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课件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件 4.1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

11
任务4.1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 四、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组成
2.车载充电器
车载充电器是充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动力电池的直流电,实现电 池电量的补给车载充电器内部结构。
12
任务4.1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 四、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组成
2.车载充电器
车载充电器与非车载充电器的区别
2.电动汽车是否每天都需要充电
充电次数对于动力电池寿命没有直接关系,锂电池本身没有记忆功能,及时充放电可保持 动力电池较好的充放电能力。如果需要长期停放车辆,首先要断开蓄电池 负极,动力电池电 量最好在50%、80%时停放 ,同时每隔1、2个月对动力电池进行一次充放电,避免长期停放 造成动力电池性能下降。
电池组快速更换是通过直接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 组来达到充电的目的。
10
任务4.1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 四、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组成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主要由充电桩、充电线束、车载充电器、高压控制盒、动力电池、 DC/DC转换器、低压蓄电池以及各种高压线束和低压控制线束等组成。
1.充电桩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的配套设施,有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能量效率具有重大影响。 ➢ (5)对供电电源污染要小。 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充电设备是一种高度非线性的设备,会对
供电网及其他用电设备产生有害的谐波污染, 而且由于充电设备功率因数低, 在充电系统负 载增加时, 对其供电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此, 要求充电设备对整个供电网污染要小。
3
任务4.1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
三、新能源汽车充电类型与特点
3.按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给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方式的 不同,充电器也可以分为接触式和感应式两种系统。
任务4.1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 四、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组成
2.车载充电器
车载充电器是充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动力电池的直流电,实现电 池电量的补给车载充电器内部结构。
12
任务4.1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 四、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组成
2.车载充电器
车载充电器与非车载充电器的区别
2.电动汽车是否每天都需要充电
充电次数对于动力电池寿命没有直接关系,锂电池本身没有记忆功能,及时充放电可保持 动力电池较好的充放电能力。如果需要长期停放车辆,首先要断开蓄电池 负极,动力电池电 量最好在50%、80%时停放 ,同时每隔1、2个月对动力电池进行一次充放电,避免长期停放 造成动力电池性能下降。
电池组快速更换是通过直接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 组来达到充电的目的。
10
任务4.1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 四、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组成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主要由充电桩、充电线束、车载充电器、高压控制盒、动力电池、 DC/DC转换器、低压蓄电池以及各种高压线束和低压控制线束等组成。
1.充电桩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的配套设施,有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能量效率具有重大影响。 ➢ (5)对供电电源污染要小。 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的充电设备是一种高度非线性的设备,会对
供电网及其他用电设备产生有害的谐波污染, 而且由于充电设备功率因数低, 在充电系统负 载增加时, 对其供电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此, 要求充电设备对整个供电网污染要小。
3
任务4.1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操作
三、新能源汽车充电类型与特点
3.按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给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方式的 不同,充电器也可以分为接触式和感应式两种系统。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课件

2021/4/18
9
第三章
非车载充电座
车载充电机
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动力电 池的直流电,实现电池电量 的补给。
2021/4/18
10
第三章
非车载充电座
车载充电机:接口定义
交流输入端 A 脚:电源负极 B 脚:电源正极 1 脚:L(交流电源) 2 脚:N(交流电源) 3 脚:PE(车身地(搭铁)) 4 脚:空 5 脚:CC(充电连接确认) 6 脚:CP(控制确认线
项目
参数
输入电压
220V±15% AC
输出电压
240~410V DC
效率
满载大于 90%
冷却方式
风冷
防护等级
IP66
2021/4/18
13
第四章
充电系统关键部件简介
高压部件介绍
DC/DC: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整车低压12V直流电, 给整车低压用电系统供电及铅酸电池充电
2021/4/18
14
15
第四章
充电系统关键部件简介
DC/DC:变换器
DC/DC变换器(DCDCconverter),相当于传统车的发电机,将 动力电池的高压电转为低压电给蓄电池及低压系统供电。具有效 率高、体积小、耐受恶劣工作环境等特点。
项目
参数
输入电压
240~410V DC
输出电压
14V DC
效率
峰值大于 88%
冷却方式
2、充电桩显示车辆未连接
解决方案: 检查车辆与充电桩两端枪是否 反接
3、动力电池继电器未闭合
解决方案: 检查连接器是否正常连接 检查充电机输出唤醒是否正常
2021/4/18
4、电池继电器正常闭合,但充电
汽车充电系统知识 教学PPT课件

技术提示:
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转动速度: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和电流是随发电机转速的增加而增 加的,直到达到发电机的最大输出电流。一般来说发电机的转速 比发动机的转速快2~3倍。
2.绕组匝数:定子线圈的匝数越多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就越强, 同时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Y形或△形)也影响发电机的最大输出。
● 小制作:自制电磁铁。 ● 材料:5号直流电池一节、漆包线一米、铁 ● 钉一枚、细铁屑若干。 ● 目的:通过制作电磁铁深刻体会电生磁。
(3)磁生电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强弱变化的磁场中, 导体就会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闭合电路中的ab部分在蹄型磁铁中间左右摆动, 蹄型磁铁N极和S极中间有磁力线,AB左右摆 动不断的切割磁力线,这是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 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就会左右摆动,这种现象叫 磁生电。
技术提示:
充电指示灯对汽车充电系统起监控、指示的作用。当闭合点火 开关时充电指示灯点亮,指示发电机没有发电;当发动机启动后且 发电机的发电量高于蓄电池电压时充电指示灯熄灭,指示充电系统 工作正常。
充电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照明指示,其标志如 图所示。有的汽车上不采用充电指示灯,采用电流 表或电压表来监控、指示充电系统的工作,
3.磁场强度:如果磁场强度越大,则发电机输出的电压越高,电流 越大;反之发电机输出的电压低电流小。
(7)三极管 1)NPN型三极管(硅管)
当基极b的电压高于发射极e的电压小于 0.7V以下时,NPN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即c与e之间没有电流通过。
当基极b的电压高于发射极e的电压大于0.7V以上时,NPN型 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即c与e之间有电流通过,并且基极b的电压与 发射极e的电压差越大,c与e之间的电流越大,直到三极管的额定电 流为止,电流的方向是从c流向e。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第2版)课件: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三、充电系统基本术语
1.交流充电(AC charging) 指通过交流电对带充电系统的新源汽车的动 力蓄电池组充电。进行交流充电时,车辆的车 载充电器必须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调节 充电电压,使其符合动力蓄电池组的要求。
三、充电系统基本术语
2.直流充电(DC charging) 指通过直流电对带充电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的动 力蓄电池组充电。进行直流充电时,直流电被 输送到动力蓄电池组,由充电站来调整动力蓄 电池组的充电电压。
八、DC/DC变换器的类型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里DC/DC变换器有三种类型: 1.高低压转换器(辅助功率模块) 此模块主要作用是取代传统燃油汽车的12V发电机,在混和动力车辆里,发动机 输出的动力直接驱动高压继电器直接给电池系统补充电力,传统的12V的用电负荷就 完全依靠DC/DC供给,功率范围可以从1KW-2.2KW。 2.12V电压稳定器 这个12V电压稳定器,主要用在部分启停start-stop系统,在启动中避免电压波 动对一些敏感的负载造成影响或损坏,例如用户可见的负载,车内照明等,收音机和 显示屏等,电压稳压器的功率等级随着用电器负荷而定,一般是200-400W。 3.高压升压器 为了提高动力系统的效率,选用一个升压器来提高逆变输入的电压,这个部件是 动力总成的一部分,集成在动力总成中。如果采用锂离子蓄电池作为动力蓄电池,升 压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四、常用充电方法
2.恒流充电方式 恒流充电方式也是人们常采用的方法。一开始充电系统以一定的恒定的电流为蓄电池充电, 该电流保持在电池可接受的范围内,当控制系统检测将要充满时,改用恒定的小电流为其充电, 进入所谓的浮充阶段,浮充的作用是用来充足剩余的电量和补偿电池的自放电,当充电电压达到 电池的额定电压时,停止充电。该种充电方式避免了恒压充电电流过大的问题,电流始终被限制 在电池组可接受的范围内,但由于电流始终恒定,无形中延长了充电所需的时间。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ppt课件

的 流 充 电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初期用较大的电流进 充电效果也比较好,并且对延长蓄电池组使用
充 模式 行充电,充电一定时间或充电电压达到一定 寿命有利,但对充电机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分
电
值后改用较小电流,再充电一定时间或充电 级恒流充电模式适用于Ni/MH蓄电池和锂离子
模
电压达到另一更高值后改用更小的电流。 蓄电池 的前期充电。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五章 充电系统
中电流充电方式主要应用在购物中心、饭店门口、停车 场等公共场所的小型充电站。小型充电站的充电电流为30〜 60A,充电功率一般为5 ~20kW,采用三相四线制380V供电或 单 相220V供电,计费方式是投币或刷卡,用户只需将车停靠在 小型充电站指定的位置上, 接上电线即可开始充电。该方式 的充电时间是:补电1~2小时,充满5 ~8小时(充到 95%以 上),在小型充电站使用中电流充电1小时,电动汽车的行驶 里程可增加40km。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五章 充电系统
3. 蓄电池组快速更换 蓄电池组快速更换,通过直接更换电动汽车的蓄电池
组来达到为其充电的目的。蓄电池组快速更换的时间与燃油 汽车加油时间相近,需要5 ~ 10 分钟,快换可以在充电站、 换电站完成,电动汽车蓄电池不需现场充电,但是需要电动 汽车 的车载蓄电池实现标准化,即蓄电池的外形、容量等 参数完全统一,同时,还要求电动汽车的构造设计能满足更 换蓄电池的方便性、快捷性。由于蓄电池组重量较大,更换 蓄电池的专业化要求较强,需配备专业人员借助专业机械 来快速完成蓄电池组的更换。换电站的主要设备是蓄电池拆 卸、安装设备。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介绍说明教学课件

快充/慢充充电桩
快速充电是依靠高功率充电和特定型号电池实现的,需要特定充电器。慢充充电是依靠低功 率充电来实现的,而采用大容量的储能电池。
公共及私人充电设施
公共充电站也称为紧急后备充电设施,为暂时需求充电的人提供服务。私人充电设施可以在 私人车库或家庭内使用。
充电设施的发展趋势
1 技术趋势
新技术的开发如无线充电等,促使了充电设施的改进与普及。
2 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张,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充电设施也在 迅速扩张和升级。
现充电设施的全面升级和转型。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应用可以更好地应对 电动汽车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2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
无线充电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使用过程中的人的频繁操作,保护了充电设备和电动 汽车等方面的安全性。
新技术的开发和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都让充电 设施得以不断完善和升级。
可再生能源和无线充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未 来充电设施必须要关注和发展的方面。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介 绍说明教学课件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是电动汽车充电所必须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教学课件 将全面介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的定义、作用、种类、工作原理、发展趋 势、未来展望和优势。
什么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
1 定义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所必须的设备。它们提供了H?HlL我们对充电 设施的了解越来越多,使用更加方便和普及。
2 作用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了支持,使电动汽车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充电设施系统也在逐步提高便利化、智能化、安全化等 方面的能力。
充电设施的种类
充电站
在互相连接的充电桩上,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公共 服务。充电站通常分为快充桩和慢充桩。
快速充电是依靠高功率充电和特定型号电池实现的,需要特定充电器。慢充充电是依靠低功 率充电来实现的,而采用大容量的储能电池。
公共及私人充电设施
公共充电站也称为紧急后备充电设施,为暂时需求充电的人提供服务。私人充电设施可以在 私人车库或家庭内使用。
充电设施的发展趋势
1 技术趋势
新技术的开发如无线充电等,促使了充电设施的改进与普及。
2 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张,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充电设施也在 迅速扩张和升级。
现充电设施的全面升级和转型。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应用可以更好地应对 电动汽车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2
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
无线充电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使用过程中的人的频繁操作,保护了充电设备和电动 汽车等方面的安全性。
新技术的开发和电动汽车市场的扩大,都让充电 设施得以不断完善和升级。
可再生能源和无线充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未 来充电设施必须要关注和发展的方面。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介 绍说明教学课件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是电动汽车充电所必须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教学课件 将全面介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的定义、作用、种类、工作原理、发展趋 势、未来展望和优势。
什么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
1 定义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所必须的设备。它们提供了H?HlL我们对充电 设施的了解越来越多,使用更加方便和普及。
2 作用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系统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了支持,使电动汽车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充电设施系统也在逐步提高便利化、智能化、安全化等 方面的能力。
充电设施的种类
充电站
在互相连接的充电桩上,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公共 服务。充电站通常分为快充桩和慢充桩。
电动汽车充电与充电桩技术培训ppt

直流快充
采用直流电源为电动汽车 快速充电,充电速度快, 但需要专业的充电设施。
无线充电
采用无线技术为电动汽车 充电,无需插拔充电线, 使用方便,但充电速度相 对较慢。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未来的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将更 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远程控制 、预约充电、自动结算等功能
。
快速化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 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将不断提升 ,缩短充电时间。
监控充电状态,包括电量、充电速度等。 充电完成后,在操作面板上结束充电并支付相应费用。
充电桩的维护与保养
维护 定期检查电缆和插座是否有破损或老化现象。 定期清理充电桩表面,保持清洁和干燥。
充电桩的维护与保养
• 定期检查充电桩内部电路和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充电桩的维护与保养
01
保养
02
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充电桩,应定期通电测试,确保其正常工
充电设施网络化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充电 设施将逐渐形成网络化布局,提
高充电覆盖面和便利性。
未来充电桩技术的创新方向探讨
充电桩智能化
通过引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充电桩将具备更智能化的功能 ,实现自动化、个性化的充电服务。
充电桩小型化与轻量化
为满足城市空间利用和环保需求,未来充电桩将朝着小型化和轻量 化的方向发展,降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直流充电桩
快速充电桩
采用大功率直流电源为电动汽车提供 快速充电,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电池充 满电。
采用直流电源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 通过充电电缆与电动汽车连接,直接 将直流电充入电池。
充电桩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充电电缆
连接充电桩和电动汽车,传输 电能。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件——充电系统类型及组成

污Te染x小t in here
便捷性
成本低
效率高
充换电技术
充电技术
换电技术
交流充电
直流充电
无线充电
1 充电技术
1)交流充电
1 充电技术
2)直流充电
1)交流充电
2)直流充电
1 充电技术
3)无线充电
1挂壁式充电盒;2充电感应底板;3能量传输;4车载充电板;5控制器;6动力蓄电池
接触式 非接触式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感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新能源 智未来
插头
空调系统的组成
插座
交流接口
直流接口
充电桩 充电插口 车载充电机 高压配电箱
充电桩 充电插口 车载充电机 高压配电箱
1-动力电池高压输入正极; 2-动力电池高压输入负极; 3-高压输出到电机控制器正极; 4-高压输出到电机控制器负极; 5-PTC高压熔断器(32A); 6-压缩机高压熔断器(32A); 7-DC/DC高压熔断器(16A); 8-充电机高压熔断器(32A); 9-接快充输入正极; 10-接快充输入负极; 11- PTC控制器
北汽EV160的高压配电盒内部结构
充电桩 充电插口 车载充电机 高压配电箱
直流充电口
车载 充电机
交流充电口
动力 电池
高压配电 箱
DC/ DC 电机控制器
蓄电池 驱动电机
空调压 缩机
PTC加 热器
充电系统的功能 电动车对充电设备的要求 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 充电系统的组成
突破技术壁垒 绿色低碳未来
新能源 智未来
充电系统的认知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1 根据动力电池的实时状态控制充电的启动和停止。 2 将市电进行电力变换为电动汽车充电,供给与动力电池额定条件相对应的电力。 3 根据动力电池的电量、温度,控制充电电流的调节和电池的加热。 4 可根据充电时长的需求来选择充电模式。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ppt

电池能量管理算法还应考虑充电效率、充电时 间、电池安全性等因素,以实现最优的电池使 用效果。
05
电池管理系统优化与改进 建议
提通过智能充电和放电策略,避免电池过度 充电和过度放电,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
电池安全防护
采用先进的电池安全技术,如热管理、过 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等,确保电池在使用过 程中不受损害。
电池热管理技术通过使用散热器、冷却系统等设备,控制电池的温度和散热效果。这有助于保证电池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电池因过热而发生燃烧或爆炸等危险。
03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硬件架构设计
01
分布式电池管理系 统
采用分布式架构,由主控制器和 多个子控制器组成,实现数据共 享和协同控制。
02
中央集中式电池管 理系统
电池能量管理技术
总结词
电池能量管理技术是优化电池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
详细描述
电池能量管理技术通过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优化电池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这包括避免电池过充和 过放,以及合理分配和管理电池的能量。
电池热管理技术
总结词
电池热管理技术是控制电池温度和保证电池安全的关键技术。
详细描述
采用中央控制器,对电池组进行 集中管理和控制,实现高效管理 和维护。
03
混合式电池管理系 统
结合分布式和中央集中式架构, 实现数据共享、协同控制和高效 管理。
传感器选型与设计
温度传感器
监测电池温度,确保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 围内工作。
电流传感器
监测电池电流,计算电池的能量消耗和充 电状态。
电压传感器
BMS的主要功能包括监测电池状态、控制电池充电、管理电池放电、保护电池安 全等。
05
电池管理系统优化与改进 建议
提通过智能充电和放电策略,避免电池过度 充电和过度放电,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
电池安全防护
采用先进的电池安全技术,如热管理、过 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等,确保电池在使用过 程中不受损害。
电池热管理技术通过使用散热器、冷却系统等设备,控制电池的温度和散热效果。这有助于保证电池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电池因过热而发生燃烧或爆炸等危险。
03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硬件架构设计
01
分布式电池管理系 统
采用分布式架构,由主控制器和 多个子控制器组成,实现数据共 享和协同控制。
02
中央集中式电池管 理系统
电池能量管理技术
总结词
电池能量管理技术是优化电池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
详细描述
电池能量管理技术通过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优化电池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这包括避免电池过充和 过放,以及合理分配和管理电池的能量。
电池热管理技术
总结词
电池热管理技术是控制电池温度和保证电池安全的关键技术。
详细描述
采用中央控制器,对电池组进行 集中管理和控制,实现高效管理 和维护。
03
混合式电池管理系 统
结合分布式和中央集中式架构, 实现数据共享、协同控制和高效 管理。
传感器选型与设计
温度传感器
监测电池温度,确保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 围内工作。
电流传感器
监测电池电流,计算电池的能量消耗和充 电状态。
电压传感器
BMS的主要功能包括监测电池状态、控制电池充电、管理电池放电、保护电池安 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C/DC变换器(DCDCconverter),相当于传统车的发电机,将 动力电池的高压电转为低压电给蓄电池及低压系统供电。具有效 率高、体积小、耐受恶劣工作环境等特点。
项目
参数
输入电压
240~410V DC
输出电压
14V DC
效率
峰值大于 88%
冷却方式
风冷
防护等级
IP67
第四章
充电系统关键部件简介
17
工作流程
车载充电机工作流程: 1、交流供电 2、低压唤醒整车控制系统 3、BMS 检测充电需求 4、BMS 给车载充电机发送工
作指令并闭合继电器 5、车载充电机开始工作,进
行充电 6、电池检测充电完成后,给
车载充电机发送停止指令 7、车载充电机停止工作 8、电池断开继电器
DC/DC 变换器工作流程: 1、整车 On 档上电或充电唤
第三章
非车载充电座
6
第三章
非车载充电座
7
慢充线束
连接慢充口到车载充电机之间的线束。
接车载充电机 1 脚:L(交流电源) 2 脚:N(交流电源) 3 脚:PE(车身地(搭铁)) 4 脚:空 5 脚:CC(充电连接确认) 6 脚:CP(控制确认线)
第三章
非车载充电座
8
慢充口定义
CP:控制确认线 CC:充电连接确认 N :(交流电源) L :(交流电源) PE:车身地(搭铁)
第三章
非车载充电座
9
车载充电机
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动力电 池的直流电,实现电池电量 的补给。
第三章
非车载充电座
车载充电机:接口定义
交流输入端 A 脚:电源负极 B 脚:电源正极 1 脚:L(交流电源) 2 脚:N(交流电源) 3 脚:PE(车身地(搭铁)) 4 脚:空 5 脚:CC(充电连接确认) 6 脚:CP(控制确认线
电 天津市优耐特汽车电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动 汽 车 培 训 之 四
2020/8/6
第一章
充电系统概述
2
慢充系统结构简图
第一章
充电系统概述
3
快充系统结构简图
第二章
各段高压线束介绍
4
快充线束 连接快充口到高压盒之间的线束接高压盒。
接整车低压线束脚:
1 脚:A-(低压辅助电源负极) 2 脚:A+(低压辅助电源正极) 3 脚:CC2(充电连接器确认)
1 4
4 脚:S+(充电通信 CAN_H)
5 脚:S-(充电通信 CAN_L)
3 6
车身搭铁点
接高压盒 1 脚:电源负极 2 脚:电源正极 中间为互锁端子
2
1
第二章
各段高压线束介绍
5
快充口定义
DC-:直流电源负 DC+:直流电源正 PE:车身地(搭铁) A-:低压辅助电源负极 A+:低压辅助电源正极 CC1:充电连接确认 CC2:充电连接确认 S+:充电通信CAN_H S-:充电通信CAN_L
10
A
B
直流输出端 A 脚:电源负极 B 脚:电源正极
第三章
非车载充电座
车载充电机:接口定义
低压控制端
1 脚:新能源 CAN_L
2 脚:新能源 CAN_GND
5 脚:互锁输出(到高压盒
低压插件)
8 脚:GND 9 脚:新能源 CAN_H
16
11 脚:CC 信号输出
13 脚:互锁输入(到空调
8
压缩机低压插件)
判断DC/DC是否工作的方法: 第一步,保证整车线束正常连接的情况下,上电前使用万用表测 量铅酸蓄电池端电压,并记录; 第二步,整车上ON电,继续读取万用表数值,查看变化情况, 如果数值在13.8~14V之间,判断为DC工作。源自六章高压部件介绍20
整车高压线束分布
整车共分为5段高压线束 1、动力电池高压电缆:连接动力电池到高压盒之间的线缆 2、电机控制器电缆:连接高压盒到电机控制器之间的线缆 3、快充线束:连接快充口到高压盒之间的线束 4、慢充线束:连接慢充口到车载充电机之间的线束 5、高压附件线束(高压线束总成):连接高压盒到DC/DC、车
15 脚:12V+ OUT
16 脚:12V+ IN
11
9 1
第三章
非车载充电座
12
车载充电机
第四章
充电系统关键部件简介
13
车载充电机
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相对于传统工业电源, 具有效率高、体积小、耐受恶劣工 作环境等特点。 车载充电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协调充电桩、BMS 等部件
15
DC/DC:接口定义
高压输入端 A 脚:电源负极 B 脚:电源正极 中间为高压互锁短接端子
低压控制端 A 脚:控制电路电源正兼使能(直流12V 启动,0~1V 关机)
B 脚:电源状态信号输出(故障线,故障:12V 高电平,正常: 低电平)
C 脚:控制电路电源
第四章
充电系统关键部件简介
16
DC/DC:变换器
项目
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
效率 冷却方式 防护等级
参数
220V±15% AC 240~410V DC 满载大于 90%
风冷 IP66
第四章
充电系统关键部件简介
14
高压部件介绍
DC/DC: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整车低压12V直流电, 给整车低压用电系统供电及铅酸电池充电
第四章
充电系统关键部件简介
3、动力电池继电器未闭合
解决方案: 检查连接器是否正常连接 检查充电机输出唤醒是否正常
4、电池继电器正常闭合,但充电
机无输出电流
解决方案:
检查车端充电枪是否连接到位, 检查高压保险是否熔断,检查高 压连接器及线缆是否正确连接
第六章
高压部件介绍
19
DC/DC:工作条件及判断
工作条件: (1)高压输入范围为DC290~420V (2)低压使能输入范围为DC9~14V
接动力电池端 1 脚:电源负极 2 脚:电源正极 中间互锁端子
醒上电 2、动力电池完成高压系统预
充电流程 3、VCU 发给 DC/DC 变换器
使能信号 4、DC/DC 变换器开始工作
第五章
充电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
18
1、DC/DC变换器未正常工作
解决方案: 检查连接器是否正常连接 检查高压保险是否熔断 检查使能信号是否给出
2、充电桩显示车辆未连接
解决方案: 检查车辆与充电桩两端枪是否 反接
载充电机、空调压缩机、空调PTC之间的线束
第六章
高压部件介绍
整车高压线束分布
高压电缆
高压附件线束
电机控制 器电缆
21
慢充线束 DC/DC
电机控制 器
高压盒
快充线束
整车高压线束布置位置
车载充 电机
第六章
高压部件介绍
22
整车高压线束分布 1、 动力电池高压电缆:
连接动力电池到高压盒之间的线缆
接高压盒端 B 脚位:电源正极 A 脚位:电源负极 C 脚位:互锁线短接 D 脚位:互锁线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