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水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a51a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e.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引言】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让幼儿从小就认识水的相关知识非常必要。
本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将引导孩子们认识水的来源、运动和用途,并在反思中思考教案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和重要性。
2. 引导幼儿了解水的运动形式和水循环过程。
3.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水资源的意识。
【前期准备】1. 导入幼儿园小班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如问他们每天都用水做了哪些事情。
2. 准备一张显示水循环过程的图片。
3. 准备一些容器和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问学生们每天用水的事情,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水的来源(15分钟)1. 引导幼儿们说出水的来源有哪些,例如从水库、河流、湖泊、雨水等。
2. 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一起观察,并解释这些水资源是怎样形成的。
3. 通过让幼儿触摸和倾倒水的实际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水的来源。
三、水的运动(20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流动过程,并引导他们讨论水流动的方式,如河流、瀑布等。
2. 引导幼儿们想象水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形式,如水草丛中的绕弯、水流从山上流下来等。
3. 引导幼儿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并画出简单的水循环图。
四、水的用途(20分钟)1. 引导幼儿们说出他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的情况,如饮水、洗衣服、洗碗等。
2. 引导幼儿们讨论不浪费水资源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提出节约用水的方法,并进行小组分享。
【反思与延伸】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们主要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来认识水的相关知识。
通过实际接触和参与,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水的来源、运动形式以及正确使用水的重要性。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启发幼儿思考的能力,例如通过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探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互动游戏和多媒体资源,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6812ed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9.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水的特点和性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水的特点。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水、杯子、石头、盐、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水的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2. 观察实验: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感知水的性质。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将石头、盐、颜料等放入水中,观察变化。
4. 总结提升: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的特点,让幼儿理解水的性质。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水,如洗手、喝水等,并和家长分享水的特点。
2. 课后反思:让幼儿在课后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喝水?水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六、教学延伸:1. 开展科学角活动:让幼儿在科学角观察水的变化,如蒸发、结冰等。
2. 进行主题绘画:让幼儿画一画他们心中的水,鼓励创意表达。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听取幼儿的课后反馈,了解幼儿对水性质的理解程度。
3. 综合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八、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了引导幼儿观察和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给予了每个幼儿充分的操作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水的性质。
在课后,我发现幼儿们对水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的性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bf3fe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9.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2.掌握水的物理特性和简单应用;3.培养孩子们对水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仪、图片、盖杯、塑料容器、放大镜等;2.教材:幼儿园科学教材《认识水》。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问答:“小朋友,你们每天都要用到的东西有哪些?”(等待回答)“对,我们每天都需要用到水。
那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一下水吧。
”3.实验探究水的性质(2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容器,向学生提问:“无论是形状多么奇特的容器,都可以装水吗?”(等待回答)“不是的,要想装水,容器一定要是密封的。
”教师分发放大镜,让学生观察水的表面,引导学生探究水的表面形状、颜色等,加深对水的性质的认识。
然后教师用塑料容器装满水,将容器放在拉活的地方,让学生观察水的自然流动,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流动形态和特点。
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混合物,如饮料、果汁等,要求学生区分其中的水,并帮助他们了解到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
4.拓展活动:水的应用(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水的应用,如洗衣服、洗手、浇花等。
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应用场景,引导他们认识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接着,教师分发一张纸和一支笔,让学生画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水的场景,鼓励他们进行创作,并和其他同学分享。
5.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帮助他们总结和归纳所学的知识点和体验。
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认识了哪些水的特性?你觉得水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水资源?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和参与。
教师既展示了科学原理,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应用拓展。
整节课设计紧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但也需要注重教师提问的技巧,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和学习的有效性。
同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差异化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收获。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教案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a37b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7.png)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教案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性)。
·认识水的三种形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水的性质探究。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幼儿爱护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透明玻璃杯、塑料瓶、水盆、冰块、热水壶、保鲜膜、橡皮筋、颜料、量杯、漏斗、滤纸等。
·水资源(自来水、矿泉水、蒸馏水等)。
·环境准备:·安全的环境,确保幼儿不会滑倒或受伤。
·教师演示区域和幼儿操作区域。
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引入水的主题,讲述“小水滴的旅行”。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特性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2. 观察水的特性:·展示不同容器中的水,观察其颜色、气味和透明度。
·实验:将手放入水中,感受水的温度和流动性。
3. 探究水的形态变化:·冰块实验:将冰块放在阳光下,观察其融化成水的过程。
·水沸腾实验:使用热水壶加热水,观察水沸腾产生蒸汽的现象。
4. 水的循环:·讲解水的循环过程: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云,云降水成雨。
·互动游戏:模拟雨水收集,使用滤纸和漏斗将雨水过滤干净。
5. 水的用途和保护:·讨论水的多种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
·环保教育: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性和保护水的重要性。
6. 总结与延伸:·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水的知识。
·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并记录水的使用情况,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活动评估:·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来评估教学效果。
小班科学认识水教案
![小班科学认识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3fdd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0.png)
小班科学认识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发现、提问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水,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了解水的用途。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发现水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实物:水、冰块、湿巾、水杯、水壶、塑料瓶等。
2.图片:水的三态(水、冰、水蒸气)。
3.录音:水的声音。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形状。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水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味道的?2.认识水的特征教师将水倒入一个透明塑料瓶,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水流动起来是什么样子?教师将水分别倒入两个不同形状的容器,让幼儿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提问:水在两个容器里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3.实验探索教师将冰块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冰块为什么会消失?教师将湿巾放入水中,让幼儿观察湿巾的变化。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湿巾为什么会变湿?4.了解水的用途教师出示水壶、水杯等实物,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什么用途吗?我们什么时候需要水?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水有什么特征?水有什么用途?6.游戏活动游戏名称:水宝宝回家游戏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水杯,幼儿需要将水杯中的水倒入指定的地方,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
7.教学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幼儿对水的认识程度。
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五、教学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水,了解水的用途。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关于水的绘画作品,下周一带回幼儿园进行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幼儿对水有了基本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探究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善于发现、提问和解决问题。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a942e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8.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教案编写人:[你的名字]教学时间:一个学期(每周一次,共10周)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水的基本特点(第1周)1. 介绍水的定义和性质2. 观察水的透明度和流动性3. 学习用水来洗手和清洁二、水的形态变化(第2周)1. 观察水的沸腾和结冰过程2. 学习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3. 讨论水的三态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三、水的重要性(第3周)1. 介绍水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2. 观察水对植物的生长影响3. 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四、水的污染和保护(第4周)1. 介绍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2. 观察水质的变化3. 讨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五、水的实验操作(第5周)1. 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2.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3. 观察水的过滤和净化过程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水的特点和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性质和变化。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成果。
3.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发现他们对于水的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通过亲身体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了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意识和实验规范,需要进一步强调实验安全规则。
我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六、水的溶解实验(第6周)1. 介绍溶解的概念和特点2.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观察溶解过程和结果3. 学习溶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七、水的过滤和净化(第7周)1. 介绍过滤和净化的方法和技术2. 进行水的过滤和净化实验,观察净化过程和结果3. 学习保护水资源和提高水质的方法八、水的环境保护(第8周)1. 介绍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2. 观察水质的变化和污染源3. 讨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和方法九、水的利用和节约(第9周)1. 介绍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方法2. 观察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浪费现象3. 学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十、总结和反思(第10周)1. 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和实验成果2. 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水的特点、重要性和保护方法3. 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和反思报告,进行教学评价和总结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fa5da4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5.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方法,了解水的特点和性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幼儿节约用水,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水,了解水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发现水的性质。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杯子、一根吸管。
2. 准备一些图片,展示水的不同状态(如冰、水、水蒸气)。
3. 准备一些关于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水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水的名称,并询问幼儿对水的了解。
3. 实验:教师引导幼儿用吸管将水吸入杯子中,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如冰、水、水蒸气等。
4.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实验中发现的水的性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6.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关于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宣传册阅读,让幼儿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
7. 作业:教师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用水情况,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评估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达能力和思考深度。
3. 关注幼儿在延伸活动和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馈:2. 讨论环节中,大部分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出一定的思考深度。
3. 延伸活动和作业显示,幼儿对于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在生活中尝试实践。
八、教学改进:1. 在实验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幼儿更加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 在讨论环节,可以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在延伸活动和作业中,可以设置一些实际操作的任务,让幼儿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0ad4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5.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形态和作用,知道水的三态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形态和作用,知道水的三态变化。
难点:让幼儿能够观察、比较和操作,探究水的三态变化。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操作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水、杯子、热水、冰块、PPT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一杯水,引导他们说出水的特点。
2. 基本环节:(1)讲解水的特点:通过PPT展示,讲解水的形态和作用。
(2)实验观察:让幼儿观察水在热水和冰块中的变化,引导他们发现水的三态变化。
(3)操作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4)总结讲解:引导幼儿总结水的三态变化,并讲解水的重要性。
3. 拓展环节:让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4. 结束环节: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
5.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课后问卷、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程度。
2. 能力评价:通过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的强弱。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家庭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热水和冰块造成烫伤或冻伤。
2. 在讲解水的三态变化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便于幼儿理解。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https://img.taocdn.com/s3/m/437da01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d.png)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小班幼儿园的科学教学,旨在让幼儿认识水以及水的特性和用途,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二、教学目标1.掌握水的概念。
2.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
3.培养幼儿探究水的兴趣和能力。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三、教学内容1. 认识水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实物或者视频等来引导幼儿认识水的概念。
让幼儿观察、听、摸、尝、闻,感受水的特性。
2. 探究水的特性1.水是液体,可以流动。
2.水是透明的,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
3.水是无色无味的,不会有味道。
4.水可以变成蒸汽、冰。
通过实验、手工等教具让幼儿亲自感受水的特性,如可以倒水、搅动、观察水流。
还可以让幼儿观察水的不同状态,如将水放在冰箱或太阳底下等条件下观察水的不同变化。
3. 认识水的用途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可以用来洗澡、洗衣、喝水等。
通过图片、游戏等教具,让幼儿认识水的用途,创设情境,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水的作用,了解水的重要性。
4. 总结讲解最后,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归纳水的概念,特性和用途,加深幼儿对水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实施1.用图片、模型、实物等教具让幼儿认识水的概念和特性。
2.以实验、手工等形式让幼儿亲自体验水的特性。
3.以游戏、故事等创设情境,让幼儿认识水的用途和重要性。
4.提供丰富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如集体教学、小组活动等,注重激发幼儿兴趣、增强幼儿参与的活动性。
5.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运用比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和记忆水的概念和特性。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记录、问答等形式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幼儿是否掌握水的概念和特性。
2.是否对水的用途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3.是否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沟通和了解水的相关知识。
4.是否对水的认识和理解有进一步的提升。
六、教学反思1.选取合适的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可以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水和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水》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水》](https://img.taocdn.com/s3/m/497fa56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f.png)
大班科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认识水》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特性,如颜色、形态等;2.了解水的作用,如生活中的使用、环境的作用等;3.学习如何科学用水,如节约用水等;4.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1.准备实验室工具,如容器、水壶、滤纸等;2.工具简介:给孩子介绍实验所需的工具,让孩子了解工具的名称和作用;3.课堂儿歌:选择一首课堂儿歌,唱给孩子听,让孩子对水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大家在生活中用过水吗?水是什么?有哪些特点?”通过孩子们的回答,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实验活动1.实验第一步:颜色辨识–把两个杯子,一个注水,一个注油,和一张白纸拿出来,老师让孩子分别看看油和水的颜色,并把水和油分别倒在白纸上比较,让孩子们了解油和水的特点。
2.实验第二步:水的形态–老师拿出一杯水,倒进一个塑料袋中,再把塑料袋封口,向孩子们询问塑料袋中的水是什么样子。
接着,老师给孩子拿出放了冰块的碗,让孩子们伸手在碗中挑选冰块,让孩子们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和冰块的变化过程。
3.实验第三步:用水的方法–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科学用水的方法和节约用水的方法,让孩子们了解人类如何合理、科学地利用水资源,让孩子们树立用水环保意识。
3. 活动分析通过这次实验活动,孩子们对水的物理特性、水的作用、科学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方法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孩子们不仅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探究科学知识的创新趣味,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反思1.优点:通过生动的实验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实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不足:由于孩子们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有些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已经失去了耐心和兴趣,导致了教育效果的下降;3.解决方法:针对孩子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更加细致的教育措施,比如说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或者是更加简单的文字内容,使每个孩子能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科学《水》优秀教案(精选12篇)
![科学《水》优秀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5370e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9.png)
科学《水》优秀教案〔精选12篇〕科学《水》优秀教案〔精选12篇〕科学《水》优秀教案篇1活动准备1、在操作尝试中,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在操作过程中理解水的变化〔水的三个形态〕。
3、引起阅读绘本《水会变哦》的兴趣。
活动准备1、课件《流水声》。
2、两个金鱼缸〔或透明的玻璃缸〕,一个装有一缸水,水里放条鱼,一个装有一缸米,里面有个红色小积木。
3、每组一杯干净的水和一小杯醋。
每组一桶水,有洞的纸杯、塑料袋、洗菜的筛子。
4、一个平底锅,一个碟子,一杯水,事先准备好的冰。
大书封面。
活动过程我把本次活动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一、引出课题二、从三个方面发现水的机密三、水的变化四、引出绘本第一环节,播放课件《流水声》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从三个方面发现水的机密1、猜一猜,同时出示两个鱼缸,比照观察,引起探究欲望。
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两个鱼缸,这两个鱼缸里有什么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后说出一个鱼缸里有水,水里有鱼;另一个鱼缸里有米。
老师提问:米里会有什么呢?请一名幼儿到米里找一找,找出一个塑料球来。
老师继续提问:为什么你能看到鱼在水里游,却看不到米里面有塑料球呢?通过两个物体鲜明的比照,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到水是透明的,打破了以往老师给幼儿灌输知识的原那么,而是幼儿自主观察探究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那么是作为一名引导者2、试一试,幼儿观察操作,理解水无色无味的特点。
刚刚我们发现了水是透明的,如今老师这里有两杯都是透明的东西,我想请小朋友帮帮我,用你们的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帮我找出哪杯是水,另一杯是什么?〔3〕流动性实验,幼儿人手一个塑料篮子、有洞的塑料袋、有洞的小容器、半桶清水,老师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用来盛水,让幼儿操作,并说说看:刚刚的小实验你成功了吗?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最后,老师加以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水是会流动的。
第四环节,最后老师给幼儿留下悬念,原来水还有更多好玩而且大家不知道的机密呢!勾起了幼儿迫不急待想要阅读这本书的欲望。
认识水中班科学教案(精选8篇)
![认识水中班科学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f465e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8.png)
认识水中班科学教案(精选8篇)认识水中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玩水的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流动的、无色无味、透明的。
2、积极与同伴交流,分享受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1、水是没有颜色的。
有的孩子说水是白色的,有的孩子说水是黑色的,有的孩子说水是无色的……到底水是什么颜色的呢?我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发现水的颜色。
于是找来几个脸盆,里面盛满清水,给幼儿准备了不同的颜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把不同的颜料分别倒入每个脸盆中,水一下子就变成了各种颜色,这回孩子们总算明白了,在水中加入不同的颜料就会变成不同颜色的水,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
2、水是透明的。
知道了水的颜色后,我让每个幼儿都拿一块石子分别放到清水中和带颜色的水中去,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孩子们通过实验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有的孩子说:“石子放在带有颜色的水中就会看不见了。
”有的孩子说:“放在清水里的石子还能看的见。
”有的孩子就说:“水也和玻璃一样是透明的,所以才能看见石子的。
”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发现,总结得出:水是透明的,所以放在水中的任何东西都能看的见。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在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后,我们继续做实验。
让每位幼儿用自己的杯子接上水,然后去闻一闻、喝一喝会有什么味道?孩子们都摇头说什么味道也没有。
这时我拿出一包糖来给每个孩子的杯子放上一点,再让孩子们去尝,这时孩子们都高兴地喊起来:“老师老师,水变成甜的了。
”然后我又在每个孩子的杯子里放了一点盐,这回喝了后他们都不由地吐出了舌头,“老师,水怎么又变成咸的了?”在孩子们亲身实验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4、水是流动的。
孩子们已经迫不急待地想玩水了,我就在脸盆里放上许多玩水的小器具,然后提出玩水的要求:卷好衣袖,不要弄湿衣服,不要把水洒到外面,玩时说话声音要小,不要影响到别人,玩完后要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
一声令下,孩子们开始玩水了,一会把瓶子里的水倒进脸盆里,一会又把碗里的水倒进小瓶子里,玩得不亦乐乎。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https://img.taocdn.com/s3/m/13fa76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e.png)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主题:认识水适用年龄:3至4岁目标:1. 学会认识水的特点和用途。
2. 了解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3. 激发孩子对于水的好奇和兴趣。
资源:1. 各种水源(例如自来水、井水、河水、海水等)。
2. 食盐。
3. 纸巾、干毛巾等。
4. 盆、杯子、倒水器等。
活动一:水的样子材料:各种水源(例如自来水、井水、河水、海水等)。
步骤:1. 让孩子观察各种水源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特点。
2. 老师可以用倒水器或杯子等将水倒进盆里,让孩子看水的流动和声音。
也可以用自来水龙头或水泵等自来水设备,让孩子自己操作,增加动手的乐趣。
3. 让孩子自由探索水的特性,例如让他们手指在水中划动,引导他们讲述感受。
活动二:盐水实验材料:普通盐、水、纸巾或干毛巾。
步骤:1. 让孩子观察盐和水的外观。
2. 请孩子将盐倒进水中,接着让他们用手搅拌。
3. 观察盐水的混合物与普通水、盐的异同。
4. 将盐水倒进纸巾或干毛巾中,让孩子比较与普通水的差异。
5. 发散思维:请孩子讲述自己平时用水和盐水做什么事情。
活动三:水的用途材料:洗脸盆、牙杯、毛巾等等步骤:1. 引导孩子思考日常生活中他们都用到了什么样的水。
2. 让孩子通过动手实验,学会如何使用水来洗手、漱口、洗脸、洗菜等等。
3. 带领孩子思考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水对于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都是必须的,生命离不开水的供给。
4.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孩子带到附近的河流或其他自然水源处,让他们接触到真实的自然水景。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重视水资源的消耗。
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在实际的生活中。
科学认识水教案范文
![科学认识水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915f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2.png)
科学认识水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科学认识水。
教材基于初中化学课程要求,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重要性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透明、可溶于许多物质等。
b.了解水的重要性:支撑生命、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基本物质。
c.了解水的应用:农业、工业、家庭、医疗等方面。
2.过程与方法a.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b.通过实例讲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水有哪些?水的性质是什么?等等。
2.知识讲解(20分钟)a.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透明、可溶于许多物质。
b.水的重要性:支撑生命、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基本物质。
c.水的应用:农业(灌溉)、工业(制造)、家庭(生活用水)、医疗(清洁、消毒)等方面。
3.实验探究(25分钟)a.实验1:水的溶解性材料:水、盐、糖、油、面粉等。
方法:将水分别倒入不同容器,分别加入一些盐、糖、油、面粉,观察它们是否溶解。
结论:水可以溶解盐和糖,但不能溶解油和面粉。
b.实验2:水的弥散性材料:水、食盐、酒精。
方法:将一小勺食盐倒入一杯水中,观察食盐溶解在水中后的状态;将酒精投入水中,观察酒精与水的混合情况。
结论:食盐能够在水中完全溶解,与水形成透明溶液。
酒精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混合。
4.拓展与应用(15分钟)a.讲解水的应用:农业、工业、家庭、医疗等方面。
b.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很多水,如何节约用水?我们如何保护水资源?5.总结与小结(5分钟)回顾本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水的性质、重要性和应用,并进行小结。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是否能正确观察和归纳实验结果。
2.提问学生对水的性质、重要性和应用的理解情况,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板书设计板书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透明、可溶于许多物质等水的重要性:支撑生命、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水的应用:农业、工业、家庭、医疗等方面板书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归纳,提高了他们对水的性质、重要性和应用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4edd7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5.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 1. 认识水是生命之源,水的重要性; 2. 了解水的三种状态,能够简单分辨; 3. 探究水的性质和特征;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水是什么,水在哪里,水的重要性;2.水的三种状态;3.水的性质和特征;4.水周围的物体和事物。
三、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口令游戏:“水滴流”,幼儿围成一圈,一声令下,手拍身前一次,同时喊出“滴”,手拍身前两次,喊出“滴滴”,以此类推,当数到一定数字时,幼儿喊出“淋淋润润的水,淋过了我的小脑瓜,润过了我的小脸颊”,然后面带微笑坐到地上。
3.2 导入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场景,放一张池塘的图片,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并引导幼儿思考:池塘里的水哪里来的呢?那我们身边的自来水又是怎么来的呢?3.3 展示实验将两个杯子准备好,一个杯子盛开水,一个盛冰块,让幼儿看,先让他们看水的三种状态,再触摸水的状态,以及冰的状态,然后问幼儿这两个杯子里面的水有什么不同吗?这两个水一样吗?3.4 操作实验教师放一些物品在桌子上,让孩子参与实验,比如扔小球看它会不会沉水里,放玻璃粒子观察水中的现象,放置小的物品看它们浮沉,让幼儿观察水在周围物体和事物周围的动态。
3.5 总结通过课堂实验和操作,让幼儿记住了并了解了水的不同状态,认识了水的一些基本特性。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一遍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先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进入主题,再结合操作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的教学方式,激励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求精神。
实验前做了适当的导入和热身,让幼儿进入了学习状态,同时通过实验让幼儿主动参与,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学习内容。
同时,在操作实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们缺乏一些必要的动手实践能力,出现了实验结果不是很好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https://img.taocdn.com/s3/m/9aca02a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0a.png)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水的颜色、形态、气味等基本特征。
•能够简单描述水的来源和重要性。
•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水的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对水的基本特征的了解。
•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难点•学生对水的来源和重要性的理解。
•学生对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的探讨和分享能力。
3.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什么是水?2.水的来源和重要性。
3.水的颜色、形态和气味。
4.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桌子上的小水杯,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喝水?”等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后,教师将一杯水倒入大水缸中,让学生观察水的扩散情况。
引导学生发现水的特性:流动、透明、无色等。
2.新知学习让学生了解水的来源和重要性,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展现。
然后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展示,让学生学习水的颜色、形态和气味等基本特征。
3.巩固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探究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如:”我们在做什么事情时需要用到水?”等。
4.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把学生的收获以及有待改进之处都记录下来。
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水,探究水的基本特征。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学习水的颜色、形态和气味等基本特征。
•讨论法:分组探究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教学手段•PPT。
•视频。
•实验器材。
•小组讨论。
5.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教得一般,主要问题在于教学内容设计上的不足。
下课后我认真反思了一下,发现我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一些互动环节,导致学生的探究和分享能力不够充分。
下一次课,我打算加强教学互动环节,增加小组讨论或者游戏等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a518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2.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docx第一章:教案概述1.1 主题:认识水1.2 适用年级:幼儿园小班1.3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和用途。
(2)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节:水的特点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水的颜色、透明度、流动性等特点。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
教学内容:(1)观察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2)实验:水的流动性。
(3)讨论:水与其他液体的区别。
2.2 第二节:水的用途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水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
教学内容:(1)观察生活中使用水的情景。
(2)实验:水的净化过程。
(3)讨论:水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2.3 第三节:节约用水教学目标:让幼儿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实例、游戏。
教学内容:(1)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实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3)游戏:节水接力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水龙头、水杯等物品。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它们与水有什么关系?3.2 教学环节:(1)第一节:水的特点。
(2)第二节:水的用途。
(3)第三节:节约用水。
提问幼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水的特点、用途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你们有什么收获?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内容:(1)幼儿对水的特点、用途和节约用水的认识。
(2)幼儿在实验、讨论、游戏等环节的参与程度。
4.2 评价方法:(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
(2)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
(3)收集幼儿的作品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优点:(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动手能力。
5.2 不足:(1)部分幼儿对节约用水的认识不足。
(2)课堂氛围不够活跃,需加强师生互动。
(3)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可以适当延长。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5b603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b.png)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水含反思引言: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小班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幼儿认识水的性质、形态和运动规律,培养他们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小班科学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幼儿认识水,并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教学目标:1. 认识水的常见形态,如液态、固态(冰)和气态(蒸汽)。
2. 理解水可以拥有不同的容器形状。
3. 了解水可以流动,可以变形。
4. 引导幼儿体验水对不同物体的浸泡情况,从而探索浮沉现象。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透明玻璃杯、塑料杯、小容器、一定量的水、冰块、热水等。
2. 图片或实物展示:水的不同形态(液态、固态、气态)以及不同容器中的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形态的水,并让幼儿分别说出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
- 提问: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冰?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蒸汽?- 引导幼儿思考:水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生变化吗?2. 实验观察(15分钟):- 分发小容器给每个幼儿,并请他们沿图示自己画一个水杯样式。
- 引导幼儿将杯子中的水倒入透明玻璃杯中,并观察水的形态。
- 引导幼儿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杯子中的水为什么会变成这种形态?- 如果将水倒入其他形状的容器中,水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吗?3. 实验探究(20分钟):- 将一些冰块放在幼儿面前,并以触觉方式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冰的存在。
- 引导幼儿预测:如果冰放入杯子中,会发生什么情况?- 让幼儿将冰块放入透明玻璃杯中,观察和记录杯子中水的变化。
- 引导幼儿总结:冰变成水的过程叫做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4. 游戏活动(15分钟):- 引导幼儿围坐一圈,每人手中准备一个小容器和一张废纸。
- 请每位幼儿依次将废纸揉成球后,按顺序将废纸球放入自己的容器中。
- 询问幼儿:你的容器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让幼儿互相交换容器,再次观察和探究:如果放入不同形状的废纸球,容器里会发生什么变化?5. 总结(10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认识到的水的性质、形态和运动规律。
大班科学《认识水》教案范文
![大班科学《认识水》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c5358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5.png)
大班科学《认识水》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生活中的物质》第一节《认识水》。
本节课将围绕水的特性、用途以及保护水资源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基本特性,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杯子、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水源,让幼儿了解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形态和基本特性。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水的用途,引导幼儿认识到水对生活的重要性。
(3)教师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盆,提出问题:“如何将盆中的水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引导幼儿思考并找出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3)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废水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节约用水的宣传画。
2. 答案:幼儿可根据所学内容,自由发挥,创作出一幅宣传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2)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和逻辑性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水从哪里来?水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用水?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水
教学内容: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教材分析】:《水》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并以此认识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学情分析: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多余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兴趣,选择动手操作性比较强的活动设计来触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能够因为探究而认真,因为科学而变得有素养。
教学目标:
1、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能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能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3、能积极参与有关水的认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糖水、清水、牛奶、白醋、、吸管、透明杯。
1号杯:牛奶2号杯:白醋3号杯:糖水4号杯:清水
水管、不同形状的小杯子、气球、水盆8个2、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请看: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
谜底是(水)
2.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
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水”(板书课题)
二、认识水:讨论观察方法与顺序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太马虎,我把清水,牛奶,白醋和糖水混放在一起分不清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能帮忙找一找哪一杯是清水吗?(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1.学生讨论观察方法
师:大家对1号杯意见比较统一(看颜色),对2号,3号,4号这三杯为什么不能确定,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分辨?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观察方法:看、闻、尝、(摸)。
(板书)
提示:老师有一个重要的提示,那就是对于不认识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去闻,更不能随便去尝,知道为什么吗?(以免引起中毒)
3.师:你是怎么闻的?(演示扇闻法)(确定2号杯为白醋)师演示“闻”的方法: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
4.我们已经知道糖水和清水没有毒,可以尝(确定3号杯为糖水)。
师演示“尝”的方法:品尝时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
5.小结:经过了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把水找出来了,同时也把水的特点找出来了,水有什么特点呢?: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是最好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但是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观察的顺序】
三、探究水的另外两个特点
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用看、闻、尝、摸的方法很快的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老师心里很佩服。
水除了这四个特点之外,还有其他的特点吗?(生猜测:有形状、会流动。
)师:水到底有没有形状,会不会流动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2.生交流验证的方法。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看看是否能验证水的这两个特点。
小组长领取材料。
3、生汇报探究结果。
4、小结:通过验证,我们发现水是没有固定形状,水会流动。
(板书)。
5、讲解: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并且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像橡皮、木块这样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强调常温、常压是条件,因为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冰,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5.知识扩展
提问: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液体吗?学生交流。
四、体会水资源匮乏对我们的影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师:水不但美丽,而且是生命之源,它孕育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但是可供人们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大家请看:(出示地球上水的分布图)地球上97%的水是海水和咸水湖中的水,只有3%是淡水,而淡水中还有许多不能被开采的深层地下水。
水蒸气等还有地球南北两极冰山占了76%。
(从形态来看,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之分)。
地球上的水虽然比较多,但是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左右。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我国的水资源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水污染,淡水缺乏……
生: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小结:同学们有环保意识,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但是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节约用水,“别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大家请欣赏几幅与节水有关的图片)。
五、板书设计:
认识水
观察方法:看闻尝摸
无颜色
无气味
无味道
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六.以练测学
(一)填空。
1、水是一种没有()、没有()、()的液体。
2、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中。
(灵活题型)
3、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
4、物体可以分为()、()、()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
5、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6、水是生命的源泉,()、()和()都离不开水。
(二)判断。
1、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
2、水是白色的液体。
()
3、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
4、煤油和水都是液体。
()
5、固体都是硬的。
()
6、只有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才需要水。
()
7、水只存在于江、河及海洋中。
()
8、我们用的水很便宜或者不花钱,所以可以随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