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与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说明(doc 80)
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d265f9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b.png)
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7.26•【文号】财预[2006]401号•【施行日期】2006.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宣布失效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财预[2006]401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总部,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根据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现对《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作如下修订:一、收入分类(一)在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下增设45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
(二)在103类“非税收入”02款“专项收入”下增设11项“国家留成油上缴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销售国家留成油上缴的收入”。
(三)对103类“非税收入”04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作如下调整:1.将28项“科技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01目“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费”目级科目代码修改为51。
2.在42项“交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增加04目“船舶电信业务岸台费”,科目说明为“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目”。
3.将44项“农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0目“农机产品测试检验费”目级科目代码修改为19。
4.将99项“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01目“其他缴入国库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02目“其他缴入财政专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代码分别修改为50和99。
(四)在110类“转移性收入”01款“返还性收入”下增设99项“其他税收返还收入”,科目说明为“反映下级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的其他税收返还收入”;将02款“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01项“原体制补助收入”科目名称修改为“体制补助收入”,说明修改为“反映下级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的体制补助收入”;将09项“体制上解收入”说明修改为“反映上级政府收到的下级政府的体制上解收入”。
06年与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说明(doc 80)
![06年与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说明(doc 80)](https://img.taocdn.com/s3/m/420d374a14791711cc79177e.png)
06年与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说明(doc 80)附录一:《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 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ad7422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5.png)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2.10•【文号】财预[2006]13号•【施行日期】2007.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宣布失效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高法院,高检院,总后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制定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并据此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现印发给你们,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等都有较大变化。
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实施。
具体工作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财政部预算司联系。
联系电话:************Email:***************************.cn附件: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2.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另行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六年二月十日附件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现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要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2007政府收支分类简要说明
![2007政府收支分类简要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ebe724733687e21af45a9f7.png)
2007政府收支分类简要说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变化较大,有关情况简要说明如下:一、关于分类体系的设置《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将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划分为一般预算收支科目、基金预算收支科目、债务预算收支科目;《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政府收支进行集中统一分类,具体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组成。
二、关于收支涵盖范围《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分类的范围是政府预算内收支。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除包括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债务预算收支外,还包括了实行专户管理的财政预算外收支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收支。
三、关于收入分类《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共6类。
其中:(一)税收收入。
在《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有关内容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按基金名称设款,款下分设有关项级科目。
(三)非税收入。
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8款。
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基金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科目(不包括83类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类方法相同,但部分收入科目包括了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
彩票资金为新增科目。
(四)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分设4款: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五)债务收入。
与原债务收入科目基本相同。
(六)转移性收入。
分设8款: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彩票公益金转移收入、预算外转移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有关科目具体运用解答的通知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有关科目具体运用解答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5310df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8.png)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的通知⽂号:财办预[2006]18号颁布⽇期:2006-07-25执⾏⽇期:2006-07-25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财务部门,总后勤部财务部,武警总部后勤部,⾼法院⾏装局,⾼检院计财局,各省、⾃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产建设兵团财务局:《2007年政府收⽀分类科⽬》已正式印发。
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在运⽤新科⽬中提出的疑问以及有关意见、建议,我们对实施收⽀分类改⾰后有关科⽬的具体应⽤问题进⾏了归纳、整理,并编写了《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
现正式印发,供各地区、各部门在⼯作中参考。
附件: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财政部办公厅⼆○○六年七⽉⼆⼗五⽇附件: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问:事业单位经营收⽀已纳⼊部门预算编制范畴,但《2007年政府收⽀分类科⽬》并未包括这类收⽀,财政部门是否应当批复单位的经营收⽀调整预算,是否应当向同级⼈⼤报告?答: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分类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规定,2007年实施政府收⽀分类改⾰后,暂不改变⽬前预算管理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改变预算平衡⼝径及预算内、外等政府收⽀的管理⽅式,因此,对事业单位经营收⽀仍维持现⾏管理办法。
问:各项社会保险基⾦被归⼊2007年科⽬的“社会保险基⾦收⼊”类,但附录⼆政府性基⾦收⽀科⽬⼜没有设置相应科⽬,是否要改变地⽅税务征收社会保险基⾦的缴库⽅式?答:在《2006年政府预算收⽀科⽬》基⾦预算收⽀科⽬中分别设置了“社会保险基⾦收⼊”、“社会保险基⾦⽀出”科⽬,⽬的是⽅便部分地区地⽅税务机关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确保社会保险费及时缴库、划转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和按时⾜额发放。
由于⽬前国家尚未明确规定各地的社会保险基⾦应纳⼊预算管理,在制定《2007年政府收⽀分类科⽬》时,本着兼顾改⾰,同时⼜考虑现⾏预算管理实际情况的原则,我们对社会保险基⾦收⽀科⽬作了调整。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财预[2007]24号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财预[2007]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ff9e9a0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d.png)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正文:----------------------------------------------------------------------------------------------------------------------------------------------------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2007年3月15日财预[2007]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现就《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与使用作如下规定:一、在收入分类科目103类“非税收入”06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3项“产权转让收入”下新增02目“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电力体制改革中预留的发电资产变现收入。
”二、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15类“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04款“电力”下增设17项“电力改革专项支出”,科目说明为“反映用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安排的支持电网企业主辅分离等改革的支出。
”三、鉴于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拟实行股改,且缴纳的所得税并不实行跨地区分享,对一些地方存续的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缴纳的所得税,2007年仍不单设科目,一并在101类“税收收入”04款“企业所得税”24项“国有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09目“其他国有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中反映。
已通过其他科目办理缴库的,请按上述科目进行调整。
四、《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附录一:一般预算收支科目按上述第一、二项规定作相应调整。
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的报告
![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f45204770bf78a642954ca.png)
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的报告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报告县政府: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
为确保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顺利实施,2006年实行新旧两套科目并行,现将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报告如下: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意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在内的完整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一是有利于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收支活动,合理把握财政调控力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运行效率;二是有利于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项改革,增加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三是有利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效实用的财政统计分析体系,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公开透明。
确保按新科目编制的预算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正、公开、细化、透明;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二是便于操作。
科目设计在内容和层次上即充分满足管理的要求,又尽可能简化,有利于加强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
三是符合国情。
即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又合理借鉴国际经验,有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以建立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在内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目标,改革从三方面展开。
(一)收入分类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全面、规范、细致地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bb110b0b4daa58da1114a34.png)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图(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1f462dbbd15abe23492f4d2f.png)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订2007年和200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订2007年和200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7b4a6a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1.png)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订2007年和200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已变更),银行•【公布日期】2007.11.19•【文号】财预[2007]468号•【施行日期】2007.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宣布失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订2007年和200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2007年11月19日财预[2007]468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中心支行:根据《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国发[2007]26号)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有关征管需要,现就《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200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调整及有关预算管理问题明确如下:一、在《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03类“非税收入”06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1项“国有资本投资收益”下增设98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企业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中央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本目为试点中央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7年专用科目,《200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不增设本目。
二、在《200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收入分类中删去103类“非税收入”06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下所有项级和目级科目,重新增设01项“利润收入”,02项“股利、股息收入”,03项“产权转让收入”,04项“清算收入”,05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退库”,06项“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和99项“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docx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4e41eb643323968011c929f.png)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图(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
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政府报告
![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政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443e030b4c2e3f57276395.png)
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政府报告各位代表: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实力××、文明××、和谐××的目标要求,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稳步推进财政改革,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06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预计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103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6.1%。
预计全区财政支出完成35200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33933万元,增长10.7%。
上述数字是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初步汇总的,鉴于目前市财政结算工作尚未结束,待决算完成后,会略有变化。
总体看来,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
我区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改革逐步推向深入。
在××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实现了全区财政收支平衡,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为建设和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2006年财政所做的主要工作第一,发挥财政职能,壮大财政实力,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于受到燕化股份公司管理体制调整、企业合并纳税等因素的影响,××地区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全区财政收入出现减收。
为努力完成收入预算任务,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开展“依法经营,诚信纳税”活动,加强税收征管,查补税款1310万元。
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及时足额入库。
同时,市政府和市财政局积极帮助××解决××地区减收带来的困难和压力。
另外,在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加强项目包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确保了全区各项事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修订前后对照表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修订前后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f85d11e24afe04a1b071de25.png)
103 02 17
103 02 18
103 02 19
103 02 20 新增
103 02 21
103 02 22
103 02 23
第 1 页
修订前 类 款 项 目 科目名称
修订 情况
修订后 类 款 项 目 科目名称 科目说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3 04 42 19 船舶港务费
新增
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 目。反映按《长江干线 船舶港务费征收办法》 规定收取的船舶港务费 收入。 103 04 42 20 长江口航道维护费 中央收入科目。反映交 通运输部集中的航道维 护收入。 103 07 09 转让政府还贷道路 地方收入科目。反映转 收费权收入 让政府还贷公路和城市 道路收费权收入。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修订前后对照表
一、收入分类科目
修订前 类 款 项 目 科目名称 转让政府还贷道路收费权收 入 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 地方教育附加收入 育林基金收入 森林植被恢复费 中央水利建设基金收入 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 删除 修订 情况 修订后 类 款 项 目 科目名称 科目说明
103 01 14 103 01 26 103 01 27 103 01 35 103 01 36 103 01 37 103 01 38 103 01 42
103 01 48 04 教育资金收入 103 01 48 05 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收入 103 01 60 103 01 70 船舶港务费 长江口航道维护收入 103 02 16 地方教育附加收入 地方收入科目。反映各 省按规定征收的地方教 育附加收入。 文化事业建设费收 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 入 目。反映按《文化事业 建设费征收管理暂行办 法》征收的文化事业建 设费。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地方收入科目。反映地 收入 方按照《残疾人就业保 障金管理暂行规定》征 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 教育资金收入 地方收入科目。反映从 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 教育资金。 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 收入 目。反映从土地出让收 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 设资金。 育林基金收入 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 目。反映林业部门从木 材、竹材销售收入中按 规定收取的育林专项资 金。 森林植被恢复费 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 目。反映林业部门按《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 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收 的森林植被恢复费。 水利建设专项收入 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 目。反映按《水利建设 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 法》等有关文件规定缴 入国库的水利建设基金 收入。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https://img.taocdn.com/s3/m/9fb612853186bceb19e8bbc2.png)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图(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c9e3f41ab7360b4c2e3f641e.png)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调整与会计实务--------------------------------------------------------------------------------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09-06-15 15:47:59 点击次数:次预算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及预算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会计。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预算会计制度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解决现行制度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一、预算会计制度调整的总体原则根据财政部的工作思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对预算会计制度调整的总体原则是:适应改革、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相关的会计核算问题暂维持现行做法,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作大的调整,以保证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顺利实施。
对预算会计制度大的改革,待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实施后再予以考虑。
二、《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调整(一)调整内容根据《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对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收入类、支出类、净资产类相关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进行了调整。
具体内容为:“305基金预算结余”: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根据基金预算科目所列的基金项目设置,改为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下应列入基金预算收入的项、目级科目设置,逐一反映各项基金的结余。
“401一般预算收入”: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根据《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中的“一般预算收入科目”设置,改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下应列入一般预算收入的项、目级科目设置。
“405基金预算收入”: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按“基金预算收入科目”设置,改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下应列入基金预算收入的项、目级科目设置。
“501一般预算支出”科目:本科目的明细账设置由原来根据《国家预算收支科目》中的“一般预算支出科目”分款、项级科目设置,改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下应列入一般预算支出的项级科目设置。
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财务决算报告
![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财务决算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f551b5dd88d0d233d46a3a.png)
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财务决算报告现将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资金收支情况报告如下:一、资金收入情况自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5月31日止,协会新增各项收入总计4,099,418.33元。
其中:⒈会费收入3,499,893.74元。
2.政府补助收入250,000元。
其中200,000元用于“第2届生态奖”项目、50,000元用于阿拉善左旗项目办员工福利。
3.限定性捐赠收入347,649.59元。
其中TNC “第2届生态奖”项目合作款277,650元、“意大利资助”项目款69,999.59元。
4.其他收入1,875元。
收入结构如下:表一二、支出情况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5月31日,协会总支出累计5,242,700.45元,其中阿拉善地区项目支出2,684,047.39元,非阿拉善地区项目支出1,274,389.90元,管理费用支出1,066,228.58元,筹资费用支出(含银行相关费用)218,034.58元。
另外:固定资产支出40550元(预算43510元),为北京办购置电脑、数码相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2006年9月-2007年5月支出一览表金额:元表二㈠、阿拉善地区项目支出1.“意大利后勤保障”项目为保障意大利资助项目的进一步深化,协会实施了意大利后勤保障项目。
该项目财务预算50万元,资金已经全部到账。
该项目06年9月至07年5月支出35622.24元,其中交通及差旅费5251元、办公费2650元、通讯费2400元、电话费432元、物管费6482.24元、项目评估-专家劳务12000元、项目评估-资料费6407元。
截至报告年度,该项目限定性净资产余额为63236.19元。
2.“意大利资助”项目该项目由意大利政府资助,协会执行,资金到帐599099.59元.该项目06年9月至07年5月支出67262.62元,为建设三位一体沼气池费用.截止报告年度,该项目限定性净资产余额为31434.11元。
关于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c1a23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0.png)
关于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第一篇:关于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大会提出2006年度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度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6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6年度我镇财政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督,较好地完成了2006年度财政预算。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2006年共完成财政收入3720万元。
1、预算内收入2290万元,其中:(1)国税全口径收入1582万元,比上年增长35%;(2)地税全口径收入666万元,比上年增长31%;(3)财政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契税收入142万元。
2、预算外收入1070万元;3、上级补助收入190万元。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2006年财政总支出3419万元。
1、预算内支出2015万元;①农业支出240万元;②水利和气象支出11万元;③计划生育支出19万元;④教育支出1077万元;⑤其他部门支出36万元;⑥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232万元;⑦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119万元;⑧行政管理费支出237万元;⑨转移支付支出344万元;2、预算外支出1320万元①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358万元;②教育支出197万元;③医疗卫生支出10万元;④其他部门支出138万元;⑤行政管理费支出304万元;⑥文体广播支出97万元;⑦其他支出216万元。
3、上解支出84万元。
(三)财政预算执行结果2006年度财政可用财力3464万元,其中体制内支出基数补助2025万元,专项分成及补助190万元,预算外收入1070万元,预算外补助收入360万元,减去财政支出2419万元,当年净结余5万元,达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较好地完成了财政预算任务。
2006年,我们按照年初人代会的要求,努力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收支改革,逐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镇经济建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问题解答(培训参考资料)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问题解答(培训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4831382844769eae009edda.png)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问题解答(培训参考资料)财政部预算司二○○六年二月十六日目录一、基本问题1.什么是政府收支分类?2.为什么要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3.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有何重要意义?4.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指导原则是什么?5.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涵盖范围如何?7.政府收支分类具体运用在财政管理的哪些方面?8.建国以来我国预算收入分类的主要演变情况如何?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政府收入是如何分类的?10.收入分类科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1.新旧收入分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2.原政府支出科目是如何划分的?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政府支出是如何进行功能分类的?14.我国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5.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与原预算支出类、款、项科目相比主要有哪些变化?16.地方能否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增设支出功能分类科目?1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政府支出是如何进行经济分类的?18.支出经济分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9.支出经济分类与原目级科目相比主要有哪些变化?20.政府支出分类为何采用功能和经济两种分类标准?2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否改变现行的预算管理方式?22.新旧科目数据如何进行对比分析?23.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配套改革有哪些?24.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二、收入分类25.什么是政府收入分类?26.新的收入分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7.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收入为何放在税收收入科目中?28.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大病统筹基金等收入如何反映?29.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地区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如何反映?30.非税收入为何要单独设置类级科目?31.各种教育费附加收入如何反映?32.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及其滞纳金所用科目如何确定?33.地方政府依法设立的收费项目如何反映?34.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和产权转让收入如何区分?35.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为何仍作为收入科目?36.预算单位的债务收入为何不在政府收支分类中反映?37.地方政府债务如何反映?三、支出功能分类38.为什么要设置政府支出功能分类?39.支出功能分类类、款、项三级科目如何确定?40.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的具体设置情况如何?41.支出功能分类中为什么不设置基本建设支出科目?42.政府性基金支出为何要单独设置科目?43.支出部门分类与功能分类的相互关系是什么?44.预算单位的支出如何归入相应支出功能分类?45.一些难以划分的专项支出如何分解归入相关支出功能分类科目?46.“一般公共服务”类科目的使用范围是什么?47.“行政运行”反映哪些内容?48.“机关服务”的适用范围是什么?49.基层行政机关与附属事业单位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交叉问题如何处理?50.部门所属学校、报社、出版社等事业单位的支出如何通过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反映?51.政务审批中心的相关支出如何反映?52.物价管理方面的支出如何反映?53.各部门用于人才引进方面的支出如何反映?54.行政机关干部培训支出如何反映?55.各级党委所属部门的支出如何反映?56.各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的支出如何反映?57.“外交”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58.各部门的外事支出如何反映?59.“公共安全”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60.“教育”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61.党校、行政学院、各部门所属培训机构的支出如何反映?62.同一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支出如何处理?63.“科学技术”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64.各部门科研院所的科学技术支出如何反映?65.原“科技三项费用”预算如何编制?66.“科学技术普及”款级科目如何使用?67.“文化体育与传媒”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68.业余体校的支出如何反映?69.“社会保障和就业”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70.各部门的离退休经费如何反映?71.财政安排的各部门社会保障支出如何反映?72.财政对农村的一些补贴、补助支出如何反映?73.一些不仅仅是单位自身费用支出的公共事务开支应该列入什么科目?74.“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大病统筹基金支出等为什么没有单设科目反映?76.“医疗卫生”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77.“环境保护”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78.“城乡社区事务”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79.“农林水事务”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80.农业生产担保或贴息、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如何反映?81.扶贫支出如何反映?82.海洋渔业部门使用什么科目?83.“交通运输”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84.“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85.各级安全委员会的支出如何反映?86.各地组织“赴港招商洽谈会”的支出如何反映?87.各地工业管理部门的支出如何反映?88.地方保留的各行业管理办公室的支出如何反映?89.转移性支出为何按预算资金的管理方式进行分类?90.各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为何不分别在各具体的功能科目中反映?91.能否将包括各部门的离退休支出、住房公积金支出以及医疗支出等所有支出放在其对应的功能科目中反映?92.主管单位与其下设机构履行不同职能的问题如何处理?93.多部门使用同一基金的问题如何处理?94.地方特设机构的支出如何反映?95.跨功能的部门支出如何反映?96.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和专项业务支出如何反映?97.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支出如何反映?98.乡财县管的地方如何反映基层支出?四、支出经济分类99.何谓支出经济分类?100.为什么要单设支出经济分类?101.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设置原则是什么?102.支出经济分类为何不单设机关运转支出和专项业务支出科目?103.“工资福利支出”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04.职务消费货币化补贴在支出经济分类中如何反映?105.各部门和单位在国家政策规定之外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如何反映?106.“提租补贴”、“购房补贴”科目是否适用于离退休人员?107.“商品和服务支出”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08.部分专项业务支出为何不单设科目反映?109.事业单位的业务支出如何反映?110.燃料费与专用燃料费科目如何正确使用?111.网络维护费、租赁费等支出如何反映?112.外聘专家、教练、教师等支出如何反映?113.水利部门汛期调用民工补助费等支出如何反映?114.项目前期费用和委托外单位实施合同协议等支出如何反映?115.科研知识产权研究开发费用如何反映?116.执法部门协管人员经费支出如何反映?117.植树造林、优质农产品示范推广等农业方面的项目支出如何反映?118.购买单位价值低于固定资产规定标准的电脑软件支出如何反映?119.“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科目适用范围是什么?120.看守所发生的羁押人员伙食费、医药费如何反映?121.福利、救助机构发生的收养、救助人员服装费等支出如何反映?122.财政预算安排的政府奖励支出如何反映?123.未参加医疗保险人员的医疗费支出如何反映?124.五项保险基金、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社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等支出如何反映?125.离退休人员的各类杂项支出如何反映?126.“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27.科技部门促进和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的支出如何反映?128.“转移性支出”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29.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如何反映?130.“赠与”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31.“债务利息支出”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32.“债务还本支出”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33.“基本建设支出”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34.发展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如何反映?135.“其他资本性支出”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36.能够引起资产增减变动的维修费、专用材料费为何不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科目?137.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为何作为资本性支出科目反映?138.为建筑房屋产生的其他物品支出如何反映?139.对投资城乡道路建设形成的交通资本性支出如何反映?140.学校购置教学及公寓设备支出如何反映?141.“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类科目的适用范围是什么?142.“其他支出”类科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五、其他问题143.事业单位经营性收支科目为何没有列入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44.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如何计算法定支出增长比例?145.基本建设支出对单位上下年度支出可比性的影响如何处理?146.每一项支出所使用的功能分类科目与经济分类科目在名称上是否需要一一对应?147.政府性基金在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中是如何反映的?148.将社会保险基金和预算外资金收支科目列入统一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是否会影响社会保险基金和预算外资金收支的相对独立性?149.在现行预算外资金管理模式下,能否实现“一本账”反映政府收支活动全貌的目标?150.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能否分清各类资金的来源和性质?15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地方财政预算内、预算外、基金、债务等收支的核算和管理有何影响?152.项目支出怎样同时按功能和经济科目反映?153.科技行政部门如何编制科技支出预算?154.部门用于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支出如何完整反映?155.总预算会计与单位预算会计能否均以支出经济分类作为核算依据?156.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如何依据经济分类和功能分类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编码体系?157.部门预算编制软件如何随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作相应调整?158.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软件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软件是否随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作相应修改?159.有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是否随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作相应调整?160.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与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有着怎样的关系?16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的“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补助收入”、“上解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补助支出”和“上解支出”等科目是否应该取消?16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财政国库资金管理有何影响?附录一:《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附录二:2007年支出功能分类与2006年支出科目对照表一、基本问题1.什么是政府收支分类?政府收支分类,就是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be054f904a1b0717fd5dd16.png)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图(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年与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衔接说明(doc 80)附录一:《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 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
81款为国有事2006年科目增值税 国内增值税 国营企业增值税税收收入 增值税 国内增值税 国营企业增值税类 款 项类 款 项 目2007年科目业单位上缴收入。
83-86款及87款分别反映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合资合作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经营收益和国有境外企业投资收益,如股息、红利等。
90-98款反映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收入、国有股减持收入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2007年科目对上述收入按性质进行重新分类,2006年该类收入01款国有冶金工业利润至80款国有其他企业利润、83款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收益至87款国有境外企业投资收益可列入1020601项“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并根据企业所属新的国民经济行业类型列入01-99款的相关目级科目。
其他收入科目按下表对应:2006年科目2007年科目编码科目名称编码科目名称4081 国有事业单位上缴收入1030706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出租收入1030799其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090 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103060110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4091 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收入1030703特种矿产品出售收入1030704专项储备物资销售收入103060399其他产权出售收入4092 国有股减持收入103060301国有股减持收入4098 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根据情况列入1030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相关科目中,没有单独设置科目的,列入其他项。
3.41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006年科目中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主要反映从预算收入中退库的企业计划亏损补贴,本类收入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如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等)设款。
另有少量科目按企业名称设款,如宝钢集团计划亏损补贴等。
2007年科目在103类“非税收入”下的06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下设置了02项“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项下没有细分目。
因此,原41类“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下的款级科目全部反映在该项级科目中,且不再分目反映。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4.42行政性收费收入2006年科目中行政性收费收入反映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
该类下按主管部门,分设烟草、国土资源、建设等44个款级科目。
2007年科目第103类“非税收入”下设置了04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款下按主管部门设项,但项下按收费项目设目,其中01-50目为预算内收入,51-99目为预算外收入(具体目级科目根据各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设置)。
因此,2006年科目42类“行政性收费收入”下的各款可完全按科目名称对应新科目的相关项级科目。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2006年科目4101 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4102 国有冶金工业计划亏损补贴4180 国有其他企业计划亏损补贴103 非税收入1030602 国有企业 计划亏损补贴类 款 项2007年科目5.43罚没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罚没收入与行政性收费收入科目设置大致相同,也是按主管部门分设铁道、交通等罚没收入款。
另外,对海关、公安、工商等部门查处的缉私收入,单独设款反映;对公安、海关的缉毒罚没收入,在款下设项反映。
2007年科目在103类“非税收入”下设置了05款“罚没收入”,下设“一般罚没收入”、“缉私罚没收入”、“缉毒罚没收入”和“罚没收入退库”4项。
其中“一般罚没收入”、“缉私罚没收入”分部门设目,“缉毒罚没收入”、“罚没收入退库”只设项。
科目设置方法与2006年差别不大,2006年罚没收入可按科目名称和性质对应归并到2007年的相关科目中。
具体对应办法如下图所示:2006年科目4202 国土资源行政性收费收入4250 其他行政性收费收入 1030499 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收1030439 国土资源行政事业性收费收1030432 烟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2007年科4201 烟草行政性收费收入6.44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分海域使用金和场地矿区使用费两款。
款下按管理需要设项。
在2007年科目中,该类收入在10307款“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中分别设置了01项“海域使用金收入”、02项“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
项下目级科目与原项级科目设2006年科目4302 交通罚没收入4305 公安罚没收入103050公安罚没收入 1030514交通罚没收103050114铁道罚没收入2007年科目4301 铁道罚没收入430501公安缉毒罚没收入430501其他公安罚没收入 4312 缉私罚没收入1030502 缉私罚没收103050201公安缉私罚没收1030503缉毒罚没收按名称对应 按名称对应按海关公安分解统一列 一个科目置相同。
2006年收入可按名称对应到2007年科目中。
具体对应方法如下图所示:7.70专项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专项收入按名称设置“排污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款,未设项级科目。
在2007年科目中,该类收入在10302款“专项收入”中反映。
款下的项级科目设置与原款级科目相同。
不同之处是,排污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下分设目。
对2006年专项收入,可按科目名称对应到2007年科目中,具体对应办法如下图所示:2006年科目4400501陆上石油矿区使用费 103070201陆上石油矿区使用103070101海域出让2007年科440301 海域出让金按名称对应按名称对应8.71其他收入2006年科目中的其他收入,设置有利息收入、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对外贷款归还收入等。
在2007年科目中,上述收入按性质进行了重新分类,分别在不同的科目中反映。
具体衔接关系见下表:2006年科目 2007年科目编码科目名称编码科目名称710101 国库存款利息收入103070501 国库存款利息收入 710102其他利息收入103070503 有价证券利息收入103070599其他利息收入2006年科目 7002水资源费收入 103020101排污费收1030201排污费收2007年科7001 排污费收入按内容分解按名称对应7003教育费附加收入103020102海洋工程排污费收103020301教育费附加收1030203教育费附加收103020399教育费附加滞纳金、罚款收入1030202水资源费收按内容分解710 2 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10401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710 3 基本建设收入1039999其他收入710 5 对外贷款归还收入1040201外国政府贷款回收本金收入1040202国际组织贷款回收本金收入1040299其他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710 6 捐赠收入103990101国外捐赠收入103990102国内捐赠收入710 9 动用国储棉、糖、肉上交财政收入1039902动用国储棉、糖、油上交财政收入711 2 动用国家储备粮油上交差价收入1039903动用国家储备粮油上交差价收入714 0 其他收入说明:由于2007年新设了一些科目,原在其他收入中反映的一些收入,如2007年新设科目,在相关科目中反映,未设置科目的,在1039999其他收入中反映。
9.72一般预算调拨收入在2006年科目一般预算收入中,调拨收入类下设置有一般预算补助收入、一般预算上解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四款,其中:前两款为各级财政总预算的往来收入科目;上年结余收入为上年各级财政收支结余转入本年的部分,调入资金反映调入预算内使用的其他资金,如预算外资金。
在2007年科目110类转移性收入中,对上述收入类型也设置了相应科目,有关衔接可参照下表处理:2006年科目2007年科目编码科目名称编码科目名称7201税收返还收入11001增值税和消费税01 01 税收返还收入7201 02原体制补助收入1100201原体制补助收入7201 03 专项补助收入1100301专项补助收入7201 04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00202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 05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100204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 06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 07 结算补助收入1100208结算补助收入7201 08农村税费改革补助收入1100206农村税费收革补助收入7201 09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1100102所得税基金返还收入720110 出口退税基数返还收入720111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12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20119 其他一般预算补助收入720201 原体制上解收入 1100209 体制上解收入720202专项上解收入1100302 专项上解收入720209 其他一般预算上解收入7209一般预算上年结余收入 1100801 一般预算上年结余收入7210一般预算调入资金 1100901 一般预算调入资金10.基金预算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单独设置了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并按基金名称设款,部分款按需要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