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公式整理

工程力学公式整理

工程力学公式整理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是一门研究力学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

在工程学中,力学公式是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程力学公式整理。

1.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力的合成公式:F = √(F₁² + F₂² + 2F₁F₂cosθ)力的分解公式:F₁ = Fcosθ, F₂ = Fsinθ其中,F为施于物体的合力,F₁、F₂为分解后的力,θ为施力与横坐标方向的夹角。

2.矩形截面惯性矩和抗弯应力公式:惯性矩公式:I=(b*h³)/12抗弯应力公式:σ=(M*y)/I其中,b和h分别为矩形截面的宽度和高度,I为截面的惯性矩,M 为弯矩,y为截面内其中一点的纵坐标。

3.应力和变形的关系公式:胡克定律公式:σ=Ee弹性模量公式:E=(F/A)/(ΔL/L₀)其中,σ为应力,E为弹性模量,F为受力,A为受力面积,ΔL为长度变化量,L₀为初始长度。

4.摩擦力公式: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滚动摩擦力公式:F=RμN其中,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力,R为滚动半径。

5.动量和能量守恒公式:动量守恒公式:m₁v₁+m₂v₂=m₁v₁'+m₂v₂'动能公式:K = (1/2)mv²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v'为受撞物体的速度。

6.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公式:杨氏模量公式:E=(σ/ε)横向收缩率公式:μ=-(ε₁/ε₂)泊松比公式:μ=-(ε₁/ε₂)其中,E为杨氏模量,σ为应力,ε为应变,μ为泊松比,ε₁为纵向应变,ε₂为横向应变。

这些力学公式是工程力学中常用的基本公式,用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

通过运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变形情况,进行力学分析和设计,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当然,工程力学的应用还远不止于此,还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等等。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力学速度:v = t s , s = vt, t = v s质量:m =g G =ρv,ρ=V m , V=m 重力:G = mg =ρgV , 压强:P=S F , F=PS固体平放:F=G , P=S G液体: P=ρgh, F=PS 浮力:F 浮= G-F (称重法)F 浮=ρ液gV 排= ρ液gV 浸 =ρ液gSh 浸 F 浮=F 向上-F 向下漂浮:F 浮=G 物功: W= Fs= Pt功率: P= t W = Fv杠杆平衡: F 1l 1=F 2l 2 或 21F F = 12l l滑轮组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Fs Gh =Fnh Gh =Fn G W 有=Gh ,W 总=Fs ,s=nh斜面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Gh FL W 有=Gh ,W 总=FL滑轮组省力情况: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摩擦时:F=n 1G物不考虑摩擦时:F=n 1(G 物+ G 轮) 线的末端移动的距离与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关系:s=nh二、常量、常识、单位换算1m=109nm; 1g/cm 3= 103 kg/m 31m/s= 3.6 km/h中学生的质量: 50kg 。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 300g ;纯水的密度:1000kg/m 3或1g/cm 3 ;一个鸡蛋的重量: 0.5N ; 课桌的高度约: 80cm ;每层楼的高度约: 3m ; ρ铜 > ρ铁 > ρ铝(填“>”或“<”) 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760 mmHg ;(1)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ρ﹦m/V ,m=ρV,V= m/ρρ---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m--- 质量--- Kg(千克)、V----体积--- m3 (立方米)(2)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v﹦s/t ,s=vt,t= s/vv---速度--- m/s(米每秒)、s--- 路程---- m(米)、t---时间----s(秒)(3)重力、质量的关系:G=mg,m=G/g ,g=G/mG----重力---- N(牛顿)、m ---质量--- Kg(千克),g=9.8N/Kg(4)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 F2 ×L2F1---动力--- 牛(N)、L1---动力臂---米(m)、F2---阻力---牛(N)、L2---阻力臂---米(m)(5)滑轮组计算:F= (1/n)G,s=nhF---拉力--- N(牛顿)、G----物体重力--- N(牛顿)、n----绳子的段数、s----绳移动的距离--- m(米)、h---物体移动的距离--- m(米)(6)压强的定义式:p= F/S(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压强计算),F=pS,S=F/pp---- 压强--- Pa(帕)、F---压力---- N(牛顿)、S--- 受力面积--- m2 (平方米)(7)液体压强的计算:p = ρgh,ρ= p/gh,h=p/ρgp---压强--- Pa(帕)、ρ---液体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g=9.8N/Kg、h---液体的深度--- m(米。

物理力学公式

物理力学公式

物理力学公式物理力学公式是描述物理世界中各种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数学表达式。

这些公式通过描述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力和能量等物理量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力学公式及其应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1. 求位移公式:位移(S)= 初始位置(x0)+ 初始速度(v0)×时间(t)+ 0.5 ×加速度(a)×时间的平方(t^2)这个公式适用于描述在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2. 求速度公式:速度(v)= 初始速度(v0)+ 加速度(a) ×时间(t)这个公式适用于描述在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速度。

3. 求时间公式:时间(t)= (速度(v)- 初始速度(v0))÷加速度(a)这个公式适用于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时计算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

二、牛顿第二定律1. 力的大小公式:力(F)= 质量(m)×加速度(a)这个公式描述了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加速度的大小公式:加速度(a)= 力(F)÷质量(m)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所受到的力和质量确定下的加速度大小。

三、重力加速度公式1.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公式:重力加速度(g)= 重力(F)÷质量(m)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加速度。

2. 重力的大小公式:重力(F)= 质量(m)×重力加速度(g)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四、动能公式动能(K)= 0.5 ×质量(m)×速度的平方(v^2)动能描述了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能量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五、引力公式引力(F)= 引力常数(G) ×质量一(m1)×质量二(m2)÷距离的平方(r^2)引力公式用于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其中引力常数(G)为一个常数,质量一和质量二为两个物体的质量,距离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物理力学常用公式

物理力学常用公式

物理力学常用公式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力和能量等基本概念。

在物理力学中,有许多常用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和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下面是一些物理力学中常见的公式:1.速度公式:速度(V)=位移(s)/时间(t)v=s/t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速度变化量(Δv)/时间(t)a=Δv/t3.力的定义:力(F)=质量(m)×加速度(a)F=m×a4.动能公式:动能(K)=1/2×质量(m)×速度平方(v^2)K=1/2×m×v^25.势能公式:势能(U)=质量(m)×重力加速度(g)×高度(h)U=m×g×h6.动能和势能的关系:机械能(E)=动能(K)+势能(U)E=K+U7.动量公式:动量(p)=质量(m)×速度(v)p=m×v8.冲量公式:冲量(J)=力(F)×时间(t)J=F×t9.牛顿第二定律:力(F)=质量(m)×加速度(a)F=m×a10.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F1)=反作用力(F2)11.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和时间的乘积是一常数。

12.动能定理:动能(K)=力(F)×位移(s)K=F×s13.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速度(v)=2π×半径(r)×频率(f)v=2π×r×f14.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4π^2×半径(r)×频率(f)的平方a=4π^2×r×f^215.牛顿引力公式:引力(F)=万有引力常数(G)×(质量1(m1)×质量2(m2))/距离的平方(r^2)F=G×(m1×m2)/r^216.位移公式:位移(s)=初速度(u)×时间(t)+(1/2×加速度(a)×时间(t)的平方)s = ut + (1/2) × a × t^2这只是物理力学中的一些常用公式,根据不同的情况,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可以用来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力学中各种公式的计算

力学中各种公式的计算

力学中各种公式的计算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受力的规律及其运动状态。

在力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用于计算各种物理量。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力学中一些常用的公式,并提供相应的计算方法。

1. 力的公式(F=ma):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物体的加速度(a)。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所受的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得到物体所受的力。

2. 动能的公式(K=½mv²):动能(K)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物体的速度的平方(v²)再除以2、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的动能。

如果已知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可以通过乘法和除法运算得到物体的动能。

3. 动量的公式(p=mv):动量(p)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物体的速度(v)。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的动量。

如果已知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得到物体的动量。

4.力与位移的公式(W=Fs):力(F)等于物体所受的作用力,位移(s)是物体移动的距离。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力对物体进行的位移所做的功(W)。

如果已知力和位移,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得到功。

5.功率的公式(P=W/t):功率(P)等于做功(W)的速率。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的功率。

如果已知做功和时间,可以通过除法运算得到功率。

6.动能定理(W=ΔK):根据动能定理,当物体受到合力的作用时,物体的动能会发生变化,动能的变化等于合外力(W)对物体所做的功。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

如果已知外力和动能的变化,可以通过等式计算功。

7. 运动学方程(v=u+at):当物体的初速度(u)、加速度(a)和时间(t)已知时,可以使用运动学方程计算物体的末速度(v)。

根据公式,最终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8. 自由落体公式(h=½gt²):自由落体公式用于计算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下落距离(h)。

根据公式,下落距离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一半乘以时间的平方。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物理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包括了许多计算公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1.力的计算公式力(F)是物体运动状态的直接原因,其计算公式为:F=m*a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2.动量的计算公式动量(p)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另一个重要量,其计算公式为:p=m*v其中,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的强度。

3.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K)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计算公式为:K=1/2*m*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4.功的计算公式功(W)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或能量转换的量,其计算公式为:W = F*d*cosθ其中,F表示施加力的大小,d表示物体的位移,θ表示力和物体位移之间的夹角。

功与施加力、位移和夹角有关。

5.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P)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能量转换的速率,其计算公式为:P=W/t其中,W表示做的功,t表示时间。

功率与所做功和时间成正比。

6.重力的计算公式物体受到的重力(Fg)是由于地球质量引起的,其计算公式为:Fg=m*g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重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与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7.弹簧力的计算公式弹簧力(Fs)是弹簧受力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Fs=-k*x其中,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或压缩距离。

弹簧力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伸长或压缩距离成正比。

8.圆周运动力学公式对于进行圆周运动的物体,有以下两个力学公式:a=v^2/rv=ω*r其中,a表示物体的向心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速度,r表示物体运动的半径,ω表示物体围绕圆心的角速度。

9.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转动惯量(I)表示物体对于旋转运动的惯性,其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刚体形状而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旋转轴在质心上的球体,其计算公式为:I=2/5*m*r^2其中,m表示球体的质量,r表示球体的半径。

力学计算

力学计算

力学计算一、公式1、速度:v=s/t→1m/s=3.6km/h2、密度:ρ=m/v→1g/ cm3 =1×103kg/m33、重力:G=mg→g=9.8N/kg4、压强:p=F/S p=ρgh5、浮力:F浮=G排=ρ液gV排→G物=ρ物gV物6、杠杆:F1l1=F2l27、滑轮组(不计绳重、摩擦):F=(G物+G动)/n→G动=nF-G物G物=nF-G动→s=nh、v绳=nv物8、功:W=Fs=Pt→竖直:W=Gh9、功率:P=W/t P=W/t=Fs/t=Fv10、机械效率:η =W有/W总(1)有用功:W有=Gh(竖直) W有=fs物(水平)(2)额外功:机械自重机械摩擦(3)总功:W总=W有+W额=Fs(4)滑轮组:①竖直:η =W有/W总=Gh/Fs= Gh/F·nh=G/nF(任何情况)②竖直:η =W有/W总= G物h/ G物h+G动h= G物/ G物+G动(不计绳重、摩擦)③水平:η =W有/W总=fs物/Fs= fs物/F·n s物=f/nF(任何情况)④浮力:G物→G物-F浮二、步骤:1、记住公式2、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公式3、如果利用公式不能直接求出,就利用方程三、思路:1、正推法:已知条件→所求问题2、倒推法:所求问题→已知条件。

力学计算公式

力学计算公式

常用力学计算公式统计一、材料力学:1.轴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σmax=N max/A≤[σ]其中,N为轴力,A为截面面积2.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σ=Eε或△L=NL/EA其中σ为应力,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ε为轴向应变,EA为杆件的刚度(表示杆件抵抗拉、压弹性变形的能力)3.剪应力(假定剪应力沿剪切面是均匀分布的)τ=Q/A Q其中,Q为剪力,A Q为剪切面面积4.静矩(是对一定的轴而言,同一图形对不同的坐标轴的静矩不同,如果参考轴通过图形的形心,则x c=0,y c=0,此时静矩等于零)对Z轴的静矩S z=∫A ydA=y c A其中:S为静矩,A为图形面积,y c为形心到坐标轴的距离,单位为m3。

5.惯性矩对y轴的惯性矩I y=∫A z2dA其中:A为图形面积,z为形心到y轴的距离,单位为m4常用简单图形的惯性矩矩形:I x=bh3/12,I y=hb3/12圆形:I z=πd4/64空心圆截面:I z=πD4(1-a4)/64,a=d/D(一)、求通过矩形形心的惯性矩求矩形通过形心,的惯性矩I x=∫Ay2dAdA=b·dy,则I x=∫h/2-h/2y2(bdy)=[by3/3]h/2-h/2=bh3/12 (二)、求过三角形一条边的惯性矩I x=∫Ay2dA,dA=b x·dy,b x=b·(h-y)/h则I x=∫h0(y2b(h-y)/h)dy=∫h0(y2b –y3b/h)dy =[by3/3]h0-[by4/4h]h0=bh3/126.梁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强度通常由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控制)σmax=M max/W z≤[σ]其中:M为弯矩,W为抗弯截面系数。

7.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对一般超静定问题的解决办法是:(1)、根据静力学平衡条件列出应有的平衡方程;(2)、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列出变形几何方程;(3)、根据力学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将变形几何方程改写成所需的补充方程。

力学计算公式

力学计算公式

(1)力学公式: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浮力测量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l”也可以用“L”);功的定义式:;功率定义式:,功率与牵引力、速度的关系:;滑轮组(竖直、人站在地面上)规律(力)公式:(完全理想)(半理想);滑轮组费距离公式:;机械效率(滑轮)定义式:,滑轮组导出公式:、(半理想);三种功的关系式:。

(2)热学公式:热量计算公式:Q =
吸热公式:Q
吸= = 放热公式;Q

= =
用滑轮组提升空气中的物体时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时
F= (半理想情况)F= (半理想情况)W有用= W有用=
η= η=
η= (半理想情况)η= (半理想情况)使用斜面时
(在空气中)已知:G h F L 求:η= f=
已知:G h ηL 求:F = f=
(在水中)已知:G ρh F L 求:η= f=
已知:G ρh ηL 求:F = f=。

力学计算公式

力学计算公式

常用力学计算公式统计一、材料力学:1. 轴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T ma)=Nn aX A W [ (T ]其中,N 为轴力,A 为截面面积2. 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T =E E或厶L=NL/EA其中T为应力,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E为轴向应变,EA为杆件的刚度(表示杆件抵抗拉、压弹性变形的能力)3. 剪应力(假定剪应力沿剪切面是均匀分布的)T =Q/A Q其中,Q为剪力,A Q为剪切面面积4. 静矩(是对一定的轴而言,同一图形对不同的坐标轴的静矩不同, 如果参考轴通过图形的形心,则x c=0,y c=0,此时静矩等于零)对Z轴的静矩S z=/ A ydA=y c A其中:S为静矩,A为图形面积,y c为形心到坐标轴的距离,单位为m3。

5. 惯性矩对y轴的惯性矩I y= / A Z2dA其中:A 为图形面积,z 为形心到y 轴的距离,单位为m常用简单图形的惯性矩矩形:l x=bh3/12 , l y=hb3/12圆形:l z=n d4/64空心圆截面:l z=n D4(1-a4) /64 , a=d/D(一)、求通过矩形形心的惯性矩求矩形通过形心,的惯性矩I x= / Ay dAdA=b - dy,贝U l x=/h/2-h/2 y2( bdy) =[by 3/3] h/2-h/2 =bh3/12(二)、求过三角形一条边的惯性矩I x=/ Ay2dA, dA=b • dy, b x=b • ( h-y ) /h则I x= / h o (y2b ( h-y ) /h ) dy= j h o (y2b —y3b/h ) dy =[by3/3]ho-[by 4/4h] h o=bh3/126. 梁正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强度通常由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控制)W [ (T ](T maX=M La/Hi Z其中:M为弯矩,W为抗弯截面系数。

7.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对一般超静定问题的解决办法是:(1 )、根据静力学平衡条件列出应有的平衡方程;(2)、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列出变形几何方程;(3)、根据力学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将变形几何方程改写成所需的补充方程。

物理力学常用公式

物理力学常用公式

物理常用公式一、运动和力: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计算公式:2、导出公式:3、平均速度计算公式:4、等时平均速度:5、等程平均速度:6、物质的密度计算公式:7、导出公式:8、重力计算公式:G=mg (g=9.8N/kg)9、导出公式:二、压强计算公式:1、压强定义公式:(F:压力;S:物体表面的受力面积)2、压力计算公式: F=pS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 F=G物)3、柱状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计算公式:p=ρ固gh (h为柱状固体的高度)4、液体内部压强计算公式:p=ρ液gh (h为自由液面下的深度)三、浮力计算公式:1、产生原因公式: F 浮=F 向上-F 向下2、实验公式:F 浮=G 1- G 2 或 F 浮=G-F 示(G 1: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 2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 :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F 示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F 浮=G 排 (G 排=m 排g )4、阿基米德原理展开式:F 浮=ρ液gV 排5、漂浮体的性质公式:F 浮=G 物6、漂浮体的密度比例公式:(ρ物:物体的密度;ρ液:液体的密度;V 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液面下的体积; V 物:物体的体积)7、水中漂浮物的密度计算公式:8、弹簧测力计测石块的密度表达式:(G 1: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2:石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9、弹簧测力计测油的密度表达式:(G 1: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2:石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 3:石块在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四、机械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公式: 1、功的定义式 : W=Fs(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若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该力一定不做功)2、功的计算公式:W=Pt3、重力做功公式:W=Gh(h :高度,重力做功跟路径无关,跟初始位置的竖直高度h 有关)4、功率的定义公式:5、功率的计算公式:P=FV (V物体的运动速度)6、上楼、爬山功率计算公式:7、机械效率定义公式:(其中W总=W有用+W额)8、上升问题机械效率计算公式:(G:钩码或物体的重力;h:钩码或物体上升的高度;F:作用在绳头或机械上的力;S:绳头或F通过的距离。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

材料力学公式汇总一、轴向拉压。

1. 轴力计算。

- 截面法:F_N=∑ F_i(F_N为轴力,F_i为截面一侧外力的代数和,拉力为正,压力为负)2. 正应力计算。

- σ=(F_N)/(A)(σ为正应力,A为横截面面积)3. 胡克定律。

- Δ L=(F_NL)/(EA)(Δ L为轴向变形量,L为杆件原长,E为弹性模量)4. 泊松比。

- ν =-(varepsilon')/(varepsilon)(ν为泊松比,varepsilon为轴向线应变,varepsilon'为横向线应变)二、扭转。

1. 扭矩计算。

- 截面法:T=∑ M_i(T为扭矩,M_i为截面一侧外力偶矩的代数和,右手螺旋法则确定正负,拇指指向截面外法线方向时,扭矩为正)2. 切应力计算(圆轴扭转)- τ=(Tρ)/(I_p)(τ为切应力,ρ为所求点到圆心的距离,I_p为极惯性矩)- 对于圆轴最大切应力:τ_max=(T)/(W_t)(W_t=(I_p)/(R),R为圆轴半径)- 对于实心圆轴:I_p=(π D^4)/(32),W_t=(π D^3)/(16)(D为圆轴直径)- 对于空心圆轴:I_p=(π)/(32)(D^4 - d^4),W_t=(π)/(16D)(D^4 - d^4)(d为空心圆轴内径)3. 扭转角计算(圆轴扭转)- φ=(TL)/(GI_p)(φ为扭转角,L为轴长,G为切变模量)三、弯曲内力。

1. 剪力和弯矩计算。

- 截面法:F_Q=∑ F_i(F_Q为剪力,截面左侧向上的外力或右侧向下的外力为正)- M=∑ M_i(M为弯矩,使梁下侧受拉的弯矩为正)2. 剪力图和弯矩图绘制。

- 利用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dF_Q)/(dx)=q(x),(dM)/(dx)=F_Q,frac{d^2M}{dx^2} = q(x)(q(x)为分布载荷集度)四、弯曲应力。

1. 正应力计算(梁的纯弯曲)- σ=(My)/(I_z)(σ为正应力,M为弯矩,y为所求点到中性轴的距离,I_z为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最大正应力:σ_max=(M)/(W_z)(W_z=(I_z)/(y_max))- 对于矩形截面:I_z=frac{bh^3}{12},W_z=frac{bh^2}{6}(b为截面宽度,h 为截面高度)- 对于圆形截面:I_z=(π D^4)/(64),W_z=(π D^3)/(32)2. 切应力计算(矩形截面梁)- τ=frac{F_QS_z^*}{bI_z}(S_z^*为所求点以上(或以下)部分截面对中性轴的静矩,b为截面宽度)- 最大切应力(矩形截面):τ_max=(3F_Q)/(2bh)(发生在中性轴上)五、弯曲变形。

力学常用计算公式

力学常用计算公式

力学常用计算公式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和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公式为:\[ F = ma \]其中,\( F \) 是物体所受的合力(单位:牛顿),\( m \) 是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 a \) 是物体的加速度(单位:米/秒²)。

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的动能与其所受的合力做功之间的关系。

公式为:\[ W = \frac{1}{2}mv^2 \]其中,\( W \) 是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单位:焦耳),\( m \)是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 v \) 是物体的速度(单位:米/秒)。

3.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矢量相加得到。

如果有两个力\( F_1 \) 和 \( F_2 \),合成力 \( F_{\text{合成}} \) 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_{\text{合成}} = \sqrt{{F_1}^2 + {F_2}^2 +2F_1F_2\cos{\theta}} \]其中,\( \theta \) 是 \( F_1 \) 和 \( F_2 \) 之间的夹角(单位:弧度)。

4.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公式为:\[ F = G\frac{m_1m_2}{r^2} \]其中,\( F \) 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单位:牛顿),\( G \) 是万有引力常数(约等于 \( 6. \times 10^{-11} \, \text{m}^3 \,\text{kg}^{-1} \, \text{s}^{-2} \)),\( m_1 \) 和 \( m_2 \) 是两个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 r \) 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单位:米)。

5. 力矩公式力矩是描述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

力学公式总结

力学公式总结

力学公式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外界作用下的运动和力的关系。

在力学研究中,有许多核心的公式被广泛使用。

本文档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力学公式,并提供其含义和应用场景。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规定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于物体,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公式:F = 0应用: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保持不变。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关系。

公式:F = ma其中,F为作用于物体的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应用: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所受力,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规定对于任意两个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公式:F₁ = -F₂其中,F₁和F₂分别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

应用:当物体受到外界力的作用时,会对其他物体产生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

4. 动能公式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拥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公式:K = (1/2)mv²其中,K为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应用: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计算出物体的动能。

5. 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动量的变化。

公式:FΔt = Δp = mΔv其中,F为作用力,Δt为作用时间,Δp为动量的变化量,m为物体的质量,Δv为速度的变化量。

应用:可以通过测量作用力、作用时间和物体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6. 弹力公式弹力是一种恢复性力,当物体受到压缩、拉伸或弯曲时产生。

公式:F = kΔx其中,F为弹力,k为弹簧常数,Δx为物体弹性变形的位移量。

应用:通过测量弹簧常数和物体弹性变形的位移量,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弹力。

7.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公式:F = G(m₁m₂/r²)其中,F为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数,m₁和m₂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初中物理静力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静力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静力学公式大全
1. 力的公式:
- 力的定义: F = m * a
- 重力的计算公式: W = m * g (其中W为物体的重力, m为物体的质量, g为重力加速度)
2. 物体平衡的条件:
- 力的平衡条件: ΣF = 0 (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 转矩的平衡条件: ΣM = 0 (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矩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矩的平衡状态)
3. 倾斜面上物体的公式:
- 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分解: Fg = m * g
- 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条件: Fgsinθ = Fn (其中Fg为物体的重力分量, θ为斜面的倾角, Fn为物体在斜面上的支持力)
4. 弹力:
- 弹力的计算公式: Fs = k * x (其中Fs为弹力大小, k为弹簧劲度系数, x为弹簧的伸长量)
5. 摩擦力:
- 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Fs ≤ μs * Fn (其中Fs为静摩擦力大小, μs为静摩擦系数, Fn为物体所受的支持力)
- 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Fk = μk * Fn (其中Fk为动摩擦力大小, μk为动摩擦系数, Fn为物体所受的支持力)
6. 浮力:
- 浮力的计算公式: Fb = ρ * V * g (其中Fb为浮力大小, ρ为液体的密度, V为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 g为重力加速度)
7. 杠杆原理:
-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力的和对原点的力矩为零
以上是初中物理静力学的一些常用公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基础力学角度计算公式

基础力学角度计算公式

基础力学角度计算公式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在力学中,有许多重要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础力学的角度,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并且对这些公式进行简要的解释和应用。

1.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其数学表达式为:F = ma。

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公式在物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2. 动能公式。

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它表示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其数学表达式为:K = 1/2 mv^2。

其中,K表示物体的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根据动能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动能大小,也可以通过动能的变化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这个公式在动能转化和动能守恒定律的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3. 势能公式。

势能是描述物体位置状态的物理量,它表示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所处位置的高度和力场的性质有关,其数学表达式为:U = mgh。

其中,U表示物体的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所处位置的高度。

根据势能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势能大小,也可以通过势能的变化来分析物体的位置状态。

这个公式在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计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4. 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

弹簧振子是力学中常见的振动系统,其振动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动质量有关,其数学表达式为:T = 2π√(m/k)。

其中,T表示振动周期,m表示振动质量,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可以计算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也可以通过周期的变化来分析振动系统的特性。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物理力学计算公式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计算公式力学速度:v = t s , s = vt, t = vs 质量:m =g G =ρv, ρ=V m , V=m重力:G = mg =ρgV,压强:P=S F, F=PS固体平放:F=G, P=S G液体: P=ρgh, F=PS浮力:F 浮= G-F (称重法)F 浮=ρ液gV 排= ρ液gV 浸 =ρ液gSh 浸F 浮=F 向上-F 向下漂浮:F 浮=G 物功: W= Fs= Pt功率: P= t W= Fv杠杆平衡: F 1l 1=F 2l 2 或 21F F =12l l滑轮组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Fs Gh =Fnh Gh =Fn GW 有=Gh ,W 总=Fs ,s=nh斜面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GhFL W 有=Gh ,W 总=FL滑轮组省力情况: 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摩擦时:F=n1G 物 不考虑摩擦时:F=n 1(G 物+ G 轮) 线的末端移动的距离与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关系:s=nh二、常量、常识、单位换算1m=109nm; 1g/cm 3= 103 kg/m 3 1m/s= km/h中学生的质量: 50kg 。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 300g ; 纯水的密度:1000kg/m 3或1g/cm 3 ;一个鸡蛋的重量: ; 课桌的高度约: 80cm ;每层楼的高度约: 3m ; ρ铜 > ρ铁 > ρ铝(填“>”或“<”) 一个标准大气压=×105Pa=760 mmHg ;(1)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ρ﹦m/V ,m=ρV,V= m/ρρ---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m--- 质量--- Kg(千克)、 V----体积--- m3 (立方米)(2)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v﹦s/t ,s=vt,t= s/vv---速度--- m/s(米每秒)、 s--- 路程---- m(米)、t---时间----s (秒)(3)重力、质量的关系:G=mg,m=G/g ,g=G/mG----重力---- N(牛顿)、 m ---质量--- Kg(千克),g=Kg(4)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 F2 ×L2F1---动力--- 牛(N)、L1---动---米(m)、F2---阻力---牛(N)、L2---阻---米(m)(5)计算:F= (1/n)G,s=nhF---拉力--- N(牛顿)、G----物体重力--- N(牛顿)、n----绳子的段数、s----绳移动的距离--- m(米)、h---物体移动的距离--- m(米)(6)压强的定义式:p= F/S(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压强计算),F=pS,S=F/pp---- 压强--- Pa(帕)、F---压力---- N(牛顿)、S--- 受力面积--- m2 (平方米)(7)的计算:p = ρgh,ρ= p/gh,h=p/ρgp---压强--- Pa(帕)、ρ---液体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g=Kg、h---液体的深度--- m(米。

力学公式

力学公式

力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V=V0+at 当初速度为0时既V= at 路程X= V0t+1/2 AT2中间时刻瞬时速度V`=1/2(V o+Vt)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V o2=2AX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之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中间位移的瞬时速度既Vt/2<Vs/2匀速直线运动:X=VT 当知道初末速度和时间时X=1/2(V+V o)T自由落体:V=V o+gt (g取9.8或10) 由V=V0+at 的来,既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下落距离X= V0t+1/2 g T2摩擦力:F摩=μFn μ为摩擦因数 Fn为物体对接触面压力牛顿第二定律:F=ma F 对物体的作用力 m 物体质量 a 物体加速度速度变化 1m/s=3.6km/h平抛:任何时刻速度V及Vo与V的夹角水平方向速度V=(2是平方)a=arctan(gt/vo)任意时刻总位移为S=(X2+Y2)-2圆周运动:线速度 V=S/t (t时间内通过的弧长)角速度 w=a/t (a是连接质点和圆心半径在t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周期T 频率f (单位时间内物体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T=1/f w=2π/T V=2πr/T= 2πfr=wr向心加速度 a=V2/R=W2R=4π2f2r= 4π2r/T2方向指向圆心向心力 F=ma=mv2/r=mw2r=m4π2r/T2=4π2mf2r求物体在某一点受到的向心力时,应使用该点的瞬时速度 F向=mv2/R万有引力:(1)公式:F=G(Mm/r2)(G=6.67×10-11 N·m2 /kg2 引力常量)当把万有引力做的圆周运动看作向心力时:G(Mm/r2)=m(υ2/R)=mn2R=m(2π/T)2R=m(2πf)2R(2)天体M和P估算,已知卫星绕天体做匀圆运动半径R和周期T由G(Mm/R2)=m(4π2/T2)R →M=4π2R3/GT2ρ=M/v=3πR3/GT2R3 R0为天体半径当卫星绕天体运动时,R=R0,所以ρ=3π/GT2(3)卫星绕行速度υ,高度ω,周期T,与半径关系。

力学公式大全

力学公式大全

力学公式大全第一章:力学基础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改变,否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该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加速度公式:$a = \frac{F}{m}$,其中$a$为加速度,$F$为合力,$m$为物体质量。

- 物体重力公式:$F_g = mg$,其中$F_g$为物体所受重力,$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的不同部位。

第二章:平衡力学1. 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或静止的平衡公式:$F_h = F_g \cdot\sin(\theta)$,其中$F_h$为水平力,$F_g$为物体所受重力,$\theta$为倾斜角度。

- 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或静止的平衡公式:$F_{hx} = F_{g} \cdot \sin(\theta)$,$F_{hy} = F_{g} \cdot \cos(\theta)$,其中$F_{hx}$为斜面上的水平力,$F_{hy}$为斜面上的竖直力。

2. 力矩和力偶:- 力矩公式:$M = F \cdot d$,其中$M$为力矩,$F$为作用力,$d$为力臂长度。

- 力偶公式:$C = F \cdot a$,其中$C$为力偶,$F$为作用力,$a$为力臂长度。

3.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时,左右两边的力矩和力偶相等。

4. 转动惯量:刚体对转动的惯性度量。

- 点质量的转动惯量公式:$I = m \cdot r^2$,其中$I$为转动惯量,$m$为点质量,$r$为距离转动轴的半径。

- 刚体的转动惯量公式:$I = \sum m_i \cdot r_i^2$,其中$I$为转动惯量,$m_i$为刚体上第$i$个质点的质量,$r_i$为质点距离转动轴的半径。

第三章:运动学1. 平均速度公式:$v_{\text{avg}} = \frac{\Delta s}{\Delta t}$,其中$v_{\text{avg}}$为平均速度,$\Delta s$为位移的变化量,$\Delta t$为时间的变化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5.0
1875.0
62.5

1.7
912.3
2037.3
962.7
32.1
0.5
501.6
2538.9
461.1
15.4
0.1
318.0
2856.9
143.1
4.8

143.1
过渡段级配碎石
总质量(g) 3000.00 除底外总 2906.8
粒径(mm)
分计筛余(g)
累计筛余 (g)
小于该孔 径质量
试验压力 4.051172708
度 理论最大密 度 2.752
表观相对密度 空隙率 2.4506
25.0
139
62
25.0
141
64
25.0
140
6.0
6.0
酸处理
6.0
6.0
6.0
2.00 2.01 1.98 2.03 2.04
12.00
66
25.0
142
12.06
65
25.0
143
11.88
66
25.0
142
12.18
65
25.0
141
12.24
67
25.0
143抗折水泥强度来自算3d强度 4.72.53 2.54 2.52 2.51 2.54
平均值 20.220
变异系数 0.040
标准差 0.80802
钢筋力学
π 3.1415926 屈服力 365.80
宽度 30.06
厚度 5.06
标距
L0 50 50 50 50 50
1.67 1.67 1.67 1.67 1.67
L1 76.07 77.12 77.60 73.81 73.88
140
139.383 139.266
0.084
140
139.175 139.004
0.122
140
139.979 139.979
0.000
试样质量 损失率 横向基频 相对动弹模量
0 9.9 0 1952 0
25 9.9 0 1940 98.8
50 9.9 0 1920 96.7
混凝土抗冻 75 9.9 0 1902 94.9
厚度 1.59 1.56 1.58 1.59 1.61
宽度 4.05 4.09 4.09
土工格室拉伸(厚度不参加计算)
宽度
强度
平均 原始标距
2.53
365
50
2.55
360
50
2.53
399
373
50
2.51
371
50
2.53
370
50
15.182
0.041
厚度 2.09 2.07 2.09
拉伸强度 13.1 12.9 11.7
掺外加剂
面积 22500 22500 22500
强度 33.0 32.1 31.4
基准配合比
22500
24.7
22500
25.6
22500
24.2
抗压强度
平均值

32.2
基准
130 24.8
掺外加剂
76364 77720 78449 78982 76104 77922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1600
28d强度 7.21
抗压
3d强度 28d强度 37.8 63.34
内径 28
高度 23
容积 筒面积
14162.3
615.8
L0
L1
L
膨胀率 平均
140
139.684 139.863 -0.128 -0.011
140
139.407 139.948 -0.386
140
139.947 139.604
0.245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100
0.1368 19.18
2.5
7.66
100
0.1408 19.74
2.5
7.45
100
0.1459 20.45
2.5
7.48
100
0.1467 20.57
2.5
8.61
100
0.1489 20.87
(g)
小于该孔 径占总质 量百分数
(%)

50
0
0
3000.0 100
40
0
0
3000.0 100
30
0
0
3000.0 100
25
83.9
83.9
2916.1 97.2
20
309.1
393
2607.0 86.9
10
333.4
726.4
2273.6 75.8
5
585
1311.4
1688.6 56.3

30.2 29.9 29.8 80.2 79.6
31.3 31.1 31.2 31.3 31.0 31.2 30.7 31.3
31.5 30.4 31.1 31.4 31.0 30.3 30.2
31.0 31.0 30.9 31.1 30.5 30.9 31.0 30.5
31.1 30.7 31.3 30.9 30.4 30.6 30.5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S
b
L
100
0.1595 22.36
2.5
7.17
100
0.1654 23.19
2.5
7.24
100
0.1748 24.51
2.5
7.29
100
0.1563 21.91
2.5
7.16
100
0.1572 22.04
2.5
7.15
100
0.1622 22.74
2.5
7.16
100
0.1703 23.87
2.5
7.22
100
0.1549 21.72
2.5
7.84
100
0.1638 22.96
2.5
7.68
100
0.1734 24.31
2.5
7.19
100
0.1542 21.62
2.5
7.28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0.7133
1239.8

229.5

234.1

234.8

235.8
279.6 284.0 284.2 286.0
沥青储存稳定性
50.1
260.7
49.9
265.7
49.4
265.4
50.2
266.9
31.2 31.6 30.6 31.1
62.28% 63.33% 61.94% 61.95%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12
15
14
17
16
12
15
13
17
12
13
14
17
15
12
16
13
15
12
12
15
16
16
15
16
17
16
14
16
12
12
14
13
15
11
14
12
13
14
17
16
13
15
14
16
15
17
14
0
12
13
17
12
15
13
14
样品原高 6.38 6.39 6.39 6.38 6.37 6.39
83.5 80.5
3 3.30
4.125
压缩永久变形
样品后高
6.09
6.09
6.08
5.94
5.94
5.95
局部横向荷载
83.6
83.4
80.1
81
3.5
2.4
限制器高 变形率 4.78 18.13 4.78 18.63 4.78 19.25 4.78 27.50 4.78 27.04 4.78 27.33
83.5 79.6 3.9
2.5
7.55
100
0.1677 23.51
2.5
8.44
100
0.1497
0.00
2.5
7.85
100
0.1644 23.05
2.5
7.19
100
0.1587 22.25
2.5
7.17
100
0.1499 21.02
2.5
7.58
1 30.3 2 31.2 3 31.3 4 30.8 5 30.5 6 30.4 7 30.9 8 30.1
2.5
7.19
100
0.1284 18.00
2.5
7.28
100
0.1498 21.00
2.5
7.36
100
0.1647 23.09
2.5
7.17
100
0.1398 19.60
2.5
7.26
100
0.1577 22.11
2.5
7.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