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
浅谈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3-02-03T06:26:56.992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1月下作者:孔德勤[导读] “语文核心素养”是在2017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伴随着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说明文教学,应当给予其相较于以往来说更加重视的地位。
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对于学生们的相关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说明文教学能够很好地培育学生的对相关信息的读写处理能力,这也是应当加强对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重视的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说明文教学的重要性等角度为主要切入点,探讨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策略。
孔德勤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一中学 650228【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在2017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伴随着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说明文教学,应当给予其相较于以往来说更加重视的地位。
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的层出不穷,对于学生们的相关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说明文教学能够很好地培育学生的对相关信息的读写处理能力,这也是应当加强对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重视的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说明文教学的重要性等角度为主要切入点,探讨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3)1-006-01初中语文教材中,说明文篇幅得到增加,在各种文体中增长率最高,这样加大说明文的教学量,它符合了语文科工具性和实用性原则的要求。
同时也清楚表明了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
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
建构初中说明文教学有效课堂的策略
建构初中说明文教学有效课堂的策略摘要:重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中说明文教学量加大,而近些年中考也加强了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
但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三种基本文体的教学,说明文教学是最薄弱的。
因此,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最迫切也是最紧要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教学说明文教学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改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淡化文体知识”,重视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这一新要求,我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方式,努力探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
下面我就如何提升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兴趣.1、利用说明文实用性强的特点,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用途.要让学生认识到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重要发明创造的介绍,以及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也会经常用上说明文.如介绍班级春游路线,介绍好书,制订"实验操作规程"等.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说明文的知识.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年龄,一旦明确了学习说明文的用途,就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2、说明文的教学还可以和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的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在做理、化、生实验时,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细致地观察事物,并运用说明文的写作知识写出实验报告,或是有趣的科学小品.还有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如教《看云识天气》,让学生在课外观察云层,判断天气的变化.结合得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法灵活多变,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如运用图片、表格、实物等具象的形式进行教学.如教《中国石拱桥》便运用各种石拱桥的图片辅助研读;教《景泰蓝制作》,把生产程序列成图表;用多媒体教《向沙漠进军》、《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等,放映相关的科教片,把事物的形象和变化展现出来,学生很感兴趣,效果很好.二、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英语阅读教学是复现、巩固学生所学语言知识,进一步活用词汇、语法、句法,并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选文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困题新解217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选文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曾翠屏随着教学的改革,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说明文选文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影响,说明文不同于记叙文、议论文,主要是体现在说明文的内容更加科学准确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说明文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本文以教育部审定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选择了教材中相关的说明文进行分析讨论,结合了当前的教学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说明文的文体特殊,与记叙文议论文有所不同,说明文主的表达方式是说明,客观地为人们介绍事物的特征和功能,或者通过说明文让人们了解事物的发展进程所以说明文来源于生活,但是并不完全属于生活,具体体现在产品说明书、零食的包装、建筑的介绍等等均是属于说明文。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在不断的出现,人们依靠说明文中的描述来认识新的事物,所以,说明文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选文概述说明文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非常的重要,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可以为学生传授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世界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说明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个字——说,这也是说明文不同于其他问题的一点,说明文更加的科学权威,语言清晰严谨。
但是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选文中,发现如今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于文章内容的讲述,从而忽略了说明文教学的重要性或者是教师讲述的内容不够生动形象,过于关注说明文所讲述的事物从而忽略了说明文教学的本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更多的老师或选择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但是为说明文选择的配图并不符合文章的重点,忽略了学生对于说明文的理解,将说明文作为科普文章,使学生疏于对说明文这一文体的了解,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选文教学策略1、教师结合学生情况授课部编版语文教材由教育部编写,教材的选文要秉承着立德树人这一准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但是,当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重新规划了语文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重新划分了掌握的内容,有利于教师可以更加合理的规划教学内容。
说明文阅读指导建议建议专业知识讲座
在选取说明文阅读材料时,可以采取一些策 略,如关注热点话题、结合教材内容、选取 与学科相关的材料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结构清晰
说明文要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 确保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说明文阅读材料的选取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材料内容丰富多样
选取的说明文阅读材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 平和兴趣爱好,难度适中。
选取的阅读材料应该涵盖多个领域,以便拓 展学生的知识面。
材料来源可靠
材料选取的策略
选取的阅读材料应该来自可靠的渠道,以确 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说明文的段落关系
对比关系
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观点来说明主 题和中心思想。
递进关系
通过递进的方式来说明事物的发展 过程或变化。
并列关系
通过并列的方式来说明事物的不同 方面或特点。
因果关系
通过因果关系来说明事物之间的因 果联系。
04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抓住主题句
主题句是文章的核心观点,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
说明文阅读指导建议建议专 业知识讲座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说明文的定义与分类 • 说明文的语言特征 • 说明文的篇章结构 •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 说明文阅读实践
01
说明文的定义与分类
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通过客观地表 述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作用、意义等,使读者对某一 主题或事物获得清晰、准确、深入的了解。
03
说明文的篇章结构
说明文的层次结构
简单层次结构
由一个中心句和若干支撑句组成,层次清晰,结构紧凑。
说明文知识讲座
3、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 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 而唤起读者的想象,从而更具体深刻的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 特征。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 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这种说 明方法的作用可归结为:通过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的特 征),易于读者的理解。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 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突出不同之处。作用是 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新鲜的说明事物, 增强说明效果。(横比和纵比) 作用:把_____和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_的特点。 4、举例子: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如果不容易被人理解,就需 要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举有代表性 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能增强说明力。如《中国 石拱桥》中把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 石拱桥的悠久历史、杰出成就作了说明。 作用:具体说明某对象的_____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事理说明文 如《死海不死》
平实说明文 如《中国石拱桥》
生动说明文 如《桥之美》
1、明确说明对象 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弄清楚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究竟在介绍 某种具体事物还是在解说某种抽象的事理。 ①在确定说明对象时,分清说明文的类型后,就比较容易把握说 明对象,如说明实体的说明文,有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如《中 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苏州园林》等,但这一方法 不是阅读所有的说明文都可以用。例如《死海不死》的说明对象 是‘死海’不死的原因,如果简单的把标题作为文章的说明对象, 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所以,一般的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 题上找,事理说明文的对象不能仅看标题。 ②有些说明文,特别是事理说明文只有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文 章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才能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另 外还要注意不要把说明文中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误认为是全文的说 明对象说明对象。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简析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简析摘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体裁之一,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由于说明文论述比较单调,文章基本是平铺直叙,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不高,这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进度。
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笔者就说明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感情的运用、趣味元素的挖掘、课内外结合以及说明文的语言魅力几个角度出发,谈一下我对初中说明文教学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兴趣引导策略一、正确认识文体,明确教学目标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便加强对于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以及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
说明文作为描述、表达的一项主要文体,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
培养学生较强的说明能力,对于他们日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发展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所以作文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说明文,鼓励他们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比如在上说明文之前,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几大特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的特点。
上课时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关对象分析,就会提升教学效果。
二、融入教师感情,引导学生兴趣“亲其师则重其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感情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教师对于说明文的阅读、感受来感染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学习。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
比如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
如果教师自己都讨厌说明文,那么自然就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做好说明文的学习。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看云识天气》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小的时候,由于上学要走很远的路,特别是在夏天,路上往往遇到下雨,可是我又经常忘记带伞,就常常会被雨淋,后来我读了一篇课文之后,发现原来天气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认真观察天上的云,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的看出天气的状况,于是后来我就根据云来识别天气,很少被雨淋了。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说明文是一种介绍事物的文体,通过准确的描述和清晰的逻辑,让读者了解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下面,本文将分享一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要想写好说明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自然界中的现象等等,从中挖掘特点和功能。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帮助他们分析和归纳信息,逐步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
二、解构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通常包含引言、主体和结论三部分。
引导学生解构说明文的结构,帮助他们理清逻辑关系。
在引言部分,可以采用提问、比喻、引用等方式引入话题,激发读者的兴趣。
主体部分是说明文的核心,可以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进行组织。
结论部分可以总结重点,强调观点,并给出展望或建议。
三、选择适当的语言风格写好说明文需要选择适当的语言风格。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应注重简明扼要,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语言风格上,要求学生注意客观中立,避免主观性的评价和情感色彩的加入。
四、培养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能力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通过写作训练来提升综合能力。
可以开展写作比赛、写作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五、批判性阅读和写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和写作。
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判断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对其进行思考和思辨。
在写作时,学生要注重论证和举例,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需要从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解构说明文的结构、选择适当的语言风格、培养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能力以及进行批判性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展开。
浅析部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析部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发表时间:2020-09-27T10:03:01.0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作者:刘怀芳[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文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体,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说明文文体的基本特点,又要引导学生深入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刘怀芳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第一中学 271000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文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体,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说明文文体的基本特点,又要引导学生深入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因此,本文对如何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并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前言: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学生开始认识和深入学习说明文这类文体。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说明文文章的基本主题和说明要点,让学生研究分析文章在阐述文体过程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说明价值,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说明文文体的认识和解读的能力,促进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把握文章主题,明确说明要点说明文这类特殊文体,通常会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及较为清晰的文章说明要点,说明的对象可以是某类事物或者某种社会现象[1]。
在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即抓住文章主题和说明要点,使学生快速融入文章创设的情境中,进而深入领会文章的重心内容。
在说明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说明文文本特征,抓住文章的说明要点,并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基础上,进行问题设定和目标设计,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语文说明文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通常学生在阅读一遍文章后能够初步判断出,该篇文章的说明要点是中国石拱桥,文章针对说明对象进行介绍和详细阐述时,分别以“赵州桥”和“泸定桥”为例,对中国石拱桥的工艺方面和基本特点进行细致介绍。
说明文知识讲座
一、说明文的定义
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 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 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 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 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 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 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 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 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 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 方。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 的趣味性。 (9)摹状貌(物)。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 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 法叫摹状貌。 作用是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 文章更具可读性。
(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 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作用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6)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 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使人清 楚明白。
(7)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 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 确提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基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 说明更严密。 下定义和作诠释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 言方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 “是”这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 果不能互换,就作诠释。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 (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 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 他事物的标志。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 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 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 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 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 介绍的。
初中说明文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说明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了加强初中说明文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校于近期组织开展了初中说明文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探讨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提高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认识。
2. 交流说明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
3.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说明文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就初中说明文教学进行专题讲座,从说明文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帮助教师掌握说明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2. 课例研讨选取优秀说明文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析案例中的教学亮点和不足,探讨如何改进说明文教学。
3. 互动交流教师们就自己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分享教学心得。
4.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说明文课堂教学,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活动安排1. 时间:2022年9月20日至9月24日2. 地点:学校多功能厅3. 参与人员:全体初中语文教师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
2. 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提高初中说明文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六、活动总结本次初中说明文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专家讲座、课例研讨、互动交流等形式,教师们对说明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说明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语文人才贡献力量。
第2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对说明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认知水平,探讨说明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日开展了初中说明文教研活动。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讲座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讲座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的难度比较大,教师们要为同学们准备好关于说明文阅读的复习指导,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一、把握说明对象无论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有其特征,阅读时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的特征,弄清了特征,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
阅读说明文最重要的是分析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特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①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食物”,同时引领读者阅读课文,不难看出“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一句点明了“食物”的特征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
②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
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又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
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说明文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说明文作为一种以客观、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事物、说明事理的文体,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认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举办了说明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研究和探索。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各年级备课组针对本学期的说明文教学进行了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结合教材,针对说明文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共同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
2. 课堂观摩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多位优秀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观摩课上,教师们展示了精彩的说明文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说明文教学的特点。
3. 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结束后,教师们围绕观摩课例展开教学研讨。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针对说明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认识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说明文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2. 优化了说明文教学设计在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过程中,教师们针对说明文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优化了教学设计,提高了教学效果。
3.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四、活动总结1. 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 深入研究,提高教学水平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研究说明文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 搭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将继续搭建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空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本次说明文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校说明文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说明文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说明文教学策略
标题: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说明文教学策略摘要:说明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说明文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设定在说明文教学中,首先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除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可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科技说明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理性思维,事理说明文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选择说明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首先,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说明文,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其次,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如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和科技说明文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说明文范文,让学生领略说明文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运用说明文教学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和实践活动法等。
例如,在讲解法中,教师可以对说明文的文体特征、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进行详细讲解;在讨论法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说明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的了解;在探究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说明文的科学原理、原理和方法等进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在实践活动法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写作实践和口头表达实践,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组织说明文教学过程应该注重组织有序、条理清晰。
首先,教师应该对说明文进行预习指导,让学生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
其次,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说明文的内涵和价值。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课堂小结和延伸拓展,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好说明文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
说明文是一种用来介绍、阐述事物来由、性质、特点,解释现象、规律和原理的文体形式。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
一、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写好说明文首要的条件是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同时,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观察,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为写好说明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为了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为谁写。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分步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写作任务,比如先明确要点,然后进行材料搜集和整理,最后进行逻辑组织和语言表达。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写好说明文不仅需要良好的写作技巧,还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思维导图的例子,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形成系统化的思维模式。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会他们运用因果关系、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材料,条理清晰地进行叙述和解释。
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写好说明文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并进一步理解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写说明文时灵活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通过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加强写作训练、注重思维训练,以及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我们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说明文写作能力。
关于说明文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说明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把握不够,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提高说明文教学质量,本教研活动旨在探讨说明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深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规律,明确说明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2. 探讨说明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兴趣。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活动内容1. 说明文概述(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说明文的分类和作用(3)说明文的写作方法2. 说明文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培养学生的说明文阅读能力(3)提高说明文写作水平3. 说明文教学案例分享(1)优秀说明文教学案例展示(2)案例分析及反思4. 说明文教学研讨(1)针对说明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2)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四、活动实施1. 研前准备(1)收集整理说明文教学相关资料,为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2)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嘉宾。
(3)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2. 研讨环节(1)主讲嘉宾进行说明文教学概述,阐述说明文的特点和规律。
(2)分享优秀说明文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
(3)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说明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研讨,提出改进措施。
3. 总结与反思(1)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炼出说明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教师们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五、活动预期成果1. 提高教师对说明文教学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2. 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说明文教学效果。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说明文教学的发展。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说明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一、说明文教学概说在新课改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体现科学性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
老师们执教研究课、公开课,通常选择文学作品,很少有人选择“说明文”。
但是,训练学生阅读科学文本的能力,本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份内之责。
中小学“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的科目,而“语言”有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公文语言、日常语言等分类,因此,语文学习的疆域中,必须有科学语言的一席之地。
(一什么是说明文?目前,一些论者对“说明文”这种文体是否存在,产生了质疑。
好多人认为,“说明文”的文体概念,混淆了实用类文体(说明书等和科学作品的界限,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文体辨认,从而对实用类文体和科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由于把科学作品限定在“说明文”即主要是科普作品的范畴内,严重制约了学生真正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即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言语,造就学生养成逻辑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和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在阅读板块独列说明文,而是谓为“科技作品”。
阅读板块第9条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但是在写作板块的第5条,又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这里,我们不去思辨“说明文”是否存在,单就文章内容来看,我们暂且把客观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视为“说明文”。
广义地看,只要是把事物、事理说明白的文章,都是说明文(请大家参考阅读北大学者孔庆东的文章《不要人夸颜色好》。
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大都有主观成分,所以社科题材的文章多视为议论文;而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有相对的客观性,所以说明文多为科技类文章。
鉴于“说明文”的内涵模糊,也有人用“科学文本”的概念取代之。
那么,“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又是什么呢?南开大学的徐江教授指出:说明就是介绍。
说明文的作者是一位“二传手”,他的任务是普及科学知识。
旧体系写作原理对“说明”的解释,没有抓住“介绍”知识这一本质,所以关于说明的说明,总是说不明白。
人们很少以“说明”来发表、公布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对事物的思索,而是以“论”来阐明自己的“科学见解”。
复杂的社会问题且不论,即便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反映,人们撰写实验报告,这本来看似具有强烈的“说明性”,因为它像是“介绍”实验的基本情况,不是靠逻辑推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证明”,是对相关科学研究结果的特殊形式的阐述证明。
它的宗旨是让人们相信这有关科学研究的结论是正确的,是科学的。
所以,人们习惯上也把科学实验报告,视之为科学研究论文,而不视之为说明文。
比如,《关于x x地区地方病成因调查报告》,这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成果,属于科学论文范畴的。
撰写这种报告的写作行为就属于“论说”,因为这种报告是在论证那种地方病的成果的确凿性,让人们相信,认识。
凡是作者的某种“发见”,都面临着“证明”,“说明”所传授的知识虽然也是“科学”的,但不是首次发表的,不是作者直接研究所得的。
它不需要证实,而是已被证实的。
这是“说明”在内容上的一个根本特征,也是“介绍性”、“讲解性”、“解释性”的根本。
这样我们可以给“说明”下定义了:所谓“说明”,就是以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非作者科学研究所得且已被确认了的或其他不需再确认的有关对象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价值等属性的写作行为。
载有这些信息的文章是说明文。
说明文的分类:传统的语文教学理论,把说明文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类,后者又叫科学小品。
这种分类只是着眼于文本的语言特点,并未揭示说明文类的内在差异。
余彤辉教授建议,把科学文本分为纯科学文本、准科学文本和泛科学文本(余彤辉:《也谈“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文教学》第5期。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科学文本大都是后两类。
比如,《说“屏”》应该归入社会科学类的泛科学文本,因为它不是在说明“屏”这种事物,而是在谈“屏”如何才能给人们带来美感。
作者要向我们读者讲述的是他发现的一个关于屏风的美学观点。
再如《桥之美》,我们也可以作为美学随笔(偏重议论的散文来阅读。
董水龙教授提出,科技作品的文体大致有科学观察记录、科学实验报告、科技论文、科普作品和科技产品说明书(包括操作手册之类所谓的事物性说明文就是科学记录或科学报告,所谓的事理性说明文就是论说文中一个种类或者说是广义上的科学论文。
参考以上意见,并考虑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识基础和操作习惯,我们把“说明文”视同“科学文本”,它包括原创性的科学论文和实验报告、科普作品、说明书三类。
中学教材中的科学文本主要是科普作品,即:不需要科学论证的、只是介绍事物特点和科学知识的文章。
(二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与教育价值说明文,要教些什么?如何确定它的教学内容?对此,老师们最熟悉的、固有的说明文知识就是:1.抓特征2、讲方法3、理顺序4、语言准最新的意见指出:在这些关于阅读说明文的陈述性知识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的说法,只是对“记叙文”知识的借用,而逻辑顺序则是一个等于什么都没有说的知识。
什么是逻辑呢?《现代汉语词典》说:“逻辑:思维的规律。
”可见,逻辑顺序是按照思维规律来安排文章的一种写作顺序。
逻辑顺序包括“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特征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等等,这些所谓的说明顺序,只是对议论文的论证过程的借鉴。
而说明方法中的种种,不过是对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的移植。
如打比方就是比喻修辞,引言论就是引用修辞;举例子则是举例论证的翻版,列图表无非就是论证过程中的分析演绎或归纳,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至于“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其实就是由科学报告的思维缜密性和科学论文的思维逻辑性决定的。
而科普类科学作品由于是对原创性科学作品的嫁接和移植,是为了向大众传达科学知识和科学资讯,所以在表述时也必须遵循科学思维的用语规范。
我们认为,说明文的阅读目的,主要就是获取信息,说明方法是次要的。
知道了说明方法,并不代表读懂了文章,准确获取了信息。
例如:读药品说明书中的“一日三次,一次三片”,不在于知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是弄清楚“一日”是12小时还是24小时,“三次”是饭前还是饭后。
教《统筹方法》,让学生明确了“下定义”、“举例子”、“列图表”的说明方法,但“统筹方法”究竟是什么东西,多少人都理解错了啊!说明文的教学要点和教育价值:1、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其教育价值在于: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说明文最适合做快速阅读训练。
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文章最重要的信息,也就是事物的特征或原理。
我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位初中生默读《奇妙的克隆》第一部分,然后问她“什么是克隆”,结果是她回答不出要点,看着书也答不出。
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准确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技能。
因此,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要读懂什么是“物候”?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读懂花儿有各种颜色的成因。
有些教师教读这些课文时,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寻找教学点;但对于说明文来说,这是第二位的事情。
有些教师认为:说明文,主要给学生讲清楚说明文的种类、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就可以了,至于课文的内容,学生通过自读是可以理解的。
说明文教学如果过多地关注文本内容,就容易上成常识课科学课,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原。
——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我们认为,对于任何文本来说,如果不能首先读懂它的内容,不能从内容中得到求知、愉情、启思的收获,那么探讨写作方法或表达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怎样写”的问题必须以“写了什么”为基础,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文课当然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但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正是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那些科学知识的能力。
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说明文,对其中的科学知识仍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就算知道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又怎能代表阅读能力的提高呢?其实,对许多说明文而言,弄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并不困难,比如《大自然的语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说明顺序,作者已经非常清楚地用“首先”、“其次”等提示语、用段首设问句的方式,点明了写作思路;“举例子”“引用”等说明方法,学生也很容易辨认。
真正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文章介绍的那些科学事理,学生真的能读明白吗?乃至所举的例子,究竟在说明什么,学生理解了吗?2、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好奇、探索、求真、严谨……)。
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之所以说“间接”培养科学精神,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还是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
新课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那么,我们就要思考: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思想方法,指什么?有哪些具体内涵?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
人教版教材在八年级下册,有相关的知识短文可供参考。
3、说明文教学,还要注意体会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
例如,阅读建筑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北京城的、、中轴线》《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华世纪坛》《苏州园林》《说屏》、、、、等)只有读懂了建筑物的人文内涵,才算真正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灵魂,在于特定的文化精神。
介绍科学知识或自然现象的事理说明文,同样存在人文内涵。
例如《向沙漠进军》与《旅鼠之谜》思考人类繁衍与保护自然的关系;读《生,物入侵者》思考全球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新问题;读《奇妙的克隆》,,思考生物学革命给道德伦理带来的新挑战。
4、怎样处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顺序,是为理解信息服务的;说明顺序的教学,更是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的操作要领,我们将在下一节例说。
5、文学性语言的品读,要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有些老师在教说明文时,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如《看云识天气》对各种云彩的描写,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三段对四季景象的描《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引用、修辞等。
我们要提醒的是:这些《文学性语言的阅读,必须服务于科学知识的理解。
比如《看云识天气》,不能孤立地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而是要把它们所征兆的天气特点弄清楚,还要梳理出各种云彩的变化顺序。
再如教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具体到每一处文学语言,都可以联系科学知识的说明效果来分析。
如设问、间隔反复、排比段,单单辨认出修辞方法是不够的;倘若问学生:你为什么能快速找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不就可以反过来体会“设问”、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会“为科学性”服务的含义了吗?“体在一位老师的课上,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教师先讲明了“设问”,接着让学生寻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