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及其传播教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地震波垂直入射到某一界面时
• Ar=RㆍAi
Ar:反射波振幅; Ai:入射波振幅
• 2、反射极性
• Z2≻Z1,R≻0 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极性相同;
第一章 地震波及其传播
• 第一节 地震波的产生 • 第二节 地震波的类型 • 第三节 分层介质中的地震波
1
第一节 地震波的产生
一、地震波是在岩石中传播的弹性 波
物体受力的三种状态:
永久形变
破坏圈
塑性形变
塑性带
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区
炸药爆炸在弹性形变区形成弹性波。研究表明弹 性波在近距离内仍会发生较大变化,传播一定 距离(几百米)后便相对稳定,形成地震子波, 并被认为在以后的传播中,地震子波已不发生 大的变化。
• 2、透射条件 入射角小于或等于临界角的前提 下均可产生透射。
• 透射角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透射线和入射 线、界面点的法线在一个平面内。
O
ρ1 v1
入射角
ρ2 v2
透射角
ρ3 v3
法线 S
α
β
反射波
反射角 界面1
透射 波
界面2
16
二、反射、透射波的一些基本概念
• 1、反射系数
• R=(Z2-Z1)/(Z2+Z1)=(ρ 2ν 2- ρ 1ν 1)/ (ρ 2ν 2+ ρ 1ν 1)
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有时也称为压 缩波或疏密波。 • 横波(S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 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有时也称为切 变波。
5
2、纵、横波速度的比较
• 在地层介质中,纵、横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 质的弹性和密度。
• 纵波速度:
Vp
2
K4
3

• 横波速度:
Vs

• ρ为介质的密度 ,λ μ κ 为弹性常数,均
• 纵波入射时,既可以产生反射纵波和透射 纵波,也可以产生反射横波和透射横波, 前者称为同类波,后者称为转换波。
• 当入射角不大时,转换波的强度很小;当 地震波垂直入射时不产生转换波。
10
二、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其它地震波
• 3、直达波(以传播路径的特点来划分)由震源出 发没有遇到分界面(没产生反射)而直接 到达接收点的波。用于区别反射波。
降,于是 Vp /Vs
的数值会降低,所以
利用
数值减小这一特征作为判
断油气存在的一个 依Vp据/V;s 利用
数值的横向变化,有可能确定油气藏的
边界。 8
二、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其它地震波
• 1、体波和面波(按波动所涉及的空间范围而言)
• 体波:当纵波和横波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 间中传播时合称体波。
• 4、有效波和干扰波(产生的地震波对地震勘探是
否有用而言)
• 在地震反射波勘探中,习惯上我们把地震 一次反射波称为有效波,而把妨害记录有 效波的其它所有波都称为干扰波。如面波、
多次波,直达波、折射波有时也是干扰波。
11
二、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其它地震波
• 5、多次波:在一个或几个界面中经过两 次或两次以上重复反射或折射而到达地 面的地震波。多次波是一种干扰波。
wk.baidu.com
2
二、地震波的形成
1、地震子波:当地震波传播一定距离后,其
形状逐渐稳定,具有2-3个相位,有一定的延 续时间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它是地震记 录的基本元素。 • 地震子波在继续传播的过程中,严格来讲其 幅度和形状都会发生变化,近似可以认为地震 子波的形状基本不变,但其振幅有大有小、极 性有正有负,到达接收点的时间有先有后。
3
2、地震子波的传播
• 地震勘探原理(实质) • 利用地震子波从地下地层界面(或岩
性界面)反射回地面时带回的双程旅 行时信息(运动学)和幅度、形状 (动力学)等变化的信息来研究界面 的埋深及界面上下岩性变化的。
4
第二节 地震波的类型
• 一、纵波和横波 • 1、概念 • 纵波(P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
13
第三节 分层介质中的地震波
• 一、反射波和透射波 • 1、概念 当下行的地震波到达两种介质
的分界面时,其中的一部分又回到了上 层介质中,这种波称为反射波;另一部 分穿过界面到达下伏介质中的地震波称 为透射波。 • 波阻抗:地震波传播速度与介质密度的
乘积(Z=ρ· V) 。它是研究界面上地震
波反射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 液体中不产生切应变,即μ=0,VS =0 。液体中
不传播横波,只传播纵波。液体中σ=0.5
7
纵、横波比较
• 理想的流体中不存在横波。利用纵横波 速度比值的变化来识别真假亮点或检测 油气藏的存在及范围就是运用流体的这 一特性。
• 由于在流体中横波速度等于零,所以储
层中含油气后,Vs变化不大,而Vp明显下
为正值。
6
纵横波速度比: V p / Vs
2
上式可以统一用泊松比来替代:
2(1 ) 1 1 2
• 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对自然界中常见的岩石 来说,σ=0.25。=1.73, 横波速度最多达到纵 波速度的0.707倍。
• 0.05(坚硬岩石)≤ σ ≤0.45(松软介质)
• 面波:在自由表面或不同弹性介质的分界 面上传播的一类特殊波。最常见的面波是 沿地面传播的瑞利波。其特点是低速(通 常小于横波速度)、低频、强振,是一种 干扰波。
9
二、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其它地震波
• 2、同类波和转换波(依据入射波入射到分界面上 后产生的波的性质而言)与入射波类型相同的反 射或透射称为同类波,反之则称为转换波。
全程多次波 微屈(层间)多次波
短程多次波
虚反射
12
二、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其它地震波
• 6、由特殊地质体产生的一些特殊波 • 1)断面波:由于断层面上下地层岩性、物性的
差异而产生的波阻抗差引起的沿着断面产生的地 震波。是确定断层的依据之一。 • 2)回转波:满足一定深度和曲率条件的地下凹 界面上产生的反射波。 • 3)绕射波:当地震波传到断层的断点、地层的 尖灭点或地层不整合的突变点时,这些点将会形 成新的震源,再次发射球面波向四周传播,这种 波称为绕射波。它是利用价值最大的特殊波
14
2、形成地震反射、透射的条件
• 1)反射条件:Z1≠Z2 界面上下存在有
波阻抗差。
• 反射波的性质:界面上下的波阻抗差越
大,反射波就越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线、入射线、界面上反射点的法线
在一个平面内。法线
入射波
O
S
反射波
ρ1 v1
α
反射角
入射角
界面
ρ2 v2
15
2、形成地震反射、透射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