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_陈寅恪文化遗民心态辨析

合集下载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

陈寅恪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刘克敌)| [<<][>>]内容提要陈寅恪终其一生,始终关注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在这方面他最主要的观点是坚持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为此他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其一贯擅长的比较方法对一系列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研究。

陈寅恪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不仅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状况有关,也与其所承继的精神资源有关。

为此他十分强调家族渊源、师承关系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并认为陶渊明所以超出“竹林七贤”,就在于他并不满足于消极世,而是力创新自然说,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据以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遭深重苦难,人格受到空前屈辱,皆由于在新时代中未能好这一问题。

所以王国维只有自杀,而除极少数人外的中国知识分子只有走向悲剧。

关键词陈寅恪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一1927年王国维自沉后,陈寅恪在撰写的一系列纪念性诗文中多次提及屈原。

也许作如此类比并不恰当,但显然陈寅恪所强调的是他们内在的一致,即都是基于对现实的绝望和信念的破灭,至于导致他们自之具体直接的原因,陈寅恪认为是不必过分看重的。

在希腊神话中也有一个俄底浦斯被放逐的故事,后人据此写成同名悲剧,其直面人生的冷酷与命运的无常使它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以至俄底浦斯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母题而被经久不衰的研究。

相比之下,我们对于屈原和王国维又写过什么?不错,曾经有过一部关于屈原的现代话剧,但剧中的屈原却是一个被人为拨高和庸俗实用化的所谓进步文人,那不是历史上的屈原,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屈原。

相对于俄底浦斯对冷酷命运的一次次反抗,屈原虽然也有过“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却并未真正清醒到去追问一切的程度,对于造成其悲剧的,他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忠君思想的深刻烙印妨碍了他对自我独立价值的确认和思考,惟有发几句牢骚而已,屈原始终没有想通和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他是什么人?在那个时代他的位置如果不在宫迁又能在哪里?也即除了忠君之外,一旦不被信任,他还有何中可做?他回答不出,只有自杀。

王国维、陈寅恪文化遗民心态辨析

王国维、陈寅恪文化遗民心态辨析

心态 王 国维 、 陈寅 恪 文 化 遗 民 辨析
彭 玉 平
( 中山大 学 中文 系,广 东 广 州 5 0 7 ) 125
摘 要 : 国维 与 陈寅恪 生前 共 事 于清华 , 学术 领 域 、 治 态度 、 王 在 政 人格 精 神 等 方 面识趣 特 契 ,
尤其 在政 治 立场 上 , 都带 有 强烈 的文化 遗 民倾 向 。陈 寅恪 因为 未在 晚 清有仕 履 经历 , 以他 对 前朝 所
的眷 恋更 多是 出于文化 形 态 的考虑 。 王 国维 虽 然也 有 着相 似 的文 化 遗 民 心 态 , 因 为既 在 晚 清 学 但
部 任职 , 曾任 溥仪 的南 书房行 走 , 以其 文化 遗 民 身份 之 外 , 带有 一 定 的个人 情 感 。陈 寅恪 提 又 所 也
炼 出王 国维的 文化 遗 民特 点 , 也不免遮 蔽 了王国维 与晚 清政坛 的特 殊 关 系。考 量 王 国维与 陈 寅恪 但
此对于“ 当代文 化 ” 回复到 看 客的本 然 角色之 中。 , 文化遗 民的精 神 停 留在 前 朝 , 只有 学 术 是 存 乎 今 世 的 。两 人对 学 术 异 乎 寻常 地 执 着 与 热情 , 实 其 都 是规 避 当世 的一 种 必 然 选 择 。或 者 说 , 术 使 他 学
说 , 必然 存 在 着 一个 文 化认 同 的 问题 。留恋 于 旧 就 朝 的文 化 , 即使 其经 历 与 旧朝 关 系淡 漠 , 依然 会有 一
种文 化遗 民 心态 。这 与仕 于前 朝 讲 究 气 节 , 又是 不 同 的概 念 了 。所 以虽 然 都 是 遗 民 , 际上 存 在 着 文 实 化 遗 民与身 份遗 民的 区别 。王 国维 的复 杂就在 于他

遗民与遗民诗——明末遗民心态史系列之六

遗民与遗民诗——明末遗民心态史系列之六

遗民与遗民诗——明末遗民⼼态史系列之六选择当“遗民”意味着选择⼀种⾃我放逐、⾃我封闭的⼈⽣,同时也意味着被时代和政局所边缘化。

然⽽“遗民”⾝份同样也因为这份孤独的操守⽽充满了魅惑⼒,即使是异族统治下的新朝对他们的复杂态度中也掺杂了意味深长的敬畏。

⽆论是故国的倾覆还是对新朝的叛逆、疏离都使得他们失却了作为⼠⼈赖以⽣存的制度基础,从⽽⽆意间突显了作为个体的价值和意义。

尽管在精神上他们依然执着⽽顽强的虚拟着同“胜朝”政统、道统的⼀体化象征,然⽽他们的思想、个性和精神⽓象只属于易代之际有限的历史时空,并且在此夹缝中艰难的⽣长。

“遗民”的悲哀在于既⽆法被将来所承认,也不会被过去所包容,前者是他们主动⽽刻意的选择,后者则是他们尚未意识到的残酷事实。

明清两代⽂化专制的程度其实也是五⼗步笑百步,没有实质的差别,只不过满族⼈在实际操作上更加精致⽽已。

很难想象像顾炎武这样的慷慨磊落之⼠在专横暴戾的“胜朝”会有怎样的命运,我想北京城镇抚司衙门诏狱内那⼀幕幕⾎案⾜够说明问题。

因此,遗民的⾃我放逐⼜⽆法说成是被动的⽆奈,从明初的吴中四杰到晚明的竟陵诗⼈,⾃我放逐、⾃我封闭似乎成为了有明⼀代相当⼀部分⽂⼠安⾝⽴命的唯⼀可能。

在⼀定程度上可以说“遗民”是幸运的,⼀⽅⾯正是明清易代的王纲解体使遗民作为⽣命个体暂时摆脱了⽂化专制的梦魇,并且为⾃我的⽣存富裕了崇⾼的道义⾊彩;另⼀⽅⾯不得不承认清廷某种程度的宽容,⽽这份宽容我们在洪武、永乐两代⼤明英主那⾥找寻不到。

孤独的⽣命体验、鲜明的个性意识、家国沦亡的⽣命痛感、以及⼴袤深邃的⼈⽣阅历都意味着这个特殊时代的残酷诗意,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明遗民似乎遭逢了了明清两代诗情勃发的最佳历史际遇,他们有⾜够的理由去挥洒“赋到沧桑”⽣命豪情,去创造⼀个哪怕短暂的诗歌盛世,去为诗意凋零、诗情低迷、诗坛冷落的明清诗史涂抹⼀道难得的亮⾊。

况且,写诗是古代⼠⼤夫阶层必备的⼈⽂修养,遗民当然也不例外。

实际上,明清易代之际的⽂学史上也确实存在着“遗民诗⼈”这样⼀个群落,古⼈云“诗⾔志”,通过诗歌去阅读遗民⼼态⽆疑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王国维自杀原因简述

王国维自杀原因简述

王国维为什么在颐和园鱼藻轩自沉仰望二十世纪的学术星空,人们会很容易发现王国维这颗集哲学、经学、史学、戏曲学、甲骨学、敦煌学等研究于一身的学术巨星。

作为从旧王朝中走出的“新民”,王国维在经历了辛亥革命的烽火洗礼以后却戏剧性地成了新民国里的“遗民”。

在他自沉昆明湖后,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有一段名言指出,王的殉道与成仁,追求的是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的一人一事;道光以后,赤县神州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经济制度的新变,使得纲纪已无所依凭,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

”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的殉道与成仁为的是维护纲纪,死是“文化托命”的表现。

从中国文化精神的守望与学术思想的承继角度来说,王国维也确实堪称一位典型的“文化遗民”。

其实,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王国维,虽然也感受到新时代西风东渐的影响,但传统的君臣纲纪思想一直左右着他的一生。

据蒋息岑先生回忆,1904年左右在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任教的王国维,“讲授修身、伦理,出入于封建名教纲常之领域”(钱剑平《一代学人王国维》第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12年流亡到日本的王国维有《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其中有“庙堂已见纲纪弛,城阙还看士风变”、“汉土由来贵忠节,而今文谢安在哉”之句,他对纲纪、忠节的呼唤和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历历可见。

1923年,张勋病卒,王国维替溥仪起草碑文。

他从忠武、节义的角度感慨地指出:“此运之移既莫之至而至,忠义之至乃无所为而为,虽质文有殊尚之时,而名节无或刊之日。

”(雪林《王国维及其<谕张勋碑文>》,《文教资料》1999年3期)成书于1924年的《论政学疏》是王氏少有的一篇政论文章,其主题是从中西学术的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角度阐明自己的见解,意在扬中抑西,“原西学之所以风靡一世者,以其国家之富强也。

然自欧战以后,欧洲诸强国情见势绌,道德堕落……而中国此十年中,纪纲扫地,争夺频仍,财政穷蹙,国几不国者,其源亦半出于此……盖与民休息之术,莫尚于黄、老;而长治久安之道,莫备于周、孔。

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_陈寅恪_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_解析

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_陈寅恪_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_解析

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解析桑 兵比较中西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人治学的重要途径和革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但其间格义附会的流弊甚多。

1932年陈寅恪与刘文典论国文试题书关于比较研究的大段议论,切中学术思想界的时弊,指示法国学派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的一般法则。

后来虽有美国学派的平行比较日趋完善,似与陈寅恪所说不尽相符,实则学人如果不经系统训练达到高度自律,对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具有历史研究和系统异同之观念,仍然难免重蹈清代经学和近代古史研究穿凿附会的覆辙。

关键词比较研究 陈寅恪 格义附会作者桑兵,1956年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广州 512075)。

近二十年来,中国人文社会学科的比较研究复趋时兴。

在整体进展的同时,难免鱼龙混杂,令前贤批评的清代经学、近代古史研究的种种流弊,再度浮现。

前辈学人所议虽系当年情形,时过境迁,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可以借鉴。

尤其是高明者的真知灼见,不受时空限制。

后来人慕其声名显赫,对所指示的学术路径却莫名所以,并不遵循,甚至有意无意与之相悖。

1932年陈寅恪与刘文典论国文试题书关于比较研究的大段议论,至今看来不仅依然恰当,而且切中时弊,令人不禁有时光倒流之感。

是函主要讨论比较语言学问题,兼及比较文学乃至一般比较研究的法则。

关于前者,《马氏文通》的利弊得失在语言学界见仁见智;关于后者,虽不过附带论及,但牵扯广泛,歧异明显。

陈寅恪与比较文学,已有学人讨论①,对于本事的解读及相关问题的探讨,仍有较大空间。

由文本以明语境,可以体察前贤的苦心孤诣,与时势做一对照,从而领会其治学的途则。

一、对对子1932年夏考,陈寅恪受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刘文典委托为国文科目命题,因“连岁校阅清华大学入学国文试卷,感触至多。

据积年经验所得,以为今后国文试题,应与前此异其旨趣,即求一方法,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学之特性有密切关系者”②。

鉴于藏①②《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陈美延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249页。

王国维自沉的文化芬芳

王国维自沉的文化芬芳

王国维自沉的文化芬芳在中国晚近历史上,也许没有一个学者获得过象王国维所获得的学术成就,没有一个思想家抵达到象王国维所抵达的高远境界。

然而,作为一个历史从物,王国维偏偏又是那么的缺乏轰轰烈烈之业绩,以致他的形象正好应了他的表字静安,一如他在学术上思想上的对历史对人生洞若观火而准确地体现了其号观堂的观字。

晚近以降,学术大家一般皆有彪炳史册的事迹相随身后,诸如梁启超之维新,章太炎之入狱,胡适之有白话运动,熊十力有辛亥革命之经历,如此等等。

似手乎唯独王国维一生治学著书,好象默然不闻窗外之事一般。

及至最后的为新闻界所观注,却又不是因为他的惊人之举,而是他的悄然自沉于昆明湖里。

难怪鲁迅会说王国维是个“老实得象火腿一样”的人。

而且我在此想补充一句,此君不仅身前老实如火腿,即使身后也同样老实如火腿,比如他在甲骨文上的开创性成果,就被一个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文化败类如同割火腿一般地割去做了鲜美的唯物史观火腿汤。

当然,上帝毕竟还是公平的,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上对王国维的研究日臻繁荣,即使一些以前立场坚定地痛骂过这位封建遗老的王国维当年的学生,也开始以恭恭敬敬的模样谈论这位学者在学术上具有如何独特的地位,并且如何平易近人,诲人不倦云云。

人们如同过去膜拜鲁迅一样地谈论起了这位被历史风尘所掩没的人物,并且往往争先津津乐道于他的某一学术成就,以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有所长。

只有在说及他的自杀时,他们才变得神色惕然,小心翼翼,全然没有当年陈寅恪悼挽王国维时的悲痛和共鸣。

大陆上的这些所谓的学者教授,包括某些当年王国维教过的学生在内,几乎没有一个敢于象陈寅恪那样正视王国维之死。

这些专家谈论及梁启超和戊戌变法可以唾星四溅,一展书生意气什么的,但一面对王国维的自沉却总是那样的提不起精神。

殊不知,要真正进入王国维的精神世界,既不应从他的学术成就开始,也不当从他的政治立场入手,而就是从解读王国维之死起步。

正如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必须记住他悬崖撒手的结局,进入王国维精神世界的大门在于他的自沉,从其自沉读通其思想和人生。

王国维

王国维

独立王国维执着于理想,向往一种无功利、纯粹的学问。

王国维毕生笃志于追求学术独立。

1905年左右的王国维就曾敏锐地觉察到,自严复的《天演论》出,西洋学术逐渐进入中国,但是康、谭等人并未从形而上的层面上真正理解西方学术的价值,而只是将学术作为政治的一种手段。

对此,王国维提出,“故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

”至于“个人的学术独立”,王国维更是力行不辍。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仍是用在学术研究上。

从1917年起的六年中,他四却马衡、一却张嘉甫,终于答应成为北京大学的通讯导师,却又于两年后的1924年挂冠而去。

个中原因,在给好友蒋汝藻的信中表露无遗:“弟以绝无党派之人,与此事则可不愿有所濡染,故一切置诸不问……观北大与研究系均有包揽之意,亦互相恶,弟不欲与任何方面有所接近。

”显然,王国维是徜徉于学术独立而有意识地疏远政治。

王国维在1925年应清华之聘出任国学研究院导师时曾给好友蒋孟蘋写信道:“数月以来,忧惶忙迫。

直至上月,始得休息。

现主人(指溥仪)在津,进退绰绰,所不足者钱耳。

然穷困至此,而中间派别意见排挤倾轧,乃与承平时无异。

故弟于上月中已决就清华学校之聘,全家亦拟迁往清华园。

离此人海,计亦良得。

数月不亲书卷,直觉心思散漫,会须受召魂魄,重理旧业耳。

”日期:2009-02-2111:41:59守缺虽然身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但传统的君臣纲纪思想一直左右着王国维的一生。

据蒋息岑先生回忆,1904年左右在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任教的王国维,讲授修身、伦理,出入于封建名教纲常之领域。

1898年,王国维第二次乡试落第后,希望去国外留学,可家里无力资助。

不得不于1899年到上海谋生,利用工余在东文学社就读,主要学习新学及日语,为前途寻找方向。

在此过程中他对西洋哲学萌发了兴趣,发生了他学术人生的第一次转变。

以后数年醉心于尼采、叔本华的学说。

但是他研究哲学的最后收获却是“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理智上虽接受了西方思想,感情上却与中国旧文化无法割舍,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生方向反而更加彷徨。

历史研究200506 民国学界的老辈_桑兵

历史研究200506 民国学界的老辈_桑兵
② 学科分类开列了各方面拟聘学者的名单 , 具体如下 :
经学 汉学 古文学派 王国维 江瀚 曹元弼 章门 今文学派 廖平 不分古今文派 宋学 程朱学派 陈宝琛 陆王学派 小学 诸子学 儒家 ( 孙德谦) 汪荣宝 道家 章炳麟门派 墨家 胡适 名法家 同 杂家 叶德辉门派 史学 支那史 政治史 柯劭 法制史 董康 掌故 杨钟羲 经济史 文化史 胡适 朔方民族史 陈毅 屠寄 罗振玉 王国维
① 江南一带 , 公开树旗与新文化派对 下 。 胡适所谓 “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 , 应指老派观念 。
、 傅增湘 、 陈毅 、 陈衍 、 杨钟羲乃至王国维等 , 在
垒的 《学衡》 , 以南高学派为后盾和中坚 , 而南高学派中除了留美学生外 , 也有王瀣 、 柳诒徵等 老辈学人 。 在北大派南下之前 , 厦门大学的中国文史研究者 , 主要以陈衍为中心 。 广东则有古 直等人与之声应气求 , 更有学海堂出身的汪兆镛 、 朱九江的弟子简朝亮等老辈 。 在四川 , 晚清 以来的存古学堂一脉相承 , 入于民国 , 改国学校 , 由宋育仁 、 廖平等人主持 , 另有所谓 “ 五老 七贤” , 在学界乃至社会上影响极大 。 云南的赵藩 、 陈荣昌 、 周钟岳 、 袁嘉谷等人与四川的 “ 五 老七贤” 相似 。 湖南的 “ 二王一叶” 及皮锡瑞 , 于晚清独树湘学一帜 , 并一直延续到民国 。 在 关外 , 1920 年代东北当局聘请桐城派嫡系传人吴闿生等人任教 , 后来创办东北大学 , 所请师资 主要也是东南大学一派 。 这些地区的新派虽有逐渐扩张的趋势 , 还不足以与旧派分庭抗礼 。 更 为重要的是 , 在许多地方 , 学术上的新旧冲突并不像北京那样激烈 , 老师宿儒与留学新进之间 存在着某种和谐与默契 。 其实 , 即是在北京 , 学术界也并非新派一枝独秀 , 老辈学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重要甚 至主导地位 。 尤其是对外交往方面 , 1920 — 1930 年代老辈学人仍然担当要角 。 日本组织的对华 文化事业委员会固然主要以老辈为联络对象 , 1932 年 12 月底 , 法国汉学大家伯希和访华 , 抵达 北平 , 法国公使馆为之举办盛大宴会 , 招待中国教育学术界名流 , 中方 “ 到会者有前教长傅增 湘 、 蒋梦麟 、 翁文灏 、 李书华 , 暨学术界名 流胡适 、 沈兼士 、 马 衡 、 袁同礼 、 梅贻 琦 、 李蒸 、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人物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人物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学人风度”多维解读与运用【素材一】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

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

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简介
国 学
我是谁? 我是谁?
考 古 大 师 等 各 美 方 面 成 就 卓 著 的 学 术 巨 子 , 、 文 古 、 学 、 学 史 、 学 学 、 学 文
在 盐 官 镇 人 。 清
宁 安 , 号 观 堂 、 末 秀 才 , 。 国 , 观 永
静 国 维 (


1877 —1927 1927 年 年 , 、
人 生 历 程
3、人生转折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 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 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情, 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 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 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一说吴宓) 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 生、私淑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 4、巨子陨落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 北京之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的遗书,在颐和园昆明湖沉湖而死。

2、“逼债”说 当年溥仪在其《我的前半生》中说:内务府大臣绍英委托王 逼债” 代售宫内字画,事被罗振玉知悉,罗以代卖为名将画取走,并以售画所得抵 王国维欠他债务,致使王无法向绍英交待,遂愧而觅死。当时报纸还传,王 曾与罗合作做生意亏本,欠罗巨债。罗在女婿(王长子潜明)死后,罗、王 已生隙,罗令女居己家为夫守节,逼王每年供其生活费2000元。王国维一介 书生,债务在身,羞愤交集,便萌生短见。此说经郭沫若先生笔播,几成定 论。但从王遗书对后事的安排看和事后其它一些证据表明,王国维生前并无 重债足以致其自尽。
1、少年失意 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 、 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2、结 结 识罗振玉 1898年,二十二岁的他进上海《时务报》馆充 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 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 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 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 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 “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 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 词话》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3种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 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其 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1916年, 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 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 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 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 走”,食五品禄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简介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简介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简介中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迷一般的人物,王国维是一个性情极为淡泊的人,寻常是不与常人亲近的,有着自己安静和宁的内心世界。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简介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甲骨四堂之一),谥忠悫。

浙江嘉兴海宁人,国学大师。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

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金石学、甲骨文、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

甲骨四堂之一。

王国维精通英文、德文、日文,使他在研究宋元戏曲史时独树一帜,成为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

代表作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事迹1.少年失意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2.结识罗振玉1898年,二十二岁的他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

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

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62种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

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方面。

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

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

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

3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2013

3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2013

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 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 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因 此,我又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 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意就在不 要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 术,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 全部的人都如此。 „„因此,我又提出第二 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 箭牌。”
王国维的自沉之举震惊了清华园,更 震动了学术界,人们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位 卓有建树的国学大师而感到痛惜。 梁启超评价王国维说:“此公治学方 法,极新极密,今年仅五十一岁,若再延 十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 青年学者顾颉刚感慨地把王国维的死 和同年3月康有为的去世相比较,他说:
“至于静安先生,确和康氏不同,他是一天比一天进步的。他的大贡献都 在三十五岁以后,到近数年愈做愈邃密了,别人禁不住环境的压迫和诱 惑,一齐变了节,唯独他还是不厌不倦地工作,成为中国学术界中唯一 的重镇。今年他只有五十一岁,假如他能有康氏般的寿命,他的造就真 不知道可以多么高。”现在他竟“中道而废”,为学术界着想,他的死是一 个极重大的损失,说不出代价的牺牲。 梁启超和顾颉刚的话反映了学术界对王国维之死的深深遗憾。
4.王国维之死
1927年的初夏,阴历五月初三, 想不开的王国维,转了两圈,看 看周遭无人,一头栽进颐和园昆 明湖。那时,颐和园门票巨贵, 要大洋一元,因而游人甚少,待 救起,已断气。时的废帝溥仪事后赐王国维谥号为“忠悫”。 毛泽东有诗云:“莫道昆明池水浅”,那里的水并不深,王 跳进去,便一头扎到底。事实上并非溺毙,而是被湖底的淤泥 朽草,塞满七窍,窒息而死。呜呼,一代学者,草草一生,就 这样于污泥浊水中逝去,时年五十一岁。从他身上,翻出一纸 遗书,上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等 字样。有人说,他这个“辱”,为死殉清廷,效忠逊帝;也有 人说,他这个“辱”,与他亲家罗振玉有些什么纠葛。但不管 什么缘由,当时及后来,都认为不值得。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目的: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研读《人间词话》,领会王国维的“境界说”观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近王国维”。

(学生说“我知道的王国维”,然后老师再补充介绍)(P89)王国维,中国近代重要的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论家。

作品:《人间诗话》,一部重要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

籍贯是人杰地灵之地——浙江。

(好多艺术家、科学家都是浙江人。

如郁达夫、琦君、徐志摩等)。

他幼年接爱的是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15岁还考中秀才。

青年时代在当时进步思潮影响下,努力学习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来,成就了他主要的美学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

辛亥革命后,他以清朝遗老自居。

1927年由于长期思想上的苦闷,生活上的困顿,长子去世,挚友绝交,再加上对北伐战争胜利的恐惧,导致他自沉颐和园昆明湖,终年50岁。

他的才华和卓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令人惋惜。

二、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三、质疑,师生答疑。

四、作业:自选二则研读,要求结合具体的诗歌理解。

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最近在复习古诗词鉴赏,还记得我们在讲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关系时常提到的一句话吗?(“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二、研习第三则1、自由读,知大略。

这一段内容主要探讨了两个什么问题?(“有我之境”“无我之境”)2、解读“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看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这两句诗里描绘的景物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是这样?(“花不语”“乱红”,雨横风狂,落花飘零,哀伤——因了独立黄昏,惜春伤春的我)(“孤馆”“闭”,春寒袭人,杜鹃啼血,夕阳西下,无限凄婉——因了饱受羁旅漂泊的我)物本无意,实乃诗人主观情绪的浸染啊(亦可提“移情”)。

《2024年试析陈寅恪的“超越”观念——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说起》范文

《2024年试析陈寅恪的“超越”观念——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说起》范文

《试析陈寅恪的“超越”观念——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说起》篇一一、引言陈寅恪,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其学术成就与思想深度为后世所敬仰。

本文旨在从陈寅恪的《王静安先生遗书序》入手,试析其“超越”观念的内涵与外延。

本文将通过对其思想的分析,探讨陈寅恪如何以“超越”观念作为其学术研究的基石,以及这种观念在当代社会和文化中的意义。

二、《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背景与意义《王静安先生遗书序》是陈寅恪为王静安先生遗著所作的序言,充分体现了其学术观点和思想态度。

在序言中,陈寅恪强调了“超越”的观念,即追求学术研究的高度、广度与深度,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自己对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三、陈寅恪的“超越”观念解析陈寅恪的“超越”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追求的超越性。

陈寅恪认为,学术研究应该追求高度的创新性、独特性和深度。

他倡导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超越前人的成果,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发掘新的学术观点。

2. 文化传承的超越性。

陈寅恪认为,文化传承并非简单地复制和模仿,而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他强调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应超越传统的束缚,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价值。

3. 个人修养的超越性。

陈寅恪认为,个人的修养也是追求超越的重要方面。

他提倡学者应具备博大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仰,以实现个人修养的超越。

四、陈寅恪“超越”观念在当代社会和文化中的意义陈寅恪的“超越”观念在当代社会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其次,这种观念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个人成长方面,追求超越可以促使人们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实现个人价值。

在社会进步方面,追求超越可以促进社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五、结论本文从《王静安先生遗书序》入手,试析了陈寅恪的“超越”观念。

通过对其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陈寅恪以“超越”为基石的学术研究方法与态度对于当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7期文/ 刘斌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幽静的清华园,矗立着王国维的纪念碑,学子们每经此地总会怀着对一代国学大师的崇敬与惋惜的心情,而又总会为在20 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陈寅恪所写的碑铭所感动与激励。

碑铭中称赞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第一次以凝练的语言总结表达了近世启蒙思想运动以来中国学者要求学术独立与自由的理想,成为正直学者的追求与人格的象征。

早在1905 年,王国维即论述了学术独立的意义,他说:“夫哲学家与美术家之所志者真理也。

真理者,天下万世之真理,而非一时之真理也。

”因而追求真理是学者的天职,他希望“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则幸矣”。

他评论学术界时,主张将学术研究视为目的,而非国家、民族和宗教的手段;这样学术才能独立,而“学术之发达,存乎其独立而已”。

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的自杀方式表现的独立与自由是伟大而永恒的。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师,陈寅恪一生通晓蒙、藏、满、日、梵、巴利、波斯、西夏、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文字,尤精于梵文、西夏文、突厥文等古文字的研究;他先后从事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和清初文学、佛教典籍的研究,著述精湛,在学术史上开拓了研究的新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五四以来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将传统的治学格局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开拓出了崭新的学术路径,这其中陈寅恪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一、思考练习1. “序”的文体特征是什么?2. 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你怎么理解这话?3. 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4. 能力提高请就你对“大学语文”学习的感受和理解,试为这本大学语文教材写一篇短序。

(500字)二、参考答案1. 参见“知识识记”第1项。

2. 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

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3. 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

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

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

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

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

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4. 能力提高序言可叙事、可议论,是一种相当自由的文体。

可以从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个人对这种教学的感受、目前教学的不足和需求谈起。

不过写作时,应注意结合书的特色去谈问题。

一、思考练习1. 简要评述傅雷对东西方文化之差异的观点。

2. 本文采用书信日记体写作有什么好处?在阅读、欣赏此类文学作品时应注意什么?二、参考答案1. 西方文化受宗教影响很深,特别是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文化中自我的觉醒和传统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形成了近代西方文化的主要矛盾。

自我对无限自由的争取和人对神的臣服两者之间的矛盾折射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而中国文化则更加自然、健康,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文化名人 王国维

文化名人  王国维

文化名人王国维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

汉族,浙江海宁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中国史学界。

文学成就王国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是其《人间词话》。

他词作的成就在境界的开拓上,而境界也正是《人间词话》所着力强调的。

从具体作品分析,王国维的词作多摆脱了抒写离情别绪、宠辱得失的俗套,重在展现个体的人在苍茫宇宙中的悲剧命运,是对生命与灵魂的考问。

他“往往以沉重之心情,不得已之笔墨,透露宇宙悠悠、人生飘忽、悲欢无据之意境,亦即无可免之悲剧”,诗词中因此每每流露出哀伤的气息。

如《采桑子》中言:“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发现人间的苦难,是与因循守旧、知足常乐的人生相对立的境界,是人的觉醒。

如此,“境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他的词表达的就是一种哲学境界,而超越了伦理的境界。

《人间词话》中“无我之境”的“无我”,即为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教育学说》一文中讲的“无欲之我”;所谓“理想”与“写实”的提法,也是来源于叔本华使用的概念“理想”和“摹仿自然”。

王国维将叔本华等人的哲学美学观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艺术观,并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实践进行了完美结合。

《人间词话》成为中国美学史上融通中西、承前启后的理论巨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与陈寅恪国民性思想比较

王国维与陈寅恪国民性思想比较
第 1 第 8期 0卷 21 0 0年 8月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u a fYii iest o r lo bn Unv ri n y
Vo . 0.№ 8 11
Au u t 0 0 g s ,2 1
王 国维 与陈寅 恪 国 民性 思 想 比较
郭现 军
( 昌学院 社科部 , 许 河南 许 昌 4 10 ) 60 0
与王国维一样, 陈寅恪也认为中国人在价值取向上特别注
重实 用。 他主要从道德实践与宗教信仰层面说明 这一问题:其 “ 言道德, 惟重实用, 不究虚理”3m,惟以中国人性趋实用之故, l “ " 其三, 中国人擅长经验直觉的思维方式, 缺乏抽象的概念思 不得发达” 然惟中国人之重实用也, “ 故不拘泥于宗 维。 相应地, 在方法论上, 不擅分类, 具体的经验类比 以 为手段。 佛理在中国, ,30 o ]3 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影响②: 这与长于抽象思辨、 精于分类、 善用归纳分析法的西方人大相径 教之末节, ̄1然后,
足实 际需要为目 这就导致西洋的 的。 思想不能 迅速传人中国, 并 陈寅 恪关于国民 性的 论述见于《 吴宓日 , 记》共有两处, 分别 且当时中国学术界、 教育界以及留学界普遍 以现实的功利 目的 在 11年 8 3 E 99 月 1t 和同年 l 1 2月 4日的日记中。陈寅恪国民
( 陈寅恪关于国民性论述 二)
王国 维国民性思想散见于《 红楼梦评论》 《 、论近年之学术 界》《 、论新学语之输入》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与《 等文章 中。其思想涉及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人生态度、 思维方式等方面, 并且提出了以美学来改造国民性的独特见解。
其一, 在价值取向上, 王国维认为, 中国人凡事以有用、 以满

傅山与屈大均交游考论

傅山与屈大均交游考论

傅山与屈大均交游考论作者:宋涛来源:《文物世界》 2016年第3期宋涛摘要:傅山与屈大均,为清初南北两大遗民,在山西、广东两地遗民群体和士大夫阶层中均为旗帜性人物,而两人在当时也有交往,本文拟就傅、屈两人的交游进行考证,并对这两位煊赫青史的文化巨人在志节、思想等方面做出比较和论述,以冀对明遗民的行藏异同进行探考。

关键词:傅山屈大均遗民交游一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随即入关的清军迅速扫荡各地农民军及残明武装,神州大地又一次陷入兵燹之中。

明清递嬗,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朝代更迭,而更兼有文化陆沉带给中原士夫的恐慌,正如陈寅恪先生在为王国维所撰的《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所说:“凡一种文化,值其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

”故而凡遇此衣冠更迭之际,家国命运与士夫气节就犹如水之于石,必有“水落石出”之效果。

从宏观的角度观之,当然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忠烈”还是“遗民”,抑或是“贰臣”,造成其出处迥异的深层原因多维而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但遗民毕竟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获得尊严的群体,理应得到后人的尊敬。

清初遗民见诸史籍者,据谢正光所编《明遗民录汇辑》所统计即有2000余人,而其中根据分省和文化区域不同,各地又各有其公认的领袖人物。

在山西,傅山无疑是遗民领袖,而在广东,屈大均则在殉明的陈邦彦、陈子壮、张家玉等“三忠”之后,扛起了遗民士大夫抱志守节的文化大旗,这一北一南两大遗民的交往,往往为后世研究者所乐道,而其中的细节正是本文试图梳理和厘清的。

二傅山生于1607年,时在明万历三十五年,明亡时38岁,故其在《甲申守岁》一诗中有“三十八岁尽可死,栖栖不死复何言……怕闻谁与闻鸡舞,恋着崇祯十七年”[1]之语。

屈大均生于1630年,为明崇祯三年,明亡时仅15岁。

然而与北方不同的是,随着京师陷落,崇祯殉国,南方各省纷纷成立政权,是为历史上的“南明”,由于内讧及腐败,南明各小朝廷也相继覆亡,残明势力逐渐向东南沿海和云贵一带退缩,在这一时期,南方各省仍沿用明朝年号,奉明为正朔,实际上并未纳入清朝的控制,所以直到广东的隆武政权灭亡、李成栋反正和广州城再次被清军攻陷,时已在顺治七年,即1650年,而这一年屈大均已经21岁,已是几度投身抗清武装斗争并蜚声岭南文坛的著名遗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卷第1期2011年1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10No.1Jan.2011收稿日期:2010-10-15作者简介:彭玉平,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王国维、陈寅恪文化遗民心态辨析彭玉平(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275)摘要:王国维与陈寅恪生前共事于清华,在学术领域、政治态度、人格精神等方面识趣特契,尤其在政治立场上,都带有强烈的文化遗民倾向。

陈寅恪因为未在晚清有仕履经历,所以他对前朝的眷恋更多是出于文化形态的考虑。

王国维虽然也有着相似的文化遗民心态,但因为既在晚清学部任职,又曾任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所以其文化遗民身份之外,也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

陈寅恪提炼出王国维的文化遗民特点,但也不免遮蔽了王国维与晚清政坛的特殊关系。

考量王国维与陈寅恪的遗民心态,不仅对了解两人个案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厘清遗民的类型和特点颇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王国维;陈寅恪;遗民;文化遗民;身份遗民;溥仪中图分类号:I 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94X (2011)01-0077-05一、两种遗民、两种心态、两种生存方式生活在晚清与民国两个朝代,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就必然存在着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

留恋于旧朝的文化,即使其经历与旧朝关系淡漠,依然会有一种文化遗民心态。

这与仕于前朝讲究气节,又是不同的概念了。

所以虽然都是遗民,实际上存在着文化遗民与身份遗民的区别。

王国维的复杂就在于他兼有这两种角色,对其判断也就显得格外复杂。

而陈寅恪则要简单得多,虽然他的祖父、父亲与清室曾有过一定的关系,但清室灭亡,陈寅恪才过弱冠尔,所以对于前清,他虽有印象与经历,却几乎没有身受。

正因如此,进入民国后,他虽然对封建制度所承载的文化追慕不已,但这种追慕更多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追慕,而非国家形态上的单纯留恋,所以陈寅恪只是比较典型的文化遗民而已。

因为这种对前朝文化的留恋,对于当代之人,便不免显得有些隔膜。

王国维不用说,陈寅恪无论是晚清、民国、共和国,作为个体的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也因此,他与王国维一样,与当世隔膜着。

对于历次文化运动,陈寅恪冷眼旁观,始终以局外人自居。

王国维虽然早年有过参与的热情,但也只是持续了不到10年,便“华丽”转身到传统中去了。

自此对于“当代文化”,回复到看客的本然角色之中。

文化遗民的精神停留在前朝,只有学术是存乎今世的。

两人对学术异乎寻常地执着与热情,其实都是规避当世的一种必然选择。

或者说,学术使他们栖居在自己的世界中,身行走在尘世,心却在尘世之外。

让自己的生命似乎单纯地跋涉在学术的征途中。

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碑铭》中认为读书的意义在于摆脱“俗谛”,所谓俗谛其实就是尘世的利禄之心。

陈寅恪要求的独立之精神,其实就是屈原所谓“遗世而独立”的精神。

可见的“遗世”方是能“独立”的前提。

陈寅恪似乎是评价着王国维,但句句契合着自己。

大凡研究历史的人,心智会格外明亮,这种明亮有的照亮别人,有的回照自己。

文化遗民中的历史学家便更多地属于回照自己的一类。

如陈寅恪说:纵观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往往与道德标准及社会风习之变迁有关。

当其新旧蜕嬗之间际,常呈一纷纭综错之情态,即新道德标准与旧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多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

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

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苦痛,终于消灭而后已。

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

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

[1]在贤者、拙者与不肖者、巧者之间,王国维与陈寅恪都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前者,所以其苦痛便不能不如影随形地紧跟着其生命的步伐。

其实,在王国维尚未辞世之前,陈寅恪的这种心态已经是十分成熟的了。

1927年春,陈寅恪有《春日独游玉泉静明园》诗记其心迹。

诗云:犹记红墙出柳根,十年重到亦无存。

园林故国春芜早,景物空山夕照昏。

回首平生终负气,此身未死已销魂。

人间不会孤游意,归去含凄自闭门。

“故国”云云典型地反映了陈寅恪的遗民心态。

读这样的诗,总感觉活着的陈寅恪,他的心其实是死的,而已死的陈寅恪,却又分明活着。

“归去含凄自闭门”的想法应该是久蕴于陈寅恪心中的。

这让笔者联想起,当1924年王国维困扰于清室纷争,而生厌倦隐退之意时,在致罗振玉的信中提到的“闭门授徒”之事,当时连“大学之请”也是被明确排除在外的。

看来,“闭门”以自守是王国维与陈寅恪共同的生存心态。

只是两个各欲闭门的人,到了清华园,却分别向对方敞开了心扉,并由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份情谊在王国维而言,只是持续了不到10个月,而在陈寅恪,却是留下了一生的追忆。

二、家族仕履与陈寅恪的遗民立场从某种程度来说,陈寅恪评述王国维之死,其实是借王国维来阐明自己的文化观和精神追求。

在陈寅恪看来,绵延已久的文化传统,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随着辛亥革命之后共和政体的确立、君主专制的瓦解,承载传统文化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便发生了本质变化。

虽然改朝换代是历史的常态,但民国的建立不仅是朝代的更换,而是政体的变革,传统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也由此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也因此,虽然每逢朝代更替都会带来遗民阶层的出现,但民国建立之后的所谓遗民,除了有追怀前朝这种遗民常见的心态之外,恐怕更多地是出于对一种文化传统的坚守以及对于新文化的拒绝姿态。

余英时曾如此评述陈寅恪的《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陈先生在字里行间对中国传统文化流露出无限恋恋不舍之情,但他所向往的并不是已过时的具体制度,而是抽象的文化理想。

[2]这一判断十分准确。

而在王国维,可能兼有这两种心态,但着实地说,文化遗民的意味要更重。

在陈寅恪,则要简单得多,既没有前清的仕履经历,更没有与废帝溥仪发生过任何形式上的瓜葛,他只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文化遗民而已,陈寅恪曾分析自己家族与晚清的关系说:先祖仅中乙科,以家贫养亲,不得已而就末职。

其仕清朝,不甚通显,中更挫跌,罢废八稔。

年过六十,始得巡抚湖南小省。

在位不逾三载,竟获严谴。

先君虽中甲科,不数月即告终养。

戊戌政变,一并革职。

后虽复官,迄清之末,未尝一出。

然以吏能廉洁及气节文章颇负重名于当代。

[3]陈寅恪这篇自述家世、身世及相关记闻的文章作于他75 76岁之年,陈寅恪之所以将其祖父、父亲在晚年的蹭蹬仕履及其与晚清政权的关系一一说明,正是藉此以说明,其家族并未承受多少清朝的恩泽,所以他自己也在本质上不可能是清朝的遗民,而只可能是清朝这一政权形态及社会制度所承载的文化的遗民。

因为有着相似的文化遗民的心理,所以,陈寅恪能在文化认同上与王国维契合无垠,但也不免忽略了王国维独特的经历所带来的其他思想。

这是陈寅恪能够走近王国维但必然会部分地忽略王国维的本质所在。

事实上,就在王国维本人而言,其与清廷的关系也是前后略有不同的。

譬如1917年张勋复辟,王国维在当日与罗振玉诸信中虽然屡屡道及,但显然以局外人自居。

而在晚年则端肃其事,甚至对曾国藩之孙曾广钧所作《纥干山歌》叙述张勋复辟事而时杂俳谐、香艳之句深致不满,认为此乃“悲壮严肃之大事”,须以“端庄”之笔出之。

[4]其实,王国维与陈寅恪之父陈三立也差点在紫禁城成为逊帝溥仪身边的“同事”,因为溥仪师傅陈宝箴曾荐举陈三立相佐,但被陈三立以不能操京语而拒绝。

若是陈三·87·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卷立应荐而去,也许会带给陈寅恪以另样的心理感觉了。

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陈寅恪的“殉文化说”固然在流俗之说的基础上超拔到精神和文化的层面,彰显了王国维的深沉思想和精神主流,但毕竟对于王国维作为“本色”遗民的另一面缺少必要的关注,甚至遮蔽了王国维思想中的灰色地带。

三、王国维与溥仪:身份遗民与文化遗民的纠葛有必要说说王国维与清廷及溥仪的关系了。

王国维在晚清虽然只是担任学部的图书局编译、名词馆协修,属于底层官员。

但辛亥之后,他随罗振玉东渡日本,曾连作《颐和园词》、《蜀道难》、《隆裕皇太后挽歌辞九十韵》三首长篇排律,分别哀挽慈禧、端方和隆裕太后三人,其中渗透了浓重的王朝兴衰之感。

1917年张勋复辟之时,王国维与时在日本京都的罗振玉频繁通信,言说耳听报载的相关情况,其关注之心堪称迫切。

尤其是听说复辟失败后,溥仪师傅陈宝箴和伊克坦一投缳一赴水(按,此消息不确),又听说张勋志在必死,不仅感叹“三百年来乃得此人,庶足饰此历史”,并认为“此等均须为之表彰,否则天理人道均绝矣”![5]198可以见出王国维对清朝有着怎样朴素的感情。

1923年,王国维因升允推荐,被征召为溥仪南书房行走,因为王国维在前清没有功名,所以罗振玉在信中说王国维“身膺二百余年未有之恩遇”,希望他“感激主知”“以图报称”。

[6]568罗振玉并令其子仿李文田、王文敏之例,为刻“文学侍从”朱文方印,完全按照君臣之礼的方式看待着王国维的出任南书房行走一职。

而在1924年初,王国维被赐紫禁城骑马后,他在致罗振玉的信中表露了强烈的宠遇和报称之心。

他说:维于初二日与杨、景同拜朝马之赏。

此事在康熙间乃时有之,竹垞集中有思赐禁中骑马诗可证也。

然此后则内廷虽至二品亦有不得者,辛亥以后,此恩稍滥。

若以承平时制度言者,在杨、景已为特恩,若维则特之又特矣。

报称之艰,公将何以教之?[6]603这个在王国维看来属于“特之又特”的紫禁城骑马,不仅给了王国维巨大的荣誉感,也让他觉得报称之艰难。

从王国维的这封信中,可以见出王国维对溥仪确实有一种知恩图报之心。

只是当时的王国维尚未能找到报称的方法,所以希望罗振玉有以教之。

王国维对这个南书房行走的职责是尽心尽力的,他不仅在这一时期上奏较多,而且在郑孝胥专宠于溥仪身边时,深感忧虑,以至夜夜失眠。

[6]619罗振玉和升允因为王国维对南书房行走角色的完全融入,而深感欣慰。

这意味着,王国维已经将自己与清廷、溥仪视为一个整体了,所以他的担心、忧虑,便与溥仪的这个小朝廷密不可分了。

不过,王国维毕竟是王国维,他的学者本色,使他对清廷和溥仪的这种朴素的报称之心会时时消磨在宫中异常激烈的派系斗争之中。

大约在1924年6月初,王国维已然厌倦了宫廷此起彼伏的斗争漩涡,他在1924年6月6日致罗振玉的信中说:观之欲请假者,一则因前文未遂,愧对师友;二则因此恶浊界中,机械太多,一切公心,在彼视之,尽变为私意,亦无从言报称。

譬如禁御设馆一事,近亦不能言,言之又变为公之设计矣。

得请之后,拟仍居辇毂,闭门授徒以自给,亦不应学校之请,则心安理得矣。

[6]626无处不在的“公心”与“私意”的矛盾,令王国维有“无从言报称”的感觉,所以欲“请假”而离此恶浊界,回归到“闭门授徒以自给”的本色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