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合集下载

统编版必修上登泰山记原文译文及重点字词释义

统编版必修上登泰山记原文译文及重点字词释义

统编版必修上《登泰山记》原文、译文及重点字词释义《登泰山记》原文姚鼐1清代)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徐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痛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登泰山记》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

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

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

(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登泰山记原文一句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一句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登泰山记》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登泰山记》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

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

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

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登泰山记文言文原文登泰山记作者:姚鼐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lù)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 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 hào)驳色,而皆若偻(loǚ)。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登泰山记》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登泰山记》原文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高中《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五篇

高中《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五篇

高中《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五篇注释篇一其阴,济水东流。

:阴(山的北面河的南面)阳(山的南面河的北面)当其南北分者:当(在,正在)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于,在)自京师乘风雪:乘(趁着,引申为冒着)越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是月丁末:丁末(丁末日,十二月二十八日)道皆砌石为磴:为(作为)磴(石级)其级七千有余:余(整数后表不定余数)郦道元所谓环水者:环水(泰安的护城河。

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

”)余始循以入: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道少半(路不到一半)崖限当道者:当(占着,挡着)道中迷雾冰滑:迷雾(云雾弥漫)磴几不可登:几(几乎,读“jī”)及既上:及(等到……时)苍山负雪:负(背,此解覆盖)明烛天南:明(照耀)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弥漫)极天云一线异色:极(尽头,极点)云(云朵)异(奇特的,与众不同的)须臾成五彩:须臾(一会儿)或曰:或(有的人)或得日或否:或(有的)得(获得)日(日光)其远古刻尽漫失:远(久远,指时间漫长)漫(不可辨认)僻不当道者:僻(偏僻)当(面对对着)皆不及往:及(赶得上)多平方:方(方形)少杂树:少(数量小不多)生石罅:生(草木生长,长出)罅(缝隙)世皆谓之天门云:云(句末语气词)文言现象篇2古今异义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通假字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词类活用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一词多义当: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3. 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余:1.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余始循以入(同上)余所不至也(同上)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限: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道: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有: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2.及既上(等到,介词)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日: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3.是日(天,名词)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居: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乘: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或: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极:1.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视:1.回视日观以西峰(看)坐: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始:1.余始循以入(开始)判断句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登泰山记》译文

《登泰山记》译文

《登泰山记》译文泰山,那可是咱中国的一座名山啊!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

要是你想登上泰山,那可得好好看看我这篇指南。

你知道吗,登泰山就像是一场特别的冒险。

你得准备好,就像要去打一场硬仗一样。

先把自己的装备弄好,穿一双舒服的鞋子,这可太重要啦,不然你的脚可就要遭罪咯!衣服也得穿合适了,别到时候冷了或者热了。

然后呢,你就可以踏上登山的路啦。

这一路上啊,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色。

有时候是陡峭的山路,就像在挑战你的胆量;有时候又是平缓的小道,让你能稍微喘口气。

那山上的石头啊,奇形怪状的,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大象,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有意思啊!等你爬啊爬,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可别放弃呀!想想山顶的美景在等着你呢。

就好像跑长跑,最累的时候咬咬牙坚持过去,胜利就在前方啦。

到了中天门,你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看看周围的景色,感受一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再往上爬,那可就更有挑战性了。

不过别怕,一步一步来,就像蜗牛爬树一样,虽然慢但总会爬到顶的。

南天门就在前面等着你呢,到了那儿,你就会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值啦!等你终于登上山顶,哇,那景色,简直绝了!你能看到周围的群山都在你脚下,那感觉,就像自己成了山大王一样,哈哈!那云海翻腾的,就像在仙境里一样。

你说,这一趟是不是来得太值啦?这登泰山啊,不只是身体上的挑战,也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

你在爬山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自己的坚持和毅力,会看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这可比坐在家里看电视有意思多了吧?所以啊,别犹豫啦,赶紧来泰山体验一下吧!让自己也成为那个征服泰山的勇士!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这种感觉的!。

登泰山记原文逐字逐句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逐字逐句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逐字逐句翻译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阳:山的南面。

汶(Wèn)水:也叫汶河。

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

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

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通称山涧。

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

以:在。

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

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

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

《登泰山记》姚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登泰山记》姚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登泰山记》姚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作品原文登泰山记泰山之阳1,汶水2西流;其阴,济水3东流。

阳谷4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5,古长城6也。

最高日观峰7,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8乾隆三十九年9十二月,自京师乘10风雪,历齐河、长清11,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12,至于泰安13。

是月丁未14,与知府朱孝纯子颍15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16,其级17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18也。

余始循以入19,道少半20,越中岭21,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22。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23,世皆谓之天门云24。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25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27如画,而半山居28雾若带然。

戊申晦29,五鼓30,与子颖坐日观亭31,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32。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33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34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35。

日上,正赤如丹3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37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8,绛皓驳色39,而皆若偻40。

亭西有岱祠41,又有碧霞元君42祠;皇帝行宫43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44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45。

僻不当道者46,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47。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48,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49,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词句注释1、阳:山的南面。

2、汶(Wèn)水:也叫汶河。

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3、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

高中必修课《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高中必修课《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高中必修课《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分别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高中必修课《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登泰山记》文言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推荐下载】语文高二级登泰山记知识点梳理

【推荐下载】语文高二级登泰山记知识点梳理

[键入文字]
语文高二级登泰山记知识点梳理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准备了语文高二级登泰山记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

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

(沿着小路)走了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

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

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

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

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

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

这时大风扬
1。

《登泰山记》原文对照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对照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对照翻译《登泰山记》原文对照翻译登泰山记(清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

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

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

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及注释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及注释

姚鼐《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注释1.郦:(lì)2.兽:(zhòu)3.徂:(cú)4.戊:(wù)5.樗:(chū)6.汶:(wèn)7.麓:(lù)8.磴:(dèng)9.鼐:(nài)10.圜:(yuán)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

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

《登泰山记》原文及注释译文

《登泰山记》原文及注释译文

《登泰山记》原文及注释译文《登泰山记》原文及注释译文《登泰山记》作者: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1)选自《惜宝轩诗文集》(《四部丛刊》影音原刊本)。

姚鼐(nài),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代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桐城派古文家。

(2)阳:山的南面。

(3)汶(Wèn)水:也叫汶河。

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

(4)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

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

(5)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

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在通称山涧。

(6)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

(7)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导语: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关于《登泰山记》原文翻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登泰山记原文】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lù)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 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 hào)驳色,而皆若偻(loǚ)。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翻译《登泰山记》原文翻译导语: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关于《登泰山记》原文翻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登泰山记原文】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lù)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 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 hào)驳色,而皆若偻(loǚ)。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登泰山记》原文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lù)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hào)驳色,而皆若偻(loǚ)。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①泰山:在山东泰安北,古称岱宗,又称东岳,为五岳之长。

《登泰山记》课文及文中重点词语解析

《登泰山记》课文及文中重点词语解析

《登泰山记》课文及文中重点词语解析【原文】登泰山记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重点词语解析】1.以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介词,在)②余始循以入(连词,表修饰,……地,来)③回视日观以西峰(助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又如: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课外补充:④《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介词,用,拿)⑤《鸿门宴》:私见张良,具告有以事(介词,把)⑥《项脊轩志》: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依靠)⑦《兰亭集序》: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为)⑧王符《潜夫论》: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无)有好利而不仁者(介词,自,从)⑨《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又,并且)⑩《归去来兮辞》: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连词,表目的,用来)又如:《师说》:作《师说》以贻之⑪《归去来兮辞》: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连词,表原因,因为)又如:《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⑫《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顺承,来,然后)⑬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不敢因循苟简,以孤(辜负)大君子推引之意(连词,表结果,以致)⑭《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动词,带领)⑮屈原《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用,任用)⑯《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动词,认为)⑰《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名词,原因,缘故)⑱《陈涉世家》: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2.乘①自京师乘风雪(冒着)课外补充:②《诗经·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③《过秦论》:因利乘便(趁着,凭着)④贾谊《论积贮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交错出现)⑤《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驾驭,乘坐)又如: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而去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shèng,兵车,四匹马拉的一辆车)⑦《秦晋崤之战》: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shèng,四,“乘韦”就是四张熟牛皮)⑧《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一也(shèng,秋时晋国史书称“乘”,后来泛指一般史书)3.少①道少半(不到,不足)②山多石,少土(不多)课外补充:③《秋水》: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轻视,与“多【赞美】”相对)④《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之色少解(稍微)又如:《口技》: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⑤《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会儿)《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shào年幼,年轻)4.居①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课外补充②《荀子·劝学》: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居住)③《论语》:居,吾语女(坐)④《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处在)⑤《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积蓄)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居则曰:“不吾知也(平素,家居)⑦《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登泰山记原文及翻译注释登泰山记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

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

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

(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

《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

《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

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登泰山记》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 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
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政策,方法)
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6.万户侯岂足道哉(说)
有: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 碧霞元君祠(同上)
云:1.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2.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3.是日(天,日子,名词)
漫: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通假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候)
2.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3.少圜(“圜”同“圆”,圆形的,指山石)
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
始 1.余始循以入(开始)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最初)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 4.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开头、开端)
2.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居 1.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
2.自吾氏三世居是乡(居住)
3.居十日(过)
4.居庙堂之高(处在)
5.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坐)
6.其居仅仅足(住所)
乘 1.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
3.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趁)
4.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
一词多义
当: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僻不当道者(同上)
余:1.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同“于”,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等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及: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2.及既上(等到,介词)
3.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限: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3.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阻隔)
4.皆不可限以时月(限制)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限度)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人姚鼐记述。
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5.南极潇湘(望尽)
6.屋极有窗以达气(顶点)
视 1.回视日观以西峰(看)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审察)
3.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眼力,目光)
坐 1.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与“站”相对)
2.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判罪)
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座位)
4.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或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有的)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有时)
4.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有人)
极 1.极天云一线异色(尽头)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尽情享受)
3.初极狭,裁通人(非常)
4.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最困苦的地步)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