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西医治疗方法

浅析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西医治疗方法

浅析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西医治疗方法摘要:目前,我国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病症就是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减缓患者病情恶化、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是相关医务人员和医疗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就围绕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因和病理病机和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展开论述,以期帮助广大患者早日缓解病情或者获得康复。

关键词: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病因;病理病机;中西医治疗方法引言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由急剧或者暂时性的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中医和西医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许多临床医师选择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本文便结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原因和病理病机对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展开论述。

一、病因和病理病机(一)病因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有一定程度的狭窄或阻塞,供血量或供氧量不足时,便会引发心绞痛。

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吸烟等因素也会致使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此外,中医认为,先天性不足、年老体弱、后天膏粱厚味和七情过激等原因会导致脏腑损伤、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导致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

(二)病理病机在临床医学上,通常来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和它的分支部分粥样硬化,病情逐渐深化,从而导致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慢性心肌缺血;不稳定斑块。

此外,体内凝血活性增高、心脏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和冠状动脉舒缩功能的异常等因素也会导致心肌缺血。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展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在出现心绞痛之前首先出现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然后缓慢发展到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有的患者在发生冠脉轻中度狭窄之后就会突发血管阻塞,血管阻塞又分为完全性或次全性阻塞,进而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症状,此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处不稳定斑块破裂并且形成急性血栓。

经典病例解析,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

经典病例解析,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

经典病例解析,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No.1病例资料主诉:患者女性,70岁,反复胸闷心慌2年余于4月21日入院。

病史:患者2年前开始间断出现胸闷心慌,主要在左前胸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与活动劳累、情绪激动相关联,每次持续时间约5min,休息后症状缓解。

胸闷发作时曾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2-3min症状明显改善。

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血压160/90mmHg,未曾正规服药降压及规律检测血压,另有“血脂异常”病史2年,未经正规治疗。

体格检查:T36℃,R20次/分,P59次/分,BP150/70mmHg。

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自动体位。

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一致,双肺呼吸音清。

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及附加音。

腹部、四肢、神经等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1.血常规:WBC 6.28G/L,N 61.3%,RBC 4.36×1012/L,HGB 136g/L,PLT 259×109/L;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范围;凝血功能:正常范围;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ALT 17U/L,AST 18U/L,BUN 5.17 mmol/L,Cr 49.3 uμmol/L,Na139 mmol/L,K4.2 mmol/L,CK-MB 1.1ng/ml(参考值<6.6ng/ml),TnI 0.001ng/ml(参考值<0.3ng/ml);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5.6 mmol/L,总胆固醇4.89 mmol/L,甘油三酯1.46 mmol/L,HDL-C 1.36 mmol/L,LDL-C 3.17 mmol/L,甲状腺功能正常。

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胸片:①静息时心电图:窦性心律,TV1-V6倒置(见下图)。

静息时EGG所见△②发作时心电图:入院后患者于病区步行活动时胸闷再发,TV1-V6双向低平,“假性正常化”,时测TnI 0.003ng/ml(参考值<0.3ng/ml)(见下图)。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
33
临床常用的ACEI剂量与用法
药品名称
常用剂量
服用方法
卡托普利(开搏通) 培哚普利(雅施达) 贝那普利(洛丁新) 西那普利 (一平苏) 福辛普利 (蒙诺)
12.5-50mg 4-8mg 10mg 2.5-5mg l0mg
每日3次口服 每日1次口服 每日1次口服 每日1次口服 每日1次口服
34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3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作用:
能逆转左室肥厚、血管增厚,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少斑块 破裂和血栓形成;可改善内皮功能,并有利于心肌氧供/氧耗平衡 和心脏血流动力学,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在降低缺血性事件方面 有重要作用。
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 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应该使用ACEI。
6
体格检查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体格检查无特异性
发作时: —— 心率增快 —— 血压增高 —— 心 尖部SM杂音等
7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 心电图检查:最简便、常用的方法 。 •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 • 放射性核素检查:评价心肌灌注。 • 多层CT或电子束CT :协助诊断
8
心电图检查
静息时心电图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T倒置等 心电图负荷试验:以J点后0.08秒ST段
30-60mg 5-l0mg 5-l0mg 40mg 30-90mg 90-180mg 40-80mg 120-240mg
每日1次口服 每日1次口服 每日1次口服 每日2次口服 每日3次口服 每日1次口服 每日3次口服 每日1次口服
25
使用钙拮抗剂建议/注意事项
对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钙 拮抗剂是一线药物。

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论文

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论文

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60-02稳定性心绞痛(stabie angina pectoris)是由于劳力引起心肌缺血,导致胸部及附近的不适,可伴心功能不全,但没有心肌坏死。

临床特点为前胸部阵发性压榨性窒息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到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面,也可能放射到右肩和双臂的外侧面或颈部与下颌部,持续数分钟,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消失。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需氧与供养之间失去平衡,而发生心肌缺血症状是一定条件下冠状动脉所供应的血液和氧不能满足心肌需要的结果。

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劳力,情绪激动、饱餐、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常见诱因。

本病多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也可由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风湿性冠状动脉炎、心肌桥引起。

当患者剧烈运动、创伤、急性失血、低血糖、可以导致粥样斑块破裂或冠状动脉强烈痉挛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症危及生命。

因此,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非常重要,通过干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合理药物治疗,可以稳定粥样斑块,减少心绞痛的发生,阻断病情进展,减少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先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其次是缓解症状减轻缺血改善生活质量。

1抗心绞痛抗缺血治疗(1)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心肌需氧,同时增加心肌供氧,从而缓解心绞痛。

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冠状循环的血流量外,还通过对周围血容量的扩张作用,减低静脉回流心脏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和心室壁张力;同时动脉系统有轻度扩张作用,减低心脏后负荷和心脏的需氧。

1)硝酸甘油:即刻缓解心绞痛发作, 1~2片(0.3~0.6mg),舌下含化,迅速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min即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

对约92%的患者有效,其中76%在3min内见效。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
❖ 3.β受体阻滞剂
❖ 荟萃分析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β受体阻 滞剂,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
❖ 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心脏保护作用 较差,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
❖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从较小剂量开 始,逐级增加剂量,以能缓解症状,心率不低于50 次/min
❖ 心电图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完全性LBBB、左室肥厚、 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分支阻滞者,发生心 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高
❖ 2.负荷试验:
❖ 运动早期出现阳性(ST段压低>lmm)预示高危患者
❖ 超声负荷试验静息时室壁运动异常、运动引发更严重的异 常是高危患者
❖ 核素检查运动时心肌灌注异常,常有严重的冠心病,预示 高危,每年死亡率>3%,应该做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重 建治疗
❖ 5.其他:心肌需氧量增加,如高温、甲状腺功能亢进、拟交感毒 性药物可卡因的应用、高血压、重度贫血(Hb常<70g/L=,低氧 血症
❖ (二)非冠心病的心脏性疾病 ❖ 心包炎、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快速性室性或室上 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均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及体征
❖ CT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及形态,有较高阴性预测 价值
❖ CT冠状动脉造影对狭窄病变及程度的判断仍有一定 限度,特别当钙化存在时会显著影响狭窄程度的判 断
八、有创性检查
❖ 冠状动脉造影术
❖ 适应证 ❖ I类: ❖ (1)严重稳定性心绞痛(CCS分级3级或以上者),特别是药物治疗不能
很好缓解症状者 ❖ (2)无创方法评价为高危的患者,不论心绞痛严重程度如何 ❖ (3)心脏停搏存活者 ❖ (4)患者有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 (5)血管重建(PCI,CABG)的患者有早期中等或严重的心绞痛复发 ❖ (6)伴有慢性心力衰竭或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的心绞痛患者 ❖ (7)无创评价属中-高危的心绞痛患者需考虑大的非心脏手术时,尤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及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及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及 治疗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概述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长期管理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与未来方向
01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 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风险。
04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长期管理
定期随访与评估
定期随访
医生应定期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自身认知情况。
评估指标
评估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心电图等指标,以判断病情进展 。
预防复发与并发症
预防复发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和规 范药物治疗,降低心绞痛复发的风险。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的结 构和功能,了解心室壁运 动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 病和心绞痛的金标准,可 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心绞痛分型与风险评估
分型
根据心绞痛发作特点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稳定型心绞 痛又可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评估心绞痛患者 的风险等级,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和 控制体重等措施,降低心血管
事件风险。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是预防和治疗 心绞痛的重要措施,有助于降 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 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 事件风险。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临床诊疗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临床诊疗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的临床诊疗【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病程在3个月以上,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相同的劳力性心绞痛,时间介于l~20分钟之间,通常为3~5分钟。

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不仅发生于固定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也可发生在其他情况下,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和肥厚型心肌病。

本节我们主要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绞痛,但必须认识其他形式心绞痛(包括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存在。

1 流行病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许多危险因素相关,如吸烟、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和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绞痛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以男性为主。

与白种人比较,亚洲印度人发病率较高,东亚、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发病率较低。

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流行病学在不断变化。

在世界的某些地区,例如北美、西欧、日本和澳大利亚,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发生率、死亡率、住院率均在下降。

但全球的冠心病发生率随人口老龄化而不断增长,尤其是东欧冠心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正在逐渐增加。

2 自然史心绞痛致残率较高。

约2/3的心绞痛患者的工作、娱乐、性生活及其他日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心绞痛患者平均每年需就诊2~3次。

根据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一般来讲,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死亡率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2.5%~5%。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此外,左室功能、心绞痛的频率、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均会影响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3 危险分层3.1临床评估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程度及频率往往与运动量呈正比,运动停止心绞痛可迅速缓解。

当在短时间内出现心绞痛发作特点的改变,如较低的活动量(常为静息状态下)即可诱发更强烈的胸痛或胸部不适时,则预示不稳定型心绞痛。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不良的临床指征。

3.2无创检查3.2.1静息心电图对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必须行静息心电图检查(静息心电图也可用于调整药物治疗,例如调整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优化药物治疗分析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优化药物治疗分析

稳定性心绞痛(s t a b l e a n g i n a pectoris,SAP)亦称稳定性劳力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加重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稳定性心绞痛是心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运重建及生活方式改变等。

笔者从门诊治疗的角度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药物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优化选择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80例,其中男58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65.78±6.71)岁,接受门诊优化药物治疗。

本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性质、程度、频度与诱发因素在数月内无明显变化[1]。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按冠心病ABCDE二级预防治疗原则,给予阿司匹林(ASA)100mg/d,每晚舒降之40mg或立普妥20mg,长期治疗。

并根据患者心率、血压情况给予硝酸酯类、倍他乐克、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控制血糖,完全戒烟,劳逸结合。

在门诊病历本记录患者首诊与复诊时的临床数据,包括年龄、危险因素、主诉、心电图、查体、心肌标志物与生化指标。

患者用药后第2、5、12周复诊,观察其有无心脑血管症状发生,胸痛情况有无改善,复查的心电图与过往心电图比较,有无2个以上相关导联ST段升高,有无ST段下移增加或新出现的R波消失、Q波、完左,第5、12周复诊时空腹抽血,记录患者生化指标。

检查患者有无出现显著皮下出血或黑便,有无肝酶3倍以上增加,肌病、肌酸激酶增加与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或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

2 结果本研究共随访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随访情况见表1。

胸痛症状显著改善48例(60.0%),症状改善不显著而住院21例(26.3%),未坚持用药病情反复而住院11例(13.8%),出院后患者均继续随访。

3 讨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性质、频度、程度、缓解方式与诱发因素在数周至数月内无明显变化的患者,其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优化药物治疗分析林能波(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 广东汕头 515154)表1 不同时间患者的血压、血脂值(x±)观察指标初诊随访下降幅度(初诊至12周)第2周第5周第12周舒张压(mmHg)82.21±13.5573.59±12.2173.62±11.8972.87±11.269.34收缩压(mmHg)145.39±24.16122.91±4.02 121.62±1.99125.50±6.5819.89总胆固醇(mmol/L) 5.61±0.89 5.19±0.68 3.61±0.57 3.42±0.39 2.19LDL-C(mmol/L) 3.98±0.62 3.20±0.59 2.19±0.39 1.87±0.38 2.11(下转24页) . All Rights Reserved.输卵管系膜,然后剪断输卵管。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及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及治疗

05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教 育及随访
患者教育
01
疾病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基本概念、诱因、临床表现及
治疗方式等,帮助其全面了解疾病。
02
用药指导
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所用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03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典型心绞痛症状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常表现出长时间稳定不变的胸痛、胸闷等症状,且疼痛性质和部 位固定。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检查出现ST段压低和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性改变,且这些改变在运动负荷试验中进 一步加重。
血管狭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血管狭窄,且狭窄程度较轻,不会引起严重的血流动 力学障碍。
营养康复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如 低盐、低脂、低糖等健康饮食,以改善血脂和 血压水平。
04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生 活方式及管理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该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少盐分摄入, 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及多摄入一些对心脏有益的营养素,如ω-3脂肪 酸、维生素D和抗氧化剂等。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及治疗
目 录
• 引言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管理 •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教育及随访 • 讨论与展望
01
引言
定义与概述
定义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缺 氧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遵循指南规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

遵循指南规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

万方数据生堡一堂堂置痖盘点!旦盟生!旦筮堕鲞复!趣!!也』堡!丑丛:些些!!Q盟。

!巫:堑盟!:!缺血,对无禁忌证的MI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应服用(I类适应证,证据水平A)。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式的进展,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指南”推荐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应服用,使IDL—c水平降至2.60mmoL,L(100m∥d1)以下(I类适应证,证据水平A);对极高危患者(如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强化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使LDL—c降至2.07mmoL/L(80rr・异/d1)以下(Ⅱa类适应证,证据水平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高血压、心力衰竭、MI、糖尿病等患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疗效已经大量临床试验所证实。

HOPE和EuROPA研究等则显示对无心力衰竭的高危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也可降低死亡、MI等主要终点事件。

本“指南”推荐所有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垒的患者均应使用AcEI(I类适应证,证据水平A)。

PEAcE研究显示在经充分治疗的低危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降低在AcEI(群多普利)与安慰剂组间未见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根据最近Dagenais发表的一项PEAcE、HOPE和EuROPA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AcEI治疗能显著降低无心力衰竭及左心功能不垒患者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及复合终点发生率,三项研究之间并不具异质性”1。

AcEI对冠心病患者的受益无风险阈值,对所有冠心病患者无论风险高低,均可受益。

因此,本“指南”推荐对所有明确冠心病患者均可使用AcEI(Ⅱa类推荐,证据水平B)。

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上述四类改善冠心病预后的药物的应用情况与“指南”仍有较大差距。

尤其是他汀类和AcEI。

据统计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他汀药治疗的达标率仅16.6%”。

,AcEI在大医院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台征患者的使用率约72%~88%”1,但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使用率会明显低于此值。

浅谈69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浅谈69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高于对 照组 4 2 . 4 %,P< 0 . 0 5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2 . 2 6 9 例慢 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后心 电图疗效见表 2 。
表 2 6 9例慢性 稳定 性心绞 痛治疗 后心 电图疗效
世 界最 新 医学 信息 文摘 2 0 1 3年第 1 3卷第 l 2期

7 3
临床研究 ・
浅谈 6 9例慢 性稳定性 心绞痛 的诊断与治疗
f 吉林省 临江市医院 内一科 ,吉林 临江 1 3 4 6 0 0 )
左伟 东
摘要 : 目的 探 讨慢性稳 定性 心绞痛 的诊断与 治疗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 2 0 1 0年 3月至 2 0 1 1 年 3月 间我 院收治 的 6 9例 慢性稳 定性心 绞痛患者 随机 分为 两组 ,其 中,对 照组仅 用 常规抗 心绞痛 药物 。治疗组 患者低胆 固醇饮食并采 用阿司 匹 林及 氟伐他 汀与 美托 洛 尔联 合 治疗。结果 治疗组 在 临床 综合 疗效方 面,总有效 率为 6 3 . 9 % 明显 高于对照组 4 2 . 4 %, P < 0 . 0 5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治疗组在心 电图疗效 方面 ,总有效 率为 6 9 . 4 % 明显 高于对照 组 4 8 . 5 %, P< 0 . 0 5差异有统 计 学意义 。结论 阿司匹林及 氟伐他 汀与 美托洛 尔联合 治疗慢 性稳 定性心绞痛 ,效果满意 ,可, 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慢性稳 定性心绞痛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 4 1 . 4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2 . 0 4 6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干预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干预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干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现代护理已经较完善,中医护理遵循”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原则,进行辨证施护,取得良好的效果。

标签: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护理;中医辨证施护干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其特点为是以胸鹰部满闷不舒、疼痛作为主症的疾病,甚则左胸疼痛如绞,彻背引臂。

心绞痛的发生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杀手之一,生活中越来越引起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多年从事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工作,就其临床护理问题以及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内容作了初步探讨,积累了部分经验,介绍如下。

1 现代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1.1一般护理①要注意接诊患者时的护理记录要十分认真。

详细了解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性质、程度、频度、时间,心绞痛缓解的方式,以及诱发的因素,如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等,或者静息时是否发作等,并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服药情况,了解这方面内容并详细记录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②针对心绞痛发作的患者要求其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指导患者增减衣物等,尽量减少探视人员。

1.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是冠心病患者必须注意的问题。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指导患者不偏食、不过饱,戒烟限酒,多食蔬菜,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多食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多食木耳、山楂,降血脂,少食盐、糖、脂肪以及奶油、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

1.3情志护理让患者保持良好的乐观心态,稳定情绪,解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心理,通过情志护理调动患者内在的积极因素,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幫助[1]。

1.4治疗用药过程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心绞痛发作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情况,详细询问发病诱因,做好记录,发作时应用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要仔细询问既往有无青光眼、哮喘等病史,要注意观察用药后有无头痛、头胀、心率过缓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为注射给药要注意进药速度,要监测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询问用药后心绞痛缓解的时间,缓解后是否伴有其它不适症状,心绞痛发作时和发作后要描心电图进行比较。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胸痹心痛
• 辨证分型: 辨证分型: • 1、寒凝心脉 、 • 2、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 • 3、心气不足: 、心气不足: • 4、心阴亏虚: 、心阴亏虚: • 5、气滞心胸: 、气滞心胸: • 6、痰浊痹阻: 、痰浊痹阻:
内容题要
• 一、总论 • 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治进展 • 三、冠心病中成药合理使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冠心病中成药合理使用
胸痹心痛
一、基本概念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 寒凝而引起的心脉不畅, 滞、寒凝而引起的心脉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 胸部发作性憋闷、 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范围:冠心病心绞痛、 范围: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神经症等 但是, 但是,中医的胸痹心痛不能和西医的冠心病相 等同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 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王亚红
内容题要
• 一、总论 • 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 三、冠心病中成药合理使用
内容题要
• 一、总论 • 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 三、冠心病中成药合理使用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要点
A aspirin & anti-anginals 阿司匹林 抗心绞痛 B β-blocker & blood pressure -阻滞剂 β-阻滞剂 控制血压 C cholesterol & cigarettes 降胆固醇 戒烟 D diet & diabetes 饮食治疗 控制糖尿病 E education & exercise 教育 运动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Key words:Chronic stable angina;Isosorbide mononitrate needle;Integrative medicine
前言:冠心病是我国目前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其患者人数众多,病程漫长,症状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由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的症状。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的患者。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心绞痛发病率有所增高,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笔者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胸痹)患者在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结果:90例患者中显效73例(81.11%),改善14例(15.56%),无效3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以心电图的改善条件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结果为显效28例,有效4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单硝酸异山梨酯针;中西医结合疗法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thods:Ninety patients with coracolumbar)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orally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esults:Among the 90 patients,73(81.11%)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14(15.56%)were improved,3(3.33%)were ineffective,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67%.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electrocardiogram as a criterion for curative effect,the result was markedly effective in 28 cases,effective in 44 cases,ineffective in 18 cas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00%. Conclusion:TCM Syndromes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stable angina significant effect of clinical validation of the exact effect,no adverse reactions,the application of safety,satisfactory results,it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探析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探析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探析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摘要:心绞痛或胸痛是当心肌需氧量超过冠状动脉供氧能力时,出现的一种可逆性心肌缺血表现。

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狭窄而使心肌血流供应不足(见冠状动脉疾病)。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临床表现。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指胸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作起始的方式,持续时间和疼痛强度相同,疼痛通常仅持续几分钟(3~5min),当诱发因素解除后疼痛常自行缓解。

休息时无疼痛发作。

1.心电图通常显示ST段下降,提示局部缺血。

2.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可通过门诊药物治疗控制。

因为稳定型心绞痛常是可预测的,通过定时给药可最大限度地预防心绞痛发作。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其他类型包括: 1.无症状心肌缺血。

发生心肌缺血时,患者无任何主观症状。

2.夜间心肌缺血。

仅在夜晚发生,但当病人躺下或睡眠时不一定发生。

3.卧位型心绞痛。

胸痛仅在病人躺下时发生,站起或坐下时通常可缓解。

一、病理生理在细胞水平上,冠状动脉闭塞10s内心肌就会变成青紫色,并出现心电图改变。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后,心肌细胞丧失了氧气和葡萄糖的供应,有氧代谢停止,几分钟后心肌就会停止收缩。

无氧代谢形成的乳酸刺激心肌神经纤维,向心脏神经丛和上胸部感觉神经根传递疼痛信息(这就是心脏疼痛放射至左肩和手臂的原因)。

1.在缺血情况下,心肌细胞可存活20min左右。

在这一时间范围内如果血液供应恢复,需氧新陈代谢可重新开始,心肌收缩力恢复,细胞开始修复。

2.伴或不伴疼痛的心肌缺血预后相同,糖尿病可促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率增加。

二、临床表现当诱发因素(如劳累过度,气温急剧改变,强烈情绪,暴饮暴食,吸烟,性生活,使用兴奋剂)改变了心肌氧的供需平衡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病人对心绞痛的描述不尽相同。

表1-1-3提供了一个评估心绞痛特征的方法。

1.病人可能否认有疼痛,但会描述是一种模糊的胸部压迫感或疼痛感。

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常被形容为紧缩的,压榨性的,沉重的,憋闷的或令人窒息的感觉。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综合治疗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综合治疗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综合治疗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由温饱提高至小康,胆固醇等高热量膳食在饮食结构所占的比例增高,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增加,使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过去,我国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患者难以得到最恰当的处理,误诊、漏诊、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等现象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规范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早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病程在3个月以上,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相同的劳力性心绞痛,时间介于l~20分钟之间,通常为3~5分钟。

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不仅发生于固定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也可发生在其他情况下,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和肥厚型心肌病。

本节我们主要讨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绞痛,但必须认识其他形式心绞痛(包括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存在。

一、临床资料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来我科住院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按WHO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年龄65岁~82岁(平均73.4±8.2岁),男42例,女28例,至少有3个月以上典型心绞痛病史。

二、综合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包括缓解症状和改善预后。

具体包括下列措施: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冠脉血运重建和二级预防。

所有的干预方法都有相应的风险,应权衡利弊。

(一)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改变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重要补充,因为它们可以改善症状及预后。

(二)药物治疗治疗心绞痛的各种药物疗效相近,但β受体阻滞剂因对二级预防有益,为治疗心绞痛的首选药物。

而且,荟萃分析表明β受体阻滞剂耐受性好,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较钙通道阻滞剂更为有效。

如果单药不能控制心绞痛的症状,加用第二种药物可增加其疗效。

β受体阻滞剂一般应和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合用,而不与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联用,因后者可引起过度的心动过缓或心脏传导阻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76-02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的患者。

心绞痛也可发生在瓣膜病(尤其主动脉瓣病变)、肥厚型心肌病和未控制的高血压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患者。

冠状动脉“正常”者也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内皮功能障碍等原因发生心绞痛。

某些非心脏性疾病如食道、胸壁或肺部疾病也可引起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临床上需注意鉴别。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1.病史:对胸痛患者的评估,病史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医生需详细了解胸痛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内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

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

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

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

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
之后。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在收集与胸痛相关的病史后,还应了解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

二 . 体格检查:稳定性心绞痛体检常无明显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闻双肺底哕音。

1.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血糖、血脂检查,包括tc、hdl—c、ldl-c及tg。

必要时查糖耐量试验。

2.了解有无贫血(可能诱发心绞痛):血红蛋白。

3.甲状腺: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4.行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肝炎相关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查及梅毒血清试验,需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进行。

5.胸痛较明显患者,需查血心肌肌钙蛋白(ctnt或ctni)、肌酸激酶(ok)及同工酶(ck-mb),以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鉴别。

三、心电图检查
1.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

2.在胸痛发作时争取心电图检查,缓解后立即复查。

静息心电图正常不能除外冠心病心绞痛,但如果有st—t改变符合心肌缺血时,特别是在疼痛发作时检出,则支持心绞痛的诊断。

心电图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则心绞痛可能性增加。

静息心电图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但胸痛发作时呈“假性正常化”,也有利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表现如有与症状相一致st-t变化,则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四、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对稳定性心绞痛并无诊断性意义,一般情况都是正常的,但有助于了解心肺疾病的情况,如有无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等。

五、负荷试验
对有症状的患者,各种负荷试验有助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及危险分层。

但必须配备严密的监测及抢救设备。

六. 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及血管病变情况并决定治疗策略及预后。

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首先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此外,应积极处理危险因素。

(一)改善预后的药物
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有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都应该服用。

2.氯毗格雷: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激活的gpiib/iiia复合物,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主要用于支架植入以后及阿司匹林有禁忌证的患者。

3.β受体阻滞剂:最近公布的多种β受体阻滞剂对死亡率影响的荟萃分析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二级预防治疗,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

4.调脂治疗:从tc<4.68mmol/l(180mg/dl)开始,tc水平与发生冠心病事件呈连续的分级关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ldl-c。

多个随机双盲的一级或二级预防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tc和ldl-c,并因此降低心血管事件。

高甘油三脂血症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高危患者可考虑联合服用降低ldl-c药物和一种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或烟酸。

(二)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联合
使用,其中有一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两方面的作用。

目前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主要药物包括三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拮抗剂。

l.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能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和增加运动耐量。

用药后要求静息心率降至
55-60次/min,严重心绞痛患者如无心动过缓症状,可降至50次
/min。

2.硝酸酯类:硝酸酯类药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需氧和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心绞痛症状。

硝酸酯类药会反射性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使心率加快。

因此常联合负性心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联合用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3.钙拮抗剂:钙拮抗剂通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减少心肌耗氧起缓
解心绞痛作用,对变异性心绞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钙拮抗剂是一线药物。

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能减慢房室传导,常用于伴有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心绞痛思者,这两种药不应用于己有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

β受体阻滞剂和长效钙拮抗剂联合用药比单用一种药物更有效。

此外,两药联用时,β受体阻滞剂还可减轻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

二、非药物治疗
(一)血管重建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血管重建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ci的方法包括单纯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支架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