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总论 ppt
合集下载
11肿瘤总论大纲-PPT精选文档24页

26.10.2019
病理学
23
更多精品资源请访问
docin/sanshengshiyuan doc88/sanshenglu
26.10.2019
病理学
11
三、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肿瘤细胞的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尤以恶性 肿瘤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瘤细胞分化不 成熟和生长旺盛的特征。
核酸代谢:合成↑> 分解↓ 蛋白质代谢:合成↑>分解↑,肿瘤蛋白 酶系统:酶谱的一致性 糖代谢:糖无氧酵解过程↑
26.10.2019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 遗传、免疫、内分泌、性别年龄、种族因素
26.10.2019
病理学
22
肿瘤的发病学
细胞突变学说(基因学说)
基因表达失调学说(基因外学说)
癌基因学说
• 癌基因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诱导细胞恶性转化 的潜在活性基团,可分为病毒癌基因(v-onc,转 化基因)和细胞癌基因(c-onc,原癌基因)。
局部压迫和阻塞 并发症:蒂扭转、血管瘤破裂出血、发生
在粘膜面时可发生溃疡及继发性感染等 发生在内分泌腺时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26.10.2019
病理学
18
七、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阻塞器官管腔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并发症:大出血、坏死后继发感染 相关症状:疼痛、发热等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 恶病质
肿瘤
(tumor,neoplasm)
26.10.2019
病理学
1
一、 肿瘤的概念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基 因调控失常,致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肿瘤总论医学PPT课件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城市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 农村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一、分类
目的: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择治疗 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 形态学 对机体影响
肿瘤的命名
良性——来源组织+瘤 癌—来自于上皮组织 恶性 肉瘤—来自于间叶组织
交界性—生物学行为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类型
某些恶性肿瘤仍沿用传统名称“瘤”或“病”。如恶 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何杰金病等。 有的肿瘤虽然为良性,但由于部位与器官特征所致 的恶性后果显示生物学为恶性的肿瘤如颅内良性肿瘤伴 颅内高压,肾上腺髓质瘤伴恶性高血压及胰岛素瘤伴低 血糖。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Tumour)
肿瘤概论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
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需要的过
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性: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受
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
官。
肿瘤
良性 恶性 已成为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男性
为第二死因,女性为第三位主要死因
良性肿瘤 瘤细胞形态 似正常细胞 核分裂象 少或无 恶性肿瘤 常见异型或幼稚型 常发并可见不典型核 分裂象 包膜 几乎都有 几乎都无 生长方式 膨胀性 浸润性 生长速度 常慢 常快 转移 无 易发生转移 复发 无或很少 常易复发 对机体影响 一般危害性小 危害性大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遗传性肿瘤前疾病
(1)神经纤维瘤病(NF) (2)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80%-100% 可发生结肠癌。 (3)发育异常痣综合症(B-K痣综合症) 家族性不典型痣——恶性黑色瘤综合 症,为恶性黑色病的癌前病变。
一、分类
目的: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选择治疗 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 形态学 对机体影响
肿瘤的命名
良性——来源组织+瘤 癌—来自于上皮组织 恶性 肉瘤—来自于间叶组织
交界性—生物学行为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类型
某些恶性肿瘤仍沿用传统名称“瘤”或“病”。如恶 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何杰金病等。 有的肿瘤虽然为良性,但由于部位与器官特征所致 的恶性后果显示生物学为恶性的肿瘤如颅内良性肿瘤伴 颅内高压,肾上腺髓质瘤伴恶性高血压及胰岛素瘤伴低 血糖。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Tumour)
肿瘤概论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
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需要的过
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特性: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它不受
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而是破坏正常组织与器
官。
肿瘤
良性 恶性 已成为目前死亡常见原因之一,男性
为第二死因,女性为第三位主要死因
良性肿瘤 瘤细胞形态 似正常细胞 核分裂象 少或无 恶性肿瘤 常见异型或幼稚型 常发并可见不典型核 分裂象 包膜 几乎都有 几乎都无 生长方式 膨胀性 浸润性 生长速度 常慢 常快 转移 无 易发生转移 复发 无或很少 常易复发 对机体影响 一般危害性小 危害性大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遗传性肿瘤前疾病
(1)神经纤维瘤病(NF) (2)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80%-100% 可发生结肠癌。 (3)发育异常痣综合症(B-K痣综合症) 家族性不典型痣——恶性黑色瘤综合 症,为恶性黑色病的癌前病变。
肿瘤学总论分析ppt课件

DNA肿瘤病毒
• 既有病毒增殖,又可转化细胞 • 转化细胞效率高,有时一个病
毒分子即可转化 • 有反转录酶存在 • 有包膜
只有转化作用,无病毒增殖 转化细胞效率低,可能需要 需要10~100个病毒分子 无 不一定有
-
17
• 病毒 EB病毒 HBV病毒 HPV病毒
• 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肝癌 宫颈癌
年全世界估计每年有635万例肿瘤新发病例,其 中发达国家为31.3万,发展中国家为322万。发 达国家主要癌症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 癌和前列腺癌;发展中国家主要为宫颈癌、胃癌
、口/咽癌、食管癌和乳腺癌。
• 我国每年大约有160万人患癌,并且恶性肿瘤的
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由70年代的84.58/10万上升
肿瘤学总论
-
1
问题
• 什么是肿瘤?肿瘤学的概念是什么? 癌与肉瘤的关系?
• 癌是否就意味着死亡? • 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 为何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
-
2
基础部分
肿瘤流行病学 肿瘤病因学 肿瘤病理学
临床部分
肿瘤诊断学 肿瘤治疗学
-
3
•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据1980
• 其他化学致癌物 某些抗癌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
-
15
物理致癌因素
• 电离辐射
皮肤癌 白血病 甲状腺癌 肺癌
• 紫外线
皮肤癌 黑色素瘤
-
16
生物性致癌因素
• 肿瘤病毒是指能引起机体发生肿瘤,或使细胞恶性转
化的一类病毒。根据所含核酸类型分为RNA和DNA两类 与人类相关的肿瘤病毒。
肿瘤 PPT课件

边
时明显,与皮肤不粘连
暗红斑块/鲜红隆起压之褪
色
常 见 于 婴 幼 儿 呈青紫色隆起,界不清无搏
头面颈
动
A-V 瘘,可见粗大迂曲之血
管隆起,可闻及血管杂音
眉梢、枕部
单 个 圆 形 ,下 粘 上 不 粘 ,不 能推动
头 、 面 、 背 、 单个,梨形,上粘下不粘,可
臀
推动
臀、手
单个较韧小囊肿,活动好
手 腕 及 关 节 附 圆形隆起,坚硬,屈曲关节
③氨基偶氮类
④亚硝胺类
⑤霉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 ⒉物理因素: ⑥其它
电离辐射
紫外线
其它
➢ ⒊生物因素:病毒---DNA/RNA肿瘤病毒。
(二)内在因素
➢ ⒈遗传因素
➢ ⒉内分泌因素
➢ ⒊免疫因素
-
3
四、病理
(一)肿瘤生长分期
癌前期 原位癌
浸润癌 (二)肿瘤细胞的分化
高分化(Ⅰ级) 细胞分化接近正常,恶性度低
6
(四)影像学检查
➢ ⒈X线 透视∕平片、造影检查
➢ 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⒊超声显像
➢ ⒋放射性核素显像
➢ ⒌远红外热像仪检查
➢ ⒍磁共振成像(MRI)
➢ ⒎内窥镜检查
(五)病理形态学检查(确诊依据)
➢ ⒈临床细胞学检查 ①体液自然脱落细胞
②粘膜细胞
③针刺涂片
➢ ⒉病理组织学检查
-
7
七、肿瘤分期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转移 治疗后 对机体危害
良性
似正常细胞 膨胀式(挤) 缓慢 有包膜界限清、 活动度大 无 不易复发 一般无危害
恶性
常呈异型或幼稚型 浸润型(穿) 常较迅速 无包膜、可破坏周围组织 界限不清、活动受限 易发生转移 易复发 大、晚期可出现恶病质
肿瘤总论_课件

抗癌药作用机制
嘌呤合成
抗嘌呤药 抗叶酸药
Ara-c 抑制DNA聚合酶
HU 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PCB 引起DNA碎裂
BLM 引起DNA单链断裂
ACTD、柔红霉素、ADM、EPI、Mx
插入DNA,干扰转录
mRNA
三尖杉酯碱 干扰核糖体功能,阻止蛋白质合成
氨基酸
L-ASP 分解门冬酰胺
蛋白质
翻译
核苷酸 DNA
恶性肿瘤得生长特点
进行性 无目得性 不考虑周围组织得后果 与身体需求无关 自主性 寄生性
恶性肿瘤转移途径
淋巴道转移: 血行转移:但最常见得就是肺,其次为肝 种植转移:种植性转移常见于腹腔器官得肿瘤
癌症诊断手段
-临床症状 -体检 -实验室检测:含肿瘤标记 -内窥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MRI -手术探查 -病理检查:细胞学、血液病理、组织病理切片、尸检 -分子生物学检查
肿瘤总论
肿瘤得分类
按组织学及生物学分类 -良性肿瘤 -临界性肿瘤 -恶性肿瘤
依组成细胞来源 -上皮肿瘤 -间质性肿瘤 -混合性肿瘤 -畸胎瘤
肿瘤得命名原则
良性肿瘤称为“某某瘤” 恶性上皮肿瘤称为“某某癌” 恶性间质肿瘤称为“某某肉瘤” 有时会在良性肿瘤得名称前面加上“恶性”两字,表示
化疗对部分病人有效,但不能延长生存期:膀胱癌、宫颈癌、恶性
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肝癌、胰腺癌、阴茎癌
传统分类法
抗肿瘤药物得分 类
作用机制分类法 细胞动力学分类法
传统分类法
烷化剂:HN2、CTX、IFO、CB1348、TSPA、CCNU、MeCCNU、BCNU 抗代谢类药物:MTX、5-FU、Ara-C、双氟胞苷(Gemcitabine)、6MP 抗癌抗生素:ACTD、MMC、ADM、EPI、THP、Mx、BLM 植物类药物:VLB、VCR、VDS、NVB、VP16、VM26 、HCPT、CPT-11、
肿瘤总论 PPT课件

3.以人名命名:如霍奇金淋巴瘤、尤文肉瘤等。
4.以惡性…瘤命名惡性腫瘤:如惡性神經鞘瘤、 惡性腦膜瘤、惡性黑色素瘤等。
5.以“瘤”或“病”命名惡性腫瘤:如白血病、 精原細胞瘤等。
6.以“瘤病”命名多發腫瘤:如神經纖維瘤病、 脂肪瘤病、血管瘤病等。
7.畸胎瘤是性腺或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細胞發生的 腫瘤,常發生於性腺,一般含有兩個以上胚層的多 種成分,分為良性畸胎瘤和惡性畸胎瘤兩類。
腫瘤性增殖 非腫瘤性增殖
細胞數量明顯增多,分化差, 細胞數量稍有增多,分化良
形態幼稚,與正常組織細胞有明 好,形態正常,與正常組織細
顯差異;組織結構紊亂,功能喪 胞相似;組織結構完好,功能
失或不全。(不成熟性)
健全。
增殖的細胞具有與原組織細
胞完全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如生 長旺盛、侵襲轉移,破壞組織, 影響機體生長發育,有害無益。 (不協調性)
一、腫瘤的命名原則
(一)腫瘤命名的一般原則
1.良性腫瘤命名:一般原則是部位+組織/細胞 類型+瘤。如:子宮平滑肌瘤、甲狀腺腺瘤、乳 腺纖維腺瘤等。
2.惡性腫瘤命名:
上皮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統稱為癌(carcino-ma)。 命名原則是上皮組織名稱+癌。如:鱗狀細胞 癌、腺癌、腺鱗癌等。
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sarcoma)。命名原則是間葉組織名稱+肉瘤。如平滑 肌肉瘤、纖維肉瘤、骨肉瘤等。
乳腺癌的TNM分期系統
第七節 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良性腫瘤對機體的影響
一般影響較小,主要表現為局部壓迫和阻塞症狀。
顱內—可壓迫腦 組織,阻礙腦脊液 迴圈,使顱內壓增 高。
腔道— 可引起梗 阻和阻塞
繼發出血感 染—如子宮粘膜 下肌瘤,患者因 此而貧血。
《头颈部肿瘤总论》课件

《头颈部肿瘤总论》 ppt课件
目 录
• 头颈部肿瘤概述 • 头颈部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头颈部肿瘤的治疗 • 头颈部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头颈部肿瘤研究进展
01
头颈部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头颈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头部和颈部的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详细描述
头颈部肿瘤主要发生在头部和颈部的组织和器官中,包括头皮、眼、耳、鼻、口腔、咽喉、甲状腺等部位。根据 肿瘤的性质,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和转移,而恶性肿瘤则具有较高 的生长、扩散和转移能力。
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修改或替换肿瘤细胞的基因来达到治疗 目的。目前,基因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有一些初步的研 究成果显示出其潜力。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头颈 部肿瘤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些免疫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中医治疗
结合中医理论,采用中药、针灸等方 法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心理康复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与教育
01
日常护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 日常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 进身体功能恢复。
03
02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制定科学饮食 计划,增强体质。
病理学诊断
组织学诊断
通过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确定 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抗体标记技术,检测肿瘤细胞表 面抗原的表达,有助于鉴别肿瘤的性 质和来源。
目 录
• 头颈部肿瘤概述 • 头颈部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 头颈部肿瘤的治疗 • 头颈部肿瘤的预防与康复 • 头颈部肿瘤研究进展
01
头颈部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头颈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头部和颈部的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详细描述
头颈部肿瘤主要发生在头部和颈部的组织和器官中,包括头皮、眼、耳、鼻、口腔、咽喉、甲状腺等部位。根据 肿瘤的性质,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扩散和转移,而恶性肿瘤则具有较高 的生长、扩散和转移能力。
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修改或替换肿瘤细胞的基因来达到治疗 目的。目前,基因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有一些初步的研 究成果显示出其潜力。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头颈 部肿瘤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些免疫药物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中医治疗
结合中医理论,采用中药、针灸等方 法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心理康复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患者及家属的护理与教育
01
日常护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科学、合理的 日常护理,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 进身体功能恢复。
03
02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制定科学饮食 计划,增强体质。
病理学诊断
组织学诊断
通过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确定 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抗体标记技术,检测肿瘤细胞表 面抗原的表达,有助于鉴别肿瘤的性 质和来源。
肿瘤.外科学总论PPT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 异常核分裂像
正常核分裂像
核染色质排列成花瓣 状和赤道板状,称为 菊花状和赤道板状核 分裂像,在正常组织 可见,但在恶性肿瘤 时,其数目明显增多
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
• 异常核分裂像
病理性核分裂像
核染色质排列成3极、 4极、不对称和顿挫状, 称为多极、不对称和 顿挫型核分裂像。为 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 特征之一
外界因素
• 化学因素:⑴烷化剂;⑵多环芳香烃类化 合物;⑶氨基偶氮类化合物;⑷亚硝胺类 ;⑸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⑹其他
• 物理因素:⑴电离辐射;⑵紫外线;⑶其 他
• 生物因素:主要是病毒病因;寄生虫
内在因素
• 遗传因素:癌症的遗传倾向性(遗传易 感性)(Hereditary Susceptibility)
肿瘤的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 防止癌症的发生
• 二级预防:癌症一旦发生,应早期及时发 现之并予以及时治疗
• 三级预防:注重治疗后的康复,提高肿瘤 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肿瘤的分类
• 目的:明确肿瘤性质、组织来源,有助于 选择治疗方案并能提示预后
• 分类:
良性肿瘤
肿瘤的实验室检查
• 常规化验:三大常规、血沉 • 血清学检查:测定人体内由肿瘤细胞产
生的分布于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的 肿瘤标记物(Tumor Marker)。包括⑴酶 学检查;⑵糖蛋白;⑶激素类;⑷肿瘤 相关抗原等 • 流式细胞分析术(Flow cytometry,FCM ) • 基因或基因产物检查:即基因诊断
• 恶液质: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衰竭的表现 • 某些部位肿瘤可以引起相应的功能亢进
或低下,继而发生全身性改变。如肾上 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脑肿瘤等
《病理学肿瘤总论》课件

筛查
针对某些高发肿瘤,如乳腺癌、结直 肠癌等,定期进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 肿瘤,提高治愈率。筛查的方法包括 乳腺钼靶、结肠镜等。
05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肿瘤的预后因素
01
02
03
04
肿瘤的恶性程度
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 度恶性的肿瘤预后不同, 恶性程度越高,预后通常 越差。
肿瘤的分期
早期、中期、晚期的肿瘤 分期不同,分期越早,预 后越好。
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 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肿瘤 的预后。
治疗方法的选择
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方法的疗效和副作用不同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 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肿瘤的转归类型
完全治愈
肿瘤被完全切除或经过治疗后消失,不再复发。
长期生存
肿瘤得到控制,患者能够长期生存,但可能需要持续治疗和监测。
《病理学肿瘤总论》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防 •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 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肿瘤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肿瘤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结肠息肉 病、乳腺癌等。
致癌因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如紫外线、 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异常,易发生肿瘤。
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细胞形态异常
肿瘤细胞形态、大小、染色深 浅不一,核分裂像增多。
针对某些高发肿瘤,如乳腺癌、结直 肠癌等,定期进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 肿瘤,提高治愈率。筛查的方法包括 乳腺钼靶、结肠镜等。
05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肿瘤的预后因素
01
02
03
04
肿瘤的恶性程度
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 度恶性的肿瘤预后不同, 恶性程度越高,预后通常 越差。
肿瘤的分期
早期、中期、晚期的肿瘤 分期不同,分期越早,预 后越好。
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 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肿瘤 的预后。
治疗方法的选择
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方法的疗效和副作用不同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 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肿瘤的转归类型
完全治愈
肿瘤被完全切除或经过治疗后消失,不再复发。
长期生存
肿瘤得到控制,患者能够长期生存,但可能需要持续治疗和监测。
《病理学肿瘤总论》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防 • 肿瘤的预后与转归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 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肿瘤的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肿瘤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结肠息肉 病、乳腺癌等。
致癌因素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如紫外线、 辐射、化学致癌物等。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异常,易发生肿瘤。
肿瘤的病理学特征
细胞形态异常
肿瘤细胞形态、大小、染色深 浅不一,核分裂像增多。
肿瘤《外科学总论》

恶性 来源于间叶组织者-肉瘤
胚胎性肿瘤-母细胞瘤
沿用传统命名-“瘤”或“病”,恶
性淋巴瘤,白血病等。
交界性肿瘤
精品PPT
交界性肿瘤
▪ 有的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生长方式为 浸润性生长,切除以后易复发,甚至出 现转移。这种生物行为上处于良恶性之 间的肿瘤为交界性肿瘤,如包膜不完整 的纤维瘤。
▪ 有的肿瘤虽系良性肿瘤,但由于生长部 位与器官特性所致的恶性后果,显示为 恶性生物行为肿瘤,如肾上腺髓质肿瘤 常伴恶性高血压。
▪ 特点: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长,不受机体生理调 节,破坏组织和器官。
▪ 基本特征:细胞组织的异型性、浸润和转移。 ▪ 临床特征:形成肿块。 ▪ 生物学特性:自主性、遗传性、诱发新生血管、无
神经、浸润性生长和转移、多原性。
精品PPT
精品PPT
流行病学
▪ 全世界54亿人口,死于恶性肿瘤者约430万 余人。
长腿孩子更易生癌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资助的一项研究表明, 身高与癌症的发生有联系,但原因不明。英 国布里斯托大学社会医学系的研究者们提出, 孩子在青春期前腿的长度与癌症有关。
▪ 儿童期摄入过高能量,使其将来发生癌症的 危险性提高。
精品PPT
肿瘤的病因
▪ 目前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 环境与行为对人类肿瘤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 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死亡原因。恶性肿瘤为男性第 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死因。消化系统癌症占60% 以上。 常见恶性肿瘤如下:
▪ 男性:胃、肺、食管、肝、 肠。 ▪ 女性:胃、宫颈、食管、肝、肺、乳腺。 ▪ 城市:肺,胃,肝,肠,乳腺。 ▪ 农村:胃,肝,肺,食管,肠。
精品PPT
肿瘤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病理学肿瘤总论PPT课件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性增生
非肿瘤性增生
病因
环境或内在致瘤 因素
增生类型 单克隆性
炎症、组织损伤 多克隆性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不成熟 细胞分化成熟
增生形式 呈失控性增生, 增生受机体调控, 与机体不协调 与机体是相互协调
5
第二节
肿瘤的特征
肿瘤的形态和结构 肿瘤的分化和异型性
状、息肉状、蕈状、菜花状肿物。
生
长 方
•良、恶性肿瘤均可呈外生性生长,但恶性肿
式
瘤常同时有向基底部呈浸润性生长,其外生
性生长部分,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常发生坏
死、脱落而形成边缘隆起的溃疡。
24
第二节
肿瘤的特征
外生性生长 (肠乳头状腺瘤)
肠黏膜表面有 多个呈乳头状生长 的肿物。每个肿物 基底部有蒂相连。
相似的程度称为肿瘤的分化程度。
• 如果肿瘤的形态和功能接近正常组织,说明其分化程度高或 分化好; •如果相似性小,则说明其分化程度低或分化差。 •如果肿瘤缺乏与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称为未分化肿瘤。
14
第二节
肿瘤的特征
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 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30
第二节
肿瘤的特征
乳腺癌转移至 肺淋巴结
淋巴结增大, 淋巴结内见成团的 乳腺癌细胞
淋巴道的转移
输入淋巴管
原发瘤
输出淋巴管
淋巴结
主页
淋巴道的转移
下页
输入淋巴管
原发瘤
输出淋巴管
淋巴结
第二节
肿瘤的特征
血道转移癌
肝切面有多个灰 白色的瘤结节,肿瘤 呈圆形或椭圆形,边 界清楚。
《病理学总论肿瘤》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焦虑 等情绪问题。
运动康复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 体机能和免疫力。
ABCD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保证营养充足。
家庭护理
为患者提供家庭护理服务,如日常照护、病情监 测等,确保患者在家的安全和舒适。
05
肿瘤干细胞研究
肿瘤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 的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 一。
肿瘤干细胞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 发展机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目前,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研 究的热点之一,如针对肺癌、乳腺癌等常见肿 瘤的干细胞靶向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肿瘤的生长速度与肿瘤细胞的分裂速度和细胞数量有关,通 常表现为指数增长。肿瘤细胞通过不断的分裂和增生,形成 肿块并逐渐增大。
肿瘤的扩散
肿瘤的扩散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向周围组织或器官浸润 ,并可能通过淋巴管、血管或其他途径转移至其他部位。肿 瘤的扩散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点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 和预后。
《病理学总论肿瘤 》PPT课件
目录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防 • 肿瘤研究展望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 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研究展望
肿瘤基因组学研究
肿瘤基因组学研究是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对肿瘤进行深入研 究,旨在发现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变异和调控机 制。
肿瘤学总论ppt课件

28
肿瘤的诊与平片、造影检查、特殊显
影
CT 超声 放射性核素显像 MRI
Accidents Pneumonia & Influenza Diabetes Mellitus Suicide Homicide HIV Infection
Adapted from Greenlee RT,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00:50;22.
3
Oncology Epidemiology
8
肿瘤的分类
目的: 明确肿瘤性质 明确组织来源
选择治疗方案
提示预后
依据:肿瘤的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 类别:良性,恶性,交界性
9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biology)行为、 形态学(morphology)及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可分为良性(benign)与恶性(malignant)两类。 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neoplasm) 恶性肿瘤来自上皮(epithelium)组织者称为“癌”(cancer) 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sarcoma) 胚胎性肿瘤常称为母细胞瘤(metrocytoma),如神经母细胞瘤 (neuroblastoma)。 某些恶性肿瘤仍沿用传统名称“瘤”或“病”,如淋巴瘤、精 原细胞瘤、白血病、霍杰金病等。 少数肿瘤,形态上属良性,但常浸润(infiltrate)生长,切除 后易复发(recur),多次复发有的可出现转移(metastasis),从 生物学行为上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的类型为交界性肿瘤。诸如 包膜不完整的纤维瘤(fibroma)、粘膜乳头状瘤、唾液腺混合瘤 等。
Male cancer statistics
Estimated incidence
外科学总论-肿瘤PPT课件

放疗目的
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放疗与其它治疗的联合
常与手术、化疗等其它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以提高疗效一级预防
避免接触致癌因素
了解常见致癌因素,如吸烟、饮 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并尽量避
免或减少接触。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 食等健康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患 癌风险。
肿瘤的分类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 大类,其中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 切相关,一些基因的突变 可以增加个体发生肿瘤的 风险。
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致癌物质、辐射、 慢性炎症等都可能诱发肿 瘤的发生。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或失 调也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 足够的营养。
运动康复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促进 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 和自我管理,监控病情发展,
如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侵袭周围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等。
03 肿瘤的诊断与分期
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超声诊断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常用于浅在组 织肿瘤和腹部肿瘤的检查。
CT诊断
利用计算机技术重建断层图像,可清晰显示 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浸 润情况,对实质器官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根据肿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将肿瘤分为良性肿 瘤、恶性肿瘤以及交界性肿瘤等类型。
第十六章肿瘤PPT精品文档76页

• 4.转移:肿瘤细胞的侵袭、局部浸润、远处 转移等三步骤,具体类型有直接蔓延、淋 巴或血行转移、种植。
• 5.免疫特征:肿瘤免疫是指具有间接或者直 接消融肿瘤细胞的免疫效应功能。分固有 性和获得性;细胞凋亡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
恶性肿瘤 分化差,异型性大
• 2常见类型: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 粘液性囊腺瘤,皮肤隆凸性纤维肉瘤,非 典型性纤维黄色瘤,血管内皮瘤,膀胱移 行细胞乳头状瘤,非典型性脂肪瘤
癌前病变:
• 1.定义:指有可能转变为癌但不一定转变为 癌的若干疾病。
• 2.常见类型:a.着色性干皮病 b.家族性大肠 息肉病,大肠绒毛状腺瘤 c.白斑病 d.慢性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巨大的慢性胃溃疡 e. 结节性肝硬化 f.皮肤慢性溃疡 g.各个器官 的慢性不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宫颈,胆 囊胆管子宫内膜)等。
五、临床表现
肿瘤的临床表现决定于肿瘤性质、组织、 所在部位以及发展程度。
1.局部表现:
a. 肿块 b. 疼痛 c. 溃疡 d. 出血 e. 梗阻 f. 浸润与转移
全身表现:
1.乏力或/和消瘦:原因可能是肿瘤生长较快而消 耗较多能量,饮食减少,消化吸收不良,疼痛或 精神因素妨碍休息。
2.发热:一般认为与肿瘤组织坏死后的分解产物被 吸收,或并发感染有并。或因肿瘤代谢率增高所 致。有些肿瘤发热原因不明。一般比正常体温高 1℃左右,又称肿瘤热。
病毒因素:EB病毒-鼻咽癌、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 -宫颈癌、乙肝病毒-肝癌、
寄生虫因素:埃及血吸虫-膀胱癌、华枝睾吸虫肝癌
细菌因素:幽门螺杆菌-胃癌
2.机体因素:
A.遗传因素:乳腺癌、胃癌、结肠息肉综合征(遗 传易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干扰核酸合成中的转录过程,阻碍RNA的合成 放线菌素D、ADM、DNR,属于CCNSA
(四)抑制拓扑异构酶,影响DNA合成,引起DNA断裂 CPT、HCPT、CPT-11、VP-16,属于CCNSA
(五)损伤纺锤体,使有丝分裂停滞 VLB、VCR、秋水仙碱,主要杀伤M期的细胞,属于CCSA
(六)激素类和分子靶向药物
价格昂贵,每月
2-10万;由于
比如CD20单抗、 抗HER2单抗、 抗VEGF单抗、 抗EGFR单抗
肿瘤的异质性, 靶向药物临床应 用受限;有效期 不长;不可能选 用一种靶向药物
治疗某一肿瘤的
全部
对肿瘤相关分子 靶点的特异性作 用;对肿瘤细胞 的选择性杀伤作 用;与化疗药物 存在疗效互补; 对耐药性细胞的 杀伤作用;相对 较低毒性,尤其 是血液毒性
12
二、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结构中的活性基团与DNA分子形成 交叉联结,直接破坏其结构和功能 代表药:CTX,DDP,MMC
13
三、嵌入DNA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
嵌入到DNA双链的碱基之间,与DNA 结合成复合体,阻止RNA的转录。
代表药:ADM,ACTD
肿瘤内科治疗总论
消化内科 王雅坤 2013-11-22
内容提要
•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1
•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
2
3 • 联合用药的基础理论 • 肿瘤内科治疗的原则和策略
4
2
近代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时间 20世纪40年代
治疗方法
作用机制
盐酸氮芥治 疗淋巴瘤 甲氨蝶呤治 疗小儿急淋
作用于DNA化 学结构
中和、阻断、 激活ADCC等
DDP、ADM适 应症更广,开始 能够治疗肿瘤 (睾丸肿瘤、儿 童白血病)
毒制反应明显;
肿瘤细胞的耐药; 疗效提高不明显; 对某些类型肿瘤
对肿瘤细胞的非 特异性杀伤
的治力不从心
新药,效果更好, 抗癌谱更广,同 时由于辅助治疗 的进步,比如 G-CSF、止呕 药物,能更好地 耐受更大剂量的 化疗
10
化疗药物按作用机制的分类
(一)通过烷化作用与DNA交叉连结,破坏DNA的结构功能 各种烷化剂 DDP、HN2、白消安、CTX、丙卡巴肼、博莱霉素、 丝裂霉素、亚硝脲类,属于NSCCA
(二)通过阻碍脱氧核苷酸合成,干扰DNA的合成 大部分的抗代谢药物:MTX,5-FU,HU,Ara-C,主要杀伤S 期的肿瘤细胞
9
按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分类
1.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 主要作用于增殖细胞群中 各期细胞,包括G0期细胞,均可起杀伤作用。其杀伤作用 与剂量有关(剂量依赖性),适用于增殖比率小、生长缓慢的 肿瘤。其用法以静推、大剂量冲击疗法为宜,主要有烷化剂 、抗癌抗生素及某些杂类等。
2.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 仅对细胞周期中的某一期有较 强的作用,如抗代谢类对S期细胞作用显著,植物碱类主要 作用于M期。杀伤作用与时间有关(时间依赖性),适用于增 殖比率大、生长迅速的肿瘤。其用法以静脉缓慢滴注或持续 输注、肌注为宜。
11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大多与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需 的代谢物质如叶酸、嘌呤碱、嘧啶碱等相似的化 学物质,它们能竞争与酶的结合,从而以伪代谢 物质的形式干扰DNA的合成,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 繁殖,因此又叫抗代谢药物。
这类药物一般为周期特异性药物。
代表药物:MTX,5-Fu,Ara-C
备注
缺点
优点
靶向药物与化疗 协同作用
20世纪50年代
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
影响核酸合成
广谱抗癌药,至 今仍是核心药物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初
顺铂DDP、 阿霉素ADM
紫杉类、拓 扑异构酶
分子靶向治 疗
作用于DNA化 学结构
紫杉类化学药 物作用于有丝 分裂M期,干扰 微管蛋白合成; 伊立替康、拓 扑替康:拓扑 异构酶抑制剂
(四)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1、降期,提高局 部晚期肿瘤手术切除率及器官保全率。2、减少术中瘤细胞播散机会。3、 提供体内肿瘤对化疗敏感性的信息,为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 据。 (五)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therapy):1、发挥全身治疗作 用,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率。2、增敏作用,提高放疗的效果。
以化疗的非选择 性杀伤作用来杀 灭缺乏特异靶点 的肿瘤细胞;杀 灭对化疗药物不 敏感或耐药的细 胞;清除微小残 留病
3
肿瘤内科化疗的治疗领域
(一)根治性化疗(radical chemotherapy):对于积极治疗有可能治愈 的肿瘤患者,如:小儿急淋、绒癌、霍奇金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睾 丸癌等,尽早给予正规、有效、足量的化疗,进行根治性化疗。
(二)姑息性化疗(palliative chemotherapy):目的: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认真权衡获益与风险,决定治疗方案。如:NSCLC,化疗 后的median survival只能延长3-4个月,主张不宜超过4-6个周期。 (三)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根治术后配合化疗以清 除亚临床的微转移灶。如:II/III期胃癌、高危II期/III期结肠癌、二期乳 腺癌、骨肉瘤,但并非所有肿瘤证明辅助化疗能改善预后。
肿瘤体积增大一倍所需 的时间,反应的肿瘤细 胞分裂和丢失两方面因 素对肿瘤体积的影响, DT短的肿瘤生长较快, 接受有效化疗后肿瘤体 积缩小也较快。
7
肿瘤细胞不一定比正常细胞增 殖快。肿瘤细胞对化疗敏感是因 为细胞周期控制点功能低下,对 化疗引起的损伤不能修复。
8
化疗药物的分类
按针对细胞周期的时相 按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 按作用机制
4
5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
无增殖力
G2 M
细胞
S G1
增殖周期中的细 胞,使肿瘤体积
增大
6
死亡
G0
静止期细胞 肿瘤复发根
源
明确两个概念
生长分数GF growth fraction
倍增时间DT Doubling time
处于细胞周期的肿瘤细胞 占整个肿瘤组织恶性细胞 的比值称为生长分数。恶 性程度高,生长较快的肿 瘤一般GF较高,对放化疗 的反应较好。恶性程度低, 生长较缓慢的肿瘤一般GF 较低,对化疗不敏感,反 应性差。
(四)抑制拓扑异构酶,影响DNA合成,引起DNA断裂 CPT、HCPT、CPT-11、VP-16,属于CCNSA
(五)损伤纺锤体,使有丝分裂停滞 VLB、VCR、秋水仙碱,主要杀伤M期的细胞,属于CCSA
(六)激素类和分子靶向药物
价格昂贵,每月
2-10万;由于
比如CD20单抗、 抗HER2单抗、 抗VEGF单抗、 抗EGFR单抗
肿瘤的异质性, 靶向药物临床应 用受限;有效期 不长;不可能选 用一种靶向药物
治疗某一肿瘤的
全部
对肿瘤相关分子 靶点的特异性作 用;对肿瘤细胞 的选择性杀伤作 用;与化疗药物 存在疗效互补; 对耐药性细胞的 杀伤作用;相对 较低毒性,尤其 是血液毒性
12
二、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结构中的活性基团与DNA分子形成 交叉联结,直接破坏其结构和功能 代表药:CTX,DDP,MMC
13
三、嵌入DNA干扰核酸合成的药物
嵌入到DNA双链的碱基之间,与DNA 结合成复合体,阻止RNA的转录。
代表药:ADM,ACTD
肿瘤内科治疗总论
消化内科 王雅坤 2013-11-22
内容提要
•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1
•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
2
3 • 联合用药的基础理论 • 肿瘤内科治疗的原则和策略
4
2
近代肿瘤内科治疗的重要里程碑
时间 20世纪40年代
治疗方法
作用机制
盐酸氮芥治 疗淋巴瘤 甲氨蝶呤治 疗小儿急淋
作用于DNA化 学结构
中和、阻断、 激活ADCC等
DDP、ADM适 应症更广,开始 能够治疗肿瘤 (睾丸肿瘤、儿 童白血病)
毒制反应明显;
肿瘤细胞的耐药; 疗效提高不明显; 对某些类型肿瘤
对肿瘤细胞的非 特异性杀伤
的治力不从心
新药,效果更好, 抗癌谱更广,同 时由于辅助治疗 的进步,比如 G-CSF、止呕 药物,能更好地 耐受更大剂量的 化疗
10
化疗药物按作用机制的分类
(一)通过烷化作用与DNA交叉连结,破坏DNA的结构功能 各种烷化剂 DDP、HN2、白消安、CTX、丙卡巴肼、博莱霉素、 丝裂霉素、亚硝脲类,属于NSCCA
(二)通过阻碍脱氧核苷酸合成,干扰DNA的合成 大部分的抗代谢药物:MTX,5-FU,HU,Ara-C,主要杀伤S 期的肿瘤细胞
9
按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分类
1.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 主要作用于增殖细胞群中 各期细胞,包括G0期细胞,均可起杀伤作用。其杀伤作用 与剂量有关(剂量依赖性),适用于增殖比率小、生长缓慢的 肿瘤。其用法以静推、大剂量冲击疗法为宜,主要有烷化剂 、抗癌抗生素及某些杂类等。
2.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 仅对细胞周期中的某一期有较 强的作用,如抗代谢类对S期细胞作用显著,植物碱类主要 作用于M期。杀伤作用与时间有关(时间依赖性),适用于增 殖比率大、生长迅速的肿瘤。其用法以静脉缓慢滴注或持续 输注、肌注为宜。
11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大多与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需 的代谢物质如叶酸、嘌呤碱、嘧啶碱等相似的化 学物质,它们能竞争与酶的结合,从而以伪代谢 物质的形式干扰DNA的合成,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 繁殖,因此又叫抗代谢药物。
这类药物一般为周期特异性药物。
代表药物:MTX,5-Fu,Ara-C
备注
缺点
优点
靶向药物与化疗 协同作用
20世纪50年代
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
影响核酸合成
广谱抗癌药,至 今仍是核心药物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初
顺铂DDP、 阿霉素ADM
紫杉类、拓 扑异构酶
分子靶向治 疗
作用于DNA化 学结构
紫杉类化学药 物作用于有丝 分裂M期,干扰 微管蛋白合成; 伊立替康、拓 扑替康:拓扑 异构酶抑制剂
(四)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1、降期,提高局 部晚期肿瘤手术切除率及器官保全率。2、减少术中瘤细胞播散机会。3、 提供体内肿瘤对化疗敏感性的信息,为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 据。 (五)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therapy):1、发挥全身治疗作 用,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率。2、增敏作用,提高放疗的效果。
以化疗的非选择 性杀伤作用来杀 灭缺乏特异靶点 的肿瘤细胞;杀 灭对化疗药物不 敏感或耐药的细 胞;清除微小残 留病
3
肿瘤内科化疗的治疗领域
(一)根治性化疗(radical chemotherapy):对于积极治疗有可能治愈 的肿瘤患者,如:小儿急淋、绒癌、霍奇金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睾 丸癌等,尽早给予正规、有效、足量的化疗,进行根治性化疗。
(二)姑息性化疗(palliative chemotherapy):目的: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认真权衡获益与风险,决定治疗方案。如:NSCLC,化疗 后的median survival只能延长3-4个月,主张不宜超过4-6个周期。 (三)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根治术后配合化疗以清 除亚临床的微转移灶。如:II/III期胃癌、高危II期/III期结肠癌、二期乳 腺癌、骨肉瘤,但并非所有肿瘤证明辅助化疗能改善预后。
肿瘤体积增大一倍所需 的时间,反应的肿瘤细 胞分裂和丢失两方面因 素对肿瘤体积的影响, DT短的肿瘤生长较快, 接受有效化疗后肿瘤体 积缩小也较快。
7
肿瘤细胞不一定比正常细胞增 殖快。肿瘤细胞对化疗敏感是因 为细胞周期控制点功能低下,对 化疗引起的损伤不能修复。
8
化疗药物的分类
按针对细胞周期的时相 按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 按作用机制
4
5
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
无增殖力
G2 M
细胞
S G1
增殖周期中的细 胞,使肿瘤体积
增大
6
死亡
G0
静止期细胞 肿瘤复发根
源
明确两个概念
生长分数GF growth fraction
倍增时间DT Doubling time
处于细胞周期的肿瘤细胞 占整个肿瘤组织恶性细胞 的比值称为生长分数。恶 性程度高,生长较快的肿 瘤一般GF较高,对放化疗 的反应较好。恶性程度低, 生长较缓慢的肿瘤一般GF 较低,对化疗不敏感,反 应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