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PPT

合集下载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及案例分析65页PPT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及案例分析65页PPT
27
课堂练习:中国公民李某取得翻译收入20000元 ,从中先后拿出6000元、5000元,通过国家机关 捐给了农村义务教育和贫困地区,李某就该笔翻 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18
课堂练习 某作家2008年5月份出版一本书,取得稿酬5000
元。该书6月至8月被某晚报连载,6月份取得稿 酬1000元,7月份取得稿酬1000元,8月份取得稿 酬1500元。 出版应纳税额 =5000×(1-20%)×20%×(1-30%) =560(元) 连载三个月的稿酬应合并为一次: (1000+1000+1500-800)×20%×(1-30%) =378(元) 共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 560 +378=938(元)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适用税
率-速算扣除数
14
课堂练习:
中国公民李某为居民纳税人,在某大学工作
。20011年5月李某收到学校财务部门发放的“工资
单”:基本工资1400元,岗位津贴1200元,课时津
贴1750元,政府特殊津贴100元,独生子女补贴50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房产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资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允许扣 除的修缮费用,以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 下一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
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 (800元为限)-800元]×10%
1、在我国无住所 2、在我国不居住或居住不满1年
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所取得的应 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 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PPT课件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PPT课件

•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 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必要费用,是指按月扣
除3500元。
•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 得、财产租赁所得
• 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扣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 税所得额。
• 5、财产转让所得
• 以转让财产的收入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 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
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2
• ——每次收入的确定
•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纳税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 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 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等七项所得,按次计算征税。每次所得的具体确 定规则如下:
我国,从1980年《个人所得税法》颁布至今近30年间,工资薪金所 得适用的累进税率仅修改过一次,即在1993年将原来的七级改为现行 的九级累进税率。 • 税收优惠(宽免) 例如对退伍军人、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孤老人员、烈属等。 • 收入指数化
5
调节公平
• 禀赋差异 • 机会公平 例如:“遗产税”离我们有多远?
4
内在公平——纵向公平
• 累进税率 例如:
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税率在60年代以前有25级税率档次,70年代 降低到10级,80年代中期前降到9级,1986年税制改革后仅为2级。 1995-1996年度税率级次又提高到5级。从边际税率来看,1945年最低 税率和最高税率分别是23%和94%, 1954年分别为20%和91%,1971 年分别为14%和70%, 1984年分别为11%和50%, 1988年分别为15% 和28%, 1996年分别为15%和39.6%。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课件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课件

– 某企业职工人数500人,人均月工资800元,当 年度向职工集资人均10 000元,年利率为10%, 则:
– 应 代 扣 代 缴 个 人 所 得 税 =500×10 000×10%×20%=100 000(元)
– 是否有更节税的方法呢?
– 如果将职工集资利率降为4%,将降 低的利息通过提高职工工资来解决, 那么,职工的个人收入不但没有减 少,而且降低了利息所得项目应纳 的个人所得税。
(5 000-800)×15%-125=505(元) 请问如何规划才能降低税负?
+ 若公司为张先生提供免费住房,工资下调 到每月3000元,由于个人收入减少,个人 应纳税款则会降低,而雇主的费用负担则 不变。
+ 张先生收入为3000元时的应纳税额为:
+ (3 000-800)×15%-125=205(元)
+ 方案二:不存在雇佣关系-按劳务报酬税目纳税
– 应纳税额50800*(1-20%)*30%-2000=10192(元)
哟,还真节约了税款 1433元!
SUCCESS
THANK YOU
2024/9/21
王先生在A公司兼职,收入为每月2 500元。试做出 降低税负的筹划方案。
怎么做呢?
+ 如果王先生与A公司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按 照税法规定,其收入应按劳务报酬所得征税。其 应纳税额为:
+ 经过规划,张先生可节省所得税300元。
– 企业提供福利设施
+ 收入项目费用化
– 某作家欲创作一本小说,需要到外地去体验生 活。预计全部稿费收入20万元,体验生活等费 用支出5万元。请作出规划方案。
+ 方案一:
– 如果该作家自己负担费用,则应纳税额为: – 200 000×(1-20%)×20%×(1-30%)=22 400(元) – 实际税后收入为:200 000-22 400-50 000=127

第9章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PPT课件

第9章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PPT课件

对企事业单位 承包承租经营
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 —必要费用(每月
2000元)
额累计 税率
计税方 法
计税公式
按月计 税
应纳税额 =应税所得 按年计 ×适用税率 算分月 —速算扣除 缴纳 数
按年计 算分次 缴纳
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2)


及 基 本 计 算 方 法
个 人 所 得 税 的 应 税
应纳税所得额= 7 431.25 - 2 229.38 =5 201.87(元)
应纳所得税税额=5 201.87 ×20%-555=485.37(元) 第四步,已代扣个人所得税=7 431.25 -6 500=931.25(元) 第五步,可获退税额=931.25-485.37=445.88(元)
9.5.3捐赠超过扣除限额时可以分期捐赠
第一步,应将赵先生的10 000元税后所得换算为税前所得
税前应纳税所得额=(10 000-3 500-555)÷(1-20%)=7 431.25(元)
第二步,应计算赵先生的捐赠可以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即:
税前扣除限额= 7 431.25 ×30%=2 229.38(元)
第三步,计算赵先生2014年2月实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协议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易费用或税 金
要求对方报销一定的资料费等费用, 也可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例:马教授经常应邀到外地讲学,并获得一定的劳务报酬 收入。某月,一外地机构又邀请马教授前去讲学。对方提 出,本次马教授讲学的报酬为6 000元,交通、食宿等费 用由马教授自理。经估算,这些费用约为2 000元。
9.4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规 只有一次性收入: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定 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PPT课件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PPT课件

可整理ppt
14
• 3.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以每一项使用权的每一次提供或转让所取得的收 入为一次。如果收入是分期支付的,则应将各期 收入相加为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 4.财产租赁所得
• 以一个月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6.偶然所得
• 10、关于发给见义勇为者的奖金问题。
可整理ppt
21
• 11、企业和个人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 例提取并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 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 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规定 的比例缴付的部分计征个人所得税。
• 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 本养老保险金时,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 2.个人的所得(不含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 征税的其他所得)用于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 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 经费的资助的,可以全额在下月(工资、薪金所得)或 下次(按次计征的所得)或当年(按年计征的所得)计 征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抵扣的, 不得结转抵扣。
• 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可整理ppt
19
(五)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 ——免征个人所得税
•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 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学、考试、技术、文化、 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18
• 3、稿酬所得
• 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 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

第8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务 《企业纳税筹划》PPT课件

第8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务 《企业纳税筹划》PPT课件

案例二:住房公积金的纳税筹划
【筹划分析】筹划前,王某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25元((3500-2000)×10%-25)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1500元(125×12)。王某每月实际所得(不考虑社会保险个人 账户部分,下同)为3375元(3500-125),全年所得为40500元(3375×12)。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务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税纳税筹划要点
一、个人所得税概述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 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 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 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利用公积金避税
利用个人缴纳补充公积金进行避税有以下问题要注意:一是纳税人要在所 在单位开立个人补充公积金账户;二是纳税人每月缴纳的补充公积金虽然 避税,但不能随便支取,固化了个人资产;三是单位和个人住房公积金免 税比例为12%,即职工每月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只要在其上一年度月 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就可以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若其他条件不变,企业将原来发给王某工资中按王某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部分以 住房公积金形式缴入王某住房公积金账户,王某个人也按同样的金额缴入住房公积金账 户,那么,企业为王某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为456元(3800×12%),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 金也是456元,王某实际当月工资、薪金所得2588元(3800-300-456-456),王某每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33.8元((2588-2000)×10%-25),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405.6元 (33.8×12)。王某每月实际所得为3466.2元(3800-300-33.8),全年所得为 41594.4元(3466.2×12)。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共10张PPT)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共10张PPT)
方案二 方案二最计税
从甲公司获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 12 000×〔1-20%〕×20%=1 920〔元〕 从甲公司获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12 000×〔1-20%〕×20%=1 920〔元〕 每月王某合计交纳个人所得税为:1 920+640=2 560〔元〕
方案三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从乙公司获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 4 000×〔1-20%〕×20%=640〔元〕 从甲公司获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 12 000×〔1-20%〕×20%=1 920〔元〕 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资、薪金
第六页,共10页。
方案一:李某与甲、乙两公司都无固定的雇佣关系 ,那么他从甲、乙两公司获得的所得都属于劳务 报酬,
第五页,共10页。
例题
李某为自在职业者,如今长期为甲、乙两公 司任务,每月可以从甲公司获得收入12 000元, 每月王某合计交纳个人所得税为:1 920+640=2 560〔元〕 从乙公司获得收入4 000元,他该怎样进展谋划 方案一:李某与甲、乙两公司都无固定的雇佣关系,那么他从甲、乙两公司获得的所得都属于劳务报酬,
由于一样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 所得所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可以利用税率 差别进展税收谋划。
第四页,共10页。
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的税收谋划
方法
1
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资、薪金
2
工资薪金转化为劳务报酬
在纳税人工资、薪金较高,运用边沿税率较高的情况,将 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更有利于节省税收。
从甲公司获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12 000×〔1-20%〕 ×20%=1 920〔元〕
从乙公司获得的工资、薪金应纳税额为:〔4 000-3 500〕 ×3%=15〔元〕

个人所得税筹划.ppt

个人所得税筹划.ppt

❖ 年终发放
应纳个人所得税
= (月工资-2000)* 税率A扣除A
+(年终奖*税率B-扣除B) /12
= (月工资-2000)* 税率A扣除A
+(年终奖/12*税率B-扣除 B/12)
❖ 平均到每月发放
应纳个人所得税
= (月工资+年终奖/12-2000) *税率C-扣除C
A可能 小于C = (月工资-2000)* 税率C扣除C + (年终奖/12*税率C-扣除C)
30
50000元的部分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2000 7000
若工资提高到15000元,董事收入24000元。 ❖ 工资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15000-2000)×20%-375]×12=26700元 ❖ 董事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 =24000×(1-20%)×20%=3840元 ❖ 合计30540,少纳税1360元。 ?这时董事费分次发放是否能减轻税负
【例题8-4】
❖ 某专家2005年9月取得劳务报酬30000元, 对外捐赠20000元。其中10 000元通过民 政部门捐赠给灾区,10 000元直接捐赠给 受灾者个人。
捐赠扣除限额
=30000*(1-20%)*30%﹦7200(元)
【例题8-3】
董事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李某月工资12000
元,每年的董事收入60000元。
❖ 工资每年应纳个人所得税
=[(12000-2000)×20%-375]×12
=1625×12=19500元
❖ 董事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
=60000×(1-20%)×30%-2000
=12400元
合计31900元
③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 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征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ppt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ppt
5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
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其中,退职费是指个人符 合《国务院关于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 号)规定的退职条件并按该办法规定的退职费标准所领取的 退职费;不符合规定的退职费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链接资 料\离退休人员再任职的纳税标准.doc 企业和个人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纳的 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 费,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超过规定的比例交付的部分计征个人所得税。 链接资料\三险一金.doc 企业按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办法发放的住房补贴、住房提租 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对象为1998年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 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及国有事业单位的职工,一般不适 用于民营企业和外企,因其职工工资已是货币性工资;另外, 这部分支出也不计入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
3
税法:《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 号)第15条规定,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缴款应计入管理费 用;同时,其第49条规定:纳税人为全体雇员按国家规定向 税务机关、劳动保障部门或其指定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失业保险费,按经省级税务机关确认 的标准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 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可以扣除。链接资料\医疗保 险的税前列支.doc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 号)第五十条规定:纳税人为其投资者或雇员个人向商业保 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以及在基本保障以外为 雇员投保的补充保险,不得扣除。
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 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 ① 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 或标准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可以在所得 税前扣除。② 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 规定的比例或标准补缴的基本或补充养老、医疗和失业保 险,可在补缴当期直接扣除;金额较大的,主管税务机关 可要求企业在不低于3年的期间内分期均匀扣除。 链接资料\企业年金各省缴费税前扣除比例.doc 另外,按照扣除办法的规定,计算工资薪金支出时包 括的职工为: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用关系的员工,具 体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但不包括应从提取的 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 托儿所人员。所以,企业职工食堂职工的工资支出作为后 勤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应列入管理费用,可以按规定在 税前扣除。

第7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119页PPT

第7章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119页PPT

(二).个人投资创业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税 收筹划
个人投资创业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式主要有: 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业务;个人独资企业和
合伙制企业;
缴纳个人所得税
设立有限责任企业
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在上述几种投资方式中,一般来讲,在收入相同的情 况下,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
在取得适当的收入之后,将财产或收入留在低税 负地区,人则到高税负但费用比较低的地方去,以 取得低税负、低费用的双重好处。
例如,香港的收入高,税收负担比较低,但是当 地的生活费用却很高,于是有的香港人在香港取得收 入之后,就到中国内地来消费,既没有承担中国内地 的高税收负担,又躲避了香港的高水平的消费费用。
(一).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转换
通过对住所和居住时间的合理筹划,利用临 时离境的规定,恰当安排离境时间,尽量避 免成为居民纳税人,以实现少缴税款的目的。
筹划策略
1、转移住所
一是通过转移住所,免除纳税义务。 把自已的居所迁出某一国,但又不在任何地方取得住所,
从而躲避所在国对其纳税人身份的确认,进而免除个人 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二是通过转移住所,减轻纳税义务。 纳税人把自己的居住地由高税国向低税国转移,以躲避 高税国政府对其行使居民管辖权。
偶然所得
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费用扣除标准
一、工资、薪金所得
1、费用减除标准:
1980年
550元
2、附加减除费用标准:1300元
1994年 800元
适用范围: •在境内工作的外籍个人
•在境外工作的中国个人
2005年10月
1600元
2008年3月
2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方案一:李某与甲、乙两公司都无固定的雇佣关系 ,则他从甲、乙两公司获得的所得都属于劳务报 酬,
从甲公司获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 12 000× (1-20%)×20%=1 920(元)
从乙公司获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 4 000×( 1-20%)×20%=640(元)
每月王某合计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 920+640=2 560(元)
每月王某合计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1 145+640=1 785(元)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案三:王某与甲公司无固定的雇佣合同,与乙公司签订 固定的雇佣合同,则他从甲公司获得的所得属于劳务报 酬,从乙公司获得的所得属于工资、薪金,
从甲公司获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12 000×(1-20% )×20%=1 920(元)
4
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的税收筹划
方法
1
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资、薪金
2
工资薪金转化为劳务报酬
在纳税人工资、薪金较高,使用边际税率较高的 情况,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更有 利于节省税收。
5
例题
李某为自由职业者,现在长期为甲 、乙两公司工作,每月可以从甲公司获 得收入12 000元,从乙公司获得收入4 000元,他该怎样进行筹划,才使税负 最轻?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1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1 税收优惠的税收筹划 2 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 3 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2
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 稿酬所得的税收筹划 捐赠所得的税收筹划
3
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的税收筹划
相关规定: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3%-45%的七级超额累进 税率; 2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是20%的比例税率,对于一 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由于相同数额的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所 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可以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税 收筹划。
7
方案二:李某与甲公司签订固定的雇佣合同,与乙 公司无固定的雇佣关系,则他从甲公司获得的所 得属于工资、薪金,从乙公司获得的所得属于劳 务报酬,
从甲公司获得的工资、薪金应纳税额为:(12 000 -3 500)×20%-555=1 145(元)
从乙公司获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 4 000×( 1-20%)×20%=640(元)
从乙公司获得的工资、薪金应纳税额为:(4 000-3 500 )×3%=15(元)
每月王某合计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 920+15=1 935(元) 方案二最计税
9
Thank you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