刻苦努力,他掌握了古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建筑结构。
为了设计穹顶,他在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古代的拱券技术,测绘古代遗迹。
回到佛罗伦萨后,作了穹顶和脚手架的模型,制定了详细的结构和施工方案。
1420年,在佛罗伦萨政府召集的有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日耳曼建筑师参加的会议上,他获得了这项工程的委任。
同年动工兴建,1431年完成了穹顶,接着建造顶上的采光亭。
1470年采光亭完工,但布鲁内列斯基前此于1446年去世了。
最不可思议的是,布鲁内列斯基没有画一张草图,也没有写下一组计算数据,不作任何计算稿,甚至不搭内部脚手架,完全凭心算和精确的空间想象开始动工。
仿佛整座圆顶已经在心里建好了。
01-文艺复兴-佛罗伦萨-伯鲁乃列斯基
![01-文艺复兴-佛罗伦萨-伯鲁乃列斯基](https://img.taocdn.com/s3/m/87595195d4d8d15abe234e75.png)
第一讲-文艺复兴之一(佛罗伦萨)填空文艺复兴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第一个完全的集中式穹顶建筑物是佛罗伦斯的圣玛丽亚布道所,设计者是伯努乃列斯基。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历史开始的标志为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名词解释文艺复兴:见文艺复兴建筑大神整理P2伯努乃列斯基:杰出的雕刻家、工艺家,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恢复了以柱式为基础的古典建筑设计方法,并推陈出新,创造出佛罗伦萨新建筑形象,建筑作品轻快、明朗、简洁、典雅,并始终同市民文化保持密切的联系,代表作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育婴堂、巴齐礼拜堂等。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见文艺复兴建筑----大神整理P2)把罗马穹隆技术和哥特式结构知识结合起来育婴堂(见文艺复兴建筑----大神整理P3)风格简洁,比例关系明确,给人一种轻巧雅致的感觉,这种风格通常被称为早期文艺复兴风格,或古典风格;恢复了古代的柱式准确的比例感,而不是与古代样板形式上的类似;灰色石块与白色墙壁形成朴素的反差,古朴的轻快感,不受多余的装饰物的干扰。
圣洛伦佐教堂伯鲁乃列斯基的两座拉丁十字教堂中的第一座,与紧随其后的圣灵教堂,为后人提供了巴西利卡式教堂的标准模式;古典原型的回归,这种和谐主要得益于其数学的应用;细部处理上的“古典主义”,如在科林斯式柱子上用了精确的柱头,以承托半圆形拱券。
圣灵教堂内部空间在整体上服从于在平面处理中所使用的同一数学原则,而将古典主义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细部的处理变得更加具有体量感与雕塑感——亦即更为贴近罗马帝国时的建筑原型。
大教堂的采光亭从风格的意义上说,伯鲁乃列斯基作品中的厚重感及罗马式特征的加强,大约是在他生命终结前的最后十年中才形成的。
大教堂穹隆顶的巨大任务,是通过在其上附加一个采光亭,并在鼓座标高以下加了一个装饰性的拱形厅才得以最终完成的。
圣洛伦佐教堂的老圣器收藏室方形主空间构成,上部是圆形的穹顶,从室内看去,这个穹顶呈半球形,外观则由一个鼓座与一个圆锥形屋顶组成,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平面与角的组合,种线性而非立体的效果。
外国建筑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解析
![外国建筑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74c6050722192e4536f683.png)
建筑形制:借鉴拜占庭式,正中一个帆拱式穹
顶,左右各一段筒形拱,共同覆盖长方形大厅, 前后又各有一小穹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式
重视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结合:性质和风格具有市 民文化的新特色,明确轻快、和易亲切,虽重新 采用柱式但不很严谨,构图活泼
穹顶的意义:
①它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的精神专制的标志 ②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借鉴拜占庭小型教 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完全表现出来,成 了整个城市轮廓的中心 ③无论在结构还是施工,穹顶的首创性的幅度是很大 的,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
坦比哀多,纪念性风格地典型代表,伯拉孟特设计。是当 时有重大创新地建筑,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 法尔尼斯府邸,小桑迦罗设计。追求雄伟的纪念性,有较 强的纵轴线,门厅为巴西利卡形式。 劳伦齐阿图书馆,较早将楼梯作为建筑艺术部件处理的实 例。米开朗基罗设计。 文特拉米尼府邸,威尼斯文艺复兴府邸的代表。龙巴都设 计。 圣马克图书馆。券柱式控制立面,体型简洁明快。珊索维 诺设计。
文艺复兴晚期——以维晋寨为中心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帕拉迪奥 “帕拉迪奥母题”(Palladian motive):维晋寨 的巴西利卡原有开间比例不适合古典的券柱式的 传统构图。帕拉迪奥大胆创新,在每间中央按适 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 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额枋。于是, 每个开间里有了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 券的,而以发券的为主,为在视觉上使负荷同被 符合者平衡,在小额枋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圆 洞。
外国建筑史
主讲人:刘春英 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2008.8.28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 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14世纪意大利开始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 文艺复兴运动: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以 意大利为中心的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反宗教神 学的人文主义运动,因为以复兴古典文化为重要方式, 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在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国王联合资产阶级挫 败了大封建领主,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外国建筑史:文艺复兴建筑
![外国建筑史:文艺复兴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0fda4194770bf78a64295468.png)
文艺复兴
· 传播(文学):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 · 自然科学:哥白尼、迦利略、哈维(血液循环) · 政治学:马基雅弗里《君主论》(西方政治权术之父) · 哲学:培根、笛卡尔
文艺复兴
· 时间、地点、代表建筑师、代表建筑
· 早期:佛罗伦萨,布鲁乃列斯基
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巴齐礼拜堂
· 盛期:罗马,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Alberti
☆ Michalangelo Capital Plaza
波波洛广场
☆ Siena
☆ Plan
☆ 维罗纳青草广场
☆ 圣·马可
☆ 尚堡
End
维琴察热那亚帕拉第奥维尼奥拉维琴察的巴西利卡圆厅别墅文艺复兴布鲁乃列斯基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透视法的创立建筑类型形制结构技术巨匠理论风格planflorencecathedralsec
外国建筑史
World Architectural History
欧洲文艺复兴建筑
The Renaissance Architecture
☆ Michelangelo的方案
☆ 圣彼得教堂平面 前广场
☆ Bernini
圣·彼得广场
☆ 圆厅别墅 Palladio, Villa Rotonda, Vicenza
☆ St. Maria Salute
文艺复兴
· 广场:城市的客厅
· 波波洛广场Piazza del Popolo,17世纪,罗马 罗马市政广场 圣马可广场 西耶那市政广场
☆ 雅典学院
Philisophy
(School of Athen)
Raphael
1509-1511
文艺复兴
·文学
文艺复兴早期文学三杰:但丁、彼得拉克(桂冠诗人)、薄伽丘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赏析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2e415525c52cc58bd6be95.png)
圆厅别墅
• 帕拉迪奥依照这些设计原则为贵族们设计了大量的乡村别墅,最有影响力的 建筑无疑是圆厅别墅,他认为罗马式的别墅与神庙在造型上有着很大的相似 之处,所以他设计的传统的农庄别墅的外观也有意向神庙的造型靠拢,创造 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庄园府邸的产生背景按陈志华先生的总结是:“意大利 的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挫折后,资产阶级向土地贵族转化,庄园府邸的建设大 为盛行。” 罗小未编的《外国建筑史图说》中是这样描述圆厅的:“这是一
佛 罗 伦 萨 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的 剖 面
里层厚2.13M,外层下部厚78.6CM ,上部厚61CM 两层之间的空隙宽1.2~1.5M,空隙内设阶梯.
的佛 穹罗 伦 剖萨 面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圣 玛 利 亚 大 教 堂 穹 顶
历史意义
• 第一,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形制,严加排斥,而工 匠们竟置教会的戒律于不顾。虽然当时天主教会的势力在佛罗伦萨很薄弱, 但仍需要很大的勇气,很高的觉醒,才能这样做。因此,它是在建筑中突破 教会的精神专制的标志;
权利.
圣彼得教堂的立面
现在我们见到的教堂中央著名 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 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圆 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 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廊檐两 侧各有一座钟,右边的是格林 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 。大殿下面有5扇门,平常一般 游客都入中门。其他三门分别 是"圣事门"、"善恶门"和"死门" 。 通过中门进入能容纳5万人的 圣彼得教堂内部,呈现在眼前 的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屋顶 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 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https://img.taocdn.com/s3/m/867e4fc2bb4cf7ec4afed051.png)
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古埃及建筑史的四个时期:①古王国时期—金子塔;②中王国时期—石窟墓;③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④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2、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的演化:台形……台阶形……方锥形;玛斯塔巴……昭塞尔金子塔……吉萨金字塔群3、玛斯塔巴陵墓的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的长方形台状祭祀厅堂。
(墓室、祀厅)4、第一座石头的金子塔——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塞尔(Zoser)金子塔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5、吉萨金字塔群——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库富、哈弗拉、门卡乌拉、狮身人面像)库富金字塔剖面 1)通向墓室的管道2)法老墓室3)大甬道4)皇后墓室5)入口6)地下墓室6、太阳神庙形制:实例:卡纳克阿蒙神庙——太阳神庙中规模最大;鲁克索阿蒙神庙卡纳克宏斯神庙庙宇的两个艺术重点:外部的大门,内部的大殿。
7、古埃及时期主要建筑特点及成就:①以石材为建筑材料,采用梁柱结构;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③建筑与装饰融合在一起,建筑构件表面总是布满雕刻;④成功的纪念性建筑设计: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做纵深序列,对称布置,大规模、大尺度,稳定的几何形体8、牌楼门:由两座高的的梯形石墙夹着当中一个矩形门洞组成形体简单、稳重、墙面上刻有人物与象形文字图案,并嵌有石制旗杆。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建筑两河流域的建筑大体可分为两个类型: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下游的和上游的饰面技术琉璃砖1、山岳台:(或星象台)崇拜山岳和天体、观测形象的多层塔式建筑物。
特征:由土坯或夯土砌筑,一般为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个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由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
实例:乌尔山岳台2、主要建筑特点及成就:①创造了以图作为原料的制砖技术,并由此创造出公犬结构体系和彩色琉璃砖贴面的装饰手法;②上游的亚述帝国除用砖外,还用当地所产之石材;③古波斯盛产质坚之彩色石灰石,用作建筑材料,并发展了梁柱式结构;④建筑设计:a、建筑构件于大平台上b、内院式布局,总体布局自由。
中外建筑史佛罗伦萨大教堂
![中外建筑史佛罗伦萨大教堂](https://img.taocdn.com/s3/m/cc660bae964bcf84b9d57be7.png)
主教堂通常也叫做圣玛丽亚百花大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 中夺取政权以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它的设计和建造过程、 技术成就和艺术特色,都体现着文艺复兴这个崭新时代的进取精神。
在给建筑师坎皮奥 (Arnolfo di cambio,?~ 1302年)的委托书里写着: “您将建立人类技艺所能 想象的最宏伟、最壮丽的 大厦,您要把它塑造得无 愧于这颗结合了万众一心 的公民精神而显得极其伟 大的心灵。”正是这样的 “心灵”,激励着中世纪的 匠师们建造了一个又一个 宏伟壮丽的城市教堂。
● 乔托钟楼
● 乔托钟楼
● 钟楼紧挨着教堂
● 教堂和 中 厅 部 分
佛罗伦萨大教堂
佛罗伦萨大教堂
教 堂 正 门
穹顶的设计者伯鲁乃列斯基
布鲁乃列斯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的重要建筑师,他有三个著名的设计 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第一个作品, 就是第一多报春花——佛罗伦萨大教堂 的穹顶设计。其他两个分别是佛罗伦萨 育婴院和巴齐礼拜堂。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620.1 0.2619: 02:5619 :02:56 October 26,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6 日下午7 时2分2 0.10.26 20.10.2 6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6 日星期 一下午7 时2分5 6秒19: 02:5620 .10.26
●穹顶的剖立面图 手稿
● 玫瑰花窗
佛罗伦萨主教堂是13世纪末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作为 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佛罗伦萨在13世纪是意大利最强大的城 市共和国之一。1293年,行会起义,把贵族完全摈斥在政权之外。为 了纪念这场平民斗争的胜利,市政当局决定兴建和“市民的财富…相称” 的主教堂。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https://img.taocdn.com/s3/m/ae57d034eefdc8d376ee3276.png)
13 2011-2-15
圣马克广场
总平面图的主要构图元素:两个梯形广场 总平面图的主要建筑元素:总督府,圣马克 教堂,图书馆,市政厅,钟塔,旗杆,狮子 柱。
14 2011-2-15
圣马克广场总平面图广场鸟瞰
16 2011-2-15
圣马克广场局部1 圣马克广场局部1
古典主义建筑
艺术成就 古典主义建筑更为接近源于古代希腊的通 过对建筑各部分间比例的推敲,从而获得对 “美”的表达。因此比例与均衡成为古典主 义建筑最为关注的内容。古代希腊建筑中形 成的柱式经过古代罗马人的发展,并被文艺 复兴时代的建筑师深入、细致地研究,形成 了一系列关于建筑各部分间复杂比例关系的 规则。古典主义建筑是这种规则和建筑做法 的集中体现,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时代 精神。
26 2011-2-15
古典主义建筑
主要建筑师 勒伏(Louis Le Vau)、勒勃亨 (Charles Le Brun)、于.阿.孟沙(Jules Brun) . . (Jules Hardouin Mansart) Mansart)等
27 2011-2-15
古典主义建筑
建筑实例 1. 尚堡 2. 巴黎的鲁佛尔宫东立面 3. 凡尔赛宫和园林 4. 恩瓦立德新教堂 5. 旺道姆广场等
2 2011-2-15
佛罗伦萨主教堂鸟瞰
3 2011-2-15
圆厅别墅
设计人:帕拉第奥 1.平面正方形,四面一式,二层正中圆厅直径 12.2米,穹顶华丽,四周两个轴线对称布置, 台阶直达二层。 2.立面正中6棵爱奥尼柱承载着三角形山花,列 柱与台阶加强了二层构图的重要性。 3.对比:方形主体,圆鼓座,圆形的顶,三角形 山花,圆柱 4.统一:主次清晰,构图联系密切、肯定,体形 完整 5.构成丰富:多种几何体对比,柱廊进深大,增 加了层次,光影感强烈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大师及作品介绍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大师及作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16fd0066edb6f1aff001f74.png)
早年学雕刻,后转向建筑。设计的佛罗伦萨育婴堂 是文艺复兴式建筑的最早作品,表现出古典主义风格, 最大的成就是于 1420 - 1436 年完成佛罗伦萨花之圣母 大教堂的穹窿顶,使这座开工已达140年的教堂得以基 本完成。此外,受美第奇家族委托设计的圣洛伦佐教堂 也被视为文艺复兴初期建筑的代表作。
布鲁内莱斯基的设计杰作
墙面门窗处理
前墙设壁柱,通 过外廊墙面壁柱之间 凿带有半圆形窗户, 门框上部有三角形檐 饰。
内部穹顶
由12根骨架劵组成, 构架和骨架劵使大厅显 得格外轻盈,尺度也很 亲切。
内部墙壁
墙面白色,但壁柱、檐部、 劵部等用黑色,突出疏朗 的构架内部空间。
内部祭坛
巴齐礼拜堂同周围环境很和谐,它在圣克洛且教堂 的修道院的院子里,正对着修道院大门。同院子周围的 大体一致而又略高于周围,很好的融合在修道院的建筑 中。又因为它的形体包含多种几何形,对比鲜明,包括 圆锥形的屋顶,圆柱形的采光亭和鼓座,方形的立面, 立面上又有圆圈和柱廊方形开间的对比,所以它体积虽 不大,而形象却很丰富。同时,各个部分,各因素之间 的关系和谐,又有统帅全局的中心,所以形象独立完整, 因而从周围修道院的联系券廊衬托下凸显出来。明朗平 易的风格是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
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成就
1)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1419-1436) 2)育婴堂, (1419-ca.1445) 3)圣洛伦佐教堂 (1419-1480s) 4)Palazzo di Parte Guelfa (1420s-1445) 5)圣洛伦佐教堂的旧圣器室 (1421-1440) 6)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未完成(始于 1434年) 7)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采光亭,(1436ca.1450) 8)圣母百花大教堂的耳堂 (1439-1445) 9)圣灵大教堂(1441-1481) 10)巴齐礼拜堂 (1441-1460s)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c016c9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e.png)
②形制复旧;
③进展:文艺复兴晚期;建筑的平面安排 空间组织都比过去 深入;构图手法和风格也更多样化;园林艺术和城市规划都 有新的高涨;
众星灿烂
• 伯鲁乃列斯基和伯拉孟特 • 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 龙巴都和珊索维诺 • 维尼奥拉和帕拉第奥 • 帕鲁齐和阿利西
③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工 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 度是很大的;这标志着文艺 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 步;
曲折的历程
一 文艺复兴初期开创者 1415世纪初
①建筑师是行会的工艺匠师; ②中心在佛罗伦萨;主要建筑为市政厅 学校 市场 育婴堂之类
的公共建筑物;虽然已经重新采用柱式;但还不是很严谨; 保留着中世纪市民建筑的一些特色;只强调一个沿街立面
• 育婴堂 1419年 伯鲁乃列斯基
①平面是一座四合院;正面面向安农齐阿广场;底层是连续券 廊;科林斯柱式;第二层窗小;墙面大;但线脚细巧;和券廊的 风格很协调; 整个立面构图简洁;比例匀称;
②廊子的结构是拜占庭式的;
③房屋的正立面就是广场的某一个立面;券廊使房屋和广场互 相渗透;
育婴堂:早期文艺复兴建筑 伯鲁乃列斯基
②维尼奥拉
• 尤利亚三世别墅:抛 弃了文艺复兴时期府 邸的传统四合院形式; 建筑物和院落间隔的 排列在大约120米长 的纵轴线上
帕鲁齐和阿利西
• 麦西米府邸 • 道利亚府邸
广场建筑群
• 安农齐阿广场
• 罗马市政广场
• 圣马可广场世界上最卓越的建筑群之一
①基本上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完成的; ②包括大广场和小广场两个部分 ③总督府 图书馆 新旧市政大厦和他们之间的连接体 ④欧洲最漂亮的客厅
外国建筑史--人物表
![外国建筑史--人物表](https://img.taocdn.com/s3/m/ae7343cbccbff121dc3683c0.png)
年代、时期
人物
国家
著作
语摘
作品
特点
备注
古罗马
维特鲁威(Vitruvius)
《建筑十书》
“坚固、适用、美观”
现存欧洲最完备的建筑专著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一)早期(15世纪),以佛罗伦撒为中心
伯鲁乃列斯基。
佛罗伦撒主教堂大穹顶
设计者是早期文艺复兴的奠基人
意大利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
帕拉第奥
《建筑四书》
维尼奥拉
《五种柱式规范》
巴洛克建筑
维尼奥拉设计。
罗马耶稣会教堂,
教堂建筑:
波罗米尼设计
罗马圣卡罗教堂,
伯尼尼设计。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城市广场:
封丹纳设计。
波波罗广场,
波罗米尼设计.
纳沃那广场,
年代、时期
人物
国家
著作
语摘
作品
特点
备注
洛可可风格
设计者是洛可可装饰名家勃夫航。
巴黎苏俾士府邸客厅,
《建筑四书》
帕拉第奥
《五种柱式规范》
维尼奥拉
以上著作后来都成为欧洲的建筑教科书
巴洛克建筑
教堂建筑:
罗马耶稣会教堂,
维尼奥拉设计。
1.追求新奇。
2.追求建筑形体和空间的动态,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的空间。
3.喜好富丽的装饰,强烈的色彩,打破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界线,使其相互渗透。
4.趋向自然,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表达世俗情趣,具有欢乐气氛.
宫殿。
罗马的阿德良离宫,斯巴拉多的戴克利提乌姆宫。
城市广场
如罗马的图拉真广场。
时期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历史简介.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历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5c786eff61fb7360b4c651e.png)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1历史背景及主要理论(背景当时欧洲人的冒险事业已经扩展到了亚洲和美洲,包括原有的地中海贸易中世纪后期的繁荣迅速造就了环地中海的一些富裕贸易城市。
这种相对富裕和活跃的气氛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时代文化的大发展。
而反映在建筑上就是社会中真正的出现了建筑师这个行业。
过去,并不存在建筑师这个工作,有的只是工程师、木匠或者石匠。
并且,由于环地中海的贸易繁荣,使得意大利的贸易城市的学者很容易就接受到古希腊罗马在拜赞庭和伊斯兰国家所保存下来的文明成果。
单就建筑造型而言,建筑师从古代数学家对于完美的数学模型中得到了启示,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完美的数学模型构成的,而大自然和人类的美皆出于数学模型的完美。
基于此开始了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师对于完美建筑比例的追求。
)建筑理论文艺复兴建筑是15-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有时也包括巴洛克建筑和古典主义建筑.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
*罗马斗兽场,罗马帝国内规模最大的椭圆形角斗场它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周长527米,中央为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地面铺上地板,外面围着层层看台。
*斗兽场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廊,最上层是50米高的实墙。
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
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古罗马,万神庙*万神庙穹顶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重建后的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文艺复兴建筑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
基于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建筑师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
所以一般而言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
外国建筑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外国建筑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f7ed150be23482fb4da4cb5.png)
2.罗马的市政广场。文艺复兴时期较早按轴线对称布局 的梯形广场,米开朗基罗设计。
3.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文艺复兴时期最终完成的,由 大小两个梯形组合而成,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
建筑理论
《论建筑》 阿尔伯蒂 1845年出版 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 《建筑四书》 帕拉第奥 《五种柱式规范》 维尼奥拉 以上著作后来都成为欧洲的建筑教科书。
文艺复兴晚期——以维晋寨为中心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帕拉迪奥 “帕拉迪奥母题”(lladian motive):维晋寨 的巴西利卡原有开间比例不适合古典的券柱式的 传统构图。帕拉迪奥大胆创新,在每间中央按适 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 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额枋。于是, 每个开间里有了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 券的,而以发券的为主,为在视觉上使负荷同被 符合者平衡,在小额枋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圆 洞。
巴黎 卢浮宫(The Louvre)设计师[法]:勒伏,勒勃亨, 彼洛 ①卢浮宫东立面——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作品,完整的体现 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标志着法国古典建筑的成熟,被 称为路易十四古典主义 横三段:上下照一个完整的柱式分为三部分,底层是基座, 高9.9m,中段时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高13.3m,再上面 是檐部和女儿墙主体由双柱形成空柱廊,简洁而层次丰富 纵五段: 中央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将立面分为5段,两 端凸出分为壁柱,而中央部分用倚柱,有山花,因而主轴 线很明确 ②意义:反映君主中心的封建等级制社会秩序,同时也是构 图上对立统一法则的成功体现 ③影响:刑事总体单纯简洁,意大利式平屋顶取代了法国传 统陡坡屋顶,突出简单几何形体,此后的建筑发展中长时 期成为惯例。
建筑形制:借鉴拜占庭式,正中一个帆拱式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文艺复兴之一(佛罗伦萨)
文艺复兴的诞生(佛罗伦萨)
围困佛罗伦萨(韦基奥宫),1558,壁画,瓦萨里
佛罗伦萨和伯鲁乃列斯基,以及影响
佛罗伦萨,一如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在西方人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同时也是,或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概念,一种文化典范。
当阅读那些死于五百多年前的佛罗伦萨人写下的文字时,人们发现其中蕴涵着一种显而易见的活力,一种热情,一个反复使用的词rinascita,即复兴。
复兴什么?不言而喻,复兴的是不俗的业绩、精良的产品、较优越的生活;此外还有思想观念的复兴,当人们面对重新发现的“另一个世界”,即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人与他们的思想而感到欢欣鼓舞时,必然获取了新的思想观念。
除了善于写作外,这些古人的生活堪称楷模。
在一个日常行为方式与基督教的传统信条的冲突日趋激烈的时代,人们可以从这些人身上吸取智慧。
“复兴”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佛罗伦萨人种种不同的活动,如文学或视觉艺术方面的创作,但至于在复兴运动中何人是关键人物,有哪些重要事件,起止于何年何月,人们尚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当时无人使用“复兴”一词指称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复兴或重生。
全面复兴的概念,——il rinascimento,即文艺复兴——是19世纪的创造,最初由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于1855年提出,但未加以深入阐述。
接着,瑞士学者雅各·布克哈特在1860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一书对这一概念做了出色的发挥。
布克哈特的论点是意大利人肃清了中世纪思想和社会制度的遗毒,同时构架了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现代社会所继承和发展。
人文主义者
对古典文献的发现和新语言学的诞生
对古代世界的发现
中世纪的学者在古典文学方面具有宽广的阅历。
作为牧师与神甫,他们则主要以其最终
1
达到的神学和哲学境界,而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
在意大利,随着城邦国家的兴起,诞生了一个但丁彼得拉克薄迦丘这些人文主义者倡导为了提高文学修养而研读古典作品,由此创造出一种知识氛围。
其中日益增长的不仅仅是对古典文学文本价值的确认,还有深信产生出这种古典文学的文明可以作为一种近代文化的再生或复兴的模式。
第一个附插图说明的维特鲁威版本,即乔康多修士的版本(威尼斯,1511年)。
文艺复兴诞生在意大利,而后传遍所有的欧洲国家,从古代艺术中汲取源泉的文艺复兴风格取代了中世纪最后几百年来被奉为经典的哥特式风格,如此具有革命性的演变实属罕见。
文艺复兴艺术的五位奠基人
乔托乌切洛多纳太罗西亚切里布鲁乃列斯基
乔托摆脱支配绘画数世纪,形式僵化的拜占庭艺术风格,解放自我.他的自然主义包含量感、深度、表情、故事性等等,为意大利艺术注入新的绘画价值。
乔托,在帕多瓦的斯克罗维尼礼拜堂的湿壁画
大卫
约翰·华克伍德爵士
第一次充分使用单点透视的艺术家马萨乔,三位一体
佛罗伦萨是一座使人绝对不会忘记的意大利古典时代的城市。
人们常提及的11和12世纪早期文艺复兴,形成于类似艾尔蒙特的圣阿米尼亚托教堂。
其设计显示出富于魅力的雅致的古典风格,这种风格持续不断的影响佛罗伦萨建筑师近3个世纪。
1294年建于佛罗伦萨的八角型交叉式阿诺尔福大教堂,明显受到与之比邻的八边形洗礼堂的启示——它后来被确认为原是一座罗马神庙。
佛罗伦萨和伯鲁乃列斯基
1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
育婴堂
圣洛伦佐教堂
圣灵教堂
大教堂的采光亭
圣洛伦佐教堂的老圣器收藏室
巴齐小礼拜堂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
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建于1420-1436)
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在于:即布鲁乃列斯基的声望以及他对古代结构方法的复兴,都可以归因于如下事实:即他为几乎无法解决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隆顶问题,成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法。
其实,这一穹隆顶并不是一件“文艺复兴”的作品,如同其同时代的工匠一样,如果布鲁乃列斯基没有能够对以往世纪的哥特式建筑传统加以继承,大教堂的基本建筑原则就不会得以实现。
洗礼堂有一个直径约90英尺、覆盖在一个八边形空间上的圆形穹顶。
但是,由于主教堂内的八边形空间,其跨度已扩大到138英尺6英寸,再以这种方式在主教堂的上面覆盖穹顶,几乎不太可能。
为主教堂覆盖一个穹隆圆顶的意图,在最早的设计中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们不能精确的知道安德烈亚·达菲伦泽在新圣母玛利亚教堂的西班牙小礼拜堂中做的壁画(约1367年),证实了在14世纪的后期,一个没有鼓形支座的圆形穹顶,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这一想法甚至在塔伦蒂对大教堂平面进行增扩以后仍然存在。
布鲁乃列斯基是第一位早在1404年就考虑大教堂屋顶问题的人,但似乎能够肯定的是,直到几年之后,他才真正开始思考这一从14世纪最后几年以来变得越来越紧迫的问题。
新的八边形被如此程度的增扩,已经不可能找到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的木材,用来置于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