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产品经理的个人素养(深度)
![产品经理的个人素养(深度)](https://img.taocdn.com/s3/m/7a75a28b8e9951e79a892706.png)
产品经理的个人素养因为产品管理这个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所有采用了产品管理体系的企业中,无一例外的对产品管理者这个具体的“人”有了要比其它岗位更为严格的素质和修养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1)个人修养2)创新能力3)沟通协调能力4)自我管理能力5)工作压力承受能力这是作为一个产品管理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即使其它能力再好,也会影响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管理者。
1)个人修养个人修养的好坏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表现,修养的最高表现,按照古话,应该是“宠辱不惊”,产品管理者的工作具有两个特点:一就是“权责不对等”下的工作;二就是“时刻依靠团队”开展工作。
这种看起来是自相矛盾的定位,就决定了产品管理者必须具有非常非常好的个人修养才可以。
例如,当研发团队因为某些原因对你提出的要求敷衍或者拖沓的时候,你该怎么做呢?是质问,是投诉,还是愤怒呢?我们相信,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果你不是产品管理者,作出以上任何反应都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作为产品管理者,你如果作出这些反应,那么不但对你的工作无益,反而会影响你在产品团队中的威信和声望。
我们建议的做法是“站在产品项目的大局上,用客观的数据来进行说明,并指出敷衍的后果”,让对方去判断应该如何去做,而不是你去告诉他们怎么去做。
这样,就会让对方感到,你和他们是一体的,是一个团队,你相信他们作出的任何决定,是尊重他们的。
因此,在产品管理工作中,个人修养的最核心表现就是“尊重团队中的每个人,相信团队中的每个人”。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在竞争中持久能力的高低。
英国《金融时报》曾经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分对500家世界企业的发展进行跟踪,结果却出乎意料,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成本压力和管理失误造成的企业失败只占了很少的比例,大部分失败和成功的企业都认为根本是因为他们是否持续对产品进行了创新造成的。
现在,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在提创新,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则始终没有提出一个创新的主导群体,在企业中,创新的主导群体非产品管理者莫属。
产品经理的自我能力和素质,一些具体的例子
![产品经理的自我能力和素质,一些具体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15081f4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e.png)
产品经理的自我能力和素质,一些具体的例子产品经理的自我能力和素质是指产品经理在工作中所具备的一些个人能力和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对于产品经理的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下面列举了十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产品经理的自我能力和素质。
1. 业务理解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深入了解所涉及业务领域的能力,包括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用户需求等,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产品的方向和策略。
2. 用户洞察能力:产品经理需要通过调研和用户反馈等方法,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从而能够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3. 项目管理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协调各个团队成员,确保产品按时交付。
4. 创新思维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出独特的产品创意和解决方案,从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5. 用户体验设计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力,能够从用户角度出发,设计出简洁、易用、符合用户习惯的产品界面和交互流程。
6. 数据分析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来评估产品的效果和用户行为,从而能够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7. 沟通协调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各个团队成员、上级领导和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8. 技术理解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技术团队的需求和限制,并能够与技术团队有效沟通,以确保产品的技术可行性。
9. 商业意识: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意识,能够从商业角度出发,理解产品对于企业的价值和商业模式,从而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10. 学习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跟上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从而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以上是产品经理的一些自我能力和素质的具体例子。
当然,产品经理的能力和素质还有很多其他方面,这些例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https://img.taocdn.com/s3/m/1227d6c258f5f61fb73666d7.png)
职责是什么?1、贴近用户,能从用户的角度想问题产品最终是要给千千万万的人使用的,不能非常自我的来想问题,要站在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并能了解用户如何想,如何用的,这是根本。
另外,自已本身也应是该产品的重度用户,能体验到一个用户使用中的基本问题,但是,尽管如此,也不要认为自已就是最终的用户,这是有区别的。
2、分析需求,能从中提炼出问题的根本用户的反馈有千千万万,我们要从用户的行为和心理推导出需求的根本,并为此进行验证。
分析需求中比较难的不是分析,而是决定用户的需求是否需要满足,如果用户的成百上千个需求全部满足,那定义出来的产品可能是个非常复杂的怪胎。
这里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用:a.80|20原则:一方面用户80%的时间作的事,需要帮用户解决,这是用户的痛点;另一方面一个功能的加或不加是不是影响了80%的用户;b.需求分主次:必要的功能、次要的功能和可以不要的功能;有些功能必须要反问用户很多次,如果没有会怎么样,对你有影响吗?c.少就是多:举个以前看过的一个例子,就是把一座山(用户需求)如何放在一个小碗中(最终产品)?其实只要把山中的石头扔掉,把里边的钻石放在碗里就好了,石头不是用户所要的。
3、想像产品,并确定其商业模式把需求转化为最终的想像产品,并确定其如何实现以及如何赚钱的可能性。
赚钱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有些网站有几块产品,其中一块是可以直接赚钱的,而另几块是为其拉流量的,但间接也是钱。
想像出来的产品不应该只是“产品”,他还应包括前期的开发投入,中期的推广,以及后期的维护和相关的跟进服务,这中间的性价比是需要算得清楚的。
4、设计产品,交付给用户使用需求仅仅是输入,而最终的产品才是产出。
对于互联网产品,我比较喜欢把产品分成三层来看,第一层是表现层,第二层是技术层,第三层是服务层,三层的细节如何实现你无需参与(你如有精力当然最好了),但最基本的情况你必须要了解,否则实现的可能性怎么样,你怎么知道?表现层:需要有能力把界面、交互、细节等都能把握的非常好。
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https://img.taocdn.com/s3/m/af6f019aa0116c175f0e48c9.png)
情绪”落差,这个落差就是“势”,营销者把这种情绪势能,激发成动力,会形成一股强大的传播能量。
一个富有激情的、思维高度活跃、伺机而动的营销者,与一个对自己的产品没有多大认同的、凭借虚情假意营销的人,有天壤之别。
因此,客观真实的评价自己,当你对自我品牌有深刻的价值认同的时候,再营销自己。
如果你还没有对“产品”产生足够的情感认同,那么首要任务是努力提升自己,让这种努力,让这种疯狂的成长感动你自己,直到你对自己这款产品充满信心的时候,再踏出建设个人品牌这一步。
这种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类似于一般互联网产品的更新与迭代,是基于市场理解与需求分析的。
只有把用户的需求理解到极致,据此改造产品,把产品做到足够优秀并把这种优秀包装成最锋利最自信的箭镞,才能真正击中目标用户的痛点,才能真正实现推广。
下面分析了木柄这款产品的三类受众:1、对互联网和互联网产品感兴趣的人:木柄能向他们传达独特的互联网认识和观点,而且这种认知独特而有内涵,满足他们猎奇、猎趣,扩充眼界的需求。
而木柄本人借此认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粉丝,相互学习提升,建立自己的人脉资源。
2、该垂直领域的新媒体:新媒体的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聚集了一群视野广阔,思想创新的个人作者为其产生足够的优质内容。
因此木柄这样一款产品应该是它们的所爱。
此外,媒体的传播属性能够给木柄的个人品牌传播提供非常好的渠道媒介,双方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3、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当然不会错过优秀的人才,但是前提是你的个人品牌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木柄需要吸引这些受众,看来还是任重而道远。
自我品牌塑造实战小米CEO雷军说要顺势而为,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那么,我们在营销自己的时候不妨看一看,互联网世界的风口在哪里,我应该借由什么渠道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小米模式的营销采用了微博+论坛+微信的组合拳,不过企业营销和个人营销还是有区别的,简单的东施效颦一定只是一个笑话,我们要学习的正是小米模式蕴含的精髓。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共29页文档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共29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758930e910ef12d2bf9e7ce.png)
最近一年内,成功主导过跨部门的重大 项目;
二、写文档
最近一年内,参与过本岗位或部门 内的流程优化或制度/文档建设工 作;
最近一年内,主导过部门内的流程优化 或制度/文档建设工作;或参与过公司级 的流程优化或制度/文档建设工作;
最近一年内,主导过公司级或本专业领 域内的流程优化或制度/文档建设工作
1级职业等
深挖需求的交互,引领潮流的交互。 ➢ 还原用户使用的真实场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这个很上流的产品
从sina微博的头屏区域,看“产品交互”的4个层次。
数据分析的习惯
• 要培养数据分析的“习惯”,而不仅仅是数据分析的能力。用户分 析、挖掘需求、产品决策都要习惯性的通过数据找到“依据”。
• 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 数据分析之前要对结果有所预判,并寻找证明结果的相关证据。
• 抽取数据并不是“多多益善”,太多的数据容易迷失重点。
案例:趣淘的下单任务
• 用户进入网站,挑选商品,决定购买并点击下单。 • 涉及页面:首页、列表页、单品详情页。
首页
列表页
商品详情页
点击购买
• 全部ip到列表页的比例为32%。 • 在列表页,平均每个用户看6页。用户每翻2.6个页面,进
梦境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产品人的自我修养从入门到优秀,再到卓越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产品人的自我修养从入门到优秀,再到卓越](https://img.taocdn.com/s3/m/5a16707602d276a201292e19.png)
产品人的自我修养从入门到优秀,再到卓越产品总经理的三项职责:产品策略、优先级及执行力。
成为一个卓越的产品经理,从这三点开始!我深深地热爱着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我坚信。
虽然他们不在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上,但是每个人做的每件事情,毕竟都是一件产品。
今天要聊一下,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从入门到卓越。
最后,附带一份CEO和产品大佬们认为的卓越产品业务经理是什么样子的。
只要方法得当,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就像力量倍增器一样,能够帮助一个由优秀技术人员和建筑家组成的跨职能团队将工作做到最好。
不幸的是,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职责说明要么规章制度过于模糊(“你要负责某产品”),要么过于具体(“你要输出PRD,你要会SQL”)。
事实证明,这两个方法,都人们无法帮助人们成为优秀的产品总经理。
我花了愈来愈多时间试图找到一个方法,来说明产品经理的资产价值,即能吻合地向同事们描述他们地向可以从产品经理这里得到(或要求)什么,同时也能向毛序产品经理描述他们应该对工作的产品实际期望。
现在,我把这些信息描述为3项职责:产品策略、优先级及执行力。
转变成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有这三部分就OK了。
但是,成为卓越的产品主管,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特质。
产品经理的高级经理职责就是完整表达这两件简单的事情:一旦你将这两件事做对了,一大堆在研发、运营、测试、设计者和整个市场市场上的小伙伴们豁然间就开始往同一方向奔跑。
要是没做对这两件事,什么优先级、什么运营管理诚信度管理都救不了你。
设计优秀的软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其中的创意可以出自任何地方,任何一个人,并不是全部的创意、优化方案、设计方案都是产品经理自己出的。
我们也不是乔布斯。
因此,调动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力量,需要明白描述你们正在玩的游戏和衡量成功的正试图标准,可让团队在不经理依赖产品市场总监的情况下,将不同的想法分类整理,并决定哪些值得付诸行动。
模糊定义你们在玩的游戏,等等你对产品的愿景、为用户提供的价值以及你区别于提供更多竞争者的优势。
产品经理的修炼方法
![产品经理的修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670c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e.png)
产品经理的修炼方法产品经理是一种独特的职业角色,需要融合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今天的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经理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炼,以应对挑战并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产品经理的修炼方法,希望对广大产品经理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战略思维作为产品经理,首先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
这意味着他们应该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将产品的长期目标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为了培养战略思维,产品经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自己:1. 深入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了解公司的战略重点、目标以及竞争对手的战略动向,这将有助于产品经理将产品的发展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匹配。
2. 学习战略分析工具和模型:熟悉并掌握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和模型,如SWOT分析、五力模型和BCG矩阵等,这将有助于产品经理进行战略决策和规划。
3. 关注外部环境变化:时刻关注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了解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趋势的发展,及时调整产品战略,把握市场机遇。
二、用户洞察用户是产品的核心,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是产品经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要想准确了解用户,产品经理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用户调研和访谈:通过开展用户调研和深入访谈,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痛点和使用习惯。
2.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工具和技术,对用户行为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用户使用产品的模式和趋势。
3. 原型测试:提前制作产品的原型,在用户群体中进行测试和反馈,以便快速迭代和优化产品。
三、团队协作产品经理需要与各个部门和团队合作,实现产品目标。
为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产品经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沟通和表达能力:通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与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2. 领导和管理技能:带领团队,指导和管理项目的所有阶段,协调不同团队间的工作。
3. 接触和交流:参加行业和社区活动,扩大人脉和资源,与其他产品经理和专家交流经验和理念。
四、产品设计和优化产品经理是产品的设计师,需要具备产品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怎么写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b7e628e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8.png)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怎么写下面是我个人对产品经理自我修养的理解,希望与大家分享思考,共同进步。
一、业务敏感度作为产品经理,业务敏感度是一项基本能力。
一方面,需要了解自己所工作的行业,及其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情况。
另一方面,则需要关注用户的运作行为、偏好、生活方式及其痛点等问题,对自己的产品用户群体建立清晰的认知,发掘其中潜在商机和创新点。
具体而言,可以建立行业分析和用户分析体系,对自己所负责的产品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
通过市场调查、竞品分析、用户反馈等途径,不断优化产品的功能和体验,提升自己的敏锐性。
二、学术深度在产品经理的职业素养中,学术深度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
学术深度涵盖了产品经理所涉及的领域的专业知识,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业务拓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各行各业中,有许多的产品经理常常会因为他们的知识深度而被业界和媒体赞誉。
因此,产品经理英文自学成为了流行趋势。
学习可以通过系统的学术课程来提升。
学业修养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和方法,并且通过实践来丰富和完善。
同时,产品经理还需要不断跟进行业信息和前沿技术,积极参与行业会议和论坛,学习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技能更新。
三、交流协作好的交流协作能力是需要不断训练的。
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流程,着力打造一个开放、透明、共生态的工作氛围,前期针对不同的职能,适当布置任务或复盘工作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分享,相互反馈,形成良好的团队沟通合作氛围,从而白事效率,提高工作效果。
同时还养成良好的团队管理习惯,包括情感管理、冲突调解、信任协商等。
四、思维方式除了专业能力和协作能力,思维方式也是决定优秀产品经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秀的产品经理要有创新思维,具有在不确定性情况下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策的能力,并具有强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动力。
对于提升思维方式,也有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首先,需要加强逻辑思维的培养,系统性思维和系统模型技能,能够系统性的解决问题。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https://img.taocdn.com/s3/m/cbf4948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9.png)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简单的说,产品经理就是规划、设计产品,对产品研发过程的控制,最终把产品卖出去的一个过程。
基于服务的对象不同,主要分为两种:to b (针对企业)和to c(针对用户),虽然两者的侧重点有些不同,但是他们基本的工作方式还是很类似的。
在此之前,是需要进行非常多准备工作的,最后到了原型阶段,只要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设计和研发能看懂就可。
但是如果前期准备不到位,产品的设计有问题,那么,原型做的再好看,屁用都没有。
因为,根本没有人会用它。
具体来说,按照流程先后来分,产品经理的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产品定义·需求调研·业务建模·产品验收·线上运营产品定义简单来说,产品定义的过程,就是明确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明确如下几个要素:1、产品业务的边界:即这个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产品不解决什么问题?一个个互联网产品可以看做是一系列事情的解决方案的集合,而不管解决什么问题,都得付出资源。
无论是任何公司,哪怕是BAT,资源永远都是不够的,所以解决方案还需要聚焦到一两个点去展开,才能尽快建立起自己的领先优势。
比如早期的陌陌,就专注于陌生人社交这个问题,最初的小米专注于解决穷人如何拥有一款智能机的问题,最初的百度也就解决如何有效的搜索到自己想要信息的问题。
你永远无法用一个产品解决所有问题。
就像你永远无法用一个答案答对所有题目一样。
这个时候,产品业务的边界就非常重要,定位一定要非常清晰,绝对不能模糊。
2、使用价值:这个产品使用的价值在哪?别人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我觉得美国著名的电影《教父》里面的维多·克里昂是最成功的产品经理之一,因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 (我将给他一个无法他无法拒绝的理由),然后他做到了。
我们可能没有教父那么牛,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我们究竟能不能,敢不敢说出这句话?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考,用户无法拒绝你的理由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说的更直白点就是:别人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和别人的产品有什么区别?你的产品能不能更好的比别人解决用户的问题?3、商业模式:这个产品究竟应该怎么挣钱?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赚钱就是它的商业伦理,产品是为公司服务的,如果赚不到钱,就是违背其商业伦理。
产品经理的自我能力和素质,一些具体的例子
![产品经理的自我能力和素质,一些具体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0c0c7a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9.png)
产品经理的自我能力和素质,一些具体的例子产品经理的自我能力和素质是评价一个产品经理能否胜任工作的重要标准。
以下是十个具体的例子,展示了产品经理应具备的自我能力和素质。
一、沟通能力作为产品经理,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产品经理需要与多个团队成员、利益相关者和用户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产品的需求和目标得到理解和满足。
他们需要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反馈。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产品经理还需要组织会议、撰写报告等,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协调各方利益至关重要。
二、分析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深入了解市场环境、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
他们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等手段,为产品制定合适的策略和决策。
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分析,产品经理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功能和体验。
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产品经理必备的素质之一。
他们需要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以满足用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能够发现市场机会,提出创新的产品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产品规划和设计。
四、项目管理能力产品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个团队的工作。
他们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跟踪和监控项目进展,确保产品按时交付。
同时,产品经理还需要在项目中处理各种问题和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用户导向产品经理的核心任务是满足用户需求。
他们需要通过深入了解用户,分析用户行为和反馈,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的功能和设计。
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用户体验,不断优化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团队合作能力产品经理需要与多个团队成员进行紧密合作,包括开发团队、设计团队、市场团队等。
他们需要与各个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各个团队的工作协同有序。
同时,产品经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推动产品的发展和进步。
论新晋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论新晋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https://img.taocdn.com/s3/m/d1e0adb6284ac850ad02423b.png)
谈到自我修养,我并不是从一个老生常谈的角度去谈自我修养,而是本着和大家一起成长、共同进步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当下像我这样的作为新晋的产品经理应该有着怎样的自我修养?
可能修养这个词有点宽泛,我想谈的可能更多的只能叫做能力。
之前谈到阿里的产品经理在做什么以及运营商特色的产品经理,在这些做什么的背后都一个共同点,就是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也就是我们在很多招聘的广告上,都可以看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就是我们之前谈到的工作职责,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现在谈到的能力要求。
我想任何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都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另外一个就是专业能力。
任何工作都需要你的基本能力,比如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专业能力比如项目管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
先谈谈基本能力,作为一个新晋的产品经理,哪些能力是基本中的基本,其实说白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沟通能力,二是表达能力。
沟通能力又包括文字沟通能力和口头沟通能力,比较直白的说就是作为产品经理,你会经常写一些产品的运营简报,产品的月度汇报,产品的优化报告等,这些都是体现在文字上的,而口头上应用的就更多了,产品经理的工作很多时候更像是润滑剂,需要与开发人员去描述需求,需要向领导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兵荒马乱又一年——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兵荒马乱又一年——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https://img.taocdn.com/s3/m/c3f9b4e114791711cd7917e7.png)
兵荒马乱又一年——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本文是我从工作中去心智,产品经理应具备什么样的自我修养?一起来文章中看看~我是开发转的产品销售经理,这篇文章也算是对过去一年多产品经历的一个总结,我一直认为如果对某种职业和某一个行业没有足够多的经历,那么是没有足够的见解去和别人侃侃而谈亦或写成文章的。
就像最开始笔者殊不知以为产品经理可以去改变世界,最后虽发现产品经理其实同开发、测试、运营人员一样也是一颗螺丝钉,你什么虽然不能改变,只能改变自己。
需求并不是来自调查问卷也不是来自,但调研和不能获得客户是获取需求的一个途径,需求到了产品经理这里,就需要经理基于对这个行业非常的了解,通过行业的解决方案把用户的进行整理。
作为可以产品副经理需要理解用户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所以销售经理当品牌经理收到用户的需求的时候,需要去观察用户的行为,绝非而不是去询问或是调查问卷。
在用户没使用过用户一个介面之前,用户是不知道想要什么的。
最直白的案例就是:当游戏厂商问客户你想要什么样颜色的游戏机时候,都会说红色红色黄色各种炫酷的颜色,但是当最后送给他们游戏机作为答谢赠送给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橘色。
所以要去寻找,用户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想要得到的功能。
针对目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模式,产品经理需要专门针对行业去了解之前传统行业的做事方式,要对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最开始做产品时候,面试官总喜欢说懂技术的人思维不够活跃,收到了约束,但是后来觉得这更像一个刚入社会的学生,初出茅庐,锋芒毕露,以为可以发生改变世界,但是当他不断的经受后社会风气的磨砺后就会变得畏手畏脚,虽然经验限制创造性了你的想象力,但是经验同时也规避掉了逃避很多风险。
作为产品经理,思维还是要活跃的,你可以有些功能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实现,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原因就不把不能这些方案阐明来。
需求、计划的整理需要整理尽可能全面,而后再是筛选、讨论。
从复杂到简单,化繁为简。
复杂的时候做简单,简单的时候做极致。
产品经理的能力修炼:悟道、习术、参法、识势
![产品经理的能力修炼:悟道、习术、参法、识势](https://img.taocdn.com/s3/m/68435a44fd0a79563d1e7285.png)
产品经理的能力修炼:悟道、习术、参法、识势在产品经理的职业修行路上,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希望这段总结能给我也给你带去一些助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也变得火热了起来,在乔布斯、张小龙这些伟大产品经理的光辉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产品经理成为他们的理想职业。
产品经理看似没有什么门槛却又熠熠生辉,但实际上是综合要求极高的职业,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不仅需要自身不断的磨砺,同时也需要环境与机遇的塑造。
作为一个创业者和产品经理,在此将我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的一些思考总结成文,以供大家交流。
“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道不易,法简易,术变易”对于产品经理的职业能力,我想上面的一段话已经可以很明了的给出答案,即产品经理的能力修炼包含三个层次:价值观、方法论和专业技能。
道就是价值观,责任心(responsibility)和主导意识(ownership)是产品经理对于职业的核心价值观,道不易就是职业价值观作为地基是不会改变的。
法就是方法论,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与思考所形成的的一套完整的产品观及实践方法,法简易就是产品观和方法论是随着时间逐渐打磨逐渐建立的。
术就是技能手法,包括产品设计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其所囊括的各类职业技能,术变易就是技能手法会与时俱进,新的技能需要被引入,老的技能需要被更替。
悟道:价值观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修行就初级的产品助理/产品专员/产品经理而言,最重要的是对于工作与产品的责任心,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种对于产品的所有者意识(Ownership)。
产品常常被神话为潜在CEO,也常常被吐槽为全能背锅侠,就是由于产品经理需要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没有责任心与所有者意识,根本无法完成繁杂的工作进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反而很容易沦为一个需求分析师或原型绘制者这样尴尬的角色。
从前期立项、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开发测试、运营推广的每一步,凡是和所负责产品有关的事项,产品经理都应该积极参与,有时候也许并非职责所系但你也应该去了解关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你都应该想办法去协调弥补。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一个2B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一个2B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https://img.taocdn.com/s3/m/42747e64daef5ef7bb0d3c7b.png)
一个2B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对于2B产品经理而言,需要具备什么艾文涛素养才能完全胜任这个岗位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其他工作经验,给出了4个方面的思考。
enjoy~资讯泛滥,自诩文青,不知从何说起,顾从安生立命之本追溯。
笔者从事企业产品服务多年,经历了互联网相关行业面试都是日活、月活,并发量等问题,到2C人口增量逐渐消退,资本逐渐从2C转向2B市场,想用根据自己日常工作积累,梳理一些2B产品相关的内容。
一来作为自己的开发设计理论经验的沉淀,二来希望分享给更多的2B 产品从业者,大家共同探讨。
发表观点仅代表个人愚见,仅供饭后闲谈之资。
“2B产品经理”重点不在于“2”,而在于“B=Business”。
因此要做好2B产品经理,首先要实体化产品的目标受众体——企业。
企业是什么?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社会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世界经济组织。
如此看来,产品经理唯有以此为最终目标,才可能设计出更伟大的产品。
那么创造“伟大”的2B产品经理,需要有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可能出现你不是业务专家,那么请你至少涉猎大量的业务大约场景,提升你快速理解业务的能力。
大多人都在比对2C和2B的差异化,其实配件如果深究到产品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既然首先要结构性问题能够洞察问题。
2C产品面向用户群是个人用户,旨在解决个人用户的结构性问题,而产品项目经理作为社会人,大多数人能够发现问题,难点在于你如何去洞察问题。
个人理解洞察和发现的区别在于,发现只是看到了地球表面问题的表面,而实用价值洞察包含了商业价值的预判。
2B产品面向的用户群是民营企业,是组织,旨在解决企业/组织的问题,而商品经理要发现企业销售经理的问题,就已经是一大关键点。
对于企业,产品总监多数是局外人,如何去发现问题,甚至是洞察问题?只有了解目标企业的行业特性、业务特性,才得以诊断企业问题所在,才可能有机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简单的说,产品经理就是规划、设计产品,对产品研发过程的控制,最终把产品卖出去的一个过程。
基于服务的对象不同,主要分为两种:to b (针对企业)和to c(针对用户),虽然两者的侧重点有些不同,但是他们基本的工作方式还是很类似的。
在此之前,是需要进行非常多准备工作的,最后到了原型阶段,只要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设计和研发能看懂就可。
但是如果前期准备不到位,产品的设计有问题,那么,原型做的再好看,屁用都没有。
因为,根本没有人会用它。
具体来说,按照流程先后来分,产品经理的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产品定义·需求调研·业务建模·产品验收·线上运营产品定义简单来说,产品定义的过程,就是明确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明确如下几个要素:1、产品业务的边界:即这个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产品不解决什么问题?一个个互联网产品可以看做是一系列事情的解决方案的集合,而不管解决什么问题,都得付出资源。
无论是任何公司,哪怕是BAT,资源永远都是不够的,所以解决方案还需要聚焦到一两个点去展开,才能尽快建立起自己的领先优势。
比如早期的陌陌,就专注于陌生人社交这个问题,最初的小米专注于解决穷人如何拥有一款智能机的问题,最初的百度也就解决如何有效的搜索到自己想要信息的问题。
你永远无法用一个产品解决所有问题。
就像你永远无法用一个答案答对所有题目一样。
这个时候,产品业务的边界就非常重要,定位一定要非常清晰,绝对不能模糊。
2、使用价值:这个产品使用的价值在哪?别人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我觉得美国著名的电影《教父》里面的维多·克里昂是最成功的产品经理之一,因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I’m gonna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我将给他一个无法他无法拒绝的理由),然后他做到了。
我们可能没有教父那么牛,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我们究竟能不能,敢不敢说出这句话?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考,用户无法拒绝你的理由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说的更直白点就是:别人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和别人的产品有什么区别?你的产品能不能更好的比别人解决用户的问题?3、商业模式:这个产品究竟应该怎么挣钱?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赚钱就是它的商业伦理,产品是为公司服务的,如果赚不到钱,就是违背其商业伦理。
而一个产品如果既赚不到钱又没有用户,那么这个产品就是失败的,它就是一坨屎。
即使再用情怀,用理想来包装自己,包装的再华丽,也只是一坨华丽的屎。
商业模式其实可以大体可以分为两种:赚钱的和不赚钱的(或者可以说是以后赚钱的)之所以说商业模式分为赚钱和不赚钱两种,是因为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情况来定的(即商业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只要有大量用户,迟早会有办法挣到钱)所以往往也能够吸引大量用户的产品也能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比如说美团。
科幻小说《基地》里面讲的是,一代宗师哈里·谢顿对未来三万年的预测和推演,并通过自己的推演来重新建立人类文明的故事。
虽然做不到像哈里·谢顿那样,商业模式能否盈利,的确是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沙盘推演的。
因为往往市场的情况就决定了,一开始,这个产品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我们通过市场主要影响因素的估算,算出分几个阶段做这个产品,制定出产品的RoadMap(关键节点),以及多长时间能够盈利。
最后产出的就是要给VC(风险投资者)看的BP(商业计划书)。
但市场情况风云突变,很少可以按照计划来执行,写BP主要是还是为了融资和沙盘推演看这件事情究竟是否可行。
商业模式的产品定义这一块得考虑相当多的内容,不光得深入到行业,还得深入了解经济趋势,政策风险等,才能较为准确的对产品有所了解。
而商业模式在未得到验证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快速批量投入的。
得先小批量验证,验证无误,解决了批量推广的瓶颈以后,然后再花大力气去推。
所以我们总是说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好的一种方式是直接抄袭然后修改。
COC (copy to china)就是这样,在国外得到验证过的商业模式,直接抄到国内来。
这些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啦,比如大家痛斥的腾讯,又比如我前老板王兴,我称之为火影忍者卡卡西(复制忍术),虽然王兴几乎所有的创业项目都是照搬国外现成商业模式的,但他都快成大佬了,充分说明这种流氓式抄袭过来修改的方式还是挺管用的(虽然很没节操)。
需求调研思维的过程是这样:思考问题得由大到小,由浅入深。
解决了产品定义问题以后,我们就需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我怎么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我该怎么样才能知道真正的用户是怎么想的?这个过程又分为如下的几个方法:问卷调查总的来说,问卷调查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去获得有效问卷?如何去找到你的目标用户?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讨论话题。
关于问卷调查,我曾经简单的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大家可以去看看,这里就不多阐述了。
问卷调查的好处在于,可以获得大量用户反馈的信息,获取信息的效率更高,虽然准确度可能不太好控制。
问卷调查以后,面谈可以作为问卷调查的一种补充。
面谈的好处是你可以更好的了解到用户在想什么,主要就是去了解用户的痛点,然后对于这个痛点他是如何解决的?但为了避免对用户的面谈结果进行影响,其实还是有一些技巧可言的,和问卷调查有点类似,简单的总结一下:•不要使用肯定或者否定式提问•尽量使用用户能够接收的方式来询问•尽量让用户陈述事实,而不是观点亲身经历一个事情带来的情绪记忆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这个事件所感受到的强烈得多,形成感受的反射也远远要更持久。
而且,比较传统的用户,很多时候,并不会对你说实话。
去到用户的环境里,不但可以切身体会到用户的感受,而且还能从侧面去观察这个行业,总之,好处很多。
所以我做之前影视项目的时候,就去片场呆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吃剧组饭,也客串了几把演员,我也因此弄明白了影视行业的潜规则和一些行业消息,发现很多用户的痛点是没法说,或者不愿意说出来的。
竞品分析可以更好的让你了解到这个行业,这个产品的市场,别人在做什么。
具体如何去做,网上资料一大堆,都是可以查到的,做这种东西最重要的不是格式,而是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去探索每个产品设计背后的原因,请记住一句话:『别的产品经理不是傻瓜』产品经理郝原在知乎上分享过自己在做凤凰新闻客户端的经验,他做凤凰客户端的时候,参考了reddit,豌豆荚,豆瓣小组,网易,贴吧,微社区,抽屉等各个平台的UGC产品的微社区功能,很辛苦的做了一个微社区,怎么推都没有推起来,最终失败了。
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搞懂别人做微社区的原因的情况下简单一味的模仿,导致了产品的失败,最后他总结到:看别人产品,不应该只看对方体验,而是应该看他的根,他的道理。
他的公式是什么,这个公式因何成立?如果做同样的事情,对你的项目是否成立?以上的步骤做完了,就是去编写用户故事和使用场景了。
用户故事,指的是从用户的角度去描述他完成业务过程的操作,它包含三个要素:•角色(谁)•活动(做什么)•商业价值(目标是?)拿QQ里面的一个常用的故事来举例子,比如给同事传文件就可以写成这样:我(谁),想(找同事传word文件)以便于(协同写作)。
当然,用户故事是不止一个的,一个产品会有很多的用户故事,当用户故事收集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产品的下一步的工作:业务建模业务建模以上,基本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完,这就进入到产品设计的环节了。
这个过程,是很多人看得到的产品的显性工作,大多数人都会把时间放到这个上面。
虽然说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前面的工作没有做好,这一步,就是在生产垃圾。
这一过程主要分五个阶段:一个产品的设计,有显性的地方也有隐性的地方。
比如说在京东上,你能看到的,是商品的买卖这是显性的地方。
你看不到的,比如说网站客服的支撑体系,物流的支撑体系,公司的财务体系等……都是隐性的部分,业务就好比一块冰山,线上业务是冰山上展露的头。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用户故事来绘制业务流程图了。
基本上就是用泳道图的方式把业务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业务的过程。
因为线上产品的制作,本质上,还是把线下的过程给搬到线上进行放大和优化的过程。
但我们在设计业务过程的时候,就不能一叶障目,只绘制显性的业务,还是得把整个业务过程给拉取出来,先抽取主要的过程,再加上分支的过程。
还拿电商举例,完整的业务过程应该是:商品的产生、商品的库存,商品的在线营销、商品的配送、商品的售后。
区分一下,哪些业务是在线上完成,哪些业务是在线下完成的。
区分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完成,一方面要考虑本来业务的属性,比如配送,这个业务的属性决定了它主要业务过程在线下完成。
另外一方面还是取决于开发的成本和优先级。
比如如果系统内涉及了交易就肯定有结算的功能,但是如果交易又不是主要用户的使用场景而又赶着上线的时候,就可以让这个环节放到线下去结算(当然不是一个好选择,只是举个例子)。
因为做产品设计,本质上还是一个投入产出比的游戏。
根据上面所说的线上业务流程图,我们会做出一个比用户故事更简单的图。
这个图非常简单,你只需要绘制一个个角色,把这些个角色要实现的功能给列举出来即可。
这样可以让角色和功能的展现的更清晰,避免功能实现文档出现遗漏或者重复的情况对用例内的角色和功能合并以后,我们就能得出这个系统需要完成哪些功能,以及哪些功能是主要功能的判断,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拉出一个包含着有功能优先级内容的表格了。
关于优先级的判定主要考虑如下几点•基本的功能必须要覆盖•主要的场景必须要覆盖•次要的场景次要覆盖•用户价值越高就越需要关注绘制原型的时候,只需要画草图,说明清楚交互,约束就好,不需要在细节上做的太过(当然我指的是初始阶段),需要知道,用户体验包括三个层面:能用—》用的舒服—》用的舒服且界面漂亮,做产品得有先后顺序之分,细节是最后打磨的时候用的。
某些一开始就打磨细节,而产品功能有问题的手机厂商,估计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怎么打磨产品吧。
一般绘制完了以后,会再按照上面的过程自己过一遍,思考下自己遗漏和重复的做了哪些不必要的设计,是不是有逻辑不正确的地方,跳转是不是有问题。
原型检查和绘制完了以后,就是和研发,设计,领导一起来评审,确定功能的可行性,交付日期等事项。
产品需要保障研发能够按计划完成任务,所以就需要留下证据,定时沟通,确认研发的进度。
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我以前写的《交办的技术》读后感产品测试验收研发开发功能的同时,产品就需要开始准备产品的测试用例了。
测试用例的主要来源是用户的使用场景,也就是说产品测试的最终目的是确保用户的使用场景都能按照预期的方式来实现。
产品测试的用例需要有如下三个要素•执行过程:执行过程必须要是无脑的脚本,就是看到这个过程就知道不需要动脑,直接按照执行过程的说明来进行操作,这样的好处是执行起来非常快,不需要边做边想,在做的时候动脑。