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实蝇卵巢的发育阶段及分级_欧阳倩
4-2-1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济南版)

不同点
蝗虫 果蝇
发育经过卵,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有性生殖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 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 完全变态发育
螳螂的“旧衣服”
金蝉脱壳
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呢?
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长大而长大,所 以在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思考? 卵是如何发育成成虫的?
【探究主题 二】昆虫的发育-
• 阅读课本p50-52文字,并认真观察图片,解决p51 后两个讨论题,及下列问题:
1.果蝇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 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2.那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果蝇类似? 3.什么叫完全变态发育?
发育阶段:
卵
蠕动
幼虫
飞行
蛹
成虫
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 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 变态发育。
蚊 菜粉蝶
蝇 蜜蜂
卵
幼虫
家蚕 一生
成虫
蛹
我国人民很早就学会了饲养家蚕来编织丝绸,其中有一道工 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请问:缫丝时,在茧内死亡 的是哪一发育阶段的家蚕( C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外部形态的比较
幼虫
成虫
个体大小 小
大
不同点 翅
无
有
生殖器官 发育不完全 发育完全
相同点
外部形态相似,有外骨骼
昆虫的发育经过 受精卵、幼虫 和 成虫 三个阶段,而且 幼虫 和 成虫 的差别不
明显。这样的发育叫做不完全变态 。
蚱蜢
蟋蟀
蝉
蝗虫与果蝇的生殖与发育有什么异同点?
瓜实蝇不同发育期及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

南方农业学报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2023,54(11):3256-3264ISSN 2095-1191; CODEN NNXAABDOI:10.3969/j.issn.2095-1191.2023.11.013瓜实蝇不同发育期及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陈黔1,2,3,杨朗2,王凤英2,黄立飞2,曹雪梅2,张建民3,姜建军1,2*(1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3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摘要:【目的】筛选出适用于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Coquillett)]抗药性分子机制及生理分子机制研究的内参基因及最优组合数,为瓜实蝇抗药性机理研究打下基础。
【方法】以不同发育期的敏感品系和抗阿维菌素品系瓜实蝇及其不同组织样本为试验材料,将8个候选内参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表达检测,并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软件对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筛选出最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并明确最优组合数。
【结果】geNorm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期处理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排序为RPS13=RpL32(0.269)> TUBE(0.623)>TBP(0.702)>β-tubulin(1.069)>G6PDH(1.366)>Actin3(1.596)>Actin2(1.923);不同组织处理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排序为RpL32=RPS13(0.132)>TBP(0.345)>TUBE(0.442)>β-tubulin(0.552)>G6PDH(0.780)>Actin2(1.101)>Actin3(1.417),最适内参基因个数为2。
瓜实蝇_精品文档

瓜实蝇瓜实蝇(学名:Dacus cucurbitae Coquillett),是一种昆虫,属于双翅目、果蝇科。
它主要寄生于瓜果类植物,对瓜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瓜实蝇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内容。
形态特征瓜实蝇成虫体长约5mm左右,身体呈灰黄色。
触角有三节,第三节末端呈小刺状,有黑色的感觉毛。
翅膀透明,上有黑色斑纹。
卵呈颗粒状,白色透明,长约0.5mm。
幼虫白色,呈弯曲状,具有触须。
生活习性瓜实蝇主要寄生于瓜果类植物,如西瓜、南瓜、黄瓜等。
它在植物的果实中产卵,一般每个果实只产一颗卵。
卵孵化后,幼虫在果实内进行寄生,以果实为食物进行发育。
随着幼虫的生长,它会在果实外产生一个较大的脱衣蔓,然后在地面附近的土壤中进行蛹化。
成虫从蛹中孵化出来后,再次寄生瓜果,完成繁殖循环。
危害瓜实蝇对瓜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寄生对瓜果造成直接损害:瓜实蝇幼虫在瓜果内寄生,以果肉为食,导致果实腐烂、烂熟、变形或腐败。
严重的情况下,整个果实可以被完全破坏。
2.传播病原菌:瓜实蝇在寄生的同时,也很容易传播一些病原菌,如细菌、真菌等。
这些病原菌会加重果实的病害程度,导致瓜果的品质下降。
3.间接损害:瓜实蝇对瓜果造成的损害还包括刺伤、蛀蚀、果皮凹陷等,这些损害不仅影响了果实的外观,还会导致果实易受其他病虫害的侵害。
防治措施针对瓜实蝇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清除寄主植物:及时清除田间和周围的瓜果残渣和野生瓜果,减少瓜实蝇的滋生栖息地。
2.进行灭蝇处理:在瓜果初期果实膨大前使用低毒、环保的昆虫控制剂,对瓜果进行灭蝇处理,清除已有的幼虫和成虫,阻断瓜实蝇的繁殖。
3.使用陷阱:在田间设置黄板或黄板蓄虫器,使用黄色粘板诱捕瓜实蝇,减少虫口密度。
4.引入天敌:可以引入一些天敌如瓜实蝇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有效地控制瓜实蝇的数量。
5.驱除措施:在幼虫孵化前期,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驱除,及时清除感染果实,以防幼虫寄生。
最新第二节昆虫各发育期的生物学特性卵ppt课件

三: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分析:若全部变质生成碳酸钠,若部分变质有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需检验有无氢氧化钠
提示:需先除去CO32-,再检验OH-
方法:先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待完全反应后,静 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部
分变质;若溶液不变红,则全部变质
反思:1)能否直接滴加酚酞试液?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小强: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生成,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错误的是(小刚),
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又称蠕虫型幼虫(vermiform larvae),其显著特 点是胸部和腹部无足。按照头的发达程度,无足型幼 虫可分3类。
(1)全头无足型幼虫(eucephalous larvae) 头部骨化,全部露出体外,如低等双翅目、膜翅目
的细腰亚目、部分蛀干性鞘翅目、部分潜叶性鳞翅目 的幼虫及捻翅目的末龄幼虫等。
2.用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 Ba (OH)2==BaCO3↓+2NaOH 现象:有白色沉淀 结论:已变质
3.用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
Na2CO3+CaCl2 ==CaCO3↓+2NaCl Na2CO3+ BaCl2 ==BaCO3↓+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 结论:已变质
如某些广腹细蜂科Ptatysasteridae昆虫的早龄幼 虫,形似胚胎,腹部不分节,胸足及其他附肢仅为 几个突起。
昆虫生殖系统-PPT课件

形 成 卵 子
卵黄 膜 卵黄沉积后的 卵母细胞
卵壳
卵子(2N) 卵管塞 卵巢管柄
未进行成熟分裂的卵母细胞
卵子形成
(二)睾丸的基本构造
睾丸管 睾丸 睾丸管的分区 :
生殖区 生长区 成熟区 转化区
精子的形成
生殖区 生长区 成熟区 转化区
第五节 昆虫的交配、受精和产卵
导管的表皮质囊,并常具有附腺,其附腺的分泌物主
要含有黏蛋白和黏多糖,为精子提供养分和能量。
有些昆虫精子能在受精囊内存活很长时间,如蜜蜂的
精子能存活2~3年。这种长期贮存精子的能力,对一 生只交配一次的雌虫来说,可保证在不同时期成熟和 排出的卵都能得到受精。
5 黏腺
雌性附腺中除受精囊附腺以外,较为重要的腺体 是开口于生殖腔的黏腺,能分泌卵的保护物质,如蜚 蠊黏腺由左右两侧的小管组成,左侧的能分泌结构蛋
激素对生殖的调控
成虫发育型:
控制
(成虫期)脑
蛹期发育型:
控制
咽侧体 分泌 卵黄沉积 JH
(蛹期)脑
前胸腺 分泌 卵巢发育 MH
分。外生殖器前面已作介绍,这里仅介绍内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官来源:
中胚层:♀:卵巢,侧输卵管;♂:精巢,输精管,贮
精囊;
外胚层:♀:中输卵管,生殖腔,受精囊,附腺;♂:
射精管,附腺
功能:繁殖后代、延续种族。
第二节昆虫 雌性生殖器官
昆虫的雌性内生殖器官包括1对卵巢、1对侧输卵 管、1根中输卵管及生殖腔所组成,多数昆虫种类还有1 个接受和贮藏精子的受精囊和1对雌性附腺。生殖腔在 多数昆虫中为管状,称为阴道,但在鳞翅目等一些昆虫 中为囊状,称交配囊。
南瓜实蝇蛹和雌成虫卵巢发育分级

南瓜实蝇蛹和雌成虫卵巢发育分级张小亚【摘要】在室温饲养条件下,解剖观察了南瓜实蝇不同日龄蛹和雌虫卵巢的形态.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日龄南瓜实蝇蛹体形态及附肢分化程度,可将蛹的发育分为5级;根据不同日龄南瓜实蝇雌虫卵巢管及卵细胞发育特点,可将雌虫卵巢发育分为5级.【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9)012【总页数】4页(P2184-2186,2189)【关键词】南瓜实蝇;蛹;卵巢;发育分级【作者】张小亚【作者单位】宜昌市柑橘科学研究所, 湖北宜昌 4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又称南亚果实蝇,是蔬菜和果树上的一种重要检疫性害虫。
南瓜实蝇的取食范围很广,寄主作物达80多种。
除危害甜瓜属、南瓜属、丝瓜属、冬瓜属和苦瓜属外,还为害葫芦属、番木瓜属、西番莲属、茄属、番茄属、西瓜属等,在缺少寄主植物条件下亦可为害柑橘[1-4]。
掌握实蝇蛹的发育进度,明确实蝇雌虫卵巢的发育特性,是了解其发育生物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开展预测预报并提供针对性防治措施的前提[5]。
目前针对橘小实蝇、橘大实蝇、瓜实蝇的卵巢发育分级已有相关报道[6-8],但南瓜实蝇蛹和卵巢发育分级报道较少。
为了解南瓜实蝇蛹和雌虫卵巢发育特性,本研究拟在室内饲养温度条件下通过解剖南瓜实蝇蛹和卵巢,观察并记录其发育形态,确定南瓜实蝇蛹和卵巢发育的分级标准,为丰富南瓜实蝇发育生物学提供参考,并为该虫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虫源为连续继代饲养2年以上的实验种群。
在(28±1)℃条件下,幼虫用南瓜饲养,成虫用自制凝胶饲料饲养。
1.2 南瓜实蝇蛹的发育分级观察在室内饲养温度下,挑选体长一致的老熟待化蛹幼虫100头,放入湿润的蛭石中待其入土化蛹,24 h后观察其化蛹情况,并随机挑选50粒蛹。
在化蛹后第1、2、4、6、8天,随机挑选并小心用镊子剥掉蛹壳,观察并记录其发育形态。
果蝇发育中的各个阶段写一篇观察小论文800字

果蝇发育中的各个阶段写一篇观察小论文800字
由卵发育为成虫果蝇大体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果蝇繁殖得很快,经历卵、幼虫和蛹等阶段发育为成虫,大约只需要10天,时间依温度高低有所不同。
果蝇的 1 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分为 4 个明显的时期,即卵→幼虫→蛹→成虫。
卵长约 0. 5 mm、白色,前端背面伸出一触丝,能附着在食物或瓶壁上,不致深陷于食物中。
卵经 22 - 24 h 孵化为幼虫,幼虫经两次蜕皮为三龄幼虫,约 4 - 5 mm ;肉眼可见其一端稍尖为头部,上有一黑色钩状口器。
幼虫生活约 4 d 左右化蛹,起初颜色淡黄、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成深褐色,此时即将羽化;成虫果蝇自羽化后 8 h 可交配,2 d 后即可产卵,成虫果蝇在25℃下一般存活 37 d。
成虫常见于腐败植物及果子的周围,产卵于其中。
幼虫孳生于腐败水果或其他腐败植物中。
果蝇常常在腐烂的水果中生长和繁殖,所以在人群居住的地区,若能稍加注意就可能见到,如腐烂的水果及蔬菜上,垃圾堆里,酿造厂的车间以及某些厨房、火车、轮船甚至飞机上都可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在自然界里,如花丛中、腐草下、果园里、菜地间、林荫树上流出的汁液、森林中的腐烂树皮、朽株、落叶以及肉质的真菌上(如木耳、蘑菇
等),都可能见到果蝇的出没。
农业昆虫学:昆虫卵巢解剖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

Company Logo
(一)稻飞虱卵巢解剖及虫源性质判断
根据龙海、福清、永定、建欧、德化和将乐等植 保站2007年解剖资料。
根按国家世代划分标准,据各级卵巢比例,逐代 分析虫源性质。
结果如下:
Company Logo
❖ 预测方法:根据各次解剖4级卵巢 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当4 级卵巢达45-50%时,田间稻纵 卷叶螟将进入产卵高峰期。
❖ 药剂防治适期=卵期+1-2龄幼虫 期。
❖ 一般在4级卵巢达45-50%时, 约在10天左右则为药剂防治适期。
雄 雌
Company Logo
二、雌性卵巢结构
Company Logo
1、稻纵卷叶螟
Company Logo
2、褐飞虱
1、卵巢 2、生殖 区 3、未成熟卵 4、成熟卵 5、 侧输卵管萼 6、 侧输卵管 7、中 输卵管 8、交配 囊 9、受精囊 10、 受精囊腺
小管的中下部 半乳白色的 巢 小管末端 约占管长的 形,也可能有卵
隐约可见透明 卵黄沉积, 有蜡黄色的 二分之一。 巢管塞。
的卵细胞
一半仍透明。 卵巢管塞。
脂肪体特 征
交配和产卵 情况
乳白色,饱满 呈圆形或长圆 形
未交配,交配囊 瘪,呈粗管状, 未产卵
乳白色,饱 满呈圆形或 长圆形
卵巢小管中下 部卵细胞形成, 每个卵细胞有 一半乳白色的 卵黄沉积,一 半仍透明。
卵巢小管长,基 部有5-10粒淡 黄色的成熟卵, 卵巢 小管末端
有蜡黄色的卵巢 管塞。
卵巢小管长, 基部有淡黄色 的成熟卵15 粒左右,约占 管长的二分之 一。
卵巢小管短,卵 巢萎缩,每小管 中仍有成熟卵810粒,有部分畸 形,也可能有卵 巢管塞。
果蝇卵巢细胞分裂动态研究

果蝇卵巢细胞分裂动态研究果蝇是模式生物学中重要的一种研究对象。
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生物,在生物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对果蝇卵巢细胞分裂动态的研究成果也不少。
果蝇卵巢细胞分裂动态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卵细胞形成、发育和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果蝇卵巢中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途径。
在哺乳动物中,卵母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卵子。
而在果蝇中,卵巢发育早期时,一些称为始基细胞的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一些称为卵母细胞的细胞。
在成熟卵巢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卵母细胞囊,每个囊中都含有8个成熟的卵细胞。
果蝇卵巢细胞的分裂动态,主要经过三个阶段: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
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破裂并开始准备分裂。
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质成为密集的结构并开始移向中心区域。
随后,细胞的中心区域形成称为纺锤体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会结合纤维束的纤维以形成纺锤体。
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分离成两个细胞,并开始重组细胞的核。
果蝇卵巢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需要借助于一些特定的实验研究方法。
在果蝇卵巢细胞的分裂动态研究中,实验方法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方法、遗传学方法和遗传敲入敲出方法等。
通过这些实验方法,科学家们能够深入地研究果蝇卵巢细胞分裂的相关问题。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在果蝇卵巢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发现,染色体分离的过程需要依靠筛分合成截短系统。
筛分合成截短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器,为近年来生物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这项研究的发现为深入了解生物学中的重大问题和详细了解细胞生物学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视野。
总之,果蝇卵巢细胞分裂动态的研究,尤其是对果蝇卵巢细胞分裂动态的深入了解,对于提高果蝇作为实验生物的应用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未来加强关于果蝇细胞分裂动态的研究,将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推进和发展带来巨大的突破。
瓜实蝇幼虫的分龄方法_李子玲

— 43 —
2012 年第 4 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26 No. 4
长及口钩宽在各龄幼虫间差异显著,能清楚地区分 分瓜实蝇幼虫龄期的可靠指标。 幼虫的 3 个龄期,进一步说明口钩长及口钩宽是划
有必要,而正确地划分幼虫龄期,则是开展相关研 依据。
究的基础,也是进行预测预报的前提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基金项目: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 200802082B) ;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 201103026 - 4) * 通讯作者: E - mail: zengdq550@ 163. com 收稿日期: 2012 - 01 - 05
— 42 —
2012 年第 4 期
植物检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26 No. 4
1. 1 供试虫源 瓜实蝇虫源采自广西大学农学院教学实验基
地,寄主植物为苦瓜。将被害的苦瓜采回后从中挑 出瓜实蝇幼虫,在室内自然条件下,以南瓜为食料 饲养至成虫羽化。 1. 2 试验方法 1. 2. 1 幼虫的饲养观察
减产一般为 10% ~ 30% ,严重的达 60% ~ 70% ,局 部导致绝收[5]。为了更好地控制瓜实蝇的发生为
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我们于 2010 年对瓜实蝇 1 ~ 3 龄幼虫的体长、口钩长、口钩宽 3 个形态指标进行
害,加强对瓜实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很 了测量分析,为瓜实蝇幼虫龄期的划分提供科学
平均 5. 2422 ± 0. 3067; 口钩长为 0. 1577 ~ 0. 1844 mm,平均 0. 1503 ± 0. 0020 mm; 口钩宽为 0. 0709 ~ 0. 0823 mm,平均 0. 0777 ± 0. 0009 mm。3 龄幼虫体 长为 7. 5933 ~ 11. 5856 mm,平均 9. 3035 ± 0. 2300 mm; 口钩长为 0. 2521 ~ 0. 2840 mm,平均 0. 2636 ± 0. 0022 mm; 口钩宽为 0. 1225 ~ 0. 1393 mm,平均 0. 1280 ± 0. 0011 mm。不同龄幼虫的体长平均值差 异明显,但相邻龄期的数值范围有重叠; 不同龄幼 虫的口钩长和口钩宽平均值差异亦十分明显,且数 值范围相 互 隔 离 无 重 叠,同 龄 个 体 之 间 变 异 也 很 小,可作为幼虫分龄的依据。
瓜实蝇标准

瓜实蝇标准
摘要:
一、瓜实蝇的简介
1.瓜实蝇的定义
2.瓜实蝇的生活习性
二、瓜实蝇的危害
1.对农作物的影响
2.对经济的影响
三、瓜实蝇的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
2.化学防治
3.综合防治
四、我国对瓜实蝇的标准
1.瓜实蝇的检测标准
2.瓜实蝇的防治标准
正文: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是一种双翅目、实蝇科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葫芦科、茄科等农作物。
在我国,瓜实蝇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瓜实蝇的生活习性表现为成虫喜欢在黄色或橙色的果实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即在果实内取食,导致果实腐烂。
此外,瓜实蝇还能传播病毒,进一步加重
农作物的病害。
为了有效防治瓜实蝇,我国采用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综合防治等多种方法。
其中,生物防治主要依靠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天敌对瓜实蝇幼虫的捕食;化学防治则使用农药进行喷洒,以杀死瓜实蝇成虫和幼虫;综合防治则是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起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在瓜实蝇的防治过程中,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
首先,在检测方面,我国通过对农作物果实和植株的检查,以确定瓜实蝇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其次,在防治方面,我国提倡采用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方法,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我国还要求农业生产者遵循农药使用的相关规定,确保农产品的安全。
总之,瓜实蝇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瓜实蝇的防治工作。
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研究

收稿日期:20170830 修回日期:201803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213,31760210)、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2011FZ139)、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 制重点实验室项目(ZK150006)、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通讯作者:李宗波,Email:lizb@outlook.com
云南切梢小 蠹 具 有 独 特 的 危 害 特 点:新 羽 化 的成虫喜食新鲜嫩 梢,一 般 仅 选 择 健 康 松 树 补 充 营养,致树 势 衰 弱;待 性 成 熟 后 则 只 选 择 衰 弱 的 云南松树干作为繁 殖 场 所,阻 碍 树 木 水 分 和 营 养 物质输送,最 终 导 致 树 木 死 亡 。 [2,5,7-8] 可 见,云 南切梢小蠹存在一 个 明 显 的 蛀 梢 期 和 蛀 干 期,而 转移期是 相 当 短 暂 的,其 绝 大 部 分 的 生 活 史,如 成虫取食、内生殖 器 发 育、交 配、产 卵,幼 虫 生 长、 羽化等过程均在枝 梢 或 树 干 内 完 成,这 种 隐 蔽 的 生活方式为研究其产卵习性带来诸多不便。而
4月不等;I-Ⅳ级卵巢管长度增长较慢,Ⅴ级增长快速,而卵巢管宽度Ⅱ级和Ⅴ级增加快,查,发现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发育与温度呈正相关,而蛀干产卵与温度负相
关。[结论]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巢发育主要集中在Ⅲ Ⅴ级,且温度影响该蠹虫的蛀梢和蛀干产卵,研究可
为云南切梢小蠹产卵期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019,32(1):74 80 ForestResearch
DOI:10.13275/j.cnki.lykxyj.2019.01.010
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研究
刘金林1,赵 宁1,杨 斌 2,李宗波1
果蝇卵巢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

果蝇卵巢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生命科学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基础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
果蝇生命周期短,容易繁殖,基因组较小,易于遗传操作,加之其生物学特性与哺乳动物相似,因而成为基础遗传学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物种之一。
果蝇发育过程中还是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就具有明显的表型特征。
果蝇卵巢发育分成四个阶段,从卵形成到产卵整个过程中卵巢结构和各种细胞不断变化,伴随的是不同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果蝇的遗传优势和信显技术,探索了果蝇卵巢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
卵巢发育的起始时间非常重要。
卵巢合子细胞最开始会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星形细胞和卵母细胞。
这一过程需要多个信号通路的参与,例如滑动的信号通路。
滑动(Hopscotch)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能够参与到卵巢发育、组织细胞特化等过程中。
在卵巢发育的早期,滑动被调节和磷酸化,从而控制了星形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分化。
不同的调节机制使得卵巢细胞按照不同的方向分化,最终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正常的调节可以使得卵巢发育顺利进行,而调节失常则有可能引起疾病。
因此,将滑动作为一个参与早期卵巢发育的信号分子进行研究将有助于研究卵巢发育的起始机制。
除此之外,一些转录因子和调节模块也是果蝇卵巢发育的调节机制。
例如DEAD-box RNA helicase Belle(Bel)家族、basic transcription factor Btd、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His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Hmgb1)和后生动物microrna (miR-31a)等都参与到卵巢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
这些蛋白质的作用可以通过基因敲除、基因启动子激活和特定的三维结构来分析。
在刺激或异常卵巢发育时,这些蛋白质和miRNA的表达和调控可能会出现改变,从而触发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
草地贪夜蛾卵巢发育分级与繁殖潜力预测方法

2019, 45(6):28-34
Plant Protection
草地贪夜蛾卵巢发育分级与繁殖潜力预测方法
长 度 及 卵 巢 管 宽 度 符 合 三 次 多 项 式 方 程 关 系 ,与 卵 粒 直 径 及 抱 卵 量 符 合 二 次 方 程 关 系 。 以 上 结 果 提 出 了 草 地 贪 夜 蛾
卵 巢 发 育 分 级 与 繁 殖 潜 力 的 预 测 方 法 ,为 草 地 贪 夜 蛾 种 群 发 生 期 和 发 生 量 的 预 测 预 报 工 作 提 供 了 技 术 支 撑 。
1 1 赵胜园 # , 杨现明 # , 和 伟 u , 张浩文S 姜玉英3, 吴孔明
( 1 .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植 物 保 护 研 究 所 ,植 物 病 虫 害 生 物 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100193; 2 . 河 南 农 业 大 学 植 物 保 护 学 院 ,郑 州 450002; 3 . 全 国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服 务 中 心 ,北 京 100125)
卵 巢 管 平 均 宽 度 分 别 为 272. 21、329. 40、490. 16、567. 5 5 和 462. 42 (um,卵 粒 平 均 直 径 分 别 为 126. 57、339. 40、490. 16、
477. 5 5 和 489. 97 (um,卵 巢 管 抱 卵 量 分 别 为 1 251. 68、1 747. 04、1 809. 92、732. 6 4 和 81. 1 2 粒 。 卵 巢 发 育 分 级 与 卵 巢 管
瓜实蝇卵巢的发育阶段及分级_欧阳倩

第1 期
欧阳倩等:瓜实蝇卵巢的发育阶段及分级
·25·
香港、台湾等地 ( 梁 广 勤 等,1989; 张 全 胜,2002 ) 。 瓜实蝇寄主范围广,多达 100 多种,主要危害葫芦 科植 物,如 南 瓜 Cucurbita pepo ( Duch) 、苦 瓜 Momordica charantia ( L. ) 、黄瓜 Cucumis sativus ( L. ) 、 丝瓜 Luffa cylindrica ( Roemer) 、甜瓜 Cucumis melo ( L. ) 等 ( 陈 海 东 等,1995; Nishida & Bess,1950 ) 。 危害率可 达 50% 以 上 ( 陈 群 航 等,2005; 张 全 胜, 2002)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面的研究很少,Khan et al. (2007) 研究了苦楝叶尘
瓜实蝇的雌性生殖系统由 1 对卵巢( ovary) 、2
及苦楝复合物配方对瓜实蝇卵巢发育的影响,但该 根侧输卵管( lateral oviduct) 、1 根中输卵管( median
目前,有关双翅目实蝇科昆虫卵巢发育已有一 定报 道,如 油 橄 榄 实 蝇 Dacus oleae ( Gmelin ) ( Fletcher et al. ,1978) 、东澳番茄实蝇 Bactrocera cacuminata ( Hering) ( Raghu et al. ,2003) 、加勒比按 实蝇 Anastrepha suspensa ( Loew ) ( Kendra et al. , 2006) 和 橘 小 实 蝇 Bactrocera dorsalis ( Hendel )
转录调控在果蝇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转录调控在果蝇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果蝇是生物学研究中最经典的模式生物之一,其卵巢发育过程被认为是模式生物发育细胞命运决定机理的代表性研究对象。
果蝇卵巢发育是由转录调控基因网络调节的,依据转录调控因子在卵巢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可以对其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
果蝇卵巢发育过程概述果蝇雌性卵巢由一堆胚胎源细胞发育而来,分为三个阶段:胚胎期(0~2小时)、胚胎后期(2~10小时)和胚胎后期乃至幼虫期(10小时至第三龄幼虫)。
在这个过程中,卵巢中的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分化和命运转变发生,卵巢结构形态和功能也逐渐发生改变。
转录调控在果蝇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转录调控因子在果蝇卵巢发育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参与转录因子网络的调控,调节基因表达,促进或抑制卵巢细胞的分化和命运转变。
例如,TUQUOISE是一个转录调控因子,其在胚胎期表达,调节卵巢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继而控制卵巢细胞数量。
如果TUQUOISE中断,卵巢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将被抑制,因此,出现少量甚至未成熟的卵巢管。
另外,Ecdysone调控因子也在果蝇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Ecdysone 调控因子的功能包括:调节卵巢管命运、调节某些转录调控因子的表达,在胚胎期和幼虫期以阶段感应为背景调控核细胞的分化,在成虫期调节卵巢细胞迁移和分化等。
转录调控在果蝇卵巢发育过程中的机制转录调控机制包括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激活、RNA聚合酶招募和调控区域招募。
这些机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可能影响转录调控因子的活性和效果。
例如,在果蝇卵巢细胞中,OvoD基因的mRNA会产生3个不同长度的蛋白质,其功能受到转录调控因子的不同调节。
转录因子的调节包括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激活、RNA聚合酶招募和调控区域招募等过程。
此外,miRNA和转录调控因子也是协同调节果蝇卵巢细胞命运转变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对于控制卵巢细胞数量的TUQUOISE基因来说,其被miRNA“负向”调控,而调控因子Ecdysone的表达则是被miRNA“正向”调控。
柑橘大实蝇雌成虫卵巢发育的分级

柑橘大实蝇雌成虫卵巢发育的分级
刘颖;徐鹏辉;陈舟;李萍;牛长缨
【期刊名称】《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34)1
【摘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雌成虫自羽化后不同日龄的卵巢形态特征,测量并统计卵巢长度、卵巢宽度、卵巢指数、卵泡长度和卵巢成熟卵量等指标,根据卵巢形态特征和卵巢发育程度进行等级划分。
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雌虫卵巢发育进度可分为5个等级:雌虫羽化后1~10d卵巢发育为Ⅰ级(卵巢发育初期);10~18d为Ⅱ级(卵黄沉积期);18~23d为Ⅲ级(成熟待产期);23~33d为Ⅳ级(产卵盛期);羽化33d后为Ⅴ级(产卵末期)。
【总页数】5页(P33-37)
【关键词】柑橘大实蝇;卵巢发育;卵巢形态;分级标准
【作者】刘颖;徐鹏辉;陈舟;李萍;牛长缨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51.1
【相关文献】
1.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研究 [J], 刘金林;赵宁;杨斌;李宗波
2.南瓜实蝇蛹和雌成虫卵巢发育分级 [J], 张小亚
3.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对柑橘大实蝇成虫运动行为的亚致死效应 [J], 杨璇;石永
芳;何章章;刘文茹;王玲;张国辉;桂连友
4.柑橘大实蝇成虫对9种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 [J], 龚碧涯;刘慧;向敏;刘娟;肖伏莲;杨水芝;戴长庚;欧阳文鹏;贺荣华
5.不同诱蝇球与实蝇粘胶板对柑橘大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评价 [J], 胡伟;税静;陈松;陈庆东;刘月悦;刘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瓜实蝇蛹和雌成虫卵巢发育分级

南瓜实蝇蛹和雌成虫卵巢发育分级
张小亚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8(059)012
【摘要】在室温饲养条件下,解剖观察了南瓜实蝇不同日龄蛹和雌虫卵巢的形态.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日龄南瓜实蝇蛹体形态及附肢分化程度,可将蛹的发育分为5级;根据不同日龄南瓜实蝇雌虫卵巢管及卵细胞发育特点,可将雌虫卵巢发育分为5级.【总页数】4页(P2184-2186,2189)
【作者】张小亚
【作者单位】宜昌市柑橘科学研究所, 湖北宜昌 4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3
【相关文献】
1.短时高温处理桃小食心虫雌成虫的生殖力及卵巢发育 [J], 贾向风;王洪平
2.不同日龄南瓜实蝇蛹对蝇蛹俑小蜂寄生选择、发育及寿命的影响 [J], 刘欢;李磊;张方平;韩冬银;龚治;牛黎明;符悦冠
3.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研究 [J], 刘金林;赵宁;杨斌;李宗波
4.牧草盲蝽雌成虫内生殖系统结构及卵巢发育动态 [J], 赵金平;苟长青;张康康;梁一峰;冯宏祖
5.柑橘大实蝇雌成虫卵巢发育的分级 [J], 刘颖;徐鹏辉;陈舟;李萍;牛长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灰飞虱雌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卵巢发育分级

灰飞虱雌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卵巢发育分级
徐秀媛;丁锦华
【期刊名称】《昆虫知识》
【年(卷),期】1990(027)006
【摘要】在许多迁飞和定居性的农业害虫中,已广泛应用系统剖检雌虫的卵巢发育进度,作为研究害虫预测预报和发生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
1988~1989年,我们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雌虫的卵巢结构和发育分级进行了解剖观察,兹简报如下。
【总页数】2页(P365-366)
【作者】徐秀媛;丁锦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3.3
【相关文献】
1.中华通草蛉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分级及在测报上的应用 [J], 许永玉;胡萃;牟吉元
2.大草蛉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分级的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物化学研究 [J], 陈天业;张韵梅
3.缠绕蚊蝎蛉雌性生殖系统构造及卵子发生 [J], 闫宝荣
4.蝎蛉科(长翅目)昆虫雌性生殖系统构造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J], 侯小燕;花保祯
5.刘氏蝎蛉雌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J], 侯小燕;花保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Backgroud】In order to design monitoring methods and possible control strategies,reliable methods are needed for assessing sexual maturity in field-caught Bactrocera speci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such a tool for females of the melon fruit fly,Bactrocera cucurbitae ( Coquillett)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est in most of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reas of the world. 【Method】Ovary length and width,the ovarian index ( length width) ,and egg load of laboratory-reared B. cucurbitae females were recorded daily from eclosion up to 80 days of age. 【Result】The ovarian development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stages and six grades according to ovaria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evitellogenesis ( stages Ⅰ and Ⅱ) ,vitellogenesis ( stages Ⅲ and Ⅳ) , gravid ( stage Ⅴ) ,parous ( stage Ⅵ) . As the ovaries were developing,their length and width increased rapidly between stage Ⅰ and stage Ⅴ,but tended to decrease at stage Ⅵ because of ovulation. The ovaries had approximately equal length and width during the pre-vitellogenesis ( stages Ⅰ and Ⅱ) ,after which ovaries were longer than wide. Egg chambers became visible during the vitellogenesis phase,during which the volume of oocytes increased rapidly and yolk started to accumulate. Mature oocytes became visible during stage Ⅴ,when the whole ovaries were cylindrical in shape. As ovulation was initiated,the egg load of parous femal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avid females. Despite the ovary length at stage Ⅳ being greater than at stage Ⅵ,both ovary width and the ovarian index were similar in these two stages. As the yellow follicular relicas could be seen in stage Ⅵ,stage Ⅳ and stage Ⅵ c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ovarian length combined with follicular relicas. 【Conclusion and significance】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is technique to evaluate the physiological age structure of B. cucurbitae females captured in color sticky trap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Bactrocera cucurbitae ( Coquillett) ; ovarian dissection; ovarian development; ovarian classification
生物安全学报 JOURNAL OF BIOSAFETY
DOI: 10. 3969 / j. issn. 2095-1787. 2014. 01. 005
2014,23(1) : 24 - 29 http:∥www. jbscn. org
瓜实蝇卵巢的发育阶段及分级
欧阳倩,莫如江,吴伟坚*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广东 广州 510642
1.3 数据分析 采用 SPSS 1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
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卵粒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卵巢长度、卵巢宽度和卵巢指数均经过 log( x + 1) 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 Duncan's 新复 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
( Chou et al. ,2012) 等。但有关瓜实蝇卵巢发育方 2.1 雌性生殖器的形态特征
收稿日期( Received) : 2013 - 12 - 22 接受日期( Accepted) : 2014 - 01 - 30 基金项目: 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201103026-4)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A020602034) 作者简介: 欧阳倩,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昆虫生态学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weijwu@ scau. edu. cn
瓜实蝇雌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 虫孵化后即 钻 进 瓜 内 蛀 食,老 熟 后 钻 出 烂 瓜,入 土 化蛹。这些为害习性造成了该虫产卵动态研究的 困难。研究瓜实蝇卵巢的发育,一方面可以查清该 虫的产卵历期,为分析该虫在田间世代重叠的原因 和年发生世代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环 境因子对该虫生殖方面的影响,为综合治理工作提 供新的思路。另外,系统解剖卵巢并确定其发育程 度是昆虫种群动态预测预报的重要方法之一( 张孝 羲等,1979) 。
面的研究很少,Khan et al. (2007) 研究了苦楝叶尘
瓜实蝇的雌性生殖系统由 1 对卵巢( ovary) 、2
及苦楝复合物配方对瓜实蝇卵巢发育的影响,但该 根侧输卵管( lateral oviduct) 、1 根中输卵管( median
Classification of ovarian stages of the melon fly,Bactrocera cucurbitae ( Coquillett) ( Diptera: Tephritidae)
Qian OUYANG,Ru-jiang MO,Wei-jian WU*
Laboratory of Insect Ecology,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China
目前,有关双翅目实蝇科昆虫卵巢发育已有一 定报 道,如 油 橄 榄 实 蝇 Dacus oleae ( Gmelin ) ( Fletcher et al. ,1978) 、东澳番茄实蝇 Bactrocera cacum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ta ( Hering) ( Raghu et al. ,2003) 、加勒比按 实蝇 Anastrepha suspensa ( Loew ) ( Kendra et al. , 2006) 和 橘 小 实 蝇 Bactrocera dorsalis ( Hendel )
第1 期
欧阳倩等:瓜实蝇卵巢的发育阶段及分级
·25·
香港、台湾等地 ( 梁 广 勤 等,1989; 张 全 胜,2002 ) 。 瓜实蝇寄主范围广,多达 100 多种,主要危害葫芦 科植 物,如 南 瓜 Cucurbita pepo ( Duch) 、苦 瓜 Momordica charantia ( L. ) 、黄瓜 Cucumis sativus ( L. ) 、 丝瓜 Luffa cylindrica ( Roemer) 、甜瓜 Cucumis melo ( L. ) 等 ( 陈 海 东 等,1995; Nishida & Bess,1950 ) 。 危害率可 达 50% 以 上 ( 陈 群 航 等,2005; 张 全 胜, 2002)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瓜实蝇 Bactrocera cucurbitae ( Coquillett) 又 名 “瓜蛆”,属于双翅目 Diptera 实蝇科 Tephritidae,是 瓜果类蔬菜上较为重要的一种害虫。瓜实蝇起源
于印度,广泛 分 布 于 东 南 亚 各 国、夏 威 夷 和 所 罗 门 群岛( Dhillon et al. ,2005;Hu et al. ,2008) ,我国主 要发生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贵州、四川、
摘要: 【背景】瓜实蝇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害 虫 之 一 。本 研 究 拟 对 卵 巢 发 育 进 行 分 级,以 判 断 田 间 捕 获 的 瓜 实蝇是否达到性成熟。【方法】室内饲养瓜实蝇成虫,对开始羽化至羽化后 80 d 的不同日龄成虫卵巢进行解剖,并记录了 卵巢长度、卵巢宽度、卵巢指数( 卵巢长度 × 卵巢宽度) 和所含卵粒数。【结果】将瓜实蝇卵巢发育过程分为 4 期 6 个级别, 分别为卵黄发生前期( Ⅰ级和Ⅱ级) 、卵黄发生期( Ⅲ级和Ⅳ级) 、抱卵期( Ⅴ级) 、经产期( Ⅵ级) 。随着卵巢的发育,Ⅰ ~ Ⅴ 级卵巢长度和宽度迅速增长,卵巢发育成熟开始产卵以后,Ⅵ级卵巢长度和宽度逐渐减小。Ⅰ级和Ⅱ级卵巢长度与宽度大 致相等,以后各期卵巢长度均大于宽度。Ⅲ级和Ⅳ级可见清晰的卵室,卵母细胞迅速增长,卵黄逐渐沉积。Ⅴ级可见清晰 的卵粒,整个卵巢呈圆柱状。Ⅵ级开始排出卵子,所含卵粒数显著少于Ⅴ级;虽然此级卵巢长度大于Ⅳ级,但卵巢宽度、卵 巢指数与Ⅳ级基本一致;Ⅵ级卵巢可见黄体,可结合黄体判定卵巢所处发育级别。【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对评估粘虫板捕获 的瓜实蝇雌虫生理日龄结构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瓜实蝇; 卵巢解剖; 卵巢发育; 卵巢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