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认识昆虫

合集下载

小班科学:认识昆虫课件

小班科学:认识昆虫课件

教学目的
1 2
知识目标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昆虫的分类方法和基本特征;
3
情感目标
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爱好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
学习者特征
年龄
01
学习者年龄集中在幼儿园小班;
认知能力
02
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昆虫等生物具有基本的认知能力;
兴趣点
03
对于昆虫的形象和生活习性具有一定的兴趣,喜欢观察和玩耍
互动问答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根据 幼儿的反馈进行解答和引导,加深幼儿对昆虫知 识的理解和记忆。
讲解知识
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标本,引导幼儿了解昆 虫的基本特征、习性、分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 使用放大镜、尺子等工具辅助观察和测量。
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昆虫的特点和 习性,例如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触角、翅 膀等部位,用尺子测量昆虫的长度和翅膀的宽度 等。
学习兴趣
02
学生是否对昆虫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
以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进行评价。
探究能力
03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昆虫的基本知识,对昆虫进行简单的探究和
观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方法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是否需要改进。
课后拓展
阅读绘本
01
引导幼儿阅读有关昆虫的绘本,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昆虫的
世界。
探索自然
02
带领幼儿到户外探索自然环境中的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态和习
性,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家庭拓展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

小班科学教案: 认识昆虫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昆虫是什么; 2. 认识一些常见的昆虫; 3. 知道昆虫的基本特征; 4. 培养对昆虫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昆虫?–给学生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引导他们发现昆虫的共同特征:六条腿、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等。

–解释昆虫是昆虫纲(Insecta)动物的简称,是动物界昆虫纲下的一个分类单位。

2.常见的昆虫有哪些?–列举一些常见的昆虫:蝴蝶、蜜蜂、蚂蚁、蚊子、苍蝇等。

–启发学生思考并补充其他自己认识的昆虫。

3.昆虫的基本特征–六条腿:让学生数一数幼儿园周围的昆虫有几条腿,观察并记录下来。

–头、胸、腹部:给学生展示昆虫的剖面图,让他们了解昆虫的身体结构。

–外骨骼:解释昆虫的身体由硬壳组成,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4.培养对昆虫的兴趣和保护意识–观察昆虫: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者附近的公园等地方观察昆虫,记录自己看到的昆虫的特征和行为。

–昆虫的作用:简单介绍昆虫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如传播花粉、分解有机物等。

–保护昆虫: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生存环境和保护方法,鼓励他们爱护昆虫,不随意捕捉和伤害昆虫。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昆虫以及观察昆虫的经历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了解昆虫:展示昆虫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回答“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的问题。

3.认识常见的昆虫:列举常见的昆虫,鼓励学生补充其他自己了解的昆虫。

4.昆虫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数一数幼儿园周围的昆虫有几条腿,并记录下来。

–展示昆虫的剖面图,解释昆虫的基本身体结构和外骨骼。

5.培养对昆虫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昆虫,并让他们记录观察结果。

–简单介绍昆虫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保护昆虫的意识。

–结束时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昆虫,记录下他们的想法。

四、教学评价结束观察活动后,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昆虫?”的问题。

幼儿园小班认识昆虫教案及活动 幼儿园昆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识昆虫教案及活动 幼儿园昆虫教案

一、概述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昆虫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昆虫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是孩子们身边的生命。

通过昆虫教学,不仅可以让孩子们认识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小班幼儿的特点,提供一份认识昆虫的教案及活动,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昆虫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了解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2.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抓捕昆虫,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3.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4. 提高孩子们对昆虫的保护意识,引导他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三、教学内容1. 昆虫的特点及分类(1)介绍昆虫是指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2)介绍昆虫的特点:外骨骼、分节、六条腿等;(3)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昆虫的外貌特征。

2. 昆虫的生活习性(1)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并引导幼儿描述它们的生活习性;(2)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讲述不同昆虫的生活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3. 认识常见的昆虫(1)介绍一些孩子们常见的昆虫,比如蝴蝶、蜜蜂、蚂蚁等;(2)给孩子们展示这些昆虫的真实样本或图片,让他们能够直观地认识并观察这些昆虫。

四、教学活动设计1. 野外探索(1)组织孩子们到校园或者周边的公园、田野等野外环境,引导他们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2)鼓励孩子们抓捕昆虫,并观察它们的外貌特征,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2. 昆虫手工制作(1)组织孩子们进行昆虫相关的手工制作,比如利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蝴蝶、蜜蜂等昆虫的手工;(2)通过手工制作,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增强对昆虫的认知和兴趣。

3. 昆虫游戏(1)设计一些与昆虫相关的游戏,比如“昆虫找茬”、“昆虫接力赛”等;(2)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孩子们对昆虫的认知,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外貌特征等,让孩子们从实际中感知昆虫的存在,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一、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群体之一。

它们以其巨大的数量和多样性受到科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广泛研究。

在小班科学教育中,让孩子们对昆虫进行认识和了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昆虫的特征、生活方式和重要性,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帮助小班学生认识昆虫。

二、目标1. 了解昆虫的特征和分类。

2. 探索昆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态功能。

3. 观察昆虫并记录他们的特点和行为。

三、教学活动1. 昆虫分类活动介绍昆虫的特征:具有六条腿、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有一对触角等。

分发昆虫图片或使用绘图,让学生观察并分类昆虫。

可以使用基本的分类标准,如昆虫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他们对昆虫的观察结果。

与学生一起创建一个昆虫分类图表,将不同的昆虫图片贴在相应的分类下。

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分类原则。

2. 昆虫观察活动带着学生一起到户外,如校园花园或公园,在草地、花朵和灌木丛中寻找昆虫。

学生使用放大镜、搭建显微镜或简单的昆虫捕捉器等工具,观察并记录他们找到的昆虫。

鼓励学生用语言或绘图方式记录昆虫的外貌、行为等特点。

学生可以研究并了解捕捉到的昆虫的名称、习性、饮食习惯等信息,并记录在他们的笔记本中。

3. 昆虫绘画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进行昆虫绘画。

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昆虫的颜色、形状和纹理。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昆虫形象。

学生可以在绘画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观察,并记录在自己的作品旁边。

四、扩展活动1. 昆虫探险日记鼓励学生每天观察和记录他们在家、学校或公园中看到的昆虫。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昆虫探险日记中记录昆虫的名字、特征、地点和一些感受。

学生可以与同学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在小组中讨论和交流他们的发现。

2. 昆虫模型制作与学生一起制作昆虫的模型。

使用简单的纸板、彩纸、胶水等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象力制作昆虫模型。

认识昆虫教案小班科学教案

认识昆虫教案小班科学教案

认识昆虫教案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和观察昆虫的不同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昆虫标本或昆虫图片。

2. 显微镜或放大镜。

3. 昆虫观察笔记本和画笔。

4. 小组合作活动所需的讨论材料和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昆虫的概念-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见过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并向他们解释昆虫的概念。

告诉学生昆虫是一类有六只脚、有翅膀、外骨骼的小生物。

- 出示一些昆虫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请他们描述昆虫的特点。

2. 探究昆虫的特点- 将昆虫标本或图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昆虫的外观特点,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骨骼结构、触角、眼睛等特点,并请他们用画笔将这些特点画出来。

3. 探索昆虫的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并请他们讨论昆虫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昆虫进行研究。

他们可以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收集关于该昆虫的信息,并用画笔画出该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发现昆虫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有多种多样,让他们了解到昆虫是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生物类群。

- 分发显微镜或放大镜给学生,让他们观察昆虫标本的细微部分,如昆虫的翅膀纹路,昆虫的腿上的刺等。

- 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并让他们发现昆虫之间的差异和相似点。

5. 总结和巩固- 请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写在笔记本上,并与同学分享。

- 对学生的观察和分享进行回顾,巩固他们对昆虫的认识和理解。

- 鼓励学生将笔记本和作品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学校,以促进对昆虫的普及和兴趣。

四、教学延伸:1. 现场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自然公园或昆虫观察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指导他们观察和记录昆虫的行为和生活环境。

2. 昆虫展示活动:邀请学校、家长或其他机构的昆虫专家到学校进行昆虫展示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学习昆虫知识。

认识昆虫区域教案小班

认识昆虫区域教案小班

认识昆虫区域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态环境,认识昆虫的种类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昆虫的种类和特征。

2.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

1. 区分不同种类的昆虫。

2. 掌握观察昆虫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

1. 昆虫标本或图片。

2.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 昆虫生活环境的模型或图片。

4. 昆虫的分类图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昆虫,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昆虫的认识和感觉。

2. 学习昆虫的种类和特征(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昆虫的种类和特征,例如,昆虫的外骨骼、复眼、触角等。

并通过图片或标本展示给学生观看。

3. 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者户外进行昆虫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比如观察昆虫的栖息地、取食习性等。

4. 分类和整理观察结果(15分钟)。

学生将观察到的昆虫进行分类和整理,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比如哪些昆虫是食草昆虫,哪些是食肉昆虫等。

5. 总结和展示(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补充。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昆虫的重要性和生态作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昆虫,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一些学生对昆虫有抵触情绪,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逐渐接受和喜爱昆虫。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接触有毒或有害的昆虫。

小班认识昆虫教案

小班认识昆虫教案

小班认识昆虫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科学》第一册,第五单元“认识昆虫”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昆虫的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以及常见的昆虫种类,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常见种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常见种类的认识。

难点:昆虫翅膀、触角的的功能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昆虫模型、实物标本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到的昆虫,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特征。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昆虫的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特征,讲解昆虫的分类。

3. 观察与讨论:学生分组观察昆虫模型和实物标本,讨论昆虫的特征和种类。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写上昆虫的名称和特征。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昆虫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基本特征:1. 身体结构:头、胸、腹三部分2. 翅膀:有两对翅膀,飞行器官3. 触角:一对,感觉器官4. 足:多对,行走器官常见昆虫:蝴蝶、蜜蜂、蚂蚁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我的昆虫朋友要求: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写上昆虫的名称、特征和与生活的关系。

答案:例如,我画的昆虫是蝴蝶,它有两对翅膀,颜色美丽,生活在花园里,帮助我们传粉。

2. 题目:昆虫知识问答(1)昆虫有几对翅膀?(2)昆虫的触角有什么作用?答案:(1)昆虫有两对翅膀。

(2)昆虫的触角用于感觉。

(3)蚂蚁生活在土壤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讨论、随堂练习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课堂小结环节,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常见种类。

幼儿园小班认识各种昆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识各种昆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识各种昆虫教案课程名称:认识各种昆虫课程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常见的昆虫,如蚂蚁、蝴蝶、蜜蜂、蚊子等。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感知昆虫的能力。

3. 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教学内容:1. 昆虫分类:根据昆虫的体型、颜色和特征,将昆虫分为不同的类别。

2. 昆虫的生活环境:让幼儿了解昆虫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如温度、湿度和光线等。

3. 昆虫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食物来源、繁殖方式和行动方式等。

教学材料:1. 昆虫标本:包括蚂蚁、蜜蜂、蝴蝶、蚊子等常见昆虫标本。

2. 昆虫绘本:如《昆虫大观》等。

3. 活动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杯子、放大器等。

教学过程:Step1:引入教师首先引导幼儿们观察周围的昆虫,比如蚂蚁、蜜蜂、蝴蝶等。

并提问幼儿们是否知道它们的名字,以及它们的特征和习性等。

Step2:介绍昆虫的分类教师利用昆虫标本和绘本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昆虫的分类,包括昆虫的体型、颜色、嘴巴、翅膀等特征,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昆虫有基本的区分和认识。

Step3: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教师利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让幼儿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比如昆虫居住的地方、食物来源、温度、湿度等。

然后让幼儿模仿昆虫的习性,如蝴蝶的飞行、蜜蜂的采蜜等。

Step4: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教师通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食物来源、繁殖方式和行动方式等。

同时,让幼儿围绕着昆虫展开小组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和了解昆虫。

Step5:总结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让幼儿回顾和回忆所学的内容,以及对昆虫的认识和感受等。

Step6:延伸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组织一些延伸活动,如组织昆虫外出观察活动、举行昆虫模仿比赛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方法:1. 让幼儿参与:让幼儿亲身观察和感知昆虫的特征、习性和环境等,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1. 引言介绍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和目的,以及本次教案的主题和目标。

2. 昆虫的基本特征2.1 定义昆虫并介绍昆虫的分类特征。

2.2 通过举例介绍一些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蚂蚁等。

2.3 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昆虫的形态特征,如头部、触角、翅膀等。

3. 昆虫的生活习性3.1 介绍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蛹化和变态。

3.2 解释昆虫的食性,如食草、食肉等,并通过图片展示不同昆虫的食物。

3.3 引导孩子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如蚂蚁的行列、蜜蜂采蜜等。

4.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4.1 介绍昆虫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如传粉、食物链等。

4.2 引导孩子讨论昆虫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益处,如蚕丝、蜜蜂的蜜等。

4.3 引导孩子了解昆虫对人类的威胁,如蚊虫传播疾病、害虫对庄稼的破坏等。

5. 课堂实践活动5.1 观察昆虫实物,让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身上的特征,并比较不同昆虫之间的差异。

5.2 制作昆虫模型,让孩子动手在纸板上剪贴、绘画,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5.3 室外观察活动,带孩子们到校园周围的花草丛中观察昆虫的生活和行为。

5.4 利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细部结构,如昆虫的触角、眼睛等。

6. 总结和回顾6.1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6.2 提问回顾,通过问题引导孩子们回忆和巩固所学知识。

6.3 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对昆虫的印象和理解,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

7. 我对昆虫的观点和理解可以在这一部分分享对昆虫的兴趣和研究,以及对昆虫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看法。

通过以上安排,这节课将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孩子们能够亲自接触昆虫,并在课后的总结回顾中加深对昆虫的理解和记忆。

在分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时,也能够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昆虫》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2.学会辨别蚂蚁、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3.感受昆虫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昆虫的定义和特征;2.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3.观察蚂蚁、蜜蜂、蝴蝶等昆虫。

三、教学准备1.昆虫模型或实物;2.昆虫图片;3.显微镜;4.印有昆虫图片的卡片;5.昆虫模拟游戏。

四、教学过程1. 了解昆虫的定义和特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昆虫的定义和特征,比如:“昆虫有三个身体部分、六条腿、翅膀和一对触角,它们可以飞、爬、跳。

真是厉害的小生物啊!”2. 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选取几种常见昆虫,通过短小有趣的故事、图片和实物,向孩子们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

比如:•蚂蚁:向孩子们展示蚂蚁的社会性,讲述蚂蚁的分工合作和劳动奉献精神;•蜜蜂:通过模拟蜜蜂采蜜的游戏,告诉孩子们蜜蜂数量众多、分工明确、为人类提供了很多帮助;•蝴蝶:向孩子们介绍蝴蝶的生命周期和迁徙规律,让他们了解蝴蝶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

3. 观察蚂蚁、蜜蜂、蝴蝶等昆虫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节,并让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卡片辨认昆虫种类。

对于一些容易乱动的昆虫可以用模型或实物进行观察。

观察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蜜蜂为什么有刺?”、“蝴蝶的翅膀为什么有花纹?”4. 昆虫模拟游戏安排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习昆虫生活和行为,比如:让有些孩子扮演蜜蜂,有些孩子扮演花朵,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模拟蜜蜂采蜜的过程,并着重强调人类对昆虫的保护意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小班学生们对昆虫的认识得到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内容和方式要简单易懂,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而非灌输,不要给孩子们留下疲惫和孤立的印象,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认识昆虫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认识昆虫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认识昆虫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分类方法;2.认识部分昆虫的形态、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及作用;3.培养幼儿保护、欣赏和利用昆虫的意识,引导幼儿践行保护环境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实践认识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保护、欣赏和利用昆虫的意识,引导幼儿践行保护环境的行动。

三、教学准备:昆虫标本、拓片等实物资料、幼儿图书、显微镜等教学工具、幼儿园周围自然环境。

四、教学过程:1.互动导入(5分钟)老师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昆虫吗?它们长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观察昆虫呢?”等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然后请一名幼儿向全班介绍自己家附近常见的昆虫和自己对昆虫的看法。

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幼儿的回答及自然环境中观察昆虫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分类方法,并通过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对幼儿实现多元体验、记忆。

讲解内容如下:昆虫的基本特征: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大的一类,它的外部骨骼硬而脆,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它们的口器具有不同的形状,根据其食性的不同有针状、切状或吮状等口器。

昆虫的触角是它们主要的感觉器官,常常长而复杂。

可以从昆虫的翅膀、亚洲眼、体毛、触角、嗅球和脚来识别昆虫的种类。

例如头板、胸板、六足和二对翅等为特征。

昆虫的分类方法:根据昆虫的体形、头、胸、腹三部分,可以将昆虫科分为两大类:鳞翅目和翅目。

其中鳞翅目是指有前翅为坚硬鞘质,成对覆盖在腹部的昆虫,如蚂蚁、蜜蜂等;翅目指的是有两对独立翅膀的昆虫,如蝴蝶、叶蝉等。

3.实践操作(30分钟)让幼儿通过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各个部位,让幼儿通过互相交流,加深对昆虫的印象和对于分类的理解。

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标本等落实实践操作。

4.游戏活动(1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玩“昆虫大互动”。

将幼儿分为几组,每组两名幼儿,规定时间内,凭借手中的图片,让另外的小组猜出图片上的昆虫是什么,并且能够讲述一下这种昆虫的相关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的帮助。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教学主题:认识昆虫教学内容:昆虫的特点、种类、生活习性教学目标:1.认识昆虫,并理解昆虫的基本外貌特征、基本分类、常见的种类。

2.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知道它们有着自己特殊的生存方式,能够认识到昆虫对人类的重要性。

3.学会小心呵护昆虫,尊重大自然,学会爱护小生命。

4.发展儿童的探究意识、观察和发现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预备知识激活:借助大屏幕播放昆虫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昆虫的看法,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主旨。

2. 导入新知:学生交流归纳昆虫的特点,并由教师引入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过程(30分钟)1. 了解昆虫的外貌特征:(1)昆虫的身体:头、胸、腹。

(2)昆虫的附属器官:触角、翅膀、腿、口器。

(3)昆虫的外骨骼和内脏。

演示:教师引导学生在大转盘上辨认昆虫的不同部位和附属器官。

2. 认识一些昆虫:(1)飞蛾、蝴蝶(2)蜻蜓、蚊子(3)蚂蚁、蜜蜂…...内容主要为经典的种类,具体应根据掌握情况进行决定。

演示:教师通过图片或画板辨识不同昆虫,引导学生辨别昆虫的主要特征。

3. 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1)大部分昆虫为适应不同环境而进化出许多优越的特性,如蜜蜂的建巢、蚂蚁的劳动分工等。

(2)草履虫可轻松地在水中游动,蚂蚁可利用化学信号之间进行沟通、调和分工,昆虫的隐蔽生活等。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感知这些特殊的生存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答互动。

三、知识巩固(20分钟)1. 动手实践(1)观察昆虫标本、塞满草籽的蜂巢等展品,了解昆虫的不同外形和生态环境。

(2)制作昆虫标本,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和敏感性。

2. 小组活动(1)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通过游戏的方式互相调包,进行对答案的对抗。

(2)让学生加强对教师提问的理解和思考,以此巩固知识的掌握和消化。

四、总结和评估(5分钟)1. 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展示所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作适当补充,鼓励幼儿思考较深层次的问题。

幼儿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

幼儿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

幼儿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幼儿小班科学教案:认识昆虫一、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常见昆虫的外貌特征和名字。

2. 掌握昆虫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提高幼儿的团体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手绘昆虫的图片。

2. 昆虫模型、显微镜等视觉教具。

3. 昆虫标本或幼虫观察罐。

4. 小组活动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a. 通过自然科学角度讲述昆虫的独特之处,引起幼儿的兴趣,开始对昆虫的认识。

b. 准备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昆虫?昆虫有哪些特征?昆虫和人类有什么不同?c. 让幼儿自由发言,引导他们思考和观察。

2. 昆虫特征与分类(15分钟)a. 准备一些昆虫的图片,介绍昆虫的外貌特征,例如:头、胸、腹部的区别。

b. 通过观察昆虫图片或模型,教导幼儿辨认昆虫的主要特征并说出昆虫的名字。

c. 引导幼儿讨论昆虫的分类方法,例如:有翅膀和没有翅膀的昆虫,生活在地面和水中的昆虫等。

3. 昆虫的生活习性(20分钟)a.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昆虫的生活习性,例如:蚂蚁是群居动物,蝴蝶是孤居动物等。

b. 利用昆虫标本或幼虫观察罐展示昆虫的生命变化过程,例如: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c. 通过图片或教具展示不同昆虫的栖息地,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态环境。

4. 小组活动(25分钟)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昆虫进行研究。

b. 每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对所选昆虫的了解,例如:该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等。

c. 鼓励幼儿通过手抄报、绘画或手工制作来展示他们对昆虫的认识。

d.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a.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对昆虫的认识。

b. 鼓励幼儿拿出自己制作的手抄报、绘画或手工制作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c. 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心得,并向家长展示他们在科学课上的成果与进步。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幼儿园教案

I. 导言1. 教育背景介绍2. 目的与意义II.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2. 情感目标3. 能力目标III.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1. 重点2. 难点IV.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2. 教学环境营造3. 教学工具准备V. 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2. 学习活动展开3. 活动设计VI. 课堂小结1. 知识梳理2. 情感引导3. 反思共享VII.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反思2. 教学效果评价3. 教学改进措施VIII. 结语范文如下: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幼儿园教案I. 导言1. 教育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自然科学教育也成为幼儿园教学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及自主探究能力。

2. 目的与意义本教案旨在通过“认识昆虫”这一主题,引导幼儿认识身边常见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作用,培养幼儿对于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幼儿的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促进幼儿的自然科学素养的培养。

II.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2) 认识蚂蚁、蜜蜂、蝴蝶等昆虫,并掌握它们的特征。

(3) 了解昆虫对人类的意义。

2. 情感目标(1) 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昆虫的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能力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III.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1. 重点(1) 让幼儿认识昆虫的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2. 难点(1) 让幼儿理解昆虫对人类的意义。

(2) 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IV.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1) 昆虫标本和图片。

(2) 昆虫书籍和故事书。

2. 教学环境营造(1) 教室布置成昆虫小天地。

(2) 播放与昆虫相关的音乐或自然声音。

3. 教学工具准备(1) 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认识昆虫小班科学教案

认识昆虫小班科学教案

认识昆虫小班科学教案引言:昆虫是大自然中一类令人着迷的生物,它们以其多样的形态和独特的生命周期而闻名。

对幼儿园小班的学生来说,通过了解昆虫的特征、习性和作用,不仅能扩展他们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篇教案将为您提供一些活动和教学建议,帮助小班幼儿更好地认识昆虫。

一、目标:1. 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昆虫的特征、习性和作用。

3.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前期准备:1. 在教室或室外找到有昆虫活动的地方,如花园、操场或校园周边。

2. 准备昆虫模型、昆虫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昆虫图片等教具。

3. 准备一些与昆虫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

三、教学过程:1. 引入:在上课前,播放一段关于昆虫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有关昆虫的图片,引起幼儿对昆虫的好奇心。

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们知道昆虫有哪些特点吗?”“你们见过哪些昆虫?”激发幼儿的思考和交流。

2. 了解昆虫的特征:a. 使用昆虫模型或图片向幼儿介绍昆虫的一些基本特征,如昆虫身体由头、胸和腹节组成,有六条腿等。

让幼儿观察模型或图片,并指导他们用手指指出昆虫的不同部位。

b. 给幼儿分发放大镜,让他们观察昆虫模型或图片上的细节,例如昆虫的眼睛、触角和翅膀。

引导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特征,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c.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讨论,巩固幼儿对昆虫特征的理解。

可以问一些问题,如:“昆虫为什么有六条腿?”“昆虫的触角有什么作用?”帮助幼儿深入思考。

3. 探索昆虫的习性:a. 带领幼儿到室外或特定的昆虫活动区域,观察并记录昆虫的活动。

可以观察昆虫在寻找食物、建筑巢穴或与同类互动时的行为。

b. 引导幼儿思考昆虫的习性,并提出问题,如:“昆虫们为什么要寻找食物?”“昆虫在巢穴里做了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想法。

4. 昆虫的作用:a. 通过绘本或故事书,向幼儿介绍昆虫在大自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传粉、分解有机物、保护农作物等。

小班认识昆虫教案

小班认识昆虫教案

小班认识昆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亲近自然”,详细内容为“认识昆虫”。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初步了解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点,能够识别常见的昆虫。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爱护昆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特点及其分类。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识别常见的昆虫,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校园里的昆虫,让幼儿说说它们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昆虫。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昆虫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昆虫的特点。

(2)讲解昆虫的基本结构,如头、胸、腹、翅膀、触角等。

(3)介绍几种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观察盒、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进行小组讨论。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他们观察到的昆虫,并说出其特点。

(2)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保护昆虫,爱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昆虫2. 板书内容:(1)昆虫的特点:头、胸、腹、翅膀、触角等。

(2)常见昆虫: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画一幅昆虫画。

2.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对昆虫的认识程度。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昆虫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深入了解昆虫。

同时,教育幼儿爱护昆虫,保护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幼儿园小班认知昆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知昆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认知昆虫教案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对周围的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于昆虫这个神秘的小生物十分感兴趣。

因此,通过教学认知昆虫,有助于激发幼儿园小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的昆虫,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激发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于生命、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理解。

2. 了解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等知识,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 学会简单的昆虫绘画技巧,强化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4. 培养孩子们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等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欢迎孩子们来到我们今天的课堂。

老师问孩子们是否喜欢昆虫,为什么喜欢昆虫。

通过问答方式激发孩子们对于昆虫的兴趣,引导孩子们进入主题学习。

2. 认知昆虫(1)让孩子们对于班级周边或家中常见的昆虫进行观察,并依照其主要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例如常见的蚂蚁、蜜蜂和蝴蝶等昆虫。

(2)通过图片资料等展示不同种类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等知识,帮助孩子们认知昆虫,将其中的知识点以幼儿感兴趣、理解简单的方式进行展示。

(3)老师通过讲述、问答、游戏等形式帮助孩子们学会飞蛾、蝴蝶、蚂蚁、蜜蜂、蝗虫等昆虫的名称和特点。

3. 昆虫绘画(1)老师示范经过简单的几步就可以轻松绘制出一只可爱的昆虫(可根据教材或老师自己制作的资料进行展示),引导孩子们进行尝试。

(2)老师分别提供红、黄、蓝、绿等颜色的彩笔,供孩子们进行昆虫绘画,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想象来绘制昆虫。

4. 环保教育(1)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保护昆虫生存环境,探究昆虫和我们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2)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们普及关于环保、自然保护等相关知识,引导孩子们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园小班孩子们认知昆虫,并通过简单的绘画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2. 难点如何让幼儿园小班孩子们在理解昆虫知识的同时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小班科学教案了解昆虫

小班科学教案了解昆虫

小班科学教案了解昆虫一、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占据了生物界中最多的物种数量。

小班科学教案的目标是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并了解昆虫的特点、习性和生态角色。

通过对昆虫的学习,幼儿们将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拓宽他们的科学视野。

二、目标1.了解昆虫的特征2.认识昆虫的生命周期3.掌握昆虫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三、活动1:昆虫的特征观察1.导入:与幼儿互动,问他们是否见过昆虫,他们对昆虫有了解吗?听取幼儿的回答。

2.讨论:向幼儿提问,昆虫有哪些特点?例如,昆虫有六条腿、有翅膀等。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观察:准备一些昆虫标本或图片,让幼儿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和特征。

提醒他们仔细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四、活动2:昆虫生命周期展示1.导入:复习昆虫的特征,鼓励幼儿回忆、描述昆虫的身体结构。

2.讲解:介绍昆虫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使用简单生动的图示和故事方式帮助幼儿理解。

3.操纵:提供昆虫模型或图片,让幼儿按照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排序。

鼓励幼儿逐步描述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变化。

五、活动3:昆虫的生态角色探究1.导入:展示一些昆虫图片,引发幼儿对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思考。

2.讨论:与幼儿讨论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例如,蜜蜂传播花粉、蚯蚓分解有机物等。

引导幼儿思考昆虫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3.创作:邀请幼儿们参与创作一幅昆虫生态示意图,记录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鼓励幼儿使用各种艺术材料和图形符号,展示他们对昆虫与生态之间关系的理解。

六、活动4:户外昆虫观察1.准备:带领幼儿们到户外,准备昆虫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昆虫捕捉器等。

2.探究:引导幼儿们观察周围的花朵、树叶、草坪等地方,寻找并观察昆虫。

鼓励幼儿们记录所观察到的昆虫的特点和行为。

3.合作:组织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观察到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七、总结与延伸1.总结:回顾幼儿们所学到的关于昆虫的知识,强调昆虫作为生物界中最丰富的物种之一的重要性。

小班科学常识认识昆虫教案

小班科学常识认识昆虫教案

小班科学常识认识昆虫教案精品文档小班科学常识认识昆虫教案一、主题内容分析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发现昆虫的踪影。

即使在冬天,我们的周围也常常有小昆虫爬行。

在植物生长季节,昆虫就更多了。

庭院、农田或森林,空中、地表或水里,到处都有昆虫的身影。

本课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走进昆虫世界,通过捕捉昆虫、观察昆虫,查找书籍、报刊资料及上网查找,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对昆虫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活动中掌握比较,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昆虫世界的兴趣,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过程和方法。

二、主题教学目标1.根据研究的主题,收集资料,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足,头部有1 对触角等。

2.掌握多渠道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存留并使用地过程性资料。

3.学会分工协作,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体验研究的过程。

4.认识昆虫,会辨认哪些是昆虫, 培养研究昆虫问题的信心和乐趣。

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 / 8精品文档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教法建议:1.在确定活动主题之后,要提前布置学生展开广泛地资料收集工作,要求孩子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

2.通过观察收集查找资料,进行合作研究和讨论。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放大镜若干学生准备:捉一些小蚂蚁放在玻璃瓶内。

五、教学评价建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搜集汇报的资料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课时建议建议: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2 / 8精品文档初步了解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方法。

小班教案认识常见昆虫

小班教案认识常见昆虫

小班教案:认识常见昆虫一、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幼儿来说,了解昆虫能够增加他们的科学常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昆虫,帮助幼儿们认识并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二、目标1.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点和分类;2.帮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昆虫,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好奇心,通过亲自观察昆虫来增加他们的科学常识。

三、内容本节课将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昆虫:1.蝴蝶–身体结构:头、胸部、腹部、触角、翅膀等–生活习性:觅食、繁殖、迁徙等–常见品种:白蝶、燕尾蝶等2.蜜蜂–身体结构:头、胸部、腹部、触角、翅膀、刺尾等–生活习性:采集花粉、制造蜂蜜、社会性生活等–常见品种:蜜蜂、土蜂等3.蚂蚁–身体结构:头、胸部、腹部、触角、蚁酸腺等–生活习性:社会性生活、分工合作等–常见品种:家蚁、蚂蚁、火蚁等4.蜈蚣–身体结构:头、胸部、腹部、触角、足等–生活习性:夜行性、捕食性等–常见品种:百足蜈蚣、短足蜈蚣等四、教学活动1.观察昆虫模型–拿出蝴蝶、蜜蜂、蚂蚁和蜈蚣的模型,让幼儿们仔细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幼儿们发现身体部位的不同,并了解不同身体部位的功能。

2.探索昆虫的生活习性–分组让幼儿们互相交流所了解的昆虫,并讨论它们的生活习性。

–引导幼儿们思考为什么蝴蝶会迁徙、蜜蜂会制造蜂蜜等问题。

3.亲自观察昆虫–准备显微镜和放大镜,让幼儿们依次观察放大昆虫模型的不同部位。

–引导幼儿们观察昆虫的触角、腿部等细节,并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特点。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对于常见昆虫的认识得到了加深,并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

通过亲自观察昆虫,幼儿们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并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继续学习更多有关昆虫的知识,让幼儿们对昆虫的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朋友们,你们 知道什么是昆虫吗?
让我们到昆虫的 世界去看看吧!


身穿花衣爱打扮, 一对翅膀光闪闪。
不会唱歌爱跳舞, 花丛里面跳得欢。
蝴蝶
蝴蝶是什么动物呢?
昆虫
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
蜻蜓 蜜蜂~~~~~~~~
看它们的形状长的真是千奇百怪
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和花纹的昆虫?
想想你能 和昆虫做什么 事情?
返回
螳螂
蜻蜓
蜜蜂
蚂蚁
这是采 蜜的 “蜜蚁”
看它们的颜
色多好看,这是 不同种类的蝗虫。
甲壳虫
“金龟子”
长角的甲
壳虫“独角 仙”。
瓢虫
பைடு நூலகம் 蝴蝶
蝴蝶
不要以为这是一片
干树叶,它叫“枯叶 蝶”。
还有许多叫
不出名的美丽昆 虫
返回
昆虫身体通常分哪几部 分呢?
通常分头,胸,腹三个部 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 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 状各异,色彩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