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区的经验对山西工业旅游发展的启示
鲁尔工业区改造启示与借鉴
鲁尔工业区:简介:工业城市群,总面积4900平方公里,人口570万,大城市: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波鸿、格尔森基而欣,1早期工业发展优势资源丰富:煤炭、铁矿储量大,品质好产业集合:煤炭、钢铁、化工、机械交通便利:水网纵横,莱茵河、鲁尔河、陆路交通,铁路密集,东西向重要交通干线2传统工业衰败石油冲击,“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主导产业成本优势消失,受到其他国家地区竞争,逐渐衰败,煤矿关闭,冶炼厂停产,大量工人失业,陷入低谷。
3产业转型1)制定总体规划区域联动,产业综合布局2)改造传统工业,完善基础设施传统产业提升、延长传统工业(煤矿、钢铁、机械、化工)关、停、并、转,3)引进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物流产业新型化工(开发碳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产品。
化工产品的深加工具有明显的后向关联度,拉动了鲁尔区的经济复兴。
新型化工产品安全、高效,具有清洁及可循环利用性,提高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3)科技孵化开办高校(10几所高校,14万大学生)研究所4重视环保,注意形象1)生态建设,环保可持续2)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IBA Emscher”生态保护规划,建立起一个东西长70公里、面积800平方公里的生态区,在原大部分煤矿、工厂、铁路和水道基础上改造修复,使绿地、居民中心、物流中心、工商业园区等城市项目像拼图游戏一样分布着,12个不同的发展和保护方案向世界展示了老工业区重获新生的可能性。
A 埃森市内的Zollverein XII煤石厂,86年关闭,被列为历史遗迹,2001年,成为世界遗产,设计理念“形式服从功能”,重新定位为文化休闲中心,博物馆、艺术画廊、娱乐场、摄影工场。
B Duisburg-Nord生态公园,大型钢铁企业,85年关闭。
工业建筑和绿色植物在Duisburg Nord公园里和谐相处着经验借鉴1注重城市形象的改变2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城市之间的合作发展3始终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4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必须未雨绸缪5滨海新区在发展中要学习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在对老企业的改造中创新发展6利用原有设施,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对老工业区的改造方面走出一条新路7。
鲁尔区经验对山西工业旅游发展启示
鲁尔区经验对山西工业旅游发展启示位于中西部的“煤铁之乡”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对资源大规模和高强度的开采使用、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严重忽视,使该地区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
因此,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恢复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对山西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山西现在的经济结构与转型前德国鲁尔区的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20世纪中后期,鲁尔区的传统经济受到消费结构改变、科技革命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冲击,从而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衰退的趋势。
而开发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是鲁尔区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并使该地区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一项关键举措,因此可以为山西工业旅游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转型提供重要启示。
一、鲁尔区工业旅游开发模式(一)工业旅游的涵义。
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工业旅游可以被定义为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建筑环境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专项旅游活动。
工业旅游资源不仅包括硬件部分,即物质上可见的工业生产和建筑景观,还包括软件上的企业文化与发展历史。
作为旅游业与工业交叉的新型旅游项目,工业旅游可以被看作是对工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二)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模式的工业旅游及其优势。
工业遗产旅游一般是指将与工业文明有关的遗迹和遗物作为旅游吸引物所展开的一系列旅游活动。
换句话说,工业遗产旅游以工业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强调对废弃工业旧址及相关设备加以保护,并进一步开发利用,使其成为现代人了解和体验工业文明的对象。
受工业考古学影响,西方工业旅游实际上起始于工业遗产旅游。
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旅游相比,工业遗产旅游因为以废弃的工业旧址和设施为依托,所以不会与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产生冲突。
此外,工业遗产旅游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对作为工业遗产的厂矿和设备的利用和改造上有较大的创意空间。
例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可以被改造为展览中心、购物中心、商业中心以及主题公园等。
发展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为实现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老工业区的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空间重组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改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帖子个人发言鲁尔的发展带给山西什么启示-Intel
优(3 分) 合格(2 分) 需努力(1 分) 评分
在对比山西和鲁尔的 基础上,提出可借鉴 的措施 内 容 所借鉴措施,既发挥 了山西的优势,也解 决了山西的主要问题
大 部 分 措 施 可借 鉴于山西, 少数不 适合
大部分措施不是山 西可以借鉴的
格式范例: 我认为山西可以像鲁尔的一样,采取 西的 问题。
的措施,它可以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西的 发言人:某某某
优势,解决山
你的评价 你推荐的 理由是 评分: 分 评价人: 的回帖,
所借鉴措施, 发挥 了山西的优势, 或 解 决 了 山 西 的主 要问题
措施没有发挥山西 的优势, 也没能解决 山西的主要问题
优(4 分) 格 式 1、写明措施 2、发挥山西的优势或 问题 3、并署了自己的名字
合格(3 分)
需努力(2 分)
评分
三条要求少一条
三条要求少两条或 两条以上
总分(满分 10 分)
难点鲁尔区的兴衰对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
难点20鲁尔区的兴衰对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启示鲁尔工业区做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世界传统工业的典范,其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又振兴的过程。
研究其发展历程。
特别是其综合整治经验,对我国工业特别是国企改革,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理应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
●难点磁场1.明代淞江地区棉花兴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2000年山西卷)A.为棉花主产区B.交通便利,便于外地棉花运入C.出现了机器纺织业D.有大量农业剩余人口,转向纺织业生产2.近十年来,上海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读图20—1,回答下列问题。
图20—1(1)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标志之一。
A.生产关系优越性B.生产力发展水平C.生产技术水平D.生产资料丰富程度(2)你认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上海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3.读鲁尔工业发展示意框图(图20—2),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工业发展示意框图图20—2(1)请写出图中A、B、C、D的含义。
(2)现代鲁尔区传统工业减少,扩大,积极发展和工业。
●案例探究[案例]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地是山西省。
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
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煤炭用于冶炼始于A.公元前16世纪左右B.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C.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1世纪初D.公元1世纪初~公元3世纪初(2)图20—3表示山西省主要煤矿(用○表示)的分布。
将下列煤矿的代号,填在图上适当的○中。
A.大同煤矿B.阳泉煤矿C.晋城煤矿D.平朔煤矿(3)上述煤矿中,产量最大的是煤矿,设备最先进的是图20—3煤矿。
(4)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
(5)你认为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基于鲁尔区兴衰历程谈山西经济结构转型新方向
乐观 、
I 加霜的 是 . 伴 随着经 济
源, 且覆 盖率较 高 , 开采 率较 高 、 并
且 无 论 在 山 西 地 还 是 存 德 同 鲁 尔 区 .都 具 有 较 为 丰 富 的 水 源 . 有
增速 放缓 f 1 l 财政 收 入 F 跌 的形势 . … 阿 物 价 水 平 却 不 断 上 升 . 居民 活 力 小 断 增 人 . 导致 正 常 居 民 没 有 多 余 的 闲 钱 财 来 刺 激 当 地
也 是 世 界 最 重 要 的 工 业 区 鲁 尔 区
的 地域 界 限通 常 指 鲁 尔 煤 管 区 规
划 协 会 所 管 辖 的 地 区 . 其 面 积
2 0世 纪 8 0年代 . 政 府 认识 到 “ 再工 业化 ”不适 于鲁 尔 区 的结构
降幅 最 大 的 朔州 市 甚 至 下 降 了约
密集 . 人 口达 5 7 0万 . 占全 困人 口
的9 %的 5 7 0万 . 核 心 地 区 人 E l 密
机 械制造 等 重工业 为 经济 核心 . 经
济 总量 曾达德 国的 1 / 3 但 在上 世
度超 过 每平方 公 里 2 7 0 0人 :区内
化” 战略 。 联邦 、 州政府及 鲁尔 区煤 管 协会 等着力 改造 投资 环境 . 鼓 励
尔 都 具 有 良好 舶 然 条 件 . 兀沦 址 山 西 省 还 是 德 鲁 尔 I 都 是 气 候 宜 人 . 适 宜 人 类 生 产 生 活 的 地
.
四、 山西 经 济 改 革 措 施
德国鲁尔区转型对山西省工业区持续发展的启示
危机” 钢铁危机 ”使其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 和“ , 战。为此 , 鲁尔区政府积极采取措施 , 通过经济结构
变化和产业转型 , 使鲁尔区的经济再造辉煌 , 成为德 国乃至世界上老工业区持续发展的典范。山西省工 业区与鲁尔区在地理位置 、矿产资源等方面有很多 相似之处。 因此 , 鲁尔区转型的成熟做法和经验对山 西省工业区持续发展具有以下一些重要 的启示 : 开发水资源丰富地区 。 针对性地调整工业 区位
.
山西省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 、 全方位 、 系统性的 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我国另外八个 国家 级试验区相比,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的山西 , 要 由资源型经济转向节能环保 的新 型经济模式 , 转 “ 型” 色彩 更加 浓厚 。 国鲁尔 区原 本 以生产煤 和钢 铁 德 为主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 鲁尔区先后遭遇“ 煤炭
的一 系列 问题 。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 山西省的轻工业 中, 主要 以 供居 民部 门使用的食 品工业产 品有 4 . %由省外 87 8 调人 , 如纺织及服装加工类产品 、 家具制造业产 品、 文教体育用品 、 用化学产品、 日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 产品基本上是由省外调入 的,每年从省外调入 的轻 工业产品已超过 了 40 。 0 亿 从重工业 内部看 , 山西居 民家用汽车消费量虽然在我国中部地 区遥遥领先 , 但其汽车制造行业却发展缓慢 , 使得这一巨大的消 费市场被外省产品逐渐 占领。而鲁尔区在转型过程 中, 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 , 发展了炼焦 、 电力等工业 , 进 而促 进 了钢铁 、 化学 工 业 的发展 , 在 大量 钢 铁 、 并 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 ,建立发展 了机 械制造业 , 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业 、 氮肥工业 、 建材 工业等 。同时 , 为大量产业工人服务的轻工业 , 如服 装、 纺织 、 啤酒工业等也有 了很大发展。 因此 , 山西省 应借鉴鲁尔区转型的经验 , 加快重工业产业升级 , 同 时不断向轻工业领域拓展 ,以逐步改变山西工业畸 轻畸重的产业结构。 四、 拓展 多方融 资渠 道 。 加大政 府 财政 补贴 为了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20 年 自 03 起, 山西省就组织开展了相关政策研究 , 出了构建 提 煤炭开采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 的建议。山西煤炭可 持续发展基金的实施 ,给后人铺就 了一条生态经济 之路 。20 0 7年 一 00年 , 省共 计 使 用煤 炭 可 持续 21 全
浅析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及启示
坑这些 环 境 的破 坏 进 行 了 治 理 ; 化 了 污 水 ; 净 烟
、
德 国鲁尔 区工 业遗产 旅游深 刻的历史背景 囱建 立 自动 报警 系统 ; 回收有 害气体 及 灰尘 装 置 ;
鲁尔 区是 德 国 中部最 重要 的工 业 区 , 经 历 购地 出让 给企业 ; 它 大力调整产业 结构等措施 。鲁 尔
光 、 闲旅游 的新 形式 。 休 …
实行 的综 合 利 用 的 生 产 活 动 过 程 。为 什 么 要 提
工业 生产 旅游 和 工 业 遗 产旅 游 的关 系 如何 ? 倡 循 环经济 ?原 因是 随着 社 会 的 发 展 , 环境 污 染 人 中国主要 发展 的 是工 业 生产 旅 游 , 国外 是 从 发 和资 源枯竭 越来 越 成 为 困扰 人 类 的 主要 难 题 , 而 展工业 遗 产 旅 游 开 始 的。我 国 国 内的 工 业 生产 们 开始 思索 和反 思经 济社会 的运行方 式 。
了两次 大 的转 型 。第一 次是从 2 纪 6 0世 0年代 开 区主要是在 区域 内大力 开展 工业遗产旅 游路 线 。
始 , 业结 构从 煤 炭 、 产 钢铁 占绝 对 优 势 向煤 炭 、 钢
二 、 国鲁 尔 区工业遗 产旅 游 的模式 德
收 稿 日期 :0 00 —6 2 1—71 作者简介 : 武红艳 (9 4 ) 女 , 1 7 一 , 山西朔州人 , 太原旅游职业 学院旅行社管理 系讲师 , 士。 硕
式, 它是 以 工业 生 产 的 过 程 、 业 企 业 的文 化 等 成 以机 械 制 造 、 门 化 工 、 车 配 件 、 源技 术 、 工 专 汽 能 旅 游 等 1 门类 为 主 的多 样化 的产业 结构 。 2个 E 2 J 为依 托而 开展 的游 览 、 习 的体 验 活 动 。而 工业 学
德国鲁尔区工业改造的启发
德国鲁尔区工业改造 的启发
殷 青春
太 原高新 技术 产业 开发 区
德国鲁尔区经济成功转型,旧工业改造成功 ,成为世界经济转 型的典范 ,对于山西的经济转型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德 国 鲁尔区多特蒙德市风凰湖景观区 ( P h o e n i x S e e ) ,凤凰西区 ( P h o e n i x We s t ) 旧工业区域成功改造 的典型 ,来探寻我们希望的答案。 多特蒙德市凤凰湖和凤凰西区改造 目标 为振兴经济, 推动城市转型 , 同时解决关闭工厂所带来 的问题 , 2 0 0 0年多特蒙德市启动了 “ 多特蒙德计划” 。凤凰 旧工业 区改造是 这个转型计划的一部分 ,凤凰湖和凤凰西 区是最大也是最重要 的 部分 。计划包括 4个方面 目标 : 1 . 高科技企业 ,打造新 的城市支 柱产业 。2 . 增 加就业人 数,解决关 闭旧厂带来 的影 响 ; 3 . 更 高层
一
使用 ; 2 0 1 8 年外围交通及基 5 出 设施建设的完工。
四 、工 业 改造 的思 考 鲁尔区及亚琛 A l d e n h o v e n 地区的成功转型包含了经济转型和空间 转型 ,二者紧密联系,旧工业区域的成功改造也就是空间转型 ,成为 看得见的经济转型, 也是经济转型成功的标志。凤凰湖景观区 ( P h o e n i x s e e ) ,凤凰西区 ( P h en o i x w 是典型的空间改造成功的典范,我们分 析改造转型成功的因素 ,结合山西经济转型情况 ,得出如下思考 : 1 . 具体转型 ,特色突出。德 国鲁 尔区经济转 型改造不是千篇 律 ,而是结合各 自的区位 特点及优势做 出各有特色的改造。工 业景 观公园 、水域景观 、经济 园区、工 业博物馆 、展览 馆等等 , 在各种改造 中工业博物馆 占比例较大 ,但是也是结合各 自建 筑物 特点及 展览侧重有各 自不 同的特点 ,避免 了一窝蜂 的雷同项 目, 这是很值得学习的一点。 2 . 百年工程,历史意识 。工厂 中的构筑物都予 以保 留,部分 构筑 物被赋予新 的使 用功能 ,建筑物进行加 固 、安全化处理后 , 最大 限度 以原貌 留给后人 ,最大限度地保 留工厂 的历史信息 ,以 工业文 明的形式造百年工程 ,让 工业历史财 富永久地 留存。珍视 历史是德国工业改造经济转型成功 的一个重要 因素。煤矿 、钢企 . 改造城市 旧区,将 旧工业 区改造成 为新的生活场所和科技 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二、凤凰湖改造过程及情况 2 0 0 0年 4月 1 3日 决议凤凰 东区及凤凰湖 区进行改造 ,2 0 0 1 年 4月 H e r m a n n s h u e t t e 炼 钢厂停业 ; 2 0 0 1 年1 月 开始城市建设发 展 的可行性研究调研 ( 水域经济 、环境承受能力 、遗址保护 、可 持续发展 、土地测量管理等 ) ; 2 0 0 1 年 6月凤凰湖发展公 司成立 , 该公 司是多特市全资市属子公司 ; 2 0 0 2 年 2月起 钢厂拆解 ,在中 国张家港组装再建 ,重新再 利用 ; 2 0 0 3年 7月进入水域规划法律 程序 ; 2 0 0 4年 4月 通过发展公 司购进 T h y s s e n K r u p p 钢铁公司的整 片场地 ; 2 0 0 5 年6 月水域建设规划得到批准; 2 0 0 5年 9月开工奠基 ; 2 0 0 7年 9月矿区安全工作的开始 ,最后的地上建筑拆解 ,地下建 筑及地基 的拆除 ,原煤气厂地面的重新开发 ; 2 0 0 9年 4月科技工 程建设的开始 ; 2 0 0 9年 设计工程开始 ; 2 0 0 9 年 7月建设工程 ( 引流、 街 道、广场 )开始 ; 2 0 0 9年 湖区南坡开始销售 ; 2 0 0 9年 1 2月埃 姆舍尔河 向地面引流; 2 0 1 0年秋 , 造湖 阶段正式由地下水供应湖水。 为了解决原有工业用地土壤严重污染 的问题 ,项 目在土地的整 理过程中,挖掘了 2 5 0万立方米 的土壤与 4 5 万立方米的混凝土。由 此形成了面 积2 4 公顷湖面,成为了区域发展的 重要景观资源。同时, 受到污染的土壤在毗邻地区以与地下水隔绝的方式堆成 ^ . 造景观,解 决 了污染物处理问题。造后的凤凰湖水域景观总面积 3 7 公顷 ( 凤凰 湖和埃姆舍尔河 ) ,湖 区面积约 2 4 公顷,1 2 7 0 米长,3 2 0 米宽,平均 深度 3 _ 4 米,环湖路段 3 . 2 千米 ,包括堤坝在内的公共绿地 1 4 0 8 4 0 平 方米 ,公共交通 、广场等 占地 1 1 5 9 4 8 平方米,3 个小岛面积 7 6 2 6 平 方米 ,可容纳住户约 2 2 0 0 户 ,截止 2 0 1 6 年有 4 2 家企业 人 驻。 三、凤凰西区项 目改造情况 凤凰西区项目设计包含科技园和工业遗址公园两部分,建设总周 期】 8 年,总投资 1 4 亿欧元 , 其中欧盟支助资金两次共 0 . 9 9 亿欧元 , 创造了6 0 0 0 到8 0 0 0 个工作岗位 , 植树 2 0 7 9 余棵。凤凰工业遗址公园 占地 印 公顷 ,已出售的科技园土地 4 0公顷,公共交通面积 1 2 公顷。 1 9 9 8 年8 月 H e r ma n n s h u e a e 高炉厂停业 ; 2 0 0 0年 凤凰西区发 展建设项 目启 动 ; 2 0 0 1 年 鲁尔区房地基金通过 N R W. U R B A N公 司 从T h y s s e n K r u p p 钢铁公司购进 1 1 0公顷土地 ; 2 0 0 2年西 区主体规 划框架出台 ; 2 0 0 2 年 7月地面拆解及土地处理工作开始 ; 2 0 0 3 年 9月 1 0 E t 欧盟参与支助该项 目 ; 2 0 0 4年 6 月建设规划最终确定 ; 2 0 0 5 年4 月 第一建设阶段开始 , 第二建设阶段于 2 0 0 7 年 3月完成 ; 2 0 0 8 年底区域南部基础建设完成 ; 2 0 1 0 年 中心区域基础设施完工 ; 2 0 0 9 年到 2 0 1 3 年 5个交通枢纽 的建设 ; 2 0 1 3年凤 凰工业遗址公 园获德国建 筑景观奖 ; 2 0 1 4年工业遗址凤凰大厅被保护性出售与
工业遗产保护-从德国鲁尔区经验看中国
工业遗产保护:从德国鲁尔区的经验看中国摘要借鉴鲁尔区城市更新、城市再开发、综合治理和城市复兴理论的时间,在中国城市工业用地更新过程中,兼顾城市建设、生态修复、产业更新、文化更新和社会更新,实现城市复兴,对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业遗产发展与保护更新域利用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工业遗产保护背景20世纪是城市发展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先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战后重建;后又遭受能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些列社会问题的困扰。
中国国内从建国以来城市建设经历了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转变,面临来自西方发达国家高科技信息化与来自新兴工业化国家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化的双重压力,以及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的双重影响。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陆德国等过经过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后,随着经济的转型,于70年代也开始出现了逆工业化过程。
德国鲁尔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德国鲁尔区的工业遗产保护经验2.1鲁尔老工业区背景鲁尔区位于德国中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nordrhei-westfalen)省,拥有530万人口和4432平方公里的面积,莱茵河的三条之流——鲁尔河、埃姆舍河、利帕河(lippe)从南到北依次横穿该区,区内人口为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炒作每平方公里2700人。
该去本身并不是一个行政上和政治上独立的单元,但由于其独特性,鲁尔区工业发展有近200年的历史,早在1811年,埃森市(essen)就有了注明的打醒钢铁联合企业康采恩克虏伯公司。
随后,一些采矿和钢铁公司也陆续在这一地区迅速兴起。
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大规模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渐使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欧洲最古老的的城镇聚集区,形成了多特蒙德(dortmund)、埃森、杜伊斯堡(duisburg)等著名工业城市。
然而,在经历了约100多年的繁荣发展后,70年代后,逆工业化过程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_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
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_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地区的工业活动逐渐减少,大量的工厂与设施被废弃,这些曾经繁荣一时的工业区也逐渐变成了城市的“伤疤”。
然而,对于一些具有工业遗产的地区来说,通过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可以实现逆工业化过程,将废弃的工业区重新利用,并提供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机会。
本文将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探讨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
德国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化地区之一,曾经是德国煤炭和钢铁产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鲁尔区的煤炭和钢铁工业逐渐式微,许多工厂和设施被关闭,鲁尔区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尔区开始寻求逆转工业衰退的方式,通过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来推动经济发展。
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
首先是废弃设施的修复和保护阶段。
在开始开发之前,废弃的工厂和设施需要进行修复和保护,以确保其安全并保留历史价值。
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投资资金和资源,促进废弃设施的修复和保护。
其次是开发旅游景点和设施。
在修复和保护工作完成后,鲁尔区开始建设旅游景点和设施,以吸引游客和旅游者。
旅游景点的设计和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结合现代化的观光设施和服务,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例如,鲁尔区的某座废弃矿井被改造成了一个矿山博物馆,游客可以参观矿井内部,并了解煤炭开采的历史和过程。
同时,鲁尔区还鼓励发展文化和艺术活动,使工业遗产与艺术文化相结合,创造独特的文化体验。
例如,一些废弃的钢铁厂被改造成了艺术展览馆和表演场所,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
最后是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开发工业遗产旅游,鲁尔区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旅游者,还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当地居民可以通过提供导游服务、餐饮和住宿等服务来获取经济收益。
此外,工业遗产旅游还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如餐饮、购物和交通等领域。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开发启示
412019年6月 第22期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开发启示文_邵进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及开发,是世界上较为成功的案例。
上世纪中期,部分发达国家开始逐渐向后工业化时代迈进。
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工业企业开始搬离城市,随之出现了大批工业闲置厂房。
但并不是所有的废弃工业厂房都需要拆除、变卖,可以试图挖掘这些老工业遗址的综合经济价值,其中,德国鲁尔工业区就是一例。
德国鲁尔区是德国能源、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随着二战的结束和结构老化等多种因素,鲁尔工业区面临危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鲁尔区开始了工业遗产的综合开发,整体上采用区域一体化开发模式—制定一条区域性的工业遗产旅游线路,将全区主要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整合起来。
其中,包含十几个工业遗产旅游景点和工业聚落,以及国家级工业技术和社会史博物馆和用废弃工业设施改造而成的瞭望塔等,形成了一条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
鲁尔区所有工业遗产旅游地(点)的开发模式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工业历史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场所模式和综合开发模式。
工业历史博物馆模式以一些废弃的钢铁厂和采煤厂最为典型,将亨利钢铁厂改造成大型露天博物馆,游客可在一些工业设施内,参与其中的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旅游者;将一些规模较小的工业设施厂房改造成为极富吸引力的个性化博物馆供游客观光,并有导游对这些工业历史博物馆进行解说介绍,增加了这些博物馆的历史感。
公共游憩场所模式主要是将废弃的工业厂区开发成公园、游乐场等公共休闲场所。
较有影响力的是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该公园最原始的面貌是一个大型钢铁公司,被改造成工业景观公园供游客休闲娱乐。
综合开发模式主要是将原有的废弃厂区改造成兼具购物与旅游功能的综合服务场所。
在位于奥伯豪森,建成于1758年的鲁尔区第一家铁器铸造厂中,保留较好的厂房设施被打造成了一个工业博物馆。
在铸造厂废弃工业场地上新建的大型购物中心内,配套的服务休闲场所包含了美食文化街、咖啡馆、酒吧、游乐园和体育中心等,成功地将购物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结合起来。
借鉴德国鲁尔区经验推进山西资源型产业结构升级
借鉴德国鲁尔区经验推进山西资源型产业结构升级摘要: 德国鲁尔区由原来的煤炭、钢铁等传统的工业转变经济结构, 走出困境, 形成一条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并显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要借鉴这些经验, 有效推进山西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资源型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是“十六大”的重大决策。
山西兼有老工业基地与资源型地区的双重特点, 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破解这一历史课题, 有必要借鉴国际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 寻找加快转型的有效路径。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主, 建立了钢铁、电子、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 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中心的最大综合性工业区。
但因工业集中, 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从20 世纪50 年代起, 由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和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 使得以煤炭、钢铁为主的传统工业受到严重冲击, 主导产业开始衰落, 城市失业率上升,大量人口外流, 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他们本着积极发展新兴工业, 同时改造传统产业的指导思想, 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不断完善基础结构, 其采取的措施具体有:11 对煤炭、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进行技术革新。
开发研制采用现代矿山开采技术, 在钢铁工业不景气的情况下, 企业调整了产品结构, 积极开发具有竞争能力的新产品, 同时通过引进新技术使产品升级换代, 使该区拥有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21 利用智力资源, 加强科研与开发。
完善的科研机构和丰富的智力资源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
鲁尔区拥有6 家国内外著名的科研结构, 15 个技术咨询转让处以及12 个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服务中心。
同时还拥有15 所高等院校, 有1413 万名在校学生,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些都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建、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考察报告:关于德国鲁尔地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考察报告:关于德国鲁尔地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德国鲁尔地区在德国北威州境内,位于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占地44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0万。
鲁尔地区并非独立的行政单元,而是由11个区级城市和4个农业区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人口和历史关联性的地理空间。
历史上,鲁尔地区曾经是欧洲乃至全球著名的工业区,也曾经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居民生活质量差、人口文盲率高而广为人知。
今天,鲁尔地区日益成为生命力顽强的产业和人口聚集区,因有着特殊的工业遗产、丰富的文化产品、大片的公园和绿地、大量被再开发的工业废地以及高品质的居民生活,而作为转型发展成功的地区而受到全球关注。
当前,中国不少老工业基地陷入了发展困境之中,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地区在转型的基础、转型的时代背景和外部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从转型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方向来看,两者也有相似之处。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可以充分借鉴鲁尔地区的经验。
为了学习借鉴德国鲁尔地区转型发展的经验,考察组到杜伊斯堡等地,就鲁尔地区的转型发展开展调研。
通过实地调研和案头研究,我们认为,鲁尔地区的转型发展经验,至少可给出如下六点启示:一是转型不可延宕,但也需要时间,不可操之过急。
鲁尔地区面临的困境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那时,因为煤炭开采成本的上升和由于石油作为替代能源之重要性的上升所导致的煤炭需求的下降,煤矿开始关闭,煤矿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大幅度减少。
在70年代中期,由于全球市场上低成本钢铁供给的增长,对于鲁尔地区钢铁产品的需求也开始快速下降。
这对鲁尔地区明确地提出了转型发展的要求。
尽管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鲁尔地区采取了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开展教育培训、加强社会保障等措施,来应对困难局面,但是,整个社会还抱有“好日子还会再来”的期望,特别是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又唤回了煤炭作为国家替代能源的“梦想”。
这使得实施系统的应对结构变化的区域战略和政策要在相当程度上晚于经济开始衰退之时,导致鲁尔地区在80年代陷入了更为严重而且不断加重的困难之中。
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_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
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_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近年来,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将废弃的工业设施转变为旅游景点,通过展示工业历史和文化来吸引游客。
德国鲁尔区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通过积极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和文化保护的双赢局面。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曾被誉为“德国的矿脉”。
在20世纪初,这里的煤矿和钢铁厂是德国工业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鲁尔区的煤炭产业逐渐衰落,工业设施也相继关闭。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鲁尔区开始探索将废弃的工业设施转变为旅游景点的可能性。
鲁尔区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上的成功经验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该地区的政府决定以文化为引领,将废弃的矿井、钢铁厂等工业遗址进行修复,并建立相关的博物馆、展览馆和文化中心。
通过这种方式,鲁尔区成功地将过去的繁荣时期和工业发展历史融入到旅游景点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是“鲁尔博物馆”。
该博物馆是由17个废弃的工业建筑组成的,通过独特的设计将多个展览区域串联在一起,展示了德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成果。
游客可以在博物馆中了解到鲁尔区工业的发展过程,感受到工业文化的魅力。
除了鲁尔博物馆,鲁尔区还修复了大量废弃的工业建筑,如矿井、钢铁厂等,并将其改造成酒店、艺术展览空间、音乐厅等多功能场所。
这些新的利用方式不仅保留了建筑和工业历史的痕迹,还提供了各种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鲁尔区在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方面的成功还得益于其独特的开发模式。
首先,政府与私营部门紧密合作,通过组建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工业遗产旅游的规划和推广。
这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提高了项目的成功率。
其次,鲁尔区注重与周边地区的合作,通过建立联盟和推广网络,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最后,鲁尔区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和环境,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既吸引了游客,又保护了自然资源。
“鲁尔区经验”对山西地区转型发展的启示
“鲁尔区经验”对山西地区转型发展的启示摘要:二战后,鲁尔区为德国经济快速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鲁尔区经历了严重的钢铁危机。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鲁尔区走上了经济转型之路。
有些学者认为鲁尔区在经济转型方面成功经验是值得我国资源型城市以及老工业区学习、借鉴。
我国资源型城市不仅要学习、借鉴鲁尔区在经济转型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还要吸取鲁尔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故本文第一节总结出鲁尔区在突破产业发展认知锁定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教训,第二节比较分析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与德国鲁尔区在突破产业发展认知锁定方面的异同点。
德国鲁尔区概况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人口约为 570 万,面积约为 4400 平方公里。
鲁尔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欧洲的交通十字路口,此外,鲁尔区水运交通便利。
鲁尔区的形成与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密不可分的。
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煤田。
普法战争胜利后,德国割占了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的一部分,由于这两个地区铁矿资源丰富,这就为鲁尔区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这样就构成了欧洲最终要的工业中心。
然而,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其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衰退。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鲁尔区相继出现了产品滞销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
2.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一)政府通过打破原有区域认同突破认知锁定(1)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鲁尔区对传统产业改造实施了技术更新的政策。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钢铁企业不景气的时候,钢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同时鲁尔区收缩传统行业,一些大型企业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在保有原有竞争力产业的同时多元化经营。
(2)人员安置和就业政策。
在打破区域认同的过程中,鲁尔区要压缩煤炭和钢铁产业的比重,提升新产业的比重,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势必要调整就业结构。
论文:德国鲁尔工业区工业经验及启示
浅谈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经验及启示摘要: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与政府的治理是密切相关的。
在德国鲁尔区治理发展的过程中,德国各级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和路径。
为了改变鲁尔区高耗能的老路,德国政府明确政策导向、设立专业机构、重视科技的成果转化、建设基础设施、加大了环保力度。
而且通过培植新兴产业,拉动结构转型,解决了由大规模工业衰退带来的环境恶化等问题。
鲁尔区整治的政府治理路径对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方法借鉴。
关键词:德国鲁尔区;资源型区域经济;政府治理;新兴替代产业;借鉴一、鲁尔工业区整治的政府治理路径(一)政府治理的行为方式1、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建立多种相关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政府已经意识到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压力。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等问题,德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德国政府设立了“新企业投资项目”,“欧洲复兴计划”等项目,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不断扩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助,帮助中小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增强中小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保护,鲁尔区的中小企业实力增强,数量也明显增多。
2、政府财政补贴。
德邦州政府为了缩小各地区的差异,促进地区的平衡发展,加强了对老工业地区的改造。
在整治初期,联邦政府通过对煤炭、造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辅助想重新焕发传统工业的竞争力,但投入高的结果却是鲁尔区仍在不断的衰弱。
于是,政府又进一步的调整对传统工业的资助方法,减少了对煤炭、造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资助,将资助对象转向环保、废弃场等项目,把废物重新回收再利用,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扶持新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服务业的发展,以便创造新的岗位,让更多德国人民有工作。
3、重视教育、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国鲁尔区在复兴的过程中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创新新兴学科,加强对建设地区的创新和研究,建立了一个贯穿全区的“技术之路”,把区域内的经济和研究两个中心联系起来,不断加快研究创新的脚步,将当地高等院校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非常重视教育、技术和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
德国鲁尔区经济转型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德国鲁尔区经济转型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发布时间:2010-02-07 作者:阅读次数:13次来源:振兴东北网责任编辑:刘磊【字号大中小】为借鉴德国经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根据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计划,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组织部分资源型城市赴德国开展培训。
代表团与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北威州经济与能源部等政府部门就转型政策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波鸿大学、莱比锡大学等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培训,实地考察了埃森矿业同盟工业园区、赫尔腾工业园区等转型项目。
德国鲁尔区的经济转型对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鲁尔区是指“鲁尔区城市联盟”,总面积4435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
鲁尔地区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煤炭和钢铁基地,曾经为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乃至“德国经济奇迹”的创造发挥过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遭遇了“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以煤钢为主导的重型工业逐步衰落,失业率大幅攀升,人口大量外流,陷入结构性危机之中。
面对危机,德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转型,经过四十多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较为成功的完成了对传统工业区的改造,实现了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煤钢工业基地迈向现代欧洲文化之都的转变。
一、鲁尔区经济转型的基本做法(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鲁尔区转型过程中,各级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联邦、州和市分工明确而又协同配合。
联邦政府、州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市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鲁尔区结构调整是政府做出的政治决策,也在各级政府和各经济主体之间达成共识,在具体实践中得到贯彻和坚持。
二是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有财政补贴、投资降税、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政策。
在促进就业方面,有对吸纳就业项目的投资补贴、建立培训机构、对个人创业的政策支持等。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论文标题:1. 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2. 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策略与路径3. 鲁尔区经济升级转型的路径与措施4. 鲁尔区绿色发展与环保治理的实践案例分析5. 鲁尔区产业升级与人才引进的成功实践一、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德国鲁尔区是世界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其曾经的经济建设主要以钢铁、煤炭等传统重工业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转型,鲁尔区开始面临经济转型的压力。
然而,在长期的努力下,鲁尔区的经济陆续实现了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革开放,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鲁尔区的经济转型 largely来自其高度开放、硬件配套设施完善、人员素质高等因素,其确立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模式。
实践表明,开放经济对于地方经济尤为重要,通过外部资源和企业等支持优势,增加本地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促进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升级一直以来,鲁尔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大量高技术人才,将传统的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并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
3. 产业结构升级,新兴产业兴起鲁尔区适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脱胎换骨式地升级,并不断提升其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4. 环境治理,绿色发展引领鲁尔区的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形象,大多数都进行绿色转型,采取环保治理措施,并为生态系统保护的环境建设和保护投入大力。
植物绿地覆盖面积增大,高速公路、桥梁等从功能性、建筑美学的角度进行设计,将“生态环保”融入到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
5. 人才引进,优化产业结构鲁尔区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提升高层次人才储备和智力资本积累,搭建了一批“国际型人才高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合发展。
工业旅游城市案例研究
工业旅游城市案例研究报告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钢铁和煤矿等重工业地区的整合范围,已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现在中国的老工业区面临着工业衰退及重组的问题。
鲁尔区的经历对于其他的老工业地区来说是个很好的范例,也可以为中国的老工业区面临的禁锢提供一些想法和警示。
关键词:老工业区鲁尔区结构转型工业旅游分为工业生产旅游和工业遗产旅游两大类。
工业生产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以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企业的文化等为依托而开展的游览、学习的体验活动。
而工业遗产旅游是从工业化到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旅游形式。
具体而言,就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为一种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观光、休闲旅游的新形式。
英国、美国、德国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逐渐促使人们接受了工业遗产旅游。
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真正标志是“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的策划,这一策划使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从零星景点的独立开发,走向了一个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开发。
2010年,德国旅游的主题是创意,而创意的主角却是鲁尔工业区。
谈及与此,不得不说明一下鲁尔区的历史。
鲁尔区作为欧洲最大的老工业区,以煤炭和铁矿等重工业而闻名,有150年工业历史,位于德国西北部。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它的总面积大约是45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00万,包括了埃森、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等主要城市。
在1860年后的100多年里,鲁尔区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19世纪50年代,鲁尔区的辉煌开始,成千上万的人涌入该区,成为煤矿或者工厂的工人。
直到1960年,鲁尔区还是一派欣欣向荣。
然而,随着石油的开采利用,煤炭在能源中的地位大大被削弱,鲁尔区开始经历它的低谷期。
从1957年到2000年,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迅速萎缩:年产1.23亿吨变成2600万吨,减产近八成。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20 世纪50 年代末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对我们振兴东北,重振中国重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鲁尔工业区的基本情况介绍鲁尔地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内,面积4432.79 平方公里,人口540 万,处于德国以及整个欧洲交通枢纽地带。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重要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具有悠久的工业史,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 世纪50—60 年代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钢铁工业迅速膨胀,呈现出空前繁荣,被称为“欧洲工业的心脏”。
有12 座工业城市、12,000 个工厂和600 多个矿井。
矿山地下交通线总长6,800 公里。
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采掘量占联邦德国总采掘量的80%,钢铁生产占全国总量的1/3。
从20 世纪50 年代末起,由于以煤、钢为主单一经济结构受到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科技革命的冲击,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生产萎缩,失业大幅增加等其他一系列问题。
60 年代以来,鲁尔工业区围绕着发展多样化经济,开展了区域全面整治与更新。
二、鲁尔工业区的整治规划与措施(一)以法治区、整体规划德国在鲁尔工业区改造振兴中先后制定了《联邦区域整治法》、《煤矿改造法》、《投资补贴法》等。
有效保证各项整治政策的实施,纳入到法制轨道。
1920 年,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现在简称KVR),作为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
这个权力机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有利于其决策顺利贯彻落实。
1960 年该机构提出了鲁尔工业区整体发展规划,担负起全面规划,决定整治措施并组织实施的重任。
1966 年,鲁尔开发协会编制了鲁尔工业区第一个总体发展规划。
1969 年又对它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且予以正式公布。
这是联邦德国第一个在法律上正式生效的区域整治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1期2007年2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 mV o l.18N o.1Feb.,2007[国际旅游研究]鲁尔区的经验对山西工业旅游发展的启示α张艳玲(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系,天津 300074)[摘 要]德国鲁尔区通过开展工业旅游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和振兴的经验值得山西地区借鉴。
首先介绍了鲁尔区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以及山西工业旅游的开发现状,然后探讨了鲁尔区的实践对山西工业旅游发展启示,并进一步指出加强系统性规划、提高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开发,以及注重对工业遗产资源的利用是加速山西工业旅游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鲁尔区;山西;工业遗产旅游;工业旅游[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80(2007)0120129203 位于中西部的“煤铁之乡”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对资源大规模和高强度的开采使用、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严重忽略,使该地区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
因此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恢复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对山西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山西现在的经济结构与转型前德国鲁尔区的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20世纪中后期,鲁尔区的传统经济受到消费结构改变、科技革命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冲击,从而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衰退的趋势。
然而开发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使鲁尔区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并使该地区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因此,研究鲁尔区的经验可以为山西工业旅游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转型提供重要启示。
一、鲁尔区工业旅游的开发模式(一)工业旅游的涵义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可以被定义为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建筑环境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专项旅游活动[1]。
工业旅游资源不仅包括硬件部分,即物质上可见的工业生产和建筑景观,还包括软件上的企业文化与发展历史。
作为旅游业与工业交叉的新型旅游项目,工业旅游可以被看做是对工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二)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模式的工业旅游及其优势工业遗产旅游一般是指将与工业文明有关的遗迹和遗物作为旅游吸引物所展开的一系列旅游活动。
换言之,工业遗产旅游以工业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强调对废弃工业旧址及相关设备加以保护,并进一步开发利用,使其成为现代人了解和体验工业文明的对象。
受到工业考古学的影响,西方的工业旅游实际上起源于工业遗产旅游[2]。
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旅游相比,工业遗产旅游因为以废弃的工业旧址和设施为依托,所以不会与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产生冲突。
此外,工业遗产旅游的另一优势就是对作为工业遗产的厂矿和设备的利用和改造上有较大的创意空间。
例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可以被改造为展览中心、购物中心、商业中心以及主题公园等[3]。
发展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为实现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老工业区的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空间重组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改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而德国鲁尔区,就是发展工业旅游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三)鲁尔区的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开发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对德国鲁尔区摆脱“逆工业化过程”的负面冲击,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逆工业化一方面使鲁尔区失业率升高,经济发展衰退,环境污染无法得到相应的处理,另一方面却给该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即大量的废弃工矿、旧厂房和庞大的工业空置建筑与设施[4]。
从而为该地区发展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提供了有效保证。
α[收稿日期]2006208228[作者简介]张艳玲(19722 ),女,天津人,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系讲师,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与资源管理。
到目前为止,德国政府已经按照区域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从区域整体战略的角度对该地区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开发,并开辟了所谓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Rou te Indu striecu ltu ra1)。
这个旅游路线包括19个工业遗产景点,6个国家级的工业技术和社会史博物馆,12个典型的工业聚落及9个利用废弃工业设施改造而成的 望塔[5]。
而针对不同景点的各自特点,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即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以及结合购物旅游的综合开发模式。
博物馆模式以位于哈廷根(H arttinggen)的“亨利”钢铁厂(H en rich shuette)、位于多特蒙德(Do rtm und)市的“措伦”采煤厂(Zeche Zo llem1I I V),以及位于埃森(E ssen)市的“关税同盟”煤炭一焦化厂(Zo llverein)为代表。
1987年倒闭的“亨利”钢铁厂,目前已被改造成了可供亲子家庭旅游者开展多种活动的露天生态博物馆。
而厂房保存较好的措伦采煤厂博物馆主要以室内展览和开发旅游纪念品为主。
另外,作为德国第三个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关税同盟”博物馆,以其简洁大方和具有浓烈现代艺术感染力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创意与设计产业公司来此办公和举办展览,因而很可能在将来发展成为德国的工业艺术及现代设计产业中心。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以位于杜伊斯堡(D u isbu rg)市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 andschaftsp ark D u isbu rg-N o rd)和盖尔森基兴(Gelsenk irchen)的“北极星公园”(N o rdstem Park)为代表。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建立在以前著名的蒂森(T hyssen)钢铁公司所在地,目前已被改造成了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可供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也成为生态爱好者欣赏恢复性生态景观的乐土。
此外,以煤井架为标志的北极星公园则建立在一个废弃煤矿的旧址上,并且以举办各种大型户外活动而闻名。
结合购物旅游的综合开发模式以位于奥伯豪森(O berhau sen)的中心购物区(Cen tro)为代表。
作为一个富含锌和金属矿的老工业城市,奥伯豪森成功地将购物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结合起来,将废旧工厂改装成为大型购物中心和博物馆。
便利的交通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但使这个城市成为鲁尔区购物文化的中心,而且吸引了大量周边国家的游客前来进行购物、休闲和度假。
通过有效发展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工业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开发和利用,鲁尔区不但实现了自然环境的根本改善,而且逐渐恢复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现在,这个地区正在重新成为欧洲最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地区之一,其成功经验值得山西地区借鉴。
二、山西工业旅游现状目前山西的工业旅游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这种有潜力的产业正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旅游局2005年公布的103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山西占5个:太原东湖醋园、平朔煤炭工业公司(露天矿)、大同晋华宫煤矿(井下游)、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运城盐湖养生城(死海)[6]。
此外,该地区还新开发了一批比较有特色的工业旅游点,例如太原的中国煤炭博物馆和太谷怡园酒庄等。
目前,该地区的工业旅游大都以某个工业企业作为主要的开发和经营主体,旅游项目则普遍以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参观为主。
山西地区的工业旅游开发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煤炭工业旅游、特定工业旅游以及综合保健休闲旅游。
其中特定工业旅游,主要将特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模式作为旅游开发项目,例如东湖醋园和杏花村。
1.煤炭工业旅游煤炭工业旅游以位于太原的中国煤炭博物馆、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大同晋华宫煤矿为代表。
煤炭博物馆主要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科技、艺术展示手段,向游客展示有关煤炭的历史,并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博物馆内建有目前中国惟一的模拟矿井,可供游客进行体验和参观。
模拟矿井中巷道和井壁形象逼真,且其中矿井的设备齐全,完全是实物。
大同的晋华宫煤矿则将开采完的废旧矿井加以改造,开发了独具特色的井下探秘旅游,并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在这里,游客除了了解采煤业的历史发展,还可以换上矿工的服装,到井下真实体验一下矿工的生活。
而在平朔,游客不但能够领略露天煤矿的风采,而且可以感受黄土高原上典型的雁北地貌和文化风情。
2.特定工业旅游山西向来以出产好酒、好醋出名,因此出产老陈醋的太原东湖醋园以及竹叶青和汾酒的产地杏花村是该地区特定工业旅游的典型。
特定工业旅游不但给企业创造了大量经济收入,而且从提高社会知名度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角度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太原的东湖醋园隶属于山西老陈醋集团,是一家动态展示老陈醋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历史文化的公司化博物馆。
在醋园中的美和居醋坊,游客除了可以全面了解老陈醋特定制作工艺和步骤外,还可以参与部分制作过程并品尝口感浓郁的老醋。
而山西汾阳的杏花村是汾酒和竹叶青的产地,被誉为酒都,在中国的酒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北魏以来,杏花村的酿酒史已经长达1500多年,可以说是中国酿酒史的一个缩影。
在杏花村,游客除了领略酒文化和了解酿酒工艺,还可以欣赏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并开展一系列休闲娱乐活动。
3.综合保健休闲旅游拥有4000年产盐史的运城盐湖是一个集生态、健康、休闲为一体的工业旅游和疗养胜地。
因为湖水富含盐份和微量元素,所以也被誉为“中国死海”。
前身是运城盐化局的南风集团根据当地的特点主要开发了2项特色旅游,即盐水漂浮和黑泥洗浴。
近年来,工业旅游的开发不但为山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在改善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就业率,以及吸引投资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然而,山西的工业旅游发展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适当借鉴鲁尔区工业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对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三、鲁尔区的经验对山西工业旅游发展的启示(一)加强工业旅游开发的系统性规划德国人是世界上最善于定计划的民族,而鲁尔区在短时间内成功转型的关键正是得益于所谓的国际建筑展计划(In tem ati onal B u ilding Exh ib iti on)[7]。
国际建筑展计划是当地专门针对工业旅游开发的多目标区域综合整治与振兴计划,简称为I BA计划。
该计划对鲁尔区工业遗产资源的开发、经济结构的转型、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就业住房等社会问题的解决均做出了系统的考虑和规划。
而在对工业旅游遗产的开发上,I BA计划强调区域性的旅游路线、市场营销与推广、景点规划与组合的一体化。
其集中体现在对“工业遗产旅游之路”-R I的开发及其统一视觉识别符号的设计和确立上。
R I的符号标志,包括斜插在工业遗产旅游景点门景区的黄色针形柱、若干立式黑色铸铁的旅游信息说明牌以及分布在整个鲁尔区随处可见的棕色路标。
另外,该地区的工业旅游宣传册也逐步实现了统一的设计,并还建立了R I的专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