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小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小学校本应用评估方案

小学校本应用评估方案

小学校本应用评估方案背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学校开始使用各种校本应用为教学和管理提供支持。

为确保使用这些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目的本评估方案的目的是评估小学校本应用的质量和适用性,以帮助学校选择最合适的应用并提供改进建议。

方法评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明确评估准则:根据学校的需求和目标制定评估准则,例如教学支持功能、用户界面易用性、数据安全性等。

2.收集应用信息:收集学校使用的所有校本应用的信息,包括应用名称、供应商信息、功能描述等。

3.评估应用质量:根据评估准则对每个校本应用进行评估,了解其质量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4.评估应用适用性:根据评估准则评估每个校本应用对学校需求的适应程度,包括功能覆盖范围、易用性等。

5.分析评估结果:分析评估结果,对每个校本应用给出评估等级和综合评价。

6.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个校本应用提供改进建议,包括功能增强、界面优化、安全性改进等。

7.编写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整理成评估报告,向学校管理和教师团队进行反馈。

时间安排评估方案的时间安排如下:- 明确评估准则:1天- 收集应用信息:2天- 评估应用质量:5天- 评估应用适用性:3天- 分析评估结果:2天- 提出改进建议:2天- 编写评估报告:3天负责人本次评估方案由小学校本应用评估小组负责,成员包括校长、教师、技术支持等相关人员。

预期成果评估方案完成后,预计能够得出各校本应用的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帮助学校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校本应用,并提升教学和管理效果。

备注评估过程中需要确保评估组成员具备足够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估方案的具体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学校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吉木萨尔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估细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细则,考核结果将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二、适用对象:全体任课教师三、考核评分办法1.每名教师必须利用“班班通”设备上课,大科目教师必须保证每学期使用设备上课次数为学期总课时数的 60% ,小科目教师为每门课每学期五次,以班级“班班通使用登记册”和录播教室登记册为准,少一次扣 0.1 分。

由教导处随时抽查检查为准。

(总分4分)2.教师在电子备课时,必须制作好相关的课件,上传到新立中心校资源库,按年级,按科目分类。

同时上传电子教案。

(此项作为优秀教研组考核标准之一)并将优秀课件 5 个,优秀案例 5 个上传到吉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学领导在检查电子备课同时,检查课件。

课件数达到学期总课时数的70% ,少一次扣教研组 0.1 分。

此项由教导处检查。

每位教师上传到吉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课件和案例由学校信息工作负责人检查,少一次,扣教师个人量化分 0.2 分。

3.按时参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笔记认真,考核合格。

参加培训迟到一次扣 0.2 分,旷课一次扣 0.5 分,笔记少一次扣 0.5 分,考核不合格扣 2 分。

考勤和笔记由教导处负责,考核由教导处和信息工作主管共同负责。

此项考核分数记入教师个人量化。

(总分 3 分)4.教师参与中小学研修网中的日志、心得的撰写,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每个教研组各 1 篇,学习笔记各 2 篇或 2 篇以上,教研组少一篇扣 0.5 分。

此项得分做为教研组考核之一。

由教导处和继续教育培训主管共同负责。

5.教师积极运用“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平台”,认真参加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

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

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的步骤和建议:
1. 确定考核的目的和内容
-确定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就还是其他方面。

-确定考核的内容和指标,包括教学质量、学生表现、教学方法等。

2. 制定考核计划
-设计详细的考核计划,包括考核时间、地点、方式等信息。

-确定参与考核的教师、学生和评委人员,分工明确。

3. 准备考核工具和材料
-制定考核评价表或问卷,用于评估教学效果或学生表现。

-准备必要的考核材料,如教学资料、学生作业等。

4. 实施考核
-按照计划进行考核,确保整个过程有序进行。

-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5. 数据分析和总结
-对考核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和优点。

-总结考核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6. 反馈和改进
-将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师和学生,讨论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反馈意见和总结结果,调整和改进校本应用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7. 持续改进和监测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进行考核评估,监测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考核方案,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上是简单的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的步骤和建议,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完善。

祝您顺利完成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9篇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9篇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9篇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我的课程我喜欢”为主题,以“让多彩的课堂伴随孩子的童年,让美丽的校园成为孩子的舞台”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了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在未来三年,我们努力构建邱皮沟小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通过课程让每一个邱小学子在成为最好的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向前迈进一大步。

二、总体目标1、开发具有学校特点的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本课程,形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共存的校本课程体系。

2、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尽可能满足大多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努力开设能全面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多样化校本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成为最好的自己上向前迈出一大步。

3、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拓展学生知识领域,陶冶情操,为美好人生奠基。

4、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生自主、快乐、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并有效实施一套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开放型校本课程。

三、课程原则1、主体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学校领导共同研究探讨编集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

2、合作性: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教师要与校长、主任、同事、学生、家长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3、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

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

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

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1. 引言校本应用是指基于本校的特有教育需求和教育环境,由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开发、设计和应用的教育应用程序。

校本应用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校本应用的质量和效果,需要进行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的考核。

本文将介绍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2. 考核步骤步骤一:确定考核标准在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之前,需要明确考核标准和评价指标。

考核标准应该包括校本应用的功能、界面设计、用户体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并与教育教学目标相对应。

步骤二: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根据已确定的考核标准,组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进行案例校本应用的开发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确保开发的校本应用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

步骤三:准备案例校本应用考核材料在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考核材料,包括校本应用的功能说明、设计文档、用户反馈等。

这些材料将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参考。

步骤四:进行案例校本应用考核根据考核标准,对开发完成的校本应用进行考核。

考核可以分为功能测试、界面评估、用户实际使用情况等多个环节。

考核的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严谨,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步骤五:总结评估和改进在完成考核后,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校本应用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其质量和效果。

同时,还要总结考核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校本应用考核提供参考。

3. 注意事项•明确考核目标和要求:在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之前,要确保考核标准和评价指标明确,与教育教学目标相对应。

•注重实际应用:校本应用的开发和设计要注重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

•确保客观公正:在进行案例校本应用考核的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严谨,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评估和改进:在完成考核后,要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校本应用进行改进和优化。

校本应用考核细则及应用

校本应用考核细则及应用

校本应用考核细则及应用1. 引言校本应用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开发的针对学校行政、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应用软件。

为了保证校本应用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要进行一定的考核和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校本应用的考核细则,并介绍如何应用这些细则。

2. 校本应用考核细则校本应用的考核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功能性评估功能性评估主要是评价校本应用是否具备满足学校需求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学生信息管理、教师考勤管理、课程表管理等功能。

评估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功能进行详细的测试,并评估其稳定性、易用性等指标。

2.2 兼容性评估兼容性评估主要是评价校本应用是否能够在各种平台上正常运行,并且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评估过程中,需要测试校本应用在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等环境下的运行情况,以及与学校现有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情况。

2.3 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主要是评价校本应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

评估过程中,需要对校本应用的数据备份、权限管理、防止恶意攻击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

2.4 性能评估性能评估主要是评价校本应用在大量数据处理、并发访问等情况下的运行性能。

评估过程中,需要对校本应用的响应速度、系统负载等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3. 校本应用的应用校本应用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学生信息管理校本应用可以用于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管理等工作。

通过校本应用,学校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并降低错误率。

3.2 教师考勤管理校本应用可以用于教师考勤记录和管理。

通过校本应用,可以实现教师考勤的自动记录和统计,方便学校管理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和统计分析。

3.3 课程表管理校本应用可以用于学生课程表的生成和管理。

通过校本应用,学校可以方便地生成学生的课程表,并进行实时的修改和调整,提高学校课程管理的效率。

3.4 科研成果管理校本应用可以用于科研成果的录入、查询和管理等工作。

附小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实施细则

附小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实施细则

附小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实施细则为实施附小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制定以下实施细则:一、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校本课程应用情况
2. 教师教学应用情况
3. 学生研究应用情况
4. 教学管理应用情况
二、考核方式
考核分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两种
1. 定期考核
每个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原则为抽查。

考核过程由专人负责,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考核结果将在1周内公布于绩效考核系统,学校将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估并反馈。

2. 不定期考核
学校随时可以进行不定期考核。

不定期考核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局实地走访、资料核查和信息测评等方式进行。

三、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根据各个方面的内容与目标自行制定。

具体标准由学校教研总组与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并不断完善。

四、考核奖惩
考核结果公布后,学校将有针对性地进行督促检查,帮助学校提高校本应用水平。

同时,对于表现优异者将进行表彰,给予适当奖励。

对于未能达标者,则依据考核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并向学校汇报。

五、附则
- 本细则由学校教育局制定,并由学校执行-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 本细则解释权归学校教育局所有。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南(试行)》,为指导和落实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与内容( 一)考核目标遵循成果导向、精准测评、以评促用的原则,通过校本应用考核,诊断信息化教学状况,引导基于课堂的实践与创新;检验校本研修效果,推动信息技术的常态应用,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水平。

(二)考核内容主要考核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与创新能力,考核范围包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30项微能力。

每位教师参加考核的内容为个人选定的3项微能力(市直学校教师选4项)。

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考核内容在上级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前,暂时参照中小学教师。

二、考核对象参加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教师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含自治区级试点校教师)。

支教、走教、轮教、借调等教师在原报名单位参加考核。

三、考核时间每年分别于春、秋两季学期组织考核,具体时间根据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发布的考核公告确定。

四、方式与流程( 一)考核方式网络考评。

通过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系统,进入“钦州市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全员培训”项目,教师提交考核材料、学校组织校内考评、教育管理部门开展抽查审验等工作。

(二)考核流程1.教师按要求通过培训平台自主提交材料参加考核,学校组织校内考评,开展自评、互评和总评,根据校内考评结果向教育主管部门提交合格等级名单、优秀等级推荐名单。

2.市、县(区)教育局审验材料,对合格者予以确认并反馈学校及教师本人;按规定比例逐级上报优秀等级推荐名单。

3. 自治区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审验推荐材料,确定优秀名单。

五、考核规范(一)评定等级。

教师申报参加考核的各项微能力,均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予以评定。

(二)评判标准。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范文(精选3篇)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范文(精选3篇)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范文(精选3篇)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范文篇1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是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动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本研究目标1、培养一批教学观念新、教改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科研型教师,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专业素养。

2、探索形成新课程教学的新策略,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

3、形成一批课改、教研、科研新成果。

二、校本研究实施的思路1、走培训、教研、科研工作一体化的校本研究之路。

培训、教研、科研工作是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其中教研工作是基础,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必由之路;科研工作能提高学校学术地位,为教研工作提供智力和理论的支持,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培训是通过学习交流等活动提高教研、科研能力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1)教研与培训相结合,使教研工作成为培训的实践基地,使培训工作成为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有效方式。

(2)科研与培训相结合,使科研工作成为培训的实践基地,使培训成为推动科研深化的助推器。

(3)教研与科研相结合,使教研活动成为科研工作的实践基地和第一手材料的来源地,使科研工作成为教研活动的理论指南。

2、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相结合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专业引领指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专家和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的专业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学习和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营造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教研氛围,提高教研质量;自我反思是指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新的工作方式。

三、校本研究的行动策略1、反思研究。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7篇)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7篇)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7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1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总目标: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重点突破: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向各学科延伸。

三、组织与实施: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责: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校本应用考核方案一、考核标准(一)线上学习考核(30分)每位教师按选择的能力点在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并提交成果作业,完成研修,其考核成绩由系统提供。

考评的等级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比例为优秀占20%,合格占80%。

转换后成绩在25-30分为优秀,成绩在20-24分为合格,成绩在20分以下为不合格。

(二)线下校本研修考核(70分)1.教师自评(40分)(1)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线下活动,包括能力点完成情况、集体备课、研课磨课、观摩示范课等,完成自评。

按要求积极参与并表现突出的为优秀(36分);能按要求参与活动的评定为合格24分);不参与活动的为不合格(24分以下)。

(2)评定以下限为限。

如线上线下均合格的教师或某一方面合格,某一方面优秀的教师,最终被评定为合格;线上线下只要有一方面为不合格的教师,最终评定为不合格。

2.教研组互评(15分)按年龄层次在学校开展分层考核与检查。

教研组按教师年龄具体情况考核(2分)、校本活动参加情况(4分),成果效果开展评价(4分),有效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研修线下活动,并提交研修成果(5分)。

3.学校评价(15分)学校考核团队按照考核细则对学员进行评价,此项满分15分。

4.下列情形之一者按要求扣分。

一是在集中学习、培训工作中无故缺席或因其它事情缺课达总课程三分之一以上者,均不能取得该项学分。

二是培训作业(如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设计、教学成长故事、个人成长规划、读书笔记、讲座听后感等)超过五分之一不交者,不能取得该项学分。

三是未能按规定上信息技术应用公开课,上交相关课件和教案者,不能取得自主研修学分。

5.以上内容将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个指标及评优选先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考评方式(一)线上学习考核(30分),由学校信息化管理指导团队进行考评。

(二)线下校本研修考核(70分)1.教师自评(40分)。

2.教研组互评(15分)。

XX小学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XX小学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XX小学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XX小学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息化工作,以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息化建设工作,我校将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息化进程,促进我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锤炼学校息化办学特色,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上级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参照国家提升工程2.0文件研究制订了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研修量化考核细则,实行“息技术应用学分制”,并纳入教师业绩考核。

根据考核细则之规定,教师每期必须完成必修培训学分,才能取得本年度继续教育合格证书,特制订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与评价制度。

二、实施过程(一)健全管理机构。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围绕实施总体目标任务,以教师全员培训为核心,统筹设计好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形成教师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二)组建骨干培训团队。

积极配合各方力量,同时选拔一线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专兼结合,建强校级培训团队;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实施团队培训,同时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有力保障教师全员培训的质量。

(三)有序实施整校推进。

分年度实施整校推进教师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四)测评教师应用能力。

组织开展校本应用考核,实现对教师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精准测评。

(五)推动黉舍协同发展。

创新推广教师息技术能力提升工作与校本研修、网络研修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参与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和名师培训。

三、主要措施(一)开展学校管理团队息化领导力提升行动。

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采取集中培训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开展管理团队息化领导力提升专项培训,着重提升学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混合式校本研修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指导学校教师开展息化教学能力和校本应用考核能力;指导管理团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形成学校息化发展规划,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学校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

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校本应用考核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上级关于提升工程2.0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围绕我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制定本方案。

一、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教学硬件环境:班班通一体机全覆盖,教师每人一台办公笔记本电脑,办公室配备办公台式机。

平台环境:学校有办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拥有区级教研平台、资源平台。

网络环境:校园有线及无线网络全覆盖。

年轻教师基本上可以利用多种软件制作课件、微课,可以使用课件及相关视频等开展授课工作;中年教师基本上可以通过网络及各类教学资源开展授课工作,可以对课件做简单修改;老年教师会使用课件,但不会制作和修改课件,需要中青年教师帮助制作和下载课件。

整体来说:优势(S):学校十分重视信息化教学,定期开展评课活动,并且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硬件及环境条件较好;大多数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劣势(W):教师队伍中有年龄偏大的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相比较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多种软件。

但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教学内容掌握扎实,学校会组织相应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及素养。

机会(0):大部分教师只会应用软件制作课件,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无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生预习,巩固环节。

并且新型教学模式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

风险(T):在探究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中,需要不断地创新,实践,修改等,这些环节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工作压力,教师可能会有抵触情绪。

二、学校信息技术发展的愿景我校信息技术的发展愿景是基于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开展授课的基础上,利用各类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建设更加智能、开放、共享的授课模式。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

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一、研修目标了解信息提升工程2.0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培训和学习,完成网上的学时要求及校本的学习内容,并全部通过信息提升工程考核。

掌握比如百度搜索引擎、谷歌搜索引擎、图片处理、视频处理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掌握一门学科软件。

初步尝试用集体教向集体学的转变,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

二、研修内容结合区研修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我在30项微能力中选择了八项作为主要内容,内容涵盖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设计及学业评价四个维度,具体内容为:1.A1技术支持下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2.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学法指导)3. A6技术支持下的课堂讲授。

(学法指导)4.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学情分析)5.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教学设计)6. B5学习小组组织管理。

(学法指导)7.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学业评价)8. B10档案袋评价。

(学业评价)三、研修方法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修,以组为单位在上面8个选题中任选两个进行研修,要求体现出层次,在四个不同维度中任选两个且不相同维度的内容进行研修。

研修学习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网络研修,二是校本线下研修。

(一)网络研修1.组织教师进行研修网的网络学习,并开展相关校本培训。

2.按研修网时间结点要求上传成果或作业。

3.根据每位教师所选能力点不同,依据《微能力测评规范》由考核领导小组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二)校本线下学习。

校本线下学习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信息化教学研修课,二是信息化教学展示与分享。

1.信息化教学研修课(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指导授课活动。

(2)结合教研组活动,开始集体备课活动,指导教师授课。

(3)注重过程材料的收集整理,如教案,二次备课教案,指导记录,教研组教研记录等。

2.学校信息化教学展示与分享。

(1)进行教学竞赛。

(2)利用录播室资源平台进行网络评课。

校级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校级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线上)
利用平台听评课系统上传2次课,听评课2次。(一次5分)
1.上课是否与选择的微能力应用相符合。(3分)
2.上课是否大体采用“惠农小学6种数字化教学模式”。(2分)
3.听课时间达到80%以上。(2分)
4.评课内容是否原创,是否具体。(3分)25平台数据采集。来自5分)5引领作用
在研修组内的发挥的作用(也包括种子教师的引领)。
校级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学校名称
永五中
所涉学段
初中
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考核项
考核标准
考核
分值





教师自评
网络研修
研修反思,至少提交2篇研修日志。(1.5分)
3
学习过程
自评报告(学校统一制定模版)。(1.5分)
教师互评
研修活动
(线下)
积极参与工作坊研修活动,进行信息化教学研课磨课,课例分析。
2
课堂实践
25





团队测评
校本应用
教师收集相关证据提交过程性材料,至少通过三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点校本应用考核。每个能力点 10 分。
1.教学中问题的定位是否切实(1分)。
2.过程性材料是否完整(1分)。
课堂录像、课程计划、课堂观察记录、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学生作品、学生反思等(至少3项)。
3.微能力应用效果(5分),参照“微能力测评规范”和“自测报告”
3
团队测评
发展规划
制定个人2020年度研修任务单(提供模版)。
2
网上课程
围绕“三种教学环境,四个维度的 30 个核心能力”自主选学三个能力点,进行课程学习。

附属小学校本课程评价与活动方案(精选5篇)

附属小学校本课程评价与活动方案(精选5篇)

附属小学校本课程评价与活动方案(精选5篇)附属小学校本课程评价与活动方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渗透有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及车溪风景区美景视频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课件:春天来了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气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到民俗风景区宜昌车溪去看看。

我们要到车溪旅游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租车)【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或向往,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接着出示宜昌风景区春天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一)活动一:租车1、(课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独立阅读信息后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1)我们班的同学有31名,为了安全学校还派了9名老师。

(2)大车每辆限乘18人;小车每辆限乘12人。

(大车、小车图)2、我们怎样租车呢?(对话框出示问题)3、研究租车方案温馨提示:(1)请独立设计租车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

看谁的办法多!(2)四人小组交流,并对组内租车方案进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组合作,能把组内的想法有条理的进行描述。

A、学生活动B、全班交流。

(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教师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表格,你认为那种整理得?为什么?(学生比较租车方案统计表)(板书:有序思考) 4、这么多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请看(课件添加信息):大车每辆160元,小车每辆120元。

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

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

组织实施案例校本应用考核1. 背景介绍校本应用考核是指在学校内部组织实施的一种考核方式,旨在评估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校本应用考核,学校可以了解教师们对于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2. 案例背景某小学决定进行校本应用考核,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组织实施考核,学校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案,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3. 考核方案设计在考核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学校需要明确考核的目标和内容,确定考核的方式和评价标准。

3.1 考核目标校本应用考核的目标是评估教师们的教学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3.2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具体考核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3.3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可以采用观察评价、实地教学观摩、听课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考核方式,并确定考核时间和地点。

3.4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考核的依据,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制定。

评价标准应该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客观性,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准确评估。

4. 考核实施过程考核的实施过程包括组织筹备、考核实施和结果反馈等多个环节。

4.1 组织筹备在考核开始之前,学校需要提前组织筹备工作。

主要包括确定考核时间和地点,制定考核流程和安排考核人员等工作。

4.2 考核实施考核实施是校本应用考核的核心环节。

在考核实施过程中,需要组织考核人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和评价,记录教师的教学表现,并对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

4.3 结果反馈考核结束后,学校需要对考核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向教师进行反馈。

反馈内容可以包括考核评价结果、教学优点和改进建议等。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考核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发展。

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校本应用考核方案

校本应用校核方案为贯彻落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相关文件及方案要求,有效规范和指导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考核方案。

一、考核原则1.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坚持全员考核,重在达标,发展为本。

将应用考核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二、考核内容教师信息技术微能力考核内容以及标准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侧重于考核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集体教”,即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混合学习环境“集体学”,即教师通过环境支持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下的教学能力。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以学校教师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中三种环境下的四个维度的十二项微能力为考核重点。

3.教师依据学校要求及自主选定的内容进行学习,完成50学时(线.上25学时,线下25学时)后方可参与本应用考核。

三、考核实施(一)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校本自测一一教师互学互评一-县区校本应用考核”的路径。

1.校本自测。

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职责,借助一定的平台工具,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

2.教师互评。

教师完成50学时后,向学校考核组提交成果证明,在提交成果证明前,要至少完成对他人的提交的成果进行3次评价。

(二)教师的能力考核侧重于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1.要严格证据的有效性,教师提供的影像材料要是教师本人的。

否则视为无效。

2.对信息技术进行综合评分。

考核总分100分。

80分-100分为优秀等次;60分-80分为合格等次;60分以下为不合格等次;具体细则:四、考核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确定的标准,对
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
教师互学互评是指教师完成 50 学时 ( 线下实践不少于 25 学
时 ) 后,向校本实践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在成果提交前,须依
据平台的提示,对他人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
校本应用考核是指校考核组,对教师提交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其中教师校本应用考核采用“课前备课——课中授课
作性和计划性,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的
科学化、规范化和可视化。
3. 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职工参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
程 2.0 ”的表现,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责任,
促进其指导、帮助、约束与激励全体教师。
二、基本原则
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
学质量提升。
坚持整校考核、重在普及、发展为先。将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 发展相结合。在考核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1. 相对一致性: 在连续时间内,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较 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在 1 年内考核的方法具有一致性。另外, 在必要的时候,基于适当的原因可对考核的具体指标及权重分配 做相应的调整。
方案。本方案适用于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培
训的考核评价。
一、考核目的
1.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使力校本应用考核,传递组织目标和压
力,促使教职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能力,达到“培养信
息教育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 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
2.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的可操
化教学发展目标,教师依据学校要求和确定的内容学习,0%) 后方可参与校本应用考核。
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以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校本应 ) 中确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
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三
+项微
能力为考核重点。 教师根据本校信息化教育教多加三项微能力 ( 至 少覆盖三个维度 ) 考核。
六、考核的具体实施
(一)教师微能力考核采用 “校本自测——教师互学互评——
校本应用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
校本自测是指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学 科教学特点或自身的岗位位职责, 借助一定的平台工具, 根据《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应用考核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 (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意见(教师【 2019】1 号 ) 》,规范和指导全
省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
合我校实际,制定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使力校本应用考核实施
2. 客观性 :考核要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实际参与“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工作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亲近、偏 见等带来误差。
3. 公平性 :对全体教职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 防止评估结果的不一致性和偏见性。
4. 公开性 :每位教师都必须清楚考核方案是如何运作的,考 核结果教师应签名,有意见可表述、申诉,无签名考核结果同样 有效。
——课后辅导——课后评价——数据分析——研修活动”
的路径。
( 三 ) 教师的能力考核侧重于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
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 度等 。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
展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要严格证据的有效性,凡提供的证
据未包含教师本人的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木人制作的,应视
能力。
2. 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和交互多媒体
教学环境中实施。
“集体教”,即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 混合学习环境是指
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中实施,
重点支持“集
体学”,即教师通过环境支持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 智慧学习环境
是指用智能教育设备支持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学习。
3. 学校根据本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实际,科学制定学校信息
课中授课 2. 会使用手机播放课件;
至少包含一项
3. 会应用授课软件中的互动工具;
1. 会用至少一种 APP 进行作业发
课后辅导
布,查看,监管。 2. 工具选用具有创新性, 值得学习和
至少包含一项
借鉴。
1. 会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2. 工具选用具有创新性, 值得学习和 至少包含一项
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2019 年 9 月 4 日
校本应用考核标准
考核等次
考核内容
优秀
1. 运用互联网搜集备课资料、素材;
合格
课前备课
2. 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课件制作; 3. 运用至少一种软件进行教案设计;
至少包含一项
4. 会用至少一种影音或图文编辑软
件;
1. 会使用至少一种授课软件授课;
为无效证据 .
另附校本应用考核标准 七、考核结果及运用 在组织能力考核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证据进行综合评 分。得分在 80-100 分的,可评为优秀等次;得分在 60 -80 分的, 可评为合格等次;得分在 60 分以下的,应为不合格等次。 教师最终考核成绩由教师互评、考核领导评价两个部分构 成。 八、考核管理 要以校本应用考核为契机,不断提高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 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校本应用考核 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
息化教学发展规划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教研制度、校本研修制度
的建设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以及教能力通过率等。
( 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微能力考核内容以及标准主要依据
《中小学教师信息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 。
1.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侧重于考核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教职员工。 四、考核要素 1. 融合意识: 是否能主动、 有意识的借力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 服务; 2. 能力提升 :是否能在个人成长纵线上达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的提升;
3. 责任感,进取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4. 信息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等
五、考核内容
( 一) 校本应用考核侧重“整校推进”考核 。重点考核学校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